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甲區種植的小麥已接近採收階段,麥梗隨風飄曳是拍照的熱門景點。 (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學甲報導
學甲種植小麥面積高居全台第二,去年十二月降下大雨,不僅小麥的麥梗長高、麥穗飽漿且麥粒也飽滿,預估產量較去年增加一成。學甲區農會總幹事李曉軍表示,二月底小麥就會陸續採收,將在三月十四、十五日辦理小麥節行銷。
在學甲種有五十公頃小麥的農民李三陽表示,去年十月栽種的小麥,在十二月間遇上大雨,讓田裡正在發芽的小麥逢甘霖,不僅發芽率高,植株的密度也相對密集,麥梗成長情況不錯,加上麥穗飽漿,較去年的生長情形更佳。
李三陽說,今年的小麥預計在二月底開始採收,由於去年採收前遇到下大雨,麥穗發芽影響到產量,若以目前情形研判,一分地產量平均為二百五十公斤,今年應該可以增加二、三十公斤。
今年的小麥田也來了一堆不速之客麻雀,李三陽表示,可能是小麥麥穗飽滿,吸引麻雀佇足飽餐一頓,讓農民們十分困擾。今年學甲種植面積有一百五十公頃,主要產區分布在宅港、平和、三慶、光華及新達里,契作價格每公斤從二十五到三十元。
學甲區農會總幹事李曉軍說,三月十四、十五日將舉辦學甲小麥節,地點在光華里小麥田,邀請屏東縣南州農會指導親子手作披薩、拓印環保提袋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