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新科大首度線上畢業典禮 校長劉國偉勉畢業生「危機變為轉機」

明新科大線上畢業典禮,畢業生透過視訊連線互道祝福,為大學最後一段的里程碑留下特別回憶。(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明新科大校長劉國偉與全體師長、在校生、校友及縣長楊文科等,廿日於線上隔空祝福與歡送包括日間部、進修部、碩士班,以及第一屆的國際產學專班生等約二八六0位畢業生,校長劉國偉更勉所有畢業學子將「危機變為轉機」。 校長劉國偉說,本屆大學畢業生歷經SARS,畢業時遇上全球性新冠疫情,這經歷絕無僅有,期勉畢業生把「危機變為轉機」,在疫情當下保持健康,勇於面對挑戰,不管創業、就業或進修,母校與近十三萬校友都是堅強後盾。 明新科大線上畢典在遵循防疫規範下,事先錄好劉國偉校長為畢業生代表撥穗於線上畢典呈現,讓學子感受到畢典的完整性。(記者彭新茹攝) 新竹縣長楊文科也透過影片送給畢業生們「青春三帖」常懷感恩的心、鍛鍊意志力,以及勇敢追夢築夢踏實,希望畢業生能銘記在心,為自己創造美麗人生。 線上典禮中播放在遵循防疫規範下,事先預錄好劉國偉校長授予畢業生代表學位證書與撥穗,並依序頒發各獎項予授獎代表的影片。其中「畢業生傑出成就獎」有七位,企管系詹安琪利用獲得的「鴻海獎學鯨」獎學金當創業基金,自產「翔琪檸檬茶」獲新竹縣政府一0九年「新竹良品縣上好禮」;另外電子系郭冠麟、電機系張瓊倫,參加TDK盃全國大專校院創思設計與製作競賽都曾奪冠;還有運管系楊益豪在學期間,帶領棒球校球參加各棒球運動聯賽屢獲佳績,更獲得一0八學年度大專聯賽的「大會投手獎」;其他還有精密機電工程碩士班萊恩(菲律賓生)、機械系黃俊棋、休閒系張鈺瑛等畢業生在學期間表現優異,頒發「傑出成就獎」予以表揚。頒獎影片中也出現彩蛋,郭冠麟與楊益豪高中母校二信高中林立校長、盤石高中顏瑞成教練,親自透過影片恭喜兩位學習成就與送上畢業祝福。

Read More

麻豆89歲長者打完疫苗死亡 市府協助申請藥害救濟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台南市長者接種AZ疫苗再添一例,麻豆區八十九歲男性長輩十六日接種,十九日凌晨不治死亡,醫院診斷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及心肺衰竭,市府已通報不良反應,並協助申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 黃偉哲說,嚴謹的來說,到目前為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經對於各地所回報的疑似不良反應做統整以及研判,不管是做解剖還是深入了解,大致上都沒有因疫苗直接而起的過敏反應或是疫苗所引發的疾病。但是還是尊重家屬的意願,家屬如果希望說能夠通報就會通報,家屬如果不希望通報我們就尊重他的意願。 衛生局表示,該名男性長者十六日上午回大內戶籍地施打AZ疫苗,隨後就回到麻豆區住所。晚上因食慾不振、身體不適,深夜急送至醫院急診就醫後,十九日凌晨不治死亡,醫院診斷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及心肺衰竭,已通報不良反應,並協助申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

Read More

北市75歲以上長者 22日起254處同步開打

台北市長柯文哲20日宣布,75歲以上長者今日下午及明日一天接受預約,22日起在全市254個地點同時開打。(摘自市府宣導影片)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廿日宣布,台北市第三波施打新冠肺炎疫苗自廿二日起一連兩天,在台北市卅四家醫院、十二個區健康服務中心的聯醫門診部、二0八家社區診所,接種點合計二五四處。 台北市昨天下午兩點起,開放滿七十五歲以上長者線上預約施打第三波COVID-19疫苗,只要居住於台北市,無論設籍與否皆可預約。 北市府指出,根據統計第二波施打的八十歲以上長者,線上預約接種一萬九八一五人,實際接種數一萬五六六九人、施打率為七十九%,比起首波北市長者的預約接種率九十八點0四%大減,外界認為是老人施打完疫苗猝死案例頻傳所致。 柯文哲說,本次開放七十五歲以上長者(民國卅五年十二月卅一日前出生)及六十五歲以上原住民,線上預約時間為廿日下午二時至晚上八時,廿一日早上八時至晚上八時;接種時間為六月廿二日及廿三日。 他同時指出,未預約長者,台北市民政局將於六月廿三日發出通知單,並於六月廿四日開放未預約長者於北市十二家醫院接種。 此外,對十九日至廿日(第二波)來不及網路預約,仍想打疫苗或預約又不能來的八十歲以上長輩,北市府今天會發通知單給民眾,預計週一(廿一日)在十二個行政區開放十二家醫院,讓長輩至現場排隊施打。

Read More

逢甲畢典直播 送上祝福加碼就業大補丸課程

「逢甲大學110級畢業典禮」6月19日晚間6點在逢甲大學網頁及FB、YouTube等社群媒體線上直播。(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逢甲大學110級畢業典禮」6月19日晚間6點在逢甲大學網頁及FB、YouTube等社群媒體線上直播。學校對畢業生的期許和祝福不僅不打折扣,還加碼奉送畢業生禮物,免費提供一系列增加就業競爭力的課程,畢業生在這段「等待」的沈潛時刻,好好自我充電、蓄積能量,在逆風中做好飛翔的準備,邁向人生下一個新里程。 逢甲大學校方贈送畢業生增加就業競爭力的課程。(逢甲大學提供) 逢甲大學110級共有博士班83位、碩士班980位、大學部4,080位(含進修學士班)逾5,000名畢業生。李秉乾校長引用英國前首相丘吉爾的話,「永遠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人生充滿未知與挑戰,唯有以勇敢開闊的心胸面對挑戰,才能將危機變轉機。高承恕董事長提到,計畫之外的事情是每個人永遠學不完的功課,他勉勵每一位畢業生「面對新挑戰,找尋新出路!」校友總會施鵬賢總會長也以大學長的心情,用「強身抗疫,虛心奮進」勉勵學弟妹,加入20萬的逢甲人行列,有最堅實的後盾。 典禮上依例表揚優秀學生,頒發礪德獎、力學獎、天行獎和及人奬等獎項,由第27屆學生會會長賴玥云同學、國際科技管理學院美國加州聖荷西州立大學商學大數據分析雙學士學位學程的黃嘉文同學與金融博士學位學程陳德來博士生3位畢業生代表致詞。 這場嚴峻的新冠本土疫情,打亂全臺灣人民的節奏和佈局,也帶來經濟層面的重大影響,對於即將步出校門的110級畢業生而言,在就業市場上將面臨許多的挑戰和考驗。正因大環境的不容易,畢業生更要善用學習機會,因此逢甲大學特別在董事會的支持下,請推廣教育處用心規劃,推出6門精實線上課程強化就業競爭力,包括外語能力的訓練與資訊工具的學習。學校希望畢業生與其被動等待解封,不如積極準備一個更好的自己!而這些價值不斐的實力加強課程,逢甲大學將全部免費大方送給110級畢業生!不要懷疑,統統免錢!!只要點入逢甲大學畢業典禮網站,即可獲得更多畢業生專屬課程的資訊。 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機會也是給懂得把握的人!期勉110級畢業生,善用學校提供的資源和美意,以蓄勢待發之姿,做好鳴槍起跑、大步衝刺的準備。

Read More

柯P感謝美贈250萬劑疫苗 籲中央「簡政輕稅」分配

柯文哲20日中午在臉書表示,下午五點鐘,華航將載250萬劑疫苗到台灣,在台灣疫苗短缺時刻,美國向台灣提供協助,展現了美國價值。(圖/摘自柯文哲臉書)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曾嗆「萊豬也吃了、軍火也買了」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對於美贈台灣疫苗追加至二五0萬劑,柯文哲廿日中午在臉書PO文表示,下午五點鐘,華航將載二五0萬劑疫苗到台灣,在台灣疫苗短缺時刻,美國向台灣提供協助,展現了美國價值;他特別向美國朋友表達誠摯的感謝,這將促成台美間更正向互動,也感謝所有為此事而努力的人。 但柯文哲同時也提及「疫苗不足仍是事實」,他建議中央疫苗分配順序依照「簡政輕稅」原則,除了直接照顧缺診者的防疫醫院、防疫旅館等高風險人員,應直接用年紀來決定施打順序。 柯文哲昨天透過臉書指出,下午五時華航將載二五0萬劑的疫苗來到台灣,這二五0萬劑疫苗可以暫時紓解疫苗荒,希望疫苗抵台後,儘速發放到各個縣市,也要儘早讓縣市政府知道分配的的劑量及發放時間,地方才能準備。北市從廿日開始放寬疫苗接種年齡,只要七十五歲以上長者、六十五歲以上的原住民,就可以登入北市疫苗預約系統,並於下週就可以施打。 但柯文哲也指出,在美日的支援下,台灣高齡長者已經可以優先接種,「但疫苗不足仍是事實,這也衍生分配的問題。」 柯文哲向中央建議,疫苗分配順序要遵照「簡政輕稅」原則,也就是要以最有效率的方式,來達到同樣甚至更好的結果,除了直接照顧確診者的防疫醫院、防疫旅館、防疫計程車等高風險人員,以及邊境管制有關人員以外,「應直接用年紀來決定施打順序。」 他認為,「目前中央規範的疫苗施打優先順序,類別順序非常含糊,造成相當多實際執行上的困擾。」柯文哲舉例,例如第二類的「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或第七類「國家關鍵設施必要工作人員」,這些到底要怎麼認定?由誰認定?每個人都自認是「國家關鍵設施必要工作人員」,結果就是特權疫苗的爭議,挑起對立和紛擾。 最後,柯文哲對於美國疫苗到來表示歡迎,「接下來就請中央儘速發布全國一致、簡單、清楚的施打順序,不要讓大家自行解讀、自由發想,結果疫苗還沒打,台灣社會內部先打成一片!」

Read More

南化水庫滿水位 下午一點開始溢流

南化水庫於二十日下午一時達到滿水位,自然溢流。(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即時報導 南化水庫上游集水區二十日上午持續降雨,累積雨量逾七十六毫米,入流不斷,於下午一時因蓄水達到滿水位,開始溢流;溢流量雖不大,但因上游集水區仍持續零星降雨,預估將會持續溢流。 根據觀測資料,南化水庫於十九日晚上的水位標高達一百七十八點九三公尺,距離滿水位一百八十公尺僅剩一公尺多,有效蓄水量八千五百六十七萬立方公尺,蓄水率百分之九十四點一六。 但從二十日凌晨開始降雨,加上越域引水,水位逐漸上升,至下午一時止,累積雨量達到七十六點六毫米,雖暫停越域引水,但水位標高已達一百八十公尺,蓄水量幾近九千零九十八萬立方公尺,開始自然溢流。而上游集水區仍斷續有零星降雨,預估溢流將持續。 根據觀測資料,南化水庫在五月二十四日時的最低水位為一百五十六點三五公尺,有效蓄水量七百七十四萬立方公尺,蓄水率僅百分之八點五一;經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陸續有梅雨鋒面、西南氣流及午後雷陣雨的挹注,再加上從甲仙溪越域引水,已增加八千多萬立方公尺的入流,讓水庫達到滿庫溢流。

Read More

3+11疑雲 國民黨:民進黨重選票輕人命 用獨裁背離民意

國民黨發言人江怡臻。(國民黨提供)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針對民進黨批評在野黨扭曲立院協商共識,並謊稱大多數提案都獲得朝野各黨團一致通過,對此,國民黨發言人江怡臻表示,民進黨抹黑國民黨扭曲協商協議,根本牛頭不對馬嘴,根本是重選票輕人命,用獨裁背離民意。 江怡臻指出,「成立3+11的決策調查小組」與「3+11決策會議紀錄公開」是兩個內容完全不同的議案,行政院有調查的責任,並不代表相關紀錄不需公開受立法院監督,只靠行政院的調查,真相永遠無法釐清。 行政院該調查就調查,這是行政權,立法院該公開就公開,這是立法監督權,二者本該制衡,民進黨卻利用國會席次的多數優勢,阻擋真相的公開,罔顧人民的安全。如果3+11的決策問心無愧,為何用多數否決在立法院公開紀錄的提案,民進黨害怕人民發現什麼違背良心的內幕嗎? 此外,民進黨說要公開疫苗EUA審查基準,卻又反對申請EUA的審查過程應比照美國審查輝瑞BNT疫苗方式公開直播、讓全民專家檢視。這樣的公開程序恐淪為政府單方面的說詞,人民對於國產疫苗仍無法完全放心。 江怡臻表示,民進黨不願承認自己在立法院投下的反對票,反而還說在野黨破壞防疫團結,更指控國民黨刻意扭曲議事規則。議事內容清清楚楚,民進黨應該為自己投下的反對票負責,不要再拿其他議案內容來移轉焦點。幫政府護航並不是立法委員的工作,團結防疫也不是用來合理化錯誤決策的說詞。 江怡臻表示,不論是公開3+11的會議資料或是國人最關心的疫苗問題,民進黨全用多數的優勢反對。民進黨每次做出違背民意、罔顧人命、昧於良心的政策時,總會帶風向,做梗圖,用抹黑國民黨的方式來轉移大家的注意,這樣是不對的,希望民進黨能就事論事,敢做敢當,不要操弄人民的政治情緒來掩蓋自己黑箱硬幹、獨裁霸道事實。

Read More

美國250萬劑莫德納疫苗今晚抵台 指揮中心毋任感荷

(指揮中心提供)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0日表示,感謝美國政府捐贈250萬劑Moderna莫德納疫苗傍晚由華航專機運抵桃園國際機場,並於完成通關程序後,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再提供COVID-19接種計畫所列實施對象進行接種。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值此全球疫苗供不應求且疫情艱難時刻,對於美國即時援贈COVID-19疫苗,給予台灣國內疫情防治極大幫助,「指揮中心毋任感荷。」 陳時中也謹向美國政府與人民表達誠摯謝忱,同時重申台美雙方將在去年簽署之合作瞭解備忘錄下,持續深化台美醫衛、科學創新合作,共同對抗COVID-19疫情之威脅。

Read More

6/20本土新增107例 11人死亡

(指揮中心提供)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0日公布國內新增10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07例本土個案及2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新增11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107例本土病例,為57例男性、5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10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年6月4日至6月19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44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31例,桃園市16例,台中市6例,新竹縣4例,苗栗縣3例,彰化縣、宜蘭縣及基隆市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32例中,27例為已知感染源、2例關聯不明、3例疫調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指揮中心說明,新增11例死亡個案,為男性5位、女性6位,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4日至6月15日,確診日介於5月18日至6月16日,死亡日介於6月15日至6月18日。 指揮中心指出,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6月18日累計公布12,572位確診個案中,已有7,496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59.6%。 至次新增2例境外移入中,為菲律賓籍20多歲男性及本國籍20多歲女性,分自菲律賓、日本來台。 指揮中心統計,國內累計14,005例確診,分別為1,165例境外移入,12,787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98例移除為空號。 此外,自2020年起累計549例死亡病例,其中542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74例、台北市217例、基隆市17例、桃園市15例、彰化縣8例、臺中市4例、宜蘭縣及新竹縣各2例,台東縣、雲林縣及高雄市各1例;另7例為境外移入。

Read More

「台灣要疫苗」民怨沸騰 江:國際聽到了

(國民黨提供)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有關美國捐贈台灣二百五十萬劑疫苗,中國國民黨黨主席江啟臣二十日表示,再次代表國民黨表達感謝,也證明「我們的民怨與民意表達台灣需要疫苗的聲音,國際社會聽到了」。 江啟臣表示,這二百五十萬劑疫苗捐贈,象徵中華民國與美國長期以來所累積的情誼,在彼此需要的時候,大家相互伸出援手,但這也證明政府在防疫上,從去年疫情迄今的決策錯誤,白白犧牲了500多條國人的性命。 能有這二百五十萬劑,江啟臣認為,證明台灣人民過去這段時間強力發聲,「我們的民怨與民意表達台灣需要疫苗的聲音,國際社會聽到了」,因此,能即時給我們救援,美方也說明清楚,這次提供二百五十萬劑就是救命。 針對這些救命的疫苗,江啟臣認為,政府應該做好在施打上的妥善規劃,應事先與地方政府、第一線施打的單位做好協調溝通,不要再發生訊息上,有的先得到、有的慢得到,前後不一或施打上混亂的狀況。 江啟臣也提醒政府,台灣疫苗取得迄今是別人捐贈的高於我們自己購買的,這是很奇怪的現象,怎麼會一個政府的疫苗政策,以台灣水準,我們變成都在等其他國家送,或靠民間購買?那政府存在目的及功能是什麼? 面對這麼嚴峻的疫情,江啟臣強調,疫苗的採購絕對是中央政府的責任,蔡政府應負起責任爭取更多安全、有效、國際認證的疫苗,也讓國產疫苗能有時間好好經過三期的人體試驗,再來施打,不要讓人民當白老鼠,此外,對於二代疫苗的超前佈署,政府也要趕快拿出辦法。 江啟臣強調,立法院已經編列高額的疫苗經費,迄今都是別人送的疫苗高於我們買的,這些預算拿去哪裡了?二代疫苗的佈署在哪裡?第一代疫苗的佈署已經落後,二代疫苗人家都在研發了,為什麼政府現在還不做超前佈署?不管採購或爭取代工機會都應該趕快做,蔡政府還坐在那邊等嗎?人民就真的只能拿生命跟你等嗎?這就是人民憤怒的地方。 江啟臣質疑,國際社會皆已經聽到台灣需要疫苗的聲音,蔡政府還這麼麻木、被動嗎?這樣的政府還能帶領國家嗎?並不是人家捐了,就開始進行大內宣,「這不是你的功勞,這是你該負的責任,現在進來的疫苗是救命的疫苗,不是拿來做宣傳的疫苗」。 「人命優先,疫苗是救命的,不是拿人命來救疫苗」,江啟臣強調,政府要輔助國產疫苗的發展,相信國人不會反對,但不能拿人民的命來輔導國產疫苗,這是不對!應該爭取更多、有效國際認證疫苗提供人民施打,讓國產疫苗有足夠時間,與國際疫苗一樣,進行三期人體試驗,再取得政府EUA授權,這是國際間疫苗的作法,有哪項國際疫苗是跳過三期試驗?國產疫苗要成為第一個嗎?上週相關國際組織已經表達免疫橋接在國際上沒有一致的共識,也沒有國際標準,蔡政府已經拿台灣人性命冒險一年半,還要繼續拿人民的命來賭注嗎?相信人民不會同意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