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關籲請商民申報進口貨物勿將預付款項填列為應減費用 以免受罰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高雄關表示,近日有商民申報進口貨物,誤將「預付款項」列為應減費用,短報完稅價格,違反海關緝私條例第37條第1項規定,遭追徵稅費並處以罰鍰。 該關進一步說明,依據關稅法第29條規定,課徵關稅之進口貨物,其完稅價格以該進口貨物之交易價格作為計算根據,即進口貨物由輸出國銷售至中華民國實付或應付之價格。對於國際買賣交易常發生之「預付款」,是賣方為確保履行契約及降低棄單風險,要求買方預先支付部分貨款,具有訂金性質,屬於實付交易價格一部分,其金額應計入完稅價格,不得列為應減費用而自完稅價格扣除。 高雄關提醒,依據關稅法施行細則第11條等規定,應減費用係指已列入所申報完稅價格內,但依交易價格規定可以扣除者,如廠房、機械及設備等貨物進口後,從事的建築、設置、裝配、維護或技術協助等費用;進口後的運輸費用及遞延支付(如 D/A 付款條件)所生利息等合計金額。請商民申報進口貨物前應注意相關規定,以免影響權益。

Read More

以伊衝突升級航運業進入警戒陽明船舶航安考量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以伊衝突升級,航運業亦進入警戒狀態,甚且影響船公司重返紅海時機,亦在昨(十九)日陽明海運召開的法說會受到關注,陽明高層表明仍以船舶航行安全為考量。 綜合外電指出,在以色列和伊朗爆發敵對行動後,全球貨運市場保持警戒,儘管目前直接影響有限。儘管擔憂日益加劇,但霍爾木茲海峽仍在正常營運,霍爾木茲海峽是全球近20%石油運輸的咽喉,由於伊朗自身對石油出口的依賴以及目前充足的全球供應水準,伊朗可能會對關閉這條水道猶豫不決,可能會抑制任何潛在的價格飆升。 此外,雖然只有2-3%的全球貨櫃運量通過該海峽,但關閉將切斷通往杜拜傑貝阿里港(Jebel Ali)的通道主要的轉運中,迫使航運公司將貨物轉移至南亞港口,引發擁堵和運價上漲。以伊衝突發生的同時,川普總統提前離開在加拿大舉行的七國集團(G7)峰會,表明美國重新關注外交政策和貿易。

Read More

俄羅斯五月份海運穀物出口暴跌六成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市場數據顯示,俄羅斯上(五)月份穀物出口暴跌六成,俄羅斯五月份海運穀物出口量降至210萬噸,與去(2024)年同期相比遽降62.9%。 消息指出,全球主要小麥出口國俄羅斯自去年七月開始的2024/25銷售季前半年,以創紀錄的速度向全球市場出口穀物。然而二月份出口配額導致其出口急劇下降。五月份通過黑海碼頭的出口量190萬噸大減63%,主要為伊朗服務的裡海(Caspian Sea)出口在四月份完全停,五月份亦未恢復。波羅的海港口的糧食出口僅九萬噸亦大降43.7%,俄羅斯的糧食出口由波羅的海碼頭向非洲和拉丁美洲等新市場供應。 據瞭解,海運出口約佔俄羅斯去年糧食出口總量的90%,去年俄羅斯通過海運碼頭出口約6200萬噸糧食。

Read More

網傳海鯤軍艦艇體變形台船聲明報導屬訛傳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針對網傳「海鯤軍艦」艇體變形,台灣國際造船公司發表聲明﹁報導實屬訛傳﹂。 台船公司針對網路媒體報導所稱:海鯤軍艦左艦艏「艇體變形」乙事,實屬訛傳,台船公司作以下說明,以正視聽: 「海鯤軍艦」左舷艦艏側船殼凸起處,為「被動測距聲納(Passive Ranging SONAR)」,屬先進整合聲納系統裝備之一部份,因該聲納護罩內,裝置高精度電子聲納元件而凸起,非艇殼變形,故絕無所謂的「艇體變形」情事。 台船公司、海軍及技協等各單位人員,將持續以最高安全標準,依計畫照規定實施各項科目鑑測,籲請國人放心並共同守護台灣此一得來不易的潛艦國造重大成果。

Read More

海攬公會改選理監事名單出爐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台北市海運承攬運送公會十九日召開第十四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會中進行理監改選,選舉結果當選名單如下。 第十四屆理事:劉昭興、朱永恒、張宗仁、許順仁、葉建明、陳木枝、闕壯興、陳翠雯、蔡文峰、潘國昌、劉世仁、吳俊澤、郭文榮、林毓桂、李怡廷、范建武、蔣懷德、薛福康、林允超、王沛生、陳昊。 候補理事:林月清。 第十四屆監事: 管治政、鄭國、蕭榮培、李中麟、曲大陸、周建文、蔣嘉哲 候補監事:周淑君、陳國展

Read More

前五月中共對中亞五國進出口續增進口增達兩成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今年前五個月中共對中亞五國進出口持續增長,其中進口增幅達兩成。 中共與中亞地區共建“一帶一路”示範區,經貿往來持續深化,雙邊貿易規模穩步擴大。據中共海關統計,中國大陸對中亞五國進出口由2013年的3120.4億元人民幣擴大至去(2024)年的6741.5億元,增幅高達116%,年平均增速達7.3%,高出同期大陸整體進出口年均增速2.3個百分點。 今年前五個月中共對中亞五國進出口2864.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0.4%,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1881.8億元增長5.6%,進口982.4億元年增21%。 據稱,中共與中亞農業領域合作,越來越多中亞綠色優質農產品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今年前五個月自中亞五國進口農產品43.6億元增長26.9%。其中自哈薩克進口亞麻子增長兩倍(+202.1%),自烏茲別克斯坦進口葡萄乾增長153.7%,自吉爾吉斯斯坦進口蜂蜜增長10.9倍。 公路運輸佔中共對中亞五國進出口比重從2020年的19.9%提升至2024年的51.8%。今年前5個月以公路運輸方式對中亞五國進出口1436.5億元增長10.9%,佔比持續保持在五成以上。

Read More

中遠海運CV3東南亞航線全面升級優化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遠海運宣佈拓展其CV3東南亞航線進行全面升級優化。 中遠海運為進一步織密洋浦-東南亞航線網路,提升運輸服務品質,服務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中遠海控旗下中遠海運集運近日將CV3航線進行全面升級優化。 該公司CV3靠港序升級為:洋浦-胡志明-西哈努克-峴港-洋浦,新增兩大樞紐港為柬埔寨西哈努克港、越南峴港,直連東南亞新興經濟帶,該服務按每週運行一航次。

Read More

經濟部召開離岸風電及太陽光電社會溝通會議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召開「離岸風電」、「太陽光電」社會溝通會議,聚焦能源部門減碳旗艦計畫草案內容展開意見交流,與會者對風電、光電設施之環境影響監測、農漁活動相容性、案場審查機制、社會溝通模式與資訊揭露等方面提出寶貴意見,後續經濟部將參考與會者意見,強化減碳旗艦計畫,並透過常態性社會溝通協作機制,持續與民間溝通協作可行方案,以兼顧綠能開發與環境保護。 為使會議聚焦解方討論,經濟部先於5月19日辦理5場次對焦會議,釐清關鍵議題,再辦理4場次社會溝通會議,邀請利害關係人共同研商可能解方。針對6月16日、17日社會溝通會議之「離岸風電」、「太陽光電」議題,在對焦會議與過去討論基礎之上,本次會議針對離岸風電場址環境監測、漁業聯絡溝通方式、漁電共生養殖事實認定等議題,與會人員都能充分討論對話,提出具建設性解方。相關意見經濟部皆將參考調整離案風電與太陽光電相關旗艦計畫,並將作為後續常態性社會溝通協作機制討論的基礎。 經濟部賴建信次長表示,為強化離岸風電社會溝通的討論基礎,經濟部將評估建立海域開發基礎資料平台,並進行長期、有效、透明的環境監測作業與系統性調查盤點,作為政策調整與風場管理基礎;此外,為避免對漁業活動影響,經濟部亦將參考民間提出「離岸風電與漁業聯絡溝通指南」,評估提供離岸風電產業參考執行,並對採行積極作為業者,評估適當鼓勵與引導措施,以強化綠能與環境的協調發展。針對長期離岸風電發展所需布局前瞻技術,例如:浮動式風機,經濟部將納入旗艦行動計畫,推動進行先導研究。 針對太陽光電部分,賴次長表示,為消弭民眾對於太陽光電案場設置的疑慮,經濟部已結合法務部、農業部等相關部會,建構「太陽光電資訊透明專區」,加強社會監督力量;至於漁民關心的容許程序與養殖事實認定,經濟部將協調農業部門於漁電共生4.0方案強化配套處理。針對屋頂型光電部分,經濟部將與相關部會持續盤點推動,並評估多元光電類型與自用型微電網建置可行性,搭配適當獎勵措施,鼓勵地方政府、產業界與民間投入設置。有關案場所需饋線與共同升壓設備,經濟部將搭配儲能設施與其他基礎建設共同規劃。 經濟部表示,民眾支持是綠能發展的基礎,經濟部將強化利害關係人溝通,以使綠能順利推動。考量共同的認知才能產生共同的結論,未來經濟部社會溝通將強化資訊公開,透過知情交流、認知對焦,建立共同討論基礎,並邀集民間團體,公私協力尋找創新解方,以兼顧綠能設置、環境保護與區域共榮。

Read More

臺灣國際海洋論壇熱烈報名中 重磅講者齊聚探討海洋安全與藍色經濟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由海洋委員會主辦之「2025臺灣國際海洋論壇」(2025 TIOF)將於本(114)年7月2日至3日於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盛大舉行。本屆論壇以「海域安全」與「藍色經濟」為兩大核心主軸,廣邀來自歐、美、亞多國之產、官、學、研領域領袖代表與會,透過多元對話平台,共同探討海洋治理與永續發展的創新方案。歡迎各界把握到6月20日為止的報名時間,踴躍參與。 本次論壇邀請多位國際重量級講者與會,包含美國、英國、法國、比利時、以色列、澳洲、日本、韓國、印度、印尼、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等國政府、重要智庫、國際組織代表齊聚一堂,為我國海洋對話平台與國際接軌的重要里程碑。 為期兩天的論壇安排緊湊且精彩可期,內容涵蓋專題演講、高層對話、專家分享及青年對話等多元形式,將聚焦區域灰色地帶行動、海底電纜遭破壞、印太海洋意識(IPMDA)建構,以及永續海洋產業、ESG於推展藍色經濟之角色、女性賦權、藍色金融等關鍵議題。專題演講將由國內、外產官學界專家針對海域安全治理新趨勢、藍色經濟創新模式等議題分享最前瞻的觀察與展望;高層對話則特邀華盛頓時報總裁擔任主持,由本會管主委與來自英國、日本重量級議員、我國安高層等人士,就印太區域海洋合作願景進行交流;特別規劃之青年對話場次,將為新世代海洋專業人才提供發聲平台,促進跨世代智慧交流。各場次將深入剖析當前國際海洋議題的挑戰與機遇,為與會者提供最新趨勢洞察與實務經驗分享。 2025臺灣海洋國際論壇,歡迎踴躍報名,活動詳情請參閱官方網站 https://tiof.tw/

Read More

達飛投資六億美元開發越南貨櫃碼頭2028年啟用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達飛集團投資六億美元開發越南貨櫃碼頭,據悉,達飛集團正與西貢新港公司合作,在越南北部海防開發一個新的深水貨櫃碼頭。 雙方協議涵蓋七號和八號碼頭的設計、建造和營運,該碼頭的容量為190萬TEU,計畫於2028年開放。 消息指出,該專案是在越南北部貨櫃量急劇增加之際推出,隨著該地區工業和物流的快速發展,該項目將使總部位於馬賽的達飛能夠確保長期運能。達飛自1989年以來一直活躍在越南,在胡志明市、河內、海防、峴港和桂仁設有辦事處,在該國七個港口每週營運29次服務,通過Ceva Logistics將主要的全球貿易航線連接到先進的多式聯運網路。該公司是蓋梅港Gemalink碼頭和胡志明市越南國際貨櫃碼頭的共同所有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