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業電子資料傳輸方式處理業務作業規定 即起生效

運輸業以電子資料傳輸方式處理業務作業規定即起生效(本報資料照片)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關務署發布運輸業以電子資料傳輸方式處理業務作業規定修正規定,並自即日起生效。 本次修正規定為本作業規定依運輸工具進出口通關管理辦法第九條第二項規定訂定之。運輸業向海關辦理登記時,應檢附向經財政部許可經營之通關網路業者(以下簡稱通關網路業者)申請電子資料傳輸之申請表憑核。海關根據申請登記之運輸業(航空公司、船舶運送業、船務代理業),依關港貿作業代碼編碼原則預為核定供通關作業用之運輸業代碼。 運輸業檢同向通關網路業者申請電子資料傳輸之申請表及預為核定之運輸業代碼,向通關網路業者申請電腦連線測試作業。海關應將預為核定之運輸業代碼,鍵入測試系統之運輸業基本資料檔,供測試之用。通關網路業者與運輸業進行電腦連線測試作業時,應通知財政部關務署關務資訊組;完成測試後,應書面通知財政部關務署及所在地海關可進行正式上線。 海關接獲通關網路業者可進行正式上線通知後,經核完成運輸業登記,應公告其運輸業代碼,並鍵入運輸業基本資料檔,供其正式電腦連線報關作業。運輸業應依預報貨物通關報關手冊所列各項通關作業相關訊息處理接收及發送業務。運輸業應依貨櫃(物)動態傳輸作業規定及進口船舶卸貨准單與特別准單核發程序所列相關訊息處理接收及發送業務。運輸業於電腦連線系統發生故障,無法即時修復時,應通知海關並配合以備援措施辦理。

Read More

海大建立海洋教育者培訓機制 培育全國各縣市海洋教育推廣教師

海大臺灣海洋教育中心發展「海洋教育者培訓計畫」(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臺灣海洋教育中心發展「海洋教育者培訓計畫」,近期22個縣市戶外教育與海洋教育中心皆完成綠階/初階海洋教育者培訓課程,建立海洋教育教師研習新模式。中心主任張正杰表示,藉由海洋教育者培訓計畫,希望能培育各縣市海洋教育種子教師人才庫,從國高中小校園中推動海洋教育,讓親海、愛海、知海的海洋素養從小紮根。 該計畫初期是由教育部委託海大教育研究所暨師資培育中心主任-吳靖國教授規劃培訓機制,分為綠階/初階、藍階/進階、黃階/高階等三個認證機制。其中綠階/初階海洋教育者培訓課程希望讓更多人參與推動海洋教育,激發參與者之海洋服務熱忱及擴展海洋思維,能在自己的崗位上持續從事海洋教育之研發、教學與服務,具海洋概論、海洋關懷、海洋服務、親海教育及體驗教學設計等五大科目,共計16個小時的培訓研習課程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自106 年起開始培訓海洋教育者、自107起將綠階/初階海洋教育者培訓課程架構導入各縣市海洋教育推動計畫,結合國高中小在職教師研習。課程內容依在地海洋教育特色資源規劃,安排實地踏查與體驗活動等動態課程,亦邀請鄰近大專院校、海洋教育相關社教館所、民間非營利組織等專家學者室內授課,例如:臺南市以漁光島延伸海洋歷史與地質環境,並安排風浪板體驗;南投縣以日月潭為課程規劃核心,以「森川里海」概念談討生態物種、休閒遊憩與海洋的關聯。 近兩年受疫情影響,教師研習、戶外教學等實體活動存在人流聚集傳染風險,部分縣市在疫情趨緩之際,謹慎遵循防疫規範及縮小人數規模等因應措施之下,才讓參與者有親近海洋的機會,而有些縣市則遇到疫情急遽升溫之際被迫延期,尤以新竹縣的首場綠階/初階海洋教育者培訓課程,經歷三次臨時取消,才得以在111新學年度開始之際,在「正常生活、積極防疫、穩健開放」防疫規範下,讓參與者實地走訪新豐石滬與紅樹林,同時拜訪烏魚養殖業者,更認識家鄉海岸特色。 此外,臺灣海洋教育中心亦持續辦理藍階/進階海洋教育者培訓課程、回流教育課程及線上專家講座等,提供更豐富多元的進修方式讓海洋教育者持續精進海洋教育知能。預定今年12月底前,臺東市、彰化縣、嘉義市等縣市將以不同的課程內容再度辦理綠階/初階海洋教育者培訓課程,興趣之教師可留意教育部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研習課程公告。 更多海洋課程教案及課程分享可至臺灣海洋教育中心查詢:https://tmec.ntou.edu.tw/index.php

Read More

經濟部技術處洽案成果豐碩 減碳經濟、智慧載具備受矚目

經濟部技術處洽案成果豐碩 減碳經濟、智慧載具備受矚目(經濟部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2022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實體展落幕,經濟部技術處於創新領航館中設立的「解密科技寶藏專區」展出80項創新科技,對焦淨零永續、電動車、生技醫療產業,參觀人潮突破4萬人,現場近百家廠商出席參觀,和碩聯合科技、聯昌電子、中國石油化學工業、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萬禧國際、西門子、台達電子、永豐餘、華電聯綱、友達光電、鴻海等關鍵企業;電電公會參與,超過120筆洽商單,洽案成果豐碩,尤其受到全球倡議2050淨零排放的影響,與減碳、循環經濟及智慧載具相關的解決方案,備受大廠矚目,成為最受歡迎的洽案領域。 「解密科技寶藏專區」精選80項科技專案技術,都是經濟部技術處長年支持科技專案研發的成果,技術皆具突破性、創新性,且可為產業帶來升級解方。例如半導體的製程研發在國內外都是熱門的技術,全球晶片的需求量極高,如何縮短製程及提高良率便是重要的議題,在半導體先進封裝領域,工研院研發「線上晶圓級高深寬比TSV檢測技術」,已可實現高深寬比的3D IC矽穿孔封裝技術品質檢測,檢測過程又快又準,還能大幅提升3D IC關鍵的矽穿孔技術製造良率,已拿下與國際半導體大廠的研發合作案。 此外,受全球循環經濟及減碳趨勢的影響,相關技術成為廠商洽案的當紅炸子雞,例如工研院研發出全球首創的面板拆解回收再利用技術—「高接著雷射拆解封裝膠材料與面板非破片高價材料循環製程」,解決傳統面板回收時,不同材料難以分離的痛點,已與面板大廠合作,提升材料的循環應用價值。而「數位減碳應用技術」,已成功協助臺灣多家大廠減碳,技術應用範圍廣泛,涵蓋光電、石化、鋼鐵、製藥、製藥和醫材等產業,共同為環境永續創造出更大的綠色經濟。此外,工研院研發的「整車線傳控制器」也為淨零減碳提出解決方案,此控制器可以控制車輛煞車、油門、轉向等動作,首創將整車控制器與線傳控制器二合一,可以縮短兩個控制器的溝通時間,讓訊號傳遞更快速,同時也能縮小零件體積,達到節省能源的效果。 智慧醫療方面,國衛院研發的「雷射血液微循環造影系統」是全球首個能提供最大照射面積與高解析度的血液循環造影系統,創新結合雷射光學最佳化設計與人工智慧訊號判讀,可協助醫師及時判斷患者血液循環狀況,對於燒燙傷等傷口之患者在入院初期可以縮短約五成的治療時間,目前正公開徵求技術移轉授權廠商,其優異的研發規格將有助於協助國內廠商進一步進軍國際醫療設備市場。 「解密科技寶藏專區」讓科專成果走出臺灣邁向國際,展示在大眾面前,線上展覽開放至10月20日止,歡迎各界共赴這場科技盛事,一同為產業轉型開創全新商機!

Read More

落實風電本土培育 台船舉辦首場中英文FROSIO認證考試

台灣國際造船舉辦全球首場中英文FROSIO認證考試,落實風電人才本土培育政策。(台船提供)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台灣國際造船舉辦全球首場中英文FROSIO認證考試,落實風電人才本土培育政策。台船表示,鑒於政府近年來大力推動離岸風電產業帶動鋼構及相關防蝕塗裝產業需求,進而促成業界對於持有防蝕塗裝國際證照人才需求及技術知識之重視。 相關國際證照中以FROSIO認證於風電產業及工業重防蝕中最被高度接受及認可,台船公司遂由旗下百分之百持股子公司台船防蝕科技公司(台蝕公司)秉持著母公司造船專業,台船鄭文隆董事長要求推廣中文版,致使誕生全台第一本中譯版授權教育訓練教材,並完成全球首場中/英文FROSIO國際塗裝檢驗員的培訓暨認證考試。 台灣國際造船舉辦全球首場中英文FROSIO認證考試,落實風電人才本土培育政策。(台船提供) 此次在疫情衝擊下許多合作單位無法承辦相關訓練課程與認證考試,台蝕公司同仁仍依循董事長魏正賜指示,為期80小時的訓練課程順利開課;本次考官由FROSIO董事長Trond Soltvedt先生親自擔任監考官,在外籍老師不斷勉勵下通過學科與術科的洗禮,本次訓練課程圓滿落幕。原訂在今(111)年八月底就能知曉結果,卻直至本(十)月十四日才公布考試成績,在與FROSIO總部連繫後才獲悉FROSIO官方非常重視此次全球首場中/英文考試,特別經過多位專業講師嚴格閱卷處理延遲公布時程。 台蝕公司總經理陳秋妏表示,此次辦理FROSIO塗裝檢驗員培訓暨認證課程,總計全國報考人員計有16名(依該總部規定之最大開班人數);學科暨術科總合格率達96.7%,也是FROSIO認證機構有史以來合格率最高紀錄。無論是學員、教師及主考官,都給予台蝕公司團隊高度評價;由於FROSIO證照係防蝕界最高規格之證照,目前國內擁有此證照者之檢驗員並不多,加以本證照係全世界通用之國際級證照,因此台蝕公司已經接受多方建議,希望可以儘快再開班。

Read More

2022 ITF台北國際旅展 早鳥票開賣

(台灣觀光協會提供)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國境解封後首場實體旅展-「2022 ITF台北國際旅展」即將在下(十一)月四至七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登場,主辦單位台灣觀光協會宣布早鳥票昨(十八)日開賣,限時限量只有兩天,歡迎民眾參與這場旅遊盛會。 主辦單位表示,ITF台北國際旅展今年邁入第卅六年、第卅屆,是全台人氣最旺的「專業性暨消費型旅展」,同時也是亞洲最負盛名、民眾最期待的大型旅遊展會,而且這次旅展不只搶票,實體展的旅遊展演分外用心,更是尋找旅遊新資訊、挖寶找優惠的最佳場所。 今年的ITF可謂強勢回歸,共1200個攤位。(台灣觀光協會提供) 國境開放後首場最大的國際型旅展,今年的ITF可謂強勢回歸,集結日本、韓國、泰國、馬來西亞等七十一個國家/城市,還有航空公司、旅行社、飯店、遊樂園共1200個攤位,除了民眾最期待的機票、旅遊行程、住宿券、餐券、遊樂園門票,還有各國精彩表演、超萌吉祥物大遊行等。 ITF早鳥票(10/18~10/19)在四大超商及udn售票系統、Klook、KKday等七大通路限時限量開搶,原價200元,早鳥則享150元特惠價格,沒買到早鳥票的民眾,也可以在10/20起至11/3開展前購買九折預售票。

Read More

北市船代會辦草嶺古道健行旅遊聯誼

北市船代會舉辦草嶺古道健行旅遊聯誼活動(船代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台北市船務代理公會上週六(15)日舉辦今(111)年度旅遊聯誼活動,漫漫芒花季草嶺古道健行,本次參加人數踴躍共76人,由理事長黃啟洋領隊,交通部航港局北部航務中心主任張德義偕同夫人參加,同時提供防疫原子筆給每一位參加活動的同仁。而藉由本次活動舉辦,既舒解平日工作壓力,也增進同業聯誼。 當天活動因天候不佳,為考量安全,決定分為兩個行程,一是從大里天公廟走草嶺古道,上攻到埡口,再原路下山;一是參觀蘭陽博物館,由參加者自由決定。最後有五十二位在風雨中健行古道,二十四位前往蘭陽博物館參觀,後在海鮮餐廳會合,共進午餐,餐後到大溪漁港參觀選購新鮮漁獲後,歡樂賦歸。 本次行程「草嶺」之名得自海拔較高處道旁山嶺芒草生長茂盛,幾乎不存其餘樹種。古道長約8.5公里,途中有雄鎮蠻煙碑、虎字碑等經過政府審查認定的古蹟,於埡口及宜蘭縣部分可遠望龜山島。蘭陽博物館結合在地海洋觀光特色,連接東北角風景區、頭城老街、地方社區及展館等,形成旅遊廊道,在觀光資源區帶上,扮演人文旅遊的窗口,再現石港春帆的風華。

Read More

海大舉辦人工智慧於海洋事務之跨域政策與法律研討

海大舉辦人工智慧於海洋事務之跨域政策與法律研討(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舉辦「2022年第七屆海洋法政國際學術研討會,人工智慧於海洋事務之跨域政策與法律」,以三大主題:「AI 船舶」、「海洋科研」、「AI海洋管理」凝聚各界共識,作為政策建言。研討會主辦人海洋法律與政策學院院長饒瑞正教授致歡迎詞表示:人工智慧為近幾年提出之熱門議題,無論AI船舶、AI航運、AI海洋科研、AI海洋執法等均廣泛運用,希望在研究團隊努力下,針對AI海洋法制的影響提出解決方案,在二至四年研究期間結束後,預計將提出AI海洋人工智慧專法,解決人工智慧於海洋法制影響之相關問題。 本次研討會特別邀請英國倫敦大學城市學院副院長Jason Chuah專題演講:Reforming Cyber-Marine Insurance to Meet the Needs of an AI Led Maritime Industry,以及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蔣國平特聘教授專題演講:目前國際海洋管理問題。並與海外視訊連線及同步線上直播,包含土耳其安卡拉大學國家海洋與海事法律研究中心(DEHUKAM)、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澳大利亞海事學院、世界海事大學全球海洋研究所等,都是全球在海事法律相關領域的佼佼者,並由海洋委員會擔任指導單位,吸引交通部航港局,全國律師聯合會、內政部地政司、海瀧船務代理公司、聯興國際物流公司、四維航業公司、財團法人中國驗船中心、台北市海運承攬運送商業同業公會、元照出版有限公司進行合辦或協辦,以及國內外產、官、學界超過400餘人參與。研討會論文將請作者參酌與談人意見後修改,透過審查制度,出版為「海大法政叢書」系列,以作為未來人工智慧產業之政策、法律建言以及成立「國際海洋法律與政策論壇」的重要資產。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校長許泰文於開幕致詞時提到,本屆研討會,特別針對人工智慧於法律與政策的跨域性事務進行討論,亦探討各類人工智慧在海洋事務發展之可行性。隨著人工智慧(AI)、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科技的發展,不管是無人船舶、智慧港口、永續漁業之AI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是為全世界海事產業所積極研發之領域。因應後疫情時代的需求,更需要在時代的風口浪尖上,做出即時改變,以引領我國海洋事務持續前進。 交通部航港局副局長陳賓權致詞時勉勵,不論是AI船舶技術、海洋科研、海洋管理,背後皆與國際公約或國內法相關,故如何將技術、管理、法律進行結合應是本研討會重要意義與產出。 四維航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藍心琪表示,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航行數位化、智能船舶的概念興起;以及國家推動淨零排放,企業勢必得投入淨零轉型,如何運用AI技術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規劃更有效率的運輸路線,儼然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 台北市海運承攬運送公會常務理事葉建明提出意見,藉由本次研討會提醒我們面臨的是一個新世代,透過AI人工智慧,有許多新的思維與方法解決問題,並帶來許多變革,因此我們須不斷探討與學習。 主辦單位饒瑞正院長感謝本次諸多公、私部門以指導、合辦、協辦的方式參與本屆研討會,共同提升我國海洋法政發展的研究能量。 本次研討會亦現場表揚「2022年第二屆海洋法政學習體驗心得競賽」得獎隊伍,此次競賽受到全臺高中職及大專學子的熱烈迴響,以小論文的形式,展現學子參與海洋事務之熱忱。得獎隊伍名單: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505781484894225&id=100063871342716

Read More

長榮海事博物館彩繪船奇繪畫比賽頒獎

長榮海事博物館舉辦彩繪船奇繪畫比賽頒獎(張榮發基金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長榮海事博物館舉辦第十屆「彩繪船奇─全臺國民小學海洋繪畫比賽」頒獎典禮,並特別與「張榮發基金會藝術季─魔術課」相結合,邀請所有得獎者與其親友共同參與兩活動,親身感受藝術與魔術的雙重魅力,讓環保變藝術,藝術變魔術! 長期協辦繪畫比賽的長榮海運也派出資深船長楊弘明頒獎,並由年輕同仁志願擔綱演出「校園防疫小劇場」,將劇情結合教育部推廣的健康5原則,搭配精心改編最近翻紅的流行歌曲〈愛你〉,小朋友們爭先恐後台上又唱又跳,全場洋溢歡樂溫馨的氣氛。 張榮發基金會執行長鍾德美除親自到場頒獎,也與小朋友進行有獎徵答互動。不少人搶著舉手回答垃圾要回收分類、出門必備環保杯及餐具,多參加淨灘活動等,讓大家感受到小小環保家的公民素養與環保意識。 鍾德美表示:此次以海洋環保為主題的投稿狀況十分踴躍,看得出小朋友都很用心地透過畫作傳達環保理念,加上自己的敘事想像,與充滿童趣的構圖與色彩,連大人看了都深有觸動! 比賽另特別設置「天使組」獎項,獎勵身心障礙學童踴躍參賽。今年共遴選出二十張作品,其中一位獲獎者林彥承小朋友患有中度自閉及過動症,在班導廖肇瑞老師的細心引導下,從影片和繪本當中汲取靈感;不善於表達與溝通的他,彷彿透過畫畫找到上帝為他開啟的那扇窗,典禮這天,彥承的爸爸特地帶著他從台南搭車北上領獎,希望他的故事能鼓勵無數身心障礙的孩子勇於追夢! 所有得獎作品將於該館三樓展出,歡迎社會大眾利用長榮海事博物館年底前免費入館參觀優惠,到場支持和欣賞這些小小畫家的心血結晶,還能同步欣賞該館最受好評的兩檔新展〈臺灣植物的偉大航程〉、〈李乾朗古建築手繪圖特展〉。相關活動請上「2022張榮發基金會」臉書粉絲頁查詢。

Read More

國際海運發展與台灣航運安全研討會 探討國際碳稅趨勢

國際海運發展與台灣航運安全研討國際碳稅趨勢(海研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中華海運研究協會與國立金門大學海洋與邊境管理學系及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合作,於金門大學舉辦「2022年國際海運發展與台灣航運安全研討會」,會中探討有關國際碳稅趨勢進行分析,及我國海運安全現況與未來因應方向。 本次會中邀請中華海運研究協會名譽理事長張志清教授,及國立金門大學海洋與邊境管理學系李瑞生副教授進行簡報,並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主任蔡豐明及前財政部關務署副署長謝連吉擔任主持人,分別針對「歐盟及IMO碳稅對國際航運政策與營運之影響」與「台灣海運安全淨評估」兩大議題進行研討,會中探討有關國際碳稅趨勢進行分析及我國海運安全現況與未來因應方向。藉由本次會議之舉辦,期望未來能持續進行相關學術交流與合作。

Read More

AirAsia復飛北高-吉隆坡航班馬來西亞航線開售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國境解封航空旅運正夯,AirAsia回來了 亞洲低成本航空AirAsia昨(十七)日宣布,將於今(2022)年十一月十二日正式復飛高雄-吉隆坡航班、並於2022年十二月一日復飛台北-吉隆坡航班,台灣人喜歡的馬來西亞旅遊景點沙巴,也將於2022年十二月十日復航,即日期至本(十)月廿三日販售,開飛價格單程未稅3030元起。 AirAsia集團首席商長Karen Chan表示,AirAsia不斷提升能力,準備在即將到來的假日期間為更多的客人提供服務,也很高興宣布即將復飛台北、高雄這兩個馬來西亞人也很喜歡的旅遊目的地。為了下個月開始到年底的跨年以及農曆過年旅行旺季,除了重新復飛的台北/高雄航線提供開飛價格之外,其他航線也提供八折的優惠,也希望藉此優惠能讓受疫情阻擾無法順利回家與家人團聚的旅客可以順利返家。 該公司表示,2020年三月底因COVID-19疫情衝擊,AirAsia集團班機陸續停飛至今,疫情前AirAsia在台灣總共有十四條直飛航線,每週超過88個航班,也以『讓人人都能飛』為品牌理念,提供台灣遊客能負荷的飛行價格,受疫情影響台灣航線全面停班,睽違兩年半AirAsia班機即將再度降落台北桃園與高雄國際機場,帶領台灣旅客探索東南亞。 AirAsia台北-馬來西亞航線即日開始販售,台北-吉隆坡單程未稅3230元起,可購買旅行期間2022年十二月一日至2023年三月25日航班。高雄-吉隆坡單程未稅3030元起,可購買旅行期間2022年十一月十二日至2023年十月廿八日航班。台北-沙巴單程未稅3030元起,可購買旅行期間2022年十二月十日至2023年十月廿八日航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