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購受泥船高601號 辦理命名暨下水典禮

新加坡金興造船公司董事長Thomas Tan(左4)、臺灣派駐新加坡代表大使童 振源 (左5)、港勤公司董事長陳榮聰 (左6)及財團法人驗船中心CR執行長鄭志文(左7)參與受泥船命名暨下水典禮合照。(臺灣港務港勤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新加坡廠商KIM HENG SHIPBUILDING & ENGINEERING PTE LTD(金興造船工程私人有限公司)標得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高雄分公司,委託臺灣港務港勤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港勤公司)代辦「新購受泥船1艘」購案,於本月15日在新加坡金興造船廠舉行命名暨下水典禮。 新加入的受泥船生力軍除可配合鏟斗式挖泥船及抓斗式挖泥船執行高雄港港區碼頭船席例行性清淤疏浚整平作業的海拋工作,更將泥艙容量增大至680 M3的,可大幅提升高雄港內浚挖的效益。本案於112年8月下訂新購受泥船1艘,並於114年5月15日舉行命名暨下水典禮,原預定5月16日凌晨下水,因下水須考量當地區域潮汐、港口特性及作業安全性,因此於5月18日凌晨正式下水,預計於114年第三季交船加入港區服務團隊。 該受泥船將入CR船級認證,其承載能力則須達到1000噸(含以上),泥艙滿載時受泥船航速12節。另受泥船為本集團第一艘開體式受泥船,有別於傳統受泥船之開艙方式,對於高雄港疏浚之能力有莫大助益。港勤公司董事長陳榮聰致詞時表示:「感謝造船廠金興造船、設計團隊KCM、船級協會CR及各承包商、供應商的付出。期許這艘船可順利下水,且完工及交船皆可順利。未來這艘船舶將投入高雄港港灣疏浚及航道維護,提升浚挖效率及安全性,守護台灣港區海域暢通。」

Read More

MSC東亞/中東市場新航線CLAN青島港首航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地中海航運(MSC)中東新航線CLAN首航,青島港消息,“地中海弗羅拉(MSC FLORA)”輪靠泊山東港口青島港QQCT碼頭,象徵著MSC獨立營運的東亞與中東市場新航線CLAN在青島港正式投入營運。(見圖) 據瞭解,該航線計畫部署八艘船週班營運,覆蓋青島、上海、寧波、南沙、新加坡、那哈瓦舍瓦、達曼、哈邁德港、朱拜勒、巴林、可倫坡等重要樞紐港口,構建起東亞與中東、南亞之間的海上黃金物流通道。“地中海弗羅拉”輪全長355米,最大載櫃量11552TEU,是當前國際航運市場的主力船型之一。 地中海航運表示,CLAN航線的推出是其全球網路戰略拓展的重要里程碑,旨在把握中東、南亞地區的經貿增長機遇,優化國際供應鏈服務體系。依託青島港的樞紐輻射能力,貨物可快速分撥至日韓、東南亞及中國北方腹地,為進出口企業顯著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 青島港方面表示,面對國際航運市場波動,青島港始終秉持“連結全球、服務腹地”的發展理念,以打造穩固可靠的供應鏈為核心任務,不斷強化和完善自身的樞紐功能。此次開通的新航線,不僅能夠實現直達目的港,大幅提升運輸效率,還依託青島港高效的中轉網路,成功串聯起非洲、澳洲等極具潛力的市場,構建起一條橫跨三大洲的“黃金運輸走廊”。 今(2025)年以來,青島港海運航線總數突破220條,航線網路輻射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多個主要港口,實現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港口的全面覆蓋,形成“東聯日韓、西接中亞、南通東盟、北達俄蒙、輻射全球”的國際航運格局。

Read More

海大李孟洲教授團隊勇奪巴黎國際發明展金銀銅三大獎

李孟洲教授(右)開發出一套專利化培養技術,可規模化生產藻紅蛋白(左為團隊的葉翰揚博士)。(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李孟洲教授長期深耕藻類培育與萃取物應用,並於 2020 年藉由國科會價創計畫建立完整的藻類種原庫及規模化養殖系統,同時衍生新創公司「鴻藻生技股份有限公司」(Home Algae Biotechnology Co., LTD)。在本月舉辦之第 124 屆巴黎國際雷平發明展(Concours Lepine)中,李教授攜手業界夥伴,以三項研發成果勇奪金牌、銀牌與銅牌,從全球 250 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展現海大在藻類科技創新與永續應用上的領先地位。 獲獎技術亮點:1. 金牌|「具有微孔隙的海藻養殖基材」由鴻藻生技與純萃生活(Nature Pure)共同研發,運用回收玻璃低溫燒結成具微孔結構之海洋環保基材,不僅可固定藻類及珊瑚幼體,還兼具碳封存、淨化水質以及海洋復育功能,為對抗氣候變遷提供創新永續解方。 2. 銀牌|「臺灣寄絲藻專利萃取藻紅螢光蛋白(R-PE)」從臺灣原生獨特之寄絲藻(Colaconema Formosanum)中萃取,擁有高亮度螢光與低碳排生產優勢,已與國際大廠進行競品測試,亮度媲美全球市占率第一的 Agilent 產品,廣泛應用於細胞觀察之顯影、醫療診斷、生物科技與保健品產業。 3. 銅牌|「室內淺耕培育食用海藻技術」由李教授與光鮮綠蔬(Valofresh)合作設計及開發,結合 LED 光譜與封閉循環系統,在無污染環境下高效率培養食用綠藻、紅藻,藉由智慧養殖物聯網(IoT)與雲端追蹤確保品質穩定,杜絕海洋塑膠微粒及重金屬污染。 巴黎國際雷平發明展(Concours Lepine)創辦於 1901 年,為全球歷史最悠久、最具公信力的發明競賽。此次一舉囊括「金銀銅」三獎項,不僅是對李孟洲教授團隊科研實力的最高肯定,更彰顯海大在藻類科技、環境永續與產學合作成果上,榮登國際舞台發光發亮。 此次佳績也象徵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在全球海洋科技版圖中不可忽視的地位。海大將持續以「創新、永續、國際化」為核心,鏈結世界級研究資源與產業夥伴,把臺灣海洋科研成果推向國際市場,為全球藍色經濟與氣候變遷行動注入新能量,讓「臺灣海洋」的光芒在國際舞台上持續閃耀。

Read More

日本海事協會公布氨燃料船舶安全營運指導方針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日本海事協會(ClassNK)公布「氨燃料船舶安全營運指導方針」(Guidelines for Safety Operation for Ammonia-Fueled Vessels), 提供船上活動相關注意事項以支援替代燃料船舶的採用。(附圖由日本海事協會提供) 日本海事協會表示,「氨燃料船舶安全營運指導方針」係為考慮導入氨燃料船舶的業者提供安全指引,以保障氨燃料船營運安全。透過確實遵守指導方針,即可實現安全且安心的氨燃料船營運。指導方針的首要之務就是保護船員的安全,且內容涵蓋日常營運中需注意的事項:像是在出現氨氣外洩時,考量健康因素而應採取的措施,以及突發事件中的人員防護設備(PPE)及緊急設備需求。 在著眼於航運業脫碳的目標下,就訂單而言,替代燃料船舶的採用情形已接近總數的40%,預計在未來將持續增加。另一方面,雖然氨能此類替代燃料仍伴隨有傳統重油所沒有的特殊風險,但對於此類船舶營運的相關資訊卻略顯不足。為了預先提供氨燃料船舶營運相關的資訊,該協會根據日本及海外取得的最新資訊來制定此指導方針,其中總結了氨燃料運輸、儲存及操作相關的具體注意事項與管理方法,並從船員的觀點來提供現場可實際應用的內容。 該協會將根據今後的業界討論、研究成果、以及最新知識來持續更新此指導方針。作為全面支援客戶順利過渡至零碳排的「ClassNK過渡期支援服務」(ClassNK Transition Support Services)的一環, 該協會將持續致力達成替代燃料船舶的安全營運與積極引進。 上述指導方針已免費提供該協會官網My Page會員下載: https://www.classnk.or.jp/account/ja/Rules_Guidance/ssl/guidelines.aspx

Read More

黃埔文沖船為長榮海運建造EVER WISH輪交付啟航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船集團黃埔文沖船廠為長榮海運建造的2300TEU貨櫃船“EVER WISH”輪本(五)月13日交付啟航,據稱,該輪交付較合約提前六個月。(見圖) “EVER WISH”輪是黃埔文沖為長榮海運建造的第八艘同系列船舶,該系列船舶採用先進的節能環保設計,滿足IMO最新排放標準,適應全球多港口靈活運營需求,是典型的綠色經濟型貨櫃船代表。 黃埔文沖表示,此次“EVER WISH”輪的順利交付,象徵著中船集團與長榮海運之間策略合作關係的進一步鞏固,雙方在多個專案上形成高效協同,為後續批量訂單奠定良好基礎。黃埔文沖持續刷新交付週期,面對全球船東對高效、環保、靈活船型的迫切需求,正穩步邁向高端建造的全球前列。

Read More

臺中關保稅工廠講習登場 聚焦貨物通關與受託加工

(臺中關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為提升保稅工廠從業人員對保稅貨物通關及帳冊管理制度的認識,強化廉政觀念與反詐騙意識,財政部關務署臺中關舉辦保稅工廠保稅業務人員專題講習及綜合座談,保稅工廠參加人員相當踴躍。 臺中關表示本次講習內容涵蓋保稅制度規範、貨物通關實務、帳冊紀錄要領及查核重點,特別針對常見的違規轉運通關態樣與法令規定進行宣導說明。透過課程,與會人員對於保稅貨物通關與受託加工的控管流程及帳冊準確紀錄的重要性有更深入認識,有助提升整體管理效能與法遵意識。此外,活動中特別安排廉政與反詐騙專題講座,提醒與會者防範公私部門貪瀆風險,強調「企業誠信、透明經營」的核心價值。針對近年常見詐騙手法,如冒用政府機關名義、詐取帳密或款項等情形,進行實務說明與防詐觀念宣導,強化從業人員識詐、防詐能力,營造安全交易環境。 臺中關進一步表示,保稅制度對國內產業發展與國際供應鏈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盼透過持續性的專業培訓及法紀宣導,協助保稅工廠健全管理制度、落實內部控制,共同推動政府廉能政策與企業誠信文化,打造安全透明的營運環境。

Read More

強化船舶ISM稽核實戰力 CR舉辦ISM內稽訓練課程

驗船中心舉辦ISM訓練課程,透過案例探討,傳授稽核技巧。(驗船中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團法人驗船中心(CR Classification Society,簡稱CR)於5月15日至16日在台北總部舉辦「國際安全管理章程(ISM CODE)內部稽查訓練課程」,課程主題聚焦於船舶安全稽核要領、案例演練等,藉由為期兩天的密集課程,使學員全面瞭解稽核概念,並藉由案例演練與講師經驗分享,強化學員實務應用,落實船舶安全管理意識,進一步減少潛在的安全缺失。 CR表示,ISM CODE為船舶安全管理及操作與防止污染提供國際標準,本次課程內容除了介紹ISM CODE條文規定外,更著重在如何實際執行稽核工作,包含船舶操作、設備維修保養及船員管理等各式狀況下的稽核流程與重點,並強調與船長、輪機長等船上人員有效溝通之重要性,以落實船上的安全管理。 CR指出,為使學員在實務稽核應用上銜接順利,自今年度起課程內容中特別新增公司與船上之內部稽核要領與案例演練等主題,課堂中講師藉由案例分析探討,帶領學員逐步分析案例,並以自身經驗補充稽核中常見盲點與應對建議,更透過模擬案例演練,加強學員熟悉流程並培養獨立稽核能力,期能透過知識與經驗的傳遞,進而提升我國船舶安全。 此次課程報名踴躍,共計有萬海、中油、四維等十多家公司報名參加,本課程將於今年10月再舉辦一場次。另針對國際船舶及港口設施保全章程(ISPS CODE),CR亦有開辦「公司保全員CSO訓練課程」歡迎航運先進踴躍報名參加,詳情可參考CR官網-訓練課程專區https://www.crclass.org/category/training/。

Read More

海保署與韓國海洋水產部交流海廢治理 深化海洋保育

韓國海洋水產部漁業資源局漁具押金管理中心副理CHILHOON JEONG (左),與海保署李筱霞副署長(右)討論兩國海廢處理機制。(海保署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拓展國際交流更進一步!韓國海洋水產部漁業資源局漁具押金管理中心副理CHILHOON JEONG率相關職員、漁具製造及進口商、漁民、記者、政策專家等19人團隊,拜會海保署,雙方就海洋廢棄物治理與「漁具押金制度」展開深入對話。會中除了分享我國海廢處理經驗,亦針對漁網具管理策略交流實務做法,為未來深化臺韓合作鋪路。 海保署表示,此次交流特別就我國海廢治理脈絡及核心執掌業務進行說明,並分享從源頭調查、海廢清除、漁港暫置區到末端海廢回收再利用等策略;韓方則分享「漁具押金管理中心」押金制度試辦內容,包括標示技術、收費辦法以及未來押金制度實施目標等,會中雙方亦交流兩國海廢回收再利用處理與管理機制,韓方對於我國政府與企業端執行海廢回收再利用表示高度認同,並特別讚賞海保署與地方政府合作推動「環保艦隊」等業務,會議討論相當熱烈。 海保署說明,韓國根據該國《漁業法》第81條規定,於2024年1月成立「漁具押金管理中心」,規範製造或進口漁具(如漁網、浮標等)業者於銷售漁具時應額外收取一筆「漁具押金」費用。漁民在購買漁具時需支付此押金,並於日後將使用過的漁具退還給指定回收站時獲得押金返還,以確保漁具不再使用後能有效回收,不是被遺棄在海中成為海洋廢棄物。 海保署署長陸曉筠表示,海洋廢棄物已是全球共通性的問題,除國內各部會機關及民間企業單位公私協力合作外,亦須持續與他國深化合作交流,尤其漁網具管理儼然為海廢治理中相當重要且亟需著手的議題,本次與韓方海洋政府部門就此方面議題進行交流實屬相當難得的經驗,亦呼應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海洋及漁業工作小組(OFWG)中所提到的海洋廢棄物治理工作項目,未來希望能持續與韓方保持密切合作,共同優化漁網具管理及海廢治理議題。 海保署說明,韓方本次來臺除拜會外,亦將參訪海保署海廢再生聯盟(華美光學),並前往東港鹽埔漁港海廢暫置區實際瞭解我國廢漁網具前端處理情形,加深本次來臺參訪經驗。期盼後續雙方能展開更多交流,攜手朝向潔淨海洋願景努力。

Read More

航港局啟動全額補助小船與自用遊艇裝設AIS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交通部航港局啟動全額補助小船與自用遊艇裝設AIS,預計補助4,609艘船舶,補助期限至明(115)年六月底止。(附圖由航港局提供) 為提升海上事故搜救效能並加強船舶避碰能力,航港局發布「交通部航港局補助全長未滿十二公尺自用遊艇與動力帆船及總噸位未滿二十之小船裝設船舶自動識別系統船載臺作業要點」,本次補助計畫將全額補助符合條件的小船、自用遊艇及動力帆船裝設船舶自動識別系統船載臺(AIS),預計補助對象為4,609艘船舶,補助期限至明(115)年六月底止。 航港局並啟動相關修法作業,未來將要求小船及遊艇必須裝設AIS並訂有罰則,以確保海上交通提供更為完善安全保障,並有效防範潛在的海上事故。該措施旨在確保海上航行安全,並有效防範潛在的海上事故,呼籲符合補助條件船主把握機會儘快申請,以免受罰。 航港局指出,AIS系統可有效強化船舶間識別與通聯能力,協助避碰並即時通報海上事故資訊,是提升航行安全與搜救效率的重要工具。透過本次全額補助方式,減輕船主經濟負擔,同時能提升小型船舶與遊艇的安全防護,減少海上事故發生。 航港局局長葉協隆表示,根據現行法規,總噸位20以上船舶、載客小船與非自用遊艇要求裝設AIS,但目前小型船舶與自用遊艇尚未強制要求裝設。此次,補助計畫採全額補助,補助期限至115年六月底,每船限補助一臺,呼籲符合補助條件的船主踴躍申請裝設AIS,相關申請資訊可於航港局官網查詢(網址https://ppt.cc/fcHenx),後續請船主於航行中確實開啟AIS訊號,且非經航港局許可,不得自行修改該船核配之水上行動業務識別碼或挪為他用,共同維護海上交通安全與航行環境。

Read More

長榮航空機上Wi-Fi大升級 今年7月啟動全新免費上網服務

今年7月起,長榮航空將啟動全新免費機上Wi-Fi大升級,讓搭乘不同艙等的「無限萬哩遊」會員享受高空「隨時在線、無縫接軌」的上網服務。 (長榮航空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長榮航空今年7月起將啟動全新免費機上Wi-Fi大升級,讓搭乘不同艙等的「無限萬哩遊」會員享受高空「隨時在線、無縫接軌」的上網服務。為推廣此項升級體驗,長榮航空針對所有旅客(包括會員及非會員)推出暑期限時活動,自今(2025)年7月1日至9月30日止,所有搭乘波音777-300ER、波音787和空中巴士A330-300客機等配備Wi-Fi系統的航班,當飛機到達約1萬英呎高度,即可使用全艙等免費機上Wi-Fi「無限網頁瀏覽」,讓搭機增添了更多便利與樂趣。 機上Wi-Fi「無限網頁瀏覽」推廣期過後,所有搭乘商務艙的旅客或是長榮航空「無限萬哩遊」會員,亦可繼續享受全程「無限網頁瀏覽」或「無限文字訊息發送」服務,無論是回覆商務郵件、即時與親友聊天、追蹤股市與新聞動態,或是在萬呎高空分享旅程美照,通通都能輕鬆完成! 旅客於購買長榮航空機票時,只要輸入「無限萬哩遊」會員卡號,系統將會自動設定符合資格之機上Wi-Fi上網方案。 尚未加入會員的旅客可至長榮航空官網申請,完成入會除可賺取1,000哩,還能盡享機上Wi-Fi服務! 旅客若搭乘的機型為空中巴士A321-200客機,可藉由新建置的「機上無線娛樂系統」,透過旅客自己的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連結機內無線網路,配戴個人耳機即可享受高品質的視聽娛樂內容,該項升級服務已於今年陸續上線,預計將於2026年初全面提供。 長榮航空以創新科技豐富飛行體驗,未來也將持續推出更多數位服務,打造智慧且便利的空中旅程,關於Wi-Fi與無線娛樂系統服務資訊,旅客可至長榮航空官網「機上娛樂與服務」專區查詢。 有計劃出國的旅客若想體驗長榮航空免費機上Wi-Fi服務,可利用長榮航空近期推出的夏季線上旅展,即日起至5月29日23:59止,搶購限量優惠機票,精選航線最低3,230元起,眾多航點優惠票價持續熱銷中。長榮航空也與各大旅行社推出暑假親子團體行程,包含日本、美西、澳洲到東南亞,網羅各地知名景點與樂園,更多資訊可至長榮航空夏季線上旅展網站查詢,網址:https://www.promotions.com.tw/evaair-online-travel-fair/。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