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際商港貨量去年回落維持7億噸水準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我七個國際商港貨物量前(110)年衝高突破7.5億噸,去(111)年因疫情回落至低於7.2億噸,七港僅基隆與安平港有增量,其他五港全面滑落,且基港成長率低於千分之四。 交通部公布去年我港口業績,係以7.18億噸比前年度的7.5億噸滑落四點二八個百分點,仍維持在年貨物量七億噸水準,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全球經貿看淡,港口業績難免受到影響。 去年七港貨物裝卸量依序比較如下:高雄4.21億噸(-4.28%)、台中1.349億噸(-3.12%)、台北8074.55萬噸(-9.95%)、基隆6566.46萬噸(+0.31%)、花蓮904.7萬噸(-4.6%)、蘇澳407.49萬噸(-7.03%)、安平269.44萬噸(+23.77%)。

Read More

土耳其傑伊漢石油碼頭因震災停運影響油運市場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土耳其大地震之後災情陸續傳出,非僅貨櫃碼頭重創,土耳其傑伊漢石油碼頭亦因震災停運。 綜合外電消息,土耳其南部的傑伊漢石油碼頭受地震影響已停止營運,傑伊漢石油碼頭距離震中約155公里(96英里),土耳其船運公司TRIBECA發佈通知稱,土耳其南部的港口總體上受到地震的影響營運出現延誤。土耳其國家管道營商BOTAS表示,地震導致天然氣輸電線受損,向土耳其加齊安泰普、哈塔伊和卡赫拉曼馬拉斯省的天然氣供應已經停止,土耳其能源官員透露,在土耳其發生強震後,土耳其油氣管道營商BOTAS已暫停向地中海沿岸傑伊漢海運碼頭輸送原油,輸油管道並未發生洩漏,停止輸油為預防措施,儘管如此,傑伊漢石油碼頭的作業可能延遲。 消息指出,地震迫使土耳其位於傑伊漢石油碼頭營運暫停,這對伊拉克石油以及敘利亞的主要煉油廠造成影響,對已經飽受石油短缺之苦的國家來說是一個打擊。傑伊漢通過巴庫-第比利斯-傑伊漢管道向歐洲出口阿塞拜疆石油,該管道每天可輸送120萬桶石油,該碼頭也是每天來自伊拉克約50萬桶原油的裝載點,其中大部分來自庫爾德自治區,碼頭營運暫停也意謂著關閉通過土耳其運輸的伊拉克石油市場。 另據瞭解,土耳其東南部接連發生兩場7.8級地震,並發生多場強餘震。截至七日地震已造成土耳其和敘利亞多達4300人死亡及1.9萬人受傷。世衛組織預測,最終可能有超過兩萬人在地震中遇難。

Read More

我三大國際機場旅客量欲回疫情水準還得加把勁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交通部統計,我三大國際機場去(111)年旅客量均較前(110)年大幅回升,但欲回到疫情水準還得加把勁! 交部統計指出,桃園國際機場旅客量為534萬人次比前(110)年度的91萬人次增幅達487.72%,但仍遠低於109年的744萬人次及疫前108年的4869萬人次。 同樣的,去年旅客量排名第二的松山機場以277萬人次較前年度的170萬人次回升63.02%,仍低於109年的309萬人次及疫前108年的635萬人次。高雄機場去年旅客量為124萬人次,已較前年度的84萬人次回升48.06%,亦低於109年的189萬人次,較疫前108年的751萬人次更是有所不及。 貨運量方面,三大機場去年均較前年度呈現滑落,依序是:桃園253.87萬噸(-9.2%)、高雄46313噸(-18.87%)、松山31511噸(-10.61%)。

Read More

今年元月出口減幅21.2% 進口下滑16.6%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根據財政部發佈今(112)年1月海關進出口貿易初步統計,1月出口315.1億美元,因適逢農曆春節工作天數減少,致較上月減11.9%,較上年同月減21.2%(按新臺幣計算減2.8%)。進口方面,1月進口291.7億美元,亦受連假影響,較上月減5.8%,較上年同月減16.6%(按新臺幣計算減 7.7%)。出入超1月出超23.4億美元,較上月減24.4億美元,較上年同月減26.7億美元。 據財政部綜合分析,由於步入外銷淡季,且隨全球終端需求不振,產業鏈持續調整庫存,抑低廠商購料意願,加以適逢春節長假(去年則跨 1、2月)、工作天數減少,1月出口僅315.1億美元,較上月減11.9%,較上年同月減21.2%(經季節調整後減9.4%),連續5個月負成長;進口亦降至291.7億美元,年減16.6%。 1月主要出口貨品全面較上年同月滑落,其中塑橡膠及其製品因部分石化廠安排停車致產量減少,出口年減幅度高達37.6%,其次為光學器材受面板市況慘澹拖累,年減35.7%,基本金屬及其製品、紡織品、化學品、機械減幅介於25%-29%之間;而隨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疲弱效應擴散,積體電路出口值轉趨下降,致電子零組件出口年減20.1%,為11年來最大跌幅。 主要市場方面,1月對中國大陸與香港、東協、美國出口齊降,年減幅度分別為33.5%、26.7%、14.5%,其中對陸港衰退金額占總出口 減少規模之6成2影響最大,且為連續第6個月下滑。對日本受電子零組件拉貨支撐,對歐洲因資通產品接單頗佳及添補柴油庫存需 求上升,出口分別小增3.1%、2.5%。 展望未來,雖高效能運算、資料中心、車用電子等新興應用及數位轉型商機延續,惟隨主要經濟體貨幣緊縮政策發酵,總體需求逐漸 降溫,全球經貿成長動能將呈低緩,加上俄烏戰爭膠著、中國大陸鬆綁封控措施後疫情發展等不確定性,美中科技戰風險仍續潛存, 勢將牽制我國出口表現,短期內尚不易明顯回升。

Read More

去年舟山保稅燃料油供應躋身全球前五大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舟山保稅船用燃料油加注再創新高,消息指出,舟山持續加快推進東北亞保稅船燃加注中心,並已成為中國大陸保稅油供應體量最大、增速最快的區域。 據高新區管委會表示,去(2022)年舟山保稅燃料油年供應量突破600萬噸達602萬噸,比前(2021)年增長9.1%,躋身全球前五大加油港;同時受中石油低硫燃油出口貿易結算中心拉動,去年全年結算量1183.19萬噸增長7.55%,約佔全大陸供油量的57%。 管委會分析去年保稅船用燃料油供應情況,增量主要依託硬體設施的進一步完善和市場的進一步擴容,去年舟山進一步加大硬體設施建設,包括駁船配置提升、錨地建設,加上儲運倉增加有效拉動加注量。從駁船配置情況看,去年白名單駁船擴增至85條,其中53條駁船完成監控視頻改造,“舟山船型”駁船投運三艘,目前在建還有三艘。從錨地看,隨著衢山臨時錨地投入使用,“南北中”貫通的錨地佈局初步形成。此外,中化興中新增41萬立方米出口監管倉和保稅倉,黃澤山二期基本建成,也為保稅燃油加注發展提供保障。 據稱,去年舟山保稅船用燃料油的生產、加工產能也加快釋放。浙石化、中海油、中石化煉廠低硫產能在150萬至200萬噸/年,浙石化2022年完成低硫燃料油出口16萬噸;去年混兌調和業務加快推進,全年完成船燃混兌量350.75萬噸,約佔供油量的54.9%。

Read More

春節國際及兩岸航線共計飛航5,183架次 載運近百萬人次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根據民航局統計,國際及兩岸航線於春節期間共計飛航5,183架次,載運近100萬人次,平均每日入境3.3萬人次、出境4萬人次,其中以桃園機場1月28日旅客量8.4萬人次最高,並創3年以來新高。 今(112)年春節疏運成果,1.今(112)年春節放假10天,春節加強疏運期間自1月19日起至1月30日止,計12天。國內航線今年共加開4波加班機,運能較去年春節增加6.1%。春節期間共計飛航2,831架次,載運近22萬人次,平均載客率約76%,平均每日約1.8萬人次,其中以1月24日(初三)2.2萬人次最高。連假首日因臺北往金門候補旅客較多,經民航局啟動疏運機制,協調航空公司增飛1班加班機,順利協助旅客返鄉過節;另疏運期間僅部分小離島(蘭嶼、綠島、七美)因天候不佳有航班取消情形,經航空站宣導改搭船班或於天候正常後以隔日航班疏運,皆無滯留旅客,整體疏運狀況順暢。 航空產業紓困成果:自109年7月到111年12月,民航局各項紓困方案共計約417億元。並提供民用航空運輸業、地勤業及空廚業計759億元之紓困擔保貸款,貸款期間最長4年,同時提供最長2年貸款利息補貼(利息補貼期限至111年6月30日)。 除利息補貼,民航局運用紓困預算,對航空產業給予航空站相關費用之補貼及緩收及補貼執行抗疫措施所生費用;對國際機場商業服務設施業、空廚業、航空站地勤業,民航局亦提供員工薪資、公共服務設施費用、水電費及營運資金補貼。對自松山、桃園、臺中及高雄國際機場載送應居家檢疫及居家隔離對象,亦提供交通運輸補貼。 總計截至111年12月止,紓困預算共計執行407億元。大幅減輕航空產業之資金負擔,以利業者順利度過疫情難關,維持營運並避免裁員,並有助業者儲蘊相關營運資源,待疫情恢復後,我民航業者將可搶占國際市場先機,恢復營運。 民航局指出,航空業未來展望,全球疫情持續趨緩,國內疫苗施打普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111年10月13日放寬入境檢疫等措施,朝鬆綁方向邁進,自111年12月10日起亦再取消入境人數限制,預計可改善客運低迷情況,民航局亦仍將持續關注瞭解航空相關產業之營運情況,及滾動檢討紓困措施,以適時提供必要協助。 未來客運量恢復可期:目前疫情已朝穩定可控方向發展,全球許多國家已經開始解封(歐美大幅開放,但亞洲緩進開放),逐漸回歸正常生活,穩健推估有定期飛航對外航班之臺北、臺中及高雄機場112年國際及兩岸航線客運量可望恢復108年運量的35%,113年恢復至108年運量的70%,114年則可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Read More

經濟部攜手台灣螺絲工業同業公會 協助產業推動低碳轉型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工業局昨(7)日偕同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台灣經濟研究院及台灣螺絲工業同業公會辦理「扣件產業低碳轉型推動說明會」,聚焦說明歐盟CBAM初步規範、扣件業碳盤查及淨零減碳作法及對應政府資源,共計400多位業者線上線下參與,共同思考如何以國際淨零趨勢為轉機,進一步提升我國扣件產業國際競爭力。 國際關注的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於去(2022)年12月達成初步共識,預計於2023年10月試行,並於2026年正式上路,且列管產品擴大到下游產品,將涵蓋我國出口至歐盟螺絲扣件產品,我國是扣件生產大國,在國際許多產業供應鏈占據重要地位,2021年我國外銷扣件金額約新台幣1,663億元,外銷重量約161萬公噸,其中外銷歐盟約47萬公噸,占整體外銷29%,顯示歐盟為我國重要扣件出口市場。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表示,扣件產業對我國經濟發展有相當貢獻,碳中和、淨零是國際趨勢,我國扣件產品3成出口到歐盟,透過這場說明讓大家了解歐盟CBAM規範及產業因應作法,中鋼公司、金屬中心都具備專業技術及經驗,經濟部工業局已整合資源來協助產業做好準備,讓CBAM不是危機而是轉機,藉此提升扣件產業國際競爭力。 蔡圖晉理事長指出,低碳轉型是趨勢,經濟部及中鋼公司很早就開始提醒,更在去(111)年10月簽屬金屬產業跨域綠色製造合作聯盟MOU,來整合落實金屬產業低碳轉型,螺絲公會先前已請中鋼跟金屬中心幫助扣件產業,要提前準備才能因應歐盟CBAM申報要求。 歐盟CBAM由歐盟執委會於2021年提出草案,由歐盟議會及歐盟理事會共同審議,並於2022年12月達成臨時協議,將歐盟CBAM所列管之產品由原本歐盟執委會所提議涵蓋之鋼鐵、水泥、鋁、化肥和電力,擴大到氫、特定前驅物、部分間接排放和下游產品,其中包含螺絲扣件等鋼鐵製品,預計於2023年10月開始試行,並於2026年正式上路。 活動由台灣經濟研究院陳彥豪所長率先報告歐盟CBAM規範,包含實施期程、進口商需提供碳含量資訊、驗證作業及產業因應方式等,接續由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趙家緯副處長、吳永成副處長分別針對扣件產業淨零減碳作法及後續如何依循經濟部「以大帶小」政策,協助扣件產業結合供應鏈建立碳盤查、分析減碳熱點能量,並媒合專家導入技術減碳,以建構產業鏈建構減碳能力。 產業交流座談議題聚焦CBAM規範及扣件業如何落實產業低碳轉型,林全能次長強調,歐盟對於CBAM尚有許多細節還沒確定,經濟部會持續密切了解,工業局連錦漳局長補充,產業要在碳盤查跟驗證做好準備,將請金屬中心協助產業盤點好,工業局會投入經費來推動產業低碳化及智慧化,人才培訓涵蓋高階經理人到基層人員,呼籲企業多多運用,先把基本功做好。經統計目前已有224案金屬業者結合學研單位爭取經濟部工業局碳盤查資源(針對金屬產業),其中包含35家扣件相關業者,顯示產業已有決心踏出淨零轉型第一步,經濟部已委由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成立金屬產業減碳服務團,未來將在碳排查、碳查證、技術升級、政府輔導補助資源及人才培育等,扮演單一服務窗口,結合金屬產業公協會,以一站式的服務協助產業解決問題,加速扣件業者進行低碳轉型。

Read More

工研院智慧生產數據分析課程歡迎報名參加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由工研院開班智慧生產數據分析課程,歡迎具備機械、工具機等產業背景,欲了解智慧生產數據分析之在職人士。企業工廠人員、主管、儲備幹部及從事相關行業且對於本課程有興趣者報名參加。 本課程將藉由工具機資訊串流的數據蒐集技術開始,透過加工數據收集、分析與感測器應用等技術以及與其他設備、系統進行串接,進一步協助企業進行廠內生產製程監控,最終針對生產數據進行分析,透過量化數據的分析結果,據以有效協助企業進行生產管理效能提升與改善;講師除針對相關技術流程進行說明外,亦提供實務經驗分享,期盼學員能對於產業導入智慧生產數據分析有更多的了解並能善加應用於廠內實務,並有助於企業生產管理效能提升。 上課時數:12小時,預定人數:15人,費用:學員負擔6600元,政府負擔6600元,執行計畫名稱:推動機電產業智慧製造計畫,、開班單位:工業技術研究院,課程聯絡人/聯絡電話:陳小姐/07-3367833,相關網址:https://idbtrain.stpi.narl.org.tw/ 開班單位保留調整課程內容之權利,以上資訊若有更動,依上述網站公告為準,活動資訊智慧生產數據分析 (2023-02-22 09:30 ~ 2023-02-23 16:30),活動地點:企業領袖廣場 (高雄市前鎮區一心一路243號4F-1)。

Read More

中礦運與淡水河谷合作貨運量突破1億噸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大陸「中國礦運」與淡水河谷合作貨運量再創新高,自2015年成立至今,中國礦運與巴西淡水河谷累計合作貨運量突破一億噸。 據瞭解,雙方開啟“大船時代”推動合作共贏,自2015年五月中國礦運與淡水河谷簽訂購船協定,同時簽署鐵礦石包運合約,四艘第一代VALEMAX礦砂船正式入列公司船隊,自此正式進入 "大船時代",這也象徵邁入"以貨定船"發展模式。歷經七年半時間,中國礦運以18艘大型礦砂船舶,成為世界主要鐵礦石發運人淡水河谷的重要合作夥伴。 前述四艘VALEMAX礦砂船包括:"遠卓海"、"遠穗海"、"遠見海"及"遠津海"輪。

Read More

交部預告修正船員薪資岸薪及加班費最低標準第三條附表草案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交通部預告修正「船員薪資岸薪及加班費最低標準」第三條附表草案。本次修正係配合勞動基準法基本工資業已調漲實施,且本案已 達成勞資雙方共識,為提升船員福利,有儘速實施之急迫性與必要性。 為配合勞動部一百十一年九月十四日公告,自一百十二年一月一日起調整每月基本工資為新臺幣二萬六千四百元,並依據一百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中華民國輪船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海員總工會及中華民國船長公會協議調整方案所提各職級船員最低月薪標準,爰修正第三條附表。 船員薪資岸薪及加班費最低標準(以下簡稱本標準)於九十一年十月一日訂定發布,歷經十三次修正。本次修正係依據本標準第三條第三項規定:「船員最低月薪資標準施行後,每年得由中華民國輪船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海員總工會及中華民國船長公會協議調整方案,報請航政機關核定後調整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