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等關稅暫緩期延至八月一日14國徵收25%至40%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令,將“對等關稅”暫緩期延長至下(八)月一日。 外電消息,當地時間本(七)月七日,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令,延長今(九)日到期的“對等關稅”暫緩期,將實施時間從本(七)月九日延至八月一日。川普表示,至少有十四個國家的貨品將自八月一日起面臨高額的關稅。 據悉,所稱十四個國家包括日本、韓國、孟加拉等14國出口到美國的貨品,將被徵收25%至40%不等的關稅。川普簽署的文件還提到,美國或許會根據與這些國家的關係來考慮調整新的關稅水準。 川普在一系列社交媒體文中分享了致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哈薩克、南非、老撾和緬甸高層規定新關稅稅率的信件截圖,及另外七封信,分別致波黑、突尼斯、印尼、孟加拉、塞爾維亞、柬埔寨和泰國高層。 白宮方面表示,未來幾天還將發出更多信件。在此之前,川普係於四月二日宣佈開徵所謂對等關稅,引發美國金融市場暴跌。在多方壓力下,川普又在四月九日宣佈暫緩對部分貿易物件徵收高額對等關稅90天,但維持10%的“基本關稅”。

Read More

不畏丹娜絲颱風長驅直入 臺灣離岸風機依然安全運轉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2025年第一個侵台颱風「丹娜絲」沿臺灣西部一路北上直撲,對台灣海峽離岸風場而言,這是一場硬仗,但佇立在臺灣海峽的421座離岸風力機依然持續發電,部分風場發電量達90%以上,7日風力發電瞬時最大值達229萬瓩(佔整體用電9.2%)。 經濟部能源署指出,根據中央氣象署資訊,當晚最大持續風速接近40m/s,陣風更強烈,外傘頂洲的氣象塔測得瞬間陣風更高達17級風,但臺灣海峽上的離岸風力機依然無恙。早在2017 年,經濟部公佈臺灣離岸風力機組的抗颱標準,我國離岸風力機皆符合Class T抗颱標準,可承受強颱最大風速17級風(57m/s)吹襲,目前臺灣離岸風場所有的風力機組,在風速高於25m/s(相當於10級風)時,即啟動保護機制停止運轉,並調整葉片角度以減少風的阻力,避免損壞。 在颱風期間,經濟部能源署即啟動風場防颱作業與安全回報機制,確認各風場運轉情形,但也因颱風外圍環流風能強勁,部分風場發電量直衝90%以上,為臺灣帶來滿滿綠電! 經濟部能源署強調,颱風丹娜絲雖來勢兇猛,但離岸風機不僅「扛住」颱風來襲,還成功將強風轉換成穩定電力,讓綠能在風災期間更顯耀眼,能源署會繼續督促各開發業者,如期完工併網,兼顧降低空污及減碳,達成能源轉型政策目標。

Read More

中遠海運投資海南首個航運環保基地啟用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海南首個航運環保基地正式啟用,由中遠海運集團旗下海南中遠海運環保科技公司投資建設的海南省首個專業化航運環保基地在澄邁縣正式啟用。(見圖) 消息指出,該基地的投運,象徵著海南告別船舶污染物依賴外運處置的歷史,實現船舶污染治理能力的提升。作為海南首個船舶水污染物專業處理設施,該基地一期工程佔地40畝,建設內容包括儲罐區、汙水處理設備區及服務用房區,年處理能力高達三萬噸。專案補全“船-港-廠”治理閉環的關鍵環節。未來基地將拓展脫硫塔廢水、壓載艙水等污染物處理能力,建設“全要素、一站式”航運環保標杆基地,打造海南自貿港生態治理的示範視窗。 中遠海運集團正持續推動高端航運要素向海南聚集,該基地不僅是集團助力海南建設區域國際航運中心的關鍵,更成為海南加速邁向“零碳航運示範區”的基石。通過構建自主可控的污染物處理能力和前瞻性的脫碳技術佈局,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注入強勁的綠色動能,樹立自貿港生態治理的新標杆。

Read More

歐盟著手與美關稅談判反制措施保護歐洲經濟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歐盟著手準備因應與美關稅談判,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歐盟在關稅問題上“準備好與美國達成一項原則性協定,但若談判失敗,歐盟將堅決採取反制措施以保護歐洲經濟。 歐盟的目標是在本(七)月九日(前達成協議),歐盟希望通過談判解決問題,但同時也在為無法達成令人滿意的協定做準備,將在必要時捍衛歐洲利益,所有因應手段都在考慮之中。 據瞭解,目前美國對歐盟鋼鋁產品徵收50%關稅,對汽車領域徵收25%關稅,對幾乎所有其他商品徵收10%基準關稅。美國總統川普還威脅稱,如果本月九日前美歐貿易談判沒有取得突破,他將對歐盟商品徵收50%關稅。歐盟曾決定對美國總額210億歐元的進口產品加征至多50%的關稅作為回應,但為給貿易談判留出時間,這一報復措施延至本月14日生效。

Read More

因應丹娜絲災情 海關推六大措施助商民減稅通關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關務署表示,因應丹娜絲颱風風災,該署已請各關秉持從寬、從速原則,提供受災商民減免關稅、救難物資免稅進口與快速通關及受損保稅物品除帳等協助措施。 關務署就與商民關係較為密切的規定及措施補充說明如下: 1、進口貨物受損免稅:進口貨物起卸以後,驗放以前,因天災、事變或不可抗力之事由,而遭受損失或損壞致無價值者,得依關稅法第50條規定免徵關稅。已繳關稅且於提領前遭受天災事變致毀損者,亦得依關稅法第64條規定申請退稅。 2、救難物資免稅通關:政府機關為緊急救難自行進口或受贈的器材及物品,得依關稅法第49條第1項第17款規定免徵關稅。若未能及時取得中央主管機關(例如內政部或衛生福利部)核發之免稅文件,得依關稅法第18條規定先向海關辦理押款進口。 3、救濟物資先行通關後補文件:進口供災區救災與重建所需民生物資、醫療藥品及器材、工程機械與器(機)具及設備、環境清理消毒所用機具及藥劑等救濟物資,因時間急迫無法及時向衛生福利部申請免稅核准文件時,依救濟物資進口免稅辦法第3條第2項規定,可向進口地海關具結係供救災及重建之用,准予先行免稅進口。但申請人應於貨物放行之翌日起2個月內,依同法條第1項規定補辦申請程序。 4、受損保稅物品除帳:海關監管保稅工廠、保稅倉庫、物流中心、免稅商店、離島免稅購物商店、科學園區、科技產業園區、農業科技園區業者及自由貿易港區事業保稅貨物遭受災害而致損毀,得依各該法規申請核實除帳。 5、原料沖退稅期限可展延:因天災事變致無法如期辦理原料沖退稅,可依關稅法第63條第4項規定申請延期,最長1年。 6、快速通關單一窗口:各關機動成立救災物資快速通關單一窗口,以利救災物資快速通關。 關務署指出,商民如對於上述協助措施有不明瞭的地方,可就近洽詢當地海關,或於上班時間撥打免付費專線0800-005-055或下列各關緊急救難及救濟物資進口快速通關單一窗口電話向海關諮詢: 基隆關(02)24202951分機2102 臺北關(03)3834265分機2260 臺中關(04)26565101分機230 高雄關(07)5628260

Read More

柬國前五月國際遊客增逾一成泰越陸前三大來源國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據柬埔寨官方統計,今年前五個月柬埔寨接待中國大陸遊客數量比去(2024)年同期增加五成,泰國遊客則是柬國第一大國際遊客來源國。泰國遊客佔85.6萬人次是柬國第一大國際遊客來源國 柬埔寨旅遊部發佈統計顯示,2025年前五個月該國接待中國大陸遊客數量近48.9萬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50%,大陸是柬埔寨第三大國際遊客來源國,也是柬主要客源國中遊客數量增長最快的國家。 統計指出,今年一至五月,柬埔寨累計接待國際遊客295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11.7%,其中泰國遊客佔85.6萬人次是柬國第一大國際遊客來源國;越南遊客近51.5萬人次,排第二。柬埔寨首都金邊市以及暹粒省和西哈努克省是國際遊客主要目的地。 為迎接更多國際遊客,柬埔寨政府近年來持續推出系列便利化政策措施,諸如柬埔寨移民總局啟用新的數位通關系統,逐步取代外國旅客入出境時使用的傳統印章及二維碼紙質憑證,象徵著柬國出入境管理進入全面數位化階段。

Read More

高雄關公告通信標售充公私貨及逾期貨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高雄關公告通信標售充公私貨及逾期貨,標售貨物:工業用零附件、內衣褲、針織涼感染色布、緊固件(螺絲)、印花床包枕套、棉被套、獨立衣櫃、鏡子、實木床架、子母螺釘、襪子、螺絲(自攻螺釘)、牛仔褲及FORKLIFT。 看貨:日期及時間:114年7月11、14、15、16日上午9時至12時或下午1時至4時30分。為配合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加強國際商港管制區進、出人員及車輛管制與管理,有意看貨民眾請先電洽該關協助登錄相關資料後,自行線上申請當次人員/車輛通行證,俾憑進入商港管制區(聯絡電話:07-5628334、07-5628339)。 繳納押標金日期及地點:114年7月14、15、16日上午9時至12時或下午1時至4時,至高雄市鼓山區捷興一街3號3樓,本關法務緝案組處理課處理一股辦理押標(限以財政部關務署高雄關為受款人之臺銀本票、銀行本行支票或銀行保付支票且應為即期;押標金總額未逾新臺幣5,000元者,得繳納現金。不符合規定者,不受理押標作業)(註:臺銀同業支票已不使用)。 截標時間:114年7月17日下午1時30分(以該關收到郵件之時間為準)(該關不受理現場投遞標單)。五、開標日期及時間:114年7月17日下午2時。

Read More

大陸海洋生產總值首破10兆元人民幣年增近6%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依據中共自然資源部在海南海口市發佈《2025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指數》顯示,去(2024)年中國大陸海洋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0兆元人民幣,比前(2024)年度增長5.9%,高於國民經濟增速0.9個百分點。 據稱,指數是對2024年中國海洋經濟發展狀況的綜合量化評估,以2015年為基期,基期指數值設定為100,2024年指數為125.2,比上年增長2.3%。重點監測行業中海洋經濟活動單位數量比前年增長6%。其中海洋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7.2%,海洋製造業增加值3.2兆元,佔海洋生產總值比重超過三成。海洋漁業、海洋油氣業、海洋船舶工業和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等產業數智化、高端化轉型升級加快。 統計分析,海洋原油、天然氣產量比前年分別增長4.7%和8.7%,海上風電發電量比前年增長28.2%,海水淡化工程規模比前年增長超過10%。海運進出口總額、國際航線貨櫃輸送量、船舶出口金額等多項指標創歷史新高。其中船舶出口金額3086.5億元大幅增長58.7%,以修正總噸計,出口海船佔全球海船完工量的比重為42.7%,比前年提高5.9個百分點。 中共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貨物貿易額22.1兆元,其中與沿海國家貿易額19兆元,比前年增長6.3%。海洋旅遊市場持續升溫,沿海城市接待國內旅遊人數增長超過14%。

Read More

德翔海運與黃埔文沖達成十艘五千TEU級新造船協議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據悉,業績高成長的德翔海運(TS Lines)與中國大陸黃埔文沖造船(Huangpu Wenchong Shipbuilding)達成十艘(5+5)五千TEU級新造船協議,計畫於2028年第二季交付,備選訂單確認生效後交易總金額將達6.25億美元。。 消息指出,總部位於廣州的黃埔文沖船廠在過去幾年中已成為TS Lines的主要供應商,在此之前德翔已自黃埔文沖接收1900 TEU和2700 TEU型貨櫃船,並在其船廠訂購兩艘4300 TEU型新船將於2027年交付。成立於2001年的德翔在全球貨櫃船隊運能排名廿一,旗下船隊近四十,根據新造船計畫,該公司將在未來幾年內增加17艘不等型船。 德翔海運專注在亞洲地區的市場,近年來持續推出全新的遠洋航線以擴大服務網路,分別在2021年將貿易航線拓展至紐西蘭及加拿大,2022年擴展至英國、荷蘭、德國、比利時及美國東岸,2023年又開闢了印尼、東非航線,並在去年十一月在香港交易所正式上市。 德翔海運去(2024)年營收額達13.4億美元,比前年度增長53.3%,權益股東獲利3.66億美元,年增1666.9%,截至2024年底德翔海運經營46條航線,其中獨立營運11條、聯營22條、艙位互換10條、艙位租賃三條,網路覆蓋全球20個國家及地區的61個主要港口。 據瞭解,德翔海運逐步佈局中大型船市場,2021年在成立20週年之際向外高橋造船訂造六艘7000TEU型貨櫃船,係其迎接新的20年首批中長程航線船。去年德翔還在外高橋造船訂造三艘14000TEU型貨櫃船和三艘7092TEU型船,首次下單訂造萬TEU級船。

Read More

印尼連續61個月貿易順差主要來自非油氣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印尼中央統計局發佈統計顯示,印尼五月貿易順差為43億美元,呈現連續61個月保持順差。 該局表示,五月貿易順差主要來自非油氣領域,尤其是動植物油脂、礦物燃料和鋼鐵三大類出口商品,其中非油氣順差達58.3億美元,油氣領域逆差15.3億美元則係原油和成品油進口增加。 統計指出,印尼當月出口總額為246.1億美元,比去(2024)年同月增長9.68%,進口總額203.1億美元亦增長4.14%,累計今(2025)年前五個月印尼貿易順差達153.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3.2億美元。美國、印度和菲律賓是印尼順差前三大國家,中國大陸、新加坡和澳洲為前三大逆差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