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哲點硃砂 小一生啟智慧

市長黃偉哲為剛進入小一的學童點硃砂,象徵開智慧,弟弟點完,代表「家長」的哥哥,黃偉哲也順便點。(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孔廟文化節今年重頭戲「啟蒙大典|硃砂啟智」儀式二十日於孔廟舉行,市長黃偉哲親自為今年入學的小一新生依循古禮點硃砂、開智慧,象徵學習之路開端。另,為讓孔廟服務在升級,預計十一月起,將原票價四十元提高至七十元,台南市民維持不收費。 台南孔廟點硃砂、開智儀式,除台南市民,更吸引許多外縣市民眾前來,一二0名額,甫開放就秒殺。活動也邀請大小朋友參訪孔廟,認識孔子故事和歷史。 硃砂啟智儀式遵循古禮進行,由以成書院禮生引領市長、新生與家長穿越「禮門」進入大成殿,行啟蒙禮後,再依序行「義路」、遊「泮池」,寓意「入則學禮,出則行義」;小朋友也獲贈象徵祝福的「聰明包」。 點硃砂時,黃偉哲特地貼心詢問父母孩子的慣用手後,才在虎口點上,有的家長特意讓孩子穿上校服,不過也有一、兩名孩子,害怕點硃砂活動,當場嚎啕大哭,令人莞爾。 全台首學台南孔廟屬國定古蹟,是觀光客訪台南必到景點,且長期以來,只有進入大成殿才需要購票參觀,二、三十年來,維持四十元的門票。為提供訪客更好的參訪經驗和提升服務,基金會執行長葉重利表示,十一月起將調漲票價至七十元,收票廷改至南門路入口處,進入園區內即收費,至於台南市民,仍維持免費進場。 其次,園區內近期也和工藝家團隊合作在園區內展覽「座在孔廟」座椅展,三十款各式各樣的座椅,饒富趣味和深意,如《抬轎入府城》,透過時代美感轉化轎椅,除公共休憩,也可為場地增添歷史情境。下週也將引進「首學茶棚」,從手搖飲、茶席等,再配合座椅,讓遊客可在樹蔭下品茗。 另外,配合明年六月完成的「光環境」,孔廟也將打造「月光經濟」,結合音樂、藝文、散策休憩並推出專屬文創商品。 總統賴清德上任後,依例贈匾台南孔廟,上任已經年餘,孔廟也已將匾額高掛,只是紅布至今仍遮住,露出一角,隱約是「化」字。葉重利說,已經和總統府聯繫,希望敲定揭匾時間,祭孔活動下週舉行,然至今尚未收到回覆。

Read More

台語遊樂園 喜迎台語入厝

台語月「台語遊樂園」主題日活動,邀請台語家庭和親子團體擺攤,希望讓台語成為真正的日常語言。(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台語月活動,二十日下午於吳園舉行「台語遊樂園」主題日活動,現場邀請十多個以台語為主要溝通語言的家庭及親子團體參與並設置攤位與民眾互動,推出童玩DIY、復古小遊戲、北管音樂演奏等,吸引許多親子前來共學。 文化局表示,今年台南台語月主打「台語入厝」,鼓勵民眾友在生活中講台語,除開設台語文教學課程、舉辦南管戲劇《鶯鶯》演出、《六月茉莉》音樂會、終戰八十週年紀念讀劇「南島孤影」及「老曲盤裡的笑科唸歌」講座等,更串聯在地的鴨母寮市場、德盛米廠、十八卯茶屋、小南天福德祠等十處空間,拍攝Reels短影音,讓大家了解傳統「入厝」習俗準備,並規畫闖關活動,讓民眾蒐集「十二神明」圖像,完成後可在主題日兌換紀念贈品。 主題日邀請十多個台語家庭共襄盛舉,現場端出親子同樂的攤位與大家玩遊戲、說台語,如「雄雄入厝夯七寶」,讓民眾體驗用扁擔將「入厝七寶」,挑入房子裡完成入厝任務;「桌頂拚輸贏」攤位則推出桌遊,邀民眾擲骰子拚輸贏。民眾完成六個攤位任務,可獲台語月主題布包,完成七攤任務,能體驗網版印刷;而開放大家蒐集的「十二神明圖」當中的「福仙」圖樣,也在主題日出現,等待民眾尋找。 策劃此次台語月主題日活動的「鐵支路邊創作體」團長林信宏說,有感於母語文化式微,更投入母語表演藝術創作、串聯更多母語復振夥伴,今年規劃「台語入厝」主題日,號召許多以母語培育下一代的家庭團體,並邀請更多民眾參與,讓標語「咱的話,蹛佇(住在之意)生活內」,落實成為真正的日常語言。

Read More

黃偉哲籲立委重修財劃法

財劃法修正,市長黃偉哲說,「算來算去,虧很大」,要求立委思考重新修法。(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部分綠委針對新版《財劃法》,認為重北輕南,恐加重城鄉失衡,呼籲儘速重啟修法。市長黃偉哲廿日再批目前財劃法只會讓富者愈富、貧者愈貧,且許多原本中央事權移轉至地方,對國立學校改制市立,他持保留態度。 黃偉哲說,台北市預計增加四五二億元,台南則增加一七四億元,然台南得承擔許多事權,若全數將一些原本屬於國立的單位移撥至地方,由地方出資,譬如國立學校,恐得再增加好幾百億元,另外部分醫院若改為市立、老農保等若不再由地方補助,對台南市負擔加重,這部分支出約一百八十至兩百億,相對台南只增加一七四億,實在虧很大。 黃偉哲呼籲立委諸公,能夠審慎的思考,重新修法,讓台灣不要區分成「富到流油、窮到流浪」的兩個世界。以國立學校改制為市立學校問題,不只對台南財政嚴重負擔,許多國立學校校長寧願是歸屬中央,地方也不願接收,「何必強人所難?」

Read More

市圖新總館預閱你的時光

市圖喜迎生日,舉辦「Booking Your Time 預閱你的時光」系列活動,打造專屬書迷的盛會。(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市立圖書館喜迎一0六年,二十、二十一日於新總館閱之森公園舉辦「Booking Your Time 預閱你的時光」系列活動,吸引千人共聚,打造專屬書迷盛會。 此次活動亮點「共讀派對」,以每日限額五十三人、兩日共一0六人跨日共讀,象徵圖書館一0六歲生日。市長黃偉哲表示,新總圖是獻給全台禮物,也帶動永康地區發展,所有人齊聚祝市圖生日快樂,共推書香。 現場邀請歌手,以溫暖歌聲陪伴民眾悠閒度日,文化局副局長林韋旭也朗讀校長謝振宗《臺南映象》詩集,其中描寫台南火車站的〈府城驛站〉一詩,讓讀者聆賞中,仿若親臨人聲鼎沸的火車站現場。 現場推出「流轉慢讀」好書交換活動,兩千冊藏書,幾乎被兌換一空,而「手感生活綠色」市集,匯集大東橋商圈社區發展協會與在地商家,讓民眾除書香,也能悠閒品味美食香,選購文創品和小農產品,體驗知性與生活結合的樂趣。 新總館內也展出「蛙!獨自升級|哩係,蝦米蛙格?」互動展覽,讀者透過「十六型隱藏蛙格」測驗,發掘自身閱讀性格,可製作蛙寶書籤和專屬貼紙。

Read More

台南美展頒獎 老將新秀相輝映

台南美展頒獎,鼓勵熱愛藝術的創作者,展現優異的作品。(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市府文化局二十日於舉辦「台南美展」頒獎典禮,由市長黃偉哲頒發。今年老將、新秀,頭角崢嶸,展現優異的藝術創作。 榮獲本屆最高榮譽「台南獎」的三位藝術家,分別為書法類蔡玉蓮、東方媒材類陳婕宜及立體造型類得主龍美君。作品除展現藝術展現,並以獨特觀點與媒材,體現台南藝術當代性與文化深度。 目前許多原地方美展,都擴大為全國性美展,如高雄獎、大墩美展等,雖為全國性,然得主大都為專職藝術家,而台南三大獎,包括台南美展、新藝獎、南瀛獎等,各具特色,讓不同人才,都有所發揮。 台南美展首度與在地藝廊「甘樂阿舍」合作,推出台南美展衛星展《關係試煉|台南獎聯展》,邀集前兩屆六位得主參與,透過作品間的對話探索創作關係與媒材實驗,開拓藝術更寬廣的可能性。 文化局表示,代表台南美展突破傳統框架,進一步拓展到市場發展,讓優秀作品有機會被公共或私人收藏,持續擴大藝術的社會影響力。美展作品於台南文化中心各藝廊展出。

Read More

文化資產月 古蹟日率先登場

台南市文化資產月「如果城門是任意門,文資300+」活動開跑,打造專屬台南的文化盛宴。(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盧萍珊∕大內報導 大內區公所辦理社區營造計畫,二十日舉辦「時光之旅|往來大內古今」,透過珍貴老照片、在地故事實地走訪,帶領民眾穿越時光,認識大內的百年歷史與人文風貌。 這項活動獲文化部、市府文化局支持,一行人先到二溪景觀大橋、堤防及二重溪吊橋頭遺址,探索大內交通史與河川地景,並欣賞秋季限定曾文溪畔甜根子草;隨後在百年中藥房義成堂DIY,並由第四代堂主黃志澈解說藥房歷史和中藥知識。 下午走訪大內早期庄役場、信用組合、米工廠、麻油間、農會戲院等景點,深入了解大內的政治發展與產業變遷,透過在地觀察員導覽解說,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市文化資產月「如果城門是任意門,文資300+」活動,今年呼應歐洲國際遺產日「文化遺產與建築:鑑往知來的門戶」精神,緊扣「府城城垣三百年」歷史意義,打造專屬台南的文化盛宴。 二十日一連兩天率先登場的「古蹟日」,帶來一系列聯名活動,南美館推出「南美立方派對《古蹟限定版》」,於古蹟場域中融合展覽、工藝、電影與音樂派對,打造全新五感體驗,赤嵌樓、安平古堡、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等多處重要文化資產,也於活動期間限定免費開放。 民眾並可參與線上「文資留言板:想像未來無限+」的抽獎活動,分享內心中對台南文化的藍圖。定番的「文資小旅行」以「時空旅人」為題,規劃獨家走讀路線,包括二十八日的「牛車來去墾南瀛」、十月與十一月推出「跨越時空約會去」、「赤崁扞頭司阜」,從城外到城內、由南瀛到府城,帶領民眾探索迷人的古都文化軌跡。 作家謝金魚更親自設計「鎮北坊下的常民記憶」路線,結合大台南經典美食,引領大家走入巷弄,體驗日常裡的府城故事。另舉辦「戰後建築與府城三百」講座,並結合角色扮演解謎遊戲,邀請大家穿越時空,與城市同行、共赴未來。喚醒參與者對地方的情感連結。 大內區長陳俊達指出,二十九日下午在曾文溪畔二溪大橋堤防,舉辦二0二五「在大內,等一場九月雪」暨社區營造及災後振興成果活動,結合甜根子草浪如雪美景、地方農特產展攤與社造成果展示,感受大內的多元魅力。

Read More

看見台南 共生好社區 關廟東勢社區奪金

「看見台南、共生好社區」短影音行動計畫成果發表會,關廟區東勢社區等多個社區獲獎。(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台灣全球社會力永續發展協會二十日舉辦「看見台南、共生好社區」短影音行動計畫成果發表會,共同見證社區影像創作成果。本次競賽中,關廟區東勢社區以《東勢新活、宋江新象》榮獲金獎,佳里漳州社區、善化溪美社區分獲銀獎及銅獎,展現社區共生互助的豐碩成果。 市長黃偉哲表示,藉由這次短影音計畫,不僅培養社區居民的新技能,也讓外界看見基層推動福利服務的感人故事。市府將持續協助社區自主發展,推動「自給自足、永續經營」的社區願景,讓更多市民在地就能獲得安心的支持與照顧。 這次有十二個社區發展協會參與短影音競賽,總計十七件投稿作品,以不同視角呈現社區服務內容及共生理念,包括長者照顧、環境守護、地方文化保存及傳承,透過影像呈現台南社區的多元樣貌與溫暖力量。 社會局長郭乃文指出,社會局鼓勵社區居民參與公共事務,善用數位工具,讓社區故事被看見。「看見台南、共生好社區」不僅是一次計畫,更能成為連結社區與市民的重要平台,帶動更多人投入社區,建構屬於台南的共生幸福藍圖。

Read More

布袋球賽競技 障友展身手

台南市身心障礙體育運動總會首次舉辦身心障礙者布袋球比賽。(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台南市身心障礙體育運動總會二十日在永華國小體育館舉辦「一一四年台南市身心障礙者布袋球比賽」,選手們首次體驗,各展身手一較高下,興奮高聲呼喊「我投進了」。 台南市身心障礙體育運動總會看重布袋球廣泛的適性,適合身心障礙朋友及銀髮族朋友參與,今年首次辦理身心障礙者布袋球比賽,提供身心障礙朋友更多的運動選擇,盼能吸引更多人投入運動行列。 台南市身心障礙體育運動總會理事長蔡有仁表示,布袋球源自類似投擲馬蹄鐵的遊戲,它結合了投擲技巧、即時反應與團隊合作的元素,讓不同年齡層、性別與身心狀況的參與者都能體驗擲布袋球的樂趣。 這次有十個身障團體與學校參與,各組冠軍為,聽障組有台南市聲暉協進會聲暉A隊、台南大學附聰南大傅聰4隊。精神智能組有台南仁愛之家香草園1隊、香草園2隊、香草園4隊、香草園5隊、香草園6隊、黃蜂綜合運動城黃蜂3隊、黃蜂7隊、啟能揚善協會喜樂家工作坊喜樂家1隊。肢障組有台南市身心障礙者體育協會身障體協1隊、台南市復健青年勵進會復健青年3隊。

Read More

家庭類勞雇一家親 戶外交流

勞工局二十日舉辦「家庭類勞雇一家親」活動,包括看護移工、被照顧者及家庭成員一同參與,打造跨文化交流與支持的友善環境。(勞工局提供) 記者盧萍珊∕南市報導 勞工局二十日舉辦「家庭類勞雇一家親」活動,前往奇美食品幸福工廠及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理戶外交流,參加的看護移工、被照顧者及家庭成員一同參與,打造跨文化交流與支持的友善環境。 活動由社團法人台灣萬人社福協會攜手奇美食品幸福工廠與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共同舉辦。參與活動的移工來自印尼、越南、菲律賓等國,雖語言不同,卻在互動過程中彼此鼓勵,增進交流。成大的外籍學生亦熱情投入,提供即時語言協助與情感陪伴,幫助移工表達心聲、抒發情緒,成為溝通橋梁。 參訪人員先前往奇美食品幸福工廠,透過營養衛教課程分享簡單、營養的備餐技巧,幫助移工及家庭兼顧健康與便利;下午來到台灣歷史博物館,由專業導覽人員帶領大家認識台灣歷史,促進跨文化理解與尊重。

Read More

公益催眠探索內在 百人體驗

中華國際NLP教練研究發展教育協會二十日舉辦「2025百人催眠公益活動」。(主辦單位提供) 記者趙家麟∕台南報導 中華國際NLP教練研究發展教育協會廿日上午舉辦「二0二五百人催眠公益活動」,活動全程免費,百位民眾在專業NLP催眠教練的引導下,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內在探索體驗,協助參與者更深入地了解自我,透過潛意識的探索釋放壓力、重拾內在力量。 協會創會理事長吳璨因、現任理事長陳璿羽表示,催眠並非僅僅是一種心理體驗,而是一個促進身心整合、增進社會和諧的工具。催眠教練來自全台灣各地,皆具備專業背景,平時是收費服務,此次配合公益活動完全無償付出,讓大家有機會免費體驗這麼棒的前世回溯催眠技術。 中華國際NLP教練研究發展教育協會「2025百人催眠公益活動」,在專業NLP催眠教練的引導下,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內在探索體驗。(主辦單位提供) 台南市五術教育推廣學會創會理事長黃士豪、台南市外勤記者學會理事長姚正玉到場表達支持,肯定協會長年在教育與公益上的努力。 參加的民眾在體驗結束後,上台分享心得,多位提到在催眠過程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平靜與釋放,甚至重拾對人生的感動與希望,非常謝謝協會,現場掌聲不斷,氣氛溫暖感人。 中華國際NLP教練研究發展教育協會為經內政部核可的全國性非營利教育團體。協會致力於提升國人的溝通能力,推動儒釋道教育,並培養NLP教練與前世回溯催眠教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