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全年櫃量可望達4千7百萬TEU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據上海港務集團(SIPG)數據顯示,上(十一)月份上海港單月櫃量維持四百萬TEU以上水準,累計一至十一月已達四千三百萬TEU,全年櫃量可望四千七百萬TEU達標。 上海港上月櫃量以411萬TEU比去年同月仍增一點二個百分點,且係十月及十一月連續兩個月單月超過四百萬TEU,及今年以來第六個月櫃量超過四百萬TEU,累計前十一個月櫃量已達4319.4萬TEU,比去年同期略增千分之三,有望維持去年四千七百萬TEU年櫃量水準。 另據上海航運交易所發佈十一月中國大陸主要港口綜合服務水準,當月大陸主要港口船舶平均在港停時、在泊停時分別為1.5天(十月1.56天)、0.92天(十月0.97天),較十月份分別減少4%和4.7%,其中上海港船舶平均在港停時為1.6天,比十月份減少22.7%。所稱船舶在港時間是指船舶抵達港口待泊錨地到靠泊完成裝卸作業離開泊位之間的總時長,該指標體現港口設施設備、引航、調度、裝卸、集疏運、口岸通關等綜合效率。

Read More

台北關公告報關業者申請降低貨物抽驗比率作業相關注意事項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台北關公告明(112)年度報關業者申請降低貨物抽驗比率作業相關注意事項,該關轄管報關業者具備「報關業者申請降低貨物抽驗比率作業規定」第2點所列條件者,得填具「報關業者申請降低貨物抽驗比率申請書」並檢附相關證明文件(申請書第11項),於112年2月底前送該關業務二組服務課核辦,逾期將不予受理。 取得安全認證優質企業(AEO)資格之報關業者業經降低抽驗比率51%以上至75%,毋須逐年申辦降低貨物抽驗比率。申請書可自該關網站(http://taipei.customs.gov.tw)/便民服務/申請書表下載/報關業設置管理/11.報關業者申請降低貨物抽驗比率申請書下載。

Read More

中共清零民航機場客貨運量雙降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共清零政策使得今年以來中國大陸民航機場客貨運量呈現雙降,其中旅客量降幅超過四成。 中共民航局統計,今年一至十一月大陸民航機場旅客量累計4.81億人次,比去(2021)年同期降幅達43.5%,其中十一月以2587.4萬人次比去年同月減少41.5。按各地區機場比較,前十一個月旅客量分別是:東部2.29億人次(-44.7%)、西部1.6億人次(-42.4%)、中部5805.3萬人次(-45%)、東北3275萬人次(-36.3%)。 貨郵量方面,前十一月累計1337.8萬噸比去年同期減少17.7%,其中東部地區民航機場佔984.3萬噸(-16.9%),其次是西部地區198.1萬噸(-20.5%),中部地區116.7萬噸(-19.2%)、東北地區38.7萬噸(-19%)。 統計指出,前十一月大陸民航機場起降架次為660.7萬架次,較去年同期減少27%,其中東部地區266.7萬架次比去年同期減少三成(-30.9%),西部地區237.6萬架次237.6萬架次(-25.8%),中部地區108.9萬架次(-22.7%)、東北地區47.5萬架次(-17.9%)。

Read More

臺北關舉辦第4季通關服務宣導會 建構便捷安全通關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北關為增進通關作業便捷,強化業者與海關雙向溝通,舉辦今(111)年第4季通關服務宣導會,由該關副關務長黃漢銘主持,與會單位包括台北市報關公會、台北市航空貨運承攬公會、桃園市報關商業同業公會及報關、承攬業等相關業者參加。 黃副關務長對於業者參與宣導會表示歡迎,並說明海關與業者係夥伴關係,希望藉由本次會議加強雙向溝通交流,共同建構便捷安全之通關環境。 本次宣導會主辦單位竹圍分關亦宣導多項通關實務,包括緝私案件如何減輕罰鍰、行政救濟、快遞進口常見涉簽審管制貨品等,請業者於進出口時能遵循相關法令,確實申報相關資料,以免受罰。此外,對於預先確認委任報關作業加強宣導,請業者配合調整作業模式,以利貨物通關。 臺北關進一步表示,透過宣導會讓商民瞭解相關法令規定,並就各種通關作業疑義,充分交換意見,落實良好溝通,會議圓滿順利。   本次宣導會資料已置放於臺北關網站首頁/便民服務/文宣資料/宣導資料下載/111年第4季通關服務宣導團宣導資料,歡迎下載。

Read More

IHS Markit預測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降至2.9%明年續降至1.6%。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發佈當前經濟情勢概況,在國外經濟方面,由於通膨壓力仍高,主要國家紛採貨幣緊縮政策,衝擊全球經濟成長動能,根據IHS Markit 12月15日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將由上年6.0%,降至2.9%,明年續降至1.6%。 國內經濟方面,受全球終端需求力道疲弱,供應鏈去化調節,與中國大陸疫情影響,我國11月出口及製造業生產指數分別年減13.1%、5.3%。民間消費方面,消費人潮回流,加以雙11與世足賽優惠活動商機、新車買氣熱絡等挹注,帶動11月零售及餐飲業成長,營業額分別年增1.4%及13.3%。 展望未來,雖有5G、車用電子、高效能運算、數位化轉型等相關應用需求穩定成長,加以農曆年前備貨效應等,可望挹注我國製造業生產動能,惟主要國家通膨壓力仍高、政策調控未歇,加以俄烏戰爭延燒,與中國大陸疫情擴散等陰霾影響,恐持續抑低終端需求,衝擊整體出口及製造業生產表現,後續需密切關注並審慎因應;零售及餐飲業因進入耶誕節、跨年、婚宴及尾牙聚餐等消費旺季,加以車商衝刺年底業績、天氣轉冷帶動保暖衣物及熱食等需求,可望推升消費動能,預期營業額將持續擴增。

Read More

今年全年太陽能電池業產值可望挑戰700億元 佈局淨零轉型工程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提出淨零排放風潮下,我國太陽能電池業的現況與展望指出,受到疫情遞延訂單,以及國內積極推展綠能的加持,2021年太陽光電產業產值掙脫連續五年的負成長。2022年因通膨推升設置成本,預期在全球淨零排放趨勢明確的支撐下,全年產值有機會挑戰700億元。未來將積極佈局淨零轉型工程,維繫產業競爭力:我國在順應全球淨零排放風潮,以及國際大廠陸續加入RE100倡議,要求供應鏈廠商配合使用綠電與加強減碳下,政府推動轉型策略、建構基礎環境,並提出關鍵戰略,以逐步落實淨零轉型工程。 因應全球新能源浪潮,能源轉型勢在必行,太陽光電為首選:綠電為產業能否在國際供應鏈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必要條件之一;太陽光電具有裝置空間彈性大、進入門檻低、建設期短、安裝容易等優勢,加上臺灣擁有天然條件,且隨著技術創新發電成本可望逐漸降低,太陽光電的推展將成為我國能源轉型的要角。 我國太陽能電池業聚焦在電池與模組製造,逐步朝上下游整合發展:我國太陽光電產業重心集中在中游的太陽能電池與模組製造,隨著政府鼓勵太陽能安裝,部分業者跨足下游系統工程,整體產業朝向上下游整合發展。 太陽能電池業逐漸轉以內需市場為主:在國內綠能政策引領下,內銷值自2020年第2季先行復甦,反轉2015年以來的衰退陰霾,自2021年第4季至2022年第3季之各季年增幅度更在3成以上,表現亮眼,而直接外銷值的表現則相對平緩。 太陽能電池直接外銷比重明顯下滑:因內需市場的快速成長,加上受中國大陸紅色供應鏈擾亂國際市場影響,致太陽能電池製造業直接外銷比重逐年下滑至2022年1-10月的33.0%,下降主要來自於太陽能電池,2022年1-10月直接外銷占比32.3%較2019年降低了35.2個百分點。 太陽電池內需強勁,推升進口規模爆增:隨著疫情趨緩,遞延需求陸續釋出,以及政策面加碼鼓勵產業發展,系統廠加速搶裝電廠,國內太陽能模組廠積極擴產,對太陽電池的拉貨力道轉趨強勁,今年以來太陽電池進口需求呈現巨幅增長。 業者專攻內銷市場,太陽電池出口持續下滑:業者經營策略由外銷轉向內銷,致2020年以來太陽電池出口年規模值滑落到億美元以下。2022年前11月出口值降至42百萬美元,出口市場由分散轉為集中,出口至美國占62.6%,中國大陸(含香港)亦占18.4%,兩者合占8成餘。 今年前11月太陽電池進口顯著成長,主要來自東南亞貢獻:受惠於疫後太陽光電新增裝置需求復甦,2022年1-11月太陽電池進口90百萬美元,較2019年全年成長四倍。現行規定陸製之太陽光電電池及模組不准許輸入國內,因此2022年1-11月9成以上進口來自東南亞,以泰國、越南占比分別為72.8%及11.9%,居前二位。

Read More

適逢曆年制會計年度結帳 特別留意外銷收入認列時點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營利事業外銷貨物或勞務,其收入歸屬年度,依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15條之2規定,外銷貨物應以報關日所屬會計年度為準,但以郵政及快遞事業之郵政快捷郵件或陸空聯運包裹寄送貨物外銷者,則依郵政及快遞事業掣發執據蓋用戳記日所屬會計年度認列銷貨收入。銷售與外銷有關之勞務或在國內提供而在國外使用之勞務,應列為勞務提供完成日所屬會計年度之銷貨收入處理。 該局舉例說明,甲公司於111年12月底報關出口貨物金額計新臺幣(下同)100萬元,貿易條件為目的地交貨,該批貨物於112年1月初運抵國外,客戶於112年1月初收訖並支付貨款100萬元,該筆收入依規定仍應列報為111年度銷貨收入。 該局呼籲,營利事業應注意外銷收入認列時點並正確申報,如發現短漏報所得情事,只要在未經檢舉、未經稽徵機關或財政部指定之調查人員進行調查前自動補報並補繳所漏稅款,依稅捐稽徵法第48條之1規定,可加息免罰,如有稅務疑義,請洽轄區分局、稽徵所查詢相關規定或撥打免費服務電話0800-000-321洽詢。

Read More

前11月出國人數108.9萬人次 達去年全年3倍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國境解封,來台旅客量與出國人數同步回升,上(十一)月份出國人數由今年七月份的首破十萬人次逐月增至近廿八萬人次,今年一至十一月累計出國人數年增率達兩倍。 交通部統計,上月出國人數為27.7萬人次,比前(十)月的17.2萬人次多出十萬人次,比去年同月的2.2萬人次增幅達十一倍(+1134.63%),累計一至十一月已達108.9萬人次,相較去年全年的卅六萬人次足達三倍,比去(110)年同期成長率高達226.85%。 統計指出,前十一月國人出國地區美國、日本與中國大陸分居前三名,其中美國以18.4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89.4%,日本18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十三倍(+1313.16%),中國大陸15.3萬人次亦增26.77%。惟以十一月份單月來看,赴日單月人數已達十萬人次(10.2萬人次),相較去年同期的千人次年增8679.35%,同時期赴美人數2.6萬人次比去年同月的五千人次增幅達四倍(+412.5%),按此出國人數估計,今年赴日人數將扭轉去年頹勢躍居第一。

Read More

雙11快遞進口報單量減18% 海關持續加強查核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關務署表示,今(111)年11月快遞進口報單量雖較去(110)年減少,但因海關持續精進高價低報及化整為零申報查緝措施,補稅金額仍創新高;另對於重大影響我國治安及經濟之毒品及豬肉製品亦均列為重點查核項目,持續嚴守邊境,為人民把關。 關務署說明,受中國大陸疫情封城、全球經濟疲軟等因素影響,及海關實施多項防範化整為零申報措施,有效減少冒用或借用他人名義及拆單申報情形,進口快遞報單量自109年起逐年遞減,經統計今年雙11期間進口快遞報單量508萬件,較去年620萬件,減少112萬件,減幅達18%;其中大陸地區(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進口快遞報單量,今年雙11期間423萬件,較109年592萬件,減少169萬件,減幅28.5%。 關務署進一步說明,快遞進口貨量雖不及以往,但海關持續加強查緝,今年雙11補稅金額新臺幣(下同)5,476萬元,較去年5,064萬元,增加412萬元,增幅8.1%;另對重點查核之毒品及豬肉製品,今年雙11期間查獲毒品18案125.76公斤、豬肉製品24案31.19公斤,有效把關邊境,保護國人健康及國內畜牧業安全。 關務署最後呼籲,經查獲輸入或代他人收送毒品,最重可處死刑或無期徒刑,切勿以身試法;另農曆年節將至,為防堵非洲豬瘟入侵,請民眾切勿輸入及網購肉製品等應施檢疫物,如收到郵遞寄送輸入之應施檢疫物,應即送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防疫檢疫局及其轄區分局銷毀,齊心協力打擊非法豬肉製品走私,共同守護臺灣。

Read More

土耳其海事局達成油輪保險條例新協定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土耳其海事局就新的油輪保險條例達成協定,土耳其海事局表示,土方繼續要求通過土耳其海峽的原油油輪提供保險確認函,目前該局已與相關國家同行就此達成協定。 據瞭解,一些國際保險公司對俄實施制裁,取消對多艘船隻的保險。由於擔心沒有保險的船隻經過土耳其海峽時萬一發生事故又無人承保,從而帶來航運風險,土耳其方面要求通過土耳其海峽的油輪提供新的有效保險證明。 土耳其海事局表示,這些規定將保障土耳其海峽海上貿易照常進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