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創新技術躍登國際 經濟部勇奪愛迪生獎5金6銀3銅

經濟部舉辦「創新匯聚 榮耀全球 2025 Edison Awards獲獎記者會」。(經濟部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3日舉辦「創新匯聚 榮耀全球 2025 Edison Awards獲獎」記者會,宣布臺灣在與全球400項創新成果同場競逐下,一舉拿下18座獎項,創下歷年最佳成績,獲獎數量高居全球第二。該獎項素有「創新界奧斯卡獎」美譽,是國際上極具指標性的創新獎項,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今年亦獲頒成就獎,其重要性可見一斑。其中,經濟部轄下研發法人工研院、金屬中心、紡織所、車輛中心、船舶中心共抱回14座獎項,獲獎數創歷史新高,且得獎技術全數與廠商合作,包括台灣光罩、台大醫院、中興巴士、台水、始祖鳥等,展現產業化成果。 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愛迪生獎是全球科技創新的重要指標,今年臺灣表現亮眼,經濟部支持的14項研發成果共拿下5金、6銀、3銅,獲獎法人高達5家,創下有史以來最佳成績。在法人機構中,工研院獲獎數量就高居全球第二,金屬中心則名列第五,紡織所也獲得金獎;車輛中心與船舶中心今年也首次獲獎,很高興政府支持的研發機構,都能夠走向國際獲得肯定。郭智輝說,期許技術要對準市場並且落地應用,今年所有獲獎技術,不但全數已與業者合作,更實際的解決產業的痛點,提升生產效率創造價值。尤其,這14項獲獎技術幾乎都有涵蓋AI應用,展現經濟部以AI帶動百工百業的成果。他進一步指出,創新是布局下世代關鍵技術的起點,為了讓中小企業能藉由法人的能量快速導入AI應用,經濟部盤點了10大法人設備及場域,在全臺打造超過50條、使用最新最好設備、涵蓋16個產業的AI試製,同時也培育企業產業上的實作人才,協助產業更快從研發到落地,擁有更強競爭力。 工研院共榮獲3金3銀1銅。金獎「漏水智慧監測系統」回應水資源日益緊張的挑戰。傳統管線檢測方式耗時且易受環境影響,導致漏水難以及時發現,維修成本高昂,此技術透過AI地底聲振分析,即時處理聲學數據,可快速識別與定位漏水,降低維修成本,辨識準確率達98%,並已與台灣自來水公司合作,成功定位834處漏水點,年省1,094萬噸水,有望拓展至全球缺水地區,特別適用於歐洲歷史城市,無損古蹟下精準檢測洩漏,優化水資源管理。此外,全球每年產生數十萬噸廢棄LCD玻璃與超過1,000億噸金屬廢水,傳統處理方式非掩埋即低階回收,造成資源浪費與環境汙染。金獎「NaPoGlass」同時解決兩大廢棄物問題,以專利奈米孔洞化技術製成高效能金屬離子捕捉材,應用於金屬廢水處理,金屬可回收不產生汙泥,水資源亦可循環利用並減少50%~90%用水量,相較於化學混凝沉降法,每處理1萬噸水更可減少約100噸碳排,目前已應用於半導體、電鍍業,助企業達成綠色轉型。另一項金獎技術「突破性多效能溫感水膠」是一款創新生醫材料,具高生物相容性且可被人體吸收。低溫呈液態,入體後迅速凝膠化,貼合受損組織並形成穩定保護膜,可停留患部最長30天,遠勝傳統水膠僅維持一天,大幅提升效能,並已應用於椎間盤突出與退化性關節炎等臨床試驗。目前已獲臺灣、美國、歐洲等專利,並技轉衍生新創「仁匯國際」,布局全球牙科與外科市場,立足臺灣邁向世界。 金屬中心以4項技術獲得愛迪生獎1金2銀1銅。金獎「3D磁感定位精準ICH手術導航系統」以3D磁感定位多功能內視鏡技術,為醫師提供多維度穿透視力,清晰的顱內視野宛如「隧道內GPS」,整合精微磁感測器多功能內視鏡實現顱內多模態影像融合手術導航,精準快速直達出血病灶,避免反覆穿刺再出血風險,減少80%術中輻射暴露,多功能內視鏡臨床效果顯著手術死亡率從原本25%下降至5%。目前已與科脈生技及高雄榮民總醫院神經外科合作,未來將推動臨床應用,提升腦中風治療的安全性與成功率。 紡織所則以「AI自學驗布系統」獲得金獎,解決傳統驗布仰賴人工目視檢查,易受疲勞影響且誤判率高的痛點。結合AI演算法與高解析光學技術,高速檢測布料瑕疵,並具備自我學習能力,能不斷優化對各類瑕疵圖像的識別,使待測布料的種類更加多元,驗布速度每分鐘更高達120碼,遠超傳統驗布機,檢測準確率高達95%。並已與加拿大頂尖戶外品牌始祖鳥、國內機能布料大廠大統新創等企業合作,推動智慧驗布技術,提升臺灣紡織業競爭力。 在AI試製線方面,經濟部協助產業強化競爭力,歡迎有興趣導入AI技術或參與相關培訓的企業洽詢申請。法人AI試製線及培訓服務專線:0800-005-288,官方網站請搜尋法人AI試製線及培訓服務(https://service.moea.gov.tw/EE514/tw/aiip/437.html)。

Read More

輸美國產製品應檢附輸美國貨品原產地聲明書及報單填報指定代碼 以加速通關

(基隆關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基隆關表示,為防杜洗產地違章,避免他國產製貨品藉由臺灣轉運至美國以規避高關稅或貿易限制,及維護臺灣國際信譽,經濟部國際貿易署(下稱貿易署)公告,已自114年5月7日起,我國產製貨品輸往美國,貨品輸出人(下稱輸出人)應檢附「輸美國貨品原產地聲明書」(下稱產地聲明書)。海關因應貿易署新制,配合調整通關作業程序,俾利業者出口合規並加速通關。 基隆關說明,新制針對輸往美國且報單類別屬G3(外貨復出口)、G5(國貨出口)、D5(保稅倉貨物出口)、B8(保稅廠進口貨物[原料]復出口)、B9(保稅廠產品出口)、F5(自由港區貨物出口)貨品,其通關作業程序調整重點如下:一、報單填報新規範 ,輸出人或受委託的報關業者申報貨品出口至美國時,務必於出口報單「主管機關指定代碼」欄位,依貨品實際產地逐項填報「YT」(屬我國產製者)或「NT」(非屬我國產製者)。若未依規定填報,海關電腦將不受理該筆報關(發送不受理報關原因代碼C86)。此外,若整份報單貨物均非我國產製,則免檢附產地聲明書。 二、檢附「輸美國貨品原產地聲明書」,(一)輸出人應於產地聲明書確實勾選、填寫並蓋章(公司大小章、進出口專用章、報關專用章及保稅工廠專用章均可),再自行或交由報關業者向海關申報。(二)電腦核定文件審核(C2)及貨物查驗(C3)通關案件,輸出人應檢附書面報單及產地聲明書正本辦理通關,惟為加速通關,得由報關業者同意切結,且同時於產地聲明書影本加註「經出口人同意由本公司(報關業者)代為切結放行後3日內補具正本,如未依限補具正本,出口人不得再以產地聲明書影本通關」,並蓋有報關業章者,得以該產地聲明書影本報關,並於放行後3日(工作日,下同)內,補送產地聲明書正本,未依限補送者,爾後一律須檢附正本始能通關。 (三)電腦核定免審免驗(C1)案件,核列應補送書面報單者,應併產地聲明書正本於放行後3日內送至海關;如核列免補書面報單者,於接獲海關電腦核發N5107訊息(補辦事項代碼A59)通知後3日內,檢送產地聲明書正本至出口地海關。倘未依限補送者,則輸出人後續不得再以C1方式通關。 基隆關呼籲相關業者遵守新制規定,以免因文件不備或報單填報疏漏而影響通關時效,倘有國貨產地認定疑義,可逕洽貿易署貿易管理組(總機:02-2351-0271);倘有出口通關程序問題,歡迎洽詢基隆關,以確保出口作業順利進行。

Read More

臺中關增添新夥伴 福懋科技保稅工廠揭牌

(臺中關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中關表示,福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福懋科技公司)經臺中關核准設立保稅工廠獲准,該關關務長陳木生與福懋科技公司總經理張憲正共同主持揭牌儀式,象徵福懋科技公司營運邁入新的里程,不僅管理體制更上一層樓,資金也能更加靈活運用,展現公司更大的營運韌性,提高國際競爭優勢。 臺中關說明,福懋科技保稅工廠坐落雲林縣斗六市,申請設立保稅工廠期間,秉持台塑集團「勤勞樸實,止於至善、永續經勞、奉獻社會」的經營理念,充分配合臺中關的輔導建議,迅速且確實完善各項措施及系統的建置,其生產的主力產品包括積體電路(IC)封裝測試、記憶體模組、快閃記憶卡及發光二極體(LED),廣泛應用於電腦、通訊與消費性電子領域。隨著保稅工廠的設立,該公司將能進一步鞏固其全球市場地位。 臺中關陳關務長親自帶領保稅團隊至雲林縣向福懋科技公司表達祝賀之意,除充分展現該關對體質優良業者的支持,也肯定業者給國家社會帶來的貢獻。陳關務長致詞時表示,保稅制度對國內產業發展與國際供應鏈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即使現下國際局勢詭譎難測,國際貿易更顯艱難,海關保稅制度仍會持續發揮其效力,提供保稅工廠供製造或加工外銷產品的進口原料以及自用機器設備免徵關稅等優惠措施,為政府及業者創造雙贏局勢,臺中關將秉持一貫服務精神,提供優質通關環境,持續協助保稅業者便捷通關。

Read More

長榮交響樂團與駐團音樂家梵志登展開全台巡演 首站於苗栗舉辦時代狂想音樂會

鋼琴家周善祥與ESO合作於國家音樂廳演出。( 長榮交響樂團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長榮交響樂團自2025年起禮聘世界級指揮大師梵志登(Jaap van Zweden)擔任駐團藝術家,並啟動全台城鄉巡演,希望推廣全民音樂教育,首站於31日在苗北藝文中心率先登場,攜手知名鋼琴家周善祥(Kit Armstrong)演出「時代狂想」音樂會,呈現穿越古典與現代、理性與激情的經典曲目,6/1則假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 長榮交響樂團所屬張榮發基金會執行長鍾德美,特別感謝苗栗縣長鍾東錦對音樂會的熱烈支持,並居中引介在地企業如桃苗汽車及苗栗縣醫師公會、為恭醫院等單位共襄盛舉,讓當地民眾有機會欣賞到國際級的音樂演出。 鍾東錦縣長則表示:「長榮交響樂團來本地演出,不僅為縣民帶來國際級的聽覺饗宴,更象徵著藝術走入城鄉、豐富在地文化的重要一步。苗栗縣政府長期關心藝文教育的普及與推廣,期盼藉由音樂會激發更多年輕人對藝術的熱情,也為苗栗開啟更多藝術共融的新篇章。」 「時代狂想」音樂會從莫札特的古典風華,到拉赫瑪尼諾夫與蕭斯塔科維契在20世紀的情感辯證,三部作品各自展現作曲家獨特的音樂風格。以莫札特極具戲劇張力的《唐.喬凡尼》序曲揭幕後,由旅歐的美國鋼琴家周善祥擔任獨奏,演繹拉赫瑪尼諾夫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年少成名的周善祥自8歲即於國際樂壇嶄露頭角,曾師事傳奇鋼琴家奧地利布蘭德爾(Alfred Brendel)。 周善祥的音樂詮釋既理性又充滿情感,技藝超凡。此次演出拉赫瑪尼諾夫以帕格尼尼主題為基礎的變奏曲,展現他純熟的控制力與細膩的音樂感知。尤其他所帶來的「第18變奏」,為當晚創造了最動人的魔幻時刻!下半場則由梵志登攜手長榮交響樂團,獻上蘇聯作曲家蕭斯塔科維契的《D小調第五號交響曲》。層層堆疊的情緒表達出作曲家面臨的掙扎處境,特別是終章自壓抑中迸發的銅管與打擊樂,令人屏息且震撼。 長榮交響樂團表示,未來將持續與駐團藝術家梵志登聯手,以更開放、靈活的演出形式,讓音樂走進全台各角落,讓樂迷無須舟車勞頓,近距離聆聽優質音樂會,延續長期推廣音樂教育的職志。

Read More

中外運與長航集團簽署策略合作框架協定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兩大航運集團-中國外運與長航集團在北京簽署策略合作框架協定,中外運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翼,長航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丁磊出席並見證簽約,中國外運副總經理王篤鵬、長航集團副總經理李增忠,代表雙方簽署協定。(見圖) 根據協定,雙方將在通道建設、航運物流、遊輪旅遊、港航科技與服務等重點領域開展深度合作,通過業務協同、資源整合和創新驅動,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綜合物流服務體系,為服務國內國際“雙迴圈”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作出更大貢獻。 張翼表示,希望雙方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用戶端建立大客戶聯合行銷長效機制,實現客戶資源分享,在產品端打造“小而精”的特色航運產品,重點開發海進江等優勢產品線,在資源端整合雙方航運優勢資源,開發集散兩用船等創新項目,在科技端推進數位化系統對接和綠色航運合作,提升整體運營效率。 丁磊提到,此次戰略合作是落實招商局集團打贏協同融合“整體戰”的具體行動,希望雙方充分發揮各自在沿海、海進江、長江幹線水路運輸和全程物流方面的優勢,推進策略客戶聯合行銷、內河港口協同營運、運能資源分享,攜手構建國內水陸鐵多式聯運體系,並加強重點海外專案合作,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

Read More

長榮航空加入IATA全球「亂流感知平台」 讓飛航安全更有保障

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右)和IATA理事長威利.沃爾什(左)於第81屆IATA年度大會及世界航空運輸高峰會,共同簽署合作協議,長榮航空正式成為「亂流感知平台」成員。(長榮航空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氣候變遷加劇,導致亂流發生的頻率增加,這已成為影響飛航安全的重要關鍵之一,為確保旅客和機組員的安全,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及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以下簡稱IATA) 理事長威利.沃爾什(Willie Walsh)於1日在印度新德里舉辦之第81屆IATA年度大會及世界航空運輸高峰會,共同簽署合作協議,長榮航空正式成為「亂流感知平台(Turbulence Aware platform)」成員。 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表示:「雖然當今的科技愈來愈發達,但亂流仍是最難預測的天氣狀況之一,輕微的亂流可能讓飛機顛簸晃動,嚴重的亂流可能導致機體結構損壞,這絕對是大家最不樂見的情況。我們相信加入『亂流感知平台』,將有助於飛行員和調派人員掌握與分析即時的數據資料,規劃選擇適當飛航路徑,以避讓亂流風險較高的區域,保障旅客與航機的安全。」 IATA理事長威利.沃爾什表示:「我們很高興能邀請長榮航空加入亂流感知平台,進一步強化全球機組員和調派人員的能力,以提高飛航安全、燃油效率和旅客舒適度。藉由每家航空公司所回報的數據,我們就能為機組員和調派人員提供更清晰的畫面資料,讓平台在降低亂流影響的層面更加有利。2024年參與平台計劃的航空公司共產出5,180萬份亂流報告,較2023年大幅增加35%,對如何降低亂流所帶來的損害很有幫助。」 長榮航空加入後,目前該平台將有28家航空公司,分享超過2,700架飛機在遭遇亂流時回報的資料,平台彙整數據後,以圖像將即時發生的亂流資訊透過網路分享給飛行員,有助於對可能受影響的航班進行即時的航路調整或避讓。長榮航空初期將投入波音777-300ER客機共33架,參與蒐集並回報數據。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是全球航空公司的同業公會,屬於非政府組織,共有約350家航空公司成員,佔全球航空運輸量的80%以上,長榮航空亦是成員之一。該協會目的在於支持多項航空領域活動,並協助制訂關鍵的航空產業政策。

Read More

長榮海運股東會:市場審慎樂觀 今年將交付21艘船

長榮海運股東會。(長榮海運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長榮海運29日舉行股東大會,會中針對113年營運績效、關稅戰、船隊規劃與未來展望,提出相關說明:長榮船隊規劃目前營運船隊227 艘,總運能1,814,851 TEU。目前尚有53艘待交。今年總計將交付21艘船(總運能207,571 TEU, 今年截至5月28日已交付7艘新船)。 另市場減排之替代燃料,目前沒有單一選項能達到零碳且符合商業規模,因此該公司對新燃料選擇保持開放,除甲醇環保雙燃料船外,也訂造LNG環保雙燃料船。選擇LNG因其技術成熟、取得方便,有助降低營運風險。長榮海運將持續探索不同低碳燃料,朝向永續發展目標前進。 長榮海運113年度合併營業收入4,636億元,本期淨利 1439億元, 歸屬母公司業主1394億元。每股盈餘(稅後):64.87元。權益報酬率:26.83 %,純益率:31.06 %。114年度第一季合併營收1,099.71億元,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273.58億元, 每股盈餘(EPS)12.64元, 相較去年第一季,呈量增價揚的趨勢。 有關中美關稅戰,中美雙方於5月12日達成一項為期90天的臨時協議。根據該協議,美國將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從145%下調至30%,而中國則將對美國商品的關稅從125%降至10%。在中美雙方達成協議後,美國線訂艙暴增,預期在6月底艙位及貨量應可回復到4月前水準。中美關稅暫緩後,貨主急於恢復出貨,5月中即期市場運價已快速向上調整。由於市場需求大幅增加,但船隊調動短期內無法一步到位,因此市場預期運價水準將持續走高。往例8至9月為傳統出貨旺季,對市場發展仍保持審慎樂觀。 惟全球經濟仍面臨增長放緩、供應鏈重組和政策不確定性等挑戰。未來的經濟走勢將取決於主要經濟體的政策選擇和全球貿易環境的變化。 展望114年,全球貨櫃航運市場面臨多重挑戰,其中,地緣政治動盪與國際經貿環境劇烈變化,均對全球經濟與航運市場產生壓力。此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將2025年(114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自3.3%下修至2.8%,顯示全球景氣動能放緩。面對詭譎多變的外部環境,長榮海運將持續強化整體營運韌性與市場競爭力,因應瞬息萬變的全球航運市場。

Read More

海大傑出校友黃培宜返校分享其從藍色海洋啟航永續旅程

黃培宜鼓勵同學現場分享觀點。(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舉辦本學期「傳承與創新—王光祥講座」最後一堂課,特別邀請到2024年傑出校友,旅居美國40年現擔任臺大海洋研究所全球訪問學者的黃培宜學姊返校演講,現場也有許多海洋環境資訊系的師生旁聽。黃學姊以「My Journey to Sustainability Begins with Blue Ocean」為題,以英文分享其從海洋出發、投入國際氣候與永續發展工作的歷程,並與師生深入互動,帶來豐富啟發。 許泰文校長於開場時首先稱讚修課學生有始有終,並感謝傑出校友聯誼會王光祥理事長、開課老師校友總會林見松總會長及所有授課的講師們。許校長介紹黃培宜學姊畢業於海大海洋系及碩士班,1991年取得美國邁阿密大學海洋與大氣科學博士學位。她在美國聯邦政府服務數十年,5年內即競取成為其中最高級別的非政治資深行政服務職位-Senior Executive Service(SES),領導跨國研究機構的管理工作,並曾擔任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總署(NOAA)項目主任、美國農業部國際研究高級執行主任、世界銀行農業與環境部科學顧問、美國環保署首席科學家及美國在臺協會首任客座科學研究員等要職,參與多項氣候與永續政策的制定。 黃黃培宜在擔任美國環保署首席科學家(2008-2012)期間,領導撰寫「A Human Health Perspective on Climate Change」報告,深入探討氣候變遷對人類健康的衝擊,該報告在歐巴馬政府期間獲高度重視,她本人也因此榮獲GreenGov Presidential Award,為環境永續發展的重要典範。2023年黃學姊自美國聯邦政府提早退休回臺陪伴家人的同時,亦於臺大海洋研究所全球訪問學者,憑藉著熱愛海洋與大地的初衷,持續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 王光祥總會長也於開場致詞時稱讚修課同學非常的棒,幾乎沒有遲到早退,報告也寫得相當好,並強調,這堂課不只是吸收知識,更要傳承做人做事的道理。林見松總會長則提醒同學成功的七個習慣,包含主動積極、以終為始、要事第一、創造雙贏、知己知彼、持續創新、統合綜效,每個人都有很大的潛力,期望大家都能夠激發自己的潛力,勇敢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講座中,黃培宜以一組組具關聯性的關鍵字分享她的經歷與實務經驗,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發現問題、解決問,這些「nuggets in a tool box」都是黃學姊累積多年的經驗寶藏,鼓勵學生了解自己真正想做與不想做的事。她也特別設計四個問題,讓同學思考永續議題與個人生涯規劃,並鼓勵同學現場分享觀點,充分展現其重視對話與實踐的精神: 1.你對「永續發展」的定義是什麼,2.你最關注的全球或臺灣永續議題是什麼,你會採取什麼行動來面對這個挑戰。為什麼。3.你會如何運用在海大的學習經驗來發展你的職涯目標,4.今天的演講帶給你最重要的一個啟發是什麼。 課程為在場師生帶來滿滿的啟發,黃培宜學姊的豐富經歷,正是從海大出發、立足國際、回饋社會的最佳典範。「傳承與創新-王光祥講座」課程將持續邀請各領域傑出校友、企業家回校演講,將其奮鬥過程、經驗和人生態度與學弟妹分享,盼同學在吸收學長姊的經驗後創新思維,不管在什麼領域都可以達到頂尖。

Read More

ASA年探討海事勞動力發展脫碳以及海事安全議題。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第34屆亞洲船東協會(ASA)年會上週(5/26-27)在印尼雅加達召開,本屆主題為“亞洲在全球海事中的地位”,探討海事勞動力發展、脫碳以及海事安全等議題。 本屆年會係由東盟船東聯合會印尼船東協會主辦,ASA所屬的中國大陸、香港、日本、韓國、科克群島、東盟等船東協會,以及國際海事組織IMO、國際航運公會ICS等各單位代表參與及提出報告。 據瞭解,年會期間還召開了國際航運論壇(ISF),探討監管合規、海事勞動力發展、脫碳以及海事安全狀況等關鍵議題,獲致航運界及相關領域的關注。 ASA成立於1992年,由前述船東協會組成,每年召開一次年度大會,目前已舉辦了34屆,排定明(2026)年第35屆亞洲船東協會年度大會將由科克群島舉辦。

Read More

陽明海運強化數位化AI應用發展ESG實踐永續經營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陽明海運上週(5/29)召開114年股東會,會中通過配發現金股利7.5元並完成一席獨立董事補選。 陽明海運於政大公企中心國際會議廳召開114年股東常會,採實體召集與視訊輔助方式辦理,以提供多元便利之參與管道落實股東行動主義,由陽明董事長蔡豐明主持股東會議程,並與總經理白崑榮會中提出報告及股東答詢。(見圖,李錫銘攝) 該公司強調將持續強化數位化或AI應用發展,期能應用於貨櫃航運流程優化與ESG實踐中,提升經營韌性,達成永續經營之目標。 本次會中通過113年度財務報告與盈餘分配案,並完成第21屆獨立董事補選。 陽明海運113年合併營業收入達新台幣2,227億元,稅後淨利新台幣642億元,稅後EPS為 18.38元。 報告指出,因當年度通膨持續放緩及全球貿易穩定復甦,加上全球運能大幅增加之壓力因地緣政治衝突繞行好望角而緩解,全年獲利表現穩健;然產業經貿環境持續變化,環保法規與溫室氣體減排壓力日增,陽明海運逐步展開節能之新世代船隊布建規劃,以強化競爭實力並符合公司中長期業務拓展目標,故經綜合評估獲利與公司永續經營所需,股東會通過配發每股現金股利新台幣7.5元。 本年度股東常會亦完成陽明海運第21屆1席獨立董事補選作業,由蔡宗倫自選任之日起擔任陽明海運獨立董事,藉由新任董事之經營實務經驗與專業,可完善陽明海運董事會組成之多元化與獨立性,發揮董事會決策與督導功能。 該公司展望今(114)年貿易衝突加劇、保護主義抬頭、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溫等因素加劇全球經貿發展之不確定性,但陽明海運仍以穩健發展貨櫃運輸本業為核心,力求營運規模成長契合全球貿易成長與經濟發展需要,故將搭配市場貨量成長潛力,強化南美、南亞等南北向市場佈局,並透過中長期布建多元船型之計畫,優化亞洲區間、歐洲東西向與中南美洲南北向航線運力,以配合供應鏈移轉與重組趨勢,拓展商機並鞏固競爭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