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縣十七日起社區據點恢復開辦共餐服務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政府為響應防疫新生活運動,已在五月十二日實施第一階段防疫解封措施,恢復社區據點的健康促進活動。第二波宣布六月十七日起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長青活力站、老人食堂等社區共餐服務,在防疫作業完備的前提下,恢復開辦共餐服務。希望讓長者可以回到社區據點,和厝邊、老朋友一起開心共餐。  縣府表示, 雖配合中央防疫解封,陸續放寬生活防疫規範,但為維護長輩的健康,社區據點辦理健康促進等活動,仍應保持社交距離。並且落實個人衛生防護,如量測體溫、勤洗手、入口及場所內提供洗手用品或設備。建立實名制,確實執行人流管制及環境清潔消毒。  社會局呼籲,請各社區據點共餐活動空間保持良好通風,維持社交安全距離,座位採梅花座或增設隔板區隔。備菜、打菜志工及長輩在領餐過程須全程配戴口罩,做好手部清潔。  社會局指出,縣長翁章梁上任後積極推動老人照護相關福利政策,共餐不單是吃一頓飯,還兼具很多意義。多鼓勵長者走出家門、參與社區活動,大伙一起煮飯、聊天,「作伙吃、有厝味」。

Read More

投資臺灣三大事業單位 提供廿四萬職缺投入就業

 記者潘立明/基隆報導  針對外界質疑「為何需發錢鼓勵年輕人去就業」,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17日澄清說明,鑑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恐影響應屆畢業青年出校園尋職的意願,於後疫情時期就業市場逐漸回溫之際,儘速積極投入就業市場,結合投資臺灣三大方案等事業單位,提供青年24萬個職缺,協助應屆畢業青年順利接軌職場且提升技能。  勞動部指出,於6月15日推動的「青年就業獎勵計畫」,是協助青年「衝就業」,鼓勵應屆畢業青年能在109年9月底前儘速就業,最高獎勵3萬元。此外,也將推出「練專長」措施,透過「產業新尖兵計畫」提供職業訓練及補助訓練費用最高10萬元,並提供參訓青年學習獎勵金最高 9.6萬元,鼓勵儲備新技能及引界領投入重點產業。再者,為了鼓勵雇主「興僱用」,提供青年就業機會,「青年就業旗艦計畫」加碼補助企業提供青年做中學機會,最高10.8萬元。  發展署除了透過以上津貼補助協助應屆畢業青年就業外,也輔以職涯輔導等服務擴大青年就業效益,包含今年特別與教育部合作,由就業服務專人主動關懷應屆畢業而且需要就業服務的大專校院學生,並且透由發展署5處青年專屬的職涯發展中心、全國300餘個就業服務據點、台灣就業通網站、客服中心,提供職涯輔導、就業、訓練、技檢與創業等客製化服務,陪伴青年探索職涯及順利就業。另外,今年5月起為了提供青年不間斷的尋職服務,陸續辦理多元就業博覽會,結合投資臺灣三大方案等事業單位,提供青年24萬個職缺,希望透過以上措施讓青年安心穩定就業,雇主也可以獲得最佳生力軍。  

Read More

嘉義縣志工生力軍 「我助人我驕傲」

第二十屆「保德信青少年志工菁英獎」嘉義縣有東石高中許育真獲得傑出志工獎。另外,蔡懷得、高于喬、陳映汝、楊芯蕠、洪顥珊、凌筠淇、葉家吟共七位獲得奉獻獎。 ﹙記者張誼攝﹚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第二十屆「保德信青少年志工菁英獎」全台有三千三百多位青少年志工,用行動來證明善的影響力。教育處長陳添丁特表揚嘉義縣多位志工生力軍,其中東石高中許育真獲得全台僅三十名的傑出志工獎。另外,東石高中蔡懷得、協同高中高于喬、陳映汝、楊芯蕠、同濟高中洪顥珊、溪口國中凌筠淇、葉家吟共七位同學獲得奉獻獎。  東石高中許育真在母親引導下感受服務的重要性,從中找到學習的動力,高中即參加熱舞文化公益社團,協助提供偏鄉服務任務,促使更多想要學習舞蹈的孩童參與舞蹈營隊展現青春活力。  協同高中陳映汝則受德蕾莎修女「愛,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所啟發,相信只要自己願意,就能發揮助人的力量,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自己也能獲得喜悅及快樂。另外,來自偏鄉的東石高中蔡懷得在參加寒暑假營隊活動中,接受志工哥哥、姐姐的服務,感受到「服務」的美好,立下要回饋家鄉的心願。寒暑假時他號召夥伴組團前往偏鄉小學舉辦課後輔導營隊,期望持續透過自己的小小力量,讓更多人加入服務社會的行列。  陳添丁表示,獲獎同學在國、高中時期課業繁忙之餘,依舊仍能貢獻己力、展現創意為他人付出的能量,相當難能可貴。期盼透過優秀青少年志工們的熱忱服務事蹟分享,為社會帶來更多溫暖力量。

Read More

高市四所完全高中成立英語國際專班

高雄市立仁武高中、瑞祥高中、林園高中、文山高中等四校昨天成立英語國際專班。 ﹙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高雄市四所完全高中十七日成立「英語國際專班」,四校以聯盟型態推英語教育,共享課程、師資等資源,就讀國際專班有機會獲得補助出國交流,打造高雄成為全國英語教學的示範城市。  高雄市立仁武高中、瑞祥高中、林園高中、文山高中,昨天舉行高中部英語國際專班暨國中部英語教育四校聯盟記者會,攜手拚雙語教育,今年九月起國中部推動雙語課程,高中部成立英語國際專班,引入大學AP課程,提升高雄學子英語力與全球力。  立委林岱樺表示,四校以聯盟型態推英語教育,分享課程、師資等資源,就讀國際專班的弱勢學子,也可以獲得補助出國交流。  提出計畫藍圖的實踐大學講座教授陳超明指出,就讀國際專班的優勢是能與國際接軌,高二暑假安排到澳洲、新加坡等國家做交流,培養國際溝通能力,提升投入職場競爭力。  陳超明說,最大挑戰是經費與師資,四校每年每校約需五百萬,三百五十萬由國教署協助,餘一百五十萬由高雄市教育局挹注,外語師資團隊除網羅外師,也希望有熱情的中師加入計畫,用英語授課。  仁武高中家長會長鄭菊月表示,國中部推動雙語課程,高中部成立英語國際專班,能讓優秀學子留鄉就讀,有助學校及學生提升競爭力,創造多贏。  仁武高中教務主任黃宏文指出,未來四校將各成立三十五人的國際專班,校方會透過公正、公開徵選,擇優比序篩選,徵選作業由各校自行辦理。

Read More

23年努力 台灣口蹄疫區除名

台灣可望擺脫口蹄疫區、下半年重啟出口,引發國際組織亞洲善待動物組織(PETA Asia)關注,在台北市鬧區豎立大型公益廣告,以「我是我,不是肉」為題,鼓勵人們將動物視作有感情的個體,而非餐盤上的食物,並倡議茹素。(PETA Asia提供/中央社)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歷經二十三年努力、一年等待,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十六日宣布台灣改列不打疫苗非疫區,台灣終於擺脫口蹄疫區,預計下半年生鮮豬肉可望恢復出口。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下個階段要解決典型豬瘟,可再拓銷美、日,農委會並將向行政院提報養豬業永續方案。  台灣自一九九七年爆發口蹄疫,歷經撲殺、施打疫苗到拔針三次,經過二十三年努力,去年下半年,農委會終於向OIE申請台灣(台、澎、馬,不含金門)改列不打疫苗非疫區,經過一年審查,十六日正式公告擺脫口蹄疫。  就在台灣可望擺脫口蹄疫區重啟出口,國際組織亞洲善待動物組織(PETA Asia)也表示關注,在台北市鬧區豎立大型公益廣告,以「我是我,不是肉」為題,鼓勵人們將動物視作有感情的個體,而非餐盤上的食物,並倡議茹素。  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指出,拔針第三次能成功,進而取得申請改列不打疫苗非疫區的資格,與擺脫口蹄疫區正式列入政府重大政策有關,相關整備計畫規模不同,非常關鍵。  陳吉仲則說,要感謝所有畜牧業者、中央和地方防疫人員共同的努力,且四年前行政院通過口蹄疫拔針計畫很重要,但接下來要持續守住口蹄疫非疫區之列,並阻絕非洲豬瘟病毒於境外,而做好這兩件事,工作內容是共通的,包含境內牧場的生物安全落實及邊境管制;而且下個階段就要考慮把傳統豬瘟解決掉,因為現況有打疫苗,且已十幾年沒案例發生。  陳吉仲強調,目前除了符合新加坡、香港、澳門的生鮮豬肉輸入標準,下半年可望出口新加坡之外,如果再解決掉傳統豬瘟,也可符合美國、日本的生鮮豬肉輸入標準;但是落實防疫並非為了出口而出口,要解決環境負面議題,才會考慮發展豬肉出口產業。  他並說,不論是設備升級、育成率、配種率等,都將跟解決養豬產業的環境污染問題合併處理,當提高養豬產業競爭力的永續發展方案完成,他就會向行政院報告、推行;另外,農委會也考慮跟台糖合作建置養豬產業示範專區。

Read More

無薪假

無薪假飆近3萬人 創10年新高

勞動部十六日公布最新一期的企業減班休息(無薪假)統計數字,實施無薪假的人數增加為二萬九千八百三十八人,創下十年新高。(中央社資料照片)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勞動部十六日公布最新一期的企業減班休息(無薪假)統計數字,實施無薪假的人數增加為二萬九千八百三十八人、實施企業共一千三百二十三家,相較上週數據,增幅雖有疏緩趨勢,但放無薪假的人數仍創下十年新高。  根據統計數字,疫情重災區產業的住宿餐飲、旅遊業,隨著疫情趨緩,營運狀況也逐漸回穩。且由於各國封城效應出現,造成製造業接單出減少,新增的無薪假人數九成在製造業,屬於重災區。  勞動部昨日公布最新的勞工實施減班休息的的事業單位共一千三百二十三家、二萬九千八百三十八人,與上週公布的數字一千二百六十三家、二萬八千三百四十五人,共增加六十家、一千四百九十三人。  勞動部指出,減班休息人數以製造業累計的一萬五千零三十七人最多,本週增加一千三百零二人,為本週新增無薪假人數的九成,其中一家新增一百餘人。  製造業新增減班休息人數多,主要是各國封城時間拉長,相關效應逐漸出現,不少國外廠商結束營業,連帶造成國內廠商沒單可接,明顯成為重災區,勞動部已請經濟部協助了解後續可能衝擊。  運輸倉儲業放無薪假人數累積三千三百七十七人,主因是航空業受創嚴重,陸續實施無薪假,其中以華航放無薪假人數最多。  以內需為主的住宿餐飲業、支援服務業,實施人數則持續遞減,住宿餐飲業二千八百五十人、支援服務業一千零二十一人,都比上週較減少,且住宿餐飲業已連續三週減少,有趨緩態勢。

Read More

韓客小琉球溺斃 同行台男失蹤

台籍巫姓男子與韓國安姓友人相偕前往屏縣小琉球潛水旅遊,結果安男沉沒於海底,被打撈上岸後已明顯死亡,巫某則不知去向,造成一死一失蹤憾事。 (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台籍巫姓男子與韓籍安姓友人相偕前往小琉球旅遊潛水,結果安姓韓籍男子被發現沉於杉福漁港外左側海底沙地,經打撈上岸已明顯死亡,台籍巫姓男子則不知所蹤,正由救難人員搜尋中。  前天中午十二時二十五分許,一名潛水遊客在潛水結束欲返回岸上途中,在杉福漁港外左側約十二米深處海底沙地,發現一名身穿黑色泳褲男子趴臥,隨即返回岸上向海巡人員報案;海巡人員獲報後,立即前往現場救援,並通報琉球消防分隊、琉球分駐所及琉球鄉海域救難協會等單位派遣人員前往協助,另協請屏縣琉球鄉海域救難協會理事長駕駛船筏載運報案人及海巡人員出海協尋,救難人員在報案地點潛入水中尋獲一具與報案人敘述相符的男性屍體,並將其打撈上岸,送往屏市殯儀館待驗。  事後海巡人員於杉福漁港左側岸際發現兩輛租用機車,循線找到當地車行並調閱監視器,發現六月十四日下午一時二十九分許,台籍巫姓男子及其韓籍安姓友人一同至車行租車,欲前往附近海域潛水;依外型特徵研判,尋獲之遺體應為韓籍男遊客,而台籍巫姓男子目前仍下落不明,海巡人員與相關救難單位人員持續在附近海域搜尋巫男的下落。  巫男家屬獲悉上述情況後十分焦急,目前已趕往小琉球會同海巡及相關救難人員擴大搜尋中。

Read More

南韓證實北韓爆破兩韓聯絡辦公室

南韓統一部證實,北韓在十六日下午炸毀位於開城的南北(兩韓)共同聯絡辦公室,當地居民表示聽到爆炸聲也看到像是火災的黑煙。(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北韓因為不滿脫北者在兩韓邊境散布反北韓宣傳單的行為,要求南韓政府採取行動制止未果,十六日炸毀雙方位於開城的南北(兩韓)共同聯絡辦公室,無人傷亡。目前南韓軍方已加強戰備狀態,以防突發軍事行動。  北韓在昨天下午炸毀位於開城的南北(兩韓)共同聯絡辦公室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立即表示,「朝鮮和韓國是同一民族,中國作為近鄰,一貫希望朝鮮半島保持和平與穩定」,呼籲雙方保持冷靜。  根據外電媒體報導,北韓因不滿「脫北者」團體持續不斷從韓國向北韓方向散布傳單,北韓政府及媒體多次發聲表達強烈不滿後,在九日中午十二時切斷與南韓的軍事及政治聯絡管道,日前更決定關閉南北韓聯絡辦公室。 南韓統一部證實,北韓在十六日下午炸毀位於開城的南北(兩韓)共同聯絡辦公室,當地居民表示聽到爆炸聲也看到像是火災的黑煙。(路透) 據韓聯社報導,北韓在關閉南北韓聯絡辦公室後,對南韓態度轉趨強硬,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胞妹、勞動黨第一副部長金與正十三日發表談話,強調已將下次對敵行動指揮權交予北韓人民軍總參謀部,甚至揚言「不久後會讓你們看到沒用的北南(兩韓)共同聯絡辦公室灰飛煙滅慘況」,沒想到不出三天,北韓就採取了行動。  南韓軍方表示,北韓炸毀南北(兩韓)共同聯絡辦公室,雙方戰情升高,目前軍方已強化南北韓軍事分界線地區對北監視及戰備狀態,防上突發軍事行動的爆發。  另一方面,北韓人民軍總參謀部也宣告,可能再次在非軍事區駐軍,外界預估應是指開城與金剛山一帶。

Read More

奇蹟生還!楊欣正登山失聯11天尋獲

登山失蹤第十一天的屏安醫院副院長楊欣正,昨日上午在山區溪邊生還被尋獲。蕭添益及夥伴洪華駿(圖中)是楊欣正生命中的恩人。(記者毛莉翻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山區失蹤第十一天,屏安醫院行政副院長楊欣正十六日在溪邊奇蹟生還被尋獲,由直升機緊急吊掛下山送醫,生命跡象穩定,在加護病房治療。  楊欣正是在六月六日相約另十四名友人登來義棚集山,楊在大夥中途休息時,一人獨自先行上山,而在山區迷路失蹤。  這十一天來,屏東縣消防局動員警義消、申請空勤總隊直升機支援及涼山特種部隊、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飛鷹大隊、中華搜救總隊、雲豹登山隊、獵人及山青、林務局等單位,也加入搜尋行列。  楊欣正的好友議員鄭清原,更開出懸賞金二百萬元,「只要找到楊副院長者,無論死生,都可拿到這筆錢」,同時亦組隊上山協助搜尋。  屏東消防局指出,這十一天來為不錯失黃金救援時間,每天兵分七、八路展開搜尋行動,總計出動一百一十八車次、六百二十五人次,總動員的搜遍山區。  昨日上午十時四十分許,搜救行動傳出好消息,搜救人員於尖刀尾溪近瀑布處,找到失蹤的楊欣正;楊身體虛弱、額頭有撕裂傷,但意識清楚,搜救人員高興的說,「奇蹟的生還」。  後來,由屏東消防局申請直升機將楊欣正吊掛下山至特搜大隊停機坪,送屏東基督教醫院急救,成功挽回楊的生命;屏基表示,楊欣正的肋骨骨折及胸椎、腰椎有壓迫性骨折,無腦部出血,生命跡象穩定,在加護病房治療中。

Read More

防疫桃花源 老外最愛 延攬國外人才 就業金卡核發年增77%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台灣防疫有成,成為吸引國際優秀人才最佳誘因,國發會今年前五月核發給外國特定專業人才的就業金卡高達二百四十張,年增率百分之七十七點八,除了政策效益發酵,台灣成為「防疫桃花源」也是關鍵之一。  「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攬才專法)於二0一八年二月八日上路,國發會可針對擬在台從事專業工作的外國特定專業人才,核發「就業金卡」,也就是工作許可、居留簽證、外僑居留證及重入國許可四證合一的個人工作許可,有效期間為一至三年,期滿得重新申請。  國發會十六日舉行政策交流溝通會,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表示,攬才專法上路至今,就業金卡核發數倍數成長,第一年發一百八十八張、第二年核發數大幅成長至三百五十三張,今年前五月就業金卡核發數為二十張,和去年同期相比,年增率高達百分之七十七點八;累計至今年五月底,共核發七百八十一張。  高仙桂說明,今年前五月就業金卡成長率顯著,推測有兩大原因,一是政策效益發酵,愈來愈多外國人才前來申請,二是台灣防疫得宜,疫情讓台灣的國際能見度明顯提高,使更多人認識台灣。  國發會指出,在獲得就業金卡的優秀人才當中,不乏許多重量級人物,像是「矽谷台灣幫」已有七位拿到就業金卡,如YouTube共同創辦人陳士駿,連續創業家、天使投資人徐旭明,Twitch創辦人林士斌等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