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接見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得主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蔡英文總統十九日上午接見「第二十三、二十四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得主暨家屬,肯定每一位得主的故事為社會帶來啟發和鼓舞,是正面力量的來源。總統並期待大家一起努力,讓更多人知道大觀的信念,從中獲得勇氣,克服生命的挑戰。 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年,全球熱愛生命獎章表揚已經邁入第二十四屆。最近疫情比較穩定,再次見到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周進華創辦人跟郭盈蘭董事長,以及去年跟今年的國內得主,都來到總統府,她真的很高興,也恭喜大家獲得這份榮耀。 總統指出,當年,周大觀小朋友提倡:和自己好,熱愛自己的生命;和別人好,尊重別人的生命;和地球好,維護地球的生命。現在面對疫情,相信大家都有同感,這樣的信念正是防疫所需要的精神。我們要一起來保護自己也守護他人,才能度過疫情的考驗。 總統認為,在疫情下,各得主的故事更為社會帶來啟發和鼓舞。我們不只自立自助,也要助人。她並舉例,稍後要致詞的聯新國際醫院許詩典副院長,過去十多年來,率團到尼泊爾義診,不僅貢獻專業,也把台灣人的愛心傳遞出去。 總統進一步指出,看到許多得主用自身的經驗,來鼓勵社會大眾,努力克服人生的難關,現場的生命教育講師林芳語就是一個例子。幾年前,林芳語被謠言中傷,遭到網路霸凌,也因此壓力過大罹患了青光眼,失去了寶貴的視力。但是,林芳語非常堅強和勇敢,不僅從失明的衝擊中站起來,繼續追求夢想,甚至主動出擊,到各地分享她的奮鬥過程。 總統說,現場的每一位得主都跟芳語一樣,有著令人敬佩的生命奮鬥故事,「你們就是正向力量的來源。」總統除再次感謝各生命勇士,也謝謝周大觀文教基金會」續發揚熱愛生命的故事。期待在疫情持續控制之下,明年可以在總統府接待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得主。

Read More

新北「3要4不」救援海洋保育類動物

新北市府動保處與海洋大學合力救援擱淺的綠蠵龜並搬送至沙灘,讓牠順利重回大海。 (新北動保處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東北角鼻頭漁港內上月下旬出現一隻海豹,市府動保處緊急會同海洋大學的單位馳赴救援放回大海;為讓大眾更了解海洋保育類動物之救援,動保處十九日舉辦鯨豚及海龜救援課程,邀請海洋大學程一駿教授、中華鯨豚協會,為全台各縣市海洋保育相關單位及熱心民眾教授「三要四不原則」,以提升保育海洋動物活體存活率。 有「海龜教授」之稱海洋大學教授程一駿表示,全世界海龜有七個品種,台灣海域就含括五種為綠蠵龜、赤蠵龜、欖蠵龜、玳瑁、革龜。他說,在沙灘看到海龜或鯨豚活體擱淺時,應遵守緊急處理「三要四不原則」,亦即要將動物扶正、要保濕、要記錄呼吸及心跳速率,不風吹日曬、不站於動物頭尾、不推拖拉扯、不喧嘩。 程一駿表示,新北市是台灣最北城市,轄地幅員遼闊,擁有三面環海、超過一四0公里長的海岸線,蘊含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曾出現小虎鯨、長吻真海豚、江豚、瓶鼻海豚、粗齒海豚、瓜頭鯨、條紋海豚、小抹香鯨、綠蠵龜、欖蠵龜及玳瑁等,不時會有迷航鯨豚、海龜擱淺;今年截至十月底共接獲通報六十件,其中有五十五隻海龜及五隻鯨豚,多數為已死亡擱淺個體。 新北市府動保處與民間救援團隊甚至於颱風夜也救援擱淺的鯨豚。 (新北動保處提供) 動保處指出,新北近年辦理鯨豚及海龜救援課程,增進一線人員救援處理能力,提升救援效率外,若可野放個體與海隆一號工作室簽訂新北鯨豚及海龜救援契約,船隊將提供四艘救援船舶,協助動保處救援擱淺鯨豚、海龜,能以最快速度出海野放動物。 動保處說,這次教育訓練有全台各縣市海洋保育相關單位及熱心民眾參與,學習了解海洋生態保育觀念及救援擱淺鯨豚、海龜作為外,動保處並持續與中華鯨豚協會、海洋大學、野柳海洋世界、海巡署、海保署、海隆一號工作室等公私組織合作,提供即時救援與後續處置。

Read More

高雄市原民會「法扶列車」到茂林區提供法律諮詢

律師謝以涵為高雄市原鄉族人提供法律諮詢。(記者許正雄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高雄市政府原民會與法律扶助基金會高雄分會,十九日在原鄉茂林區萬山文化健康站,舉辦今年度第七場次法律宣導「原住民地區法律義診活動」,深入原鄉了解族人的法律需求,原民會法扶列車己陸續到那瑪夏區、桃源區及茂林區,共協助約三百九十名族人解決法律等相關問題。 原民會表示,法扶列車與合作五年的謝以涵律師,向族人說明法律上的疑問,萬山魯凱族語即時同步向族人翻譯,讓族人瞭解遇到的法律相關問題,先後己協助約三百九十名族人解決法律等相關問題;此外原民會在市區少年及家事法院,也有設置原住民諮詢服務站,於每週二、四上午提供庭前準備,及社會福利諮詢與轉介服務,亦在每週三下午於會內免費提供族人法律諮詢,讓族人免費諮詢法律問題。 原民會主委阿布斯表示,重視原住民的法律權益,啟動原鄉巡迴義診,把律師送進部落第一線服務,若有律師到高雄原區,多會利用社群媒體,宣傳法律活動相關訊息,希望族人朋友都能彼此分享、善用資源。高雄市府原民會將持續走入原鄉,傾聽及協助解決族人的法律煩惱。族人若有法律問題,可撥打(0七)七四0六五一一分機六0九林小姐預約法律諮詢服務。

Read More

八十二歲屏大史上最年長學生邱文助杏壇添美談

屏東大學史上最年長學生邱文助(中)活到老、學到老,並捐款五十萬做為清寒獎助學金,杏壇傳為美談。(記者毛莉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台灣米穀公會理事長聯誼會創辦人、高齡八十二歲邱文助,不僅是國立屏東大學有史以來最年長的學生,並捐出五十萬元做為學校清寒獎助學金。 屏東大學表示,該校之前年齡最長的學生是前客委會主委劉慶中的父親劉祿德,八十歲考進屏大前身屏東教育大學的文創所;如今「最年長學生」由八十一歲才到屏大就讀的邱文助創新紀錄。 經商有成的邱文助是多家公司及基金會董事長,平時熱心公益回饋社會,並成立多項獎學金,退休後仍樂在學習,去年取得空中大學學位,目前就讀屏東大學視覺藝術系在職專班二年級。 邱文助說,自己出生於二戰後經濟困頓年代,早年全心投入事業,無暇進修求學,但很喜歡鼓勵年輕人向學,退休後在子女鼓勵下進入高雄空中大學就讀,感受到學習樂趣,閒暇時喜好書法、繪畫,在朋友、同學勸說下,又繼續到屏大視藝系就讀。 屏大視藝系主任林大維說,邱文助認真學習,與年齡差距很大的同學相處也很融洽,感謝他捐款五十萬元給視覺藝術系做為清寒獎助學金,對視藝系的支持。  

Read More

苓雅國際藝術節衛武迷迷村20日登場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苓雅國際街頭藝術節將於廿日在苓雅區衛武迷迷村舉辦成果展,苓雅區公所特別與鬧著玩節目主持人黃云歆合作,透過影片帶領大家一睹迷迷村風采,高雄市政府也熱情邀請,不論是文藝青年、街舞愛好者、步行或單車族,以及捷運族等,盡情享受這場街頭藝術派對氛圍。 高雄苓雅國際街頭藝術節舉辦邁入第六年,今年活動規劃諸多亮點,適合各族群共襄盛舉,像是現場匯集廿五個國家、八十三位藝術者,完成一百八十七面大型建物牆面彩繪,讓造訪的文藝青年享受被藝術包圍的時光,不用出國,來這裡就能欣賞國際級的作品。 今年也設置六幅互動擴增實境的QR CODE,讓藝術從牆壁上跳出來,只要使用手機掃描QR CODE,原本牆上的深海魚,就會活靈活現地躍然於手機螢幕上。 廿日活動的主舞台區,也有各界舞林高手齊聚的街舞大賽,高雄市府表示,這場台灣街舞界的年度重要賽事,今年雖然因為疫情而較晚開放報名,但短短兩週的時間,報名隊伍就上看卅組。今天下午二時準時開舞,街舞愛好者屆時別忘了到場欣賞各界好手尬舞。 市府表示,街頭藝術節的白天活動很精彩,入夜之後的「星光場」也同樣吸睛。今年活動是台灣燈會回歸高雄的會前會,融入「光」的元素,不但有台灣燈會logo搶先看的GOBO燈步道,建軍路上還有夜間燈光投射在主題壁畫上,綠園道涵洞亦設置了氣氛滿點的燈光。而捷運衛武營站、台鐵正義車站皆位於台灣燈會衛武營燈區,歡迎民眾提前感受捷運橘線穿梭衛武營、愛河灣兩大燈區的便利。

Read More

台灣好行瑞里線20日正式通行

台灣好行瑞里線二十日通行。(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觀光局阿管處十九日於文峰遊客中心舉行「台灣好行瑞里線」通車典禮。典禮由鄒族來吉部落「跳動的山林」以精采鄒族樂舞揭開序幕,熱情邀約各地好友們一起來搭乘瑞里線,感受不一樣的阿里山風情。 阿里山管理處洪維新處長表示,阿里山西北廊道為近年新興的景點,公車路線自嘉義火車站發車行駛至瑞太資訊站,沿線經由檜意森活村、竹崎車站、圓潭生態園區、瑞太古道等景點,路線將於每周六、日及國定假日行駛,每日往返各三班次,提供無障礙中巴,採行預約制,接受民眾三至五天前電話預約。 為慶祝新路線通車,嘉義縣政府與阿里山管理處合作推出特別優惠; 另外,為增加路線周邊旅遊豐富度,阿里山管理處在文峰遊客中心前廣場亦有擺設特色市集,每週六、日擺售在地小農自家的當季生鮮蔬果及在地美食,以提供遊客更多元的旅遊服務。 洪維新處長說,阿里山西北廊道擁有豐富的觀光資源,期待透過台灣好行瑞里線的連結,串起珍珠項鍊般的旅遊亮點,活絡西北廊道的地方產業。

Read More

議員要求中油高雄廠土壤整治不能傷害民眾健康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宋立彬十九日議會總質詢表示,中油高雄廠土壤整治不能犧牲市民健康,「如果損害市民健康,市府團隊試試看」。他強調,「熱脫附」工法恐產生致癌物,影響市民健康,市府要嚴格把關。 宋立彬議員歡迎台積電設廠高雄,他強調,市府以行政效率協助台積電設廠,提供土地和水電,但市府也應向台積電爭取利多,例如提供在地就業機會,高雄歡迎各大廠投資高雄,但應取之地方、回饋地方。 宋議員指出,中油土壤整治勿犧牲市民健康,整治工法「熱脫附」將產生危害人體的碳氫化合物等四種致癌物資,中油土壤大面積整治未經環評,對空汙沒有進行有效管制,恐損害市民健康。 宋議員說,一旦吹西北風,這些有害物資將飄散至梓官,希望市府研擬採取其他工法,降低整治帶來的汙染。他強調,市民的健康最重要,沒有健康沒有經濟發展,市府應嚴格把關。 宋立彬議員也要求陳其邁市長和市府團隊尊重議會,準時開會。他說,議會總質詢時程是每天上午九時開始,有幾位局處首長逾時仍未進入議事廳,讓聯合質詢的議員枯等,請陳市長和市府團隊尊重議會,開會不要遲到,勿把議會當成市府的議事局。 宋議員並建議主席曾麗燕議長,請陳市長列備詢台接受議員質詢,他說,其他地方議會均是請市長列備詢台接受質詢,而非在自己座位上備詢。 曾議長表示,由於過去沒有請市長列備詢台的慣例,還是先暫時維持在市長原座位備詢。 宋立彬議員說,期盼市民充分了解公投的意義,實現自己的公民權益,呼籲「市民投下四個同意,其邁一起來努力」,為市民健康設想,陳市長應該同意四大公投。

Read More

因應未來人口成長 議員要求高雄大學特區建設完善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因應橋頭科學園區和台積電設廠中油未來的人口成長,高雄市議員李雅芬十九日議會總質詢要求市府針對高雄大學特定區做好基礎建設,滿足地方需求。 李雅芬議員從「高雄大學特定區的前世今年」提出地方建設的質詢,她說,援中港的前世社會是農業生活,如今大樓林立,自民國八十五年辦理區段徵收後,特定區已約有七十三棟集合式住宅大樓。 李雅芬指出,高雄大樓特定區毗鄰橋科和中油台積電用地,預估未來人口將大幅成長,市府團隊應加速推動援中港地方建設。她以援中港唯一的援中港國小為例說,今年有七十一名小朋友無法順利就近入學,改分發造成家長困擾,預估明年恐將有一百四十五名無法就近就學。 李議員也說,高雄大學特定區沒有一所國中,在教育局錯誤評估下,特定區唯一文中用地被改建為足球場,導致未來國中學生需要跨區就學,市府應儘速提出補救方案。 李雅芬議員表示,陳市長承諾興建北高雄風雨球場,一年完成都計變更,同時向中央爭取預算,今年編列預算興建,迄今無下文,希望陳市長履行承諾,並於明年底提供市民打球。

Read More

高雄福華B1舉辦「烙畫&陶藝公益聯展聯展」

高雄福華B1舉辦「烙畫&陶藝公益聯展聯展」,邀請民眾「藝」起親睹,東西方藝術創作之美。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跨足美術、教育、美容美甲、農業及自然科學等專業領域的黃敏香與魏銘儀,即日至12月18日於五星級大飯店B1F福華名品「想生活FORMULA LIFE」多功能空間,舉辦「烙畫&陶藝公益聯展聯展」,邀請民眾「藝」起親睹,東西方藝術創作之美,體驗時尚生活新美學。 高雄福華名品公關室主任柯夙娟表示,此次活動主要創作及發起人黃敏香是文化美學創意教育協會理事長,具有美學教育背景並經營『阿爾堤斯』美容美髮美甲美睫教育訓練補習班,並於嘉南藥理大學兼任化妝品應用管理系兼任講師,擁有美學豐富的教學經驗,也曾獲選教育局補教業師鐸獎(優良教師/班主任/創辦人三種獎項)。 黃敏香是台灣第一位以烙畫研究取得碩士論文學位之學者,烙畫又稱燙畫、火筆畫,用火燒烙鐵在物體上燙出烙痕作畫。 她說,此次展覽的烙畫創作是與生活結合,既能保有傳統繪畫的風格,又可結合不同素材的視覺效果,烙畫同時結合西洋編織並搭配植栽,將美學融入生活,以椅子,茶盤,點心盤,時鐘等生活用品呈現。 本次作品「幸福」以長頸鹿家庭為主角,小長頸鹿依偎著媽媽,讓觀畫者感受到母愛親情的偉大。另一幅作品「太陽」以烙有向日葵圖騰的椅子,綻放的不僅是愛情,還有對夢想、對生活的熱愛,如陽光般持續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散發著光和熱。 從事農業的魏銘儀,帶著自然科學的養分,融入陶藝創作中,本次作品「柴子」是以陶土做為創作媒材,手拉坏及柴燒以自然落灰上釉方式,呈現母親孕育新生命的意象。 黃敏香表示,小腳ㄚ走出大人生~烙畫&陶藝公益聯展,歡迎民眾親臨現場觀看藝術家與心靈對話的創作,觀賞過黃敏香及魏銘儀跨領域的創意及將美甲專業技巧應用在陶藝多媒材創作,相信民眾會對烙畫及陶藝創作會有全新的「心」感受。

Read More

首次「2021年臺灣國際教育旅行產官學民交流論壇」實體與線上同步召開

教育部與國際教育旅行聯盟二點零在台中市立惠文高級中學歌劇院實體及線上同步舉辦「二0二一年台灣國際教育旅行產官學民交流論壇」,蔡清華次長蒞臨致詞並主持專家座談。(教育部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教育部與國際教育旅行聯盟二點零於十九日在台中市立惠文高級中學歌劇院實體及線上同步舉辦「二0二一年台灣國際教育旅行產官學民交流論壇」。 教育部政務次長蔡清華表示,論壇跨界參與、以人為本並融入國際合作媒合機制的ICT,並在教育旅行中結合課綱精神,正是國際教育二點零「培養全球公民」、「促進教育國際化」及「拓展全球交流」三大目標及相關行動方案的創新思維與多元實踐精神。 針對疫情下國際教育旅行之因應措施與創新作為,以「新冠疫情下的國際交流」、「國際教育旅行中融入SDGs議題」、「國際教育在地連結套裝旅行行程」等三個主軸,進行演講、座談及實務分享,以涵養國際教育能量。台灣國際教育旅行聯盟近二十年來戮力推動台日、台韓學生的國際教育旅行活動,增廣學生國際視野與胸懷。 蔡清華說,國際教育旅行聯盟二點零和全國各縣市國際教育資源中心配合國際架接機制的建立,發展了融入課程的在地連結套裝接待行程、國際交流群組,而國際交流櫥窗(IEW)媒合平台也由教育部駐外單位開始邀請當地政府及學校加入,協助國內外學校找尋合作夥伴。 台灣國際教育旅行聯盟二點零總召集人、新北市立中和高中劉淑芬校長表示,教育旅行融入國際教育議題,讓學生從事國際教育旅行同時關注全球議題,是培養未來世界公民的必要基礎。欣慰的是,多所學校運用線上交流,讓國際交流不停歇,激盪出更多感動的生命故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