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港區安全 臺中港打造戶外箱門智慧管家

(臺中港務分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中港區總面積為11,285公頃,水域面積8,382公頃,陸地面積2,903公頃,除腹地廣闊外,其管理設備(施)更是盈千累萬;為有效管理港區各個角落設備(施),臺中港務分公司透過結合門禁系統及環控系統智慧化科技應用,以減少巡查、維護及管理人力,並強化港埠安全。 有鑑於遠端科技及本港監控平台發展已趨成熟,將港區百餘箱體建置具門禁及溫濕度等監控功能,藉由港區內部既有光纖網路連接至智慧監控平台,使監控後端人員更加掌握分散於港區各角落之箱體及門位狀態,以節省人力資源及快速偵查故障點亦可發現非法入侵之行為,達成智能設施安全化。 受網路科技蓬勃發展與科技應用技術成熟,為掌握網路科技發揚潮流,現臺中港務分公司將智慧安防功能設備引接至原有監控平台系統,使戶外箱、門具智慧管家機制提供:告警故障點、溫濕度異常與非法入侵功能,強化港區關鍵基礎設施網路維護管理需求。 臺中港作為臺灣中部重要國際商港,伴隨科技進步之腳步,運用戶外箱門智慧化管理,強化港區CCTV影像傳輸至監控中心之安全,讓監視系統應用範圍更加廣泛,使臺中港逐步成為智慧且安全之科技港口。

Read More

經濟部國家產業創新暨發明創作獎頒獎典禮 頒發89項得獎單位

(經濟部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昨(15)日舉行第8屆經濟部國家產業創新獎,及111年國家發明創作獎聯合頒獎典禮,由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及經濟部部長王美花頒發89項得獎單位、個人及專利作品,本屆得獎者展現臺灣產學研界在永續、AI產業化與半導體供應鏈等的產業創新特質,其中組織卓越大獎由元太科技及臺北醫學大學事業發展處拔得頭籌。現場並由得獎單位響應CSR企業社會責任慷慨捐百萬偏鄉小學圓夢基金,為頒獎典禮增添溫馨氣氛。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致詞時指出,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競爭年報,臺灣連續4年進步,去年更取得9年來最佳成績,並在全球超過兩千萬人口國家中名列第一,創新、數位轉型和凝聚力是成功原因。面對烏俄戰爭、供應鏈重組、淨零轉型、數位轉型挑戰,「創新」能確保技術領先和市場佔有率,臺灣更是在半導體代工、IC設計、行動通訊晶片和電子紙領域領先。政府未來會修正產創條例,透過產、官、學、研四方對話形成創新生態系統,集中力量在關鍵技術和領域進行科研預算投入,並評估5+2創新產業成果和重點投資,期待產業界與政府一起努力,拓展全球布局。 經濟部王美花部長指出,技術創新跟產業進步是臺灣經濟發展非常重要的支柱,由這次的得獎單位可看到國內產業發展跟國際趨勢是一致的,有四個面向:首先「低碳」,包含四輪電動車、電子紙及低碳的農業生技的研發;第二是「AI」的應用越來越廣,如電動車輔助系統、醫療照護、金融應用等;第三面向是臺灣的半導體產業鏈,除了感謝台積電從4奈米進到2奈米先進製程上相關技術節點的研發,帶動包含IC設計等產業,這次獲獎包含Wi-Fi 7、還有半導體的材料跟設備等國內廠商都不斷前進;最後一項則是「醫療」,包含由臺北醫學大學加速器帶動28家衍生新創,以及藥、醫材等臺灣有相當能量,未來將透過跨政府部門合作,克服節點大力推進。另外,本次多項國家發明創作獎多項專利作品已經進展到商品化的階段,正是大家在技術上的進步,讓臺灣在國際上發光、並持續獲得國外合作機會,也正是臺灣可以持續在國際進步的一個方向。 本次活動經濟部特邀請新竹縣尖石鄉嘉興小學合唱團演唱,邀約過程中也發現小學因疫情減少許多表演機會因此缺少出國比賽的經費,得獎企業紛紛響應對偏鄉學校的關懷,在極短的時間就募集到小朋友今年要出國比賽的經費,並由鄭副院長代表所有企業贈予贊助金,也為頒獎典禮增添溫馨氣氛,經濟部除感謝各得獎者為推動臺灣整體經濟及社會共好的關鍵力量,也期許各界一起打造溫暖堅韌的臺灣。

Read More

張榮發基金會啟動藝術好好玩 新北藝術場館開箱活動

(張榮發基金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張榮發基金會繼去年在基隆市推動「道德好好玩」專案,今年將陸續推出其他「好好玩系列」,包括與新北市教育局合作「藝術好好玩-新北市藝術場館開箱」活動,希望結合產官學資源,規劃符合新北國中八年級生的戲劇等多元課程,增進藝術欣賞、創作與體驗機會。該專案未來將在新北四個表演場域,邀請真快樂掌中劇團、嚎哮排演、刺點創作工坊、囝仔人及國光劇團演出55場次,預計嘉惠近2.5萬名新北學子。 主辦單位特別舉辦開箱典禮,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副局長劉明超致詞時表示:去年該市已進一步將劇場欣賞延伸至新北市國中8年級,今年特別感謝張榮發基金會挹注經費,讓更多的國中孩子有機會親身走入藝術場域,體驗不同專業劇團展演的幕前幕後,並了解劇場運作,進而達成建構美學城市的目標。文化局副局長于玟則指出:藝術的傳承非常重要,尤其能讓年輕世代認識傳統文化更顯意義,本案也希望同時可以培養出同學說故事的能力。 張榮發基金會執行長鍾德美說明該基金會旗下擁有三項文創品牌,包括長榮交響樂團、長榮海事博物館跟道德月刊,此外,每年秋天還會舉辦「張榮發基金會藝術季」活動,以一季三個月的時間,舉辦音樂會、特展、戲劇、芭蕾舞、講座等將近三十場的活動,希望讓社會大眾體會藝術的美好。此次則期待能為新北八年級孩子在藝術素養培育上,給予鷹架和助力,一起好好玩藝術,讓「藝術好好玩」。 就讀碧華國中的陳品勻同學說,對於劇場文化,國中生其實不太了解,這一次有機會可以認識劇場,從課本連接到真實,希望透過實際觀摩,深入了解劇場文化,並明白幕後人員的辛苦。

Read More

我連續6年榮登東京備忘錄白名單國家優良船旗國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交通部航港局引據東京備忘錄(TOKYO MOU)公告最新的各國船舶適航性管理績效年報,我國再次榮登東京備忘錄「白名單」國家,此係連續第六年寫下白名單佳績。 航港局表示,美國海岸巡防隊並於同日頒布最新年報,我國輪亦列為零留置之優良船旗國,上述成果證明我國國輪船舶管理成效,對於停靠亞洲及美國港口之國輪可有效降低受港口國管制檢查之頻率,節省船舶停留港口時間,對於提高航商營運效率大有助益。 航港局指出,東京備忘錄為世界上九個港口國管制合作策略聯盟組織之一,主要針對到訪亞洲地區之外籍船進行檢查,我國位處東京備忘錄管制範圍,所以東京備忘錄的成績最能體現我國國輪的管理績效。另美國為世界重要經濟大國,各國船舶往返美國港口的頻率非常高,因此美國也發展出其專屬的船舶檢查及評比機制,獨立於其他港口國管制組織,到訪美國港口的外籍船舶均由美國海岸巡防隊(USCG)依船舶風險評估結果實施抽查。 海運是國際性運輸,全球9成以上的國際貿易商品都是靠海上運輸,海運對我國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航港局表示,我國雖然不是國際海事組織會員國,但一直積極關注國籍船舶於全球海域航行安全及環保等議題。航港局自2017年起即與驗船中心合作推動強化國輪管理精進作為,並進一步在2022年邀請國際海事組織稽核員來臺灣實地稽核,善盡國際公約責任,以維持東京備忘錄及美國海岸巡防隊的優異成績,攜手我國優良航商共同提升國際海運市場競爭力。 附圖為東京備忘錄公布年報-我國列為白名單船旗國,及美國海岸巡防隊公布年報-我國國輪零留置。(航港局提供)

Read More

100噸級巡緝艇海雄艇交船台船前四月份營收增近14%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台灣國際造船公司承造財政部關務署100噸級巡緝艇「海雄艇」上週(十二)日在台船公司重件碼頭舉行CP-10006海雄艇交船典禮,由行政院陳建仁院長及台船公司鄭文隆董事長共同主持,有利帶動台船業績成長。 台船表示,海雄艇為財政部關務署推動「海關巡緝艇汰舊換新計畫」委託台船公司建造四艘100噸級巡緝艇中最後一艘,交船典禮中台船公司鄭文隆董事長將CP-10006巡緝艇模型移交給高雄關陳木榮關務長,由行政院陳建仁院長見證。(附圖由台船提供) 台船董事長鄭文隆表示,該案為關務署相隔近廿年才又再新造艇,感謝關務署對台船公司的支持,很榮幸能承接本案,海雄艇於去(111)年二月開工,同年六月安放龍骨,十一月命名下水,本月正式將海雄艇交付予關務署高雄關。 該型艇船型設計,為下鋼上鋁之結構,輕量化船舶又兼具船舶結構強度,全長32公尺,船寬7公尺,滿載排水量174.8噸,滿載船速27節。蒲氏風力三級以下(含)時船速可達卅節,人員配置卅員。相較過去100噸巡防救難艇,船艉採加寬船型設計,大幅提升排水量及載重噸。此外,交船後有兩年保固保養工作,台船公司身為建造母廠,為有效執行交船後相關保固或保養責任,目前已建立保固保養平台,並在北、中、南、東部擴增維修保養能量,為國內各公務機關艦艇做好造修合一準備。 海關扼守國境大門,主要掌管進出口貨物通關、稅費稽徵及邊境管制,並肩負查緝走私任務;高雄關所轄水域廣闊,自嘉義縣以南至台東諸縣市、澎湖列島及金門地區,沿途包含安平港、興達工業港、高雄港、小琉球、綠島、澎湖等,其中大小漁港星羅棋布、溪流河川出口遍布,而高雄港內商船、漁船、工作船等各式船舶雜處,走私偷渡熱點眾多管制不易,海關新造100噸級巡緝艇,具有高度耐浪性,搭配夜視系統,並設有無人機垂直起降空間可操作無人機共同執行海上查緝業務,將大幅提高巡緝範圍、增加查緝效能。 據台船公告至今年四月份營收數字顯示,該公司前四月營收額為新台幣72.8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65%,明顯高於第一季2.41營收成長率。

Read More

海大2023海洋職涯學生體驗營即起開放報名

(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為了讓學生能夠親身體驗海洋、認識海洋產業,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臺灣海洋教育中心攜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附屬基隆海事高級中等學校(海大附中),與臺灣直覺職掘職涯探索協會於7月10-11日舉辦「2023海洋職涯學生體驗營隊」,自即日起至5月31日期間,開放國中在校生及應屆畢業生網路報名。 本次營隊將由海大附中「食品科」、「水產養殖科」及「航海科」的教師群負責帶領學生實際體驗水產加工、水產養殖及航海,製作海苔饅頭、製作魚苗育成用的隔離網,並實際登上「海事教育實習船-育英二號」了解船舶工作與船員生活,體驗船上求生滅火演練、無線電溝通、操作纜繩收放。由靜態的教室內講座走入海洋產業的體驗活動,提供深入認識海洋產業的機會,探索更多元的職涯路徑,活動中臺灣直覺職掘職涯探索協會也會協助學生們挖掘自身興趣、能力及人格特質,讓同學在未來升學及求職時更能知道自己的選擇方向。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基於讓海洋職涯試探教學的推動能夠實際進入校園,自2017年起辦理巡迴講師到校服務之講座課程,除持續研發多元的教學素材,透過巡迴講師團隊的組成,配合教學包的應用與指導,輔以媒合海洋產業職人到校服務講座的辦理,扭轉對於海洋產業的刻板印象,持續進行六年,共計完成223場講座,受益人數達24,393人次,加強親職教育與多元管道之宣導,深入認識臺灣的海洋產業,提升學生未來投身於海洋產業的可能性,受到各界熱烈迴響。線上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2L9JS8dqBWTEveCd9

Read More

施耐德:經濟動盪供應鏈高階管理者需擔任更多元角色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引據Gartner包括與合作夥伴攜手打造供應鏈生態系五大建議研究報告,提供給供應鏈高階管理者。(附圖由施耐德提供) 身為2022年Gartner全球供應鏈25強排行榜第二法商施耐德電機指出,在經濟不穩定時,供應鏈高階管理者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後疫情時代來臨,全球經濟情勢瞬息萬變,全球供應鏈開始出現解構與重組以因應短鏈及在地化需求,如何在經濟不穩定時建構具韌性且永續的供應鏈,進而提升企業競爭力已成為業界不可忽視的關鍵議題。現今供應鏈高階管理者除需管理和維持供應鏈運作,也需思考如何在變化多端的環境下滿足客戶的需求並實踐永續發展以創造更高的商業價值。 Gartner在全球供應鏈25強研究報告中指出,在經濟動盪之際,供應鏈高階管理者需擔任更加多元的角色。供應鏈高階管理者不僅要負責計劃、採購、製造和物流等基本職能,更需具備風險管理和企業品質管理的能力。此外,根據Gartner調查結果顯示,71%的供應鏈高階主管日常職責包含客戶服務和客戶體驗,50%的日常職責包含新產品介紹,58%的日常職責包含環境保護、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ESG)以及多元、平等與包容(DEI)。Gartner調查也發現,有許多供應鏈高階管理者也會參與技術研發,其中25%擁有供應鏈相關技術,71%參與技術執行。由此可見,多方的工作職掌已是現今供應鏈高階管理者必不可缺的職能要求。為因應此趨勢,Gartner為供應鏈高階管理者提供下列五大建議: 與企業高階管理者分享頂尖供應鏈採取的做法,以顯示供應鏈在企業中占據的關鍵策略角色。 與合作夥伴攜手打造供應鏈生態系,以實現共同目標。 開發穩定的供應鏈平台,以利企業在嚴峻挑戰和重大轉變時彈性調整資源。 邀請內部和外部合作夥伴一同實踐永續發展以擴展企業ESG面相。 透過有效分配長期投資(如自動化)與短期投資,從而使數位轉型的過程更輕鬆、更安全且更具價值。 施耐德電機致力於為所有人提供進步與永續發展的橋樑。為協助企業提高供應鏈韌性,施耐德電機利用具有自我調節功能的供應鏈平台(Adaptive Machine Learning Driver “Self-Healing” Supply Chain)藉由機器學習和大數據分析,助力企業實時優化安全庫存量、最低訂購量和備貨時間,更能進一步預測供應商、合作夥伴和客戶的大規模中斷和日常風險。

Read More

港務公司舉辦港恩媽咪音悅有你母親節活動

(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高雄港務分公司及社團法人臺灣港埠協會,共同舉辦「港恩媽咪。音悅有你」母親節活動。 港務公司指出,母親節是一個讓人可以表達愛意的特殊節日,它提醒我們母親的偉大、無私和堅強。該公司同仁陪著媽媽或女性同仁攜帶子女參加,並同步邀請社區民眾捐發票做公益共同參與,一起以實際行動表達對母親的感激之情。港務公司董事長也是臺灣港埠協會理事長李賢義表示,港務公司致力於營造友善職場環境,鼓勵女性同仁在不同人生階段,都能重視自己、愛自己、作自己,期望透過關懷措施,促使同仁達到工作與家庭的平衡。 活動在百年建物高雄港港史館舉行,英式紅磚牆裡,迴盪著輕快溫柔的歌聲,現場每人沉浸於溫馨悠閒的氛圍中。攝影鏡頭隨著人群腳步來到一樓拍照區,家人們自然互動的身影,襯著一花一草和四周的優雅擺設,悄悄地映照家人間的親情流動。港務同仁與家人在一年一度的節日裡,留下珍藏畫面,陪伴母親共度一個美麗的音悅饗宴,是平淡又幸福的母親節禮物。 港務公司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3項「健康與福祉」、第5項「性別平等」、第10項「減少不平等」及第17項「全球夥伴」。透過母親節活動,共同分享愛與感動,提供一個交流和感受母愛的舞台,鼓舞參加人員更加珍惜身邊的親人。慶祝活動在此起彼落的歡笑聲中進入尾聲,那子女輕挽著年長母親的手,又或阿嬤牽著孫子女小手的動人畫面,為母親節增添了色彩。

Read More

長榮海運第一季稅後淨利為50.43億元 每股盈餘2.38元

(長榮海運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長榮海運董事會通過112年第一季財務報告,第一季合併營收為668.27億元(年減60.88%),稅後淨利為50.43億元(年減95.02%),毛利率22.15%,每股盈餘(EPS)則為2.38元。 112年度第一季貨櫃航運景氣受全球政經局勢與通膨壓力影響,整體運輸需求及市場運價均呈下滑,影響第一季營收與獲利表現;長榮海運除密切注意短期市場的貨量變化外,也將持續關注因地緣政治因素所引發相關產業鏈及貿易結構的改變,適時調配運力以因應市場發展。

Read More

配合澎湖國際海上花火節七美嶼燈塔限定開放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配合澎湖國際海上花火節七美場次,交通部航港局宣布七美嶼燈塔本(五)月24至25日九時至十八時限定開放,讓民眾有機會可以進入燈塔園區近距離觀看七美嶼燈塔。(附圖由航港局提供) 航港局表示,1939年完工的七美嶼燈塔別名南滬燈塔,塔高8.3公尺、燈高40.8公尺、公稱光程11.3浬,位於澎湖縣七美鄉的南角崖頂上,是日本人在臺灣興建的最後一座燈塔,因面向南方漁產資源豐富的「南淺漁場」,故對於地方漁業發展有極大的貢獻。 七美嶼燈塔塔身為鋼筋混凝土白色圓塔結構,外觀簡潔,配有五等電燈,燈塔基座與發電機室相連,發電機室獨特的拱型窗設計別具特色,該燈塔目前僅配置1名管理人員負責燈器維護,因澎湖南海尚有東吉嶼及花嶼二處燈塔,必要時還需支援該等燈塔相關維護工作,在冬季海象惡劣時航程顛簸,乘船往返各離島,工作異常艱辛。 航港局指出,由於七美嶼燈塔園區腹地不大且存在高低落差,為確保遊客安全,平時並無對外開放。本次為響應澎湖縣政府舉辦的海上花火節離島七美場活動,特別在本月24日和25日的九時至十八時,開放遊客入園參觀。屆時遊客除了來七美欣賞浪漫璀璨煙火外,也別忘了到七美嶼燈塔走走,俯瞰美麗的海岸風光,感受當地的漁村文化。 航港局歡迎大家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前往七美嶼燈塔,也特別提醒前來參訪的遊客,進入燈塔園區時,請遵循園區內的安全指示,同時留意高低落差,注意自身安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