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公所震災演練 逼真

麻豆區公所邀集相關單位舉辦震災演練,藉此提升緊急應變能力。(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麻豆報導 「國家防災日」將至,麻豆區公所十九日邀集相關單位,舉辦震災搶救、疏散、消防演練,提升緊急應變能力。特別是鄰近六甲區在上月接連發生三次芮氏規模四以上地震,發出國家級警報,顯示演練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麻豆區公所結合防救災志工、社區防災士、麻豆區衛生所及消防局第二救災救護大隊、麻豆消防分隊等,舉辦大樓防震示範觀摩演練,模擬木屐寮六甲斷層錯動引發強震後的應變演練。 現場第一家庭大樓住戶啟動自衛消防編組,從傷患緊急救護、初期滅火等社區自救演練,消防局二大隊動員鄰近的麻豆、下營、六甲、官田分隊七車三十六人,進行傷患緊急救護及射水滅火等,還出動空拍機升空偵蒐。 麻豆區長孔慶瑤表示,舉辦演練是希望災害初期居民可以自救救人,以社區大樓面對地震初期啟動自救為首要目的,並提升各單位緊急應變能力,加強防災準備及應變措施,就能減少災害損失。

Read More

永康第二座失智友善館 揭牌

奇美在永康區第二座失智友善館揭牌。(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永康報導  奇美醫學中心關懷失智症長者,十九日在永康區烏竹社區阿公跟阿嬤歡舞聲中,成立第二座失智友善館。市長黃偉哲與中心院長邱仲慶、區長張睿民等一同揭牌。黃偉哲表示,失智與少子化都是國安問題,支持性照顧可延緩失智症,奇美是一股重要力量。  邱仲慶表示,去年在永康區中華里成立第一座失智友善館,社區店家有一百六十八家參與,社區居民也主動關懷,並以「看問留撥」四字真言,一旦看到疑似失智患者就加以詢問協助慰留,並撥打警方電話。昨天烏竹失智友善二館成立,再發揮奇美醫療團隊、社區等合作推動失智友善力。 奇美在永康區第二座失智友善館揭牌。(記者張淑娟攝) 十九日,在多位地方代表見證下,第二座失智友善館正式揭牌開幕。烏竹社區以「烏竹友智藝同‧憶起吾愛吾村」為主題,由烏竹樂齡班與不老樂團帶給大家歡樂舞蹈和鼓聲,一同慶賀友善館成立。在許多地方代表見證下,二館正式揭牌開幕。烏竹社區以「烏竹友智藝同‧憶起吾愛吾村」為主題,由烏竹樂齡班與不老樂團帶給大家歡樂舞蹈和鼓聲,一同慶賀友善館成立。 阿公跟阿嬤歡喜跳舞打鼓慶賀失智友善館成立。(記者張淑娟攝) 邱仲慶表示,烏竹失智友善館創辦「友智藝同工作坊」,將以在地農村、廟宇文化融合生活藝術,選擇較具代表性、共同記憶的社區景象為主題,來呈現社區的生活風貌,增加長者對環境的認同感,並營造友善溫馨的社區環境,讓失智者能自主經營生活、參與社區活動,甚至從事社區服務,讓失智者獲得正向健康且樂活宜居的社區居住環境。  黃偉哲表示,看到奇美醫療團隊和永康區里長團隊們都一起來參與關懷失智症課題,相信透支持性療法可以延緩失智症,也期待衛生、社會和醫學中心一起建構失智症友善環境。

Read More

一夜新娘一世妻到中壢 叫好叫座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客家委員會主辦的2020精緻客家大戲《一夜新娘一世妻》巡演,19日到中壢藝術館音樂廳演出。客委會表示,今年精緻客家大戲6月下旬起在台北、新竹、苗栗、台中、花蓮、屏東等地展演,受到熱烈回響;中壢場次更在開放首日即索票一空。  《一夜新娘一世妻》由甫獲第31屆傳藝金曲獎6項入圍的「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演出,內容改編自王瓊玲教授原著小說《一夜新娘》,敘述日據末期的台灣鄉間真實故事。,由曾入圍「傳藝金曲獎」的陳芝后、陳思朋、蘇國慶、陳怡婷等4人領銜主演;此外,本劇在服裝造型、舞台設計亦有精心安排,表演也融入歌舞元素,為客家傳統戲曲增添新樣貌。  今年度精緻客家大戲最後壓軸將在10月4日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演藝廳登場,20日起開放索票。

Read More

免受酷刑 趾甲矯正搞定凍甲

腳趾甲患者以矯正治療,免除拔趾甲恐懼。(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發生趾甲問題的原因很多,包括內嵌趾甲、捲甲以及服用標靶藥物導致的趾甲問題,尤其是腳趾甲長進肉裡的情況最令人困擾,常常引起患者疼痛無法走路,甚至感染導致蜂窩性組織炎。  內嵌趾甲台語叫做「凍甲」,是常見的臨床問題,好發於大腳趾的內側與外側,趾甲的前角會嵌入甲溝的皮膚,造成鄰近軟組織腫脹和感染。一般而言,嵌甲的發生常常是因為趾甲修剪方式不當、穿著不適合鞋子以及外力因素導致。  聖馬爾定皮膚科醫師謝馥年表示,在過去傳統治療上,患者常常需要趾甲拔除或是開刀治療趾甲基質,同時給予抗生素以及藥膏治療感染,但是術後的恢復期常讓患者苦不堪言;現在有新的治療方式不需要將趾甲拔除,那就是「趾甲矯正」。  謝馥年表示,「趾甲矯正」目前常見的適應症包括捲甲、嵌甲,近年因為標靶藥物的使用,也有許多患者出現標靶藥物引發的甲溝炎,除了門診使用硝酸銀抑制肉芽增生,也能使用趾甲矯正解決大腳趾疼痛問題。  謝馥年醫師進一步表示,趾甲矯正主要是利用U型支架分隔兩側趾甲邊緣,藉由金屬鉤的拉力校正趾甲生長方向。因為每個人的嚴重度、趾甲寬度都不同,因此每次矯正時都需要量身訂做趾甲矯正器。治療過程大約1小時左右,過程不需要麻醉,高於90%以上有置放矯正器的患者會立即改善疼痛問題,並且可以正常行走,只要日常活動上注意不要拉扯矯正器即可。多數患者經過3個月的治療,都能達到大幅度的生活改善。

Read More

台管處蠔小子蚵南線上報名

「蠔小子蚵南」環教課程提供親子收蚵體驗。(台管處提供)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蚵仔煎、蚵仔麵線、蚵嗲都是台灣極具特色的在地小吃,其中的主角,蚵仔(牡蠣)究竟從何而來?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將於十月十八日舉辦「蠔小子蚵南」環教課程,讓親子體驗綁蚵及收蚵的樂趣,以寓教於樂方式體驗國際級濕地生態及歷史文化。  台管處表示,台江濕地學校開發獨具地方特色的環境教育課程,「蠔小子蚵南」由蚵農現身說法,讓參與者搭乘船筏於潟湖上,化身蚵農巡視蚵田,體驗綁綁蚵及收蚵的樂趣,見證蚵仔的成長歷程,進一步認識潟湖變遷與環境變化對養蚵的影響,思考如何保護環境。  台管處指出,「蠔小子蚵南」活動將於十月十八日舉行,名額卅六人,採網路線上報名,民眾請上台江國家公園網站查詢http://www.tjnp.gov.tw,洽詢電話:(0六)二八四二六00轉一五一五。

Read More

旅外回台用健保 擬先補足保費

衛福部長陳時中(左)19日出席南丁格爾獎頒獎典禮,頒發特殊貢獻獎給本屆獲獎的基隆長庚紀念醫院心臟衰竭中心個案管理師劉敏慧(右)。他出席典禮前受訪表示,未來旅外者健保費擬納海外收入。(中央社)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對於長年旅居海外者回台用健保爭議,健保署長李伯璋19日指出,正研議相關改革,未來不論停保後復保、退保後加保,都打算追回出國期間保費,預計10月展開討論。  李伯璋表示,長期生活在海外、都沒有繳健保的國人,返台使用健保人數雖不多,但仍會造成財務負擔,且民眾觀感也不佳,因此確實有改革的想法。  因此,未來不論停保後復保、退保後再次納保者,都可能追回出國期間的保費。李伯璋說,將針對「停保6個月返台者」、「出國2年以上除籍回國者」研議是否需補足所有保費才能復保,預計10、11月將展開相關討論。  中央社/台北19日電  許多旅居海外民眾長年不在台灣,生病選擇回台用健保,但因在台灣沒工作,保費大多比照無收入者,引發不公平疑慮。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表示,未來旅外者健保費擬納海外收入。  陳時中今天出席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授袍典禮前受訪時表示,很多長期旅居海外的民眾,由於多年來都在海外工作,收入可能極高,但因在台灣沒收入、沒納稅,適用的健保費用費率大多比照無收入者,未來考慮將海外工作者的收入也納入保費計算,確保公平性。  陳時中下午出席2020第9屆南丁格爾獎頒獎典禮前受訪時進一步表示,未來針對停保、復保者,都應依據海外所得加強徵收保費,才符合公平性,至於如何確認海外收入,屬於技術問題,但這些改變都涉及修法,將持續研議並提到健保會討論。

Read More

919走一走 千人安平健走倡職安

九一九來走走!市府勞工局十九日在安平舉辦健走及高架作業體感活動,有上千位勞工及眷屬參加。(記者吳孟珉攝)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九一九來走走!市府勞工局十九日在安平舉辦健走及高架作業體感活動,有上千位勞工及眷屬參加,不但沿途欣賞美景,還能實際體驗高架作業,讓勞工朋友未來從事相關工作時能更注意安全,避免職災發生。  活動由勞工局局長王鑫基和韻律老師帶著大家律動暖身,隨後從安平的戀愛廣場前停車場出發健行,沿途行經四草大橋、台江國家公園,之後再折返回四草大橋,沿著海邊向觀夕平台移動,最後回到起初的集合點,全長約五點五公里,沿途可欣賞台江國家公園、觀夕平台等沿途的美麗風景。走完全程蓋滿三個戳章,還能享用包子、饅頭和安平豆花等名產。 市府勞工局十九日在安平舉辦健走,還藉由高架作業體感活動讓勞工朋友未來從事相關工作時能更注意安全,避免職災發生。(記者吳孟珉攝) 勞工局也於活動中強化市民職業安全衛生意識,針對職業安全衛生及職災個案主動服務業務進行有獎徵答,透過有趣且創意的題目,讓民眾對工作安全健康及職災勞工主動協助計畫有更多了解。  王鑫基表示,為使參與活動的勞工朋友能建立正確的職場工作環境危害預防觀念,將第三個蓋章點設在高架作業體感區,使勞工朋友可以實際體驗在施工架上行走及穿著背負式安全帶吊掛,進而於日後實務作業時,能落實危害防護措施與個人防護具佩戴,防止職災事故發生及提升整體工業安全,朝向零職災的目標努力。

Read More

蘇澳民歌饗宴 9組歌手歡唱2小時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2020蘇澳民歌饗宴19日下午5時在文化國中登場,集合葉佳修、邰肇玫、南方二重唱、王夢麟及林隆璇等9組歌手,分享超過2小時的經典民歌。  鎮長李明哲表示,為串聯蘇澳各地觀光資源及聯合產業共同行銷,推出一系列豐富且創新的觀光活動;不僅海洋嘉年華受到熱烈回響;「振興抽大獎─蘇澳週週抽愛瘋」也順應國旅熱潮,活絡在地買氣。昨天晚上登場的「蘇澳民歌饗宴」籌備期間就受到各地民歌鐵粉的高度關注,每年都為蘭陽地區掀起一股民歌熱潮。  民歌饗宴邀集民歌手齊聚蘇澳,包括葉佳修、羅吉鎮、王夢麟、南方二重唱、邰肇玫、謝宇威,還有創作人林隆璇及新生代歌手林亭翰父子檔,接力傳唱動人經典民歌。

Read More

台中榮總口腔癌病友同學會 口腔癌男抗病魔:容貌雖變命還在

54歲邱姓男子與顏姓男子19日參與台中榮總口腔癌病友同學會,分享抗癌經驗。他們都是每週回診追蹤,樂觀抗癌。(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榮總19日舉辦口腔癌病友同學會。54歲邱姓男子手術切片確診口腔癌,經醫師建議接受根治性手術治療,以及7次的化學治療與35次放射線治療,雖然術後少了一顆眼睛,但至今未復發。  台中榮總口腔顎面外科主任程稚盛指出,口腔癌為癌症10大死因第5位,男性癌症第4位,90%男性患者為中壯年。台中榮總口腔癌治療團隊舉辦口腔癌病友同學會,提升病友照護能力,並且透過病友經驗分享等,鼓勵癌友樂觀面對。  邱姓男子於106年5月手術切片確診為口腔癌,對於之前門診切片2次報告都正常,後來再住院手術的病理報告卻是惡性腫瘤,當時跟太太很疑惑、抱頭痛哭,不知道該怎麼辦?個管師電訪關心告知及早接受正規治療之重要性,約半個月左右,太太來電哭訴到牙科看診,醫師說先生口腔內的腫瘤已經壓迫到連眼睛都腫起來了,才接受根治性手術治療,經7次的化學治療及35次放射線治療,雖然手術後少了一顆眼睛,但至今疾病未復發,也順利恢復工作。  另1名54歲顏姓男子於106年2月手術切片確診為口腔癌後即接受根治性手術治療,術後也接受了12次的化學治療及35次的放射線治療,但因左臉頰傷口癒合不佳,曾在家中忽然吐血、呼吸喘等,至急診、住院多次。醫師程稚盛建議手術,但其體力太過於虛弱,顏男說常常因為疼痛不適、便秘、失眠來急診,個管師建議可以先處理疼痛控制,把體力儲備好後再接受手術治療,  顏男在醫師鼓勵下才接受了皮瓣修補手術,後來追蹤至今疾病未復發,也順利恢復漆藝工作,其作品受到台中市文化局邀請展出。顏先生說一路走來的辛路歷程,希望與大家分享,帶給病友及家屬信心,現在的容貌雖然是改變了很多,但是只要命在,是最幸福的,就坦然去接受生活才會精彩。  程稚盛表示,希望藉由口腔癌病友同學會的舉辦,提升病友及家屬習得癌症照護能力,透過經驗分享建立良好互動醫病關係及病友支持網絡,緩解疾病所帶來的衝擊。

Read More

曾文水庫蓄水率剩4成 供灌告急

曾文水庫蓄水量剩四成,期待著雨下在集水區。(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楠西報導  今年水庫蓄水量與往年比起來相對較少,其中曾文水庫蓄水率只剩四成,較往年同期平均少二億立方米,約少二點二座南化水庫的水量。南區水資局表示,蓄水量不好主要是颱風未登陸,豪雨又未下在集水區,若到十一月底前仍未有明顯的雨量,恐影響到農業用水。  十九日上午,曾文水庫水位標高近二百一十一點一五米,蓄水量二億三百七十四萬立方米,烏山頭水庫蓄水量五千六百九十三萬立方公尺,合計曾文和烏山頭蓄水約二億六千萬立方米。南區水資局副局長鄒漢貴表示,截至十一月底前農業、工業和民生用水還能穩定供應,只是每年南部十月下旬將進入枯水期,若等不到颱風或較大雨勢,明年一期作的農業灌溉將受影響。 曾文水庫蓄水量剩四成,期待著雨下在集水區。(記者張淑娟攝) 南區水資局指出,連日來午後台南地區都有雷陣雨,還有小區域道路出現積水,但雨都未下在集水區,且都只是短降雨,不能像颱風過後下個二、三天,對水庫進帳並無助益。  目前曾文和烏山頭的水量,二期作供灌沒問題,民生和工業用水也沒有問題,南化水庫則透過高屏溪和旗山溪越域引水,保持滿庫情況,下周起會啟用「北水南送」,由高雄支援自來水到台南,每日十萬立方公尺。  雖然二期作嘉南灌區面積四萬三千公頃,完成供灌沒有問題,但明年一月下旬一期作灌溉面積一萬八千公頃,用水量超過二億一千萬立方米,將等到十月底前視曾文、烏山頭水庫蓄水情況才能確定是否要停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