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善行 林俊憲力挺做工行善團

林俊憲積極媒合民間行善團體投入災後重建復原工作。(林俊憲提供)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持續投入風災重建復原工作的民進黨立委林俊憲,日前特別上架其團隊所拍攝的紀錄影片,介紹台南「做工行善團」為弱勢災民修復房屋的善舉,藉此向該組織表達感謝並且致敬。影片上架之後,獲得各方廣泛迴響,紛紛表示感動並主動分享傳布。 成立至今已超過十年的做工行善團,其實與賴清德總統有非常深的淵源。當年賴還是台南市市長期間,發現有許多民間師傅自發組織,利用工作之餘空檔,共同為弱勢族群進行義務性的修繕服務。賴深感佩服之餘,也特別在資源以及政策上給予後援,讓做工行善團從零散的善舉成長為有組織、有系統的公益力量,該團體目前已成為台南最具代表性的民間公益品牌之一。 如今,在做工行善團邁入第二個十年之際,這股來自草根的善心力量,繼續在關鍵時刻展現其無可取代的重要性,除了及時協助許多災民重建家園外,也讓災民得以從生活困境中感受到希望。立委林俊憲在參與協助過程中,不僅積極協助媒合資源,向社會各界募集善款與物資,他還強調自己會傳承賴前市長的信念,全力支持做工行善團持續推展公益服務。 林俊憲說:「台南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城市,十年前有賴清德市長的推動,如今我願意在這份善行中盡一份力量,把更多的社會善心匯集起來,讓做工行善團能夠走得更穩、更遠。」 「起造一間有情有疼心的厝,實現一個有愛有未來的夢」這是林俊憲為上述影片所定下的主軸概念。做工行善團多數成員本身就是基層師傅,平日以勞力維生,但在公益上卻毫不吝嗇,犧牲假日、出借工具,出一份力、做一份工,凝聚成最厚實的社會安全網,林俊憲說,未來他將會持續扮演媒合角色,把各界的愛心與行動連結起來,讓公益善舉代代相傳。

Read More

新市義安宮新楹聯 讚頌剿匪好漢

  南瀛書法學會理事長鄭枝南,為義安宮書寫木雕的楹聯。(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新市報導 新市區位在光華街平交道附近的義安宮,供奉著一名百餘年前剿匪的好漢,廟方三日請南瀛書法學會理事長鄭枝南書寫下「義德道氣垂大地,安順神光照諸天」的楹聯,傳達其義薄雲天的精神。 南瀛書法學會理事長鄭枝南為義安宮書寫木雕的楹聯。(記者張淑娟攝) 鄭枝南表示,他與義安宮有著傳奇的因緣。逾半世紀之前,原本義安宮位在新市港墘里較偏僻的地方,首批集合建築在里內興建之後,建商為回饋地方,將義安宮遷移至比較敞亮的地方,當年新宮廟落成時,正好是他布袋戲出師時,所以在新市首場的演出,就是獻給了義安宮。 事隔逾半世紀,義安宮想重新妝點楹聯,不再用紅紙張貼,找上鄭枝南幫忙書寫。因有難得的因緣,鄭枝南義不容辭的為義安宮書寫下木雕楹聯「道貫古今 義安天下」,以及「義德道氣垂大地 安順神光照諸天」,並由其兒子鄭嘉德和孫子鄭維毅一起辦妥了木雕楹聯的工作。 鄭枝南三代人對於寺廟總有一份特殊情感,樂於推動優質的宗教文化,對義安宮所供奉的好漢,希望將此精神流傳下去,不用只是自掃門前雪,而能一起打造和諧的社會,有溫度的台灣。

Read More

北區10宮廟輪流普度做公益

  北區區長潘寶淑(左二)頒發感謝狀給慈雲寺主委楊木全(右二),感謝該寺普度不忘行善的義行。(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台南市農曆七月向有宮廟輪普照顧各路「好兄弟」輪流吃飽的傳統,北區十家宮廟今年不但輪流普度還兼做公益行善,三日從慈雲寺、廣明堂開始,由區長潘寶淑暨多位市議員聯合開香,普度後發放物資給五里中低收,嘉惠一百八十四戶。 慈雲寺普度由潘區長、多位民代、該廟主任委員楊木全、副主任委員吳心柔、佛祖佛心會會長許必芳、總幹事李曉鳳等率信眾聯合開香。今年信眾贊普的普度品比往年增加,在廟前方廣場分成好幾區擺放。雖然該廟主祀文殊菩薩,但慈雲寺普度仍依道教科儀舉行,都不敢馬虎。 總幹事李曉鳳表示,普度品委由全聯舖桌,包括供品三百八十七份、白米六百四十三包,加上民生物資,普度結束後,信眾贊普部分不取回,捐贈境內大興、大光、小北、北門、正覺等五里公所登錄的低收入戶共一百八十四戶,潘寶淑頒發感謝狀,感謝慈雲寺將普度品照顧境內弱勢信眾。 李曉鳳指出,今年普度品較往年增加,可以照顧更多的人。各普度區中有很多亮點,其中友廟澤安宮主委曾安正捐贈五十五斤西港市場有名的香腸,由該廟志工組成一隻普度豬,在普度結束後,致贈參與的志工每人十五條,讓他們拿回去「呷平安」。還有志工用手工折成的法船區、琳浪滿目的囝仔普區,都吸引境內信眾參與,也是寮內宮廟普度一大盛事。 潘寶淑表示,除慈雲寺之外,今年北區區內十家宮廟都利用普度植福兼行善,受益中低收入戶達一千四百一十八戶,物資價值約三十二萬元,感謝這些宮廟的愛心。 昨天除慈雲寺外,府城廣明堂亦普度植福,米麵罐頭油鹽發給成功等十餘里低入戶,共一百一十戶受惠。七日輪由小北拱福宮、十三日明善堂管委會、十五日武聖宮、十六日福德宮、二十日同慶弘法協會和同慶愛心會、二十三日陰陽公廟、二十五日糖安宮,輪流普度是台南優良傳統,好兄弟輪流吃,愛心公益也輪流做。

Read More

職能導向學員義賣甜點 助學家扶兒

  台南市觀光協會學員手作甜點愛心義賣,助學南家扶。(南家扶提供)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台南市觀光協會舉辦「愛的烘焙師」義賣活動,現場嘉賓雲集,義賣所得二萬多元,全數捐贈予南台南家扶中心「希望工程」獎助學金,協助弱勢學子追尋求學夢想。 本次活動由失業者「職能導向課程-烘焙手作西點蛋糕餅乾班」學員共同籌劃,義賣商品涵蓋西點蛋糕、餅乾、塔派與泡芙四大類,所有甜點皆由學員一手包辦,將滿滿心意化為精緻可口的甜點。 雲嘉南分署業務專員李孟芷指出,本次訓練班以「職能導向課程」為重點,旨在強化職前訓練,協助學員結訓後具備業界需求的專業技能,並申請iCAP職能導向課程品質認證,進一步提升就業競爭力。 學員代表葉同學分享心得,這門課程的每個單元都必須通過評量,技術必須到位才能進階。看到自己逐步熟練完成各項甜點,真的很有成就感,能在義賣會上呈現成果,心中充滿感謝。 台南市觀光協會總幹事范秀珠表示,這次課程有三十名學員參訓,歷經三百五十小時專業烘焙訓練,最終二十七人結訓,展現高度的學習成果與專業實力。協會將於十一月開辦「職能導向課程-烘焙麵包技能養成班」,歡迎有志投入烘焙產業的朋友踴躍報名。

Read More

弱勢學子財務知能課程 助脫貧

  大學生志工帶領家戶進行財務桌遊腦力激盪。(市府提供)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市府社會局推廣中低收入戶家庭學子財務知能教育,辦理「青年財務知能課程」、「兒童財務知能夏令營」,運用互動遊戲、財務桌遊等活潑有趣的授課模式,激發孩子們的學習意願,在遊戲過程中吸收財務知識,達到寓教於樂的學習成果。 市長黃偉哲表示,「兒童財務知能夏令營」參加對象多為開立兒少發展帳戶的兒少及其家長,該帳戶旨在透過累積家庭資產,作為未來接受教育、就業或創業之用,以減少弱勢兒少立足點的不平等。 本次課程以教育投資為導向,藉由課程引導,讓家長和孩子學習如何與金錢相處、建立正確的金錢觀,最終達成脫貧自立的目標。 社會局長郭乃文指出,本次「青年財務知能課程」要求青年學子吸收課堂內的財務知識,並分享學習心得,學習從一名受助者的角色,轉變為樂於付出的助人者。 社會局運用教育投資、就業自立、資產累積、社區產業、社會參與等服務措施,針對兒少、青年、中壯年等不同年齡層,辦理「社福小玩家|小小理財知識家」、「獎助學金暨專長培力補助方案」、「職涯導航GPS—青年脫貧導航計畫」等脫貧服務方案,協助弱勢家戶拓展人際互動、提升財務知能、培養個人技能、累積個人資產,以達到翻轉脫貧之目的。

Read More

2項西拉雅展覽 走訪原民文化

  「繡語西拉雅:圖騰、記憶與設計轉譯」展覽,正於烏邦圖書店環河店展出。(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兩項和西拉雅相關的展覽,陸續推出,「繡語西拉雅:圖騰、記憶與設計轉譯」展覽,三日起於烏邦圖書店環河店率先登場。 玉帛織造運用現代設計和機器刺繡,重新詮釋傳統圖案。主理人江玉婷表示,展覽從西拉雅織品汲取靈感,從布料紋理、編織節奏中擷取文化記憶,轉化為具有溫度與質感的文具與布製品,成為具現代設計語彙物件,不僅呈現復刻織品與設計創作,更透過講座與十字繡體驗,邀請民眾一起走入台南在地原住民族群的生活視角,感受不同面向的文化肌理,展期至十月二十七日。 文資處九日起也將於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二樓展出「Pakivalayen ta Siraya 發掘西拉雅」西拉雅族文化與考古成果推廣應用徵件入選十一件作品,涵蓋桌遊、服裝設計、布袋戲、短片、手帳、繪本等多元形式,將西拉雅族文化元素融入日常生活,展現文化再詮釋的無限可能,更開啟西拉雅文化國際推廣的重要一步。

Read More

台電台南區處挽袖 募116袋熱血

  台電台南區處與台灣血液基金會合作,三日舉辦公益捐血活動。(台電台南區處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台電台南區處與台灣血液基金會合作,三日舉辦公益捐血活動,號召同仁一同挽袖捐血、貢獻愛心,共募得一一六袋。 台電台南區處處長黃明舜表示,邀請同仁以實際行動支持公益活動,帶動更多民眾挽袖捐血,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也讓民眾感受到台電員工樂於助人及熱情的「滿腔熱血」。台灣血液基金會表示,捐血是助人又自助的善舉,鼓勵民眾一同挽袖捐血,共同關懷社會。

Read More

南消深植安全意識 國家防災日前夕深入校園宣導

  救災人員現場指導學生進行CPR操作,學習掌握急救技能以利於在關鍵時刻保護自己與家人。(讀者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因應九月國家防災日,為提升轄區校園師生防災意識,南市消防局第七大隊灣裡分隊三日上午至南區省躬國小合作辦理防災暨政風宣導,分享防災知識並實際體驗救生圈拋投、CPR及地震避難等,盼師生學習正確的防災與自救技能並強化師生廉潔觀念,將守法與安全意識從校園深植。 九二一集集大地震造成萬人死傷,強震造成房屋倒塌,也連帶造成交通、水利、電力及工業設施嚴重損害,每年國家防災日相關局處也特別警醒所有國民,落實防災準備,因應災害的發生。灣裡分隊三日走進轄區省躬國小宣導,也特別重點分享防震、防溺知識,也開放許多體驗活動。 消防救災人員除教導師生演練「趴下、掩護、穩住」抗震保命要領外,另也針對水域安全詳加說明,並讓師生體驗救生圈拋投,學習如何安全協助溺水者,同時也指導學生進行CPR操作,學習掌握急救技能以利於在關鍵時刻保護自己與家人。另也提醒師生在家中裝設住警器,確保居家安全。 七大隊長石家源指出,中央氣象署將於十九日上午九點廿一分發布「國家級警報」訊息,籲請民眾配合抗震保命步驟趴下、掩護、穩住。也希望各級校園落實演練,消防局也將持續推動防災宣導工作,提升全體市民防火防災意識及災害應處能力。 南消七大強調,預防地震災害平時應注意固定家具、準備「緊急避難包」,發生地震時應謹慎保護頭、頸部避免受傷,並利用桌子等防護屏障移動。南市府消防局也將持續透過各種平台或時機來傳達相關資訊,打造更有抗災韌性的宜居城市。

Read More

中元普度 市府在三處市政中心舉辦普度祭典

中元普度,市府在三處市政中心舉辦普度祭典,祈求市政運作順利,市民安居樂業。(市府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農曆七月十五是民間傳統習俗中元普度日子,市府三日於曾文市政願景園區及永華市政中心舉辦乙巳年慶讚中元聯合祈福普度祭典,由市長黃偉哲親率各局處首長、市府員工虔誠敬拜,祈求市政運作順利,市民安居樂業。 響應低碳環保,市府舉辦的中元普度不燒紙錢,儀式僅由黃偉哲手持一支香代表,員工則雙掌合十祭拜天地;與會人員皆虔誠禮敬,展現對民間信仰誠心。市府表示透過親身示範,鼓勵市民響應紙錢集中焚燒政策,減少各處金紙焚燒,降低空氣汙染,兼顧傳統民俗與環保。 黃偉哲表示,儘管普度不燒紙錢,但祭拜誠心滿檔,今年普度部分貢品,將捐送至台南市實物愛心銀行,幫助弱勢家庭,讓傳統民俗的中元普度活動增添公益意涵。秘書處指出,近日分別於市政三處中心舉辦中元普度,市府各局處也虔心準備豐盛祭品,共祈市政工作推展順利、風調雨順,市民安樂健康、平安富足。 市府近年積極推動中元普度紙錢集中燒化及以功代金,除尊重傳統宗教信仰,並維護生活環境空氣品質,照顧市民健康,在傳統與環保間取得平衡。

Read More

中西區公所三日辦理中元普度 祭拜過程虔誠隆重

  中西區公所中元普度,人手一柱清香,象徵性採購的少量金紙託付環保區隊收運燒化。(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中元節將至,中西區公所三日辦理中元普度,祭拜過程虔誠隆重,倡導環保減碳與社福公益,希望好兄弟們能感受到陽間善信的誠心迴向。 中西區區長蔡佳甫敬備鮮花素果,親往六合境清水寺恭請觀音佛祖坐鎮普度場,偕同中西區里長聯誼會會長柯茂全、調解委員會主席林江和及志工夥伴上香祝禱,祈求閤境平安、區務推動順遂。 蔡佳甫表示,中元普度不僅是慰勞好兄弟並為陽世祈福,農曆七月更蘊含慎終追遠、祭拜祖先的孝親與感恩之情,為體現觀音佛祖的慈悲胸懷,公所鼓勵民眾將誠心化作愛心,踴躍將普度物資轉贈社福,惠及更多有需要的民眾,或採「以功代金」的方式,捐款給立案的慈善單位,既環保又能做公益。 響應環保減碳政策,現場僅焚燒疏文、人手一柱清香,象徵性採購的少量金紙託付環保區隊收運燒化,實現傳統信仰與環境保護的和諧共存,普度活動圓滿順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