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敬銘接任基隆關關務長

基隆關新任關務長呂敬銘(右)在關務署長彭英偉(中)監交下,從屆退的關務長楊崇悟(左)手中接下印信。(記者郭基生攝) 記者郭基生∕基隆報導 基隆關關務長楊崇悟屆齡退休,經財政部核定,遺缺由基隆關副關務長呂敬銘升任。 呂敬銘畢業於海洋大學水產食品科學系,民國六十九年進入基隆關至今四十二年,從基層關員做起,對海關各項通關、查緝等核心業務熟稔,並先後擔任台北關稽查組簡任稽核、快遞機放組長及基隆關副關務長等職務,行政及查緝資歷完整。 交接儀式中,監交人、關務署長彭英偉除了向楊崇悟表達感謝之意,也期盼呂敬銘帶領基隆關在兼顧守護邊境安全上,提供更優質的通關服務。 呂敬銘也提出四大期許,在機關組織方面,檢視單位功能、特性,期使組織更務實及發揮最大效益;查緝業務方面,提升科技、智慧查緝技能,培育專業查緝人才,強化查緝組織,並且力求暢通溝通管道,藉由內、外部座談會傾聽同仁心聲及業界建言,以掌握檢討、改革方向及時事脈動。 他期勉基隆關同仁秉持積極認真、負責及各主管勇於任事、勇於承擔,建立優質機關文化,提升行政效能,在既有的基礎下,繼續以服務、便捷、安全、廉能等四大願景為目標,打造更優質的通關環境。

Read More

都計人士訪城博會

林錫耀參訪城博讚基隆脫胎換骨。(記者王慕慈攝) 記者張上耕、王慕慈∕基隆報導 立委蔡適應與都發處十六日邀請都市計畫學會和都市設計審議委員參訪城市博覽會。蔡適應透露,他與市長林右昌都有都計的背景,感謝都審委員的協助,讓城市擘劃獲得落實。 立委蔡適應與基市都發處攜手邀中華民國都市計畫學會和基隆市都市設計審議委員,到基隆參訪城博會。(記者張上耕翻攝) 民進黨秘書長林錫耀率副秘書長林飛帆等人,昨天由林右昌、蔡適應陪同參觀城博會。蔡適應說,林右昌就任以來,將城市再造列為主要施政目標,推出一系列市港再生標竿計畫,城博都是都市設計的成果。

Read More

城博會夜間展覽 港區變光舞台

城博會把整個港區變成光的舞台,KEELUNG地標與周邊環境及在地文化產生對話。(市府提供)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二0二二城市博覽會「城市即展場」概念,吸引許多遊客至各展區參觀;其中,最大亮點為夜間展覽,不只有國門廣場水景、城際轉運站山海鳴光,並聚合藝術家策劃「山海城光影藝術」,在港區呈現建築光雕、唯美〈海境〉光影作品及點亮山城的KEELUNG地標,吸引許多民眾拍照打卡。為呼應城市博覽會主題,KEELUNG地標配合城博會點亮「起點城市」文字,見證基隆城市的改變。 觀光及城市行銷處長曾姿雯表示,城博會的主題是「起點城市」,在文化中心的光雕展演其中一支影片設計同名作品〈起點城市〉,內容帶入玉山的高度從基隆水準原點開始計算,台灣縱貫鐵路的起點及第一座鐵路隧道在基隆,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及麥克阿瑟公路起點也在基隆等資訊,希望透過光雕展演方式,讓民眾對基隆有新的認識及想像。 為了呼應城市博覽會主題,KEELUNG地標配合城市博覽會點亮「起點城市」文字,成為展期夜間一道指引,一同見證基隆城市的改變。(基隆市政府提供) 曾姿雯提到,以全新樣貌點亮就掀起一波話題的KEELUNG地標也具可看性。城博會期間,展出「山、海、城」三支動態效果詮釋基隆城市意象,創作理念以「山」為起點,觀賞山、城與藝術共創交織的瞬息萬變,影片設計以色彩流動,花朵綻放表現山林,幾何方體逐漸堆疊為城鎮,與山共存的獨特樣貌逐漸成形;「海」設計發想為從潛入海底開始,探索海洋生態,永續與海洋科技為主題,最後回到正濱漁港彩虹屋及沿岸海蝕地形;「城」則透過幾何動態象徵市民日常生活,從日到夜展現港都個性。

Read More

基隆特教師合格率 全國最低

議會無黨聯盟為特教合格師資率低,學生受教權發聲。(記者王慕慈攝)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議會無黨聯盟十六日召開記者會,質疑基隆市特教師合格率低。教育處回應,七月辦理國中新聘特教教師甄選,全市特教教師合格率將由百分之六十五提升至七十四點六,所轄學校在一一一學年應依核定特教員額聘足合格特教教師(正式或代理)。 基隆市議會無黨聯盟為特教合格師資率低,學生受教權發聲(上),家長親筆信血淚訴請市府重視特教資源分配(下)。(記者王慕慈攝) 議會無黨聯盟及市教師工會特教代表召開記者會,指一一0學年度全市國中特教師資合格率百分之六十三點三,全國最低;近五年來,全市特殊生增加百分之十七,但特教師資反減少百分之零點七,併班減師,特教只剩師生比,影響學生受教權。籲請市府啟動修法,普師、特師分流計算,教學專業分工。 教育處說明,基隆為少數校校皆設有特教班級、提供特教師資服務的縣市,一一0學年度國中特教教師合格率約百分之六十五。為提升全市特教教師合格率,市府每年檢討並規劃辦理教師甄選,逐年改善特教教師合格率。 基隆市議會無黨聯盟為特教合格師資率低,學生受教權發聲(上),家長親筆信血淚訴請市府重視特教資源分配(下)。(記者王慕慈攝) 教育處表示,一一0年原規劃辦理國中新聘特教教師甄選,因疫情嚴峻取消;今年七月辦理國中新聘特教教師的甄選,全市特教教師合格率將由百分之六十五提升至七十四點六。 同時強化督導所轄學校一一一學年應依市府核定特教員額聘足合格特教教師(正式或代理);未改善者將於全市特教總員額無超額情形下,納入次年度新聘教師甄選開缺。

Read More

疫情下的民俗研究 以瘟疫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線上報名

白龍庵五靈堂供奉的“五毒”,民眾拜之,只是消極請他們不要來人間騷擾眾生。(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新冠疫情重創台灣,中山醫學大學與台灣淡南民俗文化研究會舉辦首屆「台灣民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特以瘟疫為主題「常與非常——疫情下的民俗研究」,六月十八和十九日在中山醫誠愛樓國際會議廳舉行。 這項疫情下的民俗研究研討會,由祀典興濟宮、開基玉皇宮和馬鳴山鎮安宮合辦,各地道壇、宮廟、公司行號、機關單位共同協辦,也是民俗學會議首次在醫學大學舉行,意義非凡。 負責籌辦的中山醫學大學教授林培雅表示,民俗界自古以來就有驅逐瘟疫的傳統,本屆研討會主要在探討這些傳統,包括迎送代天巡狩的王爺所舉行的王醮、以及神明所做的各種驅瘟儀式、派藥、保安祈福等措施。 台南極普遍的“五福大帝”信仰,即為除瘟去疫的代表神明。(記者陳俊文攝) 此外,還有道士法師所做的除瘟祈福法會,以及原住民除穢驅疫的祭儀等,內容豐富多元。民俗界長期以來對如何驅除瘟疫不遺餘力,甚至認為,瘟疫和為政者無德息息相關。 林培雅表示,論文發表分設學者與青年兩組,共計發表三十九篇,旨在鼓勵青年從事民俗學調查與研究,期待藉此讓民俗學研究得以永續傳承。 兩天將各舉辦一場專題演講,十八日由國際知名道教學者、政治大學李豐楙教授演講「瘟疫與代巡信仰」。十九日由玉山青年學者,成功大學吳易叡教授演講「從義祠到安寧病房:星港華人死亡的除魅與權利剝奪」。 為因應疫情,研討會採線上會議的方式舉行,有興趣的民眾歡迎上網報名: http://www.trfc.tw/info/events/202206062234。

Read More

護海公投 今到市府遞交提案

基隆護海公投第一階連署達標,昨送提案書進市政府(上),民團及市議員在市府大門呼口號籲台電改不填海造陸方案(下)。(記者王慕慈攝)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基隆護海公投一日開跑以來,第一階段不到十天就募集到二千四百七十五人成為提案人,順利達標,大幅超過提案門檻的一千二百三十八人。領銜人、議員王醒之十七日將把第一階段提案書送出,宣示透過行動守護海洋的決心。 王醒之表示,今天上午將偕同市野鳥學會理事長鄭暐及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蔡雅瀅,到市府遞交提案。 基隆護海公投第一階連署達標,昨送提案書進市政府(上),民團及市議員在市府大門呼口號籲台電改不填海造陸方案(下)。(記者王慕慈攝) 另外,第四場「護海公民講堂」,邀請在地畫家王傑分享二0一八年與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入圍布克國際獎的作家吳明益等進行的「遶海計畫」。他們從碧砂漁港出發,逆時鐘繞行台灣沿海一圈,沿途在船上不停創作,結束後與海洋的關係發生了巨大轉變。活動吸引居民、學者、教師、民代近一百五十人參加。 王傑指出,外木山海岸未來若遭四接填海造地工程破壞,將是「無法復原的傷害」。他從藝術家的角度認為,自然景觀是無法取代的財產,所有的人為破壞都應該「最後選項」。 議員陳薇仲持續推動反對四接填海造地,強調所有人都有與海洋親近的需求,期待基隆的城市治理要更有海洋永續、民眾參與的觀點。

Read More

陳薇仲邀公開辯論 謝國樑迎戰

國民黨市長參選人謝國樑(左)接下時力市長參選人陳薇仲的市政辯論承諾書。(記者王慕慈攝)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時代力量提名、基隆市第一位女性市長參選人陳薇仲,十六日到國民黨市長參選人謝國樑辦公室遞交「公開辯論承諾書」,兩人都肯定透過辯論、公開討論公共政策與議題,讓選民更清楚檢視並選擇適當的下屆市長人選,而不是政治口水戰。 陳薇仲昨天到謝國樑辦公室遞交「公開辯論承諾書」,由謝國樑親自接見。謝國樑承諾參加公開辯論,他說,過去基隆市長選戰一直沒有過深度辯論,只有公辦政見發表會;他最愛觀看美國總統大選政策辯論,把政見鉅細靡遺討論清楚,讓市民從中選出最適合的候選人,所以接受公開辯論承諾書,先和陳進行辯論,接下來有更多候選人時,也期待更多深度辯論機會,這是參選應有的態度,而不是罵來罵去。 基市第一位女性市長參選人時力陳薇仲,向國民黨提名市長參選人謝國樑下市政辯論承諾書達共識。(記者王慕慈攝) 陳薇仲說,十五日獲時力提名時,謝在媒體公開邀請可以進行公開辯論,覺得非常難得。她強調,從有意識以來,幾乎沒見過基隆市長辯論是真的針對議題,而不是版圖、政治、口水之爭;這次透過公開辯論,讓市民檢視候選人對基隆的想法,不管在青年、居住、勞動等眾所關切議題,透過辯論讓大家選擇足以代表基隆的市長。 謝國樑、陳薇仲也達成共識,全力支持並持續邀請其他市長參選人一同舉行辯論會,不再是候選人隔空交火的口水戰,讓市政議題與城市發展政策越辯越明,讓基隆成為多元共好的宜居城市。

Read More

勞工局舉辦亞航安衛家族教育訓練 增進健康知識

市府勞工局舉辦亞航安衛家族教育訓練。(勞工局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市府勞工局十六日舉辦亞航安衛家族教育訓練,安排衛生局營養師講述癌症、肝炎以及篩檢、如何預防失智症等,以促進職場健康。 勞工局說,市長黃偉哲重視職場安全、衛生及勞工的健康,五年前亞航安衛家族成立,由亞洲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擔任核心企業,以「大廠帶小廠」的方式,協助廿間家族成員改善工作環境。 這次教育訓練由衛生局營養師陳怡靜,講授「四癌及BC肝炎與篩檢」、「失智症預防」。 何謂四癌,分別為口腔癌、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口腔癌主要風險因子為抽菸、喝酒、嚼檳榔所造成;大腸癌主要為高糖、高脂及膳食纖維攝取不足所造成;乳癌主要風險因子 為初經早及基因遺傳;子宮頸癌大部分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所導致。 肝癌主要由B、C型病毒入侵人體所導致,B、C型肝炎並不會傳染,可去抽血檢測是否有B、C型肝炎,倘若發現可提早治療。 陳怡靜講述「失智症預防」,失智症的早期徵狀為對時間、地點記憶模糊、記憶力衰退等影響基本生活能力,倘若發現徵狀請儘早就醫,並聽從指示多做運動、閱讀等,提升腦部細胞的活動,避免失智症發生。 勞工局長王鑫基表示,透過教育訓練,讓家族成員們可吸收更多健康相關知識,運用在家庭上或者是職場上,促進健康。

Read More

新化分局慶祝警察節 切西瓜分享盛夏的甜蜜

新化分局送各派出所大西瓜,慶祝警察節。(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新化報導 過節也要堅守防疫社交距離,新化分局同仁為了慶祝屬於自己的警察節,並避免群聚下,由分局長蘇政敏到各派出所親送大西瓜,讓大家在炎熱的天氣裡享受涼涼的甜蜜。另分局內外勤同仁則各自辦公室外,與分局長隔空互動,過一個維持社交距離的溫馨警察節。 新化分局考量防疫期間無法大家聚一起慶祝警察節,分局長蘇政敏體恤派出所人員辛勞,因此買了大西瓜,並貼上「警察節快樂」紅紙,到各個派出所分送給值勤人員。此外,在新化分局內,則由勤務指揮中心主任陳瑞麟吹奏好聽的薩克斯風樂曲,揭開慶祝警察節序曲,分局同仁在各自辦公室外以揮手、鼓掌方式互動致意,另分局更表揚知義所所長黃文輝與行政組工友王秀娥等績優員工。 由於疫情分局堅守社交安全距離,但仍不忘同仁相互之間的情誼,即使未能聚在一堂,但大家也在同一大樓裡高唱著「你是我的兄弟」,讓慶祝活動圓滿。且活動時近中午,分局還準備了炒米粉、竹筍排骨湯、古早味蛋糕、水果及飲品,讓每一名同仁都有一份帶回辦公室食用。 新化分局表示,因疫情,這是第一次充分利用分局H型綠色建築物的優勢,將二樓兩棟辦公室的聯結中廊區域規劃成活動舞台,兩側辦公室內、外勤同仁約七十多人站在廊上保持安全社交距離,一起慶祝屬於自己警察的節日,同時也互道一聲「大家辛苦了」。

Read More

南大三創競賽獲獎名單出爐 創新創意組由南大經管系奪冠

南大三創競賽線上決賽合影。(南大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台南大學執行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開辦創新創意創業等三創競賽。經線上會議審查,各組獲獎名單出爐。創新創意組由南大經管系國文系擇學APP隊伍奪冠。在地生活組第一名從缺,第二名為南大特教系、數位系、戲劇系及崑山科大機械系合組的學生團隊熱手作工作室。 南大每年舉辦創新創意創業競賽,鼓勵學生發揮創意。創新產品、服務、在地生活等未曾發表的原創作品均可參賽。此次長榮大學、崑山科技大學等學校跨系組隊參與,最終有十一支隊伍進入決賽。 為了讓學生的創意、好點子有具體實現的可能,南大邀請光明頂創育公司董事長洪聖倫、潤學顧問公司董事長王裕奎、美和科技大學通識教育講師駱宜凰等三位長期在創投圈、經常指導創業團隊、提供在地創生服務的專家擔任評審。舉行線上會議審查後,獲獎名單揭曉。 南大指出,創新創意組第一名擇學APP,透過學生回饋修習課程方式、作業與評量等學分課程內容,協助學生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課程。第二名科技夢想家,由南大電機系學生組成,透過物聯網智慧輪胎系統,及早偵測輪胎問題,減少意外發生。第三名是南大教育系與數位系學生組成的「可以贏!靠我力量就可以」,串連校內課表、點名、數位學生證等相關服務系統,打造智慧校園。 在地生活組第二名熱手作工作室,以中藥材手作香包,針對季節作出不同搭配與功效。第三名「I-慢時尚」由南大國文系、特教系與經管系學生組成,透過與連鎖服飾店、二手衣物收購業者合作,協助偏鄉孩童學習穿搭技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