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金龍頭灣區開發案 政府攜手民間打造澎湖國際級濱灣園區

港務公司各分公司高階主管於交通部召開記者會。(記者陳瓊如攝)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公司於交通部召開記者會,會中港務公司也指出,為提升澎湖港觀光旅遊品質及促進澎湖發展海洋觀光相關產業,規劃由政府與民間相互合作,預計明年第一季重新推動「金龍頭灣區」招商開發,共同打造澎湖港國際級觀光休憩水岸廊帶。 「金龍頭灣區」位置鄰近澎湖海運門戶馬公港及市區商業街區,接臨海岸沙灘觀光資源,周邊更有國定古蹟金龜頭砲台及篤行十村、莒光新村、順承門、觀音亭等豐富歷史人文觀光資產,為澎湖地區獨有兼具市區商業、歷史文化、海岸觀光及港運商務等多元性開發地點,配合未來觀光需求及港市整體發展願景,規劃將「金龍頭灣區」打造成為兼具海陸轉運及國際觀光品質的觀光水岸濱灣園區。 高雄港務分公司表示,本案整體開發面積為6.28公頃,其中包括2.99公頃水域空間,基地可開發作為旅宿、餐飲、市集、海上遊憩等營運項目。為鼓勵業者進駐投資意願,交通部將先投入經費辦理本案公共基礎建設,修建現有歷史建物、廠房、碼頭及道路等設施,預計113年第四季完成後可交付業者進行室內裝修及營運設施設置,配合鄰近的馬公港區郵輪碼頭延建工程預計於112年底完成後可到靠7.5萬噸郵輪,以及113年底陸續完成新建旅運中心、港埠大樓客運空間優化等重大工程計畫,將提升郵輪旅遊品質,並增加遊客便利性,投資業者可結合本基地所具有交通水路轉運功能、歷史建築文化氛圍及沙灘水岸元素等特色發展多元觀光資源,將可帶動整體開發效益及觀光產值。 高雄港務分公司同時表示,本開發案招商招標作業,雖潛在業者考量疫情衝擊影響現階段暫保持觀望態度,然為了解各界對於本開發案規劃意見,將徵詢蒐集市場業者意見以評估招商條件,預計明年第一季重新啟動本案公開招商作業,歡迎有投資意願之業者對於本案有任何意見踴躍提出,作為研擬招商方案之參考。相關招商資訊也請密切關注高雄港務分公司官網最新消息。 (https://kh.twport.com.tw/chinese)諮詢窗口:高雄港務分公司馬公管理處王相雲先生,06-9272303#2510。

Read More

臺灣港務港勤新造3200匹拖船交船 將投入東岸港口服務

臺灣港務港勤新造3200匹拖船交船。(臺灣港務港勤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港勤股份有限公司委託印尼船廠(PT.UNITED SINDO PERKASA)新造「3200匹馬力級拖船」於在花蓮港區舉行交船典禮。新加入的拖船生力軍除強化該公司拖船陣容,亦能有效服務東岸商港港勤拖曳業務。 臺灣港務港勤公司在相繼完成6400匹及5000匹馬力級大型拖船後,為配合拖船汰舊換新計畫、支援離岸風力發電運輸需求,以及增進東半部港口小型商船、低乾舷商船等整體港勤船舶服務效能,於110年4月簽訂新造3200匹馬力級拖船1艘,並舉行交船典禮。 臺灣港務港勤新造3200匹拖船交船。(臺灣港務港勤公司提供) 該拖船適航範圍為沿海水域,並具CR及ABS船級認證;最大拖力上達40噸,航速12節。另船舶配有對外消防設備達FI/FI-CLASS 1等級,具有高靈活度的作業效能,可提升曳船服務品質及港內消防安全。

Read More

日本海事協會核發五大日企開發氨燃料散裝船AiP

(日本海事協會提供)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五大日企共同開發氨燃料散裝船,日本海事協會(ClassNK)核發原則認可 (AiP)。 日本海事協會宣布對廿萬載重噸的氨燃料散裝船型核發原則認可(AiP),該船是由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ITOCHU Corporation)、日本造船(Nihon Shipyard)、三井E&S機械(Mitsui E&S Machinery Co., Ltd.)、川崎汽船(“K” LINE)以及NS聯合海運(NS United Kaiun Kaisha, Ltd.)所共同研發。 該協會表示,由於氨氣在燃燒時不會排放出二氧化碳,因此可望成為船用的脫碳燃料。但氨對人體具有毒性,且對許多物料會產生腐蝕性,因此氨燃料於使用上必須採取適當的安全措施。對此,該協會就氨燃料船制定各項安全評估,於2021年公布「替代燃料船舶指導方針」(Guidelines for Ships Using Alternative Fuels),作為氨燃料船於安裝、控制和安全設備方面的必要標準,目的是將船舶、船員與環境面臨的風險降至最低。 該協會根據替代燃料指導方針第C章的規定,對前述五間日企共同研發的船舶設計進行審查,透過危害辨識(HAZID)執行的風險評估已經過核實,並在確認船舶設計符合規定要求後,即核發原則認可。 這五家業者將力拼2026年交船,展開其社會實踐的目標,該協會將持續以認證機構的身分提供最強大的支援,並透過自身從過往合作中累積的專業來提供氨燃料船所需的適當標準,為航運業的脫碳轉型貢獻心力。 附圖為於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舉辦的AiP頒發典禮,左起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專務執行董事 Hiroyuki Tsubai 、三井E&S機械總裁暨執行長 Ichiro Tanaka、日本海事協會執行副總 Hayato Suga 、日本造船副總裁 Kiyoshi Higaki、川崎汽船專務執行主管 Masatoshi Taguchi 及NS聯合海運專務執行董事 Toru Fujita 。

Read More

商船三井滾裝船首靠天津港海嘉汽車碼頭

商船三井滾裝船成為天津港海嘉汽車碼頭正式對外開放的首艘外貿滾裝船舶。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商船三井(MOL) "搖滾精英"滾裝船自美國東岸航靠N15泊位,成為天津港海嘉汽車碼頭正式對外開放的首艘外貿滾裝船舶,天津港增添具備內外貿全品類汽車作業滾裝碼頭,助力北方國際商品汽車滾裝運輸樞紐建設。 天津港消息,天津港海嘉汽車碼頭擁有可停靠全球最大噸級滾裝船泊位,岸線長度565m,陸域面積23.3萬㎡,擁有7000個標準車位元,並為服務新能源汽車建有240餘個充電樁位,同時增設的CIQ(商檢線)、PDI(交付前檢測)、分撥倉儲等增值服務專案,提供充電、洗車等個性化服務,實現進口一站式、港口直發等關鍵功能,不僅提升天津口岸滾裝汽車通過能力,並可為廣大汽車客戶提供完善的物流延伸增值服務。本次接卸船舶作業完成進口寶馬牌商品車325輛、無動力打捆機21輛,出口SUV、客車、挖掘機等23輛商品車。 作為中國大陸最早的整車進口和北方最大的汽車進出口口岸,天津港集團聯合航運公司持續加密汽車滾裝航線,外貿滾裝航線能力進一步增強,輻射現已通達歐洲、美洲、紐澳、中東、非洲、日韓等多個國家和地區,並在今年開通南美洲、歐洲等新航線,航線密度進一步增加,提升對主要出口目的市場的海運覆蓋能力。今年前十月天津港商品汽車作業量比去年同期增長7.9%。 商船成為天津港海嘉汽車碼頭正式對外開放的首艘外貿滾裝船舶。 天津港下階段將不斷強化海陸兩側輻射能力,全力打造國際滾裝汽車運輸"幹線港口",持續增強國際汽車產業鏈、供應鏈服務能力,進一步暢通國內國際雙迴圈,為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共建"一帶一路"津港力量。

Read More

關貿網路打造APAY阿佩醫療多元支付 就醫批價免排隊

關貿網路打造APAY阿佩醫療多元支付。(關貿網路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關貿網路打造APAY阿佩醫療多元支付,為就醫民眾帶來多種便利性,也為醫療院所節省成本。 關貿網路公司近年推出醫療支付服務(以下稱阿佩支付),提供便捷多元化醫療行動支付,民眾到特定醫療院所,不用再花時間排隊等候批價繳費,只要使用手機App即可快速完成付款。 關貿網路表示,民眾至醫院需花時間排隊等候看診、批價、領藥,為促進醫療便利性、讓醫療服務更便捷,故推出阿佩支付,大幅縮短民眾等候批價繳費的時間,且透過無實體付款的服務,亦可減少就醫民眾在醫院中與他人實體接觸的機會,降低接觸感染風險。 民眾只要使用手機下載安裝阿佩支付APP,在看診後即可透過掃繳費單條碼或輸入個人資料,查詢醫療費用並直接付款,當然也可以遠端幫親友線上繳費。阿佩支付整合多元的支付管道,民眾可使用信用卡、Apple Pay、Google Pay、Samsung Pay等支付方式,提供民眾簡易且安全的醫療行動支付。 關貿網路也說明,台灣正邁入超高齡化社會,隨著民眾就醫次數顯著成長,醫院接踵而來的作業壓力也隨之增加。導入阿佩支付不僅讓民眾便利,醫院也能減低行政負擔,進而提升醫療服務滿意度,達到民眾與醫院雙贏的期待。 目前可使用阿佩支付的醫院,包括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童綜合醫院、高雄榮民總醫院。未來將持續增加合作的醫療院所,並提供更多元化支付方式,促進民眾就醫便利性。

Read More

國際運輸年會在海大舉辦 聚焦反脆弱永續運輸新紀元

國際運輸年會於海大舉辦(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今年度中華民國運輸學會年會暨學術論文國際研討會在海大校園盛大舉辦,昨日及今(2)日以「邁向永續與反脆弱的運輸系統(Towards a sustainable and antifragile transportation system)」為題,邀集海內外交通運輸產官學研各界菁英,針對如何在變動環境中,透過風險管理,使運輸資源有效運用交流研究成果。交通部政務次長胡湘麟於會中,肯定運輸界產學共同為交通運輸應變付出的努力,提供臺灣高效的運輸系統;同時讚許本次年會聚焦於「反脆弱」的概念,具備高度前瞻性,對維護交通系統穩定性甚有貢獻。 臺灣在全球航運及物流產業占有重要地位,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擁有豐厚海運科技與學術研究量能。海洋大學許泰文校長表示,根據聯合國貿易暨發展委員會(UNCTAD)的統計,臺灣的船舶有1,014艘,載重噸超過5千萬噸,排名第11位;散裝船舶,在全球船噸供給,以船價計臺灣排名第6名,足見臺灣在全球航運及物流產業占有重要地位。海洋大學掌握世界航運先進技術,辦理運輸學會年度大會,與有榮焉。中華民國運輸學會理事長邱裕鈞也感謝臺灣海洋大學的籌備,以及交通部的大力支持,同時強調,面對全球不可預知的變化,透過「反脆弱」在危害事件結束後的自動調節機制,可有效化解危機、提升整體運輸效能。 本次研討會第一日邀請海外重量級運輸領域學者,於大會進行主題演講。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 USA)的Paul M. Schonfeld教授以鐵路規畫為例,提出效益最大化的營運方案。日本大學阿部忠(Tadashi Abe)教授分享日本道路設施維護的經驗,供各界提升到道路安全與穩定性的參考。紐澤西理工學院(New Jerse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SA)的Steven I-Jy Chien教授,考量諸多運輸風險因子,以分析實證展現交通維穩永續的重要性。 國際運輸年會於海大舉辦(海大提供) 日本大學阿部忠教授受訪表示,17年前曾到訪海洋大學,對於海洋大學研究設施印象深刻;今以講者身分再訪海大,見校園景物時倍感親切。同時表示海洋大學臨海的環境,道路等設施的防蝕技術,是非常值得探討的議題。 年會中的專題研討,由海、陸、空運輸主管機關業務首長主持,帶領運輸界產官學研各界先進,以重大交通政策及未來研究課題進行探討。次日為論文發表,由186篇學術論文投稿,擇優119篇進行口頭報告,20篇進行海報發表。 國際運輸年會於海大舉辦(海大提供) 為求運輸系統的永續發展,以往普遍著重於脆弱度(Vulnerability)及韌性(Resilience)的探討,本次年會則是聚焦於「反脆弱」的概念,也就是「系統因外在危害事件之刺激,進而提升自身績效」之能力,而透過快速掌握政治(P)、經濟(E)、社會(S)、技術(T)等巨觀變數,能協助降低交通運輸及物流供應鏈系統衝擊,消弭可能的潛在風險。本次年會邀集海運、空運、公路與鐵路運輸之產業、學界菁英,藉由理論與實務成果的發表與意見交流,回應國際運輸之永續發展目標,推升運輸效能。

Read More

CR綜整MSC 106閉幕會議重訊為航商提供最新國際法規發展

CR舉辦技術研討會綜整MSC 106閉幕會議重訊。(驗船中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團法人驗船中心(CR Classification Society,以下簡稱CR)昨(30)日於集思北科大會議中心感恩廳舉辦技術研討會,本次研討會由黃建樺總驗船師主持,聚焦於「MSC 106 焦點:採納工業人員(IP)章程以及海上自主船舶(MASS)章程之進展」、「減碳省錢好幫手-CR航行最佳化程式開發成果發表」兩大主題,CR每年度皆會彙整國際航運熱門議題與法規重點,藉由資訊的分享與交流,協助我國航商積極應對並佈局未來趨勢,研討會當天吸引眾多航運產業先進共襄盛舉,現場互動熱絡。 台灣離岸風電與航運產業熱度持續發燒,順應國際發展潮流與相關法規要求,為我國航商關切重點,研討會首先由研究處法規組葉德生組長針對「MSC 106 焦點:採納工業人員(IP)章程以及海上自主船舶(MASS)章程之進展」進行簡報,以及彙整解析本次海事安全委員會第106屆實體及線上混合會議之重要事項,有效使我國航商更加快速瞭解會議之各項重點,協助航商即時獲取國際各項法規進展。 研討會第二個主題由黃建樺總驗船師進行「減碳省錢好幫手-CR航行最佳化程式開發成果發表」,因應全球節能減排措施,航商極度關注各項減碳或提升航程效率之可行性,為此CR以豐富的海事計算經驗為基礎,自主開發航行最佳化程式並可客製化調整航商需求,規劃船舶計算航行速度及各種不同燃料配置包含LNG的最佳組合,程式亦導入歐盟碳交易配額(EU ETS)的參數計算,不僅可符合EEXI及CII法規要求,更可將有效減少航行之碳排與成本,提供船東在碳排與營運成本多重最佳目標考量的分析工具。 CR舉辦技術研討會綜整MSC 106閉幕會議重訊。(驗船中心提供) CR透過本次研討會分享相關訊息,並藉由與業界交流,得以提升我國航運產業之技術能量,並增進航運產業蓬勃發展。本次研討會資料歡迎至CR官網下載。 https://ap.crclass.org/crpa/www/seminar.php

Read More

溫州港今年邁向110萬TEU年櫃量

溫州港今年全年櫃量將由去年的突破一百萬TEU邁向110萬TEU年櫃量。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溫州港今年前十一個月貨櫃量已達去(2021)年全年櫃量水準,預估今年全年櫃量將由去年的突破一百萬TEU邁向110萬TEU年櫃量。 據溫洲港最新統計,今年以來溫州港航為在港口運輸方面有所突破,截至上(十一)月份今年累計櫃量已達去年全年104萬TEU。貨櫃業務方面,該港全力落實陸改水、內轉外工作,開闢海豐俄羅斯航線、東南亞航線及韓國航線三條近洋新航線;開通"溫州-乍浦"區間航線、"樂清灣-天津"等內貿航線,延伸溫州港航線服務半徑,並推進內支線精品航班創下單周"出重"4706 標準櫃紀錄。同時持續推動貨櫃多式聯運業務發展,海鐵聯運班列聯通東南亞快速航線以及溫甬內支線,實現"一週三班"常態化運作。 散雜貨方面,在穩定煤炭、礦建材料等優勢貨源基礎上,推進渣土外運、石子過駁等業務,著手培育鋼材、小麥、石灰石等新貨源。並依託浙江海洋港口一體化經營,持續優化煤炭、鐵礦石等貨源運輸網路,承攬更多外貿散貨業務落地溫州港,為外貿散雜貨吞吐量穩步提升。

Read More

解除疫情管制後首發經訪團 搶攻新南向新商機

解除疫情管制後首發經訪團搶攻新南向新商機(國貿局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為協助我智慧產業業者掌握新南向商機,「新南向智慧產業經貿訪問團」解除疫情管制後首發,由國際貿易局局長江文若親自率團,在首站馬來西亞舉行貿易洽談會,以行動搶攻新南向市場。 「新南向智慧產業經貿訪問團」鎖定「智慧產業」、「冷鏈物流」及「智慧交通」等3大產業,此行聚焦馬來西亞、泰國及越南市場,主要任務為疫後搶單、拚出口。洽談會共計吸引52家買主,洽談場次超過180場,促成商機上看1,500萬美元。 江文若局長出席洽談會致詞時表示,馬來西亞是我國推動新南向政策之重要目標國家之一,馬來西亞在東協國家中數位化程度高,且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之封裝測試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與臺灣產業具互補性,臺馬雙方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期望透過本團產業交流,帶動兩國產業進一步深化合作。 馬來西亞政府推出「國家工業4.0政策」、「2030年共享繁榮新願景」等政策,致力於數位轉型、數位化基礎建設。在冷鏈物流產業方面,馬國政府提出物流及貿易便利化藍圖,從食品加工到支援供應鏈等冷鏈相關產業正蓬勃發展,吸引業者大規模投入。我國具有資通訊產業優勢,此時正是搶攻當地智慧產業市場的最佳時機。 同期間由貿易局委託外貿協會辦理的「臺灣糕餅節」活動也在吉隆坡伊勢丹商場熱鬧登場,江文若局長蒞臨開幕現場致詞,並向所有的馬來西亞消費者推廣臺灣美食,包括鳳梨酥、太陽餅、麻糬與米餅等。這是貿易局為了幫助國內食品業者分散出口市場,結合政府及民間單位力量全力推動「臺灣食品全球GO」計畫下的一項措施。本次馬國行程已圓滿順利完成,江文若局長繼續率訪問團前往泰國拓展市場。

Read More

AirAsia 慶祝開航21週年推出生日特賣活動

(AirAsia提供)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亞洲廉航AirAsia 21歲了,該公司慶祝開航21週年推出生日特賣活動,即日起至本(十二)月四日可用超低價格購買出發期間2023 年三月一日至 2024 年三月卅日長達十二個月的旅行預訂期限。台北/高雄-吉隆坡單程未稅1850元起、台北-沙巴單程未稅1820元起、台北-清邁單程未稅2480元起。 (附圖由AirAsia提供) 除了台灣直飛航線之外,為了讓台灣旅客可以從吉隆坡銜接到其他東南亞旅遊地旅行,蘭卡威、檳城、登嘉樓等馬來西亞國內航線,可享最低 21馬幣特價;長途目的地如從吉隆坡飛往墨爾本、柏斯、雪梨、奧克蘭,則特價單程未稅399 馬幣起,若選擇豪華平躺座位最低單程未稅1499 馬幣起。 (AirAsia提供) AirAsia 集團首席商務長Karen Chan表示,非常榮幸能夠慶祝 AirAsia 成立21週年,並且已為超過 七 億乘客服務,同時也不斷增加新旅客人數。航空史剛開始時只有少部分人能負擔得起航空旅行,AirAsia透過不斷努力讓旅行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在 2001 年十二月八日AirAsia正式啟航之前,有許多馬來西亞乘客從來沒有搭過飛機,該公司讓他們的夢想成真,也讓自己的夢想成真。21年來,AirAsia致力於提供給消費者高CP值的航空旅行,為慶祝這一重要時刻,該公司為旅客提供超低票價,以答謝所有忠實旅客21年來的支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