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齡阿嬤教包粽 小學生邊學邊嚥口水

南興國小樂齡班老人帶著國小學生一起包粽子,傳承粽子文化。 (記者林相如攝) 記者林相如/安定報導  端午節即將到來,安定區南興國小安排樂齡學習中心的阿嬤,帶著國小學生嘗試包粽子。老學生帶著小學生,傳授學生如何處理粽料,如何摺粽葉、包粽子,小學生學得相當開心,老學生也樂見粽子文化得以繼續傳承。  十九日,南興國小樂齡班教室熱鬧非凡,老少齊聚一堂,藉著包粽子享受天倫樂。老人家準備好粽料與粽葉,細心的教導小學生學習包粽子,看著現場準備的糯米、香菇、肉塊、鹹蛋黃、花生的粽料,小學生垂涎欲滴,但仍忍著,用心地聽老學生的教導。 南興國小樂齡班老人帶著國小學生一起包粽子,傳承粽子文化。(記者林相如攝) 只見小學生拿起粽葉,將粽葉折起來,呈現漏斗狀,隨後用湯匙勺著糯米放入粽葉內,再放入肉塊、香菇、鹹蛋黃等食材,最後加入糯米,將粽葉包好,再用細繩將粽子捆起來,很開心地完成包粽子。  煮粽子的過程中,老學生向小學生解說粽子的由來與包粽的傳統,並說明如何處理粽料與包粽子的技巧,才會健康又好吃,大小學生也透過這樣的學習安排,享受天倫樂,老手牽小手,一起過端午。 南興國小樂齡班老人帶著國小學生一起包粽子,傳承粽子文化。(記者林相如攝) 南興國小校長郭茂松說,校內開設有樂齡班,每星期都有社區樂齡老人到學校來上課,校方也會特別利用一些節日,安排老少學生一起上課,進行文化傳承,可以讓學習課程更豐富、更知性。

Read More

新溝橋護岸修復9成 恢復通水斷面

仁德區新溝橋護岸破損復建工程已完成九成二,恢復原來通水斷面。(水利局提供)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仁德區新溝橋護岸破損復建工程目前已完成九成二,恢復原來通水斷面,河道在今年汛期可順利排洪,整體工程預計八月就可完工。  去年八月十三日,西南海陸輻合風帶來豪雨,仁德區三爺溪各主支流水位暴漲,新溝橋附近護岸基礎沖刷造成堤防滑動。為避免災情擴大,市長黃偉哲指示以最快的速度針對損壞護岸區段,先行打設鋼板樁穩固護岸,於非汛期間全面重新施作護岸,以維持排水功能及護岸安全。  水利局表示,本案災修復建工程於今年一月一日申報開工,經費八百五十六萬元,新建護岸約卅五公尺,目前施工進度已達九成二。  今年五月中旬至月底,因鋒面帶來局部強降雨,造成河道水位抬升。為避免施工影響仁德排水通洪功能,水利局於降雨期間特別要求施工廠商作好河道整平、護岸缺口填補等防汛整備作業。

Read More

馬沙溝濱海遊憩區 6/25重新開園

市長黃偉哲(右五)、雲管處長徐振能(右四)等人,昨天為馬沙溝濱海遊憩區重新開園暖身,邀請遊客端午連假前來戲水。 …

Read More

龍舟賽23日登場 龍舟點睛

「二0二0台南市國際龍舟錦標賽」遵循古禮,在安平開台天后宮舉行龍舟開光點睛儀式,由台南市長黃偉哲擔任主祭官。 (記者趙傳安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二0二0年台南市國際龍舟錦標賽訂六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在台南運河競渡,十八日在安平開台天后宮舉行龍舟開光點睛儀式,由市長黃偉哲擔任主祭官,議長郭信良等人擔任陪祭官,逐一為龍舟點睛,祈求龍舟賽圓滿成功。  為求比賽及訓練過程平安順利,體育處依循古禮舉行龍舟點睛儀式,昨日上午九時許,黃偉哲向安平開台天后宮天上聖母行上香敬酒獻花,法師領讀祭文,祈求庇佑龍舟賽平安順利,隨後黃偉哲與十一名點睛官,右手握朱砂筆、左手持開光鏡為龍舟點睛,期匯集天地之英氣,照亮龍睛庇安寧。  為響應防疫新生活運動,這次龍舟競賽周邊規劃攤商展售及文化展演活動,包括台南在地美食、農特產及文創市集等七十個攤位,在符合現階段防疫規定的前提下,讓更多民眾享受南部唯一的龍舟賽。三天賽事透過有線電視台播出,決賽將在年代much台跟mod壹電視綜合台播出,讓民眾在端午佳節能夠安心無虞地享受精彩龍舟賽事。  體育處表示,比賽期間辦理台南市國際龍舟錦標賽粉絲頁留言抽獎活動,其中最大獎將抽出香格里拉台南遠東國際大飯店、台南大員皇冠假日酒店、台南晶英酒店及台糖長榮酒店等四家五星級飯店住宿券及各式好禮共計七十二名獎項,更多相關訊息請密切注意台南市國際龍舟錦標賽臉書社群。

Read More

中華醫大幼保系專題成果發表 學生發明創意令人驚艷

中華醫大幼保系學生共同研發的創意教具作品「我的家在那裡?」頗有看頭。(記者黃文記攝)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實務專題成果發表與競賽十八日完成,學生展示的發明創意作品令人驚豔,其中有多件作品將申請專利,讓評審及師長讚賞不已。  中華醫大表示,在十多組參賽作品中,前三名分別由大三學生李凱棋、龔筱玲、陳玉蓮、周柔伶共同研發的作品「我的家在那裡?」,楊淑鈴和許佳芳製作的「生肖樂園」教具,以及吳紹倫和許佳芳研製的「保母考照神器」。  負責課程指導的黃義良老師表示,今年幼保系實務專題成果發表與競賽有十六組學生參加,區分為幼兒教具區與婦嬰用品區。這項競賽已連續舉辦多年,透過創意思維啟發學生學中做、做中學,研發出許多創意發想與實務作品,部分作品曾參加國際發明展及教育部學生專題競賽,獲得不少榮譽。  獲得第一名的作品「我的家在那裡?」,是兼具環保概念及實際操作的資源回收智能教具,透過繪本的引導,經由專利的箱體設計,將五種常見的回收用品(紙類、塑膠、玻璃、鋁鐵、廚餘)建立成一個有影音回饋的資源回收箱,只要兒童將某種資源回收物品丟入對應正確的回收桶,智能箱就會發出「投入正確」的LED燈光及擬人聲「你好棒!」;投入錯誤則不會有影音回饋。該設計讓幼兒在學習資源回收時更加生動有趣及練習自我校正。  第二名的作品「生肖樂園」教具有吸引力十足的摩天輪造型,先以繪本進行教學再輔以影音回饋效果,趣味十足。第三名的作品「保母考照神器」,則是提供幼保科系學生及準備保母考照的考生練習考照時,能針對自己缺失進行校正。

Read More

永華運動中心問題多 李中岑抨擊

市議員李中岑市政總質詢,對永華運動中心諸多缺失不滿,要市府好好善後。 (記者趙傳安攝) 記者張淑娟/台南報導  台南市議員李中岑十八日市政總質詢,直指永華運動中心才兩年,一下雨就漏水,籃球場承接漏水的桶子比籃球還要多,甚至球場地墊還會滲水,籲市府仔細處理,並了解是設計不良或者是品質有問題。她也建議市府加碼振興券,一人加發一千元現金。  李中岑熱愛運動,對永華運動中心的現況指出,很多東西壞了不能使用,甚至多功能教室壞了半年未修,許多室內空間下雨就漏水,只要一下雨籃球場水桶比籃球還多,景觀梯還有白華現象,球場地墊還會滲出水來,她認為,可能是設計不良或者工程品質問題,且當初規劃時也未與專業溝通,未來若能再建一座運動中心要嚴厲監督。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永華國民運動中心雖非任內工程,但盤點發現四十多項缺失,經一年多努力已陸續完成相關改善,以提供民眾完善運動場所,工程疏失部分,已提送政風處追究責任,另將針對停車管理系統、景觀梯白華、綜合球場地墊滲水及場館漏水等持續滾動式檢討改善。  此外,李中岑也建議市府能訂定台南市黑面琵鷺保育自治條例,另對疫情之後,澎湖等縣市加碼振興券案,建議市長黃偉哲能發給市民每人一千元現金,她表示,市長的特質是勤儉,雖是美德,但市政該花就要花,市民福利該給就要給,不要用勤儉美德來推動市政。對此,黃偉哲表示,限於財政,將會納入評估。

Read More

官田國小與農會合作 科技農業無人機到校吸睛

官田國小與官田農會四健會合作,科技農業無人機到校示範,吸引師生目光。(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官田報導  官田區農會四健會與官田國小合作,邀請擎壤科技的無人機到校,在菱田裡噴灑益生菌,不少學生都是首次見到無人機,尤其是不到三十秒就完成噴灑,讓學生們嘖嘖稱奇。  官田國小校長王全興指出,官農四健會推出「有菱真好」作業組活動,引進無人機的科技農業進入校園,讓師生了解這項新的技術。昨天一早擎壤科技載來大、中、小型無人機到校,立即吸引師生目光,大家對於無人機十分好奇。  擎壤科技表示,無人機可在七級風以下使用,因為噴灑速度迅速,可以取代農業缺工的問題,只要天候條件許可,隨時都可以起飛,相當方便,尤其是大面積栽種的農田更適用。  由於官田國小種有菱角田,現場示範無人機操作,利用植保機噴灑菱角防治用EM菌及枯草桿菌,防治炭疽病、白涓病及水質淨化,針對菱角蟲害防治展示及教學。  現場無人機不用三十秒就噴灑完益生菌,讓一旁的學生十分驚訝,因為平常靠著自己下田灑益生菌,至少要半天時間,而且天氣熱汗流浹背、遇上氣溫低腳踩在水裡冰冷萬分,現有無人機可取代,實在是太方便。

Read More

防疫辛苦了 外交協會台南市會捐成醫慰問金

國民外交協會台南市會會長蔡在明(右五)代表捐贈慰問金給成醫,感謝醫護對防疫付出與努力。(記者葉進耀翻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中華民國國民外交協會台南市會日前拜會成大醫院,並捐贈慰問金八萬元給該院武漢肺炎防疫應變中心,感謝院方全體人員在防疫工作的付出及努力。  國民外交協會台南市會會長蔡在明十六日率秘書長郭振東、副秘書長蘇兆輝、副財務長蘇正倫,及兩位前會長鄭清泉、姜榮宗,和常務理事陳秋麗及黃箴銘秘書等人拜會成大醫院。由成醫副院長李經維接待,秘書室主任陳鵬升及組長王順賢等人與會。  蔡在明說,成醫在這次武漢肺炎疫情來襲時,全力為台灣人民的健康不眠不休的把關,才能讓社會安定、經濟更穩定,讓世界對台灣刮目相看,成為世界防疫的模範生,成醫武漢肺炎應變中心及全體醫護人員的努力與堅持,不但讓政府放心,也讓大家都能安心過日子。  國民外交協會台南市會創於一九七八年,由前台南市長張麗堂及各界人士共同成立,是全台唯一的外交協會民間組織。創會以來,曾陸續拜訪過美國、日本、韓國、蒙古、埃及、澳洲、紐西蘭、尼泊爾、愛沙尼亞、克羅埃西亞等國家;二0一四年為台灣爭取到艾森豪國際和平獎,由時任總統馬英九獲獎。

Read More

戶政戶籍申請改電子簽名

七月一日起,部分戶政業務,將採電子簽名申請,府東戶政也將於廿一日進行線上測試。(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內政部為節能減碳,減少紙張使用,七月一日起,將試辦部分戶籍業務申請,改採電子簽名方式,府東戶政表示,廿一日起將率先進行線上測試,測試期間,將採紙本及數位雙軌作業方式並行,以供實施後有所因應。  內政部「綠色櫃檯文件電子化」功能,係戶政人員可透過數位簽名板,顯示電子申請書,提供民眾簽名,並利用拍攝式掃描器掃描附繳證件留存於戶政資訊系統;適用範圍為戶政資訊系統中的各類申請書,除載有相片、蓋印鑑章者、簽名板機具故障或民眾無法簽名等情形,採列印紙本申請書再進行拍攝式掃描的無紙補登作業,全面採無紙化方式辦理。  內政部及市府民政局,期許戶役政無紙化作業實施後,可以有效減少紙張使用,大量降低實體儲存空間;市長黃偉哲認為,透過戶政資訊系統線上調閱全國戶籍申請書及相關附件資料,比現在戶所以傳真方式查調,更可大幅度減少作業時間、提高行政效率。  府東戶政出,以往異地申請戶籍登記資料,如出生、死亡、結婚、離婚等,民眾至戶所申請後,由受理的戶所,利用傳真回申請者原戶所,經調閱後,再傳回受理申請的戶所,曠日廢時;七月一日起,辦理戶籍登記時,改為申請書電子簽名後,隔天全台各戶所就可從電腦中找尋使用電子簽名的資料,屆時民眾至各戶所申請時,都可立即取得證明文件。

Read More

中華醫大幼兒保育系專題成果發表

中華醫大幼保系學生共同研發的創意教具作品「我的家在那裡?」頗有看頭。 (記者黃文記攝)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實務專題成果發表與競賽十八日完成,學生展示的發明創意作品令人驚豔,其中有多件作品將申請專利,讓評審及師長讚賞不已。  中華醫大表示,在十多組參賽作品中,前三名分別由大三學生李凱棋、龔筱玲、陳玉蓮、周柔伶共同研發的作品「我的家在那裡?」,楊淑鈴和許佳芳製作的「生肖樂園」教具,以及吳紹倫和許佳芳研製的「保母考照神器」。  負責課程指導的黃義良老師表示,今年幼保系實務專題成果發表與競賽有十六組學生參加,區分為幼兒教具區與婦嬰用品區。這項競賽已連續舉辦多年,透過創意思維啟發學生學中做、做中學,研發出許多創意發想與實務作品,部分作品曾參加國際發明展及教育部學生專題競賽,獲得不少榮譽。  獲得第一名的作品「我的家在那裡?」,是兼具環保概念及實際操作的資源回收智能教具,透過繪本的引導,經由專利的箱體設計,將五種常見的回收用品(紙類、塑膠、玻璃、鋁鐵、廚餘)建立成一個有影音回饋的資源回收箱,只要兒童將某種資源回收物品丟入對應正確的回收桶,智能箱就會發出「投入正確」的LED燈光及擬人聲「你好棒!」;投入錯誤則不會有影音回饋。該設計讓幼兒在學習資源回收時更加生動有趣及練習自我校正。  第二名的作品「生肖樂園」教具有吸引力十足的摩天輪造型,先以繪本進行教學再輔以影音回饋效果,趣味十足。第三名的作品「保母考照神器」,則是提供幼保科系學生及準備保母考照的考生練習考照時,能針對自己缺失進行校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