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員總工會聲明交流活動皆聚焦專業訓練與船員權益 不涉政治議題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中華海員總工會針對有媒體報導「台灣中華海員總工會計劃邀請中國海員建設工會高層來台,與三大航商進行私下會晤,就是要擴大中國海員建設工會在台影響力」一事,中華海員總工會特此嚴正聲明如下:一、 中國海員建設工會之交流為例行參觀活動:該會與中國海員建設工會之往來,為疫情前即已存在之正常工會交流活動,主軸多聚焦於船員訓練制度與相關海事議題之經驗交流。因新冠疫情影響,雙方互訪活動曾一度暫停。近期中國海員建設工會因疫情趨緩表達訪台意願,該會考量兩岸目前之政治氛圍,已明確回覆此事須視政府態度再行規劃,並未進行任何實質安排。目前僅於2024年6月6日經該會理事會同意後進行後續行政了解與申請作業,相關程序仍在依法進行中,媒體所稱私下安排接觸三大航商之說,並非事實。 二、 針對有關「協助台灣船員赴陸受訓取證」事宜:因應全球航運產業正積極邁向新能源船舶發展,相關IGF Code(國際氣體燃料船舶安全規範)之訓練需求為業界共識。然在當時台灣尚無可辦理該訓練之機構情況下,該會為維護會員就業權益,曾積極尋求新加坡、菲律賓等國訓練機構之協助,惟因時間與費用等現實因素未能落實。在確認中國泉州海洋學院及廈門集美大學具備合格訓練能量,並願意承認我國STCW證書後,由該會協助牽線、最終由航商自主管理人員訓練安排事宜。而在政府航港局後續協調比利時訓練體系支援後,已順利逐步回歸在台灣本地訓練之安排。該會在整體過程中,始終秉持保障會員職涯發展與訓練公平性之原則,絕無所謂「引導成為中國船員」之情事。 三、該會一向秉持專業中立原則,所有對外合作或交流,皆依法行政、尊重政府政策。媒體所述內容多有誤解甚至與事實不符,恐造成社會大眾及會員誤會,對該會形象及會員權益均有所損害,特此鄭重澄清。該會將持續以穩健、透明的方式推動船員權益保障與訓練資源拓展,並呼籲外界理性看待該會所做努力。如需進一步了解詳情,歡迎媒體與各界與該會聯繫查證。 四、 重申立場:不涉政治、不涉敏感議題:該會再次強調,本次交流活動及一切相關安排,皆聚焦於專業訓練與船員權益,未涉及任何政治性活動、敏感議題或其他非訓練性質的事項,呼籲外界勿加揣測。中華海員總工會謹此澄清,並呼籲外界以事實為依據,避免誤導社會輿論。

Read More

廣州港外貿航線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佔比逾八成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廣州港集團消息,今年前五個月廣州港貨物量維持成長,該港已有178條外貿航線,其中 “一帶一路”航線佔比超過八成。 廣州港集團發佈消息稱,今年一至五月,廣州港集團貨物、貨櫃輸送量比去(2024)年同期增長3.6%、7.7%。該港航線正加速向全球市場拓展。目前廣州港共有貨櫃航線總數達223條,其中178條為外貿航線,而通往“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航線高達153條,佔國際航線比例超過85%。 今年五月初,廣州港南沙港區推出一系列外貿優惠服務措施,提供“延長北美線重櫃免堆期至30天、開通全天候重櫃進港通道、針對急出貨物開放專用服務通道等服務。此外廣州港以“灣區一港通”“鐵路一港通”模式實現多式聯運“一次報關、全程可視”,覆蓋20個支線港及中西部樞紐;通過對接GSBN航運區塊鏈網路和新加坡港N2N平臺,推動國際航運資料即時共用;創新打造“三港一航”海上高速航線。

Read More

夏季高溫危險品運輸高風險貨主應正確申報貨物資訊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夏季高溫天氣顯著提升危險品運輸的風險,中遠海運呼籲貨主正確申報貨物資訊。 鑑於近期因新能源車、鋰電池貨物以及二手燃油車引發的火災事故頻繁發生,為切實保障運輸安全,中遠海運集運發佈公告向客戶重申正確申報貨物資訊的重要性。 公告稱,危險貨物託運人的安全責任至關重要,託運人必須充分認識到危險貨物運輸的特殊性,嚴格依照相關規定,切實履行安全管理責任。 外電消息指出,近期一艘懸掛新加坡旗貨輪在印度喀拉拉邦Azhikkal鎮西南約80公里處發生事故,該輪服務於連接中國大陸與印度航線,其中載有易燃液體、易燃固體、易自燃物質和有毒物質四種危險物質,這是兩週內印度水域發生的第二起海上事故。另有MSC的1730 TEUMSC Elsa 3號在從Vizhinjam航行到Kochi時在喀拉拉邦附近沉沒,壓載水系統故障導致該船在沉沒前嚴重傾斜。

Read More

經濟部啟動常態性社會溝通協作機制 與利害關係人共商淨零解方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舉辦能源部門減碳旗艦行動計畫首兩場社會溝通會議,為經濟部常態性社會溝通協作機制正式拉開序幕,透過廣邀不同領域利害關係人參與討論,凝聚共識。後續經濟部將以本次會議討論結果為基礎,持續與民間溝通,釐清議題爭點,協作可行方案,期望建立持續性合作關係,公私協力推動能源部門減碳旗艦行動計畫的落實,共同尋求二次能源轉型的最佳解方。 賴總統上任即成立總統府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並集結各部會力量,規劃具體減碳路徑藍圖與公布國家2030年減碳新目標(2030年較 2005 年減量 28±2%)。其中,經濟部任務主要在於落實賴總統所提二次能源轉型,而多元綠能則是推動的重點工作,除了有助減碳目標達成外,還可以提供廠商所需要的綠電。綠能推動需要各界共同參與,因此,經濟部建立常態性溝通協作機制,透過起始、對焦、協作、決策支援四階段,廣納各界意見,凝聚解方共識。 配合國家減碳新目標社會溝通作業,本次先以能源部門減碳旗艦行動計畫,辦理對焦與協作會議,經濟部已於5月19日先辦理5場次(太陽光電、離岸風電、地熱、小水力、科技儲能)對焦會議,釐清關鍵議題與可能解方,再辦理4場次社會溝通會議(6/9、6/10、6/16、6/17),作為經濟部常態性社會溝通機制之啟始,後續將持續與民間協力解決綠能推動關鍵課題,讓綠能設置對環境更好、對社會更好、對國家更好。 經濟部表示,6月9日、10日已針對「去碳燃氫」、「氫能(含氨)供應鏈」與「科技儲能」,及「地熱」、「小水力」與「碳捕捉利用封存」等六項減碳旗艦計畫召開2場次社會溝通會議。針對與會者意見,經濟部將參考調整精進能源部門各旗艦計畫,以及資訊公開工作。經濟部次長賴建信強調,台灣地質條件特殊,發展多元綠能需與環境景觀維持達到調和,未來經濟部將落實風險評估,並考量案場特性,建立各項綠能指引規範與技術標準。另外,相關能源開發跟技術試驗過程,在地民眾應有知情的權利,以及具體回饋機制,經濟部將請相關單位參考與會代表意見優化調整。至於地方治理部分,針對地方政府所提資源不足部分,經濟部規劃透過沙盒機制,盤點適當資源協助地方政府推動綠能,中央與地方協力發展綠能。 經濟部將於6月16日、17日將繼續召開「離案風電」,「太陽光電」兩場次社會溝通會議,就當前太陽光電、離岸風電推動課題進行討論。賴次長強調,推動能源轉型,經濟部不僅追求穩定供電,也重視長期減碳與社會福祉,未來經濟部將透過常態性社會溝通協作機制,廣納民眾與地方的智慧與力量,讓減碳不僅停留於數字目標,而是轉化為每一步能源轉型的具體行動,並使民眾共享綠能發展帶來的環境改善與經濟效益,實現看得見、感受得到的生活改變,共同邁向淨零排放與永續未來。

Read More

中美關稅貿易戰前五月大陸對美進出口雙降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共海關統計顯示,中共與美國關稅貿易戰波及兩國進出口貿易,今年前五個月中國大陸不論是對美出口或進口呈現雙降。 據統計,今年前五個月大陸對美國出口1.27兆元人民幣,比去(2024)年減少8.7%,自美國進口4475.1億元亦下滑6.3%,中美貿易總值為1.72兆元,較去年同期下滑8.1%,佔大陸貿易總值的9.6%,排名大陸第三大交易夥伴。 統計指出,東盟前五個月穩居大陸第一大交易夥伴,大陸與東盟貿易總值為3.02兆元,比去年同期仍增長9.1%,佔大陸外貿總值的16.8%,其中對東盟出口1.9兆元增長13.5%,自東盟進口1.12兆元增長2.3%。歐盟排名大陸第二大交易夥伴,雙方貿易總值為2.3兆元,年增長2.9%,佔比12.8%,其中對歐盟出口1.57兆元增長7.7%,自歐盟進口7283.3億元,年降6.1%。 同時期中國大陸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計進出口9.24兆元增長4.2%,其中出口5.34兆元增長10.4%,進口3.9兆元比去年同期滑落3.2%。

Read More

中共發佈新一批大陸19個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名單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共發展改革委發佈新一批中國大陸19個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名單。 中共發展改革委為深入貫徹落實《“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有關工作部署,近日發佈新一批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名單,廣州、杭州、鹽田等19個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入選。 此次納入建設名單的19個基地,在健全冷鏈物流網路、滿足消費需求、引領冷鏈物流數位化綠色化轉型發展等方面具有示範帶動作用。據瞭解,19個冷鏈基地納入建設名單後,骨幹冷鏈物流基地數量達到105個,達成全國31個省(區、市)全覆蓋,將進一步優化空間佈局。 相關基地發揮在冷鏈物流網路中的組織核心作用,推動城鄉冷鏈網路雙向融合,暢通特色農產品上行通道,服務高品質生鮮消費品進城,有效支撐城鄉消費。例如,廣州骨幹冷鏈物流基地推動與其他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間互聯成網,串接整合廣州都市圈及周邊地區農產品生產、流通等冷鏈物流設施,加強幹線支線冷鏈運輸組織協同及資訊互聯互通,共建一體化冷鏈物流運作體系。 相關基地引領冷鏈物流數位化綠色化創新,支撐轉型發展,推動存量冷鏈物流設施數位化升級,加大自動立體貨架、智慧分揀、物流機器人、溫度監控等設備應用,鼓勵使用綠色、安全、節能、環保冷藏車及配套裝備設施,示範帶動提升冷鏈物流數位化綠色化發展水準,打造冷鏈物流領域新質生產力。例如,杭州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基於“智慧交易市場”建設,共建共用智慧倉儲、數位月臺等基地數位化平臺,提升基地設施發展智慧化水準,同時推動建設2.9萬平方米屋頂光伏,形成光伏發電、儲能與充電一體的“光儲充”充電站,推動基地內新增貨車優先選擇新能源車,實現基地綠色低碳發展。 相關基地聯通國內國際冷鏈物流網路,支撐構建新發展格局。充分利用地理區位、產業基礎優勢,構建服務國內產銷、國際貿易的兩大冷鏈物流系統,暢通冷鏈物流國內國際雙迴圈。例如鹽田骨幹冷鏈物流基地發揮毗鄰港口的交通優勢,引導企業深度參與全球冷鏈產品生產和貿易組織,強化境內外冷鏈物流、採購分銷等網路協同,構建國內外銜接的物流通道網路,滿足海鮮、肉類、乳品、紅酒等國內國際一體化冷鏈物流需求,提升冷鏈物流國際化發展水準,打造國際冷鏈物流門戶樞紐。 截至目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已累計發佈5批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名單,共105個基地,完成《“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確定的到2025年佈局建設100個左右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的目標任務。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在前期工作基礎上,指導各地高品質推進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建設,“以點帶面”不斷提升冷鏈物流體系規模化、集約化、組織化、網路化運行水準,有效提升冷鏈產品價值鏈,支撐城鄉居民消費提檔升級。

Read More

長榮海運打造印西新航線 CIX8 七月青島首航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青島港消息,為進一步推動中印經濟發展,長榮海運精心打造的印西新航線 CIX8 將於下(七)月七日在青島首航,這條航線將為華北、華南地區與印度、斯里蘭卡之間的貿易往來注入新的活力,為客戶提供更為豐富、優質的物流選擇。 根據說明, CIX2/CIX8 作為華北、華南快線,有效避免港口吃水問題,確保船期穩定可靠。無論是出口還是進口貨物,都能按時抵達目的地,無需為運輸時效擔憂。青島至印西一周雙班(CIX2/CIX8)的密集班次安排,大大提高貨物運輸的效率和靈活性,可以根據業務需求,更加從容地安排貨物出運,享受更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務。 CIX8 航線首港直達 Colombo,在市場上擁有較快的運輸速度,提升 Colombo 及其中轉貨載的競爭力,對於時效性要求較高的貨物,選擇 CIX8 航線,能夠讓客戶在市場競爭中搶佔先機。CIX2 配備三艘自有船,CIX8 配備兩艘自有船,強大的自有船隊賦予航線應變能力,面對複雜多變的海運市場環境,能夠靈活應對各種突發情況,確保貨物運輸的穩定性和可靠性。CIX8 回程船期中間僅掛靠巴生港,艙位較為充足,為進口業務的開展提供有力支援。無論是從印度還是斯里蘭卡進口貨物,都無需擔心艙位緊張的問題,讓客戶進口業務更加順暢高效。 CIX8直達港口包括蒙德拉港(Mundra Port),坐落於印度古吉拉突邦西海岸的卡奇灣(Gulf of Kachchh)內,是印度最大的私營港口和商業港口,由阿達尼港口和經濟特區有限公司(APSEZ)營運。該港口具備深水條件,可實現全天候作業,並且通過多式聯運與印度北部腹地緊密相連。業務以貨櫃、散貨(如煤炭、糧食)運輸以及汽車出口為主,貨櫃輸送量佔全印近 40%。那瓦什瓦港(Nhava Sheva Port)位於印度西部馬哈拉斯特拉邦,在孟買以南約 70 公里的阿拉伯海沿岸,是孟買新港的核心組成部分。作為印度最大的貨櫃港口,它不僅是南亞地區重要的國際中轉樞紐,更是新德里等內陸城市的主要轉運節點,在印度北部貨物的進出海運環節中發揮著關鍵的銜接作用。可倫坡港(Colombo Port)地處斯里蘭卡西南沿海凱拉尼河口南岸,瀕臨印度洋北側,是南亞地區的核心貨物中轉樞紐,連接著歐亞、中東、非洲及太平洋航線。作為印度洋航運的重要中轉站,它承擔斯里蘭卡 90% 的外貿貨物集散任務,並為國際船舶提供燃料補給和轉運服務,在全球海運貿易網路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Read More

海攬公會6月19日會員大會鼓勵會員踴躍出席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台北市海運承攬公會6月12日召開第13屆第17次理監事聯席會議,由理事長翁堯賢主持,會中審議通過七家公司新加入成為會員,包括阿菈諾物流有限公司、承航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瑞馳國際運通股份有限公司、蓉達航運股份有限公司、嫄勝報關有限公司、台灣普睿德股份有限公司、鉅渢航空貨運承攬有限公司。 另外海攬公會第十四屆第一次年度會員大會訂於6月19日週四下午兩點於台北市政府青年局六樓國際會議廳召開,合併舉辦理、監事選舉,本次選舉總計要選出理事21席、監事7席,活動將於一點開始受理報到,也提醒跟鼓勵所有會員代表能夠踴躍出席,共同關心及參與會務。

Read More

德魯里:因應市場干擾因素和運價波動停航班次調整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德魯里(Drewry)市場報告指出,全球貨櫃船公司因應市場干擾因素和運價波動,東西向主幹航線停航班次進行調整,本(六)月將減少24%,至七月則將大幅減少55%。 據稱,從本月九日至七月23日,主要的東西向主航線-跨太平洋、跨大西洋以及亞洲-北歐和地中海航線業經宣佈58個航次取消,取消航次總數佔計畫709個航次的8%,其中約47%將在跨太平洋東向航線上,29%在亞洲-北歐和地中海航線上,24%在跨大西洋西向航線上。 德魯里表示,全球港口擁堵持續衝擊供應鏈,上週在歐洲,鹿特丹港等待靠泊的時間長達23小時,安特衛普港則高達41小時,上海、新加坡和巴生港的延誤也在加劇,其中新加坡的中轉擁堵問題尤為突顯。美國門戶港如洛杉磯和紐約仍處於擁堵狀態,導致船舶運輸時間延、內陸運輸網路也受到延滯。 分析指出,中美貿易航線的提前出貨量激增,託運人正趕在八月14日可能的政策變化前搶運貨物,這波需求高峰給跨太平洋航線帶來進一步的壓力,並加速運價上漲。承運人因應大幅削減空班數量。五月至六月間,美國東岸空班已減少了52%(從23班降至11班),西岸減少28%(從33班降至24班)。 在海運運價方面,本月一日實施的綜合費率上漲(GRIs)加劇運價上漲。Drewry的世界貨櫃運價指數(WCI)綜合指數較前期飆升41%,達到3527美元/FEU。其中跨太平洋航線運價上漲46%,亞洲-歐洲/地中海航線運價上漲36%,而跨大西洋航線則小幅上漲2,本月中旬還將有進一步調漲。

Read More

海洋網聯ONE日本至韓國JK1航線升級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海洋網聯船務(Ocean Network Express ,ONE)宣佈日本至韓國JK1航線升級,本(六)月12日從釜山開航。 ONE宣佈對日本至韓國航線(JK1)進行優化調整,以提升效率、服務可靠性和可持續性,升級後的JK1航線將取消停靠東京轉為航靠川崎。 升級後的JK1掛港順序:釜山 – 清水 –川崎– 名古屋 – 釜山,升級後的JK1航線首航日期:MV Confidence v.218E/218W將於2025年六月12日從釜山出發。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