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害應變中心視訊 與花蓮一度連不上線 蘇揆飆罵

行政院長蘇貞昌三十日上午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視導,卻無法和花蓮縣視訊連線。(中央社) 記者黃必成、林有清/綜合報導  米塔颱風侵台,行政院長蘇貞昌三十日到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坐鎮,連線到花蓮時直到八分鐘才有聲音、十二分鐘後出現影像,一度發火。花蓮縣長徐榛蔚表示,系統線路沒問題,不清楚為何與中央災害應變中心連不上線。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昨天上午舉行颱風米塔第四次工作會報、會後記者會,行政院長蘇貞昌和內政部長徐國勇都到場視導。  工作會報指出,最新統計顯示截至昨天中午止,包括雙北市、基隆市、桃園市、新竹縣市、苗栗縣、台中縣、南投縣、宜蘭縣和花蓮縣,共計十一個縣市災害應變中心將提升至一級開設。  蘇貞昌聽取相關報告後,現場要求播放已一級開設的八個縣市影像,測試災害應變中心的連線、操作情形,不料連線到花蓮時卻直到八分鐘才有聲音、十二分鐘後出現影像,讓蘇揆臉色鐵青,邊乾等邊問:「我要等多久?」這是蘇貞昌二度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發火。 花蓮縣長徐榛蔚(上圖後中)受訪表示,與鄉鎮、消防署連線時沒有問題,不清楚為何與中央連不上線。(花蓮縣政府提供,中央社) 現場工作人員回應說,因花蓮災害應變中心正和氣象局連線,系統切換影響所致,經持續聯繫後,只有聲音傳入、仍缺影像。  蘇貞昌表示,救災是沒理由的,雖然現在颱風還沒進來,但前陣子地震和近日豪大雨,擔心恐影響造成土石流災情,要求同仁務必做好聯繫工作、防範災害。  媒體會後聯訪詢問,談到花蓮連線問題,他說,昨天視訊看到各縣市相關單位都認真工作,後來畫面也有看到花蓮縣長徐榛蔚,對於大家的重視和認真工作,值得肯定和加油。他表示,自己並未對花蓮縣政府生氣,而是要求災害應變中心所有同仁針對所有作業規定和機具要做到好。  徐榛蔚昨天擔任指揮官坐鎮災害應變中心,會後受訪表示,同時間與各鄉鎮及消防署連線,系統線路都沒問題,不清楚為何與中央災害應變中心連不上線。  對於未能在第一時間與中央連線,她也說後續跟中央災防應變中心連線上了,雖未得到蘇貞昌任何的垂詢與指示,但還是謝謝他的關心。

Read More

北市未達標仍放颱風假 柯P:考量首都生活圈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米塔颱風來襲,台北市政府廿九日晚間十時宣布,依中央氣象局最新天氣預報資料,並經北北基共識,三十日停止上班及上課,但昨天上午並未達到停班停課標準,甚至幾乎沒有風雨,讓外界質疑台北市的停班停課決定是否有問題;對此柯文哲認為,首都生活圈合在一起,因此決定放假,把問題記下來再去討論。  對於北北基放颱風假,柯文哲指出,前天新北市長侯友宜打好幾次電話,「實在很麻煩」,第一點,首都生活圈,台北市每天有八十萬人進來上班,可是放不放假又按照戶籍所在地,如果說台北市進來上班,戶籍在新北者有合法權利不來上班,那就很麻煩。  他指出,這不是他自己決定而是大家商量完決定的,主要侯友宜在聯絡,因為新北人數最多,「算是他當組頭,聯絡林右昌跟我,他最後決定我們都同意」。 侯:預估風雨午後會達標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米塔颱風來襲,北北基昨天停止上班上課,但上午風雨並不大,新北市長侯友宜強調「防災視同作戰」,預估中午過後會達到停班停課標準,為讓民眾有時間及早做準備,且北北基為共同生活圈,所以決定同步放假一天。  侯友宜昨天上午主持防颱會議,外界關注放假的決策過程?他表示,根據氣象預報資料顯示,米塔颱風路徑不斷往西偏,風力、雨量都上修,研判中午過後的風力、雨量一定能達停班停課標準,中央氣象局的視訊會議也告訴市府,新北的風力、雨量會達標。  侯友宜表示,基於北北基是共同生活圈,還要考量民眾在颱風來襲時的應變與疏散能力,及早做好防颱準備,確保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無虞,所以昨天北北基宜的首長決定放假。他說,雖然宜蘭沒有參與討論,但生活圈也與大台北地區結合在一起,首長們互相通過電話後做出決定。  對於新竹縣市停班課不同調引發民怨,侯友宜認為,每位首長有自己的考量點,他予以尊重,不過在同一個生活圈裡,彼此之間多溝通協調,大家面對問題,也許民眾困擾會少一點。

Read More

花東停班課太慢挨轟 縣府:一切依規定

颱風米塔逼近台灣東部,花蓮縣政府三十日上午臨時公告三十日全天停班停課,許多上班、上學的民眾都已出門,到了目的地才被告知停班停課,只好再回頭,政策轉彎引來許多民眾不滿。 (中央社) 中央社/花蓮縣三十日電  颱風米塔逼近台灣東部,花蓮縣政府前晚宣布昨天正常上班上課,縣長徐榛蔚昨天上午七時多又宣布全天停班停課。政策轉彎引來許多民眾不滿,紛紛湧進縣府及徐榛蔚臉書留言洗版。  縣政府於昨天上午七時三十分宣布:「依據中央氣象局今(三十)日上午七時加報,上調風力雨量數據,修正本日十二─十八時的風力預報,風力會增強,平均風六─七級,陣風九─十,已達停止上班及上課標準,花蓮縣本日(九月三十日)星期一全日停班停課。」  花蓮上午間歇風雨不小,許多上班上學的民眾都已出門,到了目的地才被告知停班停課,只好再回頭。許多民眾紛紛湧進縣政府及徐榛蔚的臉書留言,希望下次可以早點決議。」  徐榛蔚昨天上午八時許,主持米塔颱風災前整備會議前,被媒體詢問政策轉彎一事,表示依據中央氣象局昨天上午七時加報的資料,即時的宣布。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米塔颱風影響台東地區一早風雨增強,尤其較北邊的東海岸線各鄉鎮風強雨大,仍要上班上課,已引起民眾及家長的抱怨;不料,昨天上午近九時縣府又陸續發布成功鎮及長濱鄉、東河鄉停班停課,家長又要冒風雨把孩子接回家,直呼真的很危險。縣府則強調,都是依照中央相關規定及中央氣象局風力及雨量資料辦理。  台東縣府二十九日晚通報,綠島鄉、蘭嶼鄉三十日因受米塔颱風影響停班、停課,其他鄉鎮正常上班上課。  三十日一早東海岸鄉鎮風強雨大,家長冒雨載學生上學,紛紛在FB抱怨,以及電話縣府反映,直呼太危險了!  縣政府上午八時半回應,根據最新天氣及風雨預報資料,台東縣未達停班課標準,目前仍維持綠島、蘭嶼鄉停班停課,其他地區照常上班上課。若有各別鄉鎮市風雨情況嚴重,各鄉鎮長可依法發布該鄉鎮市是否停班停課。  不料昨天上午近九時縣府又緊急通報成功鎮、長濱鄉因風力已達停班停課標準,自上午十時起停班停課。接著又在九時十分許再通報,除成功鎮、長濱鄉,東河鄉自上午十時起也停班停課。  才冒著風雨送小孩上學,不到三小時又要接小孩回來,家長抱怨連連。台東縣府則再次強調,針對颱風停班課的發布,仍依照中央相關規定及中央氣象局風力及雨量資料辦理。

Read More

<中華副刊>正視恐懼 打破恐懼

 ■林德嘉  我們經常為失敗「未雨綢繆」,為何從來沒想過替成功預作準備?  「勝利者從未放棄,放棄者從未成功。」正視恐懼,為自己的成功拉緊底線,不要讓恐懼侵蝕自己的信念。找出內心的恐懼是什麼?打破它!  人生如同一塊磨石(grindstone),可以被磨光,也可以被磨碎。是否可以被磨出光亮,就要看自己是否具備如寶石般的品質。  每個人潛意識裡有著最基本的六項恐懼:窮、老、病、死、失去愛、受批評。  當然還有許多方面的恐懼,然而經過深入分析,不難發現其他恐懼都是直接或間接由上述六項中的一項,或是多項結合衍生而來。  .找出恐懼根源,打破它!  想要免除恐懼,就要找出恐懼的癥結點,勇敢地面對它。  如果把一個半公尺寬的長木板,放在地面上,或是架在離地面一公尺高的平面上,再讓人行走,對大家來說都是輕而易舉的事。倘若把這塊長木板架在20層樓的高空裡,大家就都感到害怕,不敢在上面走動。這就說明了恐懼的心態,確實會影響行動力。  有一則小故事這麼說:有位精明的巫師告訴國王,他發現秘訣,可以讓沙變成黃金。國王就給了巨額獎金要巫師傳授秘訣,於是他把方法傳授給國王。其實方法很簡單,然而他叮嚀國王在操作的過程,心裡絕不可想到咒語「Abracadabra」這個字。然而國王在操作時,內心卻一直擺脫不了想起「Abracadabra」這個字,因此沙始終變不成黃金。  大多人在追求理想的過程,如果遭遇困難或有點挫折時,潛意識裡總會害怕失敗,懷疑自己的能力,憂慮自己運氣不佳等。這種心態就跟國王擺脫不了咒語一樣,最終的結果,當然不可能樂觀。  .不用替失敗預作準備  恐懼的念頭,是阻礙邁向成功、訴諸行動的最大敵人。  害怕失敗、怕批評、怕窮、怕疾病、怕人際關係惡化等,都是來自恐懼的心。恐懼也是內在思維和情緒的混合,當意象和實際的經驗烙印在潛意識時,潛意識並無法分辨經驗的實體,只會無條件地接受,儲存輸進的資料。  然而,大多恐懼的起因,來自於意象卻無實體的經驗。因此,為減少從意象經驗產生庸人自擾的恐懼,就要聽從十九世紀哲學家和詩人──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1882)所說:「做你不敢做的事,恐懼就會消失。」取代恐懼,就要從建設性的思考著手,轉化害怕的心理,就要朝成功的方向思考,期待成功,把焦點集中在「能夠成功」這一面思維,而不要去考慮失敗的結果。  一般人常在事情還沒開始以前,就為失敗「未雨綢繆」,但為何從來沒想過要替成功預作準備?  .內心的恐懼,讓人致命  劉夢特(Dumont)在1915年的著作《專注力的威力》裡頭有則故事:有個監獄為了做一項實驗,爭取死刑犯(註)的同意,要以不同的方式處刑,如果犯人沒被處死,即可被當庭釋放。犯人同意後,旋即被關進一間暗室,綁住手腳並限制行動,然後用一條小管通到犯人腿部放血,想要了解人類能夠忍受多少失血,還能存活下來。  同時,把水桶放在犯人腳底,讓他聽得見血滴的聲音,過了一夜之後,犯人終致死亡。在這項實驗中,監獄並沒有真的放血,「血滴」聲音其實是「水滴」的聲音。然而犯人確信自己被放血,內心的恐懼才是致死的真正原因。  這項實驗說明了恐懼的心態,對於身體的傷害有多嚴重,然而絕大多數的恐懼,都是可能驅除的。  從「意識」創造的各種想像力,儲存於「潛意識」,將能無窮盡地產生各種正面心態,幫助克服可能造成恐懼的事故。所謂恐懼的心態,並不是別人在旁鼓勵幾句就可驅除,只有深刻瞭解生老病死的規律,積極預防疾病,減緩老化的進程,隨時注意飲食習慣,維持規律運動,多用腦想像與思考,保持健康有活力的身體,才會減輕恐懼的心態。  另外,多付出愛心,就不怕會失去愛。還有不斷加強智慧,增進知識,強化特殊技能,這方面愈成熟,就會愈有自信,就不怕窮困,不怕被批評。  例如居住於高樓大廈裡的人,面對突然的大地震時,有智慧者就知道,他的驚慌失措或大聲尖叫,無法改變地震的震動方式,聰明做法是立即思考如何使自己和家人避免受到傷害,盡可能地將傷害降到最低。  邁向成功的道路上,恐懼所樹立的障礙層出不窮,是否具備能力克服那些障礙,正是晉升成功者的關鍵。  註:1967年,美國一度廢除了死刑,後來因保守派的壓力,以及層出不窮的犯罪與謀殺事件,於1976年再度恢復了死刑判決。目前美國有31個州和聯邦政府及軍隊仍有死刑法律,其餘的州、海外領地和首都華盛頓特區沒有死刑。這些沒有死刑的地區,絕大多數的最高刑罰是「終身監禁、不得假釋」。  (本文係博思智庫即將出版之《「零」導學--不怕打掉重來的行動指南》精采摘文)

Read More

推展體育績優 南市抱回3獎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教育部體育署訂頒「獎勵學校體育績優團體及個人評選要點」,鼓勵長期投入學校體育活動推展特殊貢獻者,市府體育處表示,今年南市仁德區德南國小老師林士郁,獲教學傑出獎、忠孝國中老師吳俊鴻獲活動貢獻獎,以及及仁德區德南國小獲得國小組績優學校獎共三個獎項。  體育處指出,林士郁連續擔任一0五至一0七學年度健體輔導團執行秘書,推展南市健體輔導團輔導諮詢業務;另外,自一百至一0七學年度,擔任健康促進學校地方輔導團委員,於「健康體位」議題推動實務經驗,融合雙輔導員資歷,創新活化教學。  吳俊鴻全力推展「SH150」,開發五動奇蹟-忠孝體育日跑步計畫,鼓勵學生課後多運動;同時還推動融合式適應體育課程,發展以身心障礙及運動能力弱勢學生為主體的Muscle Powerb融合式健身社團,成立教育部體育署適應體育標竿學校,並擔任適應體育講師至全國各地分享,表現優異。  至於獲得績優學校獎的德南國小,校長陳彥宏為南市健體團召集人,有六位教師擔任健體團輔導員,學校積極申請健體社群,提供教師合作創新平台;學期間落實教育部「SH150」,各班規畫每週運動一百五十分鐘以上學生活動時間,一0五至一0七年連續三個學年度,四項體適能達標率超過六十趴。

Read More

南女教案跨域創新 獲銀質獎

台南女中麥田圈創課團隊教學方案,獲頒銀質獎。 (記者羅玉如攝)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配合一0八新課綱實施,台南女中教師團隊開發多門跨科跨領域選修課程。其中麥田圈創課團隊以「靈動少女的秘密」教學方案,參加教育部教學卓越獎選拔,從三十二所學校中脫穎而出,獲頒銀質獎。  配合一0八新課綱實施,台南女中教師團隊積極參與科技部高瞻計畫及數位深耕計畫,陸續開發3D動漫角色設定與建模實作、靈動少女的祕密等多門跨科跨領域選修課程。其中3D動漫角色設定與建模實作課程,橫跨數學、科技與藝術領域,融入角色設定、故事行銷、彩繪等新元素,讓課程更加活化,且符合未來新課綱的跨科教學潮流。  靈動少女的祕密則結合數學、物理、生活科技、英文、家政等科,從物理及數學觀點解釋、建立模型,認識身體的律動節奏。透過量測、打版、裁剪及縫製,量身打造專屬運動內衣。該課程將環保剩衣再利用,運用科技機能布料、Arduino、心律感測器,設計製作出兼具舒適功能的智慧化運動內衣。以解決生活問題的主題架構,串連多個學科領域,符合STEAM精神的科學探究,強調學生自主操作與團隊合作。  台南女中指出,教育部一0八年度教學卓越獎共三十二所高中參加初選。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國教舉薦其中二十二所學校進入複選。七月複選方案發表,有八所高中入圍。日前公布得獎名單,台南女中「靈動少女的秘密」教學方案獲頒銀質獎。

Read More

善化親子悠遊館開幕 露營區人氣旺

善化區親子悠遊館開幕,吸引不少親子搶先體驗,露營區更是一大特色,現場相當熱鬧。 (記者林相如攝) 記者林相如/善化報導  善化親子悠遊館昨天開幕,吸引不少親子前來體驗館內的設施,包括露營區、菜市場區等,不少小朋友前來體驗露營、賣菜、煮菜等,玩得相當開心。還特別打造室內露營區,提供小朋友戶外學習體驗,加上館內其他體驗區,豐富多元的學習體驗內容,值得親子多加利用。  位於善化區南關里活動中心二樓的親子悠遊館,昨天上午十一點舉行開幕典禮,由許育典主持,另社會局長黃志中、善化區長方澤心、南關里長許義芳等,都參與這場盛會,儀式一開始先安排慧慈幼兒園的小朋友,帶來精采可愛的鼓隊表演,接著進行揭幕儀式,隨後大家與到場的親子,一起進入悠遊館內,看到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展現開心的笑容,大家也都相當開心。  許育典表示,為讓南市零到三歲的幼童與家長,擁有兼具遊戲與教育的活動空間,至今已開辦七處親子悠遊館。昨天開幕的善化是第八處,到年底將再增加歸仁、南區、安南區等三處,到時南市就有十一處親子悠遊館。  黃志中說,善化親子悠遊館特別規劃露營區、手工打造木製露營車,營造幼兒在戶外體驗學習的氛圍,以降低幼兒使用3C等電子產品的頻率;另外也設計伸展舞台,讓幼兒體驗角色扮演,加上設置賽車跑道、軌道積木專區、圖書繪本專區等,讓幼兒可從中學習成長,增進幼兒肌肉及認知發展。

Read More

空品差外出記得戴口罩

 中颱米塔進逼台灣,北部大雨滂沱,台南無風無雨,天空卻灰濛濛一片,空氣品質奇差無比。  最主要是米塔颱風位在台灣東南方,中南部處於下風處,空氣品質擴散條件奇差,流動不足,空汙因而達到「紅色警示」等級,為了確保自身健康,市民外出要注意防患戴上口罩。(圖文:記者趙傳安)

Read More

北捷乘客看傻眼 搶博愛座抓狂扯髮 女挨告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台北捷運板南線二十九日晚間傳出因博愛座問題發生拉扯衝突,一名身體不適坐在博愛座的林姓女子,不願意讓座給另名朱姓女子,遭朱女強力拉扯頭髮,造成林女頭皮挫傷,向警方提傷害告訴。  新北市警土城分局前天晚間十時三十分許,接獲捷運板南線土城站人員通報,有乘客在新埔站(新埔站往土城方向)發生吵架糾紛。  警方調查,二十九日晚十時三十分許捷運板南線往土城頂埔列車,行至板橋新埔站時,一名穿黑衣服的三十九歲的朱姓女子,強迫一名坐在博愛座上的三十五歲林姓女子讓座,因林女身體不適不願讓座,朱女不斷叫囂,怒吼「起來、起來」、「滾」,隨後並強力拉扯林女頭髮,造成林女頭皮挫傷。  二女發生衝突時,有另一名乘客以手機錄影張貼在臉書社群網站爆料;事發後捷運警察獲報趕到並請雙方下車,但其中一女不願下車,最後雙方在捷運土城站一起下車,至土城派出所報案。  林女提出驗傷單,要向朱女提告傷害;而朱女因當下情緒不穩定,警方將擇日通知她到案說明。台北捷運表示,博愛座並非僅限老弱婦孺可乘坐,其他有需求的旅客亦可使用,若有需要座位但不方便開口的旅客,可主動索取博愛識別貼紙。

Read More

年輕時搬運負重 退休婦走路漏尿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一名66歲女性年輕時從事勞力搬運工作,退休後發現自己有漏尿情形,不僅感冒咳嗽打噴嚏時會漏尿,甚至連走路都會有尿液漏出來,三不五時要確認護墊是否已經全濕需要更換。就醫檢查後,才知道為「應力性尿失禁」上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醫師程威銘表示,應力性尿失禁主要是因為年老退化、多次懷孕生產、肥胖,或是經年從事搬運負重工作,導致尿道周邊支持的組織鬆弛,當咳嗽打噴嚏等腹內壓力增加時,就可能導致膀胱內的尿液滲漏出來,產生尿失禁的現象。 他指出,這樣的情況其實並不罕見,據統計,國內每4個50~65歲的女性就有1個人有應力性尿失禁的症狀,但當中不到3成會尋求醫療協助。 在治療上,程威銘說,可概分為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保守治療包括凱格爾運動、磁波儀治療等,好處是幾乎沒有什麼副作用,但需要持之以恆才能見效;手術治療則以尿道中段吊帶手術為主,好處是手術後立即見效,壞處則是可能會有像是感染、網膜外露、疼痛,或是周邊器官損害併發症的產生。 透過醫病共享決策的協助,可讓病患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程威銘指出,上述女性個案接受了陣子的保守治療覺得有效果但不夠好,猶豫著到底該不該接受手術治療。泌尿中心醫師利用剛完成的應力性尿失禁是否應接受手術治療的醫病共享決策輔助工具,配合衛教影片,協助患者進一步了解這2種治療的差異,釐清治療相關疑慮。 程威銘說,在醫病共享決策工具與親友的支持協助下,該名女性決定接受尿道中段吊帶手術治療,手術進行得相當順利,主要的傷口位在陰道內,術後並不覺得特別疼痛,移除導尿管之後排尿順暢,住院3天左右後便順利出院,且術後1個月回診傷口癒合良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