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港務分公司擘劃員工健康 永續打造共好平台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高雄港務分公司致力於職場運動推廣,在嶄新的「員工健康年」期間,與疫情共伴相隨,短短三年內,吸引超過5,000人次的員工及眷屬參與。在總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的引領催化下,使港務同仁能實踐日常運動,積極促成這股港務「心」運動風潮。當面對數位轉型、ESG等新世代議題,港務公司也持續關注員工健康的重要性,擘劃同仁對未來健康生活的無限想像,打造健康促進的共好平台。 其中「深化健康DNA、把關健康與創新」、「雲端數據結合健管、朝向職場永續新轉型」、「建構優質工作環境、迎向辦公新模式」,更串連起港務同仁發展多元的運動文化與包容彼此的心力量,此舉先後榮獲體育署「運動企業」認證及康健雜誌「CHR健康企業公民」之肯定。 透過運動社群平台與健康管理的連結,帶動職場運動翻轉的新契機,將健康推廣的冰冷文字轉化為熱情揪團運動,具體勾勒員工健康實踐新目標,其中「員工健走活動競賽」的總里程數高達2百萬公里,相當於繞行台灣1,250圈,此舉深化企業內部員工的運動保健思維,更將員工健康因子滲透到港務公司的管理藍圖中,進而耕耘港務健康人,吟唱出「深化健康DNA、把關健康與創新」健康首部曲。 港務公司持續透過健康數據的統計/分析及累積足夠的健康資訊,如:醫護人員健康追蹤、舉辦「疫探究竟」健康知能線上有獎徵答、逐步強化同仁健康認知,並透過動態課程結合智能裝戴式裝置,測量參與者心率等資訊變化及引導同仁接受身心健康諮詢,從小眾到群體,朝向不間斷身心靈健康管理方針邁進,讓公司同仁的「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異常比率有逐年遞減之趨勢,使員工更有感於自我健康狀態的提昇,進而增強工作方面的效率與執行力,也正是公司追求「雲端數據融合健管、朝向健康永續新轉型」的新目標。 港務企業內建立人員自主學習平台、同仁依循港務學習地圖的職涯規劃,配合各階段學習,掌握人才發展關鍵能力,輔以「員工協助」力推職場友善,驅動企業營運中融入SDGs,讓港務企業與員工攜手成長;另公司持續推動職安衛管理有成,先後榮獲主管機關『優良職安單位』及『通過職安衛管理績效審查』之肯定,對於公司推動SDGs佔有關鍵性的加分要項,藉以佈局「建構優質工作環境、迎向辦公新模式」之願景。 港務公司同仁表示,公司近年來持續推出使同仁有感的健康促進活動,近期更結合SDGs為思維,推出掃碼集章換健康的防疫減碳年度企劃-「舞動135、健康永續111」課程,透過教育部體育署之「體育雲」納入科技體適能檢測並以「實作減醣、高纖輕食」揭開課程序幕,其課程核心理念環繞SDGs細項目標,專注於未來港務公司ESG永續價值。 高雄港務分公司總經理王錦榮更進一步表示,積極整合員工健康永續與正向職安衛績效作為,未來疫後的新生活運動,將採以更長期性、永續性的議題思維,實際創造人員健康競爭力的槓桿、讓專業與健康持續創新及共存。

Read More

長三角海關建立三地海關跨境電商協同監管機制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長三角海關建立三地海關跨境電商協同監管機制,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在上海發佈訊息,解讀滬蘇浙兩省一市近日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支持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即兩省一市對示範區第二批支持政策。 據稱,該項政策措施是兩省一市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在省級層面合力支持推動一體化示範區建設的又一重大政策舉措。依據該政策措施第六條、第七條、第八條聚焦營商環境優化,為建立三地海關跨境電商協同監管機制、深化企業名稱登記制度改革、在深化重點領域數位化轉型中解決有關堵點、難點問題提供政策依據。比如目前市場主體持電子證照辦事不順的問題,在同一行政區域內還偶有發生,在跨省域的不同行政區域,電子證照、電子印章的互認問題更加突出。這次政策重點推進一批高頻電子證照在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業務場景中的共用互認,為市場主體在示範區"跨省通辦"提供高效、便利的服務,讓資料多跑腿,群眾少跑路。 該項工作由上海海關實施,南京海關、杭州海關配合。一直以來,長三角海關高度重視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建設,貫徹落實海關總署部署要求,全面推進實施兩輪《海關支援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重點舉措》,包括在貨物監管、保稅監管、執法服務、風險防控、打擊走私等領域推進一體化改革,相關舉措在示範區內全面適用。 上海海關表示,示範區內三地隸屬海關發揮基層首創精神,在上海海關建立的長三角區域內直屬海關一體協同工作機制的基礎上,加大改革探索力道建立緊密協作關係,全力推進示範區建設。聯合開展國門生物安全監測,著力加強三地海關病媒生物和外來有害生物監測的資訊交換和應急反應。探索推進跨關區聯合稽查,推進重點領域行業性的系統監控、專項稽查。還比如聯合建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協同機制,為示範區內企業創新發展提供優質營商環境。 面對疫情衝擊,跨境電商出口已經成為穩外貿基本盤的重要措施。在跨境電商出口業務鏈條中,南京、杭州在業務鏈前端培育一批優秀的跨境電商出口企業,上海在業務鏈後端擁有口岸航線優勢,兩者的充分結合,將更加有效地促進長三角區域跨境電商出口業態。為此,上海海關、南京海關、杭州海關共同探索試點跨境電商出口轉關業務,進一步提升通關便利化程度,助力企業更有效地配置資源,優化運營模式,降低物流成本和運維成本,提高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Read More

大陸首個國際海運船東協會在平潭成立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首個國際海運船東協會在平潭成立。 消息指出,平潭國際海運船東協會成立,此係大陸首個國際海運行業協會,會員涵蓋平潭周邊城市經營國際運輸業務的船東,以及經營國際航線的中資國際方便旗單位。該協會是由國際航運相關的單位和個人自願結成的地方性、聯合性、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主要分佈和活動的地域範圍在福州和平潭,主要業務包括剖析行業發展態勢、組織行業技術與管理交流等,目前已吸納52名會員。 平潭是大陸海運之鄉,據統計,平潭籍船東近200家,船舶近1200艘,運能近1800萬載重噸, 該協會將加大力引進聚集中資方便旗船東和航運組織,促進區域鏈條配套產業發展,如與船員培訓基地、船舶物資補給、港口服務、融資租賃等機構開展多元化合作,吸引更多高端海運服務業態在平潭聚集,逐步構建具有平潭特色的國際航運生態圈。

Read More

大陸港口前八月櫃量1.944億TEU增4.1%成長趨緩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貨櫃船運市場進入第四季,中國大陸今年前八個月港口櫃量成長仍達4%,惟近期政經情勢仍係今(2022)年大陸港口業績不確定因素。 中共交通運輸部統計指出,今年大陸港口1至8月份累計1.944億TEU,比去(2021)年同期增加4.1%,但比去年全年7%成長率趨緩,其中沿海港口櫃量佔1.714億TEU年增率4%,內河港口2295萬TEU亦增5.5%。 基本上前10大貨櫃量均維持成長,其中寧波-舟山、北部灣、日照與蘇州港為2位數增幅,並以北部灣港兩成增幅最高,其他各港均為個位數,並以排名第1的上海港受到封控影響成長率最低,廣州與廈門港成長率亦不到1個百分點,各港第四季是否有機會反轉值得觀察。 前8月大陸10大貨櫃港櫃量比較依序如下:上海3102萬TEU(+0.2%)、寧波-舟山2370萬TEU(+10.9%)、深圳1951萬TEU(+4.4%)、青島1695萬TEU(+7.3%)、廣州1600萬TEU(+0.8%)、天津1455萬TEU(+4.1%)、廈門805萬TEU(+0.5%)、蘇州589萬TEU(+13.2%)、北部灣436萬TEU(+20.1%)、日照370萬TEU(+10.1%),連雲港以338萬TEU(+1.8%)排名11。

Read More

FIATA等貨物完整性 7成員小組更新 CTU Code 快速指南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FIATA(國際貨運代理協會聯合會)與其他六名CIG成員近日分享了CTU規則的更新。提高全球供應鏈完整性的需求仍然存在。 Cargo Integrity Group 已更新CTU規則快速指南,並再次呼籲所有參與多式聯運貨櫃運輸業者關注。 最初由五個業界組織所組成的貨物完整性小組,現在已是七個行業組織,大約在兩年前製作了 由IMO/ILO/UNECE 所制定的貨物運輸單位裝載操作規則(CTU規則)的快速指南。本快速指南旨在幫助負責裝櫃和準確申報其內容物細節的人員遵守CTU規則本身所包含的複雜規定。其中包含一個實用的裝櫃人和托運人的檢查清單。 該小組相信,認識CTU規則對於實現安全可靠的運輸至關重要,因此出版快速指南,提供了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和義大利文的譯本。考慮到讀者回饋,現已提供更新,可在免費下載。 FIATA 秘書長 Stephane Graber 說:“為負責裝櫃,以及負責準備文件和申報的相關人員提供以他們自己的語言更容易取得所有重要安全指南,是提供實用及尖端知識的重要關鍵。這些資訊超越了海運業務,反映了現代供應鏈中多式聯運的複雜性,是維持物流有效運作的關鍵。” 不遵守CTU規則將會使供應鏈環節的工作人員處於危險之中,因此所導致事故仍然很常見。該小組認為,應避免供應鏈中的此類悲劇貨櫃船火災的頻繁發生就是最明顯的證明,需要更高標準的貨物完整性。 全球托運人論壇理事 James Hookham 表示:“我們透過修訂後的快速指南和清單提供更清晰的指導,以幫助負責裝貨,特別是多式聯運貨櫃的人員了解國際貿易中的預期標準。”他總結道:“修訂版已得到貨物完整性小組所有合作夥伴組織的認可,並將共同致力於向所有會員和更廣泛的網絡傳達此一理念。”

Read More

臺中港離岸風電國產化招商 西門子歌美颯再投資

臺中港離岸風電國產化招商 西門子歌美颯再投資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臺中港務分公司已於今(111)年9月辦理「臺中港工業專業區(II)約12公頃土地投資興建暨租賃經營商港設施案」招商評選,由西門子歌美颯離岸風力再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西門子歌美颯)獲選為最優投資人。 西門子歌美颯為世界知名風力發電產品供應商,提供全球超過90個國家相關產品、安裝與技術,全球安裝量約120.7GW,在陸域與離岸風電以及風場維運,具備了成熟的產品與技術。該公司已在臺中港設置一座佔地4.5公頃的離岸風電機艙組裝廠,於上(9)月底辦理機艙廠擴建動土典禮,今再承租臺中港離岸風電國產化專區12公頃土地,用來擴展既有的機艙組裝廠能量,同時計畫生產風電其他相關零組件,預計供貨予正在進行中的第二階段潛力場址及未來第三階段離岸風電區塊開發風場需求。 臺中港務分公司表示,臺中港離岸風電國產化專區規劃107.3公頃土地供廠商投資進駐,包含本案土地已出租達96.2公頃;國際風電業者持續看好臺灣以及臺中港發展離岸風電的潛能,加上受疫情影響,風電業者對土地需求增加,臺中港務分公司積極加速填築南填方區,將分別於113年完成10公頃、114年完成36公頃後線土地,及辦理保安林47公頃土地解編,同時提供物流專區20公頃土地,以因應臺灣離岸風電風機組件國產化的用地需求。 臺中港務分公司今(111)年開始導入綠色環保計畫,新承租業者可視能力承諾綠色環保措施,西門子歌美颯營運後每年將辦理溫室氣體盤查,並於承租區設立電動車輛充電樁,提高員工採用電動車輛通勤意願,與臺中港務分公司共同為綠色港埠貢獻心力。

Read More

疫情管制入出境放寬 明年港口旅客量有望復甦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新冠疫情重創郵輪產業,據交通部統計,今年前八個月我國際商港旅客量比去(110)年同期續降近百分之卅七,其中兩岸海運直航旅客量連續兩年掛零,惟隨著疫情管制入出境放寬,明年港口旅客量有望復甦。 交通部統計,今年一至八月我國際商港旅客量僅以12.88萬人次,比去(110)年同期的20.44萬人次大幅減少36.99%,其中向居旅客量之首的基隆港為62904人次比去年同期的12.11萬人次再降48.06%,其次是高雄港28742人次比去年同期亦減少12.36%,台中港3330人次減少四成(-40.56%),花蓮港則由去年同期的34799人次遽降至644人次慘不忍睹。 交通部航港局上(九)月舉辦「2022 後疫情時代郵輪產業振興復甦國際論壇」,為疫情後臺灣郵輪產業振興及地方觀光發展預做準備,特別邀請澳洲、菲律賓、日本、韓國等全球郵輪產業重量級專家進行專題演講,探討郵輪產業復甦四大議題,分別是: -後疫情時代母港郵輪的復甦展望與振興-針對疫後重啟郵輪市場之防疫管理措施及亞洲郵輪產業市場信心之建立進行探討。 -跳島郵輪觀光優化-以歐洲地中海、美洲加勒比海及日本諸島等外國成功發展跳島郵輪案例為師,就我國離島觀光資源、郵輪類型、交通接駁以及如何降低觀光旅遊行為對島嶼生態衝擊,提出配套建議作為。 -國際郵輪區域整合-聚焦如何建立國際郵輪產業供應鏈及區域合作可能情境深入對談。 -郵輪人才培育-郵輪產業所需飯店、娛樂、行銷、船務代理、港勤補給、導遊領隊等專業人才培育相關事項交換意見。 另據台灣港務公司接獲明(2023)年基隆港預報郵輪已達127航次,其中包括母港43航次+掛靠港84航次,分別是:1.公主郵輪(母港34航次+掛靠港11航次)2.歌詩達郵輪(母港3航次+掛靠港36航次)3.龐洛郵輪(母港1航次) 4.地中海郵輪(掛靠港3航次)5.其他(母港5航次+掛靠港34航次),預期明年的旅客量將有所契機。

Read More

散裝船運市場需求回升 BCI攻上2500點再現高峰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國際貨櫃船運市場重返運價正常化一路走跌,波羅的海散裝船綜合運價指數(BDI)卻是在今年八月底跌破一千點,海岬型指數(BCI)甚至下探三百點谷底,自九月份需求反彈,本(十)月五日BCI攻上兩千五百點再現高峰。 數據指出,BDI至本月五日由九月初的千點行情升至近兩千點(1996點),其中BCI衝高至2553點,相較八月底的302點漲幅可觀,巴拿馬型指數(BPI)則達2205點,係在九月中重返兩千點再攀高,市場平穩的超輕便型(BSI)維持在1676點。 市場分析說,散裝船運市場整體向,呈現近期地緣衝突造成多國油、氣吃緊面臨能源危機,引發煤、礦、穀需求緊俏,特別是歐洲各國搶運冬季儲煤,推升乾散貨船運價,同時又正值船舶更替週期,種種市場季節性因素與曠日持久的非市場因素刺激需求帶動景氣回升。

Read More

DNV、現代重工、LISCR 三方合作 開發自主船舶技術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DNV將與現代重工、LISCR合作開發自主船舶技術。 消息指出,在今年的義大利米蘭天然氣技術展覽會(Gastech)期間,DNV和現代重工(HHI)及其旗下自主航行船舶解決方案子公司AVIKUS,以及賴比瑞亞國際船舶公司註冊處(LISCR)簽署備忘錄(MOU),合作開發自主船舶技術。 現代重工的智慧航行輔助系統即HiNAS2.0是基於人工智慧AI的航行解決方案,涵蓋從航行檢測到情況分析、計畫和控制的所有步驟。該系統將檢測到的船舶和航行資訊以增強現實(AR)圖像來顯示,從而協助安全航行。而且系統可控制航向和速度以實現避碰及航行路線跟蹤。該系統由HHI子公司AVIKUS開發,創建並控制船舶海上避碰的最優路線,旨在減少船員疲勞,提高燃油效率。 該多邊MOU包括一項在船舶上部署自主導航系統的聯合研究,以增加業界和船旗國對該技術的推廣應用。在專案期間,AVIKUS、HHI和LISCR將積極致力於開發符合DNV自主航行規範的自主海上解決方案,AVIKUS的目標是獲得DNV以及賴比瑞亞船旗管理局的認可。 HHI首席技術長Won Ho Joo表示,通過此一合作,HHI的自主船舶技術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將繼續保持在該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增強在未來船舶市場的競爭性。此次合作的意義在於各方包括船廠、自主航行解決方案公司、船級社和船旗國合力實現自主航行解決方案的商業化。AVIKUS首席執行長Dohyeong Lim表示,基於該項目的成果,將成功實現HiNAS 2.0的商業化,為提高航行安全和節約燃料做出貢獻。 DNV海事日韓地區總經理Vidar Dolonen說,在未來實現遠端操縱和自主船遠洋營運之前,船舶自主系統模組/功能正變得越來越相關,並有望在遠洋航運中得到更早的實施應用。 DNV在2018年已發佈《自主與遠端控制船舶指南》(DNV Class Guideline 0264),可指導自主航行/遠端控制船舶安全實施/評估新技術,並為因這些技術/解決方案挑戰現有法規/船級社要求而應獲批准的建議工作流程。它提供一個框架以確保這些新概念/技術應用帶來的安全水準相當於或優於傳統的船舶操作。指南涵蓋這些系統功能為獲取認可(包括船旗國批准)進行的概念認證和技術認證。

Read More

浴缸組成材質申報 應按正確之貨品分類號列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高雄關表示,近來有業者進口複合材料組成之浴缸,申報貨品分類號列3922.10.90.00-8「其他塑膠材料製浴缸、淋浴缸、洗滌槽及洗盆」,第1欄稅率5 %,輸入規定C02(部分商品需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公告應施進口檢驗商品),經審核結果應歸列貨品分類號列6802.93.30.00-0「花崗岩製家庭用具和衛生用具」,按第1欄稅率10 %,輸入規定MP1(大陸物品有條件准許輸入)。 高雄關進一步說明,經查案貨係以花崗岩(內層材料)為主之浴缸成品(尺寸120cm * 70cm * 60cm),其外層玻璃纖維強化塑膠(塑鋼,FRP)僅作為模造支撐之輔助功能,依海關進口解釋準則一、三(乙)及六規定,並參據HS註解第6802節詮釋,宜歸列貨品分類號列6802.93.30.00-0「花崗岩製家庭用具和衛生用具」。 高雄關關呼籲,業者報運此類貨物時,請申報正確貨品分類號列,俾利貨物快速通關。如對貨物之貨品分類號列有疑問時,可於進口前依進口貨物稅則預先審核實施辦法規定,備齊申請書等文件(請至財政部關務署入口網首頁>資訊匯流>資料下載>書表下載查詢下載)向該關申請稅則預審,如對前揭相關事宜有任何疑問,亦可向該關稅則預先審核窗口洽詢(電話:07-5628262)。另於通關時如發生稅捐爭議,可向納保官申請溝通協調,以協助解決相關爭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