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遠海運發展700TEU電動貨櫃船進塢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遠海運發展第二艘700TEU電動貨櫃船在揚州中遠海運重工進塢搭建,由船東、船檢、海事及船廠進行四方見,中遠海運表示,700TEU電動貨櫃是中遠海運發展主動服務和支撐"碳達峰、碳中和"決策部署,打造綠色零碳航運示範的重點專案。 該船是以貨櫃式移動電源為主推進動力的萬噸級特定航線江海直達船,總長119.8米,型寬23.6米,設計吃水5.5米,配置900千瓦主推進電機兩台,號稱是全球最大電動貨櫃船,與同規模的常規燃料船舶相比,每行駛24小時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2噸。該船同時配備智慧船舶平臺系統及感知系統,兩大系統的運用提高了船舶的智慧性和安全性。(附圖取自中遠海運)

Read More

航運學會/船聯會舉辦航海節學術研討會聚焦AI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進入六月份,一年一度的航海節腳步近了,中華航運學會與全國船聯會將於本(六)月九日共同舉辦2023年第69屆航海節學術研討會,即日起接受產官學研各界免費報名。 航運學會表示,有鑑於AI在水上航行的應用近期引起越來越廣泛的討論,本次航海節學術研討會將以「國際及國內自主船舶(無人船)的最新發展情勢」為主題,從不同角度對其發展進行多面向的探討。研討會將由該會秘書長林上閔博士擔任主持人,邀請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航運技術系蔡朝祿副教授講述「從航海人員角度看無人船的機會與挑戰」、財團法人驗船中心吳昌政副處長講述「IMO MASS近況梳理概要」及財團法人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鍾豐仰副處長講述「國內外自駕船舶的發展情勢」。第69屆航海節學術研討會將於本月九日下午14:00至16:30(13:30開始報到)在集思台大會議中心(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85號B1柏拉圖廳)揭幕,為疫後首次航海節慶祝活動熱身。 本次研討會完全免費,除歡迎學會會員、航港業者、政府機關人員、學者、專業人士、相關大專院校學生與各界同好踴躍報名參加。報名請洽航運學學會官網www.maritime.org.tw最新消息區或掃描QR CODE(見圖)報名,可洽電話02-23211101或寄送電子郵件至public@maritime.org.tw 研究員梁書維。

Read More

海大與美國西來大學簽MOU 期在招生與經營管理研究進行合作

(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與美國西來大學(University of the West,UWest)長期進行學術合作交流,至今已有9位交換學生分別來自海大海運暨管理學院或海洋法律與政策學院。西來大學校長Dr. Minh-Hoa Ta (謝明華) 特率團拜訪海大,並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雙方期望在招生與經營管理研究上進行合作,更針對2+2雙聯學位、3+1雙聯學位的規劃深入討論,將共同開創海事領域更加美好的未來。 本次合作備忘錄由海大校長許泰文及西來大學校長謝明華代表簽署,除了規劃短期交換、暑期營隊,也將為學子提供跨國進修、獲得雙聯學位的機會。許泰文校長於會中表示,海大多年累積航運學術與產業管理經驗,在與美國西來大學合作下,學生除了獲得商業管理的知識和技能,同時也培養適合在全球社會中領導和服務的態度和價值觀,將成為具有紮實技術知識和技能並同時擁有高度道德責任感的專業人士,我們也會幫同學們爭取學雜費優惠及獎學金。 西來大學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柔似蜜(Rosemead),距離洛杉磯市區及洛杉磯國際機場 (LAX)只需半小時車程,招收的學生來自世界各地,超過44個國家/地區,該大學隸屬於美國西部學院和大學協會,西來大學於2022年被《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為美國最佳文理學院排名第168-222名。

Read More

華光海運董事長趙式明卸任BIMCO主席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華光海運控股董事長趙式明卸任BIMCO主席。(附圖為趙式明主持由中國船東協會、BIMCO聯合主辦之2022年新版金康合同的變化與應用研討會) 全球最大船東組織BIMCO主席改選,趙式明卸任由德國Reederei F.Laeisz公司首席執行長Nikolaus Schues獲選出任新一任主席。Nikolaus Schues將接替趙式明成為BIMCO第46任主席,這也是自2011年以來首位擔任該職位的德國人。 據瞭解,Nikolaus Schues係於1993年加入所屬Reederei F. Laeisz公司,該公司明年將邁入200週年,他也是德國船東協會主席委員會成員、英國P&I保賠協會副主席、挪威船體俱樂部成員以及Schutzverein Deutscher Rheder董事會成員。 Nikolaus Schues作為兩年候任主席後正式接任主席,加拿大散貨船營商Fednav的Paul Pathy被選為新的候任主席,將於2025年接替Nikolaus Schues。

Read More

OOCL 24188TEU貨輪東方比雷埃夫斯號誕生

(東方海外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東方海外貨櫃航運有限公司(“東方海外”)在大連中遠海運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大連中遠海運川崎”)船廠為一艘全新的24,188TEU貨輪舉行了命名儀式,新船被正式命名為“東方比雷埃夫斯(OOCL Piraeus)”號。這艘新型巨型貨櫃船是大連中遠海運川崎為東方海外建造的六艘同型號船舶中交付的第一艘。在眾多嘉賓、合作夥伴和客戶的見證下,青島海信國際營銷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方雪玉女士為該船進行了命名。 2020年東方海外訂造了一系列十二艘24,000TEU貨輪。繼今年較早時候已交付的 “東方西班牙” 號後,“東方比雷埃夫斯”號是同系列船舶中交付的第二艘。此系列貨輪融合了最新研發的技術,配備了先進的智能系統和升級的環保設計,包括低阻型線設計和節能型球鼻艏等。該綠色智能系列巨型貨輪為東方海外在規模經濟、提高能效以及長遠安全適航等方面帶來優勢。 (東方海外提供) 命名儀式上,東方海外航線貿易部董事馮國華表示:“我要特別感謝建造方大連中遠海運川崎,“東方比雷埃夫斯”這艘超大型船舶充分體現了他們的精湛設計、實幹能力和匠心技術。這批貨櫃船是綠色航運理念的實證,將使東方海外能夠在提供更加優質服務的同時減少所裝載的每一單箱的環境影響,這也是東方海外與客戶及其他所有利益相關方實現互惠互利、合作雙贏的實例。” 中遠海運重工俞建忠總會計師在儀式上表示:“大連中遠海運川崎定將不負東方海外重托,按期保質完成該系列後續船的建造,回報船東的信任和支持,落實好集團的發展戰略,發揮好工業板塊價值創造作用,為集團航運主業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東方比雷埃夫斯”號將於六月起正式投入東方海外亞歐LL3航線運營,該航線航行周期為八十四天,依次掛靠:上海 / 廈門 / 南沙 / 香港 / 鹽田 / 蓋梅 / 新加坡 / 比雷埃夫斯 / 漢堡 / 鹿特丹 / 澤布呂赫 / 瓦倫西亞 / 比雷埃夫斯 / 阿布紮比/ 新加坡 / 上海。

Read More

陽明與現代重工簽署5艘1.55萬TEU 雙燃料新船合約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陽明海運五艘1.55萬TEU新造貨櫃船造船廠選定,陽明與韓國現代重工簽署五艘1.55萬TEU LNG雙燃料貨櫃輪新船建造合約。 陽明海運宣布昨 (卅一) 日與韓國HD現代重工業株式會社簽署五艘1.55萬TEU LNG雙燃料貨櫃輪新船建造合約,由陽明海運技術長鄭正雄船長及現代重工執行副總 Jae Ho Kang 代表簽署。(附圖由陽明提供) 陽明表示,該系列新船為因應該公司中長期營運發展規劃及船隊汰舊換新所需,預計將自2026年起陸續加入船隊。為呼應2050年淨零碳排之目標,陽明持續布局綠色節能船隊,除推動現有營運船隊落實船舶能源效率管理及船舶碳強度監控外,並成立專責單位積極關注各類型船舶節能裝置與未來船用燃料發展趨勢以搭配新船布建規劃;本次與現代重工所簽署之五艘1.55萬TEU全貨櫃輪即採用LNG與低硫油之高壓型雙燃料主機,配置壓載水處理系統及相關節能裝備,符合國際最新環保與減碳法規;該系列新造船舶亦配置整合式航行資訊與設備工況監控系統及全球衛星寬頻系統等航行操控裝置,有助於航行大數據資訊之蒐集並提升船舶營運安全管理。 陽明指出,該公司目前營運船舶共94艘、總運能逾71.5萬TEU,透過船隊逐步汰舊換新,使用替代能源之自有節能船舶交付,將可有效優化船隊、降低營運成本與進一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並可依業務需要靈活配置新船於歐、美等主要航線,提升陽明海運整體營運競爭力同時提供客戶完善且優質的運送服務。

Read More

楠梓科技產業園區行政場域更新邁大步 兆豐銀行楠梓分行新大樓動土

(經濟部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為提升楠梓科技產業園區產業創新空間,並加速老舊建物汰舊換新,兆豐銀行楠梓分行拆除既有的2層樓建物(兆豐銀行東行舍),昨(31)日舉行新大樓開工動土典禮,楠梓科技產業園區行政場域更新再向前邁大步,將興建打造國際企業格局之高級廠辦大樓,以提供園區國際級、現代化的金融服務,落實園區永續發展理念。 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處長楊伯耕表示,為因應半導體廠商及臺商回流投資用地需求,楠梓科技產業園區自109年推動行政場域更新計畫,第一期更新基地已由穎崴科技拔得頭籌,接續為今年2月創新產業大樓興建,兆豐銀行東行舍更新重建啟動,讓整體行政場域更新計畫執行落實又向前邁出一大步。 為了因應南北區域平衡發展,提升楠梓園區內工作優質環境,並加強深化對園區內事業之金融服務,提高對園區內廠商各類金融服務的質量,兆豐銀行將原有東行舍拆除,原地重建地上10層及地下3層之新楠梓分行大樓,未來除規劃1至2樓由楠梓分行入駐外,預計將進駐包含資料管理中心、員工訓練中心及管理單位等,可滿足多方位銀行需求的優質空間,此外也預計將提供辦公場所,出租予園區內其他廠商使用;此新大樓預計於114年底完工。 加工處進一步說明,未來的新兆豐銀行楠梓分行大樓,將為園區提供一個現代化且功能完善的環境,提供更優質、更便利的金融服務給園區內的廠商以及其他民眾;未來加工處會持續推動園區更新轉型及優化經營環境,持續帶動區域經濟繁榮及就業發展,盼能同時創造符合廠商投資需求、強化民間業者的投資信心與實質開發利基,共創雙贏的目標。

Read More

長榮航空/Kingston金士頓跨界合作 打造創新解決方案體驗拓展國際商機

(長榮航空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全球前三大資通訊展覽COMP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2023年全面實體回歸,5月30日至6月2日於南港展覽一館及二館展出,長榮航空此次與全球記憶體儲存領導品牌Kingston金士頓合作,民眾只要參與「金士頓星艦35號」巡迴體驗車活動,即有機會獲得長榮航空台北出發至亞洲不限航點豪華經濟艙來回機票以及Kingston金士頓所提供之現金和禮品等獎項! 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表示:今年是長榮航空加入星空聯盟十週年,這十年來長榮航空努力布局歐美航網,並運用盟航遍及世界184個城市超過1,200條航線,開拓全世界的市場,有利於增進台灣與世界各地經貿往來;此次COMP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吸引400家來自22個國家之新創企業參展,公司特別運用這次的機會與全球市占第一記憶體模組與通路SSD品牌Kingston金士頓共同合作,在國際會展中增加曝光度,爭取國際商務的潛在市場。 現場除了「金士頓星艦35號」巡迴體驗車活動外,長榮航空與Kingston金士頓共同在君悅飯店規劃特色展間,Kingston金士頓特別邀請海內外通路商、代理商、媒體等合作夥伴前往體驗,由長榮航空以實體客艙座椅並搭配機窗設計,展現長榮航空各項服務特色外,現場陳列Kingston金士頓旅遊相關產品,打造出雙方在日常工作、旅遊娛樂、企業經營和未來智慧生活,提供無處不在的服務理念,充分將Kingston金士頓產品及運用作最佳的詮釋,長榮航空更藉此透過現場和受邀對象進一步交流,進行精準行銷,吸引國際大廠成為企業會員,兩大品牌跨界合作,共同打造提供最符合需求的創新解決方案願景。 長榮航空與Kingston金士頓2023年初首次共同合作《金士頓與您同在:逐夢2023》募集新年願望社群活動,一同鼓勵人們踏上逐夢旅途,成功吸引亞太各國超過1,000萬人次目光,並注入能量支持消費者實現夢想。此次雙方再次的合作,將更進一步展現出長榮航空是全球企業差旅的最佳後盾,同時也藉由跨界合作的互動,攜手企業客戶成為商業夥伴,共創無限可能。 長榮航空是台灣唯一獲得SKYTRAX認證的五星級航空公司,和Kingston金士頓皆提供值得信賴的產品和服務,隨時與消費者同在,一同共創新的記憶;長榮航空永無止境追求更貼心的服務,確保每個服務的細小環節都能達到五星級的標準,此次藉由跨界與國際知名大廠Kingston金士頓合作,有利於未來拓展全球商旅市場的契機。

Read More

日本海事協會電子日誌指導方針轉型無紙化系統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日本海事協會(ClassNK)公布「電子日誌指導方針」(Guidelines for Electronic Logbooks),具體規定核准船用電子日誌的相關基本要求。(附圖由日本海事協會提供) 該協會表示,由於使用電子日誌(航海日誌、輪機日誌等)執行作業記錄對減少船員工作負荷大有助益,還可提升準確度並轉型為無紙化系統,今後勢必會更加普及。目前在國際公約中,只有防止船舶污染國際公約(MARPOL)要求的日誌有指定其電子媒體規格,其他如甲板區域的電子日誌統一要求則尚未制定。因此,在此類用途中使用電子日誌就必須取得船旗國政府的個別核可。 據稱,該協會制定電子日誌指導方針可協助業界以安全且有效的方式來擴大使用船用電子日誌。該指導方針借鑑於目前的IMO指導方針及電子日誌功能要求相關的國際標準,具體規範了取得電子日誌核准所需的技術、使用要求及產品測試。該協會將繼續根據該指導方針來進行產品核准,為船公司在選擇電子日誌產品、或是向船旗國申請核准時,可提供所需支援。 該指導方針已免費提供給該協會官網My Page會員下載,詳情請點選以下網址: https://www.classnk.or.jp/account/en/Rules_Guidance/ssl/guidelines.aspx

Read More

長榮海運股東會:因應減碳提今年營運五大重點策略

(長榮海運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長榮海運昨(三十)日召開股東大會,由董事長張衍義主持,長榮指出,因應國際海事組織(IMO)碳強度CII實施及各國減碳法規要求,今年營運五大重點策略包括:持續規劃建造雙燃料環保船舶、 調整船舶航速及航線泊靠港口、規劃全球戰略性碼頭、加速航運資訊數位化進程、 持續進行生質燃油測試及規劃碳捕捉測試。 船隊規劃上,長榮海運目前營運船隊共計213艘,運能166.4萬TEU,已簽約的新船訂單尚有46艘待交,運能約42萬TEU,隨著新船投入營運,將持續升級各航線的船型,陸續汰換老舊船舶。(交船時程規劃如下:2023年底前預計有2艘新船交付,新增運能約3.1萬TEU。2024年預計有22艘新船交付,新增運能約22萬TEU。2025年預計有18艘新船交付,新增運能約13.8萬TEU。2026年預計有4艘新船交付,新增運能約3.2萬TEU。長榮海運持續進行船隊汰舊換新計畫,目前船齡10年以下的船舶佔營運船隊比率高達八成,大幅優於整體貨櫃航運市場約三成的比率,在新環保法規改變市場競爭規則後,長榮可望展現高度營運競爭力。 有關聯盟策略方面,2M聯盟預期於2025年一月解散,海洋聯盟(Ocean Alliance)協議將於2027年到期,目前聯盟合作穩定,成員仍維持合作意願,未來將在符合相關法令規範前提下,持續討論航線合作的模式。 2022年全年合併營收為6,272.84億元,年增28.17%,毛利率達63.52%。稅後淨利為3,342.01億元(年增39.82%),每股盈餘(EPS)則為87.07元,營收與獲利均創下歷年新高。長榮海運今(2023)年第一季合併營收為 668.27億元(年減60.88%),毛利率22.15 %。稅後淨利為50.43億元(年減95.02%),每股盈餘(EPS)則為2.38元。長榮股東會中通過盈餘分配案,每股配發70元現金股利。長榮海運股東出席領紀念品的狀況很踴躍,從B1排到一樓,因為現場排隊動線規劃良好,股東也很快領到紀念品。 長榮也對今年市場景氣展望表示,今年海運市場回歸正常化過程中,由於烏俄戰爭持續延宕、地緣政治關係緊張、各國持續升息及高通膨等因素,造成市場對貨櫃航運業的前景看法保守。雖然目前全球經濟成長動能減緩,但仍在正向發展軌道上,市場預期在歐美通膨減緩的情況下,下半年各國升息浪潮可望逐漸進入尾聲,全球景氣下行風險也將下降,帶動消費、就業與製造回穩。俄烏戰爭仍是影響市場發展最重要因素,如果戰事能夠終止,預期今年下半年貨量將比上半年來得好,至於運價仍將取決於運能供需。 另一方面,國際海事組織(IMO)的減碳法規今年開始生效,要求船舶降低航速以減少碳排,航商必須在航線投入更多船舶,維持原本航運服務水平,無法符合法規的老舊船舶將被迫拆解退場。綜合這些因素,預期可吸收約10%市場運能,減緩原本市場對運能過剩的疑慮。截至今年五月,海洋聯盟(Ocean Alliance)的航線共計減班218航次,減艙幅度約22%。長榮將依船舶調度及艙位使用狀況,適時調整航班,以有效提高船舶使用效率,降低營運操作成本及減少碳排。 長榮海運投資的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泊位總長度達2,415公尺,水深18公尺,規劃5座深水碼頭,年裝卸能量為500萬TEU,可靠泊最大型2.4萬TEU超大型貨櫃輪;第一期岸線長度為1,185公尺,已自今年5月1日開始營運,第二期岸線長度為1,230公尺,預計明年7月開始營運。第七貨櫃中心營運後,將可避免現有第四貨櫃中心及第五貨櫃中心之間的貨櫃拖運需求,減少對港區內交通及環境的影響;另外,第七貨櫃中心配置先進的前、後線自動化機具,可提升貨櫃裝卸作業效率。長榮海運將善用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優越的碼頭條件,穩定船期、降低船隊作業成本。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