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資逾一億 清大解剖教學研究中心啟用

清大學士後醫學系學生在第一堂解剖課前向大體老師獻花並鞠躬致敬,前校長賀陳弘並簽署編號1號的大體捐贈同意書。(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清華大學斥資逾一億元打造的解剖教學研究中心十五日正式啟用,同時也舉辦大體老師感恩追思大會,首屆清華學士後醫學系學生一一獻上桔梗花,感謝兩位大體老師的無言教導。清大前校長賀陳弘當場簽署編號1號的大體捐贈同意書,允諾身後無條件捐贈大體、作為醫學教學與研究之用,大愛永留清華園。 清大校長高為元首先感謝前校長賀陳弘對清華醫學教育的貢獻,爭取設立學士後醫學系,並募得二十億元的醫學教育基金,使清華得以為學生設立一流的解剖實驗教室,高為元代表清大感激每位大體老師的無私與大愛,也特別致謝家屬,同意將親人奉獻於醫學教育。「生命是個循環,大體老師的奉獻不僅教育了今天在場的每一位學生,也將嘉惠他們未來將救治的無數病患。沒有他們,清華醫學的未來將永遠不會實現。」 清大學士後醫學系學生在第一堂解剖課前向大體老師獻花並鞠躬致敬,前校長賀陳弘並簽署編號1號的大體捐贈同意書。(記者曾芳蘭攝) 清華學士後醫學系學生一一向周振宇、劉桂珍兩位大體老師行禮獻花,並合唱「感恩的心」,表達他們對大體老師虔敬的感恩之情。學生代表沈和謙表示、「您們生命的終點,是我們醫學教育的起點,我們將以最謙卑恭敬的心開啟這段學習旅程。」 清大生科院院長高瑞和表示,華人社會勸募大體十分不易,但要成為醫生的第一步,就是要了解人體的組織結構,否則之後所有的課程都如紙上談兵、空中樓閣。他曾聽過一段允諾捐贈大體者動人的分享--「寧可你們在我身上錯劃百刀千刀,也不希望未來在病人身上劃錯一刀。」希望學生們都能謹記這段訓勉。 清大學士後醫學系學生在第一堂解剖課前向大體老師獻花並鞠躬致敬,前校長賀陳弘並簽署編號1號的大體捐贈同意書。(記者曾芳蘭攝) 簽署清大第一張大體捐贈同意書的賀陳弘表示、清大推動醫學教育歷經千辛萬苦,如今第一屆的醫學生已經入學,清華醫院也將落腳桃園,正展開一番新氣象;他簽署大體捐贈同意書,即是希望表達他對清華醫學教育毫無保留的支持,以及對醫學界的敬意。 擁有二十八年大體解剖教學經驗的清大學士後醫學系教授陳世杰表示,新建的解剖教學研究中心是清華為醫學生打造最安全、現代化智能操控的學習場所,近兩百坪的空間寬敞明亮,走進來聞不到一點福馬林的味道。大體解剖實驗室與獻體室全日維持負壓狀態,且配有空氣調節與甲醛濃度即時監控系統。 清大學士後醫學系學生在第一堂解剖課前向大體老師獻花並鞠躬致敬,前校長賀陳弘並簽署編號1號的大體捐贈同意書。(記者曾芳蘭攝) 陳世杰指出、過去大體防腐包括灌流與浸泡需要一年左右,但藉由清大購置近三百萬元的全自動急速大體防腐處理設備,可將時間縮短為一個月。獻體室除了配置灌流檯、灌流機與全自動防腐機,還有十二格冰櫃、堆高機與電動吊掛天車;實驗室則配置抽氣解剖檯、抽風系統及無眩光LED手術燈。 為幫助學生學好大體解剖實驗課程,陳世杰表示、清華大學還購入真人全身骨骼標本、可二分解及三分解的真人頭顱標本,及3D列印塑膠擬真標本模型,並透過解剖教學影片及VR虛擬實境人體解剖系統,讓學生在大體解剖之前即熟悉人體各區域的肌肉、神經與血管等複雜結構。

Read More

東縣新生兒死亡率全國之冠 縣府建立專屬照護制度

台東縣府建立醫師與幼兒一對一的專屬照護制度,籲新手爸媽儘快免費申請加入。(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台東縣一0九年新生兒平均死亡率九.六/每千人,居全國之冠,縣府藉由幼兒專責醫師制度,一一0年新生兒及嬰兒平均死亡率大幅降至四.五/每千人,衛生局籲新手爸媽儘快免費申請加入,接受專業照護,守護孩子健康。 衛生局指出,為鼓勵生育縣府祭出多項好康措施,除提高生育補助第一胎補助三萬元外,並自一一0年八月起辦理「幼兒專責醫師制度計畫」建立醫師與幼兒一對一的專屬照護制度。 目前台東縣幼兒專責醫師制度計畫合作醫療機構共十三家,包括十家衛生所、二家醫院及一家診所,至今已有一五四三名幼兒加入計畫,0至三歲幼兒涵蓋率達百分之三十八,已超越衛福部訂定的百分之三十二涵蓋率指標。 縣長饒慶鈴表示,台東新生兒及嬰兒平均死亡率高,期盼從寶寶誕生就提供醫療照護資源,加強初級照護及健康管理,以降低嬰幼兒的死亡率,幼兒專責醫師制度二十四小時有兒科專門急診醫師,讓孩子健康長大。 衛生局呼籲,家中有未滿三歲的幼兒,爸媽都可以幫孩子加入,幼兒專責醫師計畫合約醫療院所資訊公布於台東縣衛生局全球資訊網,若民眾對幼兒專責醫師有任何問題,可向衛生局醫政科洽詢。

Read More

花蓮縣議會按鈴申告國民黨花蓮縣黨部主委違反選罷法

花蓮縣議會祕書長陳德惠按鈴申告國民黨花蓮縣黨部主委張逸華違反選罷法。(花蓮縣議會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縣議會十五日由秘書長陳德惠率領議會主管前往花蓮地檢署按鈴申告,控告國民黨花蓮縣黨部主委張逸華屢在公開的競選活動中,呼籲選民「不要把票投給阻擋礦石稅的花蓮縣議會議員,而要把選票投給支持礦石稅的議員」。涉嫌違反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一0四條意圖使候選人當選或不當選。 花蓮縣議會表示,儘管本會議員在礦石稅審議過程中表達出各種不同的意見,但事實上「花蓮縣礦石開採景觀維護特別稅自治條例」確實已於第十九屆第十七次臨時大會經花蓮縣議會審議通過,並於去年十月二十二日正式函文花蓮縣政府,目前卡在財政部,迄今仍無法啟動徵收,已非花蓮縣議會之權責。 花蓮縣議會指出,豈料張逸華將議會在審議礦石稅時,持不同意見表達的議員,無限上綱為阻擋礦石稅的議員,此舉惡意誤導民眾,已觸犯散布謠言及傳播不實事之實,故此,花蓮縣議會正式對張逸華提告。

Read More

弘光科大落實SDGs 連獲3個國內外永續發展大獎

弘光科大落實SDGs獲國家企業環保獎銀獎,校長黃月桂(右)接受環保署長張子敬(右)頒獎。(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弘光科技大學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積極推動節能減碳,善盡大學社會責任,推動環境保護工作成效獲得國內外肯定,十五日榮獲第四屆國家企業環保獎,並接連獲得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二0二二年企業永續報告類金獎、英國標準協會永續韌性傑出獎,是全國唯一連續獲得三個國內外永續發展大獎的科技大學。 國家企業環保獎昨日舉辦頒獎典禮,由校長黃月桂代表學校領獎。她表示,該獎項為促進企業善盡社會責任,推動環境保護工作所設立,今年邁入第四屆,學校今年獲得銀獎,而且已經連續四年得獎,顯示全校師生持續落實永續發展、共同提升生活環境品質、推動環境保護的行動,獲得國家肯定。 黃月桂指出,以九十九年為基準起算,學校已經在一一0年減碳百分之三十,並承諾在一一九年達成碳中和百分之五十,一百三十九年達成碳中和百分之百的理想。因此,學校進行能源耗用、廢水、廢棄物、毒化物減量的相關對策,實施節能減碳、汰換高耗能設備、建構水回收再利用設施,一一0年度總節電一百四十九萬度,減碳七百五十公噸二氧化碳,以一一0年度全台每戶平均每月用電量約三百五十二度計算,換算下來,一年等於節省了三百五十二個家庭用電量。 弘光科大校舍採綠建築設計避免西曬,獲三個國內外永續發展大獎。(記者陳金龍攝) 除此之外,在新建校舍時導入最新的環保省能空調系統,規劃R四一0變頻空調系統,全棟空調溫度由監控室統一控管,每月電費比其傳統空調系統明顯下降;採綠建築設計避免西曬,以面南採光為特色,建築外牆設置充足且造型優美的遮陽設備,有效阻絕太陽輻射熱,戶外步道與建築立面照明採用節能的LED燈具,廁所內全面設置電子感應節水設備,每一個設施皆為節能永續而設計。 黃校長表示,學校從八十六學年度引入品質管理策略,包含ISO標準、QCC品管圈、內部稽核制度、品質獎競賽,結合企業界的品質管理與大學教育的經營本質,全面提升行政效率與品質,凝聚團隊合作能量,維持校務評鑑績優的成果,才能一次連續獲得三個國內外獎項。

Read More

真厲害 花蓮縣消防局7名新進人員全數考取大貨車駕照

花蓮縣消防局七名新進人員全數考取大貨車駕照。(花蓮縣消防局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縣消防局近期新進七名消防人員,為使這批生力軍熟練轄區狀況及災害類型,充實救災救護知能,驗證基本救災能力,迅速融入防救災工作,消防局日前特別為他們辦理大貨車駕駛訓練,輔導新進消防人員取得大貨車駕駛執照,提升駕駛消防車出勤救災安全,經過一連串集訓及大家努力下,七人全數考取大貨車駕照。 消防局表示,課程內容包含基本駕駛、應用駕駛、駕駛原理與方法、交通安全觀念、防禦駕駛肇事預防與處理等課程,以建構消防人員駕駛技能,培訓大型消防車駕駛人才,俾利消防救災及行車安全。 消防局指出,本次七名新進消防人員於十一月十一日均在台東監理站考取大貨車駕駛執照順利結業,並在翌日於玉里分隊轄區由教官實地傳授道路駕駛經驗,同時讓學員實際上路駕駛,在教官及助教熱心指導下,學員漸入佳境,更能掌握到駕駛大貨車訣竅。 消防局長林文瑞表示,為強化新進同仁駕駛大貨車技能,充實本身基本技巧,以利未來出勤時能安全並熟悉駕駛消防各種車輛,並減少交通事故發生,因此期待同仁結束大貨車駕駛訓練後,平時仍應多加利用勤餘時間,熟練駕駛技能,累積駕駛經驗,以不變應萬變,才能確保執勤時安全無虞,一同為花蓮縣民創造更安心的生活環境。

Read More

八德榮家辦理「一日照顧者」體驗活動

輔導會工作同仁至八德榮家體驗一日照顧者,更理解照顧高齡者的諸多注意事項。(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輔導會今年三月起為了讓各處室幕僚走出辦公室,深入暸解各安養護機構受照顧住民的需求,推動「站起來,走出去」活動,藉由實際參與照顧住民的日常生活,以感同身受的思維規劃符合長者所需的長照政策。日前由就醫保健處及會計處共五員到八德榮家養護堂擔任志工,體驗「一日照顧者」。 八德榮家表示,工作人員及志工夥伴推輪椅陪同養護堂住民前往八德埤塘公園踏青野餐,徜徉在藍天綠地中,欣賞水鳥、野鴨,湖畔旁享用點心,一起聊天話家常,長輩們表示很開心,可以有志工陪伴一起出門,讓他們感受到有如家人陪伴的溫暖。 回到榮家後,志工夥伴協助住民洗臉、洗手及洗腳,這些照護工作對榮家的同仁一點都不陌生,但志工夥伴紛紛驚訝表示「天啊!就像回到以前新手爸媽照顧剛出生的嬰孩般,手忙腳亂的,原來人到了九十 幾歲的皮膚是這樣的皺薄,需要小心地呵護」,經由此次參與「一日照顧者」體驗活動,讓自己更能感同身受高齡長者因年歲漸長,身體機能退化,熟悉的洗手、洗臉及洗腳也需要旁人協助下才能順利完成。 八德榮家主任酆世俊表示,臺灣預計二0二五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如何因應超高齡社會下榮家長者的照護工作是一大挑戰,家區目前有將近四百九十位住民,平均年齡八十五歲,其中九十歲以上的長者就超過二百位,構建相關長照服務及強化居家安全照護等政策,以達到「溫馨如親家庭化」、「開放共融社會化」、「照顧服務專業化與資訊化」照顧目標,期許住民長輩們能在溫馨有尊嚴的頤養環境下安養老年生活。

Read More

移民署基隆服務站邀陸籍新住民演奏古箏

基隆市服務站辦理新住民家庭教育及法令宣導課程,邀大陸籍新住民周祁衡到場演奏古箏。(記者張上耕翻攝)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移民署基隆市服務站十一月,辦理新住民家庭教育及法令宣導課程中,邀大陸籍新住民周祁衡到場,分享「中華多元文化心得」、「古箏演奏」及「DIY中國書法手提袋」,讓參與的學員藉由文化的交流、伴隨悠揚的琴聲演奏,倘佯在中華文化的底蘊中,感受到不同的多元文化。 基隆市服務站指出,古箏是中國最古老的彈弦樂器之一,盛行於春秋時期,用於原始的舞樂,代表人文內涵與中華文化的藝術交融。另外,同時邀法扶基金會王志傑律師分享「消費者保護權益面面觀」,讓消費者在生活中,能夠認識自身權益。 緩緩升起的古箏音調,拉開這次家庭教育課程的序幕,周祁衡老師是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古箏高級教師,曾在上海從事古箏教學工作,與先生相識後嫁來台灣已十六年,創辦山水古箏音樂教室,來台初期有感於台灣人溫暖的幫助,在自己有能力後,加入慈濟音樂志工、聖心國小彩虹志工等,並立志為社會大眾服務。她說,好的文化可以提昇人民氣質,而移民署擔任橋樑角色,為移民社會的族群融合搭起交流平台,每次來到移民署就像回娘家般的溫暖。 消費者保護的開展,不僅有助於保障人民的安全、健康,提升整體生活品質,且對於社會經濟之發展亦具有重大影響,移民署邀請王志傑律師藉由案例型態,協助學員於案例情境中,學習運用法律處理生活中的消費爭議,以拓展實務視野,避免衍生不同面向之消費糾紛。 主任毛兆莉表示,多元文化應相互包容、相互尊重,文化才有多樣性,今天這場文化盛宴,將豐富的文化素材融合為一,在年度即將接近尾聲之際,祁衡老師的文化分享、演奏、手作書法手提袋別具意義。 另外,九合一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即將在本月二十六日舉行,移民署透過海報、宣導單張持續向新住民朋友宣導防制假訊息、暴力及金錢介入選舉,「反賄選」、「斷黑金」、「檢舉賄選」人人有責。如遇有相關賄選情形,可撥打賄選檢舉專線0800-024-099撥通後再按4,二十四小時都可接通。

Read More

太魯閣賞鳥趣 本周日起四梯次邀民眾到布洛灣賞鳥

太魯閣國家公園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有許多常見的美麗野生鳥類,圖為黃山雀。(太管處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為推廣環境教育及鳥類保育相關概念,帶領民眾瞭解園區內豐富的鳥類生態及降遷鳥類,藉由觀察野生鳥類的活動及紀錄,向民眾傳達維持生物多樣性以及保育自然環境的重要之處,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及花蓮縣野鳥學會本週日起將共同辦理四梯次「太魯閣賞鳥趣」免費體驗活動。 太管處表示,太魯閣國家公園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生物資源,除了峽谷峭壁等地貌,還有許多常見和美麗的野生鳥類及高山植物。橫跨園區的中橫公路帶來便利的交通,讓民眾得以在不同的海拔地區,體驗不同的環境和景觀,也可以欣賞到不同的野生動植物等自然生態。 活動訂於十一月二十、二十七日及十二月十一、十八日(均為星期日)上午八時至十二時於布洛灣管理站辦理四梯次免費現場自由參加之賞鳥解說(餐飲及保險需自理)。 由花蓮縣野鳥學會及太管處共同於布洛灣地區向到訪遊客介紹低海拔冬季降遷鳥類及過境鳥類(如:白耳畫眉、黃山雀、赤腹山雀、鵂鶹及赤腹鶇等),介紹鳥類與環境的關係,鳥類遷徙的過程,瞭解留鳥和候鳥的差異等,宣導鳥類保育。讓參加民眾可藉由活動來認識太魯閣國家公園鳥類生態,共同保護生態環境,深耕保育理念。

Read More

各界捐款已足所需 陳時中宣布關政治獻金專戶

因各界捐款已足所需,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十五日宣布,自十六日零時起關閉政治獻金專戶。(陳時中競辦提供)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十五日與總幹事吳思瑤一同召開「感謝支持,陳時中小額募款」記者會,陳時中競選總部公布,截至十一月十五日,陳時中政治獻金專戶收入總金額為九千八百七十萬五千五百元,捐款總筆數為一萬一千七百九十五筆,捐款數額應已足夠滿足支出所需,因此,宣布陳時中政治獻金專戶將於十六日零點關閉,並感謝各界人士的每一分捐助。 陳時中表示,到十五日為止,募款金額已經到九千八百多萬,超過原先匡列的預算,雖然未來還會有一些開支,但選舉開支也不是無上限,我們要撙節,畢竟這都是大家的善意,我們也會在捐款金額範圍內使用競選經費。 陳時中也對所有捐款的民眾表達謝意,每一分錢都得來不易,感謝大家的幫助,競選總部會善用這些經費,為勝選作努力。另外,他也呼籲,民進黨其他縣市還有很多優秀的候選人,若還有人想要貢獻心力,可以轉捐給其他縣市的候選人。最後,選舉剩下最後十天,他也要再次拜託大家,幫忙拉票、催票、固票,讓選票票票入匭,一起努力贏得勝選。 對於還想捐款的民眾,吳思瑤呼籲,將捐款挹注其他縣市、比陳時中更需要資源的民進黨候選人。此外,吳也呼籲,支持群眾可以將捐款的心意轉化為幫陳時中拉票、固票、催票的能量。  

Read More

元智學生愛心洗車 所得作為憨樂生活村建設經費

元智學生為愛洗車,募得十餘萬,作為憨樂生活村的建設經費,很有意義。(記者丘安/翻攝) 記者丘安/中壢報導 元智大學六十位學生,替三百多位車主洗車,將獲得的十一萬元,作為協助籌建喜憨兒與老憨兒未來的樂活家園經費,十五日該校學務長劉俞志表示,大學生應該離開舒適圈,透過愛心服務,善盡社會責任,是件很有意義的事。 各大學近年來所見到學生活動,大都是參與社會運動或政治活動,鮮少去關心一些弱勢團體十三日元智學務處課外活動組號召了六十位學校的學生,一起用接力賽的方式為民眾洗車,將所得費用作作為「憨樂生活村」公益募款,元智大學廖慶榮校長說這是鼓勵同學響應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為社會貢獻心力。 主辦此項活動的學從早上十點開始洗車,一直洗到到下午五點,他們從召車、接待,到泡沫洗車、清水沖淨以及擦車,同學們手持水瓢、毛巾、海綿與毛巾,用心的將每一輛汽車洗淨,獲得許多車主稱讚。 參與洗車服務的巫姓同仁表示,洗車非常需要體力,過去自己的車子大多開去加油站洗車,很少自己動手,今天洗車的次數,比過去十年洗自己的車子還多,更沒料到有這麼多車主來洗車,很高興。 該校學務長劉俞志十五日表示,在公益服務精神往下扎根的年代,大學生應離開舒適圈,透過服務善盡社會責任,這次愛心洗車活動,除可讓元智同學身體力行參與公益外,也間接協助心智障礙者,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