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淨灘合作社突破40間 沿海全線想淨就淨

(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為提供更便民的淨灘服務,新北市環保局自109年全國首創「想淨就淨-淨灘合作社」政策,今(27)日完成與第40間合作店家「白宮行館沙灘溫泉度假村」的簽約儀式,由環保局李長奎簡任技正、白宮行館代表黃銀湖先生及白珮茹議員共同掛牌,象徵公私協力守護海岸乾淨,持續提供民眾淨灘新選擇。 李長奎表示,淨灘合作社透過公私協力的夥伴合作關係,提供民眾便利的淨灘服務。到海邊遊玩時,只要到掛有「淨灘合作社」浮球的店家即可借用淨灘工具,結束後將廢棄物交給店家,後續由店家與清潔隊協助垃圾清運。推動迄今,已有40間沿海店家共襄盛舉,截至今(111)年8月,有3,457人利用合作社參與淨灘,累計清理約5,172公斤的海岸垃圾。 (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李長奎提到,這次白宮行館的加入,是由長期關注海洋廢棄物議題的白珮茹議員積極促成,今日掛牌後,白宮行館不但成為新北市第40間淨灘合作社店家,也是唯一的旅館業者代表。 市議員白珮茹表示,在某次會勘行程巧遇白宮行館代表黃銀湖,在向其說明政策、溝通環保局積極推動公私協力守護海岸的理念後,黃銀湖即非常認同並主動加入。白珮茹認為,新北市145公里海岸線,一直都是國內旅遊的熱點,為了維護美好乾淨的海岸環境,除了一次性廢棄物源頭減量外,後端海岸定期清理維護、淨灘的工作也需要持續進行。而淨灘行動從政府、民間企業、團體甚至到個人都可參與,若能持續增加淨灘合作社合作店家數量,就能讓臨時起意想淨灘的民眾更方便。 (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新北市環保局指出,新北淨灘合作社從109年成立初期的9間到目前已成長至40間,店家類型包含餐飲業、遊憩業、民宿及旅館業者,且在新北市的9個沿海行政區都有據點。每個「淨灘合作社」都會掛上專屬浮球招牌,民眾也可以透過環保局官網的新北市淨灘合作社地圖(www.epd.ntpc.gov.tw/Article?catID=1973)獲得更多資訊。 環保局呼籲,海岸的清理維護需要你我共同努力,歡迎更多新北沿海業者,包括旅宿業、餐飲業、潛水店家、遊客中心等共同加入「淨灘合作社」,而市民朋友也可以從減少使用一次性產品、減塑生活或參與淨灘行動開始,共同維護乾淨、美麗的海岸環境。

Read More

日本普利司通輪胎肩負太空重任 登陸月球

日本普利司通提供月球地形車輪胎,締造人類創新移動的里程碑。(照片提供_日本普利司通)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日本普利司通輪胎作為全球輪胎與橡膠製造商的領導品牌,持續挑戰創新,憑藉對探索的熱愛與累積近一世紀的產品實力,2022年9月18日,日本普利司通也宣布與美國阿拉巴馬州亨茨維爾-Teledyne Brown工程公司團隊簽屬合作協議,共同為NASA (美國太空總署)設計可載人的月球地形車(Lunar Terrain Vehicle,簡稱LTV),提供月球地形車輪胎,締造人類創新移動的里程碑。 美國太空總署為探索太空未知領域,因此需要一種可承載太空人且具自動駕駛的車輛來探索月球上未知的區域,因月球地形車需要長期在極端的溫度和惡劣的環境下工作,因此Teledyne公司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團隊來完成這項任務,其中包括日產北美公司、Sierra Space、Textron等眾多行業翹楚,以及全球輪胎和橡膠行業的領導者-日本普利司通公司。為了確保在艱困的操作條件下(巖石和沙地沙漠,暴露在極端溫度和宇宙射線輻射下)LTV能夠兼顧輪胎的功能和安全,日本普利司通致力於開發金屬無氣輪胎。更貢獻應用從世界各地的道路經驗中獲得的 "道路掌握接觸"技術,本次的國際合作,除了表明對太空探索使命的堅定決心,也展示了日本普利司通最大的核心實力。 在太空極端地形和氣候下,日本普利司通提供月球地形車輪胎的卓越功能和安全。(照片提供_日本普利司通) 日本普利司通公司在輪胎開發方面擁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自1931年成立以來,90多年間為能動性的發展打下堅實的根,成為前往月球之路中強大的後盾。Teledyne工程系統部門總裁Scott Hall即表示:「日本普利司通在業界享有極大的聲譽,且經驗豐富,特別是在實力上的鞏固和產品品質上的保證,能夠加入我們的團隊是非常大的助益。」 日本普利司通下一代技術開發執行董事長Makoto Ishiyama也表示:「這個計畫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挑戰,我們也非常榮幸能夠加入Teledyne團隊,幫助我們實現日本普利司通的E8承諾—致力於不停地移動和創新,使人類與社會不斷前進。」,除此之外, Makoto Ishiyama也表示,透過與新夥伴的共同努力,日本普利司通集團將致力於能動性上的創新,實現全人類的夢想。

Read More

防小行星撞地球!人類史上首次「防禦測試」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雙小行星改道測試」太空飛行器,26日成功撞擊一顆名為迪莫弗斯的小行星,這項歷史性測試有助建構人類,阻止宇宙物體毀滅地球生命的能力。

Read More

三芝日照中心暨物治所開幕 一站式服務偏鄉長者在地安老

三芝日照中心開幕儀式。(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因應超高齡社會來臨,高齡照顧一直是市府的重大政策,為了讓新北市長者獲得更完善的社區照顧,市府於110年底提前達標完成60家日照(公共托老)中心,在今年8月完成第65家,今 (27) 日第66家日間照顧(公共托老)中心又開幕,讓新北市需要長照資源的家庭,能獲得即時的服務,以達成安居樂業、在地老化的願景,讓新北成為幸福城市。 新北副市長劉和然與長輩互動和樂融融。(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表示,偏鄉地區照顧資源較為不足,三芝日照的成立有助於緩解偏鄉照顧者的負荷,三芝綜合長照機構結合日照、居家服務、夜間臨時住宿與社區沐浴、社區餐食等服務,延續居家與社區生活情境,滿足長輩不同的需要。三芝區以農業為主要經濟來源,多數長輩因工作與生活習慣容易造成肩頸痠痛、腰痠背痛或退化性疾病,因此將原本衛生所附設的三芝物理治療站升級為三芝衛生所附設物理治療所,提供物理及職能評估與治療、無障礙環境建議、衛教宣導及資源轉介等服務,長輩可以就近取得便利的復健醫療服務。 長輩與新北副市長劉和然分享手做健康沙拉。(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劉和然提到,台灣人口老化快速,新北市老年人口尤為全台之冠,平均每月增加近3,000人。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平均餘命80.8歲,然健康平均餘命72.3歲,有長達8年處於失能或失智狀態,通常由家人肩負照顧責任。不僅個人沒有生活品質、尊嚴,對家庭及國家財政極大壓力。正因為情勢嚴峻,更須要嚴肅面對,讓老人家能在自己最熟悉的社區養老,是市府努力的方向。 長輩於三芝日照中心上課情形。(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強調,未來將持續透過公私協力方式在114年完成百家社區長照機構之願景,並持續連結醫療專業團隊投入照顧網絡建置,推動周延且高可近性的醫養設施,以期在115年超高齡社會來臨時,完善整體社區照顧模式,用心守護新北市每位長者。未來4年市府還將逐步結合當地人文、銀髮產業、照服人力資源培訓等面向,朝長照國際化推進。透過產官學合作結合創新服務模式,打造「三芝長照創新聚落」,促進更多跨國交流學習,成為高齡照顧友善環境標竿。

Read More

漁業署廉政宣導「大手拉小手 ‧ 彩繪藝起來」

臺南鯤鯓國小-反賄選從小開始。(漁業署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漁業署配合農委會建構農業廉潔網絡「培育廉潔幼苗 共享幸福農村」品格教育系列活動推動的111年度「大手拉小手、彩繪藝起來」廉政宣導活動最後一個場次,於9月26日在臺南鯤鯓國小圓滿落幕,與四月間基隆正濱國小的2個場次合計,共約有150個小朋友參加,活動內容包含廉潔教育影片、海洋生物陶瓷彩繪、食魚文化課程及魚類標本體驗,傳達漁業永續願景與建構廉潔誠信觀念,參與的學童們反應熱烈,漁業署特別感謝二所漁村小學校長及老師的大力支持,也期盼來年繼續合作。 為了擴大活動的效益,漁業署也利用9月23日在臺東縣藝文中心舉辦的全國漁民節慶祝系列活動,共襄盛舉「漁樂市集」,設立反貪倡廉攤位,在一年一度漁業盛會中,將活動主題延伸至社區,與在地民眾親子同樂,並且加入111年九合一選舉的反賄選宣導,使參與民眾得以瞭解海洋生態保育及廉能政治的重要性。 臺南鯤鯓國小-漁業永續願景與廉潔誠信觀念向下扎根。(漁業署提供) 漁業署表示,漁業永續經營需要配合海洋資源的保護,政府施政信賴需要透過行政透明的落實,二者最基本的核心價值都在於「誠信」,希望透過本次系列扎根教育活動,將此核心價值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深根萌芽在學童與民眾心中,使國人能親近海洋及愛護海洋,落實推動廉潔政府,並將「反貪倡廉」的觀念深植全民心中,進而達到廉政宣導的實質成效。

Read More

未保持行車距離 5機車追撞2人傷

(汐止警分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汐止區新台五路一段88號往基隆方向27日8時43分許發生交通事故,汐止警分局員警迅速趕赴現場了解,為駕駛普重機車之蘇男(82年次,未發生碰撞)及丁男直行於新台五路上,因見前方有車輛煞車故減速,而後方普重機車駕駛之齊男(72年次)、黃男(79年次)、徐女(72年次)駕駛則煞車不及依序追撞上前車,造成徐女左膝擦傷(未就醫)及齊男右腳擦傷,齊男則由警方協助送往汐止國泰醫院治療,全案由汐止所及交通分隊員警全力於現場排除並疏導後恢復順暢。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2/09/27162050/video_16853028977333-KSoEWE7H.mp4 (汐止警分局提供) 汐止警分局指出,事故發生,汐止警分局交通分隊獲報後,隨即派員前往案發地點,並迅速排除事故及疏導交通,未造成交通阻塞,全案依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受理。本案人員酒測值均為0mg/L,全案依交通事故程序辦理。  

Read More

常腹痛、腹瀉、排血便注意! 「腸缺血」上身恐喪命

腸缺血是因為供應腸道氧氣及養分的動脈發生血管狹窄或阻塞,引起腸道血流下降,進而造成腸道缺血壞死的一系列變化。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一位長期規則洗腎的74歲先生,於一個月內數次發生腹部疼痛,合併發燒、嘔吐、腹瀉、甚至血便情況,因而到醫院求診住院治療。住院中內視鏡檢查發現老先生的小腸及大腸交界處有黏膜出血合併纖維化病變;電腦斷層檢查亦顯示腸道腫脹合併主動脈及腸繫膜動脈開口鈣化。醫院立即啟動急重症跨團隊照護,進一步執行導管檢查,檢查結果的確顯示腸繫膜動脈開口嚴重鈣化合併狹窄,因此在腸繫膜動脈開口放置支架治療腸缺血。 腸缺血常見腹痛、血便症狀 嚴重恐致命 新竹臺大分院心臟血管內科林彥良醫師解釋,腸缺血是因為供應腸道氧氣及養分的動脈發生血管狹窄或阻塞,引起腸道血流下降,進而造成腸道缺血壞死的一系列變化。其常見症狀包含腹痛、腸蠕動不良、腹瀉、血便、甚至因腸道細菌轉移至血液中引起敗血症,最嚴重可導致死亡。 依病程分急、慢性 預後死亡率不同 林彥良醫師指出,腸缺血占所有因腹痛住院病人比例約0.1%,根據病程可以區分為急性或慢性,然而兩者的臨床預後卻大不相同。急性腸缺血因臨床症狀不典型,不僅診斷困難,其死亡率更可高達60-80%,治療上是由外科進行剖腹探查手術切除壞死腸道合併血管繞道恢復腸道血流;慢性腸缺血則病程相對緩和,治療上可採用導管手術放置支架。 急性腸缺血最常見 手術成功率不高 林彥良醫師表示,目前臨床上常碰到的難題是大於90%的腸缺血病人屬於急性腸缺血,單就診斷面受限於病人年紀與表達能力造成診斷困難,且病人病況不佳導致外科手術的成功率不高,甚至有一部份病人因為病況太差而無法撐過此類長時間的手術。為了解決此困境,國外逐漸有使用緊急導管治療再合併剖腹探查手術的成功案例報告。 不過,隨著治療經驗的累積,大家對於腹痛病人是否罹患腸缺血的臨床警覺性更高,近年來由於電腦斷層檢查的影像解析度提升,加上導管治療相關醫材的發展,期盼能幫助更多的腸缺血病人。  

Read More

胃食道逆流怎麼辦? 掌握三招遠離腸胃不適

高納、高油脂的食物會影響胃部排空,像是 咖啡、濃茶、堅果類、柑橘類、檸檬、鳳梨等食物少碰為妙。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20歲李姓大學生,在中秋連續假期中,因節慶食用過多月餅柚子,放假完後又不飲食節制,經常與朋友大吃大喝,此外時間也不固定,近日發現吃飯後肚子容易脹氣,尤其在進食油炸類食物後二十分鐘後便覺得悶脹,咽中微微刺痛,咽喉搔癢,聲音嘶啞,一直想清喉嚨,容易打嗝,朋友告訴他口中充滿酸味,十分難聞,因而尋求醫師治療。 什麼是胃食道逆流?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賴博政表示,前述大學生的問題是胃食道逆流,是一般門診常見到的疾病,通常在胸骨後側有灼熱感為最主要表現。發病的原因是因為下食道括約肌(LES)過多或暫時性放鬆造成胃酸逆流,造成胃中內容物向上逆流至食道、肺、或口咽部而成的症狀。台灣的盛行率約15%-25%左右,一般與體重過重、進食高油脂食物進食、抽菸較為有關。 胃食道逆流兩大症狀,你中了嗎? 賴博政醫師說明胃食道逆流有兩大症狀: 1、    胸骨後側灼熱感:因為下食道括約肌鬆弛、食道蠕動作用障礙,少部分的食團無法順利吞嚥,也些未被口水中和掉的食團便會上流至食道及咽中,經由刺激後造成胸口後側灼熱感。 2、    口中酸水上逆:因為酸水過多,通常在進食完後30-60分鐘後明顯加重,或是飲食完後並無好好休息,等待消化,便做些彎腰、平躺等改變姿勢都會造成症狀誘發。 此外,還有一些不典型的症狀,如胸痛、吞嚥吞難、喉炎、肺炎、口水多、打嗝、反覆咳嗽、耳鳴等,都是胃食道逆流可能造成的症狀,疾病表現複雜多樣,若遷延多時才去就診,長時間下來有可能導致癌變。 中醫如何看待胃食道逆流呢? 賴博政醫師說明,中醫古籍常提到「噯氣」,或「吐酸」、「吞酸」,都泛指現今所提到胃食道逆流。《內經》提到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熱客於胃,煩心心痛,目赤欲嘔,嘔酸善飢”。說明胃食道逆流是因為脾胃虛弱為本,感受邪氣、飲食過量、情緒起伏造成氣上逆,伴有酸水上擾的現象,一般與脾、胃、肝有關,病情拖得越久更有可能造成寒熱錯雜的現象。 掌握三招,緩解胃中不適 胃食道逆流除了用在醫師指示下用藥物及針灸治療外,平時的習慣養成也很重要,兩者並用才有可能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賴博政醫師分享平日就能做到的三招,遠離腸胃不適。 1.    良好飲食習慣:三餐以定時定量為原則,少量多餐,細嚼慢嚥,使食物在口中分解較小的食團,減少胃部的負擔。 2.    地雷食物不要碰:一般來說高納、高油脂的食物會影響胃部排空,像是   咖啡、濃茶、堅果類、柑橘類、檸檬、鳳梨等食物少碰為妙。 3.    控制體重:通常胃食道逆流的患者體重都過重,因為過重造成腹部壓力較大,影響胃部正常消化。如果有抽菸習慣應戒除,並多運動,抒發生活壓力,減少胃食道逆流發生。

Read More

慶教師節 台南東區復小送老師指向未來的「愛的小手」  

東區復興國小以指向未來的「愛的小手」作為教師節禮物之一。(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東區復興國小為了讓老師有一個印象深刻的教師節,除了特別舉辦「我的老師真辛苦」圖文創作展、以及請老師享用可以清肝降火解毒的知名綠豆湯外,並贈送每位老師一支指向未來的手指棒,用以取代愛的小手教鞭,讓老師們感受到有正向意義的教師節氣氛。 復小為了表達對老師的謝意,家長會長潘明芬和校長陳茂盛準備手指棒來送給老師,象徵老師在教學管教過程中,時時給學生指向希望的未來,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老師的溫暖。另外還準備了綠豆湯,除了讓老師補充能量之外之外,也祝福老師能夠「吃甜甜,逐日笑瞇瞇」教學順心愉快。 陳茂盛表示,這次復小教師節透過老師和學生互換手指棒和教鞭,說出對老師的想像與感謝,再送給老師綠豆湯,除了祝福老師教師節快樂之外,也要彰顯尊師重道的精神,營造一個正向友善、共好的校園文化。

Read More

蔡金晏要求重新評估旗津跨港纜車可行性 陳其邁允研議

高雄市議員蔡金晏要求市府除建構第二過港隧道外,亦重新評估跨港纜車可行性,全面改善旗津交通窘境。(記者吳文欽翻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蔡金晏廿七日議會總質詢,要求市府除建構第二過港隧道外,亦重新評估跨港纜車可行性,全面改善旗津交通窘境;市長陳其邁允諾和港務局研議。 蔡金晏指出,目前旗津的聯外交通僅過港隧道和渡輪,「嚴格算起來旗津內部僅有1.5條道路」,導致市府舉辦活動時,交通就大打結。 另外,蔡金晏說,過去市府推動跨港纜車多年,因軍事用地難取得及港務公司憂纜車高度恐影響航運而停擺,但他認為以實務面來看,貨櫃輪大小也須考量吃水深度,纜車高度不一定影響航運。 蔡金晏要求市府除第二過港隧道外,重新評估跨港纜車可行性,針對旗津內外部交通解決方案進行通盤考量,建構旗津環狀交通,讓人流、車流更加順暢。 陳其邁答覆表示,目前進行第二過港隧道可行性評估,估明年中有結果;由於大型貨櫃輪皆由第二港口進出,對跨港纜車影響應不大,將和港務公司討論可行性。 蔡金晏指出,田町倉庫建於1936年,戰後由鐵路局接管,近期傳出將由捷運局推動聯開案,他建議市府即刻啟動文資調查保留倉庫、規劃活動中心,並於開發時妥善安置既有住戶。 蔡金晏進一步建議市府於田町倉庫規劃新建鼓山區行政中心,他說,現行鼓山區公所設備老舊且缺乏停車位,民眾洽公不便,市府可一併納入考量。 陳其邁答覆說,如何保留文化並推動都市更新,市府將持續和地主台鐵協商,活動中心方面將盤點周圍市有地。 蔡金晏也關切旗津土地活化專案小組進度,他指出,上個會期陳其邁允諾責成林欽榮副市長成立專案小組協調解決旗津土地問題,他要求市府說明進度。 林欽榮答覆表示,旗津土地權屬問題複雜,預計明年設立工作站,就近推動危老重建或都更程序,另將積極推動污水處理廠更新整建、相關BOT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