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宜接手 台中跨境體驗示範基地元旦啟用

台中跨境體驗示範基地由靜宜大學接棒營運,副市長陳子敬、台中市議長張清照、市議員黃守達等到場共襄盛舉。(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於東協廣場設置「台中跨境體驗示範基地」,為促使更多產官學研資源投入,市府攜手具國際人才優勢的靜宜大學,明年元月起由靜宜大學接棒營運,提供台中企業與創業青年優質的跨境電商服務整合平台,打造中台灣青創基地及跨境商務人才庫。 靜宜大學二十七日舉行基地開幕,副市長陳子敬致詞表示,市府一0七年爭取經濟部計畫於東協廣場建置台中跨境體驗示範基地,除提供實體進駐場域,也鏈結國內外電商平台資源,以及產官學研顧問團,盼協助台中產業國際交流及青創發展。 陳子敬指出,為促使更多產官學研資源投入,明年起將由靜宜大學接棒營運,市府也會持續與校方密切合作,在基地辦理創新創業競賽、引進業師陪伴式輔導制度、鏈結國內外加速器及提供研發創新補助資源等,整合多元輔導資源,吸引更多青創產業落腳台中。 靜宜大學校長唐傳義表示,靜宜大學目前有三百多位來自東南亞的學生,一0六年起配合政府「新南向計畫」前進泰國、印尼、印度、越南、緬甸、柬埔寨、寮國等地,協助東南亞學生與台商及當地企業接觸交流,增加海外實習與就業機會;他強調,此基地鄰近台中火車站,位置優異且移工經濟體群聚,未來將與靜宜東南亞國際學生交流,為企業提供優質的跨國人才。 靜宜大學職產長魏清圳說,基地將發揮諮詢輔導、資源鏈結、共享平台三大服務功能,並提供共同工作空間、直播、辦公與會議場地,機能完善,可提供台中青創進駐,鏈結國內外跨境資源、各大跨境通路商及台中在地特色產業,更盼吸引國外團隊投資台中落地營運。

Read More

員林百年楊桃樹結果 專屬禮盒開放認購

員林百年楊桃樹吸睛,市長游振雄要延續百年風味及楊桃產業。(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員林報導 彰化縣員林市湖水里一處私人楊桃園中,有株樹徑二百六十公分左右的百年楊桃樹,要三個大人才能將樹幹環抱,今年六十八歲的園主黃煥奎說,楊桃園是家族產業,這株百年楊桃樹至少在爺爺那一代就已經存在,推測是清朝時期留到現在,但詳細年份不可考,代代傳承下來,至今仍生意盎然,結實累累。 市長游振雄說,早期員林是楊桃重要產地,盛極一時,後來因楊桃管理方法較繁多、價格低迷、楊桃農高齡化,不少人已經離農,使種植面積萎縮,他認為員林的特產楊桃肉質細嫩,鮮甜多汁,漸漸消失實在可惜,希望能藉由百年楊桃樹來推廣,因此拜託園主同意讓市公所認購,並設計專屬禮盒,要將百年風味及楊桃產業延續下去。 黃煥奎是員林市農會楊桃產銷班第一班班長,種植楊桃面積約三分地,每年年底陸續少量採收,二月至四月是盛產期,平時靠他和太太兩人管理,雖然栽培楊桃比起其他果樹費力,但楊桃養他長大,也不願看著產業沒落。他說,百年楊桃樹一年約可採收三百斤,大約九百粒果,公所願意幫忙推廣他樂觀其成,也歡迎消費者預約參觀果園,直接向產地購買。  

Read More

梧棲農會歲末聯歡 相約再拚二0二一

梧棲區農會舉辦歲末聯歡晚會,總幹事王秝毅與全體員工團結齊心交出亮麗的成績單,並以一首「愛拚才會贏」迎接二0二一再創佳績。(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梧棲報導 台中市梧棲區農會二十六日晚間舉辦歲末聯歡晚會,全體員工齊聚共襄盛舉,前台中縣長黃仲生和退休同仁也趕來一起同歡,總幹事王秝毅感謝同仁一整年來對農會的辛勞及貢獻,慷慨加碼紅包,把氣氛帶到最高潮,她說,二0二0我們沒有被疫情絆倒化危機為轉機,我們團結齊心交出亮麗的成績單,並以一首「愛拚才會贏」立下目標,共同迎接二0二一再創佳績。 梧棲區農會舉辦歲末聯歡晚會,前台中縣長黃仲生和退休同仁也趕來一起同歡,總幹事王秝毅感謝同仁一整年來對農會的辛勞及貢獻,慷慨加碼紅包。(記者陳金龍攝) 梧棲農會歲末聯歡晚會前晚登場,開場一曲「甜蜜蜜」唱出梧棲農會是一群甜甜蜜蜜的幸福家族,炒熱現場氣氛,在宴席上,王秝毅說,歲末聯歡感恩同仁辛勞奉獻,感謝理事長黃明樹、常務監事王雨霖致贈給每位同仁加碼紅包,他表示二0二0的疫情沒有絆倒我們,並化危機為轉機,團結齊心交出亮麗的成績單,同時以一首「愛拚才會贏」立下目標,共同迎接二0二一再創佳績。 五十七歲的王秝毅出生農家,雖求學時非本科系出生,但從小就對農業充滿興趣,畢業後進入農會當職員,待過保險、供銷、會務及信用部門;從基層打拚經過歷練,在一0二年擔任總幹事,奉獻農會長達三十六個年頭。 王秝毅大力推廣二期稻轉作非基改大豆,更將產銷結合推出五七豆豆冰、黃金大豆魯豬腳、黃金糙米麩及紫山藥糙米麩兩種口味,還推廣種植有「台版越光米」之稱的台南十六號米,並命名為「五七越光米」及「五七手燒煎餅」,增加農民收益,廣獲好評。 為了便利農民更周全又貼心的服務,一0七年成立梧棲區農會農業資材中心,除供應農業相關資材外,並提供農民技術交流的平台,掌握農業資訊,帶動梧棲農業的永續發展,該會落實信用經營一0七年及一0八年連續二年榮獲農業金庫策略合作獎,今年黃金大豆魯豬腳入選「台灣農遊十大人氣伴手」,表現優異。

Read More

大甲文昌祠文風盛 抱佛腳還可逛景點

台中市定古蹟大甲文昌祠,今年整修重啟後,遊客如潮而來,皆有志工為之詳細的導覽。(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大甲報導 台中市定古蹟大甲文昌祠,今年整修啟用後,已恢復原有嚴肅書院風貌,大部份神像都是用泥土彩釉,歷史上記載有名望人物,清朝所塑作品,罕見又珍貴,年來慕名而來遊客及信眾如潮,尤其假節日更甚,確實有益地方觀光發展、讀書風氣。 一百多年前,大甲鎮仕紳謝國佐捐出孔門里文武路旁一塊土地興建文昌祠,安有史上有名的五文昌之呂洞賓(孚佑帝君)、關雲長(文衡帝君)、朱熹(朱衣帝君)、張亞子(梓橦帝君)、魁星(魁斗帝君)等五尊神像及巨型文昌帝君、二尺六寸高的天聾、地啞及一尊魁星等。祠內左右廂房都住準備應考的莘莘學子,大甲讀書風氣盛極一時,迄今每逢考期,家長或學校老師都帶著學生前來上香祈求帝君加持,願能金榜題名、平時遊客絡繹不絕,成為一座完美古蹟觀光地。 台中市訂古蹟大甲文昌祠,清朝用泥土塑造再彩釉的文昌帝君、天聾、地啞、魁星,今年整修重啟後,遊客如潮而來,皆有志工為之詳細的導覽。(記者陳榮昌攝) 文昌祠從民國七十九年至今已有三次的整修,最後這次市政府編列三千餘萬元封廟整修,二年餘工程,今年竣工啟用,神像入火安座後,採民間廟宇傳統科儀,顯示市府對這座公廟啟用之重視、符合信眾所需,並且朝觀光寺廟為目標。 管理的大甲區公所執行文昌帝君、孔子誕辰全依民間傳統祭典,點一柱香、不燒金紙的用米代金,保護空氣清潔,經常承辦藝文活動,人文課並編有志工群為遊客及信眾導覽文昌祠的文史典故,今年的啟用顯出文昌祠有著雄厚的觀光潛力。

Read More

非都市土地管理缺失 高市審計處函請地政局研謀改善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政府地政局掌理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業務,經高雄市審計處查核發現,地政局未定期調查非都市土地使用現況、違規案件後續追蹤處置方式欠覈實,且列管非農用農地未通報稅捐稽徵機關釐正稅籍,已函請研謀改善。 高雄市審計處指出,為實施區域土地使用管制,地政局應會同有關機關定期實施土地使用現狀調查及列管追蹤違規案件改善情形;另依財政部規定,課徵田賦之農業用地,變更為非農業使用者,應自實際變更使用之次年期起改課地價稅。房屋稅條例第三條規定,房屋稅以附著於土地之各種房屋,及有關增加該房屋使用價值之建築物為課徵對象。 高雄市審計處查核發現,高雄市截至去年十二月底止非都市土地達四十萬餘筆,面積廿四萬餘公頃,地政局囿於人力限制,遲未調查非都市土地使用現況,且違規態樣擴大、再經其他機關通報或民眾陳情案件而予以再次裁罰。 審計處說,地政局於移送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酌處或地檢署處理後即作為暫時性結案,未再派員追蹤改善情形,且列管非農用農地未通報稅捐稽徵機關課徵地價稅或房屋稅,於五月函請地政局研謀改善。 審計處表示,經追蹤改善情形,地政局已自七月起配合相關機關積極辦理農地稽查,以期降低違規使用情形,並函請各區公所協助稽查逾期未改善案件,依法妥處。 審計處又說,另經高雄市稅捐稽徵處統計,截至九月底止已補徵地價稅及房屋稅計六十九筆、稅額二百餘萬元,及釐正稅籍,強化非都市土地管制效果,並維護租稅公平。

Read More

故宮南院慶祝開館五週年特舉辦系列活動 二十八日及明年元月一日開放免費入館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故宮南院慶祝開館五週年特舉辦「五年一瞬.預約下個十年」系列活動,二十七日下午在二樓大廳「聽見台灣-NTSO台灣青年交響樂團音樂會」,二十八日及明年元月一日開放免費入館,明年元月一日至三日連假期間,開館延長至晚間六點。 故宮南院處長彭子程表示,開館五年來累積超過五百七十萬名觀眾入場參觀,為慶祝開館五週年,特舉辦系列活動包括「樹:從信仰到抒情」特展開幕、一樓大廳南院時光紀念展、二十八日下午一點二十分在集賢廳舉辦「千年一問」鄭問紀錄片電影放映會(線上報名,免費入場),導演王婉柔將到場與觀眾座談以及三十、三十一日有六場次故宮電影院欣賞會。 為慶祝元旦,明年元月一日晚上六點三十分,舞鈴劇場「生命之光 I─阿米巴 Amoeba」在北側慶典花園登場。另在明年元月二日及十日下午二點,有「南院沙龍」活動歡迎觀眾入場參觀。

Read More

勞動力發展署輔導銀髮族順利就業 今年已幫助近5000名求職者

記者潘立明/基隆報導 銀髮族想要重返職場,常因為心理障礙而受挫,為協助銀髮順利就業,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基宜花金馬分署銀髮人才資源中心針對有特殊困難的銀髮族,安排專業諮詢老師進行一對一的晤談,給出符合個案需求的建議。就服員也會根據求職者的狀況擬定專屬的求職計畫,一案到底的就業服務今年已幫助近5000名求職者,暖心陪伴每一位想要就業的銀髮族。 66歲的小儀姊過去曾在旅行社擔任總機與客服人員將近三十年,幾年前丈夫因病離世讓她的生命瞬間陷入谷底,為了讓自己盡快走出低潮,小儀姊強迫自己走出家門並積極地想要重返職場。然而她過去在單一職場上班,求職的經驗不多,加上中間經歷了一段空窗期,對現在的就業市場相當陌生,如何跨出求職第一步著實令她相當煩惱。銀髮中心就服員仔細分析了小儀姊的履歷和情況,知道她對於電話禮儀具有相當專業的經驗,一開始便推介她去應徵客服人員,沒想到面試結果不如預期令她相當挫折,求職信心也大受影響。 就服員為了讓小儀姊重拾信心並確立就業方向,特別安排她與專業諮詢老師進行一對一晤談,老師說明在求職過程中被拒絕是相當正常的,無關乎個人的能力好壞,只是求職者的能力與特質剛好並非企業現在所需,因此不必為了一次的失敗而感到氣餒。老師同時建議小儀姊擴大職務類別進行搜尋,「以量取勝」多爭取面試的機會,最後一定能夠成功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這次的晤談讓小儀姊再次鼓起勇氣,只要是銀髮中心舉辦的徵才活動她都積極爭取參與,透過這些徵才活動小儀姊累積了許多面試經驗,對企業雇主的喜好、需求也越來越清楚,終於在今年10月的一次徵才活動中成功找到工作。小儀姊笑著說:「工作讓我感覺自己還年輕。」銀髮中心主任余璦君表示,銀髮族求職者面對再度就業,容易產生沒把握、不確定、缺乏信心等不安的情緒,銀髮中心會針對求職者的狀況及問題,安排職涯諮詢或是各種職前訓練課程,協助銀髮族調整心態,增加就業信心與意願,進而順利重回就業市場。歡迎有就業需求的銀髮族可上銀髮資源網https://swd.wda.gov.tw/  查詢或電洽(02)7730-8878。

Read More

北市國中小職業試探寒輔營 走讀台北探索產業變遷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漫漫寒假何處去?為讓台北市國中小學生更瞭解自己所在的城市歷史,教育局表示,將結合職業試探及台北市無圍牆博物館路線文史走讀,規劃十個營隊提供一二0個名額,帶領學生踏查台北文史,瞭解城市產業變遷,並實地到店家探訪職人體驗實作;報名時間即日起至明年一月四日下午四時止。 為消解因疫情無法出國的苦悶,一一0年度教育局辦理的寒假職探輔導營開設了一八二班並錄取五一三九人次,較今年一三七班三八四二人次多了一千多個名額。 另教育局針對北市無圍牆博物館路線(大稻埕、萬華艋舺、北投溫泉、城北廊帶、城南台大及南港北流)規劃了十個營隊計一二0個名額,從捷運站出發走讀台北各區的文史及產業發展,如大稻埕-「年貨大街的故事」營隊、城南台大-「漫遊書店編輯趣」、南港北流-「『開鄉』南港:從地景看產業流變」;無圍牆博物館系列十個營隊目前接受報名中,各營隊詳細內容可上北市新興職探中心網站:https://reurl.cc/j5z1dp 或逕洽北市各國中小輔導室。

Read More

嘉義市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嘉年華會 活力四射

嘉義市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嘉年華活力四射。(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嘉義市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二十七日在輔仁中學舉辦「原原不絕‧體驗底嘉」嘉年華會,學生登台唱跳原住民傳統歌舞、展示學習成果,還請來排灣族金曲創作歌手徹摩,為活動獻聲,現場洋溢青春活力。黃敏惠市長表示,多元的族群文化,豐富了台灣社會,我們也因為理解而更加尊重彼此。 嘉義市原住民人口數雖不多,約有一千一百多位,但鄰近大阿里山地區、以鄒族為居多的原住民學生,因此,今年六月成立「嘉義市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包括圖書中心、教學教室及文物陳列室等,期待未來結合學校、社區、部落與中央資源,成為推動地方原民教育與永續發展的重要據點。 輔仁中學表示,昨日嘉年華會吃喝玩樂一次滿足,包含排灣族傳統美食「cinavu」(吉拿富)部落版的粽子、有撒網、原民風氣球、琉璃串珠、認識族語、原民圖騰DIY等多項闖關及體驗活動,內容多元豐富。同時感謝中正大學、嘉義大學、南華大學、吳鳳科技大學、原來一嘉人協會和都市原住民族協會等共襄盛舉,讓市民朋友與各校師生體驗不一樣的原住民文化。

Read More

高市公車公民咖啡館 乘客、駕駛聊心聲

高市交通局辦的公車公民咖啡館,乘客與駕駛長聊最真實心聲。(記者陳雯萍攝) 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 高雄市政府交通局26日舉辦「公車服務品質公民咖啡館」活動,邀請市民朋友與學者專家、公車駕駛長一起「喝咖啡、聊公車搭乘經驗」。現場民眾熱烈反應,甚至建議能加密公車班次、優化公車動態資訊與高雄iBus APP操作介面,交通局長張淑娟表示,將納入2021年公車服務精進首要目標。 張淑娟表示,以往民眾對高雄市公車服務意見多透過1999專線或市長信箱反映,為實踐公民參與精神及提升公車服務水準,特別舉辦「公車公民咖啡館」活動,邀請市民朋友與第一線公車駕駛長共同參與,透過輕鬆的團體討論方式,了解彼此對於公車服務品質看法及精進方向。 活動也邀請中山大學林新沛教授、高雄科技大學徐村和、李明聰教授等交通及消費者行銷領域專家學者擔任桌長,帶領民眾與七家公車業者一起腦力激盪。 現場參與的吳同學:「每天搭公車上下學,都不知道原來駕駛長每天開車要注意的事情那麼多,真的辛苦了!今天暢所欲言感覺很好也受益良多,希望我的建議也可以提升公車服務品質。」 交通局表示,2021年是公車服務升級年,除硬體部分持續精進外,在軟實力部分無論是層級式公車路網再優化、「高雄iBus APP」介面人性化、MaaS 2.0服務及電子支付功能全面升級皆是重點推動項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