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南溪口2傾斜沉箱 擇日投放

卑南溪出海口兩座沉箱傾斜加劇,引網友好奇討論,縣府表示箱體傾斜不會影響後續作業。    (記者鄭錦晴翻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台東卑南溪出海口北側兩座沉箱,引網友好奇討論,擔心沉箱傾斜加劇恐造成危險;縣政府農業處表示,兩座沉箱待富岡港口水面下已毀損的沉箱清除完畢後,即會拖至港口投放,做為外廓防坡堤,保護富岡港區的淨穩度;沉箱警戒工區籲民眾勿擅闖,以策安全。 縣府農業處長許家豪表示,兩座沉箱是因應一0四年蘇迪勒颱風災害復建工程第二標所製作,去年九月製做完成後,因預訂投放點位水面下原損毀沉箱打除作業尚未完成,又歷經冬天東北季風的海浪拍打,導致有底砂掏空情形,已要求廠商做好基礎保護。 不料日前舒力基颱風外圍環流大浪,又造成保護措施再度被掏刷,箱體前傾有加劇情形,但因未來沉箱將從海上拖行至富岡港,箱體傾斜不會影響後續的使用,但是否會影響結構體安全等,會要求承包商負起全責,同時要求加速水下結構清除工作,早日完成沉箱投放。 台東市海岸線上目前有三座已經製作完成的沉箱,除卑南溪出海口兩座高度十六米的沉箱,在焚化爐的外側海岸上還有一座高度十二米的沉箱,也預計今年將拖行到綠島南寮漁港南防坡堤投放,接下來在太平溪出海口北側,另一座富岡港交通船碼頭改善工程,南防坡堤將使用的沉箱也即將動工,屆時海岸線上將會有四座沉箱比鄰。

Read More

榮眾公司將投資七億元 南科設廠

記者林相如/新市報導 科技部科學園區投資審議委員會日前審議通過榮眾科技公司在南科的投資案,榮眾公司將投資七億元,在南科高學園區設廠,提供半導體及光電及光電設備機台零組件的再生服務。 南科管理局表示,南科管理局轄下的台南園區及高雄園區,今年至四月底,總計引進八家廠商,累計投資金額三十九億餘元,目前園區有效核准廠商家數為兩百四十五家。 南科管理局指出,榮眾科技公司的服務,主要應用在半導體先進製程設備,由於晶圓製備過程中,使用的腔體內相關零組件會受到化學材料污染,因先進製程設備機台零組件的潔淨度要求相當高,受污染的零組件從設備機台拆卸後,必須送經專業清洗及重新進行表面塗層服務,以維持晶圓生產製程環境的潔淨度,才能提高生產良率及設備機台的稼動率。 榮眾公司已成為國內半導體大廠重要供應鏈,其關鍵技術主要由公司自行研發以及國外設備原廠技術授權,預期未來榮眾公司進駐南科高雄園區後,將可就近提供園區半導體客戶更即時、全面的服務,有助於南科發展半導體先進製程,並且提升南科半導體產業整體競爭力。

Read More

四月南二都買賣創近八年新高

台南房市熱絡,根據中央資料,永康、東、南區是房市熱區,圖為永康大樓林立。(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南市報導 南部地區因土地便宜,加上房地合一稅2.0即將上路,連帶帶動房地產買賣,高雄、台南四月買賣移轉棟數出爐,兩市都大幅增加,雙雙創下近八年來四月份總移轉棟數新高點,而業者也看好南市南區,認為是下一波房市熱區。 根據內政部的統計月報,台南四月移轉總棟數二一四三棟,月增百分之四,年增二成六, 高雄、台南四月買賣移轉棟數都開紅盤,展現南二都房市景氣熱度。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隨著房地合一稅2.0即將上路,為搶適用原版本稅制,不少屋主售屋動作更為積極,只要地段優質、機能優渥,透過屋主小幅讓利,提早下車,相對刺激買家入手意願,讓整體交易量更趨明顯。 不過業者認為,受到打炒房政策影響,短期房市仍會波動,買方仍會衡量市場變化,觀望氛圍或收手不賣,恐對第三季市況投下變化球。 在台南部分,房地產更為蓬勃,以永康、東區、南區居前三,其中永康區二七四棟為全市之冠,雖月減百分之五,但年增百分之八;東區二四五棟居次,月增百分之六,年增三成七;南區二二五棟,月增二成四,年增六成六,其中南區睽違兩年,再次突破兩百棟大關。 台灣房屋表示,南區因有86快速道路連接國道1號,交通更便利,近期明興路六一九巷也拓寬完工,成為灣裡、喜樹地區聯外交通新路網,讓南區機能發展更成熟,許多大型建商近年在舉喜重劃區內推出多筆透天與大樓新案,開價一字頭,而二十七坪透天厝,約一千三至一千五百萬元可入手,也受到不少在地首購、換屋自住客群青睞,並吸引附近自住客移入。房地產業者預估,受惠喜樹灣裡市地重劃區開發案等建設利多加持,南區勢必成為台南備受矚目的房市熱區。

Read More

竹市推動光復路綠門戶計畫

竹市府將推動「光復路綠門戶計畫」,規劃在清大街角設置廣場、降低校園圍牆、拆除建功路天橋等,打造一公里長綠廊,提升大學城區景觀。   (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光復路是進出竹市、竹科、清華大學的重要道路,為改善該區老舊景觀,市府將推動「光復路綠門戶計畫」,規劃在清大街角設置廣場、降低校園圍牆、拆除建功路天橋、整建清大轉運站,同時打造一公里長綠廊,提升大學城區景觀。 市長林智堅指出,光復路綠門戶計畫是「步行城市」的一環,一公里綠廊也將串聯周邊文史資源,包括汀甫圳、赤土崎公園、公道五路藝文高地、海軍六燃廠及將軍村開放圖書資訊園區,讓東區大學城區景觀、機能更完善。 竹市府將推動「光復路綠門戶計畫」,規劃在清大街角設置廣場、降低校園圍牆、拆除建功路天橋等,打造一公里長綠廊,提升大學城區景觀。    (記者曾芳蘭攝) 市府指出,公道五路與光復路是竹市兩大門戶,都是往返交流道、竹科與清大的重要通道,市府上個月獲營建署「城鎮風貌及創生環境營造計畫」核定總經費九千七百萬元,將推動「光復路綠門戶計畫」,讓清大大學城的門戶改頭換面。 此次計畫將沿清大圍牆設計一公里長綠廊,並在清大街角設置開放廣場、降低部分圍牆、新設透空圍籬增加穿透性,連接清大校內的幽靜林蔭與大草皮,讓校園與社區共享綠意,兼具都市開放性與學校宿舍隱私。 整體工程也將拆除功能性與使用率都低且老舊的建功路天橋,讓美麗的天際線重現光復路清大校區,同時改善清大轉運站空間,延長避車彎、擴大停等空間,讓車流更加順暢,另將整建候車棚架、售票設施及公廁,結合周邊已拆除的清大老郵局空地,創造具林蔭的舒適寬闊空間。 夜間燈光工程部分則將採溫和、低調線狀光源,搭配大樹的投影燈及高矮相間的景觀燈,讓來訪民眾可以放鬆心情,隨性漫步於校園。

Read More

玄奘時尚系成果展 聚焦「娘man風」

許純翎、劉蕓滋與張芷瑜三位同學則以「I amwho I am」的風格解讀方式,進行性別與識別議題的探討,展現出時尚性別應該是流動的。 (圖片提供:馬嫻育)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時尚也可以是最有力的溝通媒介!玄奘大學時尚設計系第七屆畢業展暨校外成果展─「複。覆」於七日至十日將於北市松山文創園區二樓多功能展演廳展開一場華麗的生命探索之旅,年輕學子們藉由「娘man風」的設計主題,展示在時尚圈,一股非男非女,同時亦男亦女的風潮正席捲全球。 指導老師玄奘大學時尚設計系助理教授馬嫻育說:「娘man風」被翻譯成「Femleisure」,意思就是女性化「Feminine」與休閒風「Leisure」的混搭。她解釋,男士的西裝通常面料佳,容易幫助女性穿出高級感,寬版皮衣、運動風單品混搭,有時再選擇一些中性味的鞋款,如:馬丁靴、騎士靴、樂福鞋、牛津鞋、牛仔靴、運動鞋……等一起搭配,能讓女人味中更有一絲力量感。反之,男性化妝、蓄長髮,同時尊重肌肉線條美與柔性美,也成為風尚。 葉至觀、呂宛霖以「盛衰」為題,用花朵的審美設計說明生命各個階段都有值得細細品味的美感。 (圖由馬嫻育提供) 馬嫻育認為,佛教大學教育出來的時尚系學生,更能關注生命各階段、不同個體的獨特價值。如時尚設計系第七屆畢業生葉至觀、呂宛霖以「盛衰」為題,用花朵的審美設計說明人類生命歷程的精彩度不是由年齡決定,各個階段都有值得細細品味的美感。而許純翎、劉蕓滋與張芷瑜三位同學則以「I am who I am」這樣的風格解讀方式,進行性別(gender)與識別(identity)議題的探討,展現出時尚性別應該是流動的。 馬嫻育表示:時尚能反映一個時代,並以強烈的意象呈現出世界當下的脈動。單純的二元論,總讓人覺得只是要打破性別的刻板印象,無性別時尚再次走紅的原因,是大家都在重新定義自己,且以時尚為媒介宣示:「希望有一個真實存在的所有可能。」 她表示,時尚作為一種展現自我的識別媒介,在變動性高的時代,是一個獨立意識的定錨,也很高興學生們能藉由本次展覽盡情展現在校的所思所學。

Read More

雨季來臨 大內做好防災準備

大內區長李義隆帶著公所人員連日來巡視檢測發電機等相關防災設施,做好防災準備。(記者林相如攝) 記者林相如/大內報導 大內區曾經歷八八風災嚴重水患的慘重教訓,雖然近年來水患治理已經略具成效,如今雨季即將來臨,大內區公所仍不敢大意,區長李義隆連日來與公所主管巡查區內各項住要防汛設施,確保能順利正常運轉。李義隆說,防災沒有僥倖,只能做好萬全的準備,將水患造成的損害降到最低。 李義隆連日來帶領公所主管及水利工程承辦人員,巡查區內各重要防汛設施,包括石子瀨沉砂池的汛前清淤完成整備現場、水利局佈設淹水感知器實況、大內里的後山防洪排水渠道的清淤實務、水利局於曾文溪沿岸佈設的十組移動式抽水機的啟動運轉操作測試及超過六百個隨時可供民眾領取的防汛砂包儲放位置等,希望以最佳準備狀態與最謹慎的態度,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嚴峻考驗。 另外李義隆也積極檢查並測試民政防災系統的無線電設備,搭配熟練的操作,順利完成測試通聯,更檢查防災管筏的現況與浮板浮圈等救生配置、船外發動機狀況與市區重要路口的防災指引路牌、移動式發電機組及緊急AED等,都能處於最佳完備狀態,需要時立即啟用,沒有阻礙。 李義隆強調,因應雨季來臨,大家都忙著做好防災準備工作,雖然近年來大內區水患治理工程陸續完成,對於水患也有明顯改善,但秉持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希望透過事前的檢查測試,讓相關防災設施都能處於最好的狀況,能隨時啟用,發揮功效,讓區民在雨季時能安心過生活。

Read More

林姿妙籲速讓高鐵到宜縣

縣長林姿妙與議員向中央疾呼改善宜蘭對外交通。(記者林坤瑋翻攝)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為解決國道五號常態性壅塞,林姿妙縣長三日召開記者會,建請交通部加速推動高鐵延伸宜蘭綜合規劃及環評作業,並配合鐵路高架新設縣政中心站共構規劃高鐵宜蘭端站址。同時,請交通部儘速完成新闢宜蘭第二條聯外快速道路,改善整體交通路網功能。 交通部鐵道局一0八年十一月啟動高鐵延伸宜蘭綜合規劃及環評作業,有關高鐵宜蘭端車站選址,去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前來縣府研商設站位址,經縣府以宜蘭縣國土計畫角度,配合周邊都市發展及推動高科技產業,建請高鐵配合鐵路高架新設縣政中心站共構規劃。經鐵道局將綜合規劃初步成果陳報交通部審議,目前仍待交通部決定後續整體計畫方向。 林姿妙說,宜蘭縣是三鐵共構的起點,期盼交通部盡速確定高鐵延伸宜蘭之宜蘭端站址,俾利鐵路高架配合進行整體站區規劃。同時,縣府為即早打造三鐵共構便利運輸轉乘環境,已啟動車站周邊交通整體規劃,並配合辦理都市計畫變更作業,形構大眾運輸導向之土地發展模式。 林姿妙表示,縣府同時向中央爭取新闢第二條聯外快速道路,建請交通部應考量宜花東整體運輸需求,提出完整規劃。目前已獲交通部採納地方意見,由交通路公路總局啟動「台62線瑞濱段延伸至宜蘭頭城可行性評估」,該案經費約一千八百六十二萬元,已於四月廿六日評選完成,她再請中央儘速完成評估工作,建構宜蘭第二條聯外快速道路。 待未來高鐵東延到宜蘭,及新闢第二條聯外快速道路,宜蘭將成為東部交通運輸門戶及樞紐,縣府持續配合中央指導積極建設拼出宜蘭好交通,讓軌道運輸與公共運輸能無縫接軌,改善交通瓶頸與減少交通事故,中央與地方政府攜手合作,共創宜蘭交通勁好行,交通環境勁安全。

Read More

竹市新納骨塔 估明年完工

新竹市長林智堅三日前往視察大坪頂新納骨塔工程,新納骨塔將於明年完工,屆時將可提供約四萬五千個塔位。    (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納骨塔位使用率已達九成,新竹市政府在大坪頂新建納骨塔,由建築師以「清水模」設計出五層樓的建物,室內採無梁柱工法,讓空間更通透、寬廣,再搭配天井、斜牆設計,打造採光、通風十足空間,該設計更獲得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劃設計類金質獎,新納骨塔將於明年完工,屆時將可提供約四萬五千個塔位,讓先人有優雅的長眠環境。 市長林智堅三日前往視察工程,他驚訝發現,建築團隊實驗各種材質才製作出「最佳清水模」,建物外牆、內部牆面的「清水模」細節都不同,外牆有木紋、斜牆則是亮面等。他也登上觀景陽台,眺望竹市海岸線。 新竹市長林智堅三日前往視察大坪頂新納骨塔工程,新納骨塔將於明年完工,屆時將可提供約四萬五千個塔位。    (記者曾芳蘭攝) 林智堅說,大坪頂永生園在地景觀與資源豐富,有開闊的海岸線、豐富的植物種類等,「納骨塔也可以導入設計力」,新建納骨塔考量座向及位置,坐落方向可見沿海的景觀,更配合新竹多風條件外牆採斜切角設計,室內有大量採光、通風,不陰森。 民政處表示,新建納骨塔延續自然環境風格,除了納骨設施外,在三、四樓也設計觀景陽台、觀景平台,提供家屬民眾散心懷念的良好空間。另外,新建納骨塔將不導入任何宗教信仰,僅設立祭祀空間,供民眾辦理各式宗教儀式。 民政處指出,新竹市大坪頂共計有華藏、華嚴、通天三座納骨堂,總容納量約為十萬餘個塔位,截至今年三月底,大坪頂剩餘的骨灰(骸)塔位為一萬六三六九個,未來納骨塔啟用並配合新竹市環保自然葬園區詠生樹,可舒緩塔位不足之壓力。 工務處說,大坪頂納骨塔目前工程均符合預期進度,除了如期以外,市府更要求如質,工務處每週也進行工程會議把關,盼提供先人一個優質的環境。

Read More

桃園關據等活動暫停兩週

記者陳中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政府為了防堵防疫破口,昨天宣布關懷據點供餐、老人活動中心卡拉OK歡唱、市民活動中心租借、原住民文康站等活動,暫停二個星期至十七日恢復正常;原訂十六日舉辦的「二0二一海風馬拉松」也暫停辦理。 桃園市長鄭文燦昨上午在防疫會議中宣布,即日起採取高標準防疫,在疫苗施打方面,桃園市各衛生所即日起辦理公費疫苗施打;並安排防疫旅館員工、防疫計程車司機及鼓勵機場免稅店員工施打疫苗。 至於新屋永安漁港舉辦的海風馬拉松,有三千八百人報名,突然宣布停辦,承辦單位先前準備工作費用,市長鄭文燦昨天同意補助業者前置費用。

Read More

台灣好行增開西濱61-1支線

只要五月搭乘西濱快線拍下沿線任一站點公車站牌,照片上傳臉書參加抽獎,有機會獲西濱快線專屬一卡通。(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北門報導 行駛台南、嘉義縣沿海景點「台灣好行61西濱快線」,為讓民眾方便搭乘,雲嘉南風景區管理處從五月起調整部分站點及班次,增開「61-1支線」,週六、日及國定假日每天各六班往返,還繞駛到馬沙溝遊憩區。 雲管處長徐振能指出,為解決原來西濱快線路線班次過少,增開「61-1支線」,在每週六、日及國定假日,每天往返六班,共加開十二班次,除行經原十三處站點,還繞到馬沙溝遊憩區。另週一到週五採預約制,發車人數最少十二人,要提前十天預約,團體遊客可多加利用。。 台灣好行61西濱快線從台南新營客運總站出發,沿線行經新營轉運站、鹽水、布袋遊客中心、布袋商港、高跟鞋教堂、水晶教堂 、井仔腳鹽田、七股鹽山、台灣鹽博物館等,共十三處景點。 為宣傳加開班次,雲嘉南風管處推出贈獎活動,只要五月搭乘西濱快線拍下沿線任一站點公車站牌,照片上傳臉書參加抽獎,有機會獲西濱快線專屬一卡通,共二十個名額,六月一日公布中獎名單。詳細活動內容可查詢「雲嘉南,好好玩」臉書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swcoast)或台灣好行西濱快線官網https://www.taiwantrip.com.tw/line/94?x=3&y=3。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