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中美關稅戰蘇州港進出口重櫃免費堆存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因應中美貿易關稅戰,蘇州港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發佈公告稱,給予蘇州外貿企業為期三個月在蘇州港進出口重櫃免費堆存服務。 消息指出,為貫徹中共中央和省市關於穩外貿工作決策部署,進一步發揮外貿企業在蘇州市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支援外貿企業渡過難關,即日起,蘇州港各貨櫃碼頭對蘇州市外貿企業進出口重櫃,提供免費堆存服務,自即日起至七月17日止為期三個月。 中共商務部並提到,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二大商品消費市場,面對美國的霸淩關稅,中方將堅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以自身的穩定發展為全球經濟注入更多確定性。該部與有關商協會、大型商超和流通企業座談,研究更好發揮各自優勢,幫助外貿企業擴寬內銷管道,幫助出口遇阻的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推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開展內外貿一體化工作。

Read More

5月7日起出口MIT貨品至美國 應附聲明書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美國對各國課徵對等關稅後,將造成各國間稅率差距,高稅率國家產品可能流向低稅率國家,透過更換產地標示、重新包裝或簡單加工等方式轉運美國。一旦這些產品透過我國轉運至美國以規避高關稅,將影響我國國際信譽,及向美方爭取較優惠的關稅待遇。 為防杜他國貨品藉由我國違規轉運,經濟部基於貿易管理需要,公告從114年5月7日起,出口人出口我國產製(MIT)貨品至美國,應簽具「輸美國貨品原產地聲明書」,具結產地屬實。(公告網址連結:) 經濟部呼籲,MIT就要是MIT,出口加附「輸美國貨品原產地聲明書」並不是要限制貨品出口,而是希望和出口商通力合作,防杜洗產地等違規行為,共同維護臺灣的貿易利益及經濟發展。 另外,經濟部為協助業者順利將貨品出口美國,特別於4月24日邀請美國專業律師說明美國原產地規則及通關實務,並分享美國海關判定原產地案例,與會業者達3,000人。美國律師提供具體詳細解答,交流熱烈,業者反應良好。 經濟部將持續關注美國情勢發展,適時邀請美國律師再度說明美國課稅措施及通關實務,協助廠商順利出口貨品。經濟部並籲請業者出口前,應與美國客戶充分溝通,或透過美國海關(CBP網站:https://www.cbp.gov/)申請預審產地,以維護自身權益。

Read More

我機場旅客量第一季回升6.5%國際/兩岸線均正成長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交通部統計顯示,今年第一季我民航機場旅客量比去(113)年同期持續回升,其中兩岸航線旅客量成長率達百分之九,但旅客量水準與兩岸承平時期相去甚遠。 交部統計,今年第一季我機場旅客量為1633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回升6.51%,其中僅國內航線以211萬人次呈現負成長(-3.67%),國際線與兩岸航線均為正成長,其中旅客量去年已回復至疫前水準的國際線首季達1293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8.08%,按此旅客量水準,其後三季旅客量若能維持增勢,全年度旅客量有望邁向五千萬人次。 統計指出,去年國際線旅客量已達4818萬人次,已接近疫前(108年)高峰期的4883萬人次,今年第一季各月旅客量均超過四百萬人次,年增率則達百分之八,有望在此基礎上再創高峰。 值得觀察的是,今年第一季的兩岸航線雖以125萬人次,比去年同期持續回升9.29%,但以今年一至三月份各月旅客量分別以41萬人次、37萬人次、46萬人次,相較疫前各月達八、九十萬人次水準,明顯落差極大。數據顯示,疫前兩岸航線年旅客量均達一千萬人次,去年雖逐漸回升至520萬人次,今年第一季旅客量成長雖達百分之九,但似已回不到過去。

Read More

北市船公會理監事選舉名單出爐下週選理事長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台北市輪船商業同業公會台昨(28)日召開該公會第19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會中除進行各項會務工作報告及討論議案,並舉行新一屆理監事選舉,分別選出張衍義等廿七位理事及候補理事,以及陳長生等九位監事及候補監事。 第十九屆廿七位理事依排名當選名單如下:張衍義、王書吉、吳光輝、謝敏雄、白崑榮、鄭正雄、郭志成、李明輝、林文貴、楊弘明、韓克勇、吳巨聖、林楹棟、陳柏廷、蔡育達、謝福隆、呂學修、吳宜達、黎錫榮、林子傑、魏鼎耀、朱翰鵬、劉佑民、鹿定強、蔡宏仁、何曙光、王博弘。 候補理事:馬士凱、韓妙宜、劉煥章、徐勛華、馬健健、徐守耕、徐浩翔、蔡明格。 監事當選名單九位:陳長生、蔡豐明、林秋芬、邱士銘、柯柏仲、王朝枝、邱增玉、簡耀堂、陳正文。 候補監事:洪清潭、張瑞華、石沛暘。 據悉,該公會順利完成本次理監事改選之後,將在下週四選出常務理監事及理事長。

Read More

受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影響繳稅有困難 符合條件得申請免加計利息延期或分期繳納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南區國稅局表示,為因應美國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對我國企業與個人可能造成的經濟衝擊,財政部近日發布「稅捐稽徵機關受理納稅義務人因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影響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稅捐審核原則」,稅捐稽徵機關將秉持從速、從寬、從簡原則,協助納稅義務人緩解繳納稅捐壓力。 該局表示,前揭審核原則適用稅目包含綜合所得稅、房地合一所得稅、營利事業所得稅、營業稅、貨物稅、菸酒稅、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房屋稅、地價稅、使用牌照稅之本稅及各該稅目之利息、滯報金、怠報金及罰鍰,納稅義務人因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影響不能於規定繳納期間內一次繳清稅捐,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可在規定繳納期限內,向稅捐稽徵機關申請免加計利息延期或分期繳納,不受應納稅額多寡限制,延期期限最長1年,分期最長36期(每期1個月): 一、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提供紓困、補貼、補償、振興、支持或協助等相關措施者。 二、營利事業因受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影響,致營業收入減少,不能於規定繳納期間一次繳清稅捐者。 三、個人因受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影響,致被減薪、非自願離職、工作日減少或其他情形,不能於規定繳納期間一次繳清稅捐者。 該局提醒,報稅季即將來臨,如因受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影響,有繳納困難須申請免加計利息延期或分期繳納113年度所得稅結算申報稅額的納稅義務人,請於114年6月30日前填具申請書,並檢附相關證明文件(例如減薪通知等)向國稅局提出申請,申請書表可至財政部稅務入口網(https://www.etax.nat.gov.tw)/書表及檔案下載/申請書表及範例下載之稅務行政項下下載或以線上服務方式辦理。如有疑問,可撥打免付費電話0800-000321洽詢。

Read More

因應美關稅政策 交部召開海空運產業座談會 強化產業韌性與應變能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因應美國宣布針對各國實施對等關稅政策,為掌握國際變局與市場發展趨勢,交通部航港局及民航局已召開國際海運疏運平穩工作小組會議、美國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對空運影響及相關因應會議,交通部陳世凱部長召開「美國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對海空運影響及因應座談會」,邀集海空運相關公協會及海空運承攬業者與經濟部與財政部等部會進行深入交流,聆聽業者的聲音,透過公私合作,交通部攜手海空運業者,齊心強化海空產業韌性與應變能力。 交通部指出,儘管目前美方關稅措施已宣布暫緩90日實施並維持部分國家稅率在10%,但政策走向仍具高度不確定性,我國對外貿易高度仰賴海運與空運作為支撐主軸,此波美國關稅政策調整,連帶牽動我國整體海空運輸之營運狀況與佈局。面對經貿局勢劇烈變化,為穩定我國對外貿易及海空運輸秩序,交通部召開座談會,聽取業者意見,海空運業者多表示目前營運狀況雖有小幅波動,但尚屬穩定,陳部長也特別強調因應這一波的挑戰,應把握每一次機會,做好妥善周全的準備,交通部將全力攜手業者主動出擊。 本次座談會針對海空運公協會及業者提出協助航空公司機動調整貨運航線、提供獎勵措施爭取貨源來臺轉運、提供貨櫃儲放空間促成臺灣成為空櫃發櫃中心、以及加強原產地認定之宣導說明、查核應兼顧通關效率等意見,陳部長指示請民航局、航港局、機場公司及港務公司偕同海空運相關業者掌握市場變化,協助業者增加營運彈性;因應潛在運輸需求,提供獎勵誘因,爭取商機;掌握供應鏈重組契機,備妥場域空間,促使臺灣成為全球供應鏈關鍵角色;加強人員訓練及查核,共同防範洗產地及違規轉運行為;密切關注美方及各國關稅變化,即時啟動跨部會應變機制等。 交通部進一步表示,因應美國實施關稅政策,交通部已成立應變小組,透過本次座談會,蒐整業者第一線之重要訊息,將更能精準掌握產業因應的脈動,共同協力面對挑戰,後續也將持續秉持「穩定運輸、強化韌性、協助產業」原則,攜手海空業者維持臺灣國際運輸體系的穩定,提供進出口產業堅強後盾。

Read More

物流暨供應鏈協會開設港區危險物品儲放管理專責人員訓練課程 歡迎報名參訓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台灣國際物流暨供應鏈協會為配合政府提升港區供應鏈安全政策,開設「港區儲放危險物品管理專責人員訓練」課程,114年度招生計畫已獲得交通部航港局核定,即日起熱烈招生中。 供應鏈安全是全球經貿促進的重要手段,近年來台灣各地迭有危險物品在倉庫、港區、園區等場域發生意外,對業者營運是一大挑戰。產業加強防範與處理,以求供應鏈之運作順暢,並精進商港區域危險物品管理,強化廠商災害預防及緊急應變措施,有效執行災害搶救及善後處理,培訓危險物品現職從業人員(或未來擬從業人員)專業知能,以提升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文化。 台灣國際物流暨供應鏈協會經交通部航港局認證,代為培訓各類危險物品管理專責人員,受訓對象滿18歲以上在校生或從業人員皆可報名參訓,經完成8或16小時訓練及測驗合格者,可獲交通部航港局頒發專業證照。113年甲級與乙級各開設一個班次,通過合格人數分別為41人與33人,通過率皆達九成以上;課程的專業度與訓練服務,獲得外界一致肯定。 本項訓練舉凡與危險物品運輸移動儲存管理之海上貿易關聯產業,如航運公司、船務代理公司、海運承攬運送公司(貨代業) 、國際(內)物流業、國際貿易業、貨櫃集散站(港區內或外) 、科學園區科技製造業、化學工業廠商、石化品煉製業、石化品儲存、運輸業等,以及學校相關科系師生等,當可經由專業實務經驗傳承,培訓對危險物品認知與狀況處理,滿足及時控制及復原工作,達到危險物品管理制度之落實執行與防範未然。

Read More

我國際港埠貨櫃量第一季略降千分之四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上(三)月份我國際港埠貨櫃量比前(二)月增加,但比去(113)年同月呈現負成長,第一季累計櫃量較去年同期略降。 交通部統計,上月份我國際港櫃量為120萬TEU,比前月100.7萬TEU遞增19.18%,比去年同月的122.7萬TEU則減少二點一九個百分點,累計一至三月份櫃量336.4萬TEU,比去年同期減少千分之四點一。 統計指出,第一季四大國際貨櫃港當中,高雄與台北港比去年同期櫃量為增,連跌三年的台北港轉為正成長,基隆與台中則為負成長,並以台中港降幅最大,依序比較如下:高雄226.6萬TEU(+0.61%)、台中37.8萬TEU(-7.23%)、基隆37萬TEU(-1.37%)、台北港35萬TEU(+1.9%)。

Read More

東盟/澳洲/紐西蘭自由貿易協定升級生效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東盟(ASEAN)、澳洲、紐西蘭自由貿易協定升級生效實施,消息指出,東南亞國家聯盟、澳洲和紐西蘭之間的升級版自由貿易協定本(四)月21日生效,修訂建立東盟-澳洲-紐西蘭自由貿易區協定的第二議定書對澳洲、紐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和汶萊達魯薩蘭國生效,對東盟其餘成員國生效。第二議定書將在三國各自完成國內程式後60天生效。 前述《第二議定書》係於2023年八月簽署,分別更新了2009年二月和2014年八月簽署的《第一議定書》,《修改建立東盟-澳洲-紐西蘭自由貿易區協定第二議定書》對澳洲、紐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和汶萊達魯薩蘭國生效。對於其餘東盟成員國,第二議定書將在通報各自完成的國內程式後60天生效。 根據《第二議定書》,包括原產地規則、海關程式和貿易便利化、投資、競爭和消費者保護以及電子商務得到升級。新增“政府採購”、“中小微企業”、“貿易與可持續發展”三個章節,“服務貿易”章節新增“教育服務”條款。這些改進的目的是在整個地區創造更加無縫、有彈性和商業友好的環境,確保該協定在不斷變化的全球貿易格局中保持相關性。 東盟秘聲明中說,第二議定書的生效突顯其的共同承諾,即確保東盟自由貿易區保持商業相關性,有利於整個地區的企業,同時保持該地區的彈性,推動可持續的經濟增長,特別是在全球不確定的情況下。在全球貿易體系面臨巨大挑戰的時刻,東盟與中亞自由貿易區的持續相關性突顯了合作的好處,以維護對開放、可預測和透明的基於規則的多邊貿易原則的承諾,以及合作、集體和區域努力的重要性,以實現市場自由化和擴大貿易的利益。 據瞭解,東盟自貿區成員國的國內生產總值超過5.6兆美元,人口達7.03億,被視為繼續加強經濟聯繫和促進包容性增長的基石。《第二議定書》的生效有望創造新的貿易和投資機會,受益於簡化的貿易便利化措施,這些措施將降低交易成本,增強供應鏈韌性,促進數位技術的採用,並促進貿易和可持續發展合作。

Read More

IMF調降全球經濟增速預期警示貿易戰風險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調降全球經濟增速預期警示貿易戰風險,IMF近日發佈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2025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調降至2.8%,較今年一月預測值低0.5個百分點。 報告中說,自一月《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更新內容發佈以來,美國政府宣佈並實施一系列新的關稅措施,交易夥伴也採取了反制措施。美國政府本(四)月二日宣佈了幾乎適用所有交易夥伴的關稅,將實際關稅水準推升至一個世紀以來最高水準。這些措施本身就是對全球經濟的一次“重大負面衝擊”,實施過程中的不確定性也對經濟活動和經濟前景產生負面影響。 報告顯示,2025年發達經濟體增速預計為1.4%,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增速為3.7%,均較一月預測值調降0.5個百分點,其中美國經濟增速將放緩至1.8%,較一月預測值低0.9個百分點,在發達經濟體中調降幅度最大。政策不確定性加劇、貿易緊張局勢以及需求減弱是調降美國經濟增長預期的主要原因。 報告指出,2026年全球經濟增速預計為3%,低於一月預測的3.3%,也低於2000年至2019年間3.7%的歷史平均水準。不斷加劇的下滑風險主導經濟前,貿易戰升級以及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加劇,可能會進一步削弱短期和長期增長前景,而政策緩衝能力減弱則會降低應對未來衝擊的韌性。 此外,政策立場的分歧和快速變化等因素,可能引發資產重新定價,以及外匯匯率及資本流動劇烈調整,尤其是在已經面臨債務困境的經濟體中,更廣泛的金融不穩定可能隨之而來,對國際貨幣體系造成損害。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