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競用區大區輪作 經濟部鼓勵節水耕作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綠色環境給付計畫結合經濟部水利署推動水資源競用區大區輪作措施,引導農民調整耕作模式,降低水資源競用區之缺水風險,實施對象為水庫灌區土地,以兩年為週期,規劃每年第一期作輪值辦理旱作或生產環境維護措施,經勘查合格後,即可領取轉(契)作或生產環境維護獎勵金及節水獎勵(轉作作物三萬及生產環境維護四點二萬元)。該措施由輪值灌區內農地之農民自由選擇參加,申辦時間及方式與綠色環境給付計畫相同,農友省時又方便。 農委會自明年度實施水稻收入保險,分成基本型及加強型保險二種。基本型保險為全面納保項目,合法種稻均須投保,當該鄉鎮平均稻米產量減產百分之二十以上,即可獲得每公頃一點八萬元理賠,保費由農委會全額補助。 加強型保險提供不繳交公糧之農民自由選擇投保,農委會補助二分之一保費,縣市政府補助部分保費,農民只需繳交一成保費,保單即可生效,當該鄉鎮一期平均稻米產量減產百分之五,二期減產百分之十時,即啟動理賠。參與契作集團產區、通過有機或產銷履歷及從事友善耕作的農民可投保加強型中的優質險,獲得優質的理賠。每年一至三月至各農會保險部辦理第1期作或全年二個期作投保,六至八月辦理第二期作

Read More

大葉大學藥用植物與保健學系舉辦中草藥創意競賽

大葉大學藥用植物與保健學系舉辦中草藥創意競賽,學生完成創意作品。(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大村報導 大葉大學藥用植物與保健學系為讓學生發揮創意,及培養做中學,增進學生對中草藥的知識,特舉辦中草藥創意競賽,學生們腦力激盪,提出各組開發的中草藥產品,有的組別運用中草藥製作洗手乳、手工皂或美粧品,也有的將中草藥用於食品,大家互相切磋交流,盼能將中草藥應用於生活中。 藥保系主任梁志欽表示,藥保系分成中藥保健與藥妝經絡兩組,以實作教學為特色,因此讓學生分組實作,思考中草藥在生活中的應用,同時透過中草藥創意競賽,讓學生相互觀摩學習,激發學習動機。 副教授蔡仁傑表示,中草藥具有藥食兩用的特色,因此應用範圍很廣,在課程除了介紹中草藥的種類與功用,也透過競賽的方式,讓學生們發揮創意,為傳統的中草藥尋找新的可能,學生在實作過程中,可以進一步了解到中草藥的多元性,以及在美粧、食品的運用層面。 學生陳寶萱指出,大家為了防疫會常常洗手,因此他們想到開發洗手乳,材料選用了可以美白的薏仁、抗菌的白芍,搭配具有護膚抗菌作用的精油增加香氣,並且利用乳化劑和起泡劑產生類似雪花的白色視覺。 李家宜說,他們嘗試將羊羹與紅豆、蓮子、枸杞、銀耳、龍眼肉等結合,運用食藥同源的特性,製造營養的羊羹點心,同時透過色彩搭配與裝飾,增加藝術性,希望能給大家驚喜的感覺。    

Read More

正港搶手貨 北市土壤改良劑1/10開放申請

使用土壤改良劑種植出生長良好的地瓜葉。(北市公園處提供)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天然ㄟ尚好;公園處特製土壤改良劑今年第一季申請即將開跑。本季將於明年一月十日早上點到十四日下午五點開放共四八0包土壤改良劑登記申請,有意申請的台北市民及田園城市綠屋頂認養人可到田園銀行網路平台上完成申請,網址為:https://farmcity.taipei/city/m3_compost/compost_s3_L.php。 公園處表示,樹木修剪後所產生的枝條落葉在一般人眼中可能是沒有利用價值的廢棄物,但在有栽種作物的民眾眼裡可是寶;為了增加其附加價值以及減少處理廢棄枝條的成本,北市公園處特地將修剪樹木的枝條落葉收集起來,以自然發酵的方式腐熟製成土壤改良劑,並回饋給台北市民及田園城市綠屋頂認養人所使用。 種植在綠屋頂上的無花果也能順利結果。(北市公園處提供) 公園處表示,土壤改良劑製造的過程利用自然發酵的方式進行腐熟,適用於一般家庭園藝的花圃、菜圃中,且具有改善土壤通氣性、排水性、團粒性,以及緩慢釋放肥力等特性,可以使作物可以有更好的生長條件,透過將土壤改良劑適當比例混合拌於原土中使用,可以作為土壤性質改良及有機質補充的用途,因此土壤改良劑可以說是發展田園城市的絕佳好幫手。 公園處並提醒,申請後確認收到田園城市網站土壤改良劑E-MAIL領取通知,於一月十七日到廿一日下午兩點到四點到各單位指定地點領取,並攜帶身分證供現場核對身份,領取單位不另提供提袋,請領取人自備環保袋或提袋。指定時間內未領取者,即視同放棄。

Read More

美學館舉辦廖本生會員聯展 作品自由奔放

原生會員聯展非常精彩,館長尹彙武邀請大家來欣賞。(記者曾厚銘攝) 記者曾厚銘/彰化報導 彰化生活美學館廿九日起至明年一月廿三日,在美學館第三展覽室舉辦「原生畫會會員聯合畫展」,展出十六位喜愛藝術的廖本生門生之創作品。館長尹彙武指出,原生畫會會員作品,從真實的空間中去體會員抽象空間,並透過畫筆暢快的釋放,竭誠邀請藝術愛好者到館欣賞精彩的藝術饗宴。 原生畫會現任會長梅文琴指出,畫會由廖本生創會長秉著對藝術有熱愛的民眾,不以美術學術匡架思考,引導學員們從生活累積去自由發揮,剛開始都是沒學過畫的退休人員、老師參加,最小五十歲、最大八十三歲都有。廖本生老師認為在充滿數位思維的現代藝術型態中,對純粹藝術的追求堅持,更能滿足對藝術的渴望。   有廿年會員資歷的劉玲美「生命璀璨奔流不息」詮釋疫情期間台灣精神。(記者曾厚銘攝) 此認聯展,除廖本生外,還包括余嘉利、劉玲美、彭鳳釵、黃譓丞、劉靜影、廖秀玲、戴麗英、謝富紀、陳玉鳳、徐兆慧、陳鑾英、高鮮、梅文琴、邱玲瓊、謝佩吟、李梅等十六位愛好藝術創作的作品。尹館長說,會員在創作上擺脫傳統思維,以東方、西方的文化底蘊為對話,透過張力強勁的形與色在畫布堆疊,自信揮灑的線條遊走於具象與抽象兩者間,歡迎大家來欣賞。

Read More

警察志工一人一菜 歲末年終溫暖波麗士心

國光派出所志工分隊號召志工夥伴們,舉辦「一人一菜」歲末聯誼活動。(記者黃俊昇攝) 記者黃俊昇/台中報導 台中市霧峰警分局國光派出所志工分隊長陳志成、警友站長鄭榮貴及企業家許福賜,號召志工夥伴們,舉辦「一人一菜」歲末聯誼活動,為揮別疫情籠罩一整年的霧霾,在歲末年終準備了藥膳排骨、香菇雞湯、北平烤鴨、水果燉牛腩、蛋糕甜點等近三十道佳餚慰勞辛苦的員警,讓執勤員警感到溫暖又貼心。 志工分隊長陳志成、警友站長鄭榮貴及企業家許福賜,有感於派出所員警平時輪班守護轄區民眾,生活作息及飲食都不正常,於是號召志工分隊一人一菜到派出所和員警一同用餐,讓勤務繁忙的員警們也能在上班時有「家的味道」。 霧峰分局副分局長張國益受邀共襄盛舉,他感謝志工們犧牲奉獻自己的時間,用最真誠的心至警政單位協勤服務民眾外,更用最溫暖的心關懷警察,透過餐聚增進志工與員警互動交流,藉以鼓舞同仁工作士氣,提升行政效率及服務品質。 霧峰分局分局長李建興表示,警力有限、民力無窮,平日的宣導活動等也多仰賴志工們的協助,感謝志工們願意在協助警方之餘,又自發性舉辦一人一菜,讓執勤同仁備感溫馨,能充電後再出發,繼續守護轄內的治安與交通。

Read More

調查局幹訓所體驗美麗鄉土、關懷海洋環境

調查局幹訓所學員昨日在梧棲漁港進行淨灘活動,大家合力清出數百公斤垃圾及資源回收物,讓沙灘回歸清淨美麗。(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法務部調查局幹部訓練所「展抱山莊」從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三天,辦理調查班第五十八期自行車挑戰暨期末參訪見學活動,一0三位學員分為二組,北部組從關渡碼頭起程南下,南部組則由左營高鐵站一路向北,兩組將貫穿台灣西半部,並於二十九日在梧棲漁港附近的「海角明珠」進行淨灘活動。 法務部調查局幹部訓練所是培養國家調查官的搖籃,有志成為調查官者,必須參加調查特考,錄取後更要在幹訓所進行為期一年的訓練,成績合格方可結訓成為國家的調查官。 調查班表示,第五十八期學員為了在期末驗收訓練成效,並關懷環境、社會、鄉土與提升公民素養,特別舉辦此次自行車挑戰暨期末參訪見學活動,希望以友善愛地球的方式深度探訪鄉土,建立國家未來的調查官與環境、社會的連結。 這次活動北部組從新北關渡出發,沿途經過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彰化等地,安排參訪大潭發電廠、通霄發電廠、梧棲漁港等重要設施,並於昨日在梧棲漁港附近的「海角明珠」進行淨灘活動。 由於現在部分海域沙灘仍有充斥各式各樣海洋廢棄物,不僅破壞景觀,也對環境帶來影響,故希望藉此活動提高民眾對海洋生態及環境保護的意識,現場共近八十名幹部訓練所同仁及學員參與,大家合力在一小時就清出數百公斤垃圾及資源回收物,讓沙灘回歸清淨美麗。

Read More

2021台豐高爾夫球公開賽週四開打 各路高手將打顯身手

彰化縣長王惠美(右二)出席二0二一台豐高爾夫球公開賽賽前記者會。(彰化縣政府提供) 記者吳東興∕大村報導 台豐高爾夫俱樂部將於三十日至明年一月二日,舉辦二0二一台豐高爾夫球公開賽,二十九日舉辦賽前記者會,彰化縣長王惠美致詞時感謝台豐高爾夫俱樂部董事長林伯實邀請國內各地一百零八位高爾夫球選手到彰化台豐高爾夫球場比賽,非常歡迎來自全國各地頂尖選手,也邀請選手們賽後到各地欣賞彰化之美。 與會的有台豐高爾夫俱樂部董事長林伯實、台灣職業高爾夫協會理事長陳榮興、台豐公開賽PGA台巡賽事總監郭宗泰、參賽選手代表詹世昌、謝志宏及彰化縣工策會副總幹事陳穎青等。 縣長王惠美表示,林董事長是高爾夫球熱愛者,因應疫情的影響,窮則變、變則通,我國選手無法出國比賽,國外選手也無法入境參賽,因此改成邀請全國頂尖一百零八位選手參賽,其中排名前四十名選手都到場,相當不容易。感謝林董於高爾夫球領域的推動,讓台灣的高爾夫球好手於世界的舞台發光發熱,祝所有選手突破自我、再創佳績。 林伯實表示,台豐公開賽能得到王縣長的支持,深感榮幸,希望這次大賽順利圓滿,大家高高興興比賽,每位選手打出理想的成績。 台灣職業高爾夫協會理事長陳榮興指出,首先恭喜台豐球場獲得二0二一年建築大獎,將來也可能躍上國際的建築大獎,把彰化帶到世界上的建築美學,與世界共享,這個地標以後會永遠留在這裡,更感謝林董事長從二00五年起辦這項比賽,期間共辦理三十幾項大大小小比賽,希望所有選手在這週拿出好的成績。

Read More

中市太平坪林圖書館升級重新開張

台中市太平坪林圖書館升級重新開張。(記者黃俊昇攝) 記者黃俊昇/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編列一千五百萬元重新打造太平坪林圖書館二樓閱讀空間,保留太平國中原始籃球場鋪面地板記憶,並規劃「金漫獎圖書展」,展出得獎經典圖書及漫畫等書籍,成為充滿青春活力的新潮圖書館,二十九日正式啟用。 市長盧秀燕指出,太平區快速發展,生活宜居建設好,人口從十萬增加至將近二十萬,原坪林圖書館一樓不敷使用,市府編列一千五百萬元預算增建二樓,在新年前送上最有意義的文化禮物,繼續傳遞書香。 盧市長表示,她是六都唯一女市長,特別重視教育文化建設,相關預算在其任內達四成,唯有教育文化投資才能讓一個城市永續發展,人民素質提高城市才會進步,除了圖書館,太平地區建設不斷,新高國小二期校舍也興建中,其他還有太平區市民大道第二期工程、太平國民暨兒童運動中心皆陸續推動,各項建設逐步到位。 文化局長陳佳君表示,坪林圖書館前身為太平國中體育館,為呼應這段屬於太平人的回憶,這次增設的二樓空間特別融合閱讀與運動兩大元素,採立體錐形三角屋頂設計,塑造圖書屋意象。透過大面窗設計導入戶外綠意,牆面以骨架搭設,並保留原始籃球場鋪面地板,用具歷史記憶的建築場館,設計符合青少年的想像空間,希望讓青年學子在這裡留下青春洋溢的閱讀記憶,感受到坪林圖書館的「青春閱讀讚」。

Read More

高雄大遠百「愛的守護、食在幸福」合作公益暖心餐會

高雄大遠百「愛的守護、食在幸福」合作公益暖心餐會,招特高雄市調色板協會30名服務對象前來用餐,場面溫馨。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台灣在地餐飲事業米塔集團與各個公益社福單位合作,七年來愛不停息地做公益總捐助價值超過千萬;2021年米塔集團旗下「米塔炙燒牛排專門店」跨越疫情再展店,同時與高雄大遠百合辦公益餐會「愛的守護、食在幸福」,二十九日邀請高雄市調色板協會30名服務對象前來用餐,場面溫馨。 業者說,服務對象的自身功能也許不盡完全,但我們可以在他們人生路上相隨;米塔提供免費餐點舉辦公益餐,用美食鼓勵、激勵,增加自信、生活的動力,不只是滿足人生基本需求的食衣住行,心理上的支持也不容忽視,人的身心健康俱全,就有力量、勇敢、自信走出自己想要的路。 「米塔炙燒牛排專門店」嚴選新鮮食材,只有新鮮才經的起簡單的炙燒烹調呈現最自然的美味。堅持提供「安心、安全、美味」的料理來守護孩子,在孩子成長道路上付出愛與溫暖,讓來米塔用餐的每個人都享有幸福。 米塔炙燒牛排專門店,提供多種經典排餐選擇,特色是嚴選CHOICE等級,採用『濕式熟成』,利用牛肉本身的酵素分解結締組織,使牛肉自然的嫩化並提升牛肉多汁性與風味。每道牛排皆提供高溫380度的鑄鐵磁石,DIY加熱生熟度可自由拿捏,慢慢感受每一道料理所帶來的味蕾感動。 自助吧無限供應,多款主廚例湯、飯麵主食、冷熱飲品、甜點、冰淇淋、輕食炸物、歐式麵包,吃飽也要吃的好,也要多種選擇可以挑。搭配店內簡單明亮不失質感,用餐時邊享受環境帶來的氣氛,讓喜愛米塔的消費者再次感受米塔集團平價美食的多變魅力。 主廚針對大遠百特別推出限定商品『炙燒香蒜牛排』:嚴選美國CHOICE等級濕式熟成的板腱部位,肉質細緻軟嫩且油花分布均勻,鮮美多汁口感極佳,主廚大火炙燒鎖住肉汁,裹上蒜酥火烤入味,原始濃郁的肉味搭上蒜酥簡直絕配。

Read More

中市府性平業務推動展成果 盧秀燕勉持續努力精進

台中市政府召開第六屆第二次台中市性別平等委員會,由市長盧秀燕親自主持。(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召開第六屆第二次台中市性別平等委員會,由市長盧秀燕親自主持,邀請性平委員、二十九個一級機關及七個區公所參與。盧秀燕表示,中市府各機關積極推動性別平等工作,包括市府各機關委員會單一性別不低於三分之一,達成率提升百分之二十三點二六至百分之九十二點七六;市府性平成果近日更榮獲行政院性別平等金馨獎與創新獎,成果豐碩。 盧秀燕表示,身為六都唯一的女性市長,她親自主持中市性平會,督促各機關積極推動性別平等工作,確保各項決策過程均有不同性別參與;各一級機關性別平等專案小組完成聘任性平委員,深化性平工作;市府性平成果近日更榮獲行政院性別平等金馨獎與創新獎。 盧秀燕特別感謝委員指導,並強調性別平等應從基層作起,肯定各區公所的加入,期勉各機關持續精進性平業務推動。 社會局說,中市性平會除了聘有性平專家學者及團體代表外,二十四個機關首長也擔任性平委員,議題範圍廣闊、內容多元,透過中市性平會制定各項性別平等政策及措施,未來將持續透過中市性平會機制落實性別平等,實踐「富市台中‧新好生活」願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