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冠決賽獎盃聯邦快遞擔綱護送傳遞夢想與激情

歐冠決賽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歐冠決賽日前圓滿閉幕,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護送獎盃抵達決賽場任務是由聯邦快遞擔綱,並委任足壇傳奇球星伊涅斯塔 “歐冠獎盃快遞員”。(見圖,聯邦快遞提供) 這尊象徵歐洲足球俱樂部最高榮譽的“大耳朵杯”,經由聯邦快遞特派“護杯使者”一路護送到決賽場地,這位使者正是前巴薩中場大師安德雷斯·伊涅斯塔。他從瑞士尼永的歐足聯總部出發,帶著閃閃發光的歐冠獎盃,一路穿越瑞士,最終抵達德國巴伐利亞州,為歐冠決賽燃情預熱。 首站伯恩國際足球俱樂部彙集來自16個國家的40多位球員,聯邦快遞向其捐贈足球裝備,以支持俱樂部發展。第二站DFI足球學院在德國巴伐利亞州,這所專為懷揣職業足球夢的青少年打造的寄宿學校裡,第三站SCORING GIRLS俱樂部,抵達慕尼克前的最後一站,伊涅斯塔來到歐足聯兒童基金會旗下的慈善機構SCORING GIRLS俱樂部,聯邦快遞還與伊涅斯塔一同展示歐冠獎盃。 聯邦快遞表示,作為歐洲冠軍聯賽的官方贊助商,在過去的四年間,從巴黎到伊斯坦布爾再到倫敦,聯邦快遞一直肩負著將冠軍獎盃運送至決賽現場的重任。本次,聯邦快遞與伊涅斯塔攜手護送獎盃,旨在將其安全運抵本屆決賽場地-慕尼克安聯球場,聯邦快遞用行動證明: 傳遞的不止是包裹,更是夢想與激情。

Read More

海大第五屆學分型對外華語師資培訓班正式啟動 跨國攜手培育華語人才

海大第五屆學分型對外華語師資培訓班舉行始業式。(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為培育更多具備國際視野與教學實力的華語師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華語中心開設「第五屆學分型對外華語師資培訓班」,不僅由國內具豐富實務經驗的專業師資授課,更邀請來自美國、日本、德國、捷克及法國等大學任教的華語教師,分享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學實務與策略。課程自6月5日正式啟動,短短兩週內即吸引將近60位來自全臺各大專院校的在學學生與國際學生報名,最終錄取34名學員,展現本課程的高度吸引力。 本屆培訓班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主辦、華語中心承辦,並獲得印尼日惹台灣教育中心及駐印尼臺北經濟貿易代表處教育組線上協辦,展現海大在推動華語教育的國際合作成果。 為歡迎新一屆學員,華語中心特別於6月5日晚間舉行始業式,海洋大學校長許泰文親自出席,並勉勵學員珍惜此次受訓機會,持續精進華語教學能力,成為推動華語與臺灣文化的國際橋梁。華語中心主任黃雅英教授也指出,海大華語中心持續推動實務導向的專業課程,致力於培養符合國際需求的優秀華語教師。 來自印尼的協辦單位亦透過線上方式參與盛會,包括駐印尼臺北經濟貿易代表處教育組組長Grace Ou與印尼日惹台灣教育中心經理畢馬(Bima Aoron Hafiz)。兩位來賓皆高度肯定本項培訓課程對於印尼華語教育發展的助益,並期盼未來深化雙邊合作,共同推進語言教育國際化。 本次培訓課程設計兼具理論與實務,內容涵蓋教學觀摩、課堂實作與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認證指導,課程總時數達120小時,提供完整紮實的師資培訓架構。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培訓班亦特別招收海大具多語背景的外籍學生,期許他們將華語與臺灣文化推廣至母國,擴展臺灣於國際華語教育領域的影響力。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未來將持續投入資源發展高品質華語師資課程,為我國培育更多兼具專業實力與國際經驗的華語教學人才。

Read More

小黃仁勳在基隆 張榮發基金會創客好好玩奠定科技素養

張榮發基金會董事長鍾德美(左二)參觀暖暖國小學生創客作品,與基隆市政府教育處薛莉萍科長(右二)、該校彭雪峰校長(右一)及師生一同合影。(張榮發基金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世界各國近年來陸續實施校園手機管制,降低手機對學習的干擾,張榮發基金會因應全球趨勢,自2022年起連續三年與基隆市政府合作推動「創客好好玩」專案,協助學校開設AI程式、雷射雕刻、3D列印等課後社團,提供孩子手機以外的科技新選擇。課程內容不僅開拓視野,同時培育孩子運用科技工具解決生活中的疑難雜症,至今挹注三百萬經費,共計造福611位學生。 張榮發基金會鍾德美董事長出席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所舉辦的「創客好好玩成果展」,與基隆市教育處課程教學科科長薛莉萍一同參觀十所學校的精彩作品。面對小學生們熱情講解作品的設計理念與製作過程,鍾董事長不時親切提問、交流心得,並參與DIY創作體驗,留下美好回憶。她也在致詞中肯定同學的豐碩成果:「在創客社團課中,小朋友能從零到有親手完成各種創意科技作品,同步增強自信心,面對學習態度更積極,可說在場的小創客未來都有機會成為AI教父黃仁勳。」 除了科技運用,「創客好好玩」更鼓勵孩子培養人文關懷,一位參與課程的學生分享:「母親節前我們還特別做了一個小禮物送給媽媽,超讚的啦!」半年以來學生挑戰了水泥盆栽、雷雕設計、羊毛氈手作、熱轉印藝術、機器人裝置及智慧動力車等創作,為了完成作品投注大量時間與心力。這也讓學生體認到生活中看似簡單的技術,其實都蘊含著精妙的科學原理,並從學習過程中獲得滿滿的成就感。 薛莉萍科長在活動中感謝張榮發基金會發揮企業大愛,持續挹注資源。本次參與計畫的學生中逾半數為弱勢學生,平日受限於家庭環境,較少接觸新興科技資訊,或缺乏正確的使用3C習慣。透過創客教育不僅縮短教育資源落差,更讓每一位孩子都能在創作中找到自我價值。除了為基隆學子奠定科技基礎,張榮發基金會旗下長榮交響樂團也將於6月28日,邀請世界指揮大師梵志登與新銳鋼琴家阿森尼.穆恩於基隆表演藝術中心演藝廳舉辦「曠世回聲」音樂會,期盼能讓基隆鄉親感受科技與藝術的雙重魅力。

Read More

長榮海運前五月累計營收為1663.48億元 增幅9.00%

(長榮海運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長榮海運公告五月份合併營收,五月份單月合併營收263.72億元,較上個月減少36.33億元 (減幅12.11 %),較去年同期減少57.88億元 (減幅18.00%);本年累計合併營收為1,663.48億元,仍較去年同期增加137.35億元 (增幅9.00%)。 近期受美國關稅戰及供應鏈持續動態調整下,整體市場目前仍處於觀望與重新配置階段。五月單月因新台幣大幅升值導致營收波動;月中受惠於美中雙方同意降低關稅90天,中國大陸市場恢復出貨,航運市場之價量已逐漸回溫。

Read More

長榮航空與波蘭航空共用班號合作 深化歐洲航網

長榮航空與星空聯盟夥伴波蘭航空將自2025年6月9日起啟動共用班號合作,範圍涵蓋長榮航空實際營運的桃園-成田、桃園-維也納航線,以及波蘭航空實際營運的華沙-維也納航線,提供旅客更多航班選擇,持續布建歐洲航網。(長榮航空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長榮航空將自2025年6月9日起與星空聯盟夥伴波蘭航空啟動共用班號合作,範圍涵蓋長榮航空實際營運的桃園-成田、桃園-維也納航線,以及波蘭航空實際營運的華沙-維也納航線。繼2022年米蘭和慕尼黑開航後,長榮航空透過與波蘭航空共用班號合作,將航點擴增至-華沙蕭邦機場(WAW),提供旅客更多航班選擇,持續布建歐洲航網。 長榮航空首席副總經理廖至維表示:「長榮航空自2013年加入星空聯盟以來,便致力於與盟友建立緊密合作關係,而與波蘭航空共用班號,正是長榮航空經營星空聯盟夥伴關係的重大成果。透過此次聯營合作,不僅往返台灣及波蘭兩地將更加便利,也可進一步促進雙邊觀光及商貿往來,熱絡台、波情誼」。 台灣與波蘭於2015年完成通航協定後,雙方雖尚未有直航航線營運,但在歐洲各國對台友善氛圍升溫,以及中東歐積極尋求多元合作契機的背景下,終於促成雙方首次共用班號合作,此次合作不僅補足台灣至波蘭的航空連結,更為長榮航空布建東歐航網奠定關鍵里程碑,未來雙方亦有望進一步擴大合作,連結華沙與桃園,豐富旅客行程選擇。 經由此次合作後,旅客可透過長榮空官網購買每日由桃園飛往維也納的航班,搭配波蘭航空每日營運維也納-華沙航班,無縫轉機至華沙,節省飛行時間。而波蘭旅客亦可搭乘波蘭航空班機至維也納後,轉乘長榮航空直飛桃園,或選擇經由日本成田銜接長榮航班來台灣,享有更靈活的航班搭配。 隨著台灣半導體供應鏈持續深化全球佈局,歐洲「晶片三角」逐步成形,中東歐地區亦成為企業關注的新興市場。長榮航空與波蘭航空此次共用班號合作,不僅強化台灣與東歐的連結,亦有助於突破歐洲新闢航點的營運門檻,達成產品組合多元化、航網彈性擴張,進一步提升長榮航空在歐洲市場的品牌能見度與競爭力。

Read More

國籍航空7月起推軍人優先登機服務

(交通部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為表達對國軍長期守護國家安全的感謝,華航等6家國籍航空公司國際線航班將同步推出「軍人優先登機服務」。交通部長陳世凱與國防部長顧立雄今天聯袂出席記者會,除向國軍弟兄與航空公司表達謝意,也宣布此一服務將於7月起實施。 陳世凱、顧立雄與代表國籍航空業者致詞的華航董事長高星潢均不約而同地肯定國軍長年以來為守護國家安全所做的貢獻。高星潢強調,軍人是國家的脊梁,他們平時嚴格訓練,戰時挺身而出,這些奉獻、勇氣和忠誠是國人幾十年來得以安居樂業的基石。 陳世凱表示,國籍航空公司提供軍人優先登機服務,象徵對軍人長期守護國家的尊崇與肯定,讓軍人在生活中感受到國人的關懷與支持。未來交通部也將持續與各界攜手合作,推動更多有意義、有感受的服務措施,向我國現役軍人表達崇高的敬意。 顧立雄對業者提供這樣的服務表達感謝,強調這個看似平凡的安排,卻也是對軍人恪守職責的肯定與感謝。提升了軍人地位,也提升了官兵的榮譽感,讓他們為國貢獻的價值獲得最好的詮釋,相信國軍也會倍感榮耀。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表示,7月1日開始,國籍航空公司於航班進行登機作業時,將透過登機廣播邀請軍人優先登機;現役軍人本人出示軍人身份證供識別後,在我國機場搭乘中華、長榮、星宇、台虎、華信及立榮6家國籍航空公司的國際線航班,將可享有優先登機禮遇。

Read More

聯邦快遞/耐思特達成協議啟用永續航空燃料

聯邦快遞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聯邦快遞宣布啟用永續航空燃料(SAF),一份為期一年、超過300萬加侖的混合燃料協議象徵著聯邦快遞首次在美國大規模使用永續航空燃料,為該公司多年來持續提升航空營運燃油效率的又一重要里程碑。(附圖由聯邦快遞提供) 聯邦快遞近日與永續航空燃料及可再生柴油製造商耐思特(Neste)達成協議,後者將在洛杉磯國際機場為聯邦快遞供應超過300萬加侖的混合永續航空燃料(SAF)。根據協議,聯邦快遞向耐思特採購的混合燃料中,Neste MY永續航空燃料的佔比不低於30%。經混合並加注後,這批燃料將約佔聯邦快遞在洛杉磯國際機場年度航空燃料總消耗量*的五分之一,這也是迄今為止美國航空貨運公司在洛杉磯國際機場採購的最大一筆永續航空燃料訂單,首批燃料上(五)月初開始交付,整體交付期程將持續一年。 聯邦快遞首席永續發展官兼環境事務副總裁Karen Blanks Ellis表示,在未來數年裡,採購永續航空燃料將是聯邦快遞航空減排策略重要的一部分。該公司很高興能與耐思特達成協議,正式在航空營運中使用這批燃料,航空網絡為聯邦快遞全球業務中最大的燃油消耗來源,因此也被視為推動減排成效的關鍵著力點。聯邦快遞致力於到2040年實現全球業務碳中和營運,我們需要永續航空燃料市場的持續發展,以滿足行業減排需求。」 聯邦快遞國際業務首席營運長兼航空業務首席執行長施瑞達(Richard Smith)表示,聯邦快遞首次在美國投入使用這批永續航空燃料,既推進了企業永續發展目標,也為航空業增加永續航空燃料採購和使用做出貢獻。擁有全球領先的航空網絡,儘管永續航空燃料市場及其他創新技術仍待進一步發展,聯邦快遞仍自豪於能夠達成這一里程碑。 聯邦快遞指出,此次燃油採購展現聯邦快遞的長期努力,多年來始終致力於與其他行業領導者共同打造創新的永續航空技術,其中包括2018年與波音合作開展的「環保驗證機」(ecoDemonstrator)試飛項目,這是全球首例雙引擎商用飛機100%使用永續航空燃料飛行。除採購永續航空燃料外,聯邦快遞還通過機隊現代化、節約燃料措施、優化飛行規劃等多項舉措提高效率,降低整體航空營運的燃油消耗。去(2024)年度該公司通過機隊現代化和節約燃料措施,實現將航空碳排放強度較2005年基準值降低30%的目標,早在2008年聯邦快遞就制定了首個航空碳排放強度下降目標。 與使用傳統噴氣燃料相比,Neste MY永續航空燃料在其生命週期內可減少高達80%**的溫室氣體排放。該燃料100%由可再生廢料和原料殘渣製成,如廢棄食用油和動物脂肪垃圾等。         儘管在美國及全球範圍內,永續航空燃料的產量都在持續增長,但2024年該燃料在全球噴氣燃料總產量中的佔比尚不到1%,隨著各家航空公司都對替代燃料的供應量和可獲得性提出更高需求,聯邦快遞將持續倡導擴大永續航空燃料生產,並強調其潛在的環境與經濟效益。 如欲了解有關聯邦快遞永續發展戰略及其2040年前實現全球營運碳中和目標的更多資訊,請參閱:https://www.fedex.com/en-us/sustainability/our-approach.html。

Read More

基港公司檢測修復蘇澳港碼頭十月底前竣工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為結合在地觀光與推動蘇澳港活化,針對港區各項設施進行全面檢測,並依檢測結果進行修復,以維蘇澳港碼頭結構安全及延長使用壽年,附圖為蘇澳港13號碼頭修復工程施工情形,預計於今(114)年十月底前竣工。(基隆港務分公司提供) 基隆港務分公司表示,該分公司已陸續完成#6、#7、#9、#10~#12碼頭修復,現刻正辦理#13碼頭修復工程,該客貨碼頭優化後可兼顧散雜貨及旅客之多元發展需求。13號碼頭修復主要為三項補強修復,一是現有面版採敲除重新施作;二為#2單元採敲除上部結構、基樁補強並復原方式進行修復補強;三是現有結構因增設錨碇系統方式進行補強,可期符合蘇澳港碼頭載重以及裝卸業者需求。 修復方案包含現有碼頭面版共108處敲除重作、增設35套高耐索以及2支基樁補樁修復。新設碼頭面版採預鑄式構件進行施做,並於敲除面版期間,進行後側RC鋪面敲除及施作鑽孔,設置F130T高耐索將碼頭結構與現有B型RC梁連結錨碇,完成拉設後再復原RC面層,斷樁處則將上方結構敲除後重新打設基樁,並與上部結構系統結合,全案預計於今(114)年十月底前竣工。 基港 該項本工程以資源減量再利用為目標,將既有碼頭面版敲除回收之混凝土塊及開挖出之石料經破碎及篩選後,優先用於鋪面回填;新設基樁打設時先行局部清除吊移1T消波塊,打設基樁完成再將消波塊吊回復原;剩餘之回收混凝土塊、石料、開挖之級配料,則運至第四港渠填方區填築。該分公司配合政府推動循環經濟,透過工程資源循環再利用,並加速港區新生地填築,對環境有正面影響之效益,積極落實ESG之企業社會責任及SDGs環境永續發展目標。

Read More

海大文創系謝佳文作品潤生 新北圖書館展出推廣永續理念

海大文創系謝佳文同學與曾聖文主任在「潤生」作品前開心合影。(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創設計產業學士學位學程(學系)大二學生謝佳文(基隆高中美術班畢業校友),以塑膠材料再利用之作品「潤生」,推獲得新北市立圖書館青睞,配合八里龍形圖書閱覽室因應「世界環境日」、「世界海洋日」推動減塑、再生環保的系列活動展出主題作品,傳遞對自然與環境的敬意與關懷,將展出至明(2026)年5月底。 謝佳文同學的作品「潤生」,使用廢棄的大寶特瓶和菜籃作為主體架構,搭配CD碎片和塑膠球加以裝飾,創作出數隻美麗絢爛的水母,寓意雨水滋潤萬物,帶來生命的蓬勃跟海洋的生機。其作品在新北市立圖書館八里龍形圖書閱覽室嶄新的永續主題書架上公開展示,將永續海洋的理念推廣給每一位觀展的讀者。 對於此次合作,謝佳文同學表示:「感謝新北市立圖書館的青睞,讓我的作品能夠展出,是個珍貴的經驗。也想帶給觀眾及讀者的是,廢棄物也能變成藝術作品。我未來將持續運用環保概念設計更多作品,為推動環境保護與永續海洋盡更多的心力!」。除了「潤生」作品展出,謝佳文同學更投入館方舉辦的「塑織新生-八里社區塑料重生藝術共創」活動,協助講師帶領社區親子將廢棄塑膠轉化為藝術創作,以實際行動投入永續教育活動。 海大文創設計系曾聖文主任指出,很榮幸能與新北市立圖書館合作,將謝佳文同學優秀的設計作品公開展示,共同推廣永續發展及閱讀教育。誠摯感謝新北市立圖書館吳佳珊館長、林口分館簡淑賢主任、林口分館陳芷葳助理員(策展人)的指導與協助,讓謝佳文同學的設計理念與作品能被社會大眾看見。期待未來有更多領域的合作,共同為永續臺灣、藍色海洋貢獻心力。

Read More

綠安通輪開通著魯遼省際航線新能源汽車運輸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渤海灣首艘可以運載新能源汽車的貨滾船“綠安通”輪從煙臺港裝載15輛新能源汽車駛往大連,象徵著魯遼省際航線新能源汽車運輸通道正式開通。(見圖) 消息指出,煙臺至大連客滾航線作為連接遼東、山東半島城市群的黃金水道,是煙臺、大連雙城經濟圈協同發展的關鍵支撐,惟長期以來,旅客駕乘新能源汽車無法跨海運輸的問題,給旅客出行帶來不便。煙臺海事局制定《新能源汽車滾裝運輸安全監管與服務保障九條硬措施》加強煙連航線滾裝運輸新能源車輛作業安全和應急管理,針對“綠安通”近期營運,提供“定制+伴隨”式服務,將專案所需辦理的全鏈條業務(包括船舶登記、船檢、海事監管等)全部納入範疇辦理完變更登記、國籍證書核發等業務等,海事執法人員對船舶進行全面體檢,確保船舶以最佳狀態投入運營。 據稱,“綠安通”輪是中國大陸首艘持有CCS載運新能源鋰電池汽車入級證書的船,可搭載新能源汽車132輛,上層滾裝處所配備 11 台 F500溫度探測器、97 台集成煙霧智慧識別技術的 F300溫度探測器,加裝 132台車底溫度監測終端,構成火災早期預警系統,此外還加裝高壓細水霧、智能消防水炮,配備防火毯、車底消防水槍等設備,構成立體智慧消防系統,確保系能源汽車運輸安全。 162947.jpg “綠安通”輪的投入營運解決了魯遼省際航線長期以來新能源車輛無法登船的問題,將為渤海灣省際客運航線提質賦能,目前該輪每天往返煙臺、大連兩個航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