安平軍夫祭 展史料傳述歷史

安平文教基金會廿七日在安平湯匙山舉辦「安平軍夫祭」,軍夫家屬後代上香、獻花。(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清明節前夕,安平文教基金會廿七日在安平湯匙山舉辦「安平軍夫祭」,由安平文教基金會董事黃榮章主祭,軍夫家屬等人上香、獻花,儀式簡單隆重。 戰後因政權更替及時局關係,軍夫墓塚鮮為人知,許多人不知道安平人有這段參戰歷史。安平文教基金會蒐集軍夫史料及相關文獻,希望讓更多人認識這一段歷史,二0一0年起辦理安平軍夫祭追思活動,昨日由軍夫黃明萊家屬安平文教基金會董事黃榮章主祭,軍夫家屬等人上香、獻花,儀式簡單隆重。 文史學者鄭道聰表示,盧溝橋事變發生後,安平人被徵調至中國戰場從事支援工作,為台灣在二次大戰期間,第一批被徵調的軍夫。日本政府為安慰亡魂,在安平建造「故陸軍軍屬墓」,俗稱「安平軍夫墓」,是台灣唯一紀念參戰陣亡軍屬的紀念史蹟。 安平軍夫墓共埋葬十二名軍夫,最初是陳養於一九三七年九月廿八日在江蘇羅店鎮附近戰歿,最後一位是李秉仁於一九三八年九月十四日在江西南昌陣亡。台南州廳為了祭奠亡魂及宣慰陣亡者家屬,建立墓園,並將這十二位軍夫的姓名刻於墓碑前,生平及陣亡或病歿等事蹟刻於墓碑後。

Read More

台糖長榮幸福公益市集 開跑

台糖長榮酒店慶祝十七週年慶,一連兩天特地邀請在地小農舉辦《田裡有腳印》幸福公益市集活動,引起熱烈迴響。(記者趙傳安攝)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台糖長榮酒店迎接十七週年慶,今年將舉辦五場幸福公益講座、四場幸福公益市集。首場幸福公益市集「田裡有腳印」二十七日開跑,攜手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推廣友善農耕環保標章農特產,共集結二十九攤位,台南市副市長趙卿惠也到場同樂,肯定台糖長榮酒店落實社會企業責任的用心。 台糖長榮酒店總經理鄭東波表示,今年將連辦五場幸福公益講座,另於酒店四周戶外空間規劃四場幸福公益市集。公益市集主題包括田裡有腳印、大手拉小手幸福藝起來、甜蜜好個秋蜜糖好遊戲。 首場市集昨日上午開跑,展售區有美的種子研究室、大目菓子坊、春不老有機農場、波瑟沙植善農場、八田綠色農莊、葉鮮紅等二十九單位進駐設攤。帶來台南當季蔬果、台味茶點、能量蔬食、良心手作等有機自然好物。 響應林務局與慈心有機基金會共同推廣的綠色保育標章,特別推出素宴桌菜,嚴選在地當季食材、時蔬入菜,呼應現代人蔬食飲食風潮,每桌一萬三千九百九十九元加一成。

Read More

「就是這個光─品賞藝術」聯展 廿七日活佛素食戶外廣場舉辦

「就是這個光─品賞藝術」聯展廿七日在仁德區活佛素食戶外景觀廣場舉辦。(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仁德報導 「就是這個光─品賞藝術」聯展廿七日在仁德區活佛素食戶外景觀廣場舉辦,現場有不少蔬食攤位,同時還舉辦台灣玉等聯展,相當特別。活佛素食總經理王錦東也與聯展單位辦義賣,所得捐做公益。前立法院長王金平也到場,並期盼兩岸在中華文化基礎上和平共榮。 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強調,目前台灣最重要一件事就是促進兩岸和平。(記者張淑娟攝) 昨天活佛素食戶外景觀廣場聚集許多愛地球吃蔬食的民眾,現場還有蔬菜餅、南瓜飯等可口的午餐可供選擇,而「就是這個光─品賞藝術」聯展,也在振奮人心的太鼓聲中揭幕,展場內有一支由台灣玉雕刻而成的龍鳳呈祥大如意,還有台灣玉雕成的太師椅等,均令人眼睛一亮。 應邀到場的王金平表示,台灣玉(閃玉)世界聞名,民國六十年代是採玉加工的大盛時期,占世界八成,銷售金額達五十億元,加工廠就有八百家,此次展出不容錯過。而閃玉與大陸玉不同,各有各的特色。 王金平也強調,目前台灣最重要一件事就是促進兩岸和平,雙方都應釋出善意,但千萬別再解讀錯了,以免橫生枝節。王金平也傳達著台商的盼望,即有檢疫護照,並期望疫情減緩,兩岸能縮短檢疫期。 昨天聯展有世紀之光、古萱茶房、活佛素食和台灣玉山益礦場等單位,同時也提供展品義賣,王錦東表示,將蔬食結合藝品展出,期望如此和諧美好的創作品如同蔬食一般可以滌清俗塵,讓大家都有一顆清淨心,對待眾生,愛護眾生,並以愛行公益。

Read More

衛局心理及口腔健康業務 連2年6都之冠

南市設四十一個心理諮商服務據點,針對自殺高危險群陪伴度過難關,自殺防治工作等獲評六都冠軍。 (衛生局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台南市衛生局推動自殺防治、利用教具推廣社區營養知識等多項健康業務,先後獲得衛生福利部多個獎項,其中自殺防治等五大項獲得滿分,心理及口腔健康業務連續兩年獲六都之冠。 台南市衛生局參加衛福部一0九年地方衛生機關「心理及口腔健康業務」的整體工作考評,其考評內容主要針對「推動心理健康促進及自殺防治業務、推動社區精神病人追蹤照護管理業務、推動酒癮防治業務、推動家庭暴力性侵害防治業務、推動口腔健康及特殊照護服務」等五個面向評分。全市卅七區設置四十一個心理諮商服務據點,針對自殺高危險群,陪伴度過難關,有效減少自殺死亡人數,從一0七年三百廿八人減為一0八年二百九十人並持續下降。 另外,一0九年「全國社區營養推廣中心成果觀摩會」,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獲「教案教具成效獎」獎牌,為六都組唯一獲獎者,獲頒成果展攤位「最佳人氣獎」。推廣中心一0八年結合南市營養師公會開發一系列營養教案,藉由完整的教學目標、指引及教具搭配,提升銀髮族對營養認知,從中了解長者需加強知識,有效推廣正確營養知識而獲獎。

Read More

南工80壽 20傑出校友獲表揚

台南高工八十週年校慶選拔十八屆傑出校友二十人,在校慶大會中接受頒獎,表揚他們在社會各階層做出貢獻。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日治時期創校迄今已八十年的台南高工,畢業校友在社會各行各業人才輩出,辦理傑出校友選拔迄今共選出一百九十四人,其中今年第十八屆二十人,在校慶大會中接受校長陳啟聰頒獎,表揚他們在社會各階層做出貢獻。 陳啟聰表示,南工創校迄今畢業校友約十萬人,在學術、行政、企業、醫療、社會服務等各行各業均有卓越成就。回顧每屆推薦選拔的傑出校友中,均顯示出南工的畢業生在各行各業中嶄露頭角,在工業本行中出類拔萃,在農商經營中闖出一片天空。 今年選出傑出校友二十人,尤義棟(六十八電工)、尤嘉明(六十六年建圖)、方慧雅(六十九年化學)、朱漢霖(七十四年機工)、吳茂松(五十八年建築)、沈宗億(五十八年汽車)、邱明總(五十八年電子修護)、林明憲(七十五年機工)、林晏旭(七十三年汽車)、胡進財(六十一年飛修)。 高仲旭(七十五年機工)、張三良(六十年電工)、張慶鐘(六十九年板金)、陳正芳(六十一年電工)、郭明宏(四十四年機械)、郭恆瑞(八十七年機械)、劉文祥(七十一年建築)、蔡紋州(四十三年機械)、戴文雄(七十四年機工)、蘇琨祥(六十年電工)。 其中郭明宏於民國五十年台灣交通號誌控制器尚在使用電機式,收集國外資料潛心研究做出台灣第一台「電子式交通號誌控制器」。後再研究做出台灣第一台「自動交通號誌控制器」,使全台街道堵車大為改善。郭明宏亦是十字路口行人號誌小綠人倒數控制發明人。

Read More

漁光島藝術節首日 湧3萬人

2021漁光島藝術節「安棲之嶼」揭幕盛況,邀請音樂詩人雷光夏及樂團「I Mean Us」開唱,現場民眾圍坐沙灘,伴隨著夕陽、海風,沉浸在音樂與藝術作品的氛圍裡。 (記者趙傳安攝) 記者林雪娟∕南市報導 炙熱的陽光、碧海藍天,兩年一度的第三屆漁光島藝術節二十七日正式開鑼,已經打響名號的這項離島藝術節,第一天就湧入超過三萬人潮,漁光島瞬間成為網美打卡熱點,欣賞療癒系的裝置藝術作品,更讓人有「偽出國」之感,現場也邀請樂團獻唱,銀波粼粼、海浪波濤聲,讓人醉心在這藝術天堂! 今年的漁光島藝術節以「安棲之嶼」為主題,邀請多組藝術家、學童,在漁光島的沙灘、樹林間,展出許多別出心裁的現地創作藝術作品,地景藝術加上渾然天成的美景,讓已經受疫情侷限的人們,得以喘一口氣,在這座友善棲居小鳥上,透過藝術療癒身心,感受寧靜自樂的純真。 開幕式,邀請到音樂詩人雷光夏及樂團「I Mean Us」開唱,民眾坐在沙灘上,伴隨著夕陽、海風,浸淫在樂手迷人的歌聲中;副市長戴謙表示,漁光島藝術節從第一屆的十萬、第二屆的三十萬,期待這次有亮眼表現,雖然疫情仍不能鬆懈,鼓勵所有人走出家門,至海邊呼吸新鮮空氣並欣賞藝術家精心創作。北上洽公的市長黃偉哲,也在最後封島時刻到場和民眾同歡。 十二件裝置藝術,各有特色,有延伸至海邊、在木麻黃林中的木棧道,也有在林中以麻繩編織的休閒椅,還有枕頭造型,營造出濃烈的休閒感;有藝術家帶著小學生創作的島國國旗、在林中的種子造型雕塑,猶如燈塔般指引方向。周邊另有市集、小旅行活動,重新帶人認識這個小離島之美。 文化局表示,展覽開放時間從上午十時至下午六時,六時後因天色昏暗,請民眾提早離島,交通至管制時間將由警方調度,接駁車最後一班為六時三十分,欲離島請提早安排時間,以免錯過。

Read More

如良應興堂八家將 返祖廟拜壽

如良應興堂家將團長鄭文凱(中)率家將為劉部主公祝壽。(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台灣八家將發源地台南市北區全台白龍庵旗下五部將團,劉部如良應興堂於三年前復軍,二十七日返回祖廟元和宮為劉部宣靈公拜壽,陣中最受矚目的是同為扮演「大爺」的英國美語老師Daniel Spiller和台南大學體育系女學生陳靜璇。 清朝時五福大帝各有其將團,但隨著戰亂和殖民外國勢力干擾而散佚,僅張部如意增壽堂什家將薪火相傳百餘年,成為元和宮將團主力,代表人物是薪傳獎得主陳欽明老師,但可惜老人家已在去年底過世。 除張部外,五福大帝尚有四部,近幾年由一些熱愛將團文化的年輕人予以復軍,比如昨天返回元和宮拜壽的如良應興堂將團和最近剛送天師的小媽祖開基天后祖廟旗下的趙部如性慈敬堂等。 如良應興堂在白龍庵面師郭永吉、鄭文凱師徒努力下復軍,已連三年返回元和宮拜壽,劉部將團依傳統是甘柳謝范正副四將共八人,今年仍以「學生將團」為主力,比如扮演正柳爺的台南大學民俗隊教練蔡俊宜,此次南大體育系還有四人參加,包括副甘將吳誌賢、副柳將軍洪百賢、正甘將軍陳以倫和副大爺女生陳靜璇,由女性扮演八家將,這在傳統視女性為禁忌的將團文化是個挑戰。 新上任的元和宮主任委員王炳元(左)強調將以更開放的心接待五部將團返廟參加活動。(記者陳俊文攝) 如良將團在鄭文凱領軍下,治軍極嚴,他要求團員不煙、不酒、不檳,很多家長才放心將小朋友送來參加,最遠的是來自台北士林國中的吳則毅,此次扮演二爺,搭檔身高一百八十七公分的英國人Daniel扮演之大爺,兩人一高一矮,成為很有趣的對比。Daniel專程自彰化南下訓練三個多月,雖然動作仍有點生澀,但鄭文凱認為只要有心「一次會比一次好」,很多民眾知道老外扮演大爺也覺得嘖嘖稱奇。 昨天如良應興堂家將團由開路鼓開道,先回「柱廟」南廠保安宮參香,接著轉往郡緯街向如性慈敬堂和趙部主公致敬,最後回到元和宮拜壽。主委王炳元熱烈歡迎,一一為家將們敬獻包子酒,王炳元表示,五福大帝有五部將團,他希望以更開放的心來迎接其它四部返廟,共同將府城將團文化發提光大,目前各部之間的心結,他願意拿出誠意幫忙消弭和化解,只是需要給他一點時間。

Read More

文化局發表大地藝術節成果專書《獵人帶路》

配合明年舉辦的「大地藝術季」,文化局將先期調查成果出版《獵人帶路》。(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南市報導 「Mattauw(麻豆)大地藝術季」將於明年正式登場,文化局為該藝術季進行展前規劃,二十七日晚間於安平札哈木原住民公園舉辦新書《獵人帶路》發表暨電影《鄒之屋》放映座談會活動,帶領所有人認識鄒族文化。 「Mattauw」為西拉雅族眼睛之意,第二屆大地藝術季策展範圍擴及嘉南平原母親之河,曾文溪的上、中、下游踏查,由策展人龔卓軍帶領策展團隊及受訪者踏查曾文溪上游,書寫成果專書《獵人帶路》,現場並放映交通部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委託拍攝的電影《鄒之屋》,邀請觀眾一起穿越一九三0年代,了解當時鄒族族人生活,映後導演莊榮華並將與大家分享講談。 文化局表示,曾文溪是嘉南平原「母親之河」,沿岸孕育無數生命、農產與經濟,麻豆的糖工業文化也應運而生;三年一度的麻豆大地藝術季,從首屆探討土地與糖業文化,下屆將更深入討土地、水文與人類關係,分考古踏查,創作發展的倡議分享,明年完整呈現。 龔卓軍帶領團隊至阿里山探尋曾文溪上游,發現曾文溪流域在鄒族族人語彙中,對不同河段、地形,都賦予不同的指稱名詞,因而以「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來闡述從上游到下游各族群文化與曾文溪的關係,該書由獵人巴蘇雅和安孝明帶領團隊前進上游,從自然環境至人工水利設施,邀請讀者對土地故事深入探究,反思人類對自然生態影響。 四百多年前,安平、赤嵌一帶曾是鄒族生活空間,札哈木(Cahamu)即為鄒族對此地的古稱,發表會選擇在札哈木公園舉辦,別具意義。

Read More

西拉雅梅嶺資訊站設置公辦民營咖啡藝術園區開幕

西拉雅梅嶺資訊站設置公辦民營咖啡藝術園區開幕,期許成為遊客們享受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休憩站。(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楠西報導 楠西區梅嶺螢火蟲季將於四月閃亮登場,廿七日西拉雅梅嶺資訊站以公辦民營咖啡藝術園區率先開幕,期許未來八年能讓資訊站成了遊客們享受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休憩站。昨天園區開幕式,楠西區長李鴻裕專程前往加油,並肯定該處將是楠西另一亮點。 楠西梅嶺咖啡藝術園區將結合藝術家們不時的展出各項藝術創作,且在現場也將有書法、雕刻等藝術教學活動,期假日提供遊客一處生活不忘藝術、更貼近藝術的好選擇。園區負責人劉贏表示,懷抱著一份對藝術的熱情,也希望這份熱情可以連結更多人一起來玩藝術,讓生活裡多一點點藝術,所以才規劃將資訊站營造成咖啡藝術園區,並打算晚上也開大門,增添楠西美麗的夜晚。 劉贏也指出,期望園區成為梅嶺的新據點,未來也將不定時辦理藝術家的小型展覽,讓園區充滿藝術氛圍,尤其鄰近就有不少藝術家搬到楠西來定居,不論是茶藝、書法、陶藝和雕刻等,相信在美麗的楠西會有不一樣的呈現,同時也要讓遊客們融入楠西的美,可受理遊客們藝術教學。 李鴻裕則表示,咖啡藝術園區所在確實清風徐來,相當涼爽,如今讓在地藝術家有一個聯誼交流的場域,對楠西而言是很大的好消息,歡迎更多藝術家進駐,楠西的美只有身臨其境才能感受。他也建議園區多種美麗的樹,長期營造園區的清涼舒適感。

Read More

永安石斑優惠 假日農市瘋搶

假日農市主打有限責任高雄市永安區新港社區合作社的龍虎斑條凍、新市農會毛豆系列及將軍農會綠蘆筍等優質農特產。 (記者羅玉如攝)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主打石斑魚及無毒有機好農產品的永安區新港社區合作社,進駐台南市農會假日農市設攤。今年一月通過國際HALAL清真認證的龍虎斑條凍,一尾約四百五十公克原價五百九十元,二十七、二十八日兩天特價兩百九十九元。週六開賣,兩百尾備貨不到一小時就被搶購一空。 永安區是國內石斑魚養殖重鎮,新港社區從一0六年開始推廣自己養殖的石斑魚,創立黃金產銷聯盟。主力商品為石斑魚、鱸魚、虱目魚、白蝦、草蝦、小卷等在地優質水產。契作魚場面積二十五公頃,年產量兩三百公噸,年營業額六千餘萬元。水產品自有品牌「新港鮮物」,以石斑魚銷售為主。非石斑類漁產品牌為「一把青」,外銷等級的高檔水產則以「蘇班長」品牌打出知名度。 去年七月新港社區成立永安區新港社區合作社,目前有社員三百多人。新港社區合作社執行長陳坤成表示,新港社區石斑魚連續四年入選農委會農村好物,社區則連續兩年獲選為全國金牌農村。 特賣會場另有新市區農會生熟毛豆香腸、毛豆莢等毛豆商品、將軍區農會綠蘆筍、蘆筍花、恆春洋蔥產銷第一班的苦瓜、大黃瓜、三嬸婆的小黑尾冬魚、玉井農特產的芒果乾、瑞峰茗茶的杉林溪冬片等優質農特產促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