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會再鬆綁法規 國際攬才

國發會為台灣新創在東京設立首個據點十八日啟用,稱為橋樑計畫。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前排右三)表示,相信這條橋會改變兩國的新創歷史。(中央社)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全球競逐人才之際,為了延續台灣科技領先優勢,國發會盤點完成國際攬才作法,研擬再度鬆綁法規,預計十一月將草案送進立法院;同時也規劃海外設點,讓海外人才透過遠距工作的方式,服務台商。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十八日表示,賴政府對於經濟發展高度重視,行政院長卓榮泰在首場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委員會議上,拍板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會中也提出國家人才競爭力躍升方案,現在正努力執行。 劉鏡清說,未來人力需求面臨嚴峻考驗,國發會認為白領人才存在缺口,現在作法採競爭概念,近期把競爭國家所有吸引人才的作法列表,逐一比較過後,訂出台灣要的方向,再次放寬法規,希望可吸引更多人,預計草案十一月送進立法院。 隨著遠距工作概念愈來愈盛行,劉鏡清透露,正在規劃於海外設立創新基地,像是軟體等可以遠距工作的產業類別,便可利用當地人才服務台商,關於這套構想的進度,他日前出訪歐洲時已經打點好六、七成。 至於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劉鏡清表示,保險業者很有意願,也很急著投入,他手上已經拿到五個案子;政府希望愈快促成愈好,但建置媒合平台需要時間,目前粗估組織約四十人,預計再開一次會,向行政院長卓榮泰報告後,就能繼續往下走。 劉鏡清強調,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需要國發會、金管會、財政部緊密合作,國發會是發動者,雖然目前最密切合作的是金管會,但財政部促參司未來將成為主導單位;另外,未來在媒合平台的組織架構下,還會設有法規調適委員會,讓各部會視情況進行法令調適。

Read More

安捷引進直升機 進軍綠能國家隊

安捷航空計畫引進6架空中巴士H145型直升機,空中巴士指出,該型直升機可提供多用途使用。(空中巴士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明年底前外海風力發電機將達五六0具,面對風機龐大的維修商機,安捷航空董事長高健祐十八日指出,將引進六架直升機經營離岸風電的風場維修人員與部分零件運送業務。另外,明年也將飛航台灣與日本與那國島商務包機。 高健祐表示,安捷航空前身是安捷飛航訓練中心,到目前安捷已培育出一一七名飛航駕駛,現在也有二十八名越南籍學員在台受訓,另外,安捷航空也經營國內旅遊發展、醫療救護等業務,配合綠能產業發展,將引進六架空中巴士生產的H一四五型直升機,投入西部離岸風電的風場維修人員運送。 安捷航空表示,經濟部能源署預估,明年底前外海風力發電機將達五六0具,各項風機維修與人員器材運送將有龐大需求,所以明年先引進二架直升機,逐步完成六架機隊規模建置,起降場將設在彰濱工業區,以提供風電業者往來風場更便捷、更節約成本的服務。 安捷表示,因應赴日觀光人數屢創新高,已向民航局申請商務專機國外線業務,將投入五階段驗證作業,試飛試降日本與那國島及石垣島,希望在明年獲得營運國外商務專機資格。

Read More

工研院獲2024天下永續公民獎與人才永續獎雙料冠軍

工研院首度獲得「天下永續公民獎-非營利事業政府組第一名」及「天下人才永續獎-非營利事業政府組第一名」,由勞動部部長何佩珊(左)頒獎,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右)代表工研院領獎。(工研院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工研院十八日獲頒天下雜誌二0二四年「天下永續公民獎—非營利事業-政府組第一名」及「天下人才永續獎—非營利事業-政府組第一名」,從超過二百家臺灣最具指標性企業機構中脫穎而出,也是該獎項首度開放非營利機構參與的雙料冠軍。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工研院作為全臺最大的產業研發機構,以前瞻研發為核心價值,積極與產業共創,讓世界看到臺灣的研發能量,同時注重組織永續發展,從誠信治理、科技研發、幸福職場、綠色院區、社會影響、產業發展等六大面向,建構「永續發展策略藍圖」,透過每年持續編撰與發布永續報告書,持續與內外部利害關係人議合,攜手價值鏈共同發揮永續影響力。 「天下永續公民獎」創立十八年,今年首設非營利機構組,工研院以「社會參與」、「環境永續」及「企業承諾」三大項目參與角逐,其中「天下永續公民獎—非營利事業-政府組」評選標準著重上述三構面的全方面作為,工研院以優異成果獲得評審團高度肯定。 工研院不只致力研發前瞻性技術,與跨領域整合方案,亦將科技深入臺灣各地,帶動產業升級。在「社會參與」部分,例如為彰化葡萄酒莊引入「智慧化控制葡萄光源系統」和「農業剩餘物循環利用技術」,實現農業循環經濟,為產業減碳升級。推動科技公益,以「科技應用與服務」、「科技教育推廣」及「企業志工」等三大面向,促科技暖心應用,例如研發「可攜式UVC LED流動水模組」,把關土耳其地震災區的居民飲用水品質。 在「環境永續」部分,除對內致力於節能減碳,並運用智慧節能技術和高效設施,逐步實現淨零永續示範院區的目標。工研院對於人才的長期投資與培養,為臺灣各產業帶來豐沛的創新能量,更以亮眼成就躍登國際舞台、屢獲國際重大獎項肯定;為兼顧員工身心均衡發展,也規劃遠距混合彈性上班、全臺各地設備齊全的行動辦公室,提供同仁彈性地點及工時、心理友善服務等,提升工作與生活平衡。  

Read More

全國中小學20日9時21分 同步演練地震避難掩護

趴下、掩護、穩住防護要領。(教育部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教育部十八日表示,為了讓師生記取九二一大地震的教訓,提升應變能力,全國中小學將於九月二十日上午九時二十一分,同步演練地震避難掩護,教導學生熟悉「趴下、掩護、穩住」抗震保命三步驟,今年度由國立中科實驗高中作為示範學。 中科實中學制從國小到高中,還有雙語部,為因應各年齡層學生特質和跨文化背景,學校制訂多層次的應對方案,並以雙語演練,包括遇到地震時要「趴下、掩護、穩住」,疏散時秉持「不推、不跑、不語」原則,同時消防局和派出所也共同演練傷患救助、外力入侵、火災搶救等情境。 教育部指出,秉持「防災重於救災、離災優於防災」理念,將防災的觀念深植於校園各角落,安全意識實踐於日常生活,在面對災害來臨時,做好充分準備的態度,有效減低災損,確保校園及師生安全。同步模擬地震發生,實施就地避難掩護。地震稍歇後,由任課教師引導學生依各班疏散路線到操場集合,清查人員並安撫受驚嚇學生情緒。  

Read More

行人優先區起終點標誌 下月上路

行人優先區終點標誌。(交通部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交通標示又將新增一項了!交通部預告修正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新增新增行人優先區起點及終點標誌,圖案為藍底白字及白色標誌,行人優先區限制行車時速不得超過二十公里,禁止按鳴喇叭,新標誌訂十月一日正式實施。 交通部指出,立法院四月份三讀通過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條例部份條文修正案,內政部也配合預告該條例的施行細則草案,規定行人優先區內,路口或路段設置專用標誌、標線,行車不得超過時速二十公里,並禁止按鳴喇叭,一般超速最重處二千四百元、嚴重超速最重處三萬六千元罰款。 交通部表示,行人優先區標誌起點及終點標誌是為標示行人優先區範圍,是參考維也納道路標誌與號誌公約的交通寧靜區標誌、韓國行人優先區標誌而設計,採用藍白字的告示牌,以提醒民眾注意位於行人優先區域中,應遵守相關交通法規。 十月一日起將新增行人優先區起點及終點標誌,區中行人可在道路上行走,車輛行車速限二十公里,不得按鳴喇叭。(交通部提供) 交通部指出,行人優先區標誌編號為遵二二─二,設於平面道路進入或離開行人優先區邊界處,用以提醒車輛駕駛人已進入或離開行人優先區。行人優先區內應以行人步行為優先,行人可於道路全寬通行,車輛駕駛人依速限減速慢行,應暫停讓行人先行通過。

Read More

外交部樂見各國捍衛台海自由航行權

外交部長林佳龍十六日中午接見德國國會社民黨籍外交委員會穆勒議員及拉倫議員等一行,雙方就德國對中國及印太戰略、德艦近日通過台海、歐盟去風險化政策等議題交換意見。(外交部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外交部長林佳龍十六日接見德國社民黨籍外交委員會議員穆勒及議員拉倫等人,雙方就德艦近日通過台海等議題交換意見。外交部次長陳立國也於同日宴請加國前總理國安顧問費登所率領的加拿大國安事務訪問團,我方也感謝加國派艦艇於七月底航行台灣海峽。 外交部十七日發新聞稿指出,林佳龍接見德國國會社民黨籍外交委員會議員穆勒及議員拉倫議員等,林佳龍對訪賓表示,中國大陸等威權國家持續挑戰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民主國家應團結合作建立經濟及社會韌性,台灣願與歐洲夥伴分享對抗中國大陸之混合戰、訊息戰以及經濟脅迫的經驗。 林佳龍也肯定德艦近日穿越台海,捍衛自由航行權,並欣見德國及歐盟落實去風險化政策。此外,台積電在德國德勒斯登的投資案象徵雙邊合作邁入新的里程碑,期待台德持續加強經貿合作,共同打造經濟韌性。 外交部次長陳立國十六日也宴請加國前總理國安顧問費登所率領的加拿大「國安事務訪問團」,這是加拿大籌組第一個以國安事務為主題的卸任官員團來訪;陳立國表示,欣見加國於七月三十一日派遣軍艦航經台海,為加國自二0二二年公布「印太戰略」以來第四度派艦航經台海,展現加國對維護印太地區自由、開放和包容的堅定決心;樂見加國政府在「印太戰略」政策指引下,持續加強與台灣在反制假訊息、貿易、醫衛及科技領域開展多面向合作。

Read More

國發會東京新創基地 18日啟用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左二)率近五十家新創赴日本參加創新高峰會。 (圖取自國發會網頁ndc.gov.tw)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率領近五十家新創赴日本參加創新高峰會,協助台灣業者對接日本投資人及企業界,涵蓋AI、生技醫療、資安等領域。國發會同時將在東京設立實體基地,預計十八日正式啟用,以擴大台日雙邊企業、新創和投資機構交流。 國發會表示,劉鏡清這次赴日的重點之一就是參與東京實體基地的啟用典禮,這也是國發會的首座海外國際新創基地。另外,國發會也鎖定在美國、東南亞成立新創基地,其中美國矽谷的新創基地規劃明年初啟用。 國發會今日指出,這是台灣第一次與東京都政府在日本共同主辦大型論壇,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雖身體微恙,仍以視訊方式表達對此活動的重視,未來台日雙方在良好互信基礎上,也將擴大合作激發創新能量。 劉鏡清致詞時表示,國發會推動橋梁計畫的目的是協助台灣新創產業嫁接全球,形成全球共創的生態圈。台灣目前除將擴大推動AI、文創、生醫、綠色科技等基金支持新創外,更已與日本京都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透過台日雙方相互投資,強化在深科技領域培育更多優質團隊。 劉鏡清進一步透露,將在東京設立實體基地,為日本與台灣的企業、新創及投資機構建立雙邊常態性交流互動,從過去單點式的連結擴大為全面性的交流,促成更多實質的合作商機。 國發會表示,今年高峰會規模更甚以往,參與人次預計突破千人,主軸也由創業擴大到產業創新,包括日本相當重視的半導體供應鏈等多元主題。這次也協助近五十家新創對接日本當地投資人及企業界,涵蓋的領域包括人工智慧、生技醫療、資安、數位服務、金融科技、國防航太等。 至於高峰會的日方出席代表,國發會表示,包含東京都政府、福岡市政府、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日本三菱日聯金融集團、瑞穗銀行、三井住友銀行、大和企業投資、三井物產等金融機構、創投、商社等,透過此行可望進一步強化台日雙方合作網絡,建立蓬勃發展的跨國生態系。

Read More

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 賴執政百日不贊同者增250萬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指出,賴上任百日聲望從5成8下滑到4成7,不贊同治國方式者從25.5%增到38.5%,一個百分點約等於19.5萬人,13個百分點代表250萬人以上。(台灣民意基金會)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台灣民意基金會十七日公布最新民調結果,賴上任百日聲望從五成八下滑到四成七,且不贊同其治國方式者從二成五增到三成八。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直言「相當恐怖」,可以說是一個嚴重的警訊。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表示,賴清德上任百日,施政毫無頭緒,內外不斷引戰,聲望大跌,失去二百五十萬人的支持,賴清德窮得只剩鐵桿深綠的支持者。 民調訪問期間是今年九月九日至十一日;對象以全國為範圍的二十歲以上成年人;抽樣方法採市話與手機並用的雙底冊抽樣,市話占七成,手機三成,有效樣本一千零一十六人。 民調問及賴清德上任以來,是否贊同其處理重要人事安排與政策等國家大事的方式,結果顯示二十歲以上台灣人中,四成七大致贊同、三成九不贊同、一成五沒意見、不知道。贊同者比不贊同者多八點一個百分點。和上個月相比,贊同的人下滑零點一個百分點;而不贊同的人飆升七個百分點。 民調顯示,從年齡層看四十五歲以下多數不贊同賴總統領導國家方式,另從教育背景看,除大學及以上教育程度者多數不贊同賴領導國家的方式外,其他教育階層都呈現多數贊同。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指出,總統賴清德和520就任時的聲望民調相比,在上任百日後,支持者流失11.4個百分點,不支持者遽增13個百分點,無疑是一個驚人的政治現象。(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游盈隆指出,一個百分點約等於十九點五萬人,七個百分點代表一百三十六點五萬人,「相當恐怖」,一來一往使贊同賴處理國家大事方式的人比不贊同的人只多出八點一個百分點,比上個月減少七點二個百分點,「可以說是一個嚴重的警訊。 李彥秀分析認為,賴清德更大的警訊是,從交叉數據來看,除民進黨支持者仍有八成七贊成聲望外,民眾黨的支持者只有十六個百分點贊成聲望,中間選民的贊成聲望也只剩下二成六,賴清德真的窮得只剩下鐵桿深綠的支持者。

Read More

中秋收假車流順 全台看超級月亮

今年秋節沒有連續假期,國道白天交通大致順暢,傍晚國道3號木柵系統交流道出現北返車流,不過仍維持一定行車速度。 (中央社)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由於中秋節不連假,高速公路局統計至十七日傍晚,國道交通量約六十百萬車公里,預估十八日上午仍會出現部分收假車流;另,中秋夜各地雲量都不多,全台民眾都欣賞到了超級月亮,十八日則受低壓帶影響,北部、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午後有局部短暫雷。 高公局統計到十七日上午十二時國道全線交通量約為三十百萬車公里,上午國道車多路段為國一北向汐止系統至五堵,其餘路段行車大致正常。而下午以後車流並無明顯增加,到傍晚五時國道交通量約六十百萬車公里,全天國道發生多起事故,影響整體車流順暢。 高公局指出,十七日晚間八時許,除北部地區部分路段的行車時速在六十公里,國道一號及國道三號之中部及南部路段車速則都可維持在八十公里以上,全天交流量為一百百萬車公里。 在天氣方面,中央氣象署指出,輕度颱風葡萄桑將在通過琉球後繼續朝大陸江浙沿海移動,對台灣地區沒有直接影響,但在十九日前北部、東半部、恆春半島受其外圍環流水氣移入易有不定時短暫陣雨。 中秋佳節到來,台北市南區約在17日晚間6時15分左右可見月亮露臉,搭乘貓空纜車的民眾也能順道賞月。(中央社) 氣象署表示,原在菲律賓東方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TD17,十七日已通過呂宋島到達南海,TD17會在南海重整並漸增強為今年第十五號颱風,被命名為蘇力,蘇力颱風未來將朝海南島或越南方向移動,對台灣地區將沒有影響。 氣象署指出,二十四日前受低壓帶影響,北部、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的天氣,而二十日起水氣增加,二十到二十四日包括南部地區亦可能有局部短暫陣雨。

Read More

〈專題〉洪振群 笑看風雲行善路

新加坡企業慈善家洪振群(左五)特地來台舉行《笑看風雲行善路》新書分享會。(記者陳柏翰攝) 前言: 新加坡慈善企業家myCK百貨集團總裁洪振群先生應邀來台,傳揚「行善行孝不能等」的中道倫理理念,行善路堅持「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樂」,期能宣揚善心同行及鼓勵社會風氣。 洪振群先生的演講十分精彩,分享白手起家的人生起迭,歷經三次火災、瀕臨破產,精神亦接近崩潰,還能展現驚人毅力浴火重生,更令人感動的行善初發心始終如一。 本報為弘揚中道之行及良善風氣,特作專題報導予讀者分享「笑看風雲行善路」,期盼發揮社會公器力量,傳遞鼓舞人心的正向正能量。 新加坡企業慈善家、myCK百貨集團總裁洪振群。(記者陳柏翰攝) 白手起家創業 歷經三次火災瀕臨破產 展現驚人毅力浴火重生 記者陳柏翰∕專題報導 「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樂」,新加坡企業慈善家、myCK百貨集團總裁洪振群先生為了他的一生行善路下了註解。對於何謂行善,洪振群認為,是一種「利他」的行為,包括孝順父母、對親友及兄弟姊妹等周遭人事物友好等等,都是善的一環。 中投公司日前邀請星國企業家洪振群先生,分享自身從白手起家創業,歷經三次火災、瀕臨破產,精神亦臨近崩潰,卻能「笑看風雲」積極行善路上作公益,並展現驚人毅力浴火重生的精彩人生故事。 新加坡企業慈善家洪振群著書分享行善公益路。(記者陳柏翰攝) 新加坡企業慈善家洪振群(左)簽書贈讀者。(記者陳柏翰攝)  誠意利他 開啟善的循環 談及何以行善,洪振群說,行善要真誠,其實很關鍵的事情就是不要把錢看得太重;其次,很多人也會誤會以為行善需要很多金錢,其實,行善並不是單一的錢財多寡,而是涵蓋一切誠意利他的行為,包括孝順父母、對親友及兄弟姊妹友好等,其實都是善循環。 洪振群的人生路上曾遭遇過多種困境,在他四十歲時,開了第一家CK百貨(後來改為myCK),CK是洪振群英文名字Chin Koon的簡稱,以此表明自己絕不服輸東山再起的決心。 對於如何克服困境並持續走在行善路上,他分享,像在自己破產之時,曾有三年沒有工作,當時心境其實是空虛且怨恨的,甚至朋友一度認為他有憂鬱症;然而,知道始終還是要站起來,除了從信仰中的道理學習外,也自己慢慢學著如何消化負能量,讓自己的心變強大,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振作。  慈善之心 源自父母身教 他也強調,之所以秉持慈善之心,是來自父母的身教與言教,自小家境並不寬裕,但父親時常慷慨地寄送物資回到中國大陸的家鄉;母親非常有慈心,不捨得給自己買一碗麵,但會為幫朋友湊錢付租金而標會,在他們身上看到喜捨奉獻的精神,而利他的個性就是在父母的身教中潛移默化。 洪振群說,他的人生起落多次,就算跌在谷底,也從未放棄行善,持續至今已二十四年。過去經歷破產,所經營的產業三次火災等重擊,但卻能淡定灑脫地面對,不僅成功走出來,且能行善不懈中,體悟到捨出去最好,更要複製美好,帶動他人一起行善。 中投董事長陳樹表示,成功企業家洪振群不斷地做善事,給大家很大鼓勵。(記者陳柏翰攝) 行善24年積福報 實踐中道精神 成功企業家洪振群秉持誠心善心 發願做善事 陳樹表示感佩 記者陳柏翰∕專題報導 中投公司董事長陳樹主持這場《笑看風雲行善路》演講活動擔任導讀角色。他說,洪振群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在事業發展的過程當中,儘管人生有起伏,他還是不忘初心不斷地做善事,所謂「行善必有善報」,在艱苦中不忘行善、無形當中累積了更多福報,二十四年來默默積極行善,行善不在比多少,主要在有誠心與善心。 陳樹也舉佛教「貧女點燈」的故事,支持洪振群總裁「做人要低調、行善要高調」,呼籲大家共同來行善。 洪總裁從擺地攤、跑夜市起家,一度破產跌入谷底,到頂下牛車水兩層樓店面,而能東山再起創辦CK百貨,並躍升為成功企業家,反射在他經歷跌宕起伏的人生後,仍能堅持走上了慈善之路。 二十四年來積極行善,並鼓勵身邊友人一起和他無私奉獻,陳樹說,只要正面正向正能量,就能蓄積了更多的能量,內心就會更強大,累積更多善的力量,他的一生起伏與成就,可給大家很大鼓勵。 過去洪振群曾經歷過破產,包括企業總部、工廠和貨倉,曾遭逢三次無情的祝融肆虐,但他都如同浴火鳳凰一般,成功挺了過來,而且在事業成功之後,更是發願要做善事,捐款給慈濟、佛光山和佛牙寺等慈善單位,累積在新加坡即捐獻了超過一千萬新幣(約數億新台幣)。 洪振群在事業發展的過程當中,不斷地做善事,無形當中也累積了許多福報,蓄積更多的正能量,就是因為他秉持中道的理念,遇到災難時才能逢凶化吉。 陳樹強調,百善孝為先。由於洪振群對父母相當孝順,對朋友更是有情有義、不離不棄。如果大家都能相互激勵,從個人開始做起,可以讓家庭和樂、社會和睦、國家和諧,進而有助於促成世界和平,也更合乎中道精神。 洪振群除積極行善外,尤其熱愛攝影,他一生至今隨意拍了無數照片,挑了五千多張照片,因好因緣得以跟新加坡大畫家林祿在先生合作,挑出二百零二張編入畫冊,又從中挑出六十八張印出後合作作畫,最近一次合計拍賣了約一百六十九萬新幣(約四千多萬台幣),也全都作公益;新加坡總統也蒞臨鼓勵。 最後陳樹表示,今年十一月份洪總裁會再來台北參加第三屆中道高峰會「和平永續與幸福人生」論壇,也分別在十一月十一日及十二日在中道總會及國立台北商業大學各有一場導讀會,大畫家林祿在也會一起來台分享在照片的作畫構想,屆時更歡迎大家共襄盛舉。 「做人應低調,行善可以高調」 洪振群感念慈濟大愛 對行善天下、善待他人信念深信不疑 記者陳柏翰∕專題報導 對於慈善之路的開啟,洪振群說乃源於慈濟,當時設在新加坡史密斯街的慈濟功德會與myCK牛車水旗艦店只有咫尺之遙。二000年時慈濟的負責人來訪,希望贊助貨品以用於牛車水舉辦的慈善義賣會,當時便義無反顧地捐出數千元貨品,這也是他做慈善的開始;接下來每一年都樂於捐獻,除了在新冠疫情期間暫停外,為義賣會籌款的緣份一直沒有中斷過。 他曾捐助三十多個慈善團體中,因慈濟的大愛是最讓他能窩心奉獻,他發願從二0二四年開始每年至少捐獻新幣二十五萬元給慈濟,承諾意味著善行沒有終止,期盼將此精神延續到後輩子孫。 洪振群說,慈濟證嚴上人的靜思語讓他有更深刻的感悟,如「不把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把怨恨心轉化為慈悲心」、「以知足、感恩、善解,以及包容,一步步來化解,讓自己度過難關」;同時也把慈濟愛的管理融入公司,對行善天下、善待他人的信念深信不疑。 洪先生在自傳《笑看風雲行善路》鉅細靡遺地分享人生歷練。他表示,當初寫這本書的初衷是為了記錄過往的的人生經歷;並認為做人應該低調,但行善可以高調,雖然許多人秉持為善不欲人知,但現實社會中,做好事應該要讓大家知道,才會讓許多想要行善的人,覺得吾道不孤,更有信心與意願做好事,一起進入善的循環。 他也在《笑看風雲行善路》一書導讀題字與大家互勉。「行善積德可以讓人學習寬宏大量,樂觀與微笑是最有治癒力的力量;優質人生是基於自己正面的思想;讓心更強大,讓心更豁達。氣質靠心養,命運從心修,生活與做人都需要善良。心懷正念,就是個富有的人。把時間和真誠留給正能量的人與事,風霜雪雨,細心品味,感悟人生。亮出真心給人看,必有朋友共患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