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灣港去年貨櫃量突破700萬TEU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北部灣港去(2022)年貨櫃量突破700萬TEU,北部灣港集團消息,該集團2022年櫃量達702.08萬TEU,比前(2021)年度增長16.78%,除連續六年保持兩位數增幅,亦正式邁入700萬TEU年櫃量位階。 北部灣港集團利用西部陸海新通道、RCEP開拓西部地區貨源市場,及陸路啟運港退稅試點等重點政策,拓展班列綜合服務功能,加快無水港建設,去(2022)年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開行量已突破8800列比前年度增長44%。 該集團優化航線佈局,進一步增加泰國、柬埔寨、越南方向航線密度,新開闢中東、緬甸等航線,2022年新增貨櫃航線十一條,其中外貿十條、內貿一條,總航線數達75條,其中外貿航線47條(遠洋航線六條),內外貿貨櫃航線基本實現東盟國家及大陸沿海主要港口全覆蓋。

Read More

兩岸直航櫃量因兩岸關係疫情變化去年小幅回落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交通部統計顯示,兩岸海運直航貨櫃量在前(110)年達到歷史高峰,惟去(111)年呈現小幅回落,四大國際商港消長互見,並以台北港直航櫃量成長率最高及刷新兩岸直航十四年來紀錄。 交部統計,97年底開啟的兩岸海運直航去年回落為259萬TEU,比前年度略降千分之四點三,四港當中高雄與台北港比前年度維持成長,基隆與台中港呈現降幅。四港去年海運直航櫃量依序比較如下:高雄119.31萬TEU(+1.07%)、基隆64.99萬TEU(-3.71%)、台中56.19萬TEU(-1.76%)、台北18.49萬TEU(+6.58%)。 據統計,兩岸海運直航十四年來由首年的156.68萬TEU,至101年首破兩百萬TEU年櫃量,104年攀升至250萬TEU櫃量水準,其後四年在此一櫃量振蕩起伏,110再破260萬TEU年櫃量,隨著兩岸關係及疫情變化去年小幅回落,今年態勢難以逆料。

Read More

陸對一帶一路沿線進出口佔外貿總值比重逾3成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據中共海關總署發布統計,去(2022)年中國大陸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已佔其外貿總值比重超過三成。 2022年中共對東盟、歐盟、美國按人民幣分別進出口6.52兆、5.65兆和5.05兆元,較前(2021)年度增長15%、5.6%和3.7%。同時期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19.4%,佔其外貿總值的32.9%,提升三點二個百分點,對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亦增長7.5%。 以產品類別來,2022年機電產品進出口計20.66兆元增長2.5%,佔大陸進出口總值的49.1%,其中太陽能電池、鋰電池和汽車出口分別增長67.8%、86.7%和82.2%。同時期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4.28兆元增長8.9%,佔其出口總值的17.9%,其中箱包、鞋和玩具出口分別增長32.6%、24.4%和9.1%。此外,原油、天然氣和煤炭等能源產品合計進口3.19兆元增長40.9%,佔進口總值的17.6%;農產品進口1.57兆元亦增長10.8%,佔進口總值的8.7%。 中共海關分析,2022年大陸對東盟、歐盟等主要貿易夥伴的出口都保持增長,新興市場加速開拓,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增長20%,拉動整體出口增長六點一個百分點,對非洲、拉丁美洲出口分別增長14.8%、14.1%。從產品看,2022年工業製品出口增長9.9%,拉動整體出口增長九點四個百分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保持較快增長,太陽能電池、鋰電池、電動載人汽車等綠色低碳產品出口增速均超過60%,出口新動能快速成長。 2022年民營企業對東盟、歐盟、美國前三大貿易夥伴進出口均保持兩位數增長,增速分別為27.6%、12.6%、10.6%,合計佔民營企業進出口總值的43.9%。同時期民營企業對其他金磚國家、拉丁美洲、中亞五國進出口也分別增長22.1%、14.5%和55.1%。

Read More

去年我港埠櫃量由一千五百萬TEU高峰跌落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交通部昨(卅一)日公布去(111)年度我港埠業績,其中貨櫃量已由前(110)年度超過一千五百萬TEU高峰跌落,四大國際商港僅基隆港維持增量,台北港雖呈現負成長,仍穩住第二大貨櫃港地位。 交通部統計,我港埠貨櫃量去年以1469.2萬TEU較前年度下滑四點九四個百分點,其中十二月份單月降幅達百分之八點六二,呈現航運市場景氣明顯不如前年度同時期。 統計指出,四港櫃量僅基隆較前年度續增,係由109年的超過一百五十萬TEU(153.3萬TEU)遞增至去年的162.3萬TEU,年增率1.33%,其他三港均為負成長。四港去年櫃量依序比較如下:高雄949.2萬TEU(-3.78%)、台北179萬TEU(-10.91%)、台中178.5萬TEU(-9.81%)、基隆162.3萬TEU(+1.33%)。 統計顯示,高雄港年櫃量自109年跌破一千萬TEU,去年已是連續三年低於千萬TEU指標及五年來低點,台中港在110年落居第三大貨櫃港,去年仍以些微差距由台北港保持領先,而台北港去年在四港降幅最大暫保第二。

Read More

兩岸小三通政策設限春節旅客量乏善可陳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福建海事部門發布2023年春節期間水路客貨運輸數字顯示,今年重啟的兩岸小三通因政策設限旅客量乏善可陳。 福建海事部門針對閩省沿海客渡運、對台直航"小三通"航線、返鄉過年船舶以及船舶載運危險貨物為重點,七天共計沿海219艘客渡船營運5346航次,其中"小三通"航線客船發航僅14艘次、載運旅客775人次。 因應農曆春節金馬民眾返鄉需求,行政院年前通過「金馬地區民眾春節交通專案」,該案係由大陸委員會、交通部、衛生福利部及相關機關共同研商,專案主要目的是在兼顧離島防疫周全下,便利及滿足春節期間金馬地區民眾返鄉探親及相關人道等需求,並以在疫情風險可控下,循序漸進恢復「小三通」客運為原則。實施時間為春節前後兩週(112.01.07-112.02.06),航班申請採專案申請方式,依專案目的向交通部航港局申請航班。金門每天至多一班,馬祖每週至多兩班。搭乘旅客以金馬地區之民眾、陸配等為限。 整體而言,福建沿海水路客貨運輸量在大陸七天春節期間與去年春節相比各項指標均大幅增長:七天內共發送旅客達100萬人次增長40%;船舶進出港達6442艘次亦增長21.1%;港口電煤油氣等重點能源物資吞吐量達406.8萬噸增長72.7%。

Read More

去年外銷訂單6,667.9億美元減1.1%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統計處昨(三十一)日發佈去年12月外銷訂單521.7億美元,較上月增加20.3億美元或增4.1%,經季節調整後增3.7%。與上年同月比較:外銷訂單減少157.2億美元或減23.2%,按新台幣計算減15.1%。按季比較:第4季外銷訂單1,577.1億美元,較上季減少120.6億美元或減7.1%;較上年同季減少347.9億美元或減18.1%。與上年比較:111年外銷訂單6,667.9億美元,較上年減少73.4億美元或減1.1%。 經濟部分析未來動向,12月外銷訂單521.7億美元,較上月增4.1%,主因中國大陸解封,訂單遞延效應發酵;與上年同月比較,則續年減23.2%,主因新興科技應用需求雖持續,但全球經濟受通膨及升息影響,終端需求仍顯低迷,客戶持續進行庫存調整,加以上年同月基期較高所致。 按貨品別觀察,各主要貨品接單均受終端需求走弱,產業鏈調整庫存影響,年增率皆呈減少,其中:(1) 科技類貨品方面:上年同月基期較高,致資訊通信產品與電子產品分別年減24.1%、20.9%;而光學器材因面板價格較上年同月下跌,加上背光模組及光學鏡頭接單減少,年減40.9%。(2) 傳統貨品方面:因業者對設備投資保守觀望,加上部分產品價格低於上年同月,致塑橡膠製品、基本金屬、化學品及機械分別年減34.1%、33.9%、29.4%及19.2%。 12月份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51.8%,較上年同月降低2.7個百分點,其中以光學器材減8.4個百分點、電子產品減5.9個百分點較多。 111年上半年受惠新興科技應用及數位化商機,加以油價仍處高檔,致上半年外銷訂單年增9.5%,下半年則因全球經濟深受通膨及升息衝擊,終端需求疲軟,客戶持續進行庫存調整,致轉呈負成長10.1%,累計全年外銷接單6,667.9億美元,年增率在基期較高下,轉呈年減1.1%。 展望未來,5G、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等新興應用持續擴展,數位轉型需求延續,惟通膨、升息、俄烏戰爭、美中科技戰等變數持續干擾全球經濟及貿易成長力道,恐抑制外銷接單表現,後續發展仍需密切關注。 據外銷訂單受查廠商對112年1月份接單看法,預期接單將較111年12月份增加之廠商家數占9.9%,持平者占41.8%,而減少者占48.3%,按家數計算之動向指數為30.8;按接單金額計算之動向指數則為38.5,預期112年1月份整體外銷訂單金額將較111年12月份減少,其中資訊通信產品、電子產品及光學器材動向指數分別為38.9、39.4及44.8。

Read More

陸船舶LNG燃料加注作業規程七一實施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深圳大亞灣海事局消息,中共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佈公告,與該局共同起草的國家標準《液化天然氣燃料水上加注作業安全規程》(GB 42283-2022)發佈,並將於2023年七月一日起正式實施。 據瞭解,該標準是中國大陸關於船舶LNG燃料加注作業的第一個強制性國家標準,將促進大陸水上LNG燃料加注產業健康發展,也將助力其航運業碳達峰戰略的順利實施。

Read More

經濟部年底前完成用電大戶設置再生能源義務條款檢討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能源局說明,我國為邁向2050淨零轉型目標,國家發展委員會已於去(111)年底公布十二項關鍵戰略行動計畫,再生能源部分除持續增加風力發電及太陽光電設置外,亦將布局包含地熱、海洋能、生質能等前瞻再生能源領域,朝向2050再生能源發電占比60-70%願景轉型。 經濟部能源局指出,在疫情及國際戰爭情勢影響下,我國推動再生能源已有明確成果,去(111)年度我國再生能源設置創新高,太陽光電部分新增模組鋪設量達2.5GW。而離岸風電方面,則裝置容量新增超過1GW,我國再生能源總裝置容量,正逐步穩健提高,預計2025年可達29GW,不應磨滅公、私部門共同付出的努力。 經濟部能源局澄清,有關1月31日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等團體召開我國能源暨空污議題記者會表示綠能進度落後、用電大戶條款建言不予理會等議題,經濟部強調再生能源設置已有明確成果,2025年將如期達成29GW總裝置容量;另今(112)年度將依法辦理用電大戶條款之檢討,各界意見皆將納入檢討參考,並無不予理會情事,經濟部能源局也規劃於2月1日召開研商會議,聽取各界意見。能源局強調,用電大戶條款係為透過法令規範,引導企業落實社會責任,政府將視義務履行成效,於(112)年度辦理每2年定期之法規檢討,各界相關意見均將作為檢討參考。 用電大戶條款現階段以契約容量5,000瓩以上之電力用戶優先推動,旨在建立設置典範,以利未來擴大推動有所依循,另依用電大戶於第2年(111年)申報執行計畫,其履行義務方式分為: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412MW(43.6%);購買再生能源電力及憑證492.2MW(52%);設置儲能設備41.6MW(4.4%),八成業者並規劃於112年度完成義務履行,經濟部將協助輔導業者如期完成相關義務。 經濟部重視各界聲音,因此除先就公民團體辦理用電大戶條款意見交流外,後續將持續輔導用電大戶完成義務履行,並視其執行情形及成效,同步辦理意見交流,以就各界的意見與訴求充分進行溝通,期待能全面且深入的了解各界關切訴求,行作為用電大戶條款檢討之評估參考。

Read More

實名認證APP將納入健保卡號身分驗證機制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關務署臺北關表示,為確保實名認證帳號真實性及民眾權益,實名認證APP(EZ WAY易利委)的「簡訊認證」模式註冊,將納入健保卡號身分驗證機制,以提高驗證強度,避免民眾個資遭盜用註冊,維護民眾權益。 該關表示,實名認證APP註冊身分驗證機制包括「電信認證」及「簡訊認證」,其中「電信認證」因手機門號為申請人本人,並透過手機門號SIM卡經電信公司確認,不易遭冒名註冊;「簡訊認證」則因手機門號可為非本人申請,且須上傳清晰身分證正反面照片並以簡訊認證碼確認,惟考量單一身分證件仍有遭盜用之虞,為進一步強化身分驗證,爰納入健保卡號身分驗證機制。新註冊民眾於註冊時倘以簡訊認證者,需再輸入健保卡卡號及出生年月日,進行雙卡認證;至於以簡訊認證之舊用戶,將採分批通知既有簡訊認證註冊用戶,辦理健保卡號及出生年月日補登作業。 該關進一步指出,為防範「冒名申報」或「虛構收貨人」等不法行為,以利海關有效風險管理,落實便捷通關,採更為嚴謹之實名認證APP身分驗證機制確有必要。臺北關籲請以簡訊認證註冊之商民配合補登作業,若未如期補登者,貨品進口時將無法以APP辦理線上委任及查詢通關流程服務,惟仍可使用紙本方式辦理報關委任,或立即補登以回復APP線上委任功能。 商民如有實名認證作業或系統操作問題,請點選財政部關務署外網/公告訊息/輪播資訊/快遞收貨人實名認證,搜尋相關資訊。或撥打關貿網路股份有限公司免付費專人客服電話0800-082-188,或經由實名認證平臺首頁網址:https://eccs.tradevan.com.tw 查詢。

Read More

關務署完成國際商品統一分類制度分類意見彙編修正案例中譯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關務署表示,為提升稅則分類資訊透明化,並落實我國貨品稅則分類與國際接軌,該署持續就世界關務組織國際商品統一分類制度委員會(WCO/HSC)第68次會議分類決定及分類意見彙編修正案例(Classification Decisions /Amendments to the Compendium of Classification Opinion)完成中譯,並公布於關港貿單一窗口網,提供各界查詢參考或下載。 關務署進一步表示,此次HS委員會討論通過之稅則分類見解案例共58案,主要分成2部分:其一、分類決定案例計27案,係各國對特定商品意見不一,HS委員會依其見解所作決定之案件;其二、分類意見彙編修正計31案,係HS委員會對特定商品遇有爭議所作最重要分類決定之案件,其效力等同WCO編纂之HS註解。該等案例WCO均公開於網站,供會員國海關稅則分類時援引適用。我國雖非WCO會員國,惟一向依循前揭分類決定及分類意見彙編修正案例所持見解,以作為通案稅則核列之適用原則。 關務署舉例說明,如冷凍玉米筍,若干國家認其係未成熟之玉米穗軸,仍屬穀類(稅則第10章),然另有國家認其僅包含未成熟之玉米粒,應歸屬蔬菜(稅則第7章),嗣經HS委員會分類意見為蔬菜(稅則第7章);又如玻璃鍋蓋,部分國家認其既是玻璃蓋,應屬玻璃製塞或蓋(稅則第7010節),另有國家則認鍋具之蓋仍屬廚房用玻璃器(稅則第7013節)範疇,此經HS委員會作成分類決定歸屬玻璃蓋(稅則第7010節)。 關務署最後表示,該署已完成HS委員會第54至68次分類決定及分類意見彙編修正案例中譯作業,為服務商民,該等資訊可至關港貿單一窗口網站「稅則稅率」-「WCO/HS分類決定及分類意見彙編修正案例參考資料(GC441)」專區查詢下載。另外,我國對個別商品之分類決定,亦公開於「稅則疑義案例綜合查詢作業(GC421)及稅則預審案例綜合查詢作業(GC431)」專區,也歡迎商民多加利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