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工區市地重劃 奪金安獎

 「台南市麻豆工業區市地重劃工程」榮獲D組(十億元以上)參選工程的第一名,團隊同感殊榮。(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台南報導  勞動部職安署一0八年度金安獎揭曉,台南市政府地政局以「麻豆工業區市地重劃工程」榮獲D組(十億元以上)參選工程的第一名。市長黃偉哲感謝地政局長陳淑美帶領的團隊榮獲殊榮,確保麻豆市地重劃工程施作期間的職業安全衛生以及工程品質。  陳淑美表示,工程開工之初,黃偉哲即簽署該案工程的職業安全衛生宣言,地政局工程同仁和施工團隊,用心付出辛勞,終獲殊榮。陳淑美說,此工程在施工團隊創新作為下,重劃工程將小尺寸的排水箱涵以預鑄工法替代,大尺寸的排水箱涵以鋼模推進工法替代,有效降低營建工程勞工施作過程中可能遭遇墜落、侷促空間施作等職業災害風險,更提升勞工職場的安全性,並大幅提升工程品質及施工進度。  地政局指出,麻豆工業區為低窪易淹水區,市地重劃工程於去年五月開工準備施作期間,即經歷0八二三淹水災情,為儘早解決地區排水問題,市長黃偉哲要求施工團隊將工區排水設置列為優先施作工項,並規劃設置多條臨時排水路,因應施工期間颱風、豪大雨造成區域漫淹等問題。更於今年提早完成埤頭排水兩側公十、公十一兩座滯洪池開挖工程,以及在汛期前,設置臨時滯洪池,有效降低地區淹水災害的風險。  黃偉哲表示,市府非常重視勞工安全,麻豆工業區市地重劃工程能獲得勞動部金安獎的殊榮,也代表市府同仁努力的成果;他更請陳淑美嚴格把關土地開發工程職業的安全衛生,務求能順利如期、如質於一百一十年二月初完工,屆時可提供台南科學園區衛星園區的發展基地,帶動「產業升級與經濟再生」,讓台南更宜居,共同實現創業、安居、樂遊的發展城市。

Read More

迎2024建城400年 台南動起來

 ↑荷蘭人近四百年前建立熱蘭遮城(安平古堡),市府成立籌備小組,迎接台南城市四百週年,建立台南古都榮光。(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四百歲生日快樂!」,台南即將在二0二四年歡慶城市四百週年及自清朝在府城建城三百年,市府特地成立紀念活動籌備委員會,由市長黃偉哲親自擔任總擘畫,領軍市府各單位,並將尋求民間團體、國際合作,一起為五年後即將到來的日子精心策劃,打造市民的光榮感,一起迎接「歷史上的今天」。  根據史料,一六二四年,荷軍撤出澎湖轉往台灣(大員),建立台灣史上第一個統治政權,台灣也正式進入荷治時期,在此之前的台灣本身並沒有歷史的文字記載,稱為台灣史前時期;文化局說,這個年分,凸顯台南在台灣近代史(有文字的「信史」)的重要地位。  為迎接四百年及台南木柵圍城的三百週年(一七二五年),市府日前成立籌備委員會,由黃偉哲親自擔任主委,推出「願景2024」行動計畫,結合產官學、公私及國際各單位城市,一起來歡慶台南四百歲生日。  目前初步規劃除盤點各類軟硬體建設,並規劃多元紀念性活動,打造一整年熱鬧非凡的城市慶典,也為下一個四百年的台南,留下「台南品牌」,獲得市民認同及光榮感的記憶。  目前初步規劃,和中央合作,例如爭取2024台灣燈會和國際煙火在台南活動,屆時政府也有意舉辦台灣博覽會,將爭取以台南為主場地,另爭取文化部特別補助,將嘉南大圳相關文化資產及台南府城歷史核心區,以世界遺產規格進行規劃,並於熱蘭遮城進行考古計畫等國史保存總案;台灣的起點在台南,接洽中央銀行、郵政總局發行紀念套幣、紀念郵票等官方紀念商品。  文化局長葉澤山表示,為迎接五年後的大日子,公部門將全體總動員,並結合民間資源、國際友善城市和國家,一起歡慶台南四百歲生日快樂,讓歷史上的今天,永世流傳。

Read More

落實數位學伴計劃 偏鄉3師獲獎 黃孟儒、李易璋、廖彩妤陪同線上學習 建立學童自信、提升上課動機

七股樹林國小李易璋等三名南市教師獲教育部一0八年度數位學伴計畫傑出帶班老師。 (教育局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教育部公布一0八年度數位學伴計畫傑出帶班老師獲獎名單。南市麻豆紀安國小黃孟儒、七股樹林國小李易璋、東山青山國小廖彩妤等三名教師,課後陪伴學生線上學習,鼓勵偏鄉孩子,提高他們的學習樂趣,獲獎實至名歸。  市府教育局表示,數位學伴計畫是以大學學伴制為概念,培植大學生擔任偏鄉國中、小學學子的學伴。藉由國中小視訊設備與線上學習平台,讓教學端的大學伴與學習端的小學伴,一對一線上即時陪伴、學習。  參加計畫的偏鄉國中小學,則由帶班老師落實「生命陪伴生命,生活教導生活」的核心價值。從課前電腦設備測試、課中督促學童專心、視訊故障排除、課後檢討、回饋大學生課程內容等,與教學端攜手提升學童的學習動機和興趣。  麻豆紀安國小主任黃孟儒表示,剛開始什麼都不會、在電腦前一臉茫然的小學伴,經過二十次上課後,自信明顯提升。學伴計畫讓紀安的孩子看見更寬廣的世界,人際互動更具信心。  七股樹林國小教師李易璋指出,在數位學伴服務期間,孩子們的變化令他印象深刻。原本封閉的心靈逐一開啟,眼神變得閃亮,回答問題充分展現自信。  東山區青山國小教師廖彩妤表示,每一次課程結束,都會提醒小學伴向大學伴道謝,感謝他們的愛與陪伴。大小學伴透過數位學伴課程成長茁壯,享受教與學的樂趣,著實令人感動。

Read More

永康警設崗疏導中秋交通

 永康警方於十二日下午起至十五日,於易壅塞路段編排交通崗,因應連假大量往來車流。(記者王勗翻攝)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將屆,交通流量也將迎高峰。永康警分局所轄的大灣、永康交流道,預計將湧現車潮,為避免交流道回堵壅塞,已於十二日下午起編排交通崗,因應車流造成的衝擊,籲請駕駛人留意管制與易壅塞路段。  因應中秋節連假,永康分局提前在十二日下午展開疏導計畫,於交流道、車站與易塞車路段車流高峰期管制人車通行。分局長呂世明表示,警方將在路口架設交通崗,並與勤指中心連動,機動編排疏導勤務,並於發生事故時及時支援,將交通衝擊減至最低。  根據過往經驗分析,永康區中山高大灣、永康交流道及永康火車站、大橋火車站與中華路、中山南北路、中正南北路、大灣路等交通要道,最易受到影響。交通組長張澤銘指出,為維護道路順暢,警方也將嚴格取締紅線違規停車及並排停車等違規。 永康警分局強調,連假期間警方也會出動空拍機監控路況,並與警察廣播電台連線隨時更新轄內路況、替代道路等資訊,也籲請短程用路人善用平面道路,提前避走壅塞路段。  永康警分局也在十一日配合陸軍砲兵訓練指揮部、陸軍第四地區支援指揮部補給油料庫台南補給分庫,辦理連續假期前擴大行車安全教育,與部隊各級官兵面對面座談,宣導交通安全。

Read More

改智慧監測 管理牡蠣浮棚不難 漁港所偕成大合作研發 唯仰賴無人飛行載具密集航拍 監測頻率仍嫌不足

成大海洋科技事務研究所研究團隊在台南、嘉義沿海的牡蠣浮棚上安裝RFID晶片。 (漁港所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人工目視搜尋海面上的違規蚵棚耗時費力。南市漁港及近海管理所今年起與成大海洋科技事務研究所合作,在行政院海洋委員會、漁業署支持協助下,研發牡蠣浮棚智慧管理系統。目前成功發展出棚架實名制定位技術,且於安平漁港管理中心架設即時查詢平台,有效解決大範圍監測難題,管理效率可望提升。  成大海洋科技事務研究所副教授張懿表示,牡蠣浮棚智慧管理系統,同時運用無人飛行載具與無線射頻辨識系統RFID等先進技術,於台南、嘉義沿海的牡蠣浮棚上,安裝兩百九十組RFID晶片。每月利用無人飛行載具搭載晶片訊號接受器,進行大範圍航行監測。個別漁民的浮棚編碼與經緯度座標,即時上傳至雲端地理資訊系統,建置完整的牡蠣棚架時賀空間資料庫,供管理者即時查詢、管理。  不過現有技術仰賴無人飛行載具密集航拍,在監測頻率上仍嫌不足。因此,研究團隊已著手研發遠距離晶片訊號傳輸及接收天線。預期訊號接收距離可達三公里,接收範圍將涵蓋鹽水溪以南至二仁溪口。每小時自動接收海上棚架晶片訊號,完整監測牡蠣浮棚的海上空間分布。張懿強調,若此技術成功,不僅是管理單位的重要利器,未來更可開發智慧手機查詢介面,提供養殖漁民自主監測所屬棚架動態。  漁港所指出,浮筏式牡蠣養殖是南市沿岸漁業的焦點產業,每年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但養殖過程產生的廢棄物也令外界詬病。除了成大,多年來也有其他研究單位協助開發浮棚監測技術,各有優缺點。現階段以成大海洋科技事務研究所的方法,較符合漁港所的管理需求。牡蠣棚架實名制晶片查詢系統,方便管理人員隨時掌握棚架所屬的漁民資料及個別漁民申報數量,最後可再與回收作業整合,是完善、有效率的牡蠣棚架查核管理技術。

Read More

南市盆栽展 壽娘子總冠軍

 Bobby Gopiao的「大品」壽娘子榮獲2019年台南市盆栽展總冠軍,副議長林炳利(右二)、聖母廟主委王明義(左二)等人豎起大拇指稱讚。 (記者陳治交攝)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台南市盆栽協會十二日主辦二○一九年台南市盆栽展,百餘件作品參展,有的花團錦簇、有的以蒼勁枝幹取勝,造型千變萬化,Bobby Gopiao的「大品」壽娘子榮獲總冠軍殊榮,十件「入選華風展」作品將代表台南市參加全國盆栽展。  這次參展作品有百餘件,Bobby Gopiao的「大品」壽娘子榮獲總冠軍殊榮,主辦單位遴選各組金牌,分別是「超大品」李滿男、「大品」陳秀明與吳勝鉉、「中品」李滿男、「席式」蘇晏儀、「成組」李國隆、「創意」許百錄及「花果」李滿男。  聖母廟主委王明義表示,這些用來「比美」的盆栽動輒四、五十年樹齡,精挑根盤自然,樹幹有「老」度。台南市盆栽協會理事長曾俊源指出,評審小組遴選十件「入選華風展」作品,將代表台南市參加全國盆栽展。  市議員蔡旺詮表示,總冠軍壽娘子大約是五十年的樹種,目前由菲律賓全國盆栽協會理事長Bobby Gopiao 所收藏,歡迎大家前往觀賞。

Read More

十月飛菊島 望見海上桃花源

澎湖望安鄉中社村傳統閩南建築規劃為古厝保存區。 (中華旅行社提供) 記者邵英傑/台南報導  雙十假期旅遊何處去?中華旅遊推出飛向菊島澎湖七美望安三日遊、太平山蹦蹦車雲海遊、白蘭山上人家觀霧檜山森林浴健走及探訪九棚鼻頭角大草原祕境等行程。跟中華旅遊走讓你的旅遊故事充滿感性與知性。中華旅遊諮詢電話(0六)二二六九四六一,關鍵字中華旅行社,LINE ID:0975316512。  「陸海空菊島澎湖七美望安三日遊」,十月十一日出團。首日專車接送至由高雄搭機,暢玩澎湖海洋牧場,享海上垂釣樂、趣味釣海鱺餵食秀、碳烤鮮蚵及海鮮粥。第二天賞遊南海二島,巡航桶盤玄武岩石壁,七美嶼雙心石滬、望安嶼中社古厝聚落及市區古蹟巡禮,施公祠、萬軍井、中央古街及四眼井等。第三天菊島采風環島遊,中屯風車園區、跨海大橋、通樑古榕、二崁古厝及西台古堡等。  「太平山雲海蹦蹦車黃金九份二日遊」,十月十二日。第一天暢遊九份黃金山城,參觀昇平戲院、台陽礦事務所。眺望大肚美人山、豎崎路、基山街,品嘗阿婆芋圓、草仔粿等美食。隔日暢遊太平山及搭乘蹦蹦車,沿途觀賞雲海山嵐及茂興懷古步道、植物園等景點。  「白蘭山上人家雲海觀霧神木區二日遊」,十月十二日出發。第一天安排品嘗山上人家精緻套餐、欣賞幽靜美麗雲海山色,走訪清泉溫泉區、張學良故居,住宿休閒農園。第二天暢遊觀霧檜山巨木群森呼吸,棣慕華?仙花及山椒魚展示館。  「國境之南~九棚鼻頭大草原秘境一日」,十月十三日出團。行程安排參觀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傘架客家聚落及酒香花園伯公區,中午享用特色風味餐,午后由導覽員帶領走訪鼻頭大草原,有台灣最大的沙丘海岸、特色草花植物及砂頁岩地質。並登上一望無際的滿洲鄉最高的大草原,太平洋海天一色盡收眼底。  「龜山島登島九份山城二日遊」,九月二十一日。  「太平雲梯仙人堀綠茶園風情一日遊」,九月二十九日。  「馬祖南北竿鐵堡北海坑道三日遊」,九月二十五日  「馬告棲蘭中國歷代神木群二日遊」,十一月二日。

Read More

五惜食平台 嘉惠兩社區長者

 社會局開辦惜食平台,慈揚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贊助捐贈冰箱。 (社會局提供)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台南市政府社會局開辦東菜市場等五處惜食平台,再媒合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作為老人供餐的補充食材,中西區銀同社區、學甲區平西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運作兩個月,受益人次達一千一百七十四人次;慈揚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更熱心捐贈七台冰箱,提供惜食平台保存食材,局長黃志中特別表達感謝。  社會局開辦東菜市場、學甲市場、隆田市場、新營第三公有市場及主婦聯盟合作社台南分社等五處惜食平台,七至八月運作兩個月,東菜市場、學甲市場之惜食平台累積約兩百五十五公斤剩食捐贈,蔬菜水果類約四十二公斤、生鮮魚肉類約九十八公斤、熟食類約九十五公斤、其他食材約二十公斤,相關食材媒合至中西區銀同社區、學甲區平西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供據點長者共餐使用,受益人次達一千一百七十四人次。  社會局長黃志中表示,惜食平台是讓可能被浪費的食材,有新的使用選擇,也達到惜食目的,衛生局協助提供食品安全資訊,讓捐贈者與受贈者有更正確的食安觀念。  今年七月試營運的中西區東菜市場惜食平台,一開始沒有專用冰箱的經費,市場自治會長吳明宗、市場處管理員黃文惠及攤商京發鮮活食舖老闆黃炯堯集資購買冰箱,作為捐贈食材放置使用,東菜市場也額外每月負擔部分冰箱電費,以實際行動促成惜食平台運作。  社會局為解決其他惜食平台專用冰箱的問題,媒合慈揚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贊助捐贈七台冰箱。黃志中對於慈揚基金會熱心捐輸及各民間單位的投入表達由衷感謝,讓台南市社會福利服務發揮更大效用。

Read More

曳引車撞倒號誌 駕駛無恙

 楊姓司機駕駛曳引車載送刨路機具誤撞上方號誌橫桿,恐將面對賠償修理費用及罰單。(記者王勗翻攝)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楊姓司機十二日上午駕駛曳引車搭載刨路機行經濱南路與中華南路口時,因車身過高擦撞上方路口號誌橫桿及路名標示牌,當場將整副橫桿擊落,所幸駕駛平安駕駛平安未波及附近人車。市警六分局指出,該路口尚有一個號誌燈,暫不影響用路人,但楊姓司機損毀號誌恐將負責賠償。  楊姓司機因未注意中華南路橫桿限高,未來恐將需要負擔號誌桿的賠償費用,據了解路口號誌橫桿路名標示牌上有監視器、號誌及電腦線路等,恐須負擔廿萬元賠償金。而刨路機受撞擊損毀,維修費用也不便宜;加上載送刨路機已經涉嫌超載,員警已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廿九之一開罰,違規造成的代價不小。

Read More

軟硬兼施 文化局規劃總合文化展

描述艾爾摩沙島荷蘭人港口圖(1626)。(文化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將喜迎台南城市四百年(建立熱蘭遮城)、府城建城(木柵圍城)三百年,文化局規劃推出「總合文化展」,舉辦歷史文化嘉年華活動,搭配軟硬體設施,透過「軟硬兼施」,除熱熱鬧鬧的慶生,也將為台南的下一代子孫,留下可以驕傲的有形和無形文化資產。  文化局表示,將搭配藝術、設計、建築、文學和歷史學界,結合市轄、國立文化機構,在四百年之前,率先起跑,規劃「台南四百總合文化展」,如台灣四百年建築展、台灣美術四百年展、設計台南20X20、文學台灣四百年、台灣四百年史等,營造氛圍。  另規劃台灣歷史文化嘉年華活動,涵蓋歷史文化講座、街頭文化巡講、書店文化沙龍、音樂會、文化復振日等,以台南為主場,並兼顧原住民、漢人客家等單位,舉辦「台版時代祭」。 台灣府城圖繪。(1750—1790)(文化局提供) 文化局長葉澤山指出,市府各項建設、活動都將緊扣府城榮光,如赤嵌文化園區、位於後壁由導演魏德聖主導的「台灣三部曲文化園區」、國圖南部分館、亞太棒球中心、科學教育體驗館、會展中心,文化局也爭取成立台南市歷史博物館等硬體設施,另搭配軟體活動設施,如擴大舉辦府城大遊行、國際藝術節等,並廣邀台南市姊妹市、友誼城市一起參與,凸顯台南兼容並蓄的城市活動、打造既在地又國際的台南城市形象,蓄積台南的文化底蘊、打造台南文化歷史品牌,預劃下一個四百年的城市願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