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翔年終尾牙盛大舉行 將大幅擴充自有船隊降低成本

德翔船務董事長莊壯麗、德翔海運董事長陳德勝偕同該公司高階主管舉杯致賀(圖/記者陳瓊如攝)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德翔海運年終尾牙於台北文華東方酒店盛大舉行,由激昂振奮人心的擊鼓揭開序幕,董事長陳德勝在致詞時指出,目前自有船舶有三十二艘,未來將有二十艘新船加入,在新船交船後可達五十二艘,可大幅擴充船隊規模來降低營運成本。 陳董事長指出,感謝在座的各銀行董事長的包容,讓該公司在第三季末把所有貸款提前還完,目前可說是零負債,並謝謝付給德翔海運每月超過五百萬美金的利息收入。未來三年將面臨很大挑戰,雖然自有船舶將達百分之百,船舶成本低而穩定,船隊百分之六十都裝了脫硫塔,燃料油便宜百分之三十,每噸少付兩百美金。在船舶、燃油,海運的兩大成本,具有強而有力的競爭優勢,自有船分佈於1000TEU-7000TEU船型,會在最能贏的RCEP經濟區域,充份採取最佳船舶彈性調度,以最有效率的船隊來因應變化的市場。 陳德勝也分析,2022第四季以來,由於全球通貨膨脤,物價大幅上漲,FED不斷的升息,消費者的消費力降低。大部份經濟學家都預測,美國在高密度升息後,在2023年歐美將進入經濟衰退,而海運公司過去兩年豐厚的利潤,部份轉化為新的噸位,造成海運供給將超出需求的可能性甚高。雖然有經濟衰退與供過於求的壓力,但該公司的信念是不論在多差的環境下,一定還會有獲利成長的企業,並期望在貴賓協助及全體同仁努力下,始終會是永續獲利的企業,也感謝貴賓朋友的參與。 本次德翔海運年終年終尾牙可說是冠蓋雲集,包括金融界、醫界、及航運界長榮海運前副總裁林省三、陽明海運前董事長謝志堅、世邦集團董事長李健發、台灣港務公司前董事長蕭丁訓等重量集嘉賓雲集。尾牙中並抽出不同金額的現金獎項,讓員工開心歡呼連連。

Read More

臺中港教保中心前瞻幼兒教育 融入美國太空總署航太課程

臺中港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幼兒與美國太空總署休士頓太空中心科學家視訊交流。(中港分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臺中港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以下簡稱臺中港教保中心)60位幼兒,與美國太空總署休士頓太空中心(以下簡稱美國NASA太空中心)進行航太課程視訊交流,對增進幼兒國際觀及太空知識別具意義。 臺中港務分公司總經理陳榮聰表示,臺中港教保中心於111年10月31日設置,委託「財團法人星光教育基金會」(以下簡稱星光基金會)經營,該基金會引進芬蘭現象式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童遠見、獨立思辨及國際觀,並於玩樂中發掘潛能,引進國際教育交流課程為臺灣教保中心首創。 星光基金會執行長黃祖兒表示,星光教育集團擁有豐富的國際資源,包含芬蘭教育部、美國NASA太空中心及日內瓦IB國際文憑認證機構,其中美國NASA太空中心所進行之視訊連線課程已長達7年之久,此課程橫跨幼兒園至中學部,效果極優;今日特別邀請美國NASA太空中心科學教育家為臺中港教保中心幼兒進行視訊課程,此次課程主題為NASA近期備受矚目之ARTEMIS亞提米斯月球計畫,內容為太空人能否長期居住於月球及可能遇到的問題,透過此課程,可使幼兒從小開展國際觸覺、擴大國際視野。 臺中港務分公司表示,臺中港教保中心之國際化教學課程及環境,深受員工、臺中港區機關及民眾歡迎,開辦首年即滿招。分公司陳榮聰總經理特別強調,成立教保中心除為配合國家重大政策,亦是公司企業社會責任的一環,透過營造職場友善育兒環境,協助員工兼顧工作與家庭,達到「工作、家庭不零和,共創雙贏好生活」的目標。

Read More

施耐德預測今年將是企業投入永續最佳時機

Germany, Saxony, Wind turbines in oilseed rape field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施耐德電機CEO預測今(2023)年是能源轉型新契機,亦將是企業投入永續市場的最佳時機。 回顧2022年,在極端氣候肆虐與能源危機的雙重打擊下,全球市場面臨空前震盪,能源管理及自動化領域的數位轉型業者法商施耐德電機執行長兼董事長Jean-Pascal Tricoire認為,企業應把握在危機之中的轉機,取得低碳能源管道,強化能源管理應用,並建立具備彈性的永續基礎。 根據施耐德電機永續調查機構(Schneider Electric Sustainability Research Institute)調查顯示,高達55%的能源轉型者表示實現碳中和目標之根本在於改變自身能源使用方式。因此在轉型過程中,企業應思考如何在原有的能源供應下達到最大使用效率以減少資源浪費。 全球各地皆面臨氣候巨變的挑戰,歐洲頻頻出現破紀錄高溫、中國長江流域頻傳旱情、巴基斯坦豪雨不斷等,不僅連帶影響全球面臨能源危機,也導致企業的營運成本日益升高以及供應鏈重組等趨勢。此外,企業長期仰賴少數廠商提供的高碳能源(例如石油與煤炭等)也導致其能源使用模式僵化,因此企業只能忍痛接受急遽上升的能源價格而無應變彈性。然而,危機就是轉機,企業應反向思考如何取得其他低碳能源管道,強化能源的管理與應用,並從根本建立起具備彈性且永續的能源使用模式。 過往在探討能源轉型的過程中,企業往往將重點放在能源的取得卻忽略取得後的使用方式。然而能源轉型的範疇廣泛,期望在短期達到100%使用再生能源絕非易事。減少營運能源浪費的首要之務為精準掌控能源使用。不同於複雜的永續轉型過程,企業可以透過電氣化來達到提升與監控能源的雙重目的。透過能源驅使營運電氣化,將過程中的維運資料透過大數據分析及人工智慧運算,評估並優化整體能源使用效率。 (附圖由施耐德提供)

Read More

高雄關舉辦福兔報喜倡廉潔揮毫送春聯廉政宣導活動

(高雄關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關務署高雄關表示,春節將屆,為感謝民眾之支持與鼓勵,並宣達政府廉能政策,於鼓山代天宮辦理高雄關「福兔報喜倡廉潔˙揮毫送春聯」廉政宣導活動。現場設計廉潔海關、全民反毒品、消費者保護及食品安全等議題之有獎徵答活動。 高雄關指出,透過輕鬆活潑的互動方式,寓教於樂,強化民眾反貪觀念。高雄關政風室提供(07)5323224廉政服務專線,歡迎民眾遇有廉政相關問題,可直接聯繫使用。

Read More

陽明海運重慶大樓外牆換新換裝描繪願景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陽明海運公司歡慶成立50週年,該公司位於台北市的重慶大樓外牆全新換裝,描繪出陽明五十年來的發展歷程與未來願景。(見圖,李錫銘攝) 全新換裝以「破浪乘風-船遞永續」為主題,強調陽明從陸地到海洋以專業運輸服,串聯美好生活與海洋,航向永續新未來。 一如陽明海運董事長鄭貞茂所稱,陽明海運從1972年成立以來,從傳統的雜貨、散裝船,到邁入貨櫃運輸提供全球服務,一直在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中往前邁進, 歷經50年來累積成果奠定未來50年永續發展良基。 陽明海運強調,貨櫃航運市場是一個競爭激烈且與全球經貿景氣高度關聯的產業,陽明海運追求永續發展首要目標,是確保公司繼續保持領先,透過創新數位化服務、布建新船隊、提升員工福利及培養基層人才、落實公司治理及誠信經營,也積極因應全球供應鏈從長鏈到短鏈、淨零減排的壓力做出改變,與時俱進提供完整的運輸服務以創造競爭的利基,並發揮影響力,以貨櫃運輸為中心,綜整上下游產業為永續發展的網絡,共同實踐淨零碳排與聯合國永續發展之目標。

Read More

CR舉辦國際船舶及港口設施保全章程 公司保全員訓練課程

驗船中心(CR)講師授課。(驗船中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驗船中心(CR)與法國驗船協會(BV)共同舉辦國際船舶及港口設施保全章程(ISPS CODE)之公司保全員(CSO)訓練課程,本次課程內容包含ISPS CODE相關規章及條款介紹、船舶保全評估及計畫綱要制訂、緊急應急計畫準備及船舶保全查驗程序及重點剖析等,另特別邀請刑事警察局偵五隊之專業教官,針對課程中有關辨識危險物質裝置,以及認識爆裂物之觀念授課。 船舶於全球貿易運輸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對世界各國經濟有重要影響,其航行過程以及停泊世界各港口時,極可能遭遇海盜攻擊或偷渡客登輪等危及船舶保全之議題,為加強相關人員之海事保全意識,藉由本次課程,CR及BV講師結合自身多年檢驗與稽核實務經驗,不僅提供學員知識面之資訊,另也特別針對實務面進行深入探討與應用,令參加學員獲益良多,進而回饋至學員所服務之國內航運產業。 CR與BV自2004年ISPS CODE生效以來,即共同合作舉辦公司保全員(CSO)訓練課程,學員參加此課程,可取得CR與BV兩船級協會所核發之結業證書,本課程固定於每年1月及8月舉辦各舉辦一場次,歡迎各界踴躍報名參加,課程相關資訊請參考CR網站(www.crclass.org)。

Read More

近海航區貨櫃船中谷南京輪浙江水域試航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揚州海事局消息,號稱中國大陸最大近海航區貨櫃船"中谷南京"輪駛離長江江蘇段,前往浙江東海指定水域試航。(見圖) 據統計,去(2022)年揚州海事局共計維護新造船舶下水174艘次,試航188艘次,試航船舶載重噸累計超570萬噸,再次刷新紀錄。4600TEU系列"中谷南京"貨櫃船試航,揚州海事部門收集轄區氣象水文資訊、船舶通航密度變化,制定維護方案,確保各項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都能落到實處,同時對"中谷南京"輪開展全面的試航前檢查,對船舶的消防救生設備、航行設備、應急設備、通用報警系統等進行重點檢查,要求試航人員務必熟練掌握設備使用方法和故障排除技能,確保試航方案安全可行。 "中谷南京"輪總長約228米,型寬40米,型深19.6米,設計航速15節,可裝載4600只貨櫃,載重量8.92萬噸,主要在大陸沿海南北幹線運輸,採用海水和風機變頻節能技術,具有經濟高效、載重量大、單櫃油耗低等優勢,全面領先當前同類船型。

Read More

蘇花公路坍方航港局緊急調度船舶支援疏運

(航港局提供)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蘇花公路坍方道路阻斷,交通部航港局啟動緊急調度船舶支援疏運。 蘇花公路台九線159K+300(大清水隧道)南口坍方道路阻斷,交通部王國材部長隨即責成航港局調派船舶緊急疏運,航港局緊急協調合富快輪於花蓮港開航至蘇澳港,並持續往返花蓮港及蘇澳港間,另緊急調度台北快輪儘速返航台灣搭配凱旋八號,今(十三)日安排加入緊急疏運客貨。 (航港局提供) 航港局葉協隆局長表示,合富快輪運能小客車40輛、載客442人,昨(十二)日晚間由花蓮港17號碼頭開航至蘇澳港,航行時間預計三小時,蘇澳港預計凌晨十二時返航花蓮港,雙向間有需求之民眾可至現場排隊領取號碼牌,另今日台北快輪運能小客車250輛、凱旋八號載客330人將投入緊急疏運。

Read More

基港/港埠協會推SDGs兒童繪本新書發表暨贈書

(基隆港務分公司提供)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台灣港務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及台灣港埠協會共同舉行SDGs兒童繪本新書發表暨贈書儀式。 基隆港務分公司與台灣港埠協會合作推出SDGs兒童繪本-黃頭鷺的海港音樂會,昨(十二)日於基隆港西岸旅客中心舉辦新書發表暨贈書儀式,基隆市政府副市長邱佩琳應邀共襄盛舉。活動由台灣港務公司董事長/台灣港埠協會理事長李賢義、基隆港務分公司總經理高傳凱揭開序幕,並邀請基隆港職場互助教保中心三十多位小朋友擔任新書發表會小小嘉賓,搶先以聆聽故事的方式,開箱這本充滿幻想童趣、融合港口永續發展理念的兒童繪本,也安排小朋友透過「類出國」的遊戲,比預計今年三月復航的郵輪旅客提早近兩個月的時間,搶先體驗基隆港全新整建完成的西岸旅客中心。 (基隆港務分公司提供) 台灣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表示,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已成為橫跨國界、領域、產業一致追求的共同目標。台灣航運、港口相關產業過去數十年來亮眼的成績世界有目共睹,這次整合台灣港務公司、台灣港埠協會資源,將港口永續發展向下紮根,從最基礎的教育做起。基隆市政府副市長邱佩琳則感謝港務公司用這種方式帶動基隆市閱讀風氣,一同為厚植閱讀實力而努力,基隆港務分公司總經理高傳凱回憶自身經驗表示,父母讓他閱讀交通工具的繪本,長大後便投身交通事業之中經管台灣商港,期待藉由童書閱讀,讓孩子們認識港口,更歡迎各位小朋友長大後到港務公司服務。 邱佩琳副市長代表受贈新書分送給基隆市轄下各公私立小學、幼兒園圖書館(室),邱副市長也回贈一套以基隆市七所小學的特色遊具為背景的繪本叢書,共同讓基隆市成為一座充滿書香、充滿愛的城市。也分享交通部航港局職場互助教保中心這本新書,由航港局北部航務中心張德義主任代表受贈。 (基隆港務分公司提供) 基隆港職場互助教保中心係於去(111)年八月延續55年前港務局幼稚園的設立宗旨而成立,享有基隆市中心優越的位置、寬闊的活動空間、親民的價格、國營事業強大的後援等優勢,除了一般幼兒園的課程外,還能經常參與港務公司舉辦的各種活動,歡迎滿兩歲的學齡前幼兒踴躍加入。

Read More

港務公司營收創記錄 全年櫃量1,468萬TEU 高港949.2萬TEU

港務公司舉行記者會,由董事長李賢義偕同該公司高階主管出席。(記者陳瓊如攝)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公司昨(十二)日舉行記者會,由董事長李賢義偕同該公司高階主管出席,會中李賢義針對該公司111年業務推動成果及112年業務規劃重點指出,111年在新冠疫情、俄烏戰爭及通貨膨脹內外衝擊下,臺灣港務公司仍努力推動各項港口經營業務,111年全年營收創新高預計達219.2億元創記錄,較110年多10億元成長5.4%。貨櫃業務方面,全臺貨櫃裝卸量雖受到經濟景氣影響致市場需求緊縮,111年預估1,468萬TEU,較110年衰退5%。 據港務公司初步統計,去年1至12月高雄港累計949.2萬TEU,較前年同期(986.4萬)減少37.2萬TEU,約減3.8%,其中,轉口櫃累計423.4萬TEU,較前年同期(425.5萬)減少2.1萬TEU,約減0.5%;進出口櫃合計519.3萬TEU,較前年同期(554.0萬)減少34.7萬TEU,約減6.3%。 展望今(112)年,港務公司業務執行的重心放在港棧本業的推行,落實各港發展重點,如高雄港,長榮海運將啟動第七貨櫃中心第一期營運,緊接著交付第五貨櫃中心79-81號碼頭予萬海公司,將藉由擴大航商營運基地,提升作業量能;另外在基隆港,持續配合客貨發展持續辦理軍用碼頭及威海營區西遷工程、西4-6 旅運複合商業大樓招商;在臺中港,因應離岸風電產業發展需求,辦理37、38號碼頭新建工程;而在花蓮港,則將持續進行水岸商業招商開發。另外同步落實ESG企業永續經營策略,訂定減碳藍圖與路徑,以達2030年減排50%、2050年達碳中和之目標。 港務公司表示,除進行中的各項港口建設,港務公司將持續推動數位轉型及淨零碳排目標,以實踐ESG企業永續經營理念,同時鞏固臺灣港群國際競爭力。 臺灣港務公司持續推動完成各港重大工程建設,貨運核心本業及水岸觀光招商開發方面有多項成果,同時在協助政府推動離岸風電等綠能政策上亦有具體成效。在ESG企業永續經營面,配合國際減排趨勢,推動再生能源使用與減排效果,也有相當作為。 在港棧核心本業上,去年完成臺北港南碼頭區S07-S08護岸暨後線圍堤造地及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第1期等重大工程建設,持續強化港埠基礎建設,以提供更優質營運環境與服務;同時招商引資逾300億元,如引進統一集團旗下統流公司投資臺中港物流園區、萬海航運投資高雄港第五貨櫃中心79-81號碼頭,並陸續完成油駁基地、離岸風電相關產業進駐等多項招商實績。 在水岸觀光部份,港務公司完成基隆港西2~3倉旅客中心修復、花蓮港#14 倉旅客通關服務場域整建工程,打造兼具觀光遊憩與商業發展之旅運設施及水岸空間。而在多元事業發展上,臺中港規劃離岸風電國產化專區,持續引進永冠、天力、世紀樺欣、西門子歌美颯等風機零組件製造廠商進駐;臺北港S07-S09號碼頭後線,世紀風電公司已在年中順利運作產製水下基礎機件。未來港務公司將持續配合政府能源政策,逐步落實離岸風電營運策略。 另在港口智慧轉型及企業永續發展上,臺灣港務公司在111年亦有所進展,除完成港務168-高雄港區路況資訊網、港口3D智慧營運管理圖台等作業外,並持續提供港區場域供業者辦理智慧港口創新試驗,包含橋式機AI-OCR辨識、無人載具巡檢等計畫;此外,港務公司更積極推動ESG企業永續經營發展各項措施,如種植綠樹、推動船舶減速、設置E化車道、自動化門哨及空品監測設備等作為,達成減碳13萬噸成果,並在去(111)年11月16日財團法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辦理「第15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榮獲「運輸業白金獎」及「非製造業–循環經濟領袖獎」之殊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