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營公所舉辦杜絕登革熱病媒蚊誓師大會

  柳營公所發放竹掃具、漂白水、垃圾袋、手套及鐵畚斗等物資,提升各里與社區的防疫能量。(公所提供) 記者翁聖權/柳營報導 台南市目前已出現十一例境外登革熱移入病例,柳營區公所二十日上午舉辦「杜絕登革熱病媒蚊誓師大會」,由區長劉發仲主持,邀集柳營區十三里長、各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及防疫志工隊代表,共約一百人參與。 公所指出,這項活動由柳營區衛生所護理長鄭夙雅安排防疫教育訓練,並透過有獎徵答增進防疫知識,寓教於樂。現場同時發放竹掃具、漂白水、垃圾袋、手套及鐵畚斗等物資,提升各里社區的防疫能量。市議員蔡育輝議員提供早餐,讓參加人員元氣滿滿,市議員沈家鳳也到場勉勵志工。 區長劉發仲向志工表達感謝,肯定大家在社區孳清及宣導上的努力,協助清理居家周邊環境與清除病媒蚊孳生源。他提醒,近期受熱帶低壓影響,強降雨頻繁,雨後一週為登革熱防治關鍵期,鄉親務必落實「巡、倒、清、刷」,清除積水容器,避免病媒蚊孳生。另提醒有計劃前往東南亞或其他流行地區的民眾,應採取防蚊措施,包括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衛福部核可防蚊藥劑,並居住於有紗門紗窗的房舍。返國後十四日內若出現疑似症狀,應立即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活動史與接觸史,以利早期診斷與治療。

Read More

新營公所表揚鑽石婚夫妻與各里模範父親

  新營區長陳宏田頒獎表揚鑽石婚夫妻。(記者翁聖權翻攝)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新營區公所二十日上午在新民國小活動中心舉辦「一一四年度鑽石婚夫妻暨晶鑽爸爸表揚活動」,共有二十對牽手六十年的伉儷與廿三名模範父親到場接受區長陳宏田頒發賀匾與紀念禮品,地方民意代表及里長也都到場表達敬意與祝福,場面溫馨隆重。 新營區長陳宏田頒獎表揚模範父親。(記者翁聖權翻攝) 公所指出,這項表揚活動安排「樂活薩克斯風樂團」演奏悅耳動聽的曲目、「新營高中流舞社」帶來活力四射的舞蹈,現場充滿歡樂與祝福。希望透過本次表揚活動,喚起大家對家庭價值的重視,並將愛與責任的精神持續傳承,共同營造幸福溫暖的社會。 今年鑽石婚夫妻由新北里鄭清德及鄭李月伉儷以及民榮里李昭雄及李林碧珠代表新營區接受市府表揚。模範父親由民生里黃德弘代表接受市府表揚。原訂八月二日舉辦的父親節活動,因丹娜絲颱風災後復原工作,延期至九月二十日與鑽石婚夫妻表揚合併舉辦。

Read More

工研院辦創新論壇 沙崙登場

工研院舉辦的論壇,讓大家期待著未來南台灣的科技發展。(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歸仁報導 工研院主辦的「SOUTH NEXT機器人與無人機產業創新論壇」十九日在台南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國際會議廳登場,工研院宣布將於六甲成立「智慧機器人創新與應用研發中心」。 「機器人與無人機產業創新論壇」聚焦從關鍵零組件到醫療、服務應用的系統化研發與商轉布局,並宣布以「大南方」為核心,整合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與嘉義|屏東S廊帶,藉由跨領域場域驗證與在地產業鏈建置,推動我國機器人與無人機技術全面升級,並為產業進軍國際市場奠定堅實基礎。 工研院董事長吳政忠指出,南台灣是政府推動智慧機器人基地與無人機國家隊的重鎮,透過沙崙科學城與嘉義|屏東S廊帶,工研院能結合研發、示範與產業化能量,攜手在地產業共築具國際競爭力的生態系。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未來工研院將以大南方為核心,深化無人機和機器人研發與應用示範,協助台灣業者完成從零組件到系統整合與服務應用的全鏈條升級,打造兼具競爭力與韌性的國際供應鏈地位。 市長黃偉哲表示,台南不僅將是全國最重要的晶圓製造與先進封裝基地,沙崙科學城也將轉型為AI與機器人的研發重鎮,並與六甲的工研院、柳營的科技園區三期,形成研發、應用到試量產的完整生態系。 他強調,台南具備先進製程、封裝、零組件等完整產業條件,是最有機會實現完全國產機器人與無人機的城市,呼籲產官學研攜手合作,共同推動人工智慧發展。 黃偉哲指出,工研院六甲院區已具備超過四十公頃的用地,可隨時投入無人機與機器人的研發與生產合作;柳營科技園區三期雖仍需報編規劃,但市政府已積極推動;而行政院也正式核定南科四期計畫,園區將座落沙崙,規模逾五百公頃,後續可望擴增至近千公頃,創造龐大就業與產值。

Read More

轉型整併 兒科館下月熄燈

位於北區的兒童科學館十月一日起將停止營運,成為市博辦公處所,仍將保留部分區域進行展覽。(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兒童科學館隨組織整併,十月一日起正式停止營運,消息傳出,讓許多家長大感震驚和不捨。市府文化局長黃雅玲表示,因應組織轉型整併,日後配合市圖公園館、許石音樂館、三二一巷藝術聚落等,以大博物館園區概念,以議題為導向,更著墨歷史文化與時代關連。 兒科館才整修完不久,配合台南400,也推出精彩活動,如今突然宣布關門,讓許多家長錯愕,除直說是時代眼淚,也擔心台南的科學發展受阻。 黃雅玲說,兒科館日後將成為辦公室、教育訓練中心和部分展覽處所,將成為共創型博物館,教育部分除回歸校園,日後也會結合科學、AI推出展覽。 以南瀛天文館為例,以往單純以天文為主,日後推展,希望結合氣候、天文、考古等,以多元面向呈現,再如兒科館附近的音樂館、圖書館和三二一巷等,會以大園區概念重新建構。 舉例而言,台南400論述大航海時代,台南市亞洲文化樞紐,碰觸到人類遷徙,就是和天文、歷史有關,留下許多記憶,甚至也有考古議題,當重新定義時,能夠多方融合,又如飲食問題,如何串聯到考古時代,將議題深入探討和串聯。 兒科館閉館後,預計明年下半年再度和民眾見面。文化局表示,未來會充分利用館舍地理優勢,部分空間延續文化展演,讓建物在轉型後,持續發揮公共功能和大博物館園區概念,也為館舍注入新活力。

Read More

伽碩培訓自動化人才 報名中

  永康伽碩職訓開辦企業所需的自動化專業課程,培訓更多人才。(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永康報導 南台灣是政府推動智慧機器人基地與無人機國家隊的重鎮,永康伽碩職訓陸續開辦企業所需的專業課程,讓更多人才可以投入自動化的時代。 永康伽碩職訓因應企業所需的專業課程,培訓自動化人才,執行長郭明洽表示,擁有自動控制與AI跨域能力的人才,是企業最搶手的對象,所以伽碩再開新班,協助失業者重返職場。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委託伽碩承辦的「自動控制與AI工業產線監控班」,可協助學員在短期內掌握跨域技能,成為智慧製造的新生力軍。 郭明洽表示,此班著重「AI結合產業應用」,包含「機電設備檢測與故障排除」、「PLC控制程式設計」、「自動化系統整合」及「AI影像辨識應用」等專業課程。結訓學員可投入的工作含自動化設備技術員∕工程師、機電維修與保養工程師、PLC∕產線自動化工程師、AI影像監控建置與維護人員。 至於「自動控制與AI工業產線監控班」即將於近期開課,報名專線:06-2020196。

Read More

學子築角展創意 姑爺社區奪金

台南築角創意營造計畫競賽結果出爐,學子展現創意,因應環境氣候挑戰,為社區打造更具永續的公共空間。(都發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築角創意營造計畫邀請多所大專院校青年,結合多個社區推案角逐競賽,結果出爐,學子創意無限,今年更回應多變氣候,展現社區韌性。 都發局長林榮川指出,新營區姑爺社區與高雄大學「鳳凰花開的入口(聚陌之隅)」計畫脫穎而出,榮獲金獎,結合紅磚牆紋理,打造轉角公園新風貌;銀獎由將軍區將軍社區與靜宜大學「《日曬之地》」獲得,融入西拉雅文化,打造創新場域體驗,是文化意義的轉化延伸;銅獎由台南市簡單生活文化推廣協會與台中科技大學「鼎農黍」獲得,基地設計妥善運用樹下空間休憩使用。 其他佳作獎項作品還有官田區官田社區與台中科技大學的「築光小憩所」步道及階梯坐椅、鹽水區後宅社區與銘傳大學打造的「築巢」棚架、左鎮區公館社區與南華大學的「翠影共生」休憩小庭園,後壁區崁頂社區與南台科技大學的「悠步小苑」建構休憩站,台南市龍鳳運動休閒發展協會與南應大的「鄰里漫步」,串起水圳綠廊道。

Read More

東榮社區營養共餐 長輩健康滿載

東榮社區的長輩樂在健康促進。(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新化報導 迎接高齡化時代,台南市新化區東榮社區推動共老共好共享共生,打造長輩們快樂學習、營養共餐和健康促進的關懷據點,經衛福部的社區發展工作金卓越社區選拔,榮獲優等。 新化東榮社區於一百零七年開始設置關懷據點,為了讓長輩們能走出來參與據點服務,由一碗大滷麵開始推共餐,如今共餐不只講究老人的營養均衡五菜一湯,還成了台南營養餐的示範點。 社區執行長趙阿明指出,東榮已是高齡化社區,幾乎每四個人就有一個老人,當時覺得父母年紀老大,需要運動健身,所以才全力發展社區工作,讓原本蚊子館的老人文康中心用來當關懷據點。 據點請來新化區農會媽媽教室的媽媽們煮大滷麵招待長輩,就這樣,長輩們開始來到據點,參與健康促進,據點為了長輩們吃得健康,更用心調配營養餐。 在東榮,除了為長輩開辦有書法、繪畫、舞蹈等課程,還為長輩安排健促課程和營養共餐,更引進營養教學課程。 如今,東榮關懷據點共餐人數已破百,連其他社區長輩都想來到東榮,東榮的延緩失智班,也吸引鄰近的社區居民來上課。

Read More

再傳佳績 勞局獲健康平等獎

  台南市長黃偉哲、勞工局長王鑫基及身障講師與中華電信共同啟動社區長者馨心學堂。(勞工局提供)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市府勞工局繼日前榮獲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獎殊榮後,再獲「一一四年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之「健康平等獎」,肯定其在促進身障就業與職場共融,落實健康平權政策的卓越成果。 市長黃偉哲表示,勞工局辦理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深化公私協力合作,發展各種創新服務,促進身心障礙者各特定對象等弱勢勞工就業,連獲「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之「健康平等獎」與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獎,值得社會各界給予肯定與鼓勵。 勞工局長王鑫基指出,此次雙獲獎不僅是對南市府長期推動弱勢勞工健康友善措施的肯定,也是落實市長黃偉哲建立「希望家園」的施政願景。 勞工局建立了身心障礙者一條龍就業服務模式,全國首創建置身心障礙者人力銀行資料庫,結合職業重建體系,協助身心障礙者適性就業。同時突破傳統框架,重視身心障礙朋友不同的就業需求,發展多元的「非典型就業」模式,包括居家就業以及與企業合作培訓身障講師等。 另外,針對有意願學習新技能或具備手工藝創作專長的身心障礙者,勞工局也提供職業訓練及創業輔導資源,並領先全國推動「晴天坊」展售平台,協助提升產品銷售機會,讓身心障礙者發揮潛能,增加經濟收入,改善生活品質。

Read More

大象化石當洗衣板 左鎮文化特色

吳靜瑜設計百寶箱和捲軸,讓大家認識左鎮的前世今生。(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左鎮報導 左鎮菜寮溪產業觀光協會將有一場精彩的「堊藝生長-左鎮菜寮溪流域文化調查與藝術轉譯計畫成果展」,展出昔日左鎮婦女竟用大象化石當洗衣板、化石中藥店的生活文化紀錄。 協會理事長茅明旭表示,小時候都是在菜寮溪玩水、玩土、漁獵和撿拾化石,當年發現的化石都很巨大,大的可以當洗衣板,如今的年輕一代對菜寮溪的印象或許僅止於一條溪流,或是化石出土區等。協會期望透過白堊土(青灰泥岩)的藝術創作激起在地學子、外來遊客的興趣,透過不同面向認識左鎮文化與地景特色。 協會執行祕書吳靜瑜指出,左鎮最特別的還有白堊土,接下來將辦理野燒藝術創作,號召左鎮居民及青年、遊客等一同用土來創作,完成後會將作品展示於菜寮溪協會的接待中心「頂菜寮柑仔店」,部分作品也會移至後坑古道展示。 同時,社區營造也將藝術帶進古道,透過老師陳瑋軒帶領白堊土藝術創作的工作坊,捏塑左鎮動物、植物,透過擬人或仿真的樣態呈現左鎮特殊的多元生態、文化的特色,藉此打造富有在地生態文化,屬於左鎮的藝術古道。

Read More

林俊憲積極推動區域均衡發展

立法委員林俊憲積極推動區域均衡發展,要求中央與地方應緊密協調。(林俊憲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以「新台南,從溪北出發!」為訴求的立委林俊憲,對於城鄉均衡發展的議題特別重視,在他所完成的市政願景綱領中,他分別從農業升級輔導、青農獎勵、地方創生及長照關懷等面向著手,做為其解決城鄉發展落差的首波努力重點。 在農業升級輔導方面,林俊憲主張成立食農產業專區、冷鏈物流中心。他強調未來應檢討沿山、沿海及偏遠地區的都市計畫,並加速設置可用於食品加工、研發、倉儲、冷鏈物流的產業專區;其次,由市政府組成推動小組,提供政策性獎勵專案,導入民間投資設廠,擴充當地冷鏈設備,協助農民加工次級品與開發產品,建立無毒農產品產業鏈,帶動地方發展。 在獎勵青農方面,則是以市有耕地優惠放租,鼓勵四十五歲以下青年以優惠租金取得耕地,並提供農業經營準備金、農機補助、業師輔導與育成培訓、產地履歷輔導獎勵等,鼓勵更多青年投入農業,穩定經營。 至於地方創生計畫推動上,林俊憲有意增設區域性的文化新創智慧館,除了輔導智慧科技融入文創產業的製作與行銷外,將來也可以做為來自世界各地的數位游牧者交流中心,吸引各國數位牧民,到台南旅遊、工作、生活,並配合國發會游牧簽證制度,提供技術應用的實證場域,促進創新創業在台南誕生。 最後則是智慧長照基地的提升。林俊憲主張,在老年化比例高的區里,市府會協助長照據點升級服務,爭取中央長照三點零計畫補助,落地台南長照資源較缺乏地區,提升當地服務品質與量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