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倫:朝野對立非台灣之福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廿一日指出,朝野對立非台灣之福。(國民黨提供)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針對總統賴清德指在野黨非理性杯葛會受到民意嚴厲批判。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二十一日表示,尊重國會是全世界民主國家的共同責任,賴總統攻擊在野黨、攻擊國會,造成朝野對立,絕非台灣之福。 對於憲法法庭對死刑釋憲案判決有條件合憲,朱立倫也呼籲總統賴清德,應明確表態、正面回應,給予社會大眾、死者家屬,以及許多第一線辛苦的執法人員一個交代。 明年度總預算付委卡關,賴清德總統二十日晚間宴請民進黨立委時期勉民進黨立委透過論述把預算說明清楚,且指在野黨非理性杯葛,會受到民意的嚴厲批判。 朱立倫受訪表示,賴清德從頭到尾都是賴清德,一個充滿鬥性的賴清德。賴總統不只是民進黨主席,也不要再當過去的台南市賴清德市長,尊重國會是世界民主國家的共同責任,尊重朝野協商也是世界民主國家的慣例,賴總統這樣不斷攻擊在野黨、攻擊國會,造成朝野對立,絕非台灣之福。 有關憲法法庭的判決,朱立倫表示,民進黨三大目標包括台獨、廢核、廢死,相信民進黨心中一定非常開心。雖然死刑在民意上還是合憲,但大法官設下重重障礙,因此有人稱是實質廢死,也有人稱未來如同障礙賽,不管殺了人、犯了多嚴重的罪,可以不斷透過司法手段,形同廢除死刑,這對台灣的治安、社會道德標準、公平正義,都是很大的挑戰。 朱立倫也說,八成多民眾反對廢死,期待社會公平正義,未來在完整修法過程中,應充分展現民意。他呼籲民進黨,台灣目前完全沒有廢死的條件,為了推動黨綱,造成社會傷害,這是台灣最大的損失。 至於國民黨是否會拒審大法官人事案,朱立倫指出,大法官絕對不可以成為酬庸的對象,不能成為顏色的代表人、意識形態的守護者,若真是如此,相信國會一定不會讓人事案過關。

Read More

921地震25週年/訪地震教育園區 總統:台灣成亞太國際救援隊

適逢921震災25週年,總統賴清德(左5)和與會來賓在光復國中崩塌校園前合影。(中央社)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九二一地震二十五週年,總統賴清德二十一日出席台中霧峰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視察紀念活動時表示,當年有來自各國的救援隊伍隔天就到台灣協助救災,而現在台灣已是亞太地區重要的國際救援隊伍,可以幫助其他國家。 賴清德二十一日到台中市霧峰區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出席九二一震災二十五週年「同在九二一」國家防災日特別活動,參觀全台首座沉浸式地震體驗平台及在九二一地震中崩塌的光復國中校園。 賴清德致詞表示,九二一地震隔天包括韓國、日本、新加坡、德國、加拿大、美國等許多國家就來到地震現場投入救災工作,在二十五年後的今天,這些當年來到台灣幫助的各國駐台使節及救難隊伍重新到台灣,他利用這個機會,代表台灣同胞致上十二萬分的謝意。 賴清德指出,當年光復國中校園原址廢墟被保存下來成為今天的九二一紀念園區,看了還是覺得觸目驚心,感謝監委范巽綠及地方政府的支持,保存下來的園區可以提醒民眾防災的重要性。 賴清德說,二十五年來台灣人發揮堅毅強韌的精神,從創傷中復原,災難過程中重新站立起來,面對大自然依然謙卑,持續學習改進,為了降低災害影響,九二一地震後提高房屋耐震規範、也加強地震預警系統,結合地震告警細胞警訊提醒同胞做好準備,並訂定每年九二一是國家防災日,固定舉辦防震災演練,致力推廣防災教育。 賴清德進一步指出,他在總統府特別成立二個委員會,結合產官學研共同面對氣候變遷的問題,或因氣候變遷所造成各種災難的預防及救援等問題,政府會持續提升全民的防衛意識,結合各界力量強化災防體系,打造更強的韌性,讓國家更有力量,人民更有信心,全面面對各種挑戰。

Read More

6歲遇921埋86H 盧秀燕擁抱張景閎

盧秀燕擁抱當年6歲在瓦礫堆中被救出的張景閎。(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聯合舉辦「九二一震災二十五週年特別活動」,二十一日在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隆重展開,第一場活動「救甘心感謝式」在九時二十一分響起的CBS警報聲中,帶領民眾乘坐時光機回顧過往歷史,並邀當年協助救災的國內外單位回到台中,市長盧秀燕親自頒發紀念品,並與當年六歲、在瓦礫堆中被救出的張景閎一起感謝國內外救災單位英雄。 「勿忘九二一!」盧秀燕說,二十五年前中部地區發生芮氏規模七點三的大地震,造成超過十萬戶房屋毀損,大台中地區一夜之間死亡民眾高達一千二百六十七人,傷者不計其數,家園破碎、滿目瘡痍,當時張景閎被搜救隊救出,各級政府和國際救援人員立即投入救災工作,協助災民安置及重建,展現人道精神與互助情誼,非常感謝。 張景閎當年被埋八十六小時後,經韓國一一九救助隊歷經七小時挖掘,奇蹟生還。張景閎說,當晚地震發生後,眼前一片漆黑,沒有空間可以活動,不知昏睡多久,直後來眼前出現強光,終於被韓國一一九救助隊救出,他昨日到場感謝國內外救難單位的救命之恩。 活動還安排盧秀燕帶領民眾乘坐時光機回到二十五年前的震災情境,透過時光交錯,展現消防單位在這二十五年間救援能量的成長,並結合數位科技與搜救犬訓練,呈現精湛的地震救援能力外。 活動也播放專訪各團體心得的回顧影片,讓參與民眾回憶起當時救災的過程,感人至深,也極具紀念意義,更展望台中的韌性城市願景;隨後搜救隊於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北棟的倒塌教室內進行救援行動實況演出,逼真情境與救援畫面,讓人身歷其境、熱血沸騰。

Read More

活體龍宮貝現蹤 價值上看百萬

頭城區漁會漁民代表林姓船長說,他於廿一日清晨在龜山島外海進行底棲拖網作業時,意外捕獲一顆被稱為「活化石」的罕見活體龍宮貝,是他第一次捕獲到二十公分大的龍宮貝。(林姓船長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頭城大溪林姓船長廿一日清晨在龜山島外海進行底棲拖網作業時,意外捕獲一顆被稱為「活化石」的罕見活體龍宮貝,底寬二十公分、高十五公分,約手球大小龍宮貝最早出現於五億年前的古生代寒武紀,又被稱為「活化石」,因活體龍宮貝相當稀有,價值上看百萬。 頭城區漁會總幹事陳秀暖說,捕獲龍宮貝林姓船長是區漁會漁民代表,龍宮貝珍貴且稀有,蘭陽媽祖文化節二十日登場,金媽祖率一百三十艘漁船繞行龜山島後,林姓船長於廿一日清晨捕獲龍宮貝,大家都認為在媽祖海巡後現蹤是好兆頭,相信今年魚穫量一定會愈來愈好,後續若有專家學者想要研究或觀察,也會協助引薦。 罕見活體龍宮貝底寬二十公分、高十五公分。(林姓船長提供) 根據海洋委員會台灣百種海洋動物圖鑑資料,龍宮翁戎螺有著大而穩的圓錐形殼型,宛如龍宮寶殿,因此又稱龍宮貝。龍宮貝出現於距今約五億七千萬年至四億九千萬年前的古生代寒武紀,繁盛於中生代,而由新生代開始漸趨絕跡。翁戎螺類的化石種類超過一千五百餘種,而現生種類僅五十餘種,現生種翁戎螺保留了兩對鰓和兩對腎臟的原始身體結構,故可稱之為「活化石」。 林姓船長說,他是在龜山島外海進行底棲拖網作業,從深約一百二十至二百公尺海域中,捕獲這顆底寬二十公分、高十五公分約手球大小的活體龍宮貝。是他第一次捕獲到二十公分大的龍宮貝,價值應該相當可觀。

Read More

兩岸少兒美展 用畫筆溝通交流

中華文創發展協會理事長黃肇松在第十五屆海峽兩岸少兒美展開幕致詞。(記者黃翠娟攝)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第十五屆海峽兩岸少兒美展二十日開幕,主辦單位中華文創發展協會理事長黃肇松致詞指出,此屆美展主題「一起」回應二00九年首屆主題「讓世界因你更美麗」,表現大家對兒少畫家用畫筆展現溝通交流的期待,意義深刻。 黃肇松指出,畫展十五年來不畏新冠疫情侵襲等困難險阻,一以貫之在兩岸許多主要城市的展出,真正呈現兩岸小畫家們致力繪畫的意志堅定,因而產生長期影響力,至堪嘉許。 黃肇松還舉例,一位當年七歲的小畫家,現在已是廿二歲的青年,回憶當年作畫情景,一定留有純真、美好的回憶,他鼓勵此一獨特少兒畫展能繼續舉辦下去,這也是主辦單位中華日報董事長陳樹和出席貴賓釋大慧法師、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海基會副處劉慧玲及國語日報總編輯鄭淑華共同的期許。 黃肇松說,十五年來,畫展得到若干藝文界、企業界的支持,但為了徵畫、評審及展出的龐大費用支出,黃肇松透露,畫展創辦人周櫻女士的夫婿許天慶先生還賣了一間房屋以資貼補,為了讓他們的心願能長期維繫,他呼籲公益機構給予支持。 最後,黃肇松邀請也是共同主辦單位的廈門雲揚天際文化藝術機構主持人周櫻一起宣布,明年第十六屆少兒美術大展的主題核心是「生命」。

Read More

史博館特展 探常玉與前輩藝術旅程

國立歷史博物館即日起至十二月八日舉辦「他者‧他方: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特展。(文化部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國立歷史博物館即日起至十二月八日舉辦「他者‧他方: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特展,聚焦常玉、藤田嗣治等旅法藝術家與陳清汾、顏水龍、楊三郎、劉啟祥等四位前輩藝術家之間的互動與影響,為台灣及華人現代藝術的發展注入新活力。 特展於二十一日舉辦開幕式及座談會,文化部長李遠、日本輕井澤安東美術館館長水野昌美、策展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教授暨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陳貺怡、台南市美術館榮譽董事長陳輝東、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陳殿禮、台灣美術研究學者林育淳、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教授孫淳美、日本藝術家教授江上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教授白適銘等人。 李遠致詞時表示,特別以二0一八年史博館閉館整修的標語,回憶他從小住在史博館旁,父親總要他以崇敬的心到博物館看展,養成他一直到現在在國內外都喜歡到美術館的習慣。 李遠說,「我真的很喜歡看常玉展」,常玉雖沒來過台灣,但是台灣卻讓常玉成了世界知名的藝術家,相對於他也很喜歡的馬諦斯畫風奔放,常玉以更簡單的色彩、線條,展現出創作的自信,「雖然我買不起,但是我對常玉的畫真的是百看不厭」。 史博館代理館長王逸群表示,在台灣當時生活條件仍處艱困的一九三0年代,四位台灣前輩藝術家分別從台灣、日本出發前往巴黎,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們相遇,此展呈現出藝術家們在巴黎生活累積的經驗與產生的影響,深化台灣藝術之美的意義。

Read More

37死囚釋憲 判有條件合憲

王信福等37名死囚認為死刑違反憲法平等權、生存權、比例原則,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憲法法庭20日下午宣示判決,開放旁聽及網路直播。(中央社)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待決死囚王信福等三十七人主張死刑侵害人性尊嚴、生命權,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憲法法庭二十日做出一一三年憲判字第八號判決,判決指出,刑法中有關故意殺人罪條款,其刑罰可以包括死刑,但必須符合「個案犯罪情節最嚴重」,且「刑事訴訟程序應有最嚴密的法律程序保障」等二大條件下合憲,另因第三審無辯護人,對被判死刑被告,憲法法庭賦予檢察總長根據判決意旨,提起非常上訴的權利。 憲法法庭昨下午由大法官許宗力等十二人對死刑釋憲案宣判,判決主文指出,刑法中有關故意殺人罪的條款,其刑罰可以包括死刑,但必須符合「個案犯罪情節最嚴重」的條件。此外,對於刑事訴訟程序的要求,憲法法庭強調應有最嚴密的法律程序保障,以防止錯誤判決及冤屈的發生。 憲法法庭明確規定,僅能在犯罪情節極為嚴重情況下,才能適用死刑。這一點意味著,法官在量刑時必須綜合考量被告的犯罪動機、手段、以及對社會的危害性等多方面因素。倘若犯罪行為未達到最嚴重的程度,則不得科處死刑。 判決還指出,在第三審程序中,必須實施強制辯護,且不應在未經言詞辯論的情況下宣告死刑。這不僅是對被告辯護權的保護,也是對程序正義的維護,確保每一個死刑案件都能得到公正的對待。 另對於因判決而可能發生的非常上訴,憲法法庭賦予檢察總長根據判決意旨提起非常上訴的權利,主旨在進一步保護被告的合法權益,避免因程序瑕疵造成的冤屈。 憲法法庭這一判決不僅引起法律界的關注,也可能對未來的死刑案件產生深遠影響。許多法律專家指出,這一判決將有助於提升社會對於死刑的審慎看待,並可能促進對刑法更進一步的檢討與修正。 隨著社會對生命權的重視程度提高,憲法法庭的判決提供了一個明確的指導,讓法律在保護公共安全與尊重人權之間找到平衡。未來,相關機關必須在兩年內依照判決意旨修訂相關法律。

Read More

與人民感受落差大 藍委嗆已達實質廢死

針對廣受社會矚目的死刑釋憲案,憲法法庭20日做出113年憲判字第8號判決,國民黨立委羅智強(左)、王鴻薇(右)開記者會回應。(中央社)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憲法法庭二十日作出死刑有條件合憲,增加『僅得適用於個案犯罪情節屬最嚴重,且其刑事程序符合憲法最嚴密之正當法律程序要求』等限制」的解釋。對於這樣的釋憲結果,國民黨表達遺憾且認為,此舉達到「實質廢死」目的,與絕大多數台灣人民感受有相當大的落差。 國民黨立院黨團王鴻薇、羅智強開記者會指出,法務部應盡速清查三十七名待執行的死刑犯,合憲部分何時執行?同時要求最檢察總長不得對犯下人神共憤的重大刑案如殺警、性侵殺人、強盜殺人、分屍案的死刑犯提起非常上訴。 另要求司法院、法務部須建立嚴格精神鑑定單位和標準,不能讓未來判決死刑犯以精神疾病為由免判死刑。 國民黨指出,憲法法庭透過空洞、適用不易的「犯罪情節屬最嚴重」,加以死刑判決應經各級法院合議庭法官一致決,達到「實質廢死」目的。 國民黨並強調,民進黨廢除死刑的終極目標,此次釋憲結果幾乎宣示實質廢死,彰顯民進黨恐怕仍會以分階段的方式,不顧民意反對,逐步推進廢除死刑。 國民黨說,廢除死刑本來就是立法工作,更是政治問題。大法官的判決結果,雖然縮限範圍,但已經明確證明「死刑合憲」,民進黨主張廢除死刑毫無憲法基礎,應該清楚表態對於死刑態度,並修改廢死黨綱。尤其,賴清德身為民選總統,更應有明確態度,而非用尊重釋憲結果一筆帶過。 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李彥秀也表示,此次憲法法庭判決結果,代表我國將邁入「實質廢死」時代。三十七名死囚皆得請求檢察總長提起非常上訴,預期有極高可能檢察總長將提起非常上訴,最高法院進而撤銷原死刑判決,屆時各級法院合議庭法官須一致決維持死刑,否則僅能退而求其次改判無期徒刑,依現行規定二十五年便可申請假釋。 李彥秀強調,憲法法庭博得名聲與歷史定位後,死刑經合憲性限縮解釋所衍生例如事實審法院如何認定「犯罪情節屬最嚴重」、無期徒刑制度如何檢討調整,不過是不負責任的將問題丟回普通法院與立法者。不僅讓司法者遭受恐龍法官、象牙塔裡法匠之譏,更讓司法與人民相形漸遠。

Read More

藍白聯手 退回中央總預算

立法院新會期20日開議,民眾黨立委陳昭姿(前左)、黃珊珊(前右)等人手持標語在行政院長卓榮泰(前右2)前表達訴求。(中央社)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立院二十日院會處理報告事項時,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提案將民國一一四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與前瞻計畫第五期特別預算案退回程序委員會,獲藍白立委支持,經表決贊成者多數,全案退回。 高金素梅針對行政院函請審議「一一四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及「中央政府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五期特別預算案」案,提案要求退回程序委員會。 當場民進黨立委表達反對,主席法院長韓國瑜交付表決,共有一0五位出席,五十九人贊成、四十六人反對,韓國瑜宣告,贊成者多數,預算案退回程序委員會。 國民黨團表示,行政院漠視立法院通過法律及決議,不願民眾基本需求,要求行政院必須重編一一四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給農民、原住民及全體人民一個具體的交代。 國民黨團指出,上會期立法院通過決議,將公糧收購價格自每公斤二十六元調升五元以上,然而在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中卻未見農業部編列相關預算,行政院完全無視立法院決議,必須對農業部表達最強烈的抗議及譴責。 國民黨團並提及,今年三讀修正通過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修法後,未依法編足相關預算。台電的電價黑洞何時才會結束,以及政府大內宣預算爆增。所以要求將一一四年度總預算案退回行政院重編,行政院應將未依法編列以及浮濫編列重新檢視並核實編列。 行政院長卓榮泰當場表示,非常遺憾,他認為只要適度的說明,立法院一定可以理解。 卓榮泰之後進行施政報告時,談到對於原住民族政策照顧和發展,以及對於原住民同等重視和尊重時,他脫稿表示,對於剛剛發生的總預算案問題「非常遺憾」。  

Read More

海峽兩岸少兒美術大展 首登新北

第十五屆海峽兩岸少兒美術大展台灣巡展季登場。(記者陳柏翰攝)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第十五屆海峽兩岸少兒美術大展台灣巡展季登場!為特別紀念大展十五週年,本屆大展再新開兩站,首次落地新北、花蓮,雙展連開,分別於九月二十日至二十四日在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以及九月二十七日至十月四日在花蓮縣台灣原住民族文化館展出,多彩童趣的美術作品為台灣民眾帶去豐富多元的藝術體驗。 海峽兩岸少兒美術大展由兩岸多家機構、單位共同發起並推動,自二00九年至今已成功舉辦至十五屆,是兩岸覆蓋面廣、影響力大、水準高、持續時間長的少兒美術大展。 中華日報為該項美展主辦單位,中華日報董事長陳樹表示,今年巡展活動之前已在大陸福州及廈門巡展,廣獲好評,很高興首次大展在新北市展出,感謝新北市政府的大力協助,提供如此優美的展場。藉由四百幅海峽兩岸及港澳、馬來西亞華人地區的青少年作品,畫出「一起」的心願和故事,從小到大、由近及遠、意味深長。 策展人周櫻則說,此次新北展的主題是「一起」,其含義代表你我手牽手、大人與孩子相互陪伴、海峽的這頭連起那頭,以及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共同連結;也代表信賴、攜手同心、共同努力,它是個體和他人、和世界之間最有力的聯結與信念。 圍繞本屆大展主題「一起」,台灣孩子帶你「出海尋找飛魚」,參加「原住民婚禮」,「一起逛夜市」、「放天燈」、「大陸孩子邀你一起品嘗新疆的葡萄」、「一起學紮染」,去看「熊貓一家」,共赴「海峽之約」,共四百幅海峽兩岸及港澳、馬來西亞華人地區的青少年作品,四百個關於「一起」的心願和故事,從小到大、由近及遠、意味深長。 在新北展上,由「蒲公英行動」推選的四川省阿壩州理縣雜谷腦營盤小學創作的《羌戈大戰》,生動講述羌族的文化與歷史;大陸藝術家邱志軍的漆藝作品《眾生》、台灣自由飛羽攝影師郭偉如的攝影作品《寶島飛羽》,也與兩岸青少年作品共同展出,進行當代與未來的藝術對話。花蓮展上,特別回顧展出台灣高雄左營文府國小十六名原住民孩子創作的陶磚作品《原「知」原味》,孩子們結合部落豐富的文化底蘊與自然萬物的色彩,創作出屬於各自族群的文化故事。 十五屆海峽兩岸少兒美術大展新北展時間是九月二十日至二十四日,地點在新北市立圖書館;花蓮展時間是九月二十七日到十月四日,地點在台灣原住民族文化館;而高雄展是安排在十一月四日至十九日,地點是高雄市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同時,策展人周櫻在新北展正式發佈新一屆大展作品徵集主題,核心詞為「生命」,歡迎兩岸青少年踴躍投稿。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