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務公司攜手英國在台辦事處舉辦臺灣離岸風電港口管理研究報告成果發表會

(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及英國在台辦事處昨(10)日在臺北晶華酒店共同舉辦臺英能源轉型論壇–「臺灣離岸風電港口管理研究報告」成果發表會,分享臺灣港口支援離岸風電之量能,強化對離岸風電產業供需之了解,促進多方跨部會溝通交流,俾利離岸風電產業在臺灣能夠長期發展。 本次成果發表會邀請離岸風電產業各界人士共襄盛舉,與會者包括交通部常務次長祁文中、英國在台辦事處鄧元翰 (John Dennis)代表、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及經濟部能源局局長游振偉等,另亦邀請離岸風電產業相關廠商如風場開發商、海事工程、風機零組件製造商等業者,成果發表會共約90人共同參與。 成果發表會中除分享臺灣港口支援離岸風電的量能外,亦就「前瞻臺灣離岸風電專案及港口發展規劃」主題進行綜合討論,會上各方與會者熱烈交流討論、交換寶貴資訊及建議,為我國離岸風電產業齊心努力,以期於未來長期發展上取得進步。 交通部常務次長祁文中表示,交通部透過港務公司的參與,以其轄下商港提供重件碼頭、後線土地等相關基礎設施予離岸風電發展使用,協助離岸風電產業在臺灣長期發展。 英國在台辦事處鄧元翰 (John Dennis)代表指出,很高興臺灣把實現淨零排放與達到能源轉型目標列為優先要務,英國對此表示全力支持。我們也期望這次的成果發表會能促成更多的跨部門溝通合作;透過各主管機關持續不斷的溝通協調與努力,才能實現這些目標,英國政府與英國在台辦事處也將繼續與臺灣合作,讓英國是臺灣在達到淨零排放過程中的最佳合作夥伴。 港務公司李賢義董事長強調,很榮幸能夠透過成果發表會與離岸風電產業各界人士面對面直接溝通交流,未來將多方蒐集離岸風電發展趨勢與技術等資訊,滾動式檢討、調整及升級港埠服務量能,持續提供優質離岸風電港口基礎設施及港埠資源,成為國家發展綠能政策最堅強的夥伴。

Read More

張榮發基金會道德好好玩活動有彩蛋 學童參賽作品獲長榮空廚選用機上餐盒外觀圖騰

(張榮發基金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張榮發基金會去年在基隆三所國小所舉辦的「道德好好玩」專案,其中一項「百變道德創意大競賽」邀請學生以美勞、戲劇、繪畫等方式詮釋道德意涵。聯盟學校尚仁國小胡嘉妤的「我的健康餐盤」美勞作品不只獲得該組第一名,更獲長榮空廚選為機上餐盒外觀圖騰。該會昨(10)日特別與長榮空廚共赴尚仁國小,邀請全班同學分享喜悅,同時享用該機上餐盒。 尚仁國小楊金芳校長致詞時表示,「道德好好玩」專案基金會不只提供教材、協助布置道德校園,也透過系列生動活潑有趣的活動,將良善的道德觀深植孩子心中。更意外的是專案結束後,還獲得這麼一顆驚喜的彩蛋,學校深覺與有榮焉,尤其現場看到小朋友的作品,最後像變魔術般化做機上餐盒外觀圖騰,真的非常感動! 基金會執行長鍾德美則提到,「道德好好玩」中的「百變道德創意大競賽」特優組學童要上台說明創作理念與心得分享,當時胡嘉妤小朋友才剛上小一卻毫不怯場,娓娓道來如何製作「我的健康餐盤」美勞作品,呼應「道德好好玩」所推廣的健康與環保理念。尤其今天到尚仁國小與學童共進機上餐盒時,發現同桌的一位小男生遲遲不肯開動,經詢問才得知小男生要帶回去給媽媽吃,讓她非常感動,立刻邀請小男生分享她的餐盒。 長榮空廚董事長柯金成指出:「長榮空廚投入機上餐點服務至今已26年,現行平均每日提供35,000份機上餐食予20餘家航空客戶。機上餐食除採餐盤裝載,亦另有採餐盒供餐,內容精緻、型式多元。此次為將餐點服務結合公益並推廣環保理念,剛好與張榮發基金會畫作比賽精神契合。此次選用孩童畫作當作機上餐盒外觀圖騰,實係空廚首舉,相信童稚作品不僅可以融化大小乘客的心,增添視覺效果外,透過孩子的手來傳達健康與環保理念,更彰顯意義。」 胡嘉妤的親友團包括阿公、阿媽、母親等人也受邀出席,胡媽媽說:「從來沒有想到女兒的作品有一天竟然可以飛到天上,讓全世界的大小旅客都可以欣賞到,這真的是送給孩子最好的一份禮物!」 現場長榮空廚還特別指派設計這套機上餐盒的主廚吳色美親臨現場介紹餐盒內容,讓小朋友著實上了寶貴的一課。有的學童表示自己從沒搭過飛機,也不知道原來機上還會特別為小朋友準備兒童餐。另一位學童則高興的表示,雖然以前有坐過飛機,但沒想到竟然有機會跟全班同學一起坐在教室吃機上餐,感覺真的很好玩!

Read More

長榮海運:四月營收223.37億元 運價與貨量回溫市場復甦審慎樂觀

(長榮海運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長榮海運昨(九)日公告四月份合併營收,單月營收223.37億元,較上月營收增加4.52億元(增幅2.07%),與去年同期比較減少338.63億元 (減幅60.25%),累計今年度前4月合併營收為891.63億元(減幅60.73%)。 長榮海運分析,四月份整體運價與出口貨量略有回溫,後市仍須視全球政經發展、庫存去化情形與各區域供需變化影響而定,預計未來市場復甦態勢審慎樂觀。

Read More

綠色科技新創獎勵競賽開跑 28家國際級企業34道題目歡迎踴躍參與

(經濟部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為響應全球淨零碳排及綠色轉型趨勢,並持續協助綠色科技新創發展,延續去年「綠色科技新創獎勵競賽」(以下簡稱「綠色競賽」)企業與新創合作共創之經驗,今年度有28家國際級企業包含科技大廠大眾控股、友達光電、友達宇沛、日月光、台達電、光寶、亞旭、和碩、星生方案(中保集團)、凌群、華碩、精誠、聚和、駐龍、樺漢x樺康智雲(聯名出題)、聯發科,知名外商台灣亞德諾半導體x安馳科技(聯名出題)、台灣松下、台灣康寧、西門子歌美颯、美商鄧白氏,民生服務大廠全家、奇美食品、聚陽、遠傳、聯新國際醫院,國營事業台船、台糖等重視綠色議題之企業擔任出題方,徵選具有科技方法、創新思維的新創,共創可行的綠色解決方案。 綠色競賽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主辦,去年有17家大廠參與,促成後續超過10案次衍生合作商機。例如:首屆獲獎新創「奇點無限」實地蒐集「亞旭電腦」於智慧綠能科學城接駁車之各種載運數據及規劃站點,並根據等待的時間、人潮的多寡排出優先順序,利用資料科學及數學演算法技術,開發A.I.R智慧調度派遣雲端平台,計算最佳化路徑並立即回傳車聯網系統,提供自駕車最佳行駛路線,大幅降低成本與減少碳排放,並有效提升運量;另新創企業「信星資訊」成功解題「台達電」所提之建物營運碳盤查系統,雙方已展開台達電溫室氣體碳盤查POC合作專案,信星資訊提出以物聯網平台對接、既有管理系統API資料介接等方式,提供多元且可即時同步的上傳方式,進行碳排資料統計,協助企業收集營運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資訊,定期提供使用者最新的全球碳排放計算基準及計算因數。 今年有更多大廠參與,計28家國際級企業提出34道題目,出題方向包含:資源循環利用解決方案、環境監測與碳盤查、創新數位治理節能方案、環境污染防治解決方案、作業或服務低碳優化方案等議題,反映產業真實的痛點與需求,期透過競賽引導,促成更多新創與企業大廠合作,共同拓展綠色商機及布局潛在應用市場。 綠色競賽自即日起開始受理報名至6月30日止,凡於民國105年1月1日後成立之新創皆可報名參賽。競賽共分初賽、複賽及決賽三個階段,及兩階段的出題企業與解題新創深度輔導。競賽總獎金超過3,000萬元,成功解題新創最高可獲得80萬元獎勵金,並獲得與企業實證合作成為其供應鏈夥伴的潛在機會,且將優先推薦予國發基金「加強投資中小企業實施方案」進行評估,增加新創獲得投資機會。 為利新創能快速瞭解各企業出題內容,將分別於5月10日高雄亞灣新創園及5月11日台北社會創新實驗中心舉辦徵件說明會(詳情請見競賽網頁:https://greentech.startupterrace.tw/),由出題企業說明出題題目之需求背景、目的、應用情境,及解題過程中企業可提供之資源等,歡迎新創企業參加,共同為地球淨零碳排盡一份心力!

Read More

船聯會榮獲防疫一線有功團體殊榮無私奉獻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華民國輪船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全國船聯會)榮獲防疫「一線有功團體」殊榮(見圖,船聯會提供),肯定國籍海運業第一線人員在COVID-19疫情期間為國人無私奉獻。 全國船聯會表示,台灣四面環海,海運產業承載著主要進出口貿易運輸量,當全球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海運成為國家邊境防疫重要一環,因此這份殊榮是屬於全體國輪公司。 船聯會指出,船員是國輪公司所屬船隊在海上執行運務的先鋒,這三年多來,參與政府防疫前線,配合邊境檢疫相關規範,感謝已解編之疫情指揮中心將船員列為優先施打疫苗對象,使得船員繼續在海上堅守崗位為國民提供安心與安全的運送服務,民生物資供應不斷鏈。國輪公司也配合交通部航港局組成「國際海運運輸平穩工作小組」優先滿足國內進出口商與託運人需求,挹注我國進出口貿易締造亮眼成績。 船聯會強調,隨著疫情進入尾聲,回歸正常生活,國輪公司未來仍將秉持初衷善盡社會公民之責提供運送服務。

Read More

中谷物流4600TEU貨櫃船中谷長春/蘭州輪交付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揚子江船業集團為中谷物流建造的兩艘4600TEU貨櫃交付。 該集團表示,集團新揚子造船為中谷物流建造的第七、第八艘4600TEU貨櫃船"中谷長春"、"中谷蘭州"輪通過電簽的方式交付船東,兩船先後離開新揚子一號碼頭開啟營運首航。(附圖取自揚子江船業集團) 據稱,兩船自去(2022)年五月同步開工以來,經營、技術、物資、品質、生產等各部門與船東、船檢通力協作,克服疫情、限電、春節假期等不利生產進度的影響持續保持同步進塢、同步下水、同步取證、同步簽字交船、同步離港﹁六同步﹂。 ALPHALINER數據指出,中谷目前貨櫃船隊規模以96艘、運能14.24萬TEU,在全球貨櫃船隊十五。

Read More

桃園機場客運量昨突破千萬人 解封後半年旅運快速回升

(機場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桃園機場2023年客運量昨(9)日突破1,000萬人次,4月平均日運量為9.1萬人次,已達疫情前的68%,全年旅運量預估上看2,800萬人次,為疫情前(2019年)年運量之58%。桃園機場利用疫情期間加速設施整建、興建三航廈,以因應未來運量成長需求。另外,政府在疫情期間對相關產業辦理紓困維繫產業活力,成為疫後復甦階段旅運明顯成長的重要推手。 機場公司董事長楊偉甫表示,桃園機場為東亞重要轉運樞紐,疫情前每年旅運量均以3至5%幅度成長,營運效率與服務品質備受國際肯定。2020年起面臨疫情挑戰,除了積極配合政府嚴守國門防疫政策,也投入238億元紓困經費,協助相關產業計130多家業者渡過困境,維繫機場相關產業營運活力。期間更把握運量低檔更新基礎設施,像是眾所矚目的第三航廈,在成功克服國境封鎖及缺工、缺料市場環境挑戰,於2021年7月動工興建,整體計畫進度已突破46%,7月即將進行航廈巨柱吊裝的重要里程碑,力拚完工後提升服務量能,讓第三航廈「飛鳥展翼」的飛翔意象,展現臺灣韌性與活力,為推升國家經濟動能注入活力。 桃園機場在疫情期間所蓄積的實力,也轉化為疫後發展的堅實基礎及成長衝刺的重要能量,自去(2022)年10月13日宣布邊境解封後,桃園機場平均日運量從2.1萬人次起,逐步成長至4月9.1萬人,相較於其他亞洲機場,自開放半年以來(2022年10月13日至2023年4月23日),運量成長達68.6%,高於鄰近標竿機場,回復力道強勁。因應解封後的旅客與商機,秉持「有旅客就有服務」的宗旨,截至4月底,商家開業比例已達疫情前79%,機場營運服務井然有序,足見政府投入產業紓困的效益逐漸浮現。 當全球逐漸走出疫情陰霾,桃園機場在迎接新旅程之際,也將肩負起更大責任,機場公司將持續秉持最高規格,推動第三航廈及第三跑道等重大工程完工,打造智慧機場提升營運效率,因應逐漸成長的樞紐機場客貨需求趨勢,以及結合新自由貿易港區籌畫,帶動航空城產業發展藍圖一步步實現,東亞轉運樞紐,加速建設為航空公司及旅客提供最優質的服務,相信恢復榮景再創高峰指日可待。

Read More

ONE第一季營收遽降44.9%獲利大減76.3%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貨櫃船運市場回到基本面,據ONE航運(Ocean Network Express)公布今年第一季/2022財務年度第四季(2023年一至三月)業績報告,當季獲利較上一年度同時大減76.3%。 ONE財報指出,當季營收46.42億美元較上年度同期84.33億美元遽降44.95%,淨利12.1億美元亦較上年度同期51.08億美元明顯衰退76.3%。 ONE分析指出,2022上半年度強勁的市場狀況持續,但在下半年供應鏈正常化導致運能恢復以及需求遽降市場走弱。在商品高庫存率、歐洲因通膨上升而消費下降的背景下,需求萎縮愈發明顯,同時導致第四季現貨運價下滑。 ONE表示,從去年七月份開始的需求放緩進一步加劇,特別是從亞洲到北美和歐洲。亞洲至北美的貨運量降幅達24.5%,儘管今年前兩月美國零售庫存略有下降,但美國進口並未出現增長,一月份亞洲至歐洲的貨運量減少12.9%。 ONE表明對2023年前景極難預測,貨櫃船運市場正處於重大變化,其中因素包括全球供應鏈、戰爭和其他地緣政治導致的宏觀經濟變化和貿易流轉變,以及消費者行為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很難宣佈合理的業務預測,2023全年財務預測亦無法提出。 另訊,ONE持續船隊更新,揚子江船業集團消息,該公司透過SEASPAN船東建造的第二艘1.5萬TEU貨櫃船"ONEFRIENDSHIP"輪近日開啟首航,係新揚子造船為SEASPAN船東建造的七艘1.5萬TEU系列船的第二艘,該輪自2021年十一月點火開工建造,2022年十一月出塢,上(四)月完成海上試航,"ONEFRIENDSHIP"輪總長366米,型寬51米,型深30.2米,設計吃水14.5米,結構吃水16.0米。 新船交付前,揚子江船業集團與船東SEASPAN共同為新船舉行命名儀式,新船教母Manita Handa女士,SEASPAN資產管理部副總裁J.J. Meyer,中國信保江蘇分公司項目險業務處交通運輸科負責人童道平、ABS船級社華中地區運營總經理宋愛民,以及揚子江船業集團副總經理兼新揚子造船總經理杜成忠等高層共同出席命名儀式。Manita Handa女士將新船命名為“ONEFRIENDSHIP”輪,為新船砍纜並擲香檳禮,拉響汽笛,祝福新船、隨船船員航行平安,為船東和租家帶來榮譽和財富。(附圖取自揚子江船業集團)

Read More

AWS台灣數位技能研究:科技人才帶來經濟效益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亞馬遜AWS(Amazon Web Services)發布「AWS台灣數位技能研究:科技人才帶來的經濟效益」研究報告揭示,具備高階數位技能(包括雲端運算或軟體開發)的員工預計可為台灣的年度國內生產毛額(GDP)貢獻910億美元。 報告稱,具備高階數位技能的員工可從收入上獲益,獲得更多的工作滿足感;同時,雇用高階數位技能員工並採用數位和雲端技術的企業可以獲得更好的業務成長和創新。此外,AWS亦與合作夥伴中華電信共同探討雲端與數位技能訓練如何重塑組織文化。中華電信資訊分公司宣布於2023年導入AWS雲拓計劃(Skills Guild),目標預計兩年內達到總計500名員工完成AWS雲端技能的培訓,支持企業的全方位數位轉型。 「AWS台灣數位技能研究:科技人才帶來的經濟效益」係由AWS委託國際調查機構蓋洛普(Gallup)進行研調和發布,探討獲科技賦能的勞動力如何為員工、組織和經濟帶來顯著效益。該研究訪問了台灣超過三百家來自公私營機構以及不同行業的僱主,並將基礎數位技能歸類為使用電子郵件、文字處理器、辦公軟件和社交媒體的能力;中階數位技能歸類為拖曳式網頁設計、偵錯應用程式、資料分析;而高階數位技能則定義為雲端運算架構的建立和維護、軟體和應用程式開發、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詳情請瀏覽AWS台灣資源中心下載「AWS台灣數位技能研究:科技人才帶來的經濟效益」完整報告。 附圖為AWS台灣暨香港總經理王定愷,他表示AWS致力培育台灣的數位人才,已為台灣超過十萬名人士提供雲端技能培訓。(AWS提供)

Read More

中遠海運重工交付香港啟德體育館主體鋼結構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遠海運重工交付香港啟德體育館滑動式頂棚項目主體鋼結構。(附圖取自中遠海運) 中遠海運重工所屬廣東中遠海運重工交付第27批香港體育園主體鋼結構,象徵著在非船製造業務中首個場館類產品,該專案是執行英標/歐盟標準ESBN及香港鋼結構行業作業規範COP2011要求的滑動式頂棚體育館主體鋼結構,是粵港澳聯合承辦的2025年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的主要場館。 據稱,香港啟德體育館專案是香港重大的民生工程之一,廣東中遠海運重工攻克了體育館類鋼結構設計、施工難題,與各方駐廠檢驗人員溝通明確作業標準,制定清晰的生產工序,以材料流向最優化為方向,合理規劃生產場地和流程,整個專案施工週期歷時十一個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