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洞寺入口處的楓紅 文、攝影/揚歌
網路旅遊達人介紹日本輕井澤必訪景點,沒人提到最西邊追分一帶的泉洞寺。偏偏在當地旅遊小冊上,我看到簡短介紹泉洞寺內這尊造型可愛的「冰壺地藏」,就被深深吸引,決定走條不一樣的道路,往輕井澤邊陲一路前進。
為何如此衝動?一是好奇為何地藏菩薩會跟運動扯上關係,再則什麼運動不選,偏偏挑那麼冷門的冬季運動——冰壺,來跟地藏合而為一。
偕同妻子各騎一部腳踏車,依循簡單地圖,沒有概念得騎多久。想像中日本自行車道是很健全,但也有城鄉差別,往偏僻的泉洞寺走,沿途車道就不像輕井澤熱門觀光景點的平坦。途中,車籃內的單眼相機不慎被一個坑洞震出落地,摔破鏡頭前的保護鏡就可證明。雖然代價不小,所幸還有手機,否則專程去拍冰壺地藏就要變成一種殘念。
有人研究,地藏為漢傳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觀音、文殊、普賢並稱佛教四大菩薩,地位僅次如來,於西元八世紀奈良時代,隨留學僧回國東傳日本。
現代的日本,說來不誇張,只要有人煙之處就有地藏顯身,而且造型生動活潑,不似一般神明的莊嚴妙相。祂們甚至走出深隱山林的廟宇,進入民間與俗世融和,很隨意的被稱作「地藏樣」或「地藏桑」,宛如隔壁鄰家歐吉桑般的帶有幾分親切。
當然,寺廟畢竟是莊嚴之處,大部分地藏還是加上「尊」稱,以示敬重。
寺院西側成排的地藏菩薩 這麼說來,就不難明白這「冰壺地藏尊」的造型為何會如此卡哇伊了。還有,大部分地藏被認為是小朋友的守護神,為了讓孩童親近,Q版的造型就不足為奇。只是想不到我這把年紀了也會被吸引,真是有點見笑!
我們一路騎騎停停,約莫一個半小時過後,終於找到泉洞寺。寺院不大,入口處有幾棵楓紅相迎,令人意外歡喜。但如預料中的不見任何遊客,只見一對新人在此拍攝婚紗,算是「英雄所見略同」的選擇吧。
一進泉洞寺,才發現寺院左側有一整排地藏尊,右邊三尊,最裡面的就是這站在石壺上方「握柄」旁邊,右手持著冰刷的「冰壺地藏」,可愛的外形令人嘴角不禁上揚。但也想到了另一個問題:為什麼不來尊日本最受歡迎的「野球」地藏尊,而選擇冰壺呢?
原來,1998年日本長野冬季奧運,冰壺首度成為正式比賽項目,比賽會場正是位於輕井澤風越公園內的綜合運動場。2013年,全日本最大的冰壺運動館在風越公園內完成,突破冰壺是冬天運動的限制,讓輕井澤成為日本一般民眾也能體驗的冰壺運動聖地。
於是泉洞寺就在同一年,順勢創造了這尊冰壺地藏,吸引那些希望打好冰壺的民眾或遊客前來參拜,祈佑自己成為冰壺高手。所以,我猜在日本棒球盛行的某處寺廟,真能看見「野球地藏尊」也說不定。
望著冰壺地藏菩薩,我會心一笑,雖摔壞相機,仍覺得不虛此行,因為跟老妻首次不隨眾而行,放膽選擇乏人問津的一條路,因而能遇見截然不同的風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