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縣擱淺貝里斯籍貨輪 拖救作業再度失敗

擱淺在台東富岡海邊的貝里斯籍貨輪,第二次拖救作業仍失敗。(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擱淺在台東富岡海邊的貝里斯籍貨輪,十日進行第二次拖救作業,因船身太重導致纜繩脫掉,拖救再度失敗,經交通部航港局與船公司開會評估決議,將從高雄調派平台船,預計十三日利用滿潮進行拖救。 交通部航港局副局長劉志鴻說,上午十時船公司利用滿潮進行拖救,但因船身太重,拖纜繩脫掉,沒有拖救成功,經討論主要是貨輪載運貨物過重,船公司將從高雄再拉一艘平台船過來協助拖救。 航港局已要求船公司務必在十二日前平台船要抵達現場,並先將貨物卸載,減輕船身的重量後,十三日利用滿潮期進行拖救;船上十六名船員留在船上,並完成快篩採檢,全為陰性。 貝里斯籍貨輪是載運雜貨及油料,於三月三日從中國煙台港出航,準備前往印尼蘇拉威西,八日行經台灣東部海域時,因船隻舵機故障,加上遇到東北季風,整艘船隨著風向及海流,飄到台東市富岡漁港岸際擱淺。

Read More

孝子急尋九旬母 虎尾警暖心助尋獲

孝子急尋九旬母,虎尾警暖心助尋獲。(記者劉春生攝) 記者劉春生/雲林報導 虎尾分局土庫分駐所警員陳彥佑日前及時協助民眾找回走失的九旬母親,助其返回溫暖的家,獲得家屬及地方好評。 土庫所日前接獲吳姓男子報案,表示其母(二十二年次)下午與其步行至土庫老人會散步,原約定好打完球後再來接老母親一同回家,但到了約定的時間卻遍尋不著其母,陳員聽聞後立即駕駛巡邏車載著吳姓民眾於街上沿途仔細尋找,終於在中山路段發現獨自行走的吳母,讓家屬放下心中的一塊大石頭,吳姓民眾更對警方熱心的協助與積極作為,表達由衷感謝之意。 虎尾警分局廖志明分局長表示,非常肯定員警秉持同理心主動協助民眾,發揮為民服務熱忱,對於有困難的民眾能及時協處,展現警方親民愛民的一面,也呼籲民眾如有緊急事故可撥打110電話請警方協助。    

Read More

與長者博感情 警深入社區宣導警政工作

北港警與長者博感情,深入社區宣導警政工作。 (記者劉春生攝) 記者劉春生/雲林報導 北港警分局積極經營社區治安與交通安全,照顧老弱婦孺並關懷弱勢,從不落人後,為打擊詐騙與宣導交通安全,分局長蔡培元特別要求各派出所員警宣導要接地氣、見實效,見有高齡的長輩於廟埕、大樹下乘涼,主動與他們話家常,宣導警方為民服務的理念及努力的方向,期許各分駐派出所同仁,要做一位深耕地方的社區警察。 蔡分局長指出,警察應將保障人民的生命、身體與財產的安全及維持公共秩序視為天職,他認為預防犯罪比打擊犯罪更重要,尤其是在反詐騙與交通安全宣導工作上,他平時耳提面命各級主管落實關懷轄區長者,主動找機會與老人家增進感情,即便只有三五分鐘的時間,對他們進行防詐、交通安全宣導,深信用這一種親民接地氣的方式,民眾更能吸收預防犯罪的觀念。 日前晚間,蔦松派出所所長吳鎮尼放下手邊工作,現身在轄區天保宮廟埕前,現場向年長者們噓寒問暖,與長輩圍在一起泡茶話家常,向大家宣導預防犯罪及交通安全,同時也提醒老年人騎乘機車要戴安全帽,也要穿著顏色明亮衣服,確保自身安全。吳所長的貼心舉動獲得大家一致肯定,也讓居民深感安心。 蔡分局長表示,偏鄉高齡長輩生活單純、資訊不流通,遭受詐騙事件時有所聞,他希望同仁以宣導打擊詐騙與交通安全為主軸,主動出擊,從中推廣法律常識,以達成犯罪預防宣導之成效,一起為維護社區治安來打拼。

Read More

虎尾鎮農會召開第十九屆第二次會員代表會

虎尾鎮農會召開第十九屆第二次會員代表會,縣長張麗善(右四)到場致意,與理事長丁榮義(右五)、總幹事蔡武吉(右三)等各界人士合照比讚。 (記者劉春生攝) 記者劉春生/雲林報導 虎尾鎮農會日前召開第十九屆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由理事長丁榮義主持表示,農會營運在全體理監事及會員代表支持,會務蒸蒸日上致謝意,尤以現在總幹事蔡武吉由原保險部主任榮退,係一位資深及對農會業務與經營方針相當熟悉,表現優異,而獲虎尾農會應聘總幹事後駕輕就熟堅守崗位,帶領全體同仁群策群力,共同在去年農會盈餘達三千四百萬元以上,值得嘉許。 與會有前縣長張榮味、縣長張麗善、虎尾鎮長丁學忠、主秘周瑛坤、鎮代會主席林嘉弘等到場致詞,與農會理監事會員代表合照比讚。 總幹事蔡武吉指出,很榮幸受了理事長全體理監事愛戴,退休後受聘任總幹事,在理事長及全體理監事指導下,與員工們認真會務發展而致力,將不辜負所望,全心全力為會務發展及謀農民福利而努力。

Read More

路樹橫躺路中 東港警主動排除護交安

  東港警分局員警於清晨執行巡邏勤務時,在新園鄉港西堤防旁道路發現路樹傾倒在路中央,立即予以移除,獲得民眾讚賞。(記者鄭伯勝翻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東港警分局興龍派出所警員謝侑霖、張智鈞,於前天清晨執行巡邏勤務時,在新園鄉港西堤防旁道路,發現一棵路樹橫躺在路中央,影響人車通行安全,為防止意外事故發生,兩名員警徒手排除路樹讓道路恢復通行,獲得民眾肯定。 警方表示,興龍派出所兩名員警清晨巡邏經過堤防道路時,發現一棵體積不小的路樹倒塌在道路上,因該路段沒有路燈,若天色昏暗且未將路樹移除,恐造成騎士危害,故下車想辦法將路樹排除,無奈樹幹重量太沉,二人花費九牛二虎之力都無法搬動,員警靈機一動將樹枝全都折斷,逐漸減輕重量後果然順利挪動樹幹,暫時將倒塌路樹移置至路旁以免駕駛人經過造成危險,並立即通知鄉公所清潔隊派員前來清運排除障礙。 東港警分局長張世儒表示,員警巡邏發現障礙物,第一時間排除狀況保障用路人安全,主動積極任事的精神值得嘉許;也呼籲民眾發現道路有障礙物或有其他狀況導致交通不順暢時,可以立即撥打一一0報案電話,警方將視狀況給予處置亦或聯繫相關單位協助處理。

Read More

高市天公廟捐米2千公斤 供棒球隊使用

民進黨高雄市議員參選人鄧巧佩居中牽線,協助高雄市玉皇宮捐出二千公斤白米供前金國中棒球隊使用,身體力行照顧在地學子。 (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民進黨高雄市議員參選人鄧巧佩居中牽線,協助高雄市玉皇宮捐出二千公斤白米供前金國中棒球隊使用,身體力行照顧在地學子及力挺台灣體育。 鄧巧佩強調,小球員們是台灣棒球運動的希望,期盼此次捐贈能產生拋磚引玉效果,集結更多社會力量幫助球隊成員減輕生活負擔,讓孩子們可以無後顧之憂的上場拚搏,繼續在棒球路上發光發熱。 玉皇宮被稱為「天公廟」,創建至今已有超過百年歷史,香客絡繹不絕,廟方也時常扶弱濟貧,為善不落人後。經鄧巧佩牽線協助,廟方由主委許文良代表,捐出逾二千公斤白米給前金國中棒球隊,並邀請前金區長生里長陳宗佐、博孝里長方文杰出席捐贈儀式共同見證。 鄧巧佩指出,前金國中棒球隊是國內知名青少棒勁旅之一,但可能很少人知道,其實隊上有許多孩子出身弱勢,甚至一度有多達三分之二的成員來自失親、中低收入等弱勢家庭,孩子們在努力訓練、四處征戰的同時,也承擔著龐大壓力,教練團更是經常需要自掏腰包照顧孩子們的生活起居,只盼他們未來能在賽場上展露頭角,靠自己的力量改變人生。   民進黨高雄市議員參選人鄧巧佩居中牽線,協助高雄市玉皇宮捐出二千公斤白米供前金國中棒球隊使用,身體力行照顧在地學子。 (記者吳文欽攝) 鄧巧佩說,前金國中棒球隊的孩子正值發育期,平常的體能消耗又大,吃飽只是最基本的需求,非常感謝玉皇宮捐助物資的善舉,也期盼此次行動能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讓社會各界持續關注這些努力不懈的孩子,幫助他們繼續在場上發光發熱,為高雄、為台灣爭光。

Read More

企業家送愛遺孤 榮服處致贈感謝牌

企業家吳佳燕送愛遺孤,新竹榮服處致贈感謝牌。(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榮服處多年來努力推動遺孤認養服務,藉由募集社會各界愛心善款,照顧亡故榮民的第二代,讓求學中的孩子們在遭逢重大家庭或生命事件時,仍能得到資源挹注與支持。為了感謝來自各界的善心捐款,特製作精心設計的感謝牌,由幹部們一一親送,表達對捐款人的由衷感謝。 日前處長酆世俊及副處長陳小慈拜訪遺孤認養捐款人,知名企業「鍋寶股份有限公司」吳佳燕董事長,致送遺孤認養感謝牌,感謝其關懷認養四名遺孤學子,陪伴學子們一路成長。 此外,該處購置獨居榮民眷及遺孤家庭家電需用品,該公司一直以來也給予最優惠的公益價格,酆處長特別致贈給鍋寶公司感謝牌,向吳董事長博愛盈懷義舉致上深深謝意。 吳董事長除了關心學子們近期就學與生活情形,也侃侃分享創業心路歷程與心得,言談中更表達對該處投入長者和學子關懷照顧服務之肯定,也很開心透過企業的善緣,陪伴遺孤學子們安心求學與成長,並祝福學子們擁抱對生命的熱情、追求美好人生。 新竹榮服處酆處長表示,如同吳董事長的愛心一樣,社會各界有許多善心人士伸出溫暖雙手,帶來一股豐厚的生命力,歡迎各界善士或企業團體以愛的力量細水長流陪伴遺孤學子,支持孕育夢想。

Read More

新港國小邀美食名家開講 開啟偏鄉學子視野

新港國小邀美食名家開講,學校老師和社區媽媽學做青醬料理。(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學生數不到一百人的新港國小,是新竹縣健康促進特色學校之一,為讓學生了解健康的地中海飲食模式及受孩子喜愛的義大利麵的歷史,校方日前邀請旅居義大利的國際知名美食專欄作家楊馥如教授到校開講,並和老師、社區媽媽動手炒青醬。 縣長楊文科表示,新港國小國際教育課程與教學辦得有聲有色,值得其它學校學習。他說,在新港國小開設「健康生活國際趣課程」的楊馥如教授,從世界的美味餐桌切入,帶著學生看看各國的孩童早餐吃什麼,探討東西飲食文化的差異,並帶出橄欖油、乳製品、蕃茄、多種葉菜的地中海健康飲食模式。 新港國小校長陳靜宜指出,課程向學生介紹,義大利麵有乾燥、新鮮、彩色、長型、短型等不同種類,並秀出道地義式的紅、青等醬料的配方,並從沙拉SALAD的英文出發,帶出字首為SA、與健康及飲食相關的英文字彙,演講過程也穿插義大利文,課程涵蓋了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師生都覺得獲益很多。 教育局長楊郡慈指出,新港國小為竹縣學校國際化試辦學校,學校不遺餘力積極建置雙語學習環境,從課程與教學著手,強化國際雙語學習活動設計,營造師生優化的雙語學習氛圍,成果令人驚艷。 新港國小校長陳靜宜表示,透過親師生動手做的歷程,增進學生理解台灣與異國生活與飲食文化差異,學生除了介紹家鄉文化特色,也藉由課程了解覺察飲食與疾病的關係。

Read More

民眾省出國PCR檢驗費 盯上北市7院免費採檢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北市府十日針對有關媒體報導,有民眾「拒花錢、鑽漏洞、拿公費PCR當出國證明」一事指出,民眾如有出國、就學、工作等檢驗需求,可至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自費檢驗新冠肺炎(COVID-19)指定機構進行採檢,切勿不當使用公費採檢資源,同時也無法依民眾需求格式製作。 北市衛生局十日發出新聞稿表示,台北市自去年七月起設立七家公費社區採檢站(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陽明、和平婦幼、忠孝、仁愛院區及台北市立萬芳、關渡醫院 ),以公共衛生防疫為目的,為降低社區傳播風險,提供具新冠肺炎相關旅遊史、接觸史、群聚事件等高風險民眾及早採檢,找出社區潛在確診者、阻斷傳播鏈,檢測結果以簡訊告知民眾。 衛生局指出,採檢報告屬病歷中檢驗報告一部分,故民眾提出病歷複製申請,醫院依醫療法第七十一條須配合提供影本,但並無法依民眾需求格式製作。 衛生局說,衛福部疾病管制署開放工作、就學、出國等十類民眾至自費檢驗指定機構進行自費檢驗,請民眾依入境國、工作單位等相關規定,由自費檢驗指定機構開立正式採檢報告證明。自費檢驗新冠肺炎規定與指定機構名單,請參考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https://www.cdc.gov.tw/Category/MPage/I92jtldmxZO_oolFPzP9HQ)。如有相關疑問請洽詢一九二二。

Read More

營建人力不足 提出對策因應缺工問題

記者潘立明/基隆報導 公共工程缺工各方關切,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表示,為積極因應營造業缺工問題,已主動釐清人力需求、提供專案求才服務,並增加工班媒合機制及加強開發潛在勞動力來源,同時鬆綁政府重大工程及獎勵民間工程申請聘僱移工相關措施,來面對營造業人力問題。 發展署統計,110年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計協助營造業求才登記4萬7,284人,協助補實2萬4,089人。其中,該業別需求的工作職種主要為「基層勞力工」、「營建施工人員」、「水電配線技術員」及「混凝土工、模板工或鋼筋綁紮工」等;發展署分析,未能推介媒合成功原因,包括「工作環境不合」、「體能、健康條件不合」及「技術不合(無相關工作經驗、專長、證照)」等因素。 發展署除持續透過全國各地公立就業服務據點及台灣就業通網站提供求才服務,也在110年底訂定「產業缺工專案推動方案」,規劃專案求才服務機制,一旦接獲外界反映特定行業缺工,即主動聯繫確認缺工廠商名單、職缺種類與數量、工作內容與薪資待遇等具體人力需求資訊,據以展開客製化之專案推動計畫,提供專案求才服務、媒合求職者或結訓學員、辦理徵才活動及運用就業促進工具等措施,鼓勵求職者投入缺工產業。 另外,有鑑於營造業特有的人力運用型態,為提升營造業人力媒合效益,發展署各分署彙收各地區營建工程主要工種(鋼筋、模板、泥水、混凝土)工班資料庫資訊,並在地安排促成有人力需求的業者與營建工班直接面對面交流,提供人才或工班媒合及必要的職業訓練。同時,發展署刻正加強開發運用職業訓練結訓學員、取得技能檢定技術士證者、二度就業者、已退休者等潛在勞動力,以增加人力供給端的多元性。 對於有意願從事營造產業工作但技能不足的失業者,發展署以自辦、委外、補助或產訓合作等機制,近2年共辦理252班、訓練5,356人,其中於去年配合內政部營建署所訂之鋼筋、模板、泥水及混凝土等4工種訓練課程培訓450人。今(111)年截至2月已規劃辦理營造職類相關課程154班,預計訓練3,850人,將持續連結產業公協會辦理訓練課程,並請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內政部營建署及原住民委員會協助招生。 為強化產業遴聘技術士人才,發展署自101年起,即將取得技術士證且同意於台灣就業通網站開放求職履歷者之基本資料揭示於網站供業者選任;經統計108至110年,已協助營造業補實營造職類技術士計5,115人次。另為擴大推動已取得技術士證者之就業媒合,自111年度起,將針對報考技術士技能檢定民眾,進行個人資訊就業媒合運用意願調查,並依調查結果建立營造技術士求職資料庫。 針對聘僱移工部分,勞動部為協助政府加速推動公共建設,已在109年鬆綁公共工程申請移工資格,刪除工程總計畫限制、放寬個別工程金額申請門檻等規定。另為紓解民間工程缺工問題,也已於110年擴大令釋可聘僱外籍營造工的民間工程類型,納入經核准獎勵民間投資興建,且具有公益性或完工後可以創造國人就業者,包含交通建設、觀光遊憩設施、運動設施、都市計畫公共設施、工商及科技設施、都更、危老重建等7大類工程;並放寬民間工程申請移工資格之工程金額等規定。截至111年1月底在臺外籍營造工有6,810人,總數較去年同期及前年同期分別增加576人、2,381人。 發展署再次呼籲,政府已訂有求才服務機制,事業單位如有求才需求,可善加運用政府各項求才服務資源,協助補實或培訓相關人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