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弱於預期NCFI出口即期費率出現下跌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日本國際貨運代理協會(JIFFA)引據寧波貨櫃運價指數(NCFI)數據指出,由於需求弱於預期,大多數貿易航線的NCFI出口即期費率均出現下跌,上週第36週指數為1023.2點下滑6.8%。 據分析,在21條航線中,只有三條航線運費上漲,18條航線運費下降,在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港口中有三個港口指數上漲,13個港口指數下跌。在通往歐洲和地中海的航線上,儘管貨運量緩慢,但航運公司仍保持較高運能。一些航運公司調低費率以吸引流量,從而壓低了即期費率。歐洲航線下跌7.9%,以855.9點收盤;東地中海航線下跌7.7%,以865.3點收盤;西地中海航線下跌10.3%,以1061.1點收盤。 對北美的出口也有所減弱,上週運價的普遍上調推動大量發貨量,但航運公司並沒有隨後收緊運能,因此即期費率小幅下跌。其中東線下跌3.2%,以1085.3點收盤,西線下跌4.2%,以1338.3點收盤。 NCFI由寧波航運交易所(Ningbo Shipping Exchange)在BIMCO的支持下發佈。

Read More

榕廈小三通航線暑運客運量再攀高峰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榕廈兩地“小三通”航線暑運客運量再攀高峰,福建省交通運輸廳消息,福州、廈門兩地“小三通”客運航線今年暑運期間客流再攀高峰,兩岸人員七月一日至八月31日福馬“小三通”航線暑運旅客數達1.8萬人次,較去(2024)年同期增長近五成(+49.7%)。 作為福州與馬祖一水相連的便捷紐帶,福馬“小三通”航線憑藉航程短、成本低的核心優勢,暑期以來,“兩馬”體育聯誼賽、海峽青年薈等活動相繼開展,進一步推動福馬“小三通”航線迎來客流高峰。暑期經福馬“小三通”客運航線往來的旅客有家庭親子、跨境研學團、“首來族”等客流群體,特別是親子遊群體佔據出行旅客的主流,參加研學交流、商務訪問的旅客較以往明顯增加。

Read More

中國大陸前八月進出口貿易增3.5%出口額增6.9%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共海關總署發布今年前八個月中國大陸貨物貿易進出口統計仍維持3.5%增幅。 中共海關統計,2025年前八個月,大陸貨物貿易延續平穩增長態勢,進出口總值29.57兆元人民幣,比去(2024)年同期增長3.5%。其中出口額17.61兆元增長6.9%;進口11.96萬億元下滑1.2%,降幅較前七個月縮小0.4個百分點。 八月份單月大陸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87兆元,比去年同月增長3.5%。其中出口2.3兆元增長4.8%;進口1.57兆元增長1.7%,出口、進口連續三個月呈現雙增長。 統計指出,前八個月大陸一般貿易進出口佔18.89兆元增長2.2%,佔大陸外貿總值的63.9%;加工貿易進出口5.34兆元增長6.1%佔比18.1%;保稅物流方式進出口4.23兆元亦增長5.6%。 前八個月大陸民營企業進出口以16.89兆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4%,佔大陸外貿總值的57.1%,比去年同期提升2.1個百分點;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8.59兆元增長2.3%,佔大陸外貿總值的29.1%;國有企業進出口4.02兆元比去年同期下滑8.1%,佔其外貿總值的13.6%。 增長5.2%。

Read More

海洋保育署在地守護計畫徵件開跑 六大主題等你發揮創意深耕永續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10日宣布,「115年海洋保育在地守護計畫」徵件活動正式啟動,收件至今(114)年10月15日截止。海保署表示,這項計畫的核心精神,是攜手在地社區、民間團體、學校等地方力量,共同守護我們的藍色國土,並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SDGs)目標,明(115)年計畫將更深入辦理,最高補助深耕團體每年新台幣100萬元!邀請所有熱心投入海洋保育的團體踴躍參與,用行動守護我們的海洋家園! 海保署說明,自109年度啟動以來,「海洋保育在地守護計畫」已成為全台海洋守護者的重要平台。至113年底,累計共有104個團體參與,遍佈台灣四面八方。這些默默耕耘的團隊,舉辦超過1,350場教育推廣活動、影響人數超過70,000人次;完成3,108場公民科學家調查、回報8,196筆珍貴的生態調查資料;並動員8,210班次的巡守隊,努力維護著海洋保護區的生態,成為在地守護最堅強的後盾。114年度更有58個地方團體參與此計畫,未來期待能有更多團隊響應,讓守護海洋的行動擴展至台灣每一片海洋、每一段海岸與離島。 海保署指出,115年的徵件主題聚焦於「潔淨海洋行動」、「棲地復育行動」、「海洋保育推廣」、「友善釣魚行動」、「海洋保護區巡護」及「海洋公民調查」六大面向,不論您是社團法人、財團法人、學校、組織或社區發展協會,只要心中有對海洋的熱愛,都誠摯邀請您提出創新計畫與行動,將地方力量轉化為守護海洋的堅強動能。海保署特別提醒,本次徵件採線上報名,請務必仔細閱讀海保署官網最新公告之115年徵件須知,並確認資料完整,以確保提案順利送出! 海保署強調,守護海洋不是少數人的責任,是所有人共同的使命。「海洋保育在地守護計畫」不只是資源支持,更是對行動團隊的肯定與後盾。期待更多在地團隊加入這項計畫,從家鄉出發,讓守護海洋成為一場遍及全台的行動。

Read More

臺中關9月25日辦理私貨及逾期貨物標售 多項品項開放投標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中關訂於今(114)年9月25日辦理,本次標售貨物有智能馬桶、岩板、鋁箔、梭織布及棉製印花床包組等,將於本年9月22日至24日上午9時至12時、下午1時至4時開放民眾申請看貨。 上述貨物不論廠商或個人,皆可參與投標,有意參與標購者請備妥押標金額之現金或支票,至該關3樓業務二組法務緝案課繳交押標金後領取投標單,並以限時掛號於開標當日(9月25日)中午12時30分前郵寄送達該關(地址:臺中市梧棲區臺灣大道10段2號 聯絡電話: 04-26565101分機301)。 投標民眾至臺中關索取看貨證、押標、開標或到各倉庫看貨等作業,請攜帶個人身分證件。相關資訊請至該關網站(http://web.customs.gov.tw/taichung)首頁「資訊公開」項下之「標售公告」項目頁籤,點閱下載標售須知、貨物組別清表及押標金額表等資訊。

Read More

亞太永續博覽會論壇 交部邀您淨零啟航瞭解海運減碳策略與路徑藍圖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交通部將於9月11日下午在2025亞太永續博覽會永續沙龍舞台辦理「啟航淨零:臺灣海運減碳策略與路徑藍圖」高峰論壇,邀集產官學界共同探討海運減碳轉型策略,並見證臺灣港務公司與港區業者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攜手邁向港埠淨零新境界。 根據國際海事組織(IMO)資料指出,航運業於2018年產生超過1,076百萬噸溫室氣體,佔全球排放量逾2%。為此,IMO於2023年明確訂定全球航運減碳階段目標,期望2030年減碳20%至30%、2040年減少70%至80%,並於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面對國際趨勢與減碳壓力,政府亦於2021年宣布2050淨零政策,積極規劃海運淨零轉型行動。 本次論壇聚焦海運產業的減碳挑戰、政策推動與技術應用。首先,將由交通部陳世凱部長親自見證臺灣港務公司與港區業者共同簽署淨零減碳合作備忘錄(MOU),攜手啟動港埠邁向淨零的行動方案;再來,將邀集來自產、官、學、研界專家進行「海運減碳推動策略與未來路徑」專題論壇,由交通部航港局葉協隆局長專題報告,續由交通部運研所黃新薰所長主持,臺灣港務公司王錦榮總經理、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海洋商務學院戴輝煌院長,及財團法人驗船中心鄭志文執行長進行與談,共同探討臺灣海運在政策、能源、技術與營運層面的轉型契機與挑戰;論壇內容包括建立減碳溝通平台、推動港口碳盤查、技術交流與資訊透明化,攜手落實港區內淨零轉型,期望共同打造綠色運輸樞紐,攜手邁向港埠淨零新階段。 未來交通部將持續接軌國際公約,加速國內海運綠色轉型,期能與產、官、學、研各界共同努力,打造一個更永續、智慧以及具韌性的航運新格局。

Read More

陽明海運:新造船持續交付/貨運需求疲軟運價承壓營收下修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陽明海運發布上(八)月營收報告稱,據Drewry分析指出,由於新造船運能持續交付及貨運需求疲軟,將導致運價持續承壓,整體市場需求放緩致營收下修,中國大陸十一節前出貨潮可望提振航運市場短期內需求回升。 陽明海運表示,隨著美國陸續與英國、日本、歐盟等主要經濟體達成貿易協議,及美中對等關稅暫緩90天至十一月十日,緩解市場對全球供應鏈重塑與成本上升的憂慮;美國聯邦上訴法院裁定川普所實施之對等關稅違法,但法院仍允許現行關稅措施暫時維持至十月14日。川普政府已提起上訴,後續發展之不確定對於整體貿易政策及供應鏈規劃之影響仍需密切關注。 該公司受此影響今年前八月累計營收呈現回落,係以新台幣1,134.96億元,較去年同期營收新台幣1,476.09億元減少新台幣341.13億元,減幅為23.11%。其中 2025年八月單月營收為新台幣138.38億元,較七月營收減少16.46億元,減幅10.63%,較去年同期營收減少新台幣119.22億元減幅為46.28%。

Read More

經部:台灣LNG進口來源已多元分散 確保貨源穩定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重申台灣LNG進口來源已多元分散採購,並以穩定供應、分散進口氣源為主要考量,若有符合我國需求且具價格競爭力之LNG貨源,將評估採購可行性,台灣LNG進口來源已多元分散,確保LNG貨源穩定。 經濟部是針對有關媒體報導台灣液化天然氣(LNG)進口3成來自卡達,而卡達易受中國施壓,我國應思考是否尋求替代來源,例如與美國簽訂合約,經濟部作了上述的表示。 經濟部也談到,台灣LNG採購採中長約布局為主、短約及現貨為輔的動態調整策略,有助於提升能源供應韌性,維持LNG貨源穩定。以2024年為例,我國LNG進口國已達14國(全球主要產氣國共22國),主要進口來源包含澳洲、卡達、美國、巴布亞紐幾內亞、馬來西亞、汶萊、奈及利亞等,顯見我國LNG進口來源已多元化,政經較為穩定地區(如澳洲、美國)占近五成,請全國民眾放心。 經濟部最後強調,卡達氣源占比自2013年49%降至2024年25%,充分展現政府降低對單一氣源依賴度之努力。另我國自2019年起引進美國合約氣源,進口占比已從2019年3%提高至2024年10%,且中油公司已於2025年3月20日與美國簽署阿拉斯加LNG買賣暨投資意向書,表明投資及採購LNG之意願,未來向美進口LNG量將持續增加。

Read More

廣東海洋生產總值突破兩兆元人民幣經濟總量居大陸之首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廣東海洋經濟總量連續卅年居中國大陸之首, 由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廣東省能源局指導,中國廣核集團主辦的廣東海洋能源產業科技創新高品質發展研討會在深圳舉行,本次大會以“向海圖強能創未來”為主題,集中展現廣東作為海洋經濟大省在海洋能源產業發展中取得的成績,研究探討海洋能源發展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共繪廣東海洋能源高品質發展新藍圖。 會中錨定海洋強省目標,報告指出,去(2024)年,廣東海洋生產總值突破兩兆元人民幣,海洋傳統優勢產業增加值突破6800億元,年增長7.5%。海洋新興產業增加值達411億元增長8.3%,以海上風電為代表的海洋能源產業蓬勃發展,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1251萬千瓦,較“十三五”末增長十倍躍居大陸第一,建成集風電研發、製造、安裝、運維、檢測為一體的海上風電產業鏈,產業發展躋身大陸領先水準。 其中在海上風電領域,中廣核陽江500千伏海上風電無功補償站、南方電網三山島海上風電柔直輸電工程、明陽智慧能源集團“明陽天成號”雙轉子漂浮式海上風電平臺等一批首創性科技成果在廣東落地,引領廣東海上風電不斷攀登行業高峰。 廣東已構建起風、漁、旅及融合新業態新模式的產業鏈條,這些創新模式不僅延展出“能源—養殖—冷鏈—文旅”的融合發展軸線,更催生出“風電—制氫—甲醇—航運”的綠色能源產業鏈,展現出“鏈式思維”重構海洋產業生態的強大動能。

Read More

小手畫大港 2025中港風情彩繪寫真兒童寫生比賽登場囉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中港務分公司為慶祝臺中港建港49周年,並行銷優質港口形象,將於114年9月13日(星期六)在臺中港旅客服務中心舉辦「中港風情彩繪寫真」兒童寫生比賽。活動結合海洋教育,鼓勵孩子們發揮無限的想像力,透過畫筆描繪他們心目中的港口風情,包含海洋、港口、船舶、貨物及旅客等,用色彩畫出臺中港的美麗。 臺中港務分公司表示,兒童繪畫與塗鴉是孩子表達內心世界的重要方式,透過線條與色彩的運用,不僅能培養觀察力與專注力,更能啟發想像力與創造力。同時,繪畫過程有助於提升手眼協調與精細動作發展,更能促進情緒表達與溝通發展,對孩子的成長具有正面的影響;相信透過孩子們純真的視角並結合其無限的想像力,可以看到更豐富、更多元、多彩的臺中港,也喚起社會大眾對於國際港口的發展與國民生活、經濟共生共榮關係的重視。 臺中港務分公司進一步表示,「中港風情彩繪寫真」兒童繪畫活動每年皆會辦理,獲得大小朋友們廣大迴響,每年都吸引眾多孩童報名參與,期望藉由舉辦比賽,持續推動海洋教育、推廣藝術創作,同時落實企業社會責任,為地方注入更多海洋文化與環境教育能量。 比賽共分為「幼兒園組、國小低年級、中年級及高年級」共4組,尚未報名的小朋友,可於活動當天直接至「臺中港旅客服務中心」活動報到處,領取畫紙參賽喔!本次比賽將邀請美術專業人員擔任評審,獲獎作品除了有機會獲得精美禮物及獎狀,得獎名單也預計於114年10月3日(星期五)公布於「臺中港」的粉絲專頁喔!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