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縣山佳、嬏桃二國小校舍跑道落成

竹南山佳國小,頭份蟠桃國小跑道啟用。 (記者葉蒼秀攝) 記者葉蒼秀/竹南,頭份報導 苗縣竹南鎮山佳國小二期新建校舍工程,頭份市蟠桃國小操場跑道球場,二十七日上午落成啟用,提供安全、舒適的優質教學環境,提升教學成效,為學校帶來新氣象。 竹南山佳國小,頭份蟠桃國小跑道啟用。 (記者葉蒼秀攝) 山佳國小因竹南科學園區蓬勃發展,外來人口不斷移入竹南鎮,學童人數逐年增加,校舍從創校初期規畫的十八班,增加到目前的二十八班,面臨校舍嚴重不足的問題,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縣長徐耀昌、立委陳超明積極爭取下,獲得教育部核定補助,辦理二期校舍興建工程,規畫興建十四間教室、二間辦公室、一間圖書館、六間廁所及七座樓梯,一0九年三月開工,在今年十一月順利竣工。 昨天上午的落成啟用儀式,由縣長徐耀昌、立委陳超明、縣議員多位、竹南鎮代會主席何秀綿、里長、代表、縣府教育處長邱廷岳、工務處副處長許家誠、校長陳財喜等人上香祈福平安順利,並一起剪綵。 縣長徐耀昌特別感謝協和慈善基金會捐贈一七一萬元,讓新校舍有嶄新的課桌椅、黑板、講桌及置物櫃等設備。 縣長徐耀昌致贈協和慈善基金會感謝狀及牌匾,感謝基金會捐助山佳國小添購教學設備,讓山佳國小順利興建二期校舍。 頭份市蟠桃國小操場跑道及太陽能光電球場工程,二十七日上午完工啟用,提供全校師生與社區民眾舒適、安全的教學與運動環境。 昨天適逢蟠桃國小二十二周年校慶暨社區運動會,現代感的操場跑道及兼具環保、綠能減碳的太陽能光電球場兩項重要工程,由縣長徐耀昌、議長鍾東錦、縣議員多位、頭份市長羅雪珠、縣府教育處長邱廷岳、校長徐秀鳳等人剪綵啟用。 縣長徐耀昌指出,蟠桃國小新建的操場跑道是苗栗第一個採用合成橡膠材質的學校操場跑道,不僅環保,更重要的是較能避免運動傷害,歡迎同學和社區民眾大家一起來學校運動。  

Read More

白河分局清理出租套房 逮獲兩名通緝犯

白河警分局最近執行「淨樓專案」,查獲兩名毒品通緝犯。(警方提供) 記者翁聖權/白河報導 白河警分局最近執行「淨樓專案」,清查社區出租套房,分別於東山區及白河山區查獲毒品通緝犯各一名,訊後將兩人移送歸案。 白河警分局指出,該分局出動十四名警力執行「淨樓專案」,針對規劃處所進行清查及治安聯繫,並宣導住戶反毒、防詐等犯罪預防措施。這次勤務分別於東山區及白河山區查獲毒品通緝犯各一名,有所成效。 白河警分局轄內多屬山區地形、交通不便,近年來青壯年人口外移,許多屋主為免屋舍無人居住,遂將空屋出租他人使用,也易淪為宵小、不良份子滋事之地,為加強查緝轄內詐欺、賭博機房及可能製毒、販毒場所,尤其以轄內飯店旅社、出租套房等處所為重點。 因此,白河警分局規劃「淨樓專案」,針對可能潛藏犯罪處所展開逐一過濾清查, 希望將犯罪源頭確實從民眾居住社區中清理出去,以強化居住安全, 持續維護民眾安居樂業的家。

Read More

市警一及四分局為維護超商安全 加強超商夜間巡守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近來發生數起超商店員遭攻擊甚至在深夜遭刺死事件,引發各界關切,台南市警一、四分局為維護超商安全,結合里及社區巡守隊,加強超商夜間巡守。 市警一分局表示,為加強東區七十九家超商安全,每日編排超商巡守勤務近五十班次密集安全巡邏外,各里或社區內有超商的巡守隊更加強超商夜間巡守。分局長方國璽於廿六日晚,偕同復興里長陳郭玉指、大智里長黃日新,和所屬里巡守隊在超商會哨,與超商店員關懷互動,提醒超商店員注意自身安全及如何自我保護。 警四分局除了建構溝通反映管道、加強超商安全維護外,近日也與民防義警及守望相助隊等協勤民力加強超商巡守聯防;安平區石門社區、海頭社區守望相助隊,廿六日晚也發起超商巡守工作,踏入社區超商內與從業人員互動,透過聯繫、關懷對話,提醒超商從業人員提高警覺。 市警四分局長甘炎民表示,希望透過在地民力熟悉環境的特質,增加與從業人員聯繫互動,共同提升安全意識,強化社區超商安全。

Read More

張豪澤舉辦食安座談會 邀請法國麵包師與青農交流

台灣農權總會長張豪澤(左)與青農陳惠琪(右)及法國麵包師傅Nicolas合影。(台灣農權總會提供)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台灣農權總會廿七日在台南市新營區舉辦一場食安講座,邀請有「台灣最正農婦」之稱的百大青農陳惠琪與在台法國麵包師傅Nicolas一品嘗正統法國酸種麵包,並分享食品安全以及台法各自的雜糧種植經驗。 曾當選台灣百大青農的陳惠琪,因為外貌清秀,不容易看出她的農民身分,但她經常主動告訴人家「姊是種田的」。因為她以此為榮,喜歡她的網友稱她是「台灣最正農婦」,她不但自己耕種,還自創「純淨農產合作社」的品牌,為農友與消費者搭起友誼的橋樑,推廣友善且安全的好農產。 這場講座由台灣農權總會長張豪澤主持,邀請陳惠琪跟她的合作夥伴正統法國酸種麵包師Nicolas對談,用輕鬆的語調,讓民眾親近國產小麥與法國酸種麵包,了解食物與農產的文化,並且提高對台灣國產雜糧的認識和支持。 張豪澤表示,台灣國產的雜糧產量與品質近幾年來提升很多,尤其一些具備理想性的青農帶動下,引進科技種植的方式,逐漸提高台灣雜糧自給率,民眾應該給於這些青農應多予鼓勵支持。

Read More

東縣客庄十二大節慶「台東好米收冬祭」 壓軸登場

台東好米收冬祭壓軸,社團舞技文化交流,展現客家民族勤儉團結精神。(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客庄十二大節慶「台東好米收冬祭」系列活動最終場,二十七日在台東市鐵花新聚落舉辦「舞穀稻來.演出邀請賽」,十一組社區社團隊伍同場競飆舞技交流,各隊使出渾身解數,展現舞蹈文化的力與美,最後由池上慶豐社區獲評審團大獎。 台東好米收冬祭「舞穀稻來.演出邀請賽」由池上慶豐社區獲評審團大獎。(記者鄭錦晴攝) 目前居住在台東的客家人約有四萬五千多人,散居在池上、關山及鹿野等三鄉鎮,以及台東市、卑南與太麻里等地,大部份是來自桃竹苗與高屏等客家地區移民過來,是屬獨特的「二次移民」開墾文化,已經定居台東有自己的工作、家庭。 縣長饒慶鈴指出,歲末年終稻米收割敬天謝神的儀式,是客家重要的民間信仰,好米收冬祭也是最重要的慶典活動。台東十二年來都有不同的主題及元素,今年由於疫情關係,邀集縣內十一組社團隊伍與藝文團體來歡聚,將舞蹈融入客家、稻穀、米食、祭典等特色意象,表現傳統民俗文化之美。 十一組團體齊聚鐵花新聚落展現舞技,融入客家元素、發揮創意,爭取「評審團大獎」榮譽,最後由池上慶豐社區奪得及一萬獎金。 最終場活動邀請連續十八年蟬聯台東傑出舞蹈團隊「天空舞集」,由團長蔡福松領軍,演繹種稻人年末收冬的歡樂情懷;以及台東志航基地吉祥物巨型充氣娃娃踩街勁舞,展現軍民同樂。

Read More

高雄市今年集團婚禮決定在12月11日舉行

高雄市民政局舉行集團婚禮新人說明會。(記者許正雄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高雄市政府今年集團婚禮原定在六月舉辦,但受到疫情影響一再延期,經多方考量決定在十二月十一日舉行,民政局廿七日舉行集團婚禮新人說明會,有五十對新人參與並開心的說「我們終於可以結婚了」!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在橋頭區百世新天地好合文創,舉辦「高雄市110年市民集團婚禮」新人說明會,會場充滿喜悅與甜蜜氣氛,民政局副局長陳淑芳表示,為讓新人能順利迎接嶄新的婚姻生活,已決定在下個月十一日舉行集團婚禮,並選在百世新天地北大草原舉辦。 在婚禮前舉辦的新人說明會,特別安排「幸福婚姻講座」,由家庭教育中心薛容芬講師主講,講授性別平權的重要,並落實在家事分工等日常生活當中,也祝福每對新人能歡喜走向未來。民政局也特別感謝在地宗教團體及企業,有「財團法人高雄市文武聖殿」及「聖羅雅麗緻婚紗」熱情的參與,共同為新人祝福。 民政局指出,市民集團婚禮是高雄市最重要的囍事活動之一,婚禮將以代表甜蜜的「糖」作為主軸,將橋頭糖廠做背景,佈置甜蜜浪漫的氛圍。另隨著橋頭科學園區的設置及台積電進駐楠梓,民政局首次將集團婚禮移師到原高縣轄區舉辦,融入新人的祝福暨市府加強高高平均發展的決心。

Read More

旺宏科學獎迎接20屆里程碑 師大附中勇奪金牌、智光商工抱走銀牌

科技部陳宗權次長體驗最佳人氣獎 - 國立南科實中王祥瑜同學的作品。(旺宏教育基金會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旺宏教育基金會二十七日在臺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第二十屆旺宏科學獎頒獎典禮,因疫情影響,今年仍有六百五十五件作品參與競賽,決賽隊伍入圍二十件優秀作品,最終由師大附中洪銘德同學,以數學組作品「更高維的法理數列存在性研究」拿下金牌獎。本屆獲獎總積分前三名學校為板橋高中、師大附中及建國中學,三校榮獲學校獎暨校長獎。 邁向二十屆里程碑的旺宏科學獎,是全臺高中職學生重要的科學競賽,今年獎金特別全面加碼二十%,參賽隊伍從第一屆的一百八十九隊,到今年雖然報名期間遭逢疫情校園停課,但仍未澆熄學生對科學研究的熱情,總共有來自一百三十三所學校,六百五十五支各校隊伍參賽。 教育部與科技部長期推動科學教育,特別是在一0八年課綱增加了科技領域,強調生活科技與資訊科技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希望科普、科技能在中小學教育落實生根,長期培養科學人才,同時也鼓勵中學生積極參加國際奧林匹克的科學競賽,期望讓更多人才投入科學領域,這也正是旺宏科學獎所鼓勵與強調的創新精神。 金牌獎得主洪銘德表示,透過研究法里數列性質,並藉由與二維法里數列有關的福特圓,找到空間中與法里數列相應的數,他更運用3D列印做出少見的「福特圓」模型,讓抽象的數學概念有了具體的呈現,研究成果未來可望應用於化學、建築等領域。 旺宏電子暨旺宏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吳敏求認為,當初成立旺宏科學獎,並非為找尋諾貝爾獎得主,而是希望鼓勵學生手腦並用,啟發學子創新思維,藉由動手實作挖掘科研樂趣,幫助臺灣科學教育跳脫傳統框架。

Read More

嘉義縣長翁章梁表揚績優長照人員暨據點與團體 感謝他們的付出

嘉義縣縣長翁章梁表揚八十三位績優長照人員暨據點與團體,感謝他們的付出。﹙記者張誼攝﹚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是全國老人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在第一線提供照顧服務的長照人員角色日趨重要,縣長翁章梁二十七日表揚八十三位績優長照人員暨據點與團體,場內播放著得獎者真切感人服務的紀錄短片,場外展示辛苦的長照人員得獎心得,要讓他們辛苦的付出讓更多人看到。 截至十月底,嘉義縣老年人口比例已高達二十點九九%,長照需求正在快速成長。照顧服務人員、長照專業人員、後勤服務人員(司機、廚工)、社區幹部、志願服務人員及長照服務提供單位等,分別在長照服務輸送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推手,是長照服務體系運作與發展不可或缺的基石。 為鼓勵及感謝這群默默付出的服務人員,嘉義縣政府二十七日委託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嘉義服務處在創新學院,舉辦隆重的績優長照人員暨長照據點表揚典禮,會中頒發團體及個人創新閃耀獎共八十三個獎項。 翁章梁指出,他任職社會局長期間,承接長照服務的NPO組織只有四個,現在已經有三十五個了,嘉義縣有超過五分之一的老人人口,長照產業正快速成長中,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把嘉義縣的老人家照顧好,讓他們的晚年生活過得更快樂、更健康、更有尊嚴。 翁章梁親自表揚八十三位單位及個人得獎者,獲選貢獻獎、從屏東嫁到原民鄉的居服督導藍素利,在偏遠的阿里山鄉服務十七年,她用真心陪伴打破文化差異,將自身融入當地,雖然山路往返路途遙遠,但她覺得服務就是一種榮譽,那種「願意」的態度,讓多個部落長者都能受到良好的照顧。 服務二十二年的吳美秀,在長照的路上經歷許多酸甜苦辣,從剛進入時什麼都不懂,到現在可以用專業服務幫助需要被協助的長輩。與長輩的關係,從陌生人到樂意接受,吳美秀把自己定位成傾聽者,就像是朋友、晚輩,聽著長輩的開心分享,聽著老人家的抱怨訴苦,把每一次的陪伴都當做是動力的來源。 創新閃耀獎得主王維新服務偏遠的大埔鄉山區,上下山車程需三小時,他創新客製化的服務模式,建立家屬與廠商專用社群軟體群組,協助服務對象精準取得輔具,減少偏鄉服務對象因交通產生的問題,也增加民眾使用長照服務意願,讓服務不因距離受阻,山區民眾也能享受到多元、便利的服務。 翁章梁感謝有這群人的支持與陪伴,才能讓老人家和失能者獲得妥善的照顧及溫馨的關懷,也因為有了這群人的投入,長輩都能有尊嚴的在地老化,在地安養,並維持尊嚴,這群人點燃了地方的照顧能量,這是長輩的福氣。

Read More

花蓮推動數位學生證 邁進智慧校園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縣政府教育處自一一0學年度開始配合花蓮縣全縣國中小智慧校園智慧圖書及智慧保健管理系統建置,專案發行悠遊卡數位學生證,已陸續換發全縣國中及國小學童,以推動教務行政自動化,初期先導入縣內智慧圖書及智慧保健系統運作,未來配合縣府智慧城市相關政策及數位應用,與現行悠遊卡結合成為數位學生證。 縣府表示,數位學生證外觀看起來就如同一般悠遊卡,上面印有花蓮縣專屬專業設計圖稿另加印有學生之姓名及學校代碼等資料,可當學生證及學校借書證使用,而數位學生證本身與市面悠遊卡具相同功能,經儲值後即可使用,讓學生可以一卡在手,暢行無阻。數位學生證上除了正面所印刷之學生姓名資料外,卡片內之晶片並未儲存學生基本資料,即使遺失,也不會有個人資料外洩之問題,學生可安心使用。 縣府指出,目前一般市面上所使用之悠遊卡大部分為無記名卡,如果遺失無法辦理退費,會造成持卡人之損失,本縣數位學生證則為統一申請記名卡,故該卡則為悠遊卡公司正式之學生優待卡及一般學生卡,如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具有相對應之折扣等優惠福利。 惟縣府教育處為符合個人資料保護法之規定,首次申請需填寫「數位學生證個人資料處理同意書」不論數位學生證是否記名,都是可以正常使用,唯一差別在於若採不記名,數位學生證遺失時則無法返還悠遊卡儲值之餘額。 縣府強調,數位學生證的多元應用,開啟了智慧校園新的科技領域,即將進駐校園的智慧圖書及智慧保健,引領學生使用數位學生證進入自動化及自主化的跨領域學習,有益於激發孩子創意,發揮創客精神,造就未來人才的產出,讓花蓮持續向國際輸出具有文化藝術深度的跨領域創意人才。

Read More

2021科普環島虛擬列車玉里站及花蓮站活動明年1月開動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科技部「二0二一臺灣科普環島列車」今年因應疫情轉型數位,串聯全臺十八個縣市規劃科普實驗並拍攝影音放置於「線上虛擬列車活動網站」,並辦理「週六實驗室」直播活動。花蓮縣兩個站點「南花蓮—玉里站」及「北花蓮—花蓮站」分別由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古智雄教授及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楊悠娟教授擔任主持人,花蓮縣站點將於明年一月開放,歡迎各界共襄盛舉動手玩科學。 「南花蓮-玉里站」的科普影片與互動小遊戲於明年一月十三日開放。三個科普教案影片分別為「熱」情穿「縮」在夜空中的螢火蟲-使用顛覆一般人印象物體「熱脹冷縮」性質的熱縮片製做螢火蟲鑰匙圈或手機吊飾。天佑台灣-因燃燒造成氣壓變化使茶包袋如天燈般升起,以及變色湯圓-使用蔬菜中的花青素讓小湯圓成為天然的酸鹼指示劑,隨著酸鹼改變顏色。 「北花蓮─花蓮站」將於明年一月十八日開放,結合今年「全民科學週」主題「餐桌上的科學」,並由北花蓮十六所種子學校優選的科學動手做教案,製作成三個科普實驗影音及一個互動遊戲,分別為「夢幻漸層蝶豆花飲料」、「虛張聲勢的二氧化碳」及「醋蛋彈跳+科學蛋塔」科普實驗影音與「虛張聲勢的二氧化碳」互動遊戲等。以兼具趣味、簡易、正確及可操作的特色,鼓勵孩子與家人一起製作好好看、好吃、好玩的椪糖和蝶豆花飲料,還有觀察雞蛋。 另外「週六實驗室─花蓮場」將於今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聖誕節登場,由花蓮高中與四維高中兩所學校共同主持直播,將為大家帶來「好筍友─速成石筍」、「吸水分子」、「大象牙膏」及「界面活性劑的應用」四個簡易且有趣的科學動手做實驗,歡迎大家上線為花蓮學子加油打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