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止工建路下陷搶修管制 用路人請改道行駛

(新北市警局交通大隊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汐止區工建路疑因上週受尼莎颱風外圍環流連日豪雨影響,於上週五(21日)有道路下陷情形,且出現坑洞。經汐止區公所緊急搶修灌漿後,仍未完全修復,因此於今(23)日起封路一週進行搶修。 新北市警局指出,警方已於工建路同興路、工建路樟樹二路口設置交通管制點,僅供當地居民進出,另規劃勤務於周邊道路進行路況查報,遇有壅塞情形將啟動快速到位機制,加強交通疏導工作。新北警交通大隊建議,平日使用工建路作為通勤路線之民眾,請提前改道行駛,續行同興路或樟樹二路(往大同路或福德路方向)。 新北市交通局提醒,原行駛工建路之公車,藍39、677和新巴士F915路線,將改道行駛大同路。交通局也提醒,部分公車站牌因施工關係暫停使用,另於週邊設置臨時站,請民眾依公告指示前往搭乘。

Read More

花蓮家扶「希望列車、夢想啟動」愛心園遊會 邀民眾11/6一起來參與

花蓮家扶「希望列車、夢想啟動」愛心園遊會,今年有近四十個愛心攤商熱情響應。(花蓮家扶中心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自民國六十九年開始,每年歲末花蓮家扶中心都會舉辦的大型抗貧活動「希望列車、夢想啟動」無窮世代暨兒童權利公約宣導活動,去年因疫情被迫停辦,十一月六日將於花蓮市六期重劃區再次登場。 長久以來愛心園遊會都是由許多善心人士,出錢、出力、出人擔任愛心攤位,今年有靚ho伴手禮、吉鄉好粽、龍香農特產、吉安義警第二中隊、隆昌行、葛爸的魚海鮮店、大可雨文牛奶雞蛋糕、花蓮縣人體造型美學交流協會、明義國小愛心志工團、空軍第五修護補給大隊軍電中隊、空軍一指部試裝廠東試股、人電強身功、六星工程行/田進福、攏來做愛心、中華文化觀光產業交流協會、中國人壽奇異通訊處、奇異故事屋、杜倫先生、青雲之味川辣滷味、恩恩雜貨舖、寶媽手作、花蓮縣花蓮市原住民婦女會、錦燕小舖、幸福小舖、慌糖.甜點工作室、欣欣休閒食品、五福素海、花蓮縣世新大學校友會等近四十個愛心攤商響應。 花蓮家扶中心主任施政延感謝每一位參與其中的愛心攤、贊助攤、家長攤,願意花時間與花蓮家扶一起,讓一年一度的抗貧園遊會能持續聚集大家的溫暖,翻轉弱勢孩子的生命。」 當日除了愛心攤商,也有中心所陪伴的家長以自身長才擺設攤位,另外,為了讓大家一起體驗生活甘苦,今年也設計了貧窮體驗的闖關活動,邀請民眾帶著全家大小聚在一起吃喝玩樂,還能一起支持中心各項服務,讓改變在生活辛苦的孩子與家庭發生。 活動從上午九時至十三時於花蓮六期重劃區舉辦,活動的捐款收入也將投入無窮世代計畫,協助弱勢家庭生活照顧、健康維持、教育補助、急難救助與自立輔導五大面向。

Read More

精障青年自立生活挑戰營 我的生活我做主

二天一夜第七屆精障青年自立生活行動挑戰營,活動勉勵精障青年做自己的主人才能有尊嚴的生活。 (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廿二、廿三日在舉辦二天一夜第七屆精障青年自立生活行動挑戰營,讓參加的精障朋友學習自我作主獨立生活,以發現潛能展現自我,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衛福部心理健康司長諶立中到場勉勵精障青年不要忘了踏實的生活,要按時服藥、為自己的選擇與決定負責,做自己的主人才能有尊嚴的生活。 這項精障青年自立生活行動挑戰營在台北捷運北投會館舉行,活動內容包括青年透過捷運逃生體驗營,了解在捷運上遇到災害時該如何處理,自立生活中隨時具備認識環境安全及求助的能力。在戶外活動則有闖關遊戲,透過活動讓精障青年認識情緒,學習抒發負面情緒,與人溝通及如何自己做決定並為決定負責。還有購物紅綠燈的課程,讓青年學習如何金錢管理,成為記帳小達人。 二天一夜第七屆精障青年自立生活行動挑戰營安排學員到戶外參訪及團體活動。(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提供) 第五次參加此項自立生活營隊的阿勇在闖關活動時表示,他用心參與、不輕言放棄,並學習與營隊夥伴發揮團隊合作精神,也將會把這二天所學,應用在未來生活裡。 而第六次參加營隊的小玲信心滿滿說,透過參加營隊可認識很多新朋友,也可跟老朋友相聚,在每次活動中跟同儕學習充電,生活會更有目標與方向,有更多能量自立生活。 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理事長張自強表示,這次營隊活動是由所有參與自立生活行動的青年們歷經數月分區小組的討論,共同籌備規劃的,讓他們從中認識彼此並找到與疾病共存的生活方式,如生活作息的安排、人際互動溝通、自我表達的學習、未來的理想生活等,互相鼓勵、一起成長。 張自強指出,參與的學員在二天一夜各種討論與分享後收穫很多,特別是在自立生活行動計畫上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對於未來靠自己力量自立生活更充滿了信心,也期待社會大眾對精神障礙者能以正向的態度來關心他們。

Read More

「原點‧不一樣Talk show」 剖析民眾對原住民族的「微歧視」

竹市五所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共同辦理「都市原住民權益宣導活動」,藉由談話,讓民眾認識存在於大眾生活中,對原住民族的「微歧視」。(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政府攜手竹市五所大學之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共同辦理「原點‧不一樣Talk show暨都市原住民權益宣導活動」,藉由談話分享,讓民眾認識存在於大眾日常生活中,對原住民族的「微歧視」。 竹市五所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共同辦理「都市原住民權益宣導活動」,藉由談話,讓民眾認識存在於大眾生活中,對原住民族的「微歧視」。(記者曾芳蘭攝) 活動開場以最具文化意義的豐年祭起手式開始,拉近了在場所有人的距離,現場提供原住民風味烤肉串以及小米氣泡飲,為都市的原住民活動增添了一點部落風味。而重頭戲「Talk show」,竹市各族原住民代表輪番上場分享生活趣事,以生動活潑的方式展現族人說故事的能力,活動現場市民歡笑聲從不間斷,徹底表達與原住民族「共好、共享」的生活態度。 活動也特別邀請排灣族人尤天鳴、泰雅族人羅恩加與現場民眾進行爐邊談話,兩位族人生活經驗豐富,用說故事的方式與市民分享「什麼是藏在生活中的微歧視」,同時認識在大眾媒體下的原住民族人形象。透過族人分享,盼讓「山豬、飛鼠」不再是認識原住民族的第一印象。 民政處長顏章聖表示、目前設籍於新竹市的原住民人口有四千四百六十九人,市府為照顧竹市原住民族人,自前市長林智堅任內即積極推動相關福利政策,包括:原住民學生學用費補助從一千元提高至一千五百元、擴大辦理原住民各項技藝學習、設置長者文化健康站、編印專屬原住民的福利手冊,更於一百一十年投入四千八百七十萬打造「那魯灣文化聚落」,盼能宣揚原住民傳統文化、給予族人更多照顧。

Read More

新竹首部眷村文化音樂劇《北斗星下的大煙囪》 觀眾深刻感受身處歷史洪流

新竹市第一齣以在地特有「黑蝙蝠中隊」、「大煙囪」及眷村文化編創之音樂劇《北斗星下的大煙囪》22日晚間於新竹市演藝廳登場,氣氛溫馨感動。(圖由新竹市文化局提供)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第一齣以在地特有「黑蝙蝠中隊」、地景「大煙囪」及眷村文化編創之音樂劇《北斗星下的大煙囪》二十二日晚間於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登場,現場氣氛溫馨感動,該劇以歌聲唱出二戰時期軍人保家衛國的責任、在家煎熬等待的女人為家庭付出一切,只為讓丈夫無後顧之憂的心境,將時間的長河化為悠揚歌聲,讓台下觀眾彷彿身歷其境,聽得如癡如醉。 新竹市第一齣以在地特有「黑蝙蝠中隊」、「大煙囪」及眷村文化編創之音樂劇《北斗星下的大煙囪》22日晚間於新竹市演藝廳登場,氣氛溫馨感動。(圖由新竹市文化局提供) 《北斗星下的大煙囪》透過長久積累的文史紀錄與豐富史料,經過三年的醞釀,用音樂、舞蹈、戲劇展現竹市深厚的文化底蘊。劇情以慌亂的劇組拍攝現場開場,以一張舊照片作為引線,帶領觀眾走進時光隧道,找尋劇中男女主角–永安及秋蓮的生活軌跡。本劇源於新竹市傑團「好玩的劇團」、「新竹交響管樂團」的跨界合作,以在地文史出發,希望透過表演藝術啟發大眾對在地文化的好奇心,進一步認識及探索,讓表演藝術走進生活日常。 藝術總監楊忠衡表示、《北斗星下的大煙囪》除了展現黑蝙蝠中隊這段歷史,最重要的是希望這個劇目能作為一個火把、一個開頭,點燃地方的表演藝術,讓地方的表演藝術延續下去。 曾慧誠導演說、「當你認識這座城市就會喜歡這一切!」《北斗星下的大煙囪》有著深刻的情感、美好的音樂、動人的故事,整部作品的製作從文史資料閱讀、走訪黑蝙蝠中隊隊員及眷屬,至借助文資保存團隊「保溫基地」和軍事專家王俊秀老師等各界協力完成。 他說、該劇藉由專業作曲家康和祥編曲、新竹交響管樂團演奏,並加入「沂風室內合唱團」的參與,用歌聲唱出新竹的美麗故事,以音樂記憶城市的故事,研製出專屬新竹的文化劇目,引領觀眾找回生活的溫度與感動。 音樂劇《北斗星下的大煙囪》,有觀眾看到中場時就已經不由自主的流下眼淚,表示相當感動,劇情展現新竹市發展史,並深刻感受自己彷彿身處於歷史的洪流之中,希望這類型的藝文活動還能持續辦理,讓更多人欣賞新竹藝術之美。

Read More

「百繪詩采‧再現容顏」 新竹公會堂開幕展

百繪詩采‧再現容顏─新竹公會堂開幕展與會來賓合影。(文化部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新竹公會堂建築群修復再利用工程」自二0一九年起歷經各方三年多來的努力,辦理啟用典禮,同時結合「百繪詩采‧再現容顏─新竹公會堂開幕展」、「張光賓《江山無盡》多媒體互動展」聯合開幕。 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表示,生活美學館的前身為臺灣省立社會教育館,生活美學館基本上是一個小型的文化部,於臺灣北、中、南、東四區彌補地方政府之間的隔閡、進行跨縣市的資源連結。期許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所在地的新竹公會堂建築群在完工啟用、重新開幕之後,不只是在空間規劃上有了新面貌,更能發揮輻射性作用,帶動周邊環境發展。 立法委員柯建銘表示,新竹是一個科技與文化結合的城市,期望新竹公會堂建築群在完工開幕之後,美學館可以將文化藝術的活動延伸到周邊地區,讓新竹市民與北臺灣的民眾感受到藝術文化的美好。 為了迎接修復再利用工程的圓滿完竣,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自即日至十一月二十七日止,新竹公會堂開幕展「百繪詩采‧再現容顏」委由影像工作者邱萬興擔任策展顧問、大里杙文化藝術工作室主持人曾仰賢擔任策展人,邀約林耀堂、翁金珠、謝嘉亨三位藝術家,闡釋臺灣前輩詩人容顏的版畫描繪、臺灣現存公會堂樣貌的鋼筆書寫,以及以臺灣早期蒸汽火車頭為創作靈感的陶藝作品。 此外,為鏈結館際資源與建構共享平台,國立臺灣美術館「張光賓《江山無盡》多媒體互動展」即日起移地新竹公會堂展出,藉由國美館典藏之書畫家張光賓作品《江山無盡》作為數位加值基礎,結合互動感應裝置、即時投影等新媒體技術應用,重新詮釋與呈現作品中蘊含的情境。  

Read More

國民兩黨市長候選人 分別成立後援會拉抬聲勢

國民黨嘉義市長候選人黃敏惠成立「勇媽教育家長志工後援會」。(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嘉義市國、民兩黨市長候選人分別成立後援會,拉抬聲勢。 嘉義市家長協會二十三日號召成立「勇媽教育家長志工後援會」,支持黃敏惠繼續為嘉義市打造優質的教學環境,培養出能影響未來的孩子,也希望匯集家長的力量,一起為教育努力,黃敏惠親自授旗給後援會總會長陳國慶。 陳國慶說,嘉義市的教育,除了政府,更重要的是家長志工的支持。後援會將併肩和敏惠市長向前行。黃敏惠表示,讓教育再扎根,讓這一道光深根在每一個角落,嘉義市一定會不一樣,嘉義市的小孩一定會比別人更好,進而去影響別人,去影響這個世界,走出他要走的路。 她認為教育這條道路上,不只需要教育夥伴的支持,更需要教育堅強後盾,家長與志工團大家的力量 ,一起拚下一個四年,用心打造優質教育環境,教出影響未來的孩子。 民進黨嘉義市長候選人李俊俋成立「百工百業挺李俊俋後援會」。(記者湯朝村攝) 民進黨嘉義市長候選人李俊俋二十三日也舉辦「嘉義市百工百業挺李俊俋後援會」成立大會,總統蔡英文替李俊俋站台。會中,蔡英文呼籲大家一人拉一票,團結投票支持李俊俋,讓跟中央同心的李俊俋來改變嘉義,用四年拚過去沒有建設的十三年。 李俊俋在會中更繼先前的智慧醫療政策,加碼提出社會福利政策,包括:育兒補助、租金補貼、老人假牙跟健康檢查的社福政見,希望不只讓年輕人更敢生,也要讓老年人過得好,承諾之後用四年的時間來全速推動嘉義經建發展。

Read More

新竹街口攻城獅第3季賽事 全力朝總冠軍邁進

新竹縣長楊文科以竹縣大家長及安西教練身分,期許攻城獅永不放棄,拿下季後賽總冠軍。(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街口攻城獅球團董事長兼總經理胡瓏智及領隊陳美玲、總教練林冠綸及球員,廿三日召開新賽季開季記者會,向外界宣誓新竹街口攻城獅已整裝待發、全力備戰十一月份展開的PLEAGUE+聯盟第三季賽事,同時朝總冠軍為主要目標。 為了讓所有球迷與新竹街口攻城獅互動,竹縣府與攻城獅推出多項活動,邀球迷與攻城獅互動更密切。(記者彭新茹攝) 新竹街口攻城獅公佈球團年度計畫公布、在地經營計畫曝光、洋將的曝光及系列商品公佈。胡瓏智表示,Lioneers HUB是位在新竹縣體育館旁的新地標,也是未來攻城獅在新竹發展的基地(HSINCHU BASE)。HUB代表核心、中心之意,也象徵筆電插上HUB後能獲得更豐富的使用功能;攻城獅進駐Lioneers HUB後,將為新竹開創運動娛樂發展的無限可能。本季喊出「Pound the rock」宣傳口號,盼全台獅紫軍跟著球團一起嘶吼發威! 新竹街口攻城獅今年新的應援物球衣背號66號的瑞迪,已開放讓民眾免費申請,希望紫色炫風再次襲捲新竹。(記者彭新茹攝) 縣長楊文科以主場城市大家長及安西教練的身分出席,他說,新竹縣政府去年與攻城獅合作至今,成功掀起專屬新竹的「籃球九降風」。去年十五場主場賽事共有超過八萬名球迷入場觀賽,攻城獅全體球員的拼戰精神獲得新竹在地球迷的熱烈支持,更讓新竹攻城獅隊在兩個賽季連續獲得P聯盟「年度最佳主場」獎項的肯定。籃球,已成為新竹人共同的DNA。 展望今年球季,楊文科說,他對攻城獅隊有十足的信心,全新竹縣民鄉親也將成為攻城獅隊最強的後盾,肯定球員的蛻變及實力,目標直指總冠軍。

Read More

新北Chromebook學校啟動會議 引領智慧學習

「Google Service Offer 計畫」,提供新北Chromebook學校專屬的研習課程。(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面對「生生用平板」興起數位工具教與學的課堂變革,新北市教育局二十二日在Google板橋辦公室辦理Chromebook學校啟動會議,同時培訓各校種子教師,並預計於下學期推出「二十二天GSO教師培力活動」,全面引領新北市教師運用新興科技進行各領域教學,發展多元數位課堂,達到生生善用平板學習、師師都是智慧教師的目標。 這次的教師培訓移師Google板橋辦公室,同時邀請龍埔國小三位經驗豐富的教師進行「生生用平板」推動經驗分享。蔡怡俊以實例「完美支援行政教學的全能表單共編術」,帶領種子教師打造怦然心動的雲端教室;蔡昀靜以實作方式分享「如何培養小學生自主複習能力」,並提供結合Google數位工具的獨家班級經營秘訣,讓親師聯繫與溝通能有更高的效能;施信源表示協助教師開箱Chromebook,一步一腳印陪伴教師在教室妥善運用,同時建立課堂管理機制。 Google提供新北市教育訓練與諮詢服務的資源,推動「Google Service Offer計畫」,共六大類型、十七種課程,三十所Chromebook學校可依照各校需求,申請規劃專屬的研習課程,藉此提升數位教學上的軟硬體整合力,讓行動載具完美融入教學,成為校園推動智慧學習的好幫手。此外,針對教師推出「22天GSO教師培力活動」,為了增加培力過程中的趣味性,特別規劃讓老師們透過組隊的方式完成任務,並在新北市專屬種子社群中打卡分享即可累積兌換禮物,藉此培育教師智慧教學專業能力,引領學生深化自主學習力。 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新北市各校積極準備各項智慧教學工作,除已建置校校有1G光纖網路、班班有無線網路與十一萬二千片平板之外,搭配智慧教師認證計畫及Chromebook種子教師培力,讓老師能熟捻地運用實體、線上或混成教學,並設計不同型態的教學模式,照顧每一個孩子的學習需求。

Read More

新北市升級鳥類代養志工機制 提升傷鳥收容

由動保員餵養長大的五色鳥。(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從山區、濕地、河流、公園、市區都有不同種類的野鳥分布,每年到了鳥類繁殖的季節時,動保處都會接到大量的鳥類救援通報,從常見小型雀鳥綠繡眼、白頭翁、麻雀;大型黑冠麻鷺和夜鷺;鴉科台灣藍鵲、樹鵲、喜鵲;外來種八哥、輝椋鳥甚至是保育類鳳頭蒼鷹和領角鴞都有機會成為須細心接待的嬌客。為提升救傷野鳥收容量能,研擬出鳥類代養志工機制,歡迎熱愛動物的民眾一起參與志工培訓課程,加入照顧傷、幼鳥行列。 在旺季時,動保處每周可收到逾百件野鳥救援的案件,因此研擬鳥類代養志工機制,呼籲有意願成為新北市鳥類代養志工,可填妥「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鳥禽代養收容志工申請書」,通過資格審核後,即可參與動保處舉辦之基本鳥類飼養知識、常見鳥類救傷照護、動物保護及動物福利相關事項等培訓課程,通過測驗便正式成為鳥類代養志工,志工接受代養任務期間,需提供代養個體適當的居住環境,給予充足飲水、飲食、保溫及協助清理事宜,代養至個體恢復健康時,交由動保處進行野放訓練。 動保處表示,要同時照養如此多樣且食性不同的幼鳥,對人員照護量能是嚴峻考驗,許多幼鳥可能每兩小時左右就要餵食一次,動保員需要餵食大量幼鳥,並針對不同食性的幼鳥準備不同類型的飼料,並在牠們長到適當大小之後讓牠們轉換以固體飼料或蟲為主要食物,同時更換飼養容器使其羽翅能正常生長。再根據個體的自主進食能力、飛行能力、整體健康狀況進行野放訓練,並依照訓練成果決定是否可進行野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