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航空與外貿協會共同參展COMPUTEX 攜手布局全球差旅市場

長榮航空與外貿協會共同參加COMP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於外貿協會貴賓室展示皇璽桂冠艙及豪華經濟艙的機上服務用品,同時準備官網購票折扣碼和獨家LOGO商品送給逛展民眾。(長榮航空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長榮航空與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以下稱外貿協會)再次攜手合作,即日起至5月23日,民眾親臨南港展覽一館的2025年COMP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除了有機會獲得長榮航空全球不限航點票價折扣優惠碼和精美好禮,還能親身體驗波音787皇璽桂冠艙座椅的卓越舒適性,感受五星級航空服務的品質。 長榮航空與外貿協會擁有同樣遍布全球的服務網路,透過雙方緊密合作,共同將台灣企業推向國際。COMPUTEX不僅為全球前三大電腦展之一,同時也是台灣向國際展現產業實力的重要平台,今年吸引超過1,400家來自不同國家的科技企業共襄盛舉,長榮航空藉此機會向全球商務夥伴隆重介紹全新升級的「長榮航空BizFam全球企業差旅回饋計畫」,展現其深耕企業差旅市場與強化國際競爭力的嶄新布局,擴大爭取國際商務差旅的潛在市場,歡迎各產業的企業夥伴,整合彼此資源與客群,共同推廣行銷、深化長期合作關係,攜手成為共築藍圖的堅實夥伴。 長榮航空BizFam為全球化平台,主打一站式差旅服務,企業可透過差旅累積點數,兌換免費機票、艙位升等與機場禮遇,並可直接安排員工使用;同時也提供多元異業優惠,涵蓋飯店住宿、交通接駁、咖啡與按摩等,全面提升全球商務旅客的差旅體驗。 長榮航空於展場內設置互動體驗專區和機上服務用品展示區,讓民眾有機會親身體驗波音787皇璽桂冠艙座椅,感受長榮航空在座椅設計與客艙服務的用心,完成指定問卷調查的民眾還能把長榮航空全球不限航點票價折扣優惠碼和精美好禮帶回家。 長榮航空持續看好商務差旅需求的成長潛力,隨著商務旅客對商務艙和豪華經濟艙的需求漸增,長榮航空不斷精進產品及服務,從機隊和客艙優化,到數位化服務升級,致力於打造更優質的飛行體驗。同時積極拓展具潛力的航線與轉機網絡,發揮台灣地理位置的優勢,強化國際連接力,提升營運效率與顧客滿意度,穩固在區域與全球市場的競爭地位。

Read More

AirAsia全新打造東南亞旅遊節目飛吧玩客開播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AirAsia開播全新打造旅遊節目,亞洲低成本航空品牌AirAsia昨(廿)日宣布打造全新旅遊東南亞的節目正式開播,由人氣主持人何美,搭配擁有超強綜藝感的「四大神獸」-大馬影帝謝佳見、台八男神陳謙文、棒棒堂男團偶像楊奇煜、台日混血男星各務孝太領航,搭乘AirAsia四大航線,深入東南亞三大國家:馬來西亞、泰國與菲律賓、七大城市。(附圖由AirAsia提供) AirAsia表示,訂名為《飛吧!玩客 Let's Go Flying》全系列共13集,內容橫跨AirAsia主要航線,以美食、交通、住宿、景點等旅遊元素為核心,呈現年輕世代最愛的主題式玩法。節目主打「說走就走」的隨性冒險精神,透過無厘頭的挑戰任務與突發事件,激發出旅行中最真實、最有趣的瞬間。不只是旅遊節目,更是一場瘋狂又刺激的探索之旅,邀請觀眾跟著節目一起放膽飛行、感受東南亞的獨特溫度! 為慶賀旅遊節目《飛吧!玩客 Let's Go Flying》正式開播,AirAsia推出台北/高雄飛往吉隆坡的限時特惠機票,單程未稅只要730元起!優惠適用出發日期為即日起至2025年11月30日,讓您輕鬆用超值價格說走就走,飛向馬來西亞展開冒險。 AirAsia台灣行銷業務總經理王慕凡表示,AirAsia作為亞洲規模最大、深受歡迎的低成本航空,自2009年開航台北-吉隆坡航線以來,該公司已承載超過九百萬人次的台灣乘客,其平價機票與貼心的航空服務深受台灣粉絲喜愛,此次亦是AirAsia首次在台灣與電視台共同製作旅遊節目,希望透過《飛吧!玩客 Let's Go Flying》,讓更多人看見東南亞的迷人魅力,歡迎大家跟著節目一起來個說走就走的驚喜旅行。

Read More

港務公司致力防範非洲豬瘟疫情入境 持續強化宣導防疫事項

蘇澳港旅運場站宣導文宣。(基隆港務分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公司自107年國際非洲豬瘟疫情爆發,配合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法規執行,於基隆港、蘇澳港、臺中港、高雄港、澎湖港及花蓮港等6個旅運場站放置宣導海報及文宣,並於掛靠本國商港之國際郵輪上,以循環輪播方式持續播放防疫宣傳影片,今(114)年度截至4月底共計宣導179艘次,持續強化宣導防疫事項及動物傳染病罰則。 該公司除於旅運場站宣導外,為落實境外船舶廚餘不落地,以及船員生活垃圾清運部分,要求船方使用透明可目視檢查垃圾袋,免除需破袋檢查感染風險,並要求船舶垃圾清運承攬商收取垃圾時,須嚴格注意船方移交之船員生活垃圾,若發現船方讓廚餘混裝入境意圖,將即退還船方,並通報相關單位,再由承攬商將垃圾直送焚化廠處理,另增加垃圾車消毒次數及加強工作人員個人衛生防疫,以落實邊境防疫工作。 另為防範非洲豬瘟疫情入境,臺灣港務公司積極與疾管署、航港局、防檢署、食藥署等保持聯繫,確保各國際及國內商港均提供安全的港埠環境,包括用水、洗手間、食物、廢棄物、病媒、化學與核輻射物質等,此外,亦建立港埠防疫暨管理相關機制,並協助進行相關檢查,及早偵測、辨識潛在風險並預作防範,有需要時,亦協助對入出境旅客採取管制措施,即時採行對應之處置或措施。 端午佳節即將到來,划龍舟、吃粽子慶端午必不可少,但粽子內餡種類豐富多樣,可能含有肉製品,呼籲民眾切勿請親友自國外郵寄或攜帶含肉製品食物。連假期間出國旅遊攜帶伴手禮回國,也請避免違規攜帶檢疫物入境,以免受罰,共同維護國人健康安全並防堵疫情傳入。

Read More

基隆關:進口活生鮮或冷藏牡蠣蠔蚵 請確認來貨是否受輸入管制

(基隆關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基隆關表示,為確保進口活、生鮮或冷藏牡蠣(蠔、蚵)能順利通關,業者於進口前務必詳加確認來貨的規格(如殼長)及學名,以辨明來貨是否受輸入管制。部分牡蠣輸入涉及野生動物保育法(下稱野保法)管制,若未事先取得海域野生動物保育之中央主管機關海洋委員會(下稱海委會)同意文件逕行報運進口,恐涉該法違章並導致貨物無法通關,影響自身權益。 基隆關說明,海關執行邊境查驗,依循的不限於貿易法規,亦包含其他相關法令輸入管制要求。針對進口活、生鮮或冷藏牡蠣(蠔、蚵),除依殼長大小歸列不同貨品分類號列並適用相對應的貿易法規輸入管制外,倘該物種亦屬野保法適用範疇,則輸入該物種須同時符合貿易法規與野保法的雙重管制規定,始得輸入。 基隆關進一步解釋,以殼長小於2公分,貨品分類號列0307.11.10.00-5「牡蠣(蠔、蚵)苗」為例,觀諸海關進口稅則輸出入貨品分類表合訂本,在該貨品分類號列(CCC Code)輸入規定欄下雖為空白,然依據該合訂本輸出入規定欄使用說明,輸入野保法列管的海洋野生動物,屬「其他相關輸入規定」,仍應符合野保法管制規定方可輸入。依據野保法第24條及「海洋野生動物活體及產製品輸出入審核要點」第2點規定,就海洋野生動物輸入,原則採個案申請同意,例外就特定物種通案核准逕行輸入。目前依海委會公告,「准許輸入一般類海洋野生動物物種名錄」中,牡蠣部分僅載列物種學名「Crassostrea gigas」、「Saccostrea glomerata」。換言之,進口殼長小於2公分的牡蠣苗,除前開二物種外,其他物種仍需向海委會個案申請同意後始得輸入。 基隆關再次強調,業者於報運進口牡蠣前,務必確認來貨規格大小與正確學名,並據實申報,以加快通關時效,並免違章受罰。業者如對特定牡蠣物種是否屬野保法輸入管制範疇有疑問者,可逕洽海委會海洋保育署或參考其官方網站(網址:https://www.oca.gov.tw)「首頁>為您服務>海洋野生動物業務申請」相關說明。倘有進口通關程序上問題,歡迎洽詢基隆關,以確保進口作業順利進行。

Read More

COMPUTEX2025今登場 工研院醫療物流AI機器人阿幫亮相

工研院研發的醫療物流AI機器人「阿幫」,具備全天候自主行動能力,可於護理站與開刀房之間進行血品與醫療器材的即時遞送,有效減輕護理人員工作負擔。(工研院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看好智慧醫療物流的未來發展,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補助工研院開發醫療物流AI機器人「阿幫」,具備全天候自主行動能力,可於護理站與開刀房之間進行血品與醫療器材的即時遞送,有效減輕護理人員工作負擔。目前該技術已進駐高雄榮民總醫院完成驗證,並將於20日開展的COMPUTEX 2025 經濟部科技研發主題館中亮相,現場模擬在醫療情境下運送醫療物資、靈巧閃避的特色。 根據衛福部統計,臺灣於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即65歲以上人口將超過總人口數的20%,臺灣護理人力缺口至2030年仍有5.5萬至7.4萬,醫護工作環境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工研院南分院執行長曹芳海表示,現行醫療流程中,不論透過電話或電子化平台進行溝通,病患手術所需的血品與醫療器材仍仰賴護理人員遞送。在護理工作繁重的情況下,可調運送血品的護理機動人力極為吃緊。為解決此問題,工研院攜手季河資訊、廣盈自動化及中華電信,開發能自主運送血品與醫材的醫療物流AI機器人「阿幫」,每天可替醫院節省約720分鐘的遞送時間,相當於1.5個人力,不僅有效紓緩醫護壓力,更有助提升整體醫療服務品質,是醫療現場中的重要幫手。 工研院組長李坤敏表示,阿幫在設計上整合了5G AIoT後台派車智慧管理系統及AI影像辨識技術,能即時偵測6公尺內人員與障礙物,並快速運算其距離與移動狀態,進而靈活地執行減速、閃避與禮讓等動作,萬向輪設計更提升行動靈巧性,大容量機身則增加了單次的遞送量。實際在高雄榮總應用成果顯示,護理人員每日搬運醫材的次數約可從240次降至120次,工作量減少50%,有效提升醫護資源使用效率。 此次阿幫將在5月20日登場的 COMPUTEX 2025南港展覽館一館四樓 L 區「經濟部科技研發主題館」展出,工研院並同時展出多項創新成果,包括服務AI、製造AI、沉浸現實、綠能永續、新世代通訊等25項技術亮點,全面展現臺灣在智慧科技研發上的產業化成果。 工研院擘劃「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聚焦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與韌性社會四大應用領域,發展包含人工智慧與資安、半導體晶片、通訊、智慧感測等四大智慧致能技術,全面支援產業創新,強化我國科技自主實力,迎戰未來挑戰。工研院參展COMPUTEX經濟部科技研發主題館主題網站:http://moeatech.com/

Read More

海大承辦航港局建立我國海事案件統計機制與平台 召開第一次專家座談會

海大為助交通部航港局建立我國海事案件統計機制與平台召開第一次專家座談會。(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國際海事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心,承辦交通部航港局「研訂海事案件統計機制委託專業服務案(113-114 年)」,協助建立我國海事案件統計機制與平台,舉辦第一次專家座談會,採實體與線上同步進行,邀集相關單位運安會、漁業署、海巡署、船聯會、產險公會、公證公會、全律會、航港局與所屬各航務中心等單位代表參與。 計畫主持人、海洋法律與政策學院院長暨國際海事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饒瑞正教授致歡迎詞時表示,自去年9月承接本案以來,研究團隊持續與委託單位密切合作精進相關研究工作,希望能透過本次座談會汲取各界意見,進一步優化團隊所提出的海事案件統計機制、船舶航安管理系統及航安指標,藉達到提升我國航政監理量能、與本土調適後的國際接軌目的外,更進一步可做為航運業提供風險管理、保險業我國周遭海域事故風險評估、法律實務界案件佐證依據與學術研究之資料庫。 饒院長進一步指出,本計畫短期內將研訂「海事事故或事件統計作業要點」,內含統計機制、航行安全管理系統(SMS)評估方法與航安衡量指標,長期則完成我國自有而如同國際海事組織IMO GISIS及歐盟EMCIP之海事案件統計平臺。本案為整合型跨領域研究案,因而網羅校內智慧航運研究中心主任高聖龍特聘教授、海洋永續科技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江雅綺教授、航運管理學系林泰誠教授、航運管理學系主任邱榮和教授、運輸科學系暨馬祖行政處處長桑國忠教授及國際海事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張以承等,投入專業與經驗。 會議期間,與談專家海運暨管理學院院長翁順泰教授分享航安的分析方法,以便進行案件成因及質化分析。中華民國船長公會丁漢利引水人,則在與談時分享自身在航運上的實務經驗,表示我國優秀的船長們都有很多「獨門秘笈」,如果能進一步與研究單位或航政單位分享交流,對於個案事故成因的研判將帶來高度幫助並提升調查效率。立言法律事務所張訓嘉主持律師則針對海事事故的定義提出不同的觀點,並拋出問題:「海事事故是否要局限於船員或船舶所產生的事故」海洋污染事故是否納入海事案件的評估,值得討論。 海大國際海事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心期望透過整合各界專家之經驗與建議,完善建立我國海事案件統計機制與平台,為臺灣的海事安全管理體系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並推動我國在國際海事界的影響力。

Read More

我國連續八年榮登東京備忘錄白名單排名升至第六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我國船舶監理躍升東京備忘錄排名提昇,再創歷史最佳成績。 交通部航港局今(19)日表示,東京備忘錄(TOKYO MOU)公告最新的海運管理績效年報,我國再次榮登東京備忘錄「白名單」國家,已是連續第八年獲得白名單之肯定,成績排名更由去年的第14名躍升至第六名,締造歷來最佳表現。 此外,美國海岸巡防隊亦於近期公布最新年報,我國同時列為國輪零留置紀錄之優良船旗國。 航港局表示,東京備忘錄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港口國管制合作策略聯盟組織之一,針對到訪亞洲地區之外籍船進行港口國檢查,主要目的為消弭次標準船所帶來潛在之海事安全及海洋污染風險,我國位處東京備忘錄管制範圍,所以東京備忘錄的成績最能體現我國國輪的管理績效。另美國身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世界各國透過海運與美國往來非常頻繁,美國海岸巡防隊(USCG)也發展出其專屬的船舶檢查及評比機制,獨立於其他港口國管制組織,到訪美國港口的外籍船舶均由美國海岸巡防隊依船舶風險評估結果實施抽查。 航港局長葉協隆對此表示,海運對我國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該局關注國籍船舶於全球海域航行安全及環保等議題,並持續推動國際海事組織(IMO)各項公約之國內法化,精進我國國輪管理效能,以具體行動落實國際責任。未來亦將持續攜手我國優良航商及驗船中心維持東京備忘錄及美國海岸巡防隊的優異成績,共同提升國際海運市場競爭力。 附圖為航港局偕同驗船中心召開座談會,宣導國輪管制要求及強化航安作為。(航港局提供)

Read More

臺北關再添緯創資通公司竹北廠保稅工廠新夥伴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北關再添緯創資通公司竹北廠保稅工廠新夥伴。(臺北關提供)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竹北廠經臺北關核准登記為保稅工廠,該關關務長黃漢銘赴該廠,與該公司全球製造廠區總經理賴志忠共同主持揭牌儀式,典禮簡單隆重。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為全球主要資訊及通訊產品供應商之一,於北美、歐洲及亞洲各地設有營運據點,提供多樣化及全球化的服務。該公司為專業代工服務廠商,致力於產品的研發設計、製造及服務等方面,近年來更將業務擴展到AI領域。為服務更多的客戶、降低營運成本及提升產業競爭力,除了現有的湖口廠、湖口二廠保稅工廠,本次申請竹北廠一併加入保稅的營運範疇。 臺北關進一步表示,經海關核准登記為保稅工廠,享有進口原料加工外銷免徵稅費之優惠,能降低業者營運成本,提升廠商國際競爭力。該關將秉持一貫服務精神,提供更便捷優質的通關環境,以協助保稅廠商爭取商機拓展外銷。

Read More

PIL首艘8200TEU薄膜型LNG雙燃料貨櫃船交付營運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揚子江船業集團新揚子造船為新加坡太平船務(PIL)建造的首艘8200TEU薄膜型LNG雙燃料貨櫃船“KOTA OASIS”輪交付投入營運。 附圖為揚子江船業集團與太平船務共同為新船舉行隆重命名儀式,命名人Cindy Chang女士,太平船務副主席張秋聲,太平船務首席執行長高瑞澤,勞氏驗船協會(LR)大中華區總裁鄧守榮,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副院長周志勇,以及集團副總經理兼新揚子造船總經理杜成忠、集團副總經理周科偉、集團副總經理吉宏飛先生等領導和嘉賓共同出席命名儀式。命名人Cindy Chang女士將新船命名為“KOTA OASIS”輪,為新船砍纜、擲香檳禮並與嘉賓們登船參觀。(圖取自揚子江船業) 揚子江船業表示,該輪是集團為太平船務建造的四艘8200TEU薄膜型LNG雙燃料貨櫃船“O級”系列中的第一艘。該型船是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SDARI)聯合集團研發建造的新一代綠色節能環保型貨櫃船,能夠兼顧支線航線和遠洋航線的運輸任務,航速、載重量、重櫃數等性能指標均優於合同要求。該型船總長260.0米,型寬45.6米,型深24.7米,設計吃水12.5米,結構吃水15.5米。 該船型為集團貨櫃船建造史上首批次搭載GTT薄膜艙的船型,燃料艙還適合氨燃料裝載,並獲得相應的氨-Ready船級符號的LNG雙燃料集裝箱船,其代表了中型貨櫃船的最前沿設計技術和建造水準。該船配備瓦錫蘭的LNG雙燃料供氣系統,滿足全球最嚴格的排放要求(與傳統的燃油貨櫃船相比,可減少20%的碳、85%的氮氧化物和99%的硫氧化物),EEDI提前滿足phase3要求。 該型船最大裝箱量8350TEU,其中艙內5562TEU,甲板2788TEU。冷藏貨櫃可裝850FEU,其中艙內200FEU,甲板650FEU,貨艙結構、艙口蓋和綁紮橋一體化設計,實現冷櫃、危險品櫃、標準櫃、高櫃可任意組合裝載且不損失櫃位。 該船是集團作為大陸首家民營船企與法國GTT合作,搭載MARK Ⅲ薄膜型圍護系統的船型,該系統裝載LNG的蒸發率更低,綜合整艙的結構重量也低於常規型的B艙和C罐,間接提高了14噸均櫃的裝載數量。本船主機配備了先進的iCER系統,不但確保燃油模式滿足氮氧化物Tier Ⅲ排放要求,還降低了LNG模式下的甲烷逃逸,進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發電機配備了SCR系統,同樣滿足IMO對於氮氧化物的排放要求。

Read More

海大前往雲林辦理海洋教育科技AR/VR體驗互動教學

海大師生至三條崙海洋教育中心體驗海洋科技教育。(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USR計畫「雲林四口-里海漁鄉」與在地合作密切,由計畫主持人李明安副校長及曾煥昇副教授帶領42位海大師生,前往雲林縣四湖鄉三條崙海洋教育中心辦理「海洋教育科技AR、VR體驗互動教學」,以科技為媒介,深入推廣海洋教育。海大亦聯合雲林縣政府、四湖鄉公所、國立北港農工職業學校及崙南社區,共同辦理「淨灘、淨岸、淨林活動」,提升學生與居民對海洋環境變遷的認識與海洋保育急迫性的認知。 當日上午,由三條崙海洋教育中心人員為海大師生進行雲林海岸線基礎知識講解,介紹當地海岸現況與主要挑戰。隨後,師生體驗中心設置的AR、VR互動科技體驗區,包括多人沉浸式划船、模擬釣魚、互動投影、沉浸情境投影等,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加深對海洋環境的理解與關注。 下午,海大師生聯合雲林縣政府、雲林縣四湖鄉公所、國立北港農工職業學校及崙南社區,總計76人,齊聚三條崙海水浴場親水公園,共同參與「淨灘、淨岸、淨林活動」。活動由海洋教育中心楊永毅主任領隊,帶領大家一同探訪四湖沿岸環境,實地解說親水公園的環境特色與變遷歷程,同時導覽三條崙海清宮包公祖廟及鄭成功文物陳列館,讓參與者更深入瞭解先民與海洋互動所累積出的在地文化與歷史價值。 在海大與北港農工師生、四湖鄉公所及崙南社區社區村民的通力合作下,撿拾大量海洋廢棄物與垃圾,包括蚵棚竹架、蚵殼、保特瓶與保麗龍等。楊永毅主任指出,雲林與彰化為臺灣養殖蚵的重要縣市,養殖設施在颱風或強風作用下容易導致損毀,造成廢棄物漂流上岸,嚴重影響海岸生態環境。透過此次實地「淨灘、淨岸、淨林」的活動,讓參與者更清楚了解人類活動對海洋的影響,也反思個人對海洋保育的責任與行動,激發從「心」出發的環境行動力。 最後李明安副校長代表海洋大學頒發感謝狀,致謝雲林縣政府、四湖鄉公所、北港農工、崙南社區、三條崙海洋教育中心及楊永毅主任的大力協助,並感謝師生與當地社區民眾的熱情投入。期盼透過這次行動深化海洋知識的傳承,實踐減塑與環境保護,共同為雲林沿海的美麗與永續貢獻一份心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