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訓築夢 一針一線編織未來

李學員熟練地操作縫紉機台。(勞工局提供) 臺南市政府勞工局致力落實市長黃偉哲的「希望家園」政策,為輔導本市身心障礙朋友順利就(創)業,開辦多元化職業訓練課程,學員結訓後並有專人輔導媒合就業以及協助創業,以打造臺南市為弱勢勞工之安心家園。 李姓學員係為身心障礙第七類肢體輕度學員,她得知市府勞工局委託社團法人中華職訓教育發展協會,辦理一一二年度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布衣生活藝品手工縫製實務班」,有為期七百五十小時的專業訓練,報名參訓。 李學員本身有縫紉相關經歷,參訓期間非常珍惜課程中學習成長機會,扎實打好基礎,積極地充實自我。 李姓學員說,這門課最大的收穫是學會縫紉專業知識、縫紉技巧;縫紉是極需要耐心的工作,穿針引線每一步都極為重要,縫線的寬度影響作品牢固力,每一針一線都牽引著愛,作品完成後,內心充滿成就感;每個人投入時間與能力不同、布料選擇差異、縫紉技法也不一樣,創作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作品;未來將豐富的訓練成果作品化成商品,繼續精進學習,成就自己成為車縫職人。 承訓單位於課程主要規劃以服裝品、生活袋品、及布衣品等相關設計縫製實作、行銷手法技術等設計為教學重點,俾使學員充分了解,重視專業縫紉技法與工作結合,使學員具有就業之專業技能及熟練職場技能,並能與行銷手法搭配應用,能迅速輔導就業。 勞工局局長王鑫基表示,身心障礙朋友們在訓練上確實較為辛苦,但只要持續秉持著積極的學習態度,俗云「勤能補拙」,可以慢慢彌補技術上的不足。 講師們耐心的講解,學員一次又一次重複練習,熟練地操作縫紉機台上的細節,他們的努力值得期待,在未來職涯中都能穩扎穩打、從工作中獲得成就,人生走過每一步都將成就自己的未來,期待學員們可以把學習過程中累積的能量化成行動。 訓練單位於學員們結訓後,亦將持續輔導其創業及協助媒合就業,相信學員們未來的成就必定指日可待。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窗口06-299-1111轉8173、1109。 (臺南市政府勞工局廣告)

Read More

捷運綠黃線規劃 沈震東盼審慎

議員沈震東關心捷運練、黃線路線和規劃進度以及西市場工程、經營問題。(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捷運可能數線齊發,但行經中西區的綠線、黃線卻遲遲未定案。議員沈震東表示,市府應思考路線以觀光或生活為主,審慎規劃行經路線;交通局回應,路線可行性研究評估中,黃線可行性研究經費中央補助一千六百餘萬元,實際路線和站點將於研究中細研。 沈震東也關心行經市中心綠線路線,希望配合鐵路地下化站區土地都更及開發,以捷運站、火車站為雙鐵共構,連接轉運站、社宅、綠園道和成大。交通局指綠線行經舊城區,除評估原高架方案,為降低干擾,也評估地下化工程可行性,並透露地下化往南轉,高架化則往北走。 西市場未來使用,沈震東關切街廓工程、周邊商圈發展問題,指當初工程急就章,和原先建議規劃落差大,要求市府速提良方。經發局回應,工程進度完成近九成,最大困難度在於鋪面的透水性,會加速收尾,攤商回歸將於年底籌辦。 運河河樂廣場處屬末段,水質堪憂,沈震東說,水質汙染程度甚至多達十餘倍,對觀光發展是一大傷害,包括沿岸汙水截流、底泥清淤、水體交換工程等儘速進行。 震東也關心正生公園遊具、交通主題供公園啟用進度,交通局表示年底完成。

Read More

林俊憲爭取台61線南延

立委林俊憲會同交通部長陳世凱等至安平港會勘,爭取台六十一線台南段。(林俊憲提供)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立委林俊憲十一日率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會同交通部長陳世凱等至安平港會勘。為緩解往返台南、高雄龐大車流,林俊憲爭取台六十一線台南段,並要求台六十一線南延可行性評估明年初完成。 林俊憲表示,交通路網「四橫三縱」貫穿整個台南,但上述線路都未穿過安平區及安南區,如有大型活動辦在這個區域,更會導致車流在短時間內難以疏散,造成交通打結。台六十一線南延至高雄地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未來完成後不僅可完善台灣西部地區高快速公路路網,疏解國道擁塞的功能,更能串聯台南及高雄的市道道路路網,促進南部沿海地區發展。 林俊憲指出,西濱已成為台灣西部走廊第三條大動脈,但是當初終點只規劃到台南七股,並未延伸到市區,更別說通往高雄,使得連結南北的效果大打折扣。在南延計畫中,因高架道路落墩範圍可能會影響在地居民及安平工業區既有廠房,考察也邀請公路局、港務公司、市府以及安平產業園區廠商協進會,一起討論台六十一線南延路廊方案。 林俊憲強調,公路局應盡速辦理地方說明會,並確認路廊範圍,目前台十七線車輛負荷量已達臨界點,亟需盡速開闢,分擔市區車流。

Read More

六甲出專輯 看見14間古廟風情

六甲區公所出版《古廟風情~六甲廟宇專輯》,舉辦新書發表會。(六甲區公所提供)   記者黃文記∕六甲報導 六甲區公所社造團隊經過二年多的努力,收錄六甲地區十四間古廟,出版《古廟風情~六甲廟宇專輯》,分別針對每一座古廟的沿革做說明,還收錄一些民間傳說增加閱讀趣味性;也將匾額與楹聯作系統性的介紹,還針對廟宇以前舊照片與現況風景也一併呈現出來,引發思古之幽情。 六甲區長陳啟榮表示,六甲區是一個歷史悠久與地靈人傑的純樸小鎮,隨處可見莊嚴古廟,這都是六甲的珍貴的歷史寶藏。今年適逢台南建城四百年,六甲區公所出版的《古廟風情~六甲廟宇專輯》,十一日在赤山龍湖巖舍利殿舉辦新書發表會,參與編輯工作的各寺廟成員與地方賢達多人前來共襄盛舉。 六甲區公所出版《古廟風情~六甲廟宇專輯》,區長陳啟榮(左)展示新書。(六甲區公所提供)   財團法人海墘營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姜志聰與留法薩克斯風演奏家周尚德也到場演奏,增添藝文音樂氣息;六甲在地百芳農場、前火鶴花協會理事長林芳珠則贊助一百朵繽紛的火鶴花贈送給嘉賓,順便行銷火鶴花。 該書收錄六甲地區古廟共十四間,分別針對每一座古廟之沿革做說明,還收錄一些民間傳說增加閱讀趣味性,達到雅俗共賞目的。同時也將匾額與楹聯作系統性的介紹,讓大家欣賞書法藝術與詩詞對聯之俊美;針對廟宇以前舊照片與現況風景也一併呈現出來,讓民眾知悉廟宇在不同歲月流轉走過的痕跡。 該古廟專書共印製五百本,主要給地方廟宇珍藏與全台各地圖書館收藏,六甲區公所特別感謝赤山龍湖巖與南六企業董事長黃清山捐贈印製經費。

Read More

福安坑地圖 重現消失景點與歷史

聚珍台灣總監王子碩團隊以「福安坑」為主角,繪製完成《臺南福安坑地圖》。(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中西區公所獲市府文化局支持補助社造計畫,委由聚珍台灣總監王子碩團隊以「福安坑」為主題,田野調查蒐集資料並以鳥瞰視角的繪製風格,耗時一年半終於完成《臺南福安坑地圖》,重現福安坑流域許多消失的景點與歷史痕跡。 福安坑溪在建興國中有一小段明渠。(記者陳治交攝)   福安坑溪、德慶溪是昔日府城南北兩大河道,隨著城市開發,不是被加蓋就是隱沒成地下箱涵,德慶溪幾乎難再探尋河道遺址,只剩福安坑溪在建興國中一小段明渠。 從歷史脈絡來看,城牆和溪流對一座城市的商業、人口聚集和形成,息息相關,福安坑溪成為學校環境教育題材,並爭取內政部城鄉風貌經費,整治為生態環境步道,讓更多人認識這條古溪道。 中西區區長蔡佳甫表示,「幸福安康社造做伙來」中西區社造聯合成果發表會將於十一月十六日下午二點在葉石濤廣場盛大開幕,將展示大幅福安坑地圖,希望串連老中青三代與福安坑水文的生活記憶,也同步推出民眾至中西區圖書館借閱十本館藏,即可獲得一份「福安坑地圖」,數量有限。

Read More

吳園築夢行 3位女藝術家聯展

黎瑞菊(右起)、郭桂芬、謝璧如三位擅長詩書畫茶的女性藝術家,聯合推出「逐夢行」展覽,以各自角度和擅長,詮釋台南400。(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在台南400之際,黎瑞菊、謝璧如、郭桂芬三位擅長詩書畫茶的女性藝術家,聯合推出「逐夢行」展覽,即日起於吳園藝文中心展出,三人透過自己所愛,和所有人分享和訴說四百年來台南曾有過的故事,品茶香、彈樂器,聊風月,論詩畫,三人的逐夢行,並舉辦義賣活動,款項捐贈公益。 黎瑞菊能茶擅樂,她以不同時代茶器,訴說台南四百年,包括日本時代、龍年茶器及後來茶器甚至發揚光大,在國外創設品牌等。黎瑞菊說,從茶器可以看出時代的演變,如家中客廳桌上的奉茶茶具,為女方嫁妝必備款,又有「茶娘泡」之稱;她也準備大正琴、古琴、三線琴和空靈鼓等,展現各時期盛行樂器,並開放民眾嘗試。 另外一區則是擅長書法、素描和文字的郭桂芬,愛在台南各處旅行的她,跟著紅球到處紀錄和書寫心情,巷仔貓引發追貓風,她也彩繪巷弄內的貓群,透過詩書畫合一,除展現作家葉石濤口中的台南是做夢城市,也讓台南邁向新四百時,更能逐夢而行。 擅長手繪、手作的謝璧如,以往在扇子上彩繪,如今更透過手作,將中式團扇妝點猶如歐式貴婦扇,當了多年的家庭主婦,在孩子長大後,重拾設計專長和興趣,除獲得各方肯定,她更推出義賣活動,希望協助公益機構行善。 黎瑞菊說,乍看她們的生活圈截然不同,卻在不同領域努力,透過聯合展覽,歡迎所有人一起來品茶、欣賞,一起來談夢、共逐夢想。展期至二十四日。

Read More

米蘭籌募180雙鞋320份營養扶助金

米蘭時尚髮型創辦人許漢宗於雙11發起「童心鞋力」公益活動。(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米蘭時尚髮型創辦人許漢宗於十一月十一日發起「童心鞋力」公益活動,號召十四家分店,希望在一個月時間募集至少一百八十雙球鞋及三百二十份營養扶助金,贈予台灣世界展望會南屏澎三縣市受助童。 單親家庭長大的許漢宗,國中還沒畢業就投入美髮業,從學徒幹起,二十三歲自行創業,卻是挫折連連,一路跌得滿頭包,即使在負面環境中成長、就業,未抹滅其與生俱來的善良本性與自覺能力,他抱持向上提升的使命,僅十多年間,建立深具人本精神的米蘭王國。 許漢宗以自身心路歷程,拉拔了許多荒唐、迷惘的年輕人,協助他們擁有一技之長、安身立命,更投入社會公益,包括「飢餓三十」體驗、急難救助及義剪,讓米蘭時尚髮型成為一個愛心平台,這次發起「童心鞋力」公益活動,號召十四家分店,希望在一個月時間募集至少一百八十雙球鞋及三百二十份營養扶助金,陪伴經濟弱勢孩子平安走過成長路。 台灣世界展望會南區辦事處長林惠君誠摯邀請各界愛心人士加入「國內兒童資助計畫」及「國內營養扶助」行列,讓弱勢孩子們無需再為求學之路感到憂心,並感受社會的溫暖與支持。

Read More

皮雕職訓給力 身障學員翻轉逆境

四十多歲的惠真參加勞動部皮雕職訓班,結訓後開啟事業一片天。(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官田報導 現年四十多歲的「惠真」參加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委託台南市復健青年勵進會開辦的皮雕職訓課程,結訓後不僅成立工作室,當起老闆接案,也在協會擔任助教,工作讓她變得有自信,更揮別過去憂鬱日子,迎向彩繪人生。 惠真說,數年前因身體健康出了狀況,不僅失去工作,也讓自己陷入重度憂鬱情緒中;後來在親友鼓勵下決定轉念,參加皮雕職訓課程,從基礎學起,三個月的紮實課程學到皮革知識、皮雕技法、染色與皮件縫製組裝技巧等。且因她是美工科系出身,對色彩與美感的敏銳度高,做出來的作品很受好評,甚至在結訓成果展中她的作品全數賣出,讓她受到鼓舞,重拾就業信心。 結訓後決定自行創業接案子,不少人因口碑效應而向惠真訂製皮雕產品,現在她的業績穩定成長。她感謝勞動部給資源,能讓身心障礙者學技能自立,走出不一樣的路;現在她也參加勞動部產投方案的皮雕在職訓練課程,持續精進技術。未來她打算將皮革與西港金獅圖騰做結合,甚至從事皮雕教學工作,傳授自身經驗。 雲嘉南分署長劉邦棟表示,身障學員專注力強,每件皮雕商品從剪裁、雕刻、染色、組裝到包裝都能一手包辦,手藝甚至比一般人還要精巧,像惠真因天分加上努力,創作出不少令人驚艷的好作品,結訓後創業自立,是翻轉逆境、成功就業的實例。

Read More

誰是鄭芝龍講座 1624講堂安可場

呼應台南400,1624講堂深獲好評,將推出安可場,舉辦「誰是鄭芝龍?─從小說《閩海王鄭芝龍》談鄭氏家族」講座。(文化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歷史迷有福了!響應台南400,文化局舉辦三十場「1624講堂」系列講座,由歷史、考古、建築、文學、民俗界學者輪番上陣,上一堂台灣的歷史課,其中二十四場經講師授權,已在「台南400」YOUTUBE頻道上線,民眾可免費點閱觀賞。 希望和全國民眾一起感受四百年來台南的歷史風華,除將精彩內容上線,文化局也追加「安可場」,十七日於市圖永康總館拾光講堂舉辦「誰是鄭芝龍?─從小說《閩海王鄭芝龍》談鄭氏家族」講座,帶領民眾一起重溫鄭氏家族的過往榮光與海上爭霸。 文化局表示,一六二四年當台灣與世界相遇,往後的歷史發展,進而彼此互動與牽連,為向民眾分享當代學界對台灣與東亞史,乃至於世界史學術研究議題的最新趨勢,從更深廣的眼光與視野,觀看台南這座城市與台灣這座美麗島嶼的歷史深度與記憶,特別推出講堂,以長達半年時間,每週末讓民眾進入歷史長河中,深刻認識台南。

Read More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贈「花圈」恭賀鹿耳門天后宮辦媽祖姊妹會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致贈「花圈」恭賀鹿耳門天后宮舉辦「甲辰年媽祖姊妹會暨七朝朝真禮斗祈安賜福大法會」。(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鹿耳門天后宮結合七間百年以上情緣的宮廟,舉辦「甲辰年媽祖姊妹會暨七朝朝真禮斗祈安賜福大法會」,正統鹿耳門聖母廟致贈花柱、花圈恭賀,花圈擺在牌樓出入口位置,十分醒目,信眾們臆測是否為「破冰」之舉。 據了解,原本座落於鹿耳門溪畔的古「天后宮」,西元一八三一年遇上曾文溪洪水氾濫,廟殿遭洪水沖毀,地方人士搶救古廟的媽祖神尊。正統鹿耳門聖母廟、鹿耳門天后宮皆保存古廟的文物,奉祀媽祖,長久以來,兩廟各自表述歷史淵源,少有宗教交流。 聖母廟表示,本廟收到「甲辰年媽祖姊妹會暨七朝朝真禮斗祈安賜福大法會」請帖,依宮廟禮俗不可冒然輕視,表達誠意送上花柱、花圈,預祝「圓滿大吉」 署名「正統鹿耳門聖母廟」的花柱、花圈分別擺在鹿耳門天后宮正殿入口龍柱、牌樓出入口,十分醒目,引來不少信眾討論,土城、媽祖宮僅一條溪之隔,交通發達之後,兩地人士交往頻繁,可能是「媽祖」之緣,為兩廟搭起這段情誼,紛紛臆測是否為「破冰」之舉。 鹿耳門天后宮說,這次媽祖姊妹會暨七朝朝真禮斗祈安賜福大法會,收到不少宮廟、地方人士恭賀,廟方不經意發現聖母廟的花柱被禮籃公司擺放在香客大樓附近,趕緊將花柱移至正殿入口龍柱旁,與其他大廟擺在一起,花圈則擺在牌樓出入口位置。 鹿耳門天后宮認為,聖母廟若舉辦「安座大典」等大型活動,受邀一定回禮表達謝意。對此,聖母廟未有正面回應,將由管理委員會商議討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