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希賢酸藍綠市長候選人沒出息 只想當接班小弟

黃希賢在七堵火車站向通勤族懇託,同時不忘酸藍綠候選人沒出息,只想當接班小弟。(記者張上耕翻攝)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藍綠陣營市長候選人搶當林右昌市長的接班人,黃希賢酸說,別沒出息、選他可以超越林右昌。藍綠陣營市長候選人頻頻搶當現任市長林右昌接班人,無黨籍基隆市長候選人黃希賢表示,民進黨自家人想接班也就罷了,怎麼連國民黨的候選人都這麼沒出息?要選市長就是要有能力、有自信,超越現任市長,林右昌市長做得好的確可延續,但做不好的「金玉其外、敗絮其內」,就交由黃希賢來翻轉。 黃希賢二十三日早上到七堵火車站,向通勤族問早安,遞發交通、就業政見文宣,中午到中船路掃街拜票。 針對藍綠陣營候選人,搶著當林右昌市長的接班人,黃希賢表示,從沒看過有敵對陣營的候選人,要搶著當接班人,這就凸顯這位候選人的沒自信、沒開拓新視野的遠見,正如他在第二次政見發表會所說,謝國樑除只會提空洞、把基隆人當白痴的撒幣與不可行的政見外,例如1280月票就是抄襲黃希賢的政見,捷運TOD開發也是抄台北市長柯文哲,以及藉現有的「基隆河谷廊帶開發計畫」借殼上市。 黃希賢指出,蔡適應也是了無新意,許多政見都只想當林右昌二點零,較新的1200首都通月票政見,也是拿香跟拜民進黨中央,而且是造成財政大黑洞的債留子孫政策,藍綠候選人既然都不敢挑戰林右昌市長,都想當接班小弟,那還要選他們幹什麼?乾脆市民都選現任副市長林永發算了,更了解且更能執行林右昌的意志。 黃希賢說,林右昌市長施政看起來做得好,不是特別厲害,肇因是在於以前國民黨執政太爛,那時的立委就是謝國樑,林右昌曾在立委選舉敗給謝國樑,結果謝國樑如今搶當林右昌接班人,十分可笑,這完全證明謝國樑承認自己過去不用功、不認真、比不上市長林右昌。 黃希賢強調,他有自信做得比林右昌市長更好,他的教育、育兒、老福等政策,就是比照台北市規劃,是向首都直轄市的水準看齊,而不是向林右昌看齊,林右昌市長是市中心硬體建設、媒體行銷宣傳做得好,但其他面向仍落後先進城市太多,他絕對可以接任且超越林右昌市長。

Read More

竹縣智慧交控系統將上路 籲用路人保持路口淨空

新竹縣竹北市光明六路與南匝路口,上下班尖峰時段常嚴重壅塞。(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竹縣竹北交流道周邊每日上午尖峰時段經常壅塞,下雨時車流更是動彈不得,因此新竹縣政府交旅處透過智慧交通管理控制系統計畫,以改善交流道周邊壅塞情形,十一月底底計畫上路,呼籲駕駛朋友落實路口淨空交通觀念,若遇有前行或轉彎之車道交通壅塞,而逕行駛入交岔路口內,致號誌轉換後仍未能通過,妨礙其他車輛通行,將舉發處罰駕駛人六百元至一千二百元罰鍰。 縣府交旅處指出,竹北交流道周邊道路平日上午尖峰時段,每小時約有一萬一千輛至一萬二千輛車湧入,往新竹市方向尖峰每小時約有二千三百輛車,因為超過每小時一千八百輛車的容量,每每造成車輛溢流至光明六路,造成周邊道路及路口壅塞。 經過縣府以車流大數據分析,竹北市光明六路從縣政九路家樂福路口到進入交流道不到七百公尺,原本不到十分鐘的車程在尖峰時段需要花將近卅分鐘,目前仰賴執勤員警手控操控號誌及義交指揮進行車流疏解。 交旅處表示,為有效紓解光明六路往交流道車流,目前已開放禁左時段、光明六路左轉車道直行,後續將再透過「竹北交流道周邊智慧交通管理控制系統建置計畫」,運用etag、攝影機、車流偵測設備,進行即時車流數據統計分析,執行區域動態號誌控制,改善交流道周邊壅塞情形。 交旅處強調,新竹縣一年交通事故死傷件數約一萬件,其中路口交通事故約佔五成,在道路壅塞時,駕駛人不遵守行車秩序就容易增加事故風險,提醒駕駛行經路口要小心、交通壅塞時落實「路口淨空」觀念,在車輛經路口時,即使前方交通號誌顯示綠燈,但當發現前行或要轉彎進入的車道已經出現壅塞無法通行時,就應先停在停止線後方稍候,避免號誌轉換紅燈後,發生車輛停留在路口或行人穿越道上,而影響橫向的車流或行人無法順利通行等情形。

Read More

感恩節前夕 康乃薾雙語中小學學子送上1600多張感恩卡片予東元醫院醫護

感恩節前夕,「康乃薾雙語中小學」學子送上1600多張卡片予東元醫院醫護人員,感謝這群防疫英雄,守護大家健康。(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每年十一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四係感恩節,東元醫院廿三日一早在感恩節前夕舉辦感恩活動,「康乃薾雙語中小學」學子用心親筆寫下一千六百多張的感恩卡片,贈予在前線辛苦防疫的醫護人員。藉著感恩節,同時歡慶東元綜合醫院廿七歲生日,現場瀰漫滿滿感恩、溫馨氛圍。 「您們總是穿著層層的防護衣,盡心盡力完成手上的任務,即使早已汗流浹背,總是燃燒自己照亮他人,就是病患能振作起來的最大動力。」、「你們辛苦的配藥,並仔細親切的告訴我們如何服用,這份溫暖才是我們康復的最佳良藥。」等溫暖卡片字句,學子親送感恩卡片給醫護叔叔阿姨,用雙語朗誦心中想對他們說的心意,醫護人員收到皆感受到這份暖心。 東元醫院在感恩節前夕歡慶27歲生日,27年來,一直守護大新竹地區民眾的健康。(記者彭新茹攝) 東元綜合醫院副院長暨康乃薾雙語中小學董事長黃禹仁表示,學子寫下許多對醫護人員的感謝與祝福,聽見學子用雙語朗讀卡片中滿滿的心意,相信能帶給醫護人員心靈療癒,藉此廿七周年院慶活動,再次感謝醫護同仁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仍然堅守崗位,日夜付出照顧病人,完成防疫任務。 康乃薾雙語中小學總校長葉閔傑說,一行人代表全校一千六百多位同學,感謝醫護人員一直以來守護著民眾的生命安全,也讓全校師生能夠安全無虞、健康平安的上學,藉著感恩節慶,學生可以把心中最誠懇、最真摯的感謝直接傳達到前線醫護手中。 東元綜合醫院副院長林鎮宇說,感謝教育體系的主任老師和志工家長幫忙推廣防疫的正確資訊,在校園疫苗接種時幫忙安撫緊張的學生,讓防疫工作更全面有效率地達成,使學生懂得在日常生活中落實防疫,學習如何保護自己和家人,健康就是對醫護人員最好的支持!東元綜合醫院也會努力提供優質的兒科婦幼醫療服務,守護大新竹地區的學童與家人。

Read More

彰化就業中心協助中高齡者就業 6旬露露姐跨世代重返職場

露露姐與青年共事,說故事分享喜悅。(記者黃志炫攝) 記者黃志炫/台中報導 六十二歲的露露姐,身負照顧家庭經濟的壓力,同時很想達成擔任助人的志向,經向彰化就業中心諮詢後,受推介至國家文化資產「彰化鐵路醫院─高賓閣」進行真人圖書館、繪本說故事工作。露露姐表示,工作中有幸能與年輕夥伴一起參與創意規劃的工作,覺得自己都變年輕起來,職場中的世代相處一點都沒問題!跨世代共事已成為企業人才組成的新型態,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銀髮人才資源中心可助您一臂之力。 中彰投分署劉秀貞分署長表示,中高齡或高齡者在職場上面臨諸多挑戰與壓力,例如身體體能的逐漸下滑、高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下擔心原有技能跟不上時代、世代間新語彙造成溝通上的隔閡等,中分署除透過「中高齡職務再設計」協助中高齡或高齡者減輕體能負擔外,另有提供在職中高齡者及高齡者穩定就業訓練補助實施計畫,協助中高齡或高齡者提升自我技能;亦針對青銀職場合作提供多元化的活動內容與成功案例探討,推廣青銀合作觀念,以幫助中高齡或高齡者盡速融入職場並達到世代融合。 曾在海外工作的露露姐,曾經為照顧生病的家人,在事業巔峰時不得不辭去海外工作,照顧家人之餘,她還懷抱著助人的志向,也曾回到學校進修社工學分,期望幫助更多人、回饋社會。後來因生活家計必須重返職場,至彰化就業中心找工作,經就服員就業諮詢後,安排參加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彰化鐵路醫院─樂齡創生&社區共榮古蹟風華再現/共享服務員」,計畫結束後,受到單位的肯定,繼續僱用露露姐至今。 露露姐表示,工作中有幸能與年輕夥伴一起參與創意規劃的工作,如:青銀劇團及Podcast頻道─繪本說故事、真人圖書館等,由青年伙伴強化硬體及媒體行銷,由中高齡伙伴擔任主持人,透過繪本及個人人生故事豐富節目深度,讓兩世代共同學習到口語及肢體表達技巧、數位媒體應用等工作技能,促進世代間不同的交流傳承。露露姐以自身經驗鼓勵待業銀髮者不要怕和青年相處,只要有信心及行動力便能譜出自已的繽紛第三人生!

Read More

無油無慮捐贈健康餐盒 新竹榮服處並與業者簽訂特約商店

鄧毓詳每月捐贈90份無油無慮健康餐盒予新竹地區的榮民眷,持續一整年。(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榮服處廿三日表揚並致贈感謝狀予無油無慮低卡弁當負責人鄧毓詳,感謝該公司捐贈一年份健康餐盒及兌換券予榮民眷,新竹榮服處並與該公司簽署「退除役官兵特約商店」,提供榮民眷優惠折扣。會後,鄧毓詳與新竹榮服處處長沈立忠共同訪視榮民眷家庭,將愛心餐盒即時送達長者家中,分送美味健康與關懷祝福。 鄧毓詳表示,他是無油無慮低卡弁當負責人,係榮民第三代,祖父鄧詩昌是古寧頭戰役英雄,高齡九十多歲,身體硬朗,說話聲音宏亮有力。自幼常聽爺爺以身為榮民為榮,為感謝輔導會及榮服處長期對榮民(眷)的關心與服務,傳承爺爺愛家愛國榮民精神,希望在能力所及內盡一份心力回饋,因經營健康餐盒事業,即以一年份的餐盒及兌換券,捐助服務需要關懷照顧的榮民及眷屬。 鄧毓詳(左2)與沈立忠(左1)親送無油無慮的健康餐盒予榮民眷,讓長輩感到好暖心。(記者彭新茹攝) 沈立忠表示,非常感謝鄧毓詳善心提供每月九十份健康餐盒兌換券,持續捐贈十二個月,榮服處將透過所轄社區服務組長及志工,每月轉送給需要關懷照顧的榮民(眷)及遺孤家庭使用,相信愛心餐盒除了讓他們享受到美味健康外,更能感受到一位榮民老前輩傳承的關懷與溫暖。 沈立忠說,無油無慮與新竹榮服處簽署「退除役官兵特約商店」優惠合約,讓榮民眷、二類官兵憑證或數位榮福卡均可享九折優惠,並歡迎大眾踴躍前往,給予暖心店家支持鼓勵。

Read More

「哈勇家」台中特映 邀請市民進戲院支持優秀原民作品

左起-影視發展基金會副執行長林盈志,新聞局長鄭照新,導演陳潔瑤,市府原住民族委員會主秘楊馨怡,影視發展基金會副執行長周厚君。(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第五十九屆金馬獎落幕,新科最佳導演陳潔瑤帶著執導的電影《哈勇家》於台中舉辦特映會,台中市政府新聞局長鄭照新及原住民族委員會主秘楊馨怡、台中市影視發展基金會副執行長林盈志、周厚君到場同賀。影迷、市民朋友一起進戲院支持優質國片,恭喜和平區環山部落之光林詹珍妹,以新人之姿勇奪最佳女配角,陳導演分享泰雅族的GAGA精神。 鄭照新表示,二0一六年陳導演執導的《只要我長大》獲台中的拍片取景補助,在台中環山部落所拍攝,今年《哈勇家》最佳女配角林詹珍妹出身於環山。「聽說得獎的那刻,部落全體已經放鞭炮慶祝」能夠在金馬獎的舞台上看到原民電影及主創人員發光發熱,台中與有榮焉。 新聞局指出,陳導演繼《只要我長大》後,睽違六年再度帶來感動人心的原住民議題劇情片,首位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的台灣女性導演。陳導演說,她在台中求學、成長,很開心有很多好朋友可以一起看電影。《哈勇家》是一部流著台灣血液的故事,背景設定在宜蘭山上某個鄉村,但也是每個原鄉部落的寫照,真實呈現原民部落文化和家庭價值,GAGA是泰雅族的一種生活觀和價值觀,簡單來說就是「成為一個人該有的規範跟價值」,從禮儀、習俗、規範、禁忌各個面向都包含在內,可說是一種生活態度,這部電影傳達給觀眾GAGA精神。 楊馨怡說,身為一個原住民能夠看到如此優秀、感人且生活化的原民電影,既感動又驕傲。導演透過電影描繪出泰雅族的文化與精神,更多人能瞭解原住民的傳統和特色,希望不只原住民朋友,其他更多的市民、影迷,可以一起進戲院支持優秀的原民作品《哈勇家》。 新聞局說明,電影《哈勇家》在本屆金馬獎表現亮眼,入圍包含最佳劇情片等六項大獎,勇奪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獎。故事描述宜蘭高山上的一個三代同堂泰雅族頭目大家庭,面臨老頭目去世以及土地所有權糾紛等困境,結合台灣社會的選舉文化,探討新舊世代「傳承與改變」的價值觀衝突,述說家庭之間的磨合與凝聚,電影於十一月十一日全台正式上映。

Read More

苗栗龍鳳漁港聯外道路拓寬完工通車

苗栗縣政府與立委爭取中央補助3.7億元經費,辦理竹南鎮龍鳳漁港聯外道路拓寬工程,二十三日舉行祈福通車典禮。 (記者謝國金攝)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苗栗縣政府與立委爭取中央補助3.7億元經費,辦理竹南鎮龍鳳漁港聯外道路拓寬工程,二十三日舉行祈福通車典禮,未來可有效紓解台61線西濱快速道路及龍江街交通壅塞問題。 工務處長古明弘簡報表示,拓寬計畫係利用緊鄰龍江街的龍鳳大排上方空間,加蓋作為道路用地,採預力橋梁單跨不落墩方式從北側跨越大排,盡量減少使用私有土地,同時不影響大排的通洪性能;另將聯外道路最前段100拓寬為10公尺,後段0K+100-500M拓寬為18公尺,同時將橫向的龍江街273巷200公尺長,一併拓寬為15公尺,可銜接國道3號旁已拓寬的路段,徹底解決交通瓶頸。 二十三日祈福通車儀式由礁溪武聖宮的戰鼓與祥獅獻瑞開場,充滿歡樂喜氣;儘管陰雨綿綿各界來賓仍踴躍出席,焚香祝禱後,由祥獅引導徒步通過拓寬路段,宣告全線通車。 縣長徐耀昌表示,龍鳳漁港聯外道路能順利拓寬,要感謝立委陳超明與公路總局團隊的協助,以及嘉鑫營造有限公司在缺工及物價上揚之際,仍戮力展現施工品質與效率,從原訂明年元月初完工,提前到二十三日通車,讓進出龍鳳漁港消費或休閒運動的民眾,不再飽受壅塞之苦。 公路總局第二區養護工程處長劉世桐表示,龍鳳漁港聯外道路拓寬通車,經過多方努力的過程,得之不易,未來有助改善交通並帶動產業發展,同時肯定縣府與營造團隊在重視施工品質下,讓拓寬路段提前通車。他說,公路總局向來重視苗栗的交通建設,近年來挹注苗栗交通建設有48案,補助經費逾57億以上,將來仍會持續合作。

Read More

潮境海灣保育有成 水下攝影優勝作品海科館展出

影像海灣攝影比賽得獎者與評審京太郎合影。(海科館提供)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為了記錄潮境豐富的海灣生態及推廣海洋保育,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與BlueTrend藍色脈動合作舉辦「影像海灣Image Bay潮境水下攝影比賽」,計有六百三十四件參賽作品,經評選後入選十四件優勝作品,即日起在海科潮境智能海洋館二樓展出,民眾可一睹鏡頭下海灣的美麗與海洋生物的特寫! 海科館表示,經由水下好手所攝錄的作品,無論是「廣角組」、「微距組」或是這次比賽新增的「特殊生物行為組」,每張水下拍攝珍貴的照片都可能成為研究人員參考探討棲地、環境變化的參考資訊。各組首獎作品及得獎者分別為由詹品杰以寫實拍攝記錄生態的「夢。境」獲廣角組首獎;微距組首獎則由徐志亮用鏡頭紀錄海洋保育的「海鞭蝦」獲得;而特別生物行為獎則由簡晨宇所拍攝的「抓!兇手就是你!」作品獲得。 廣角組第一名「夢。境」,詹品杰的鏡頭下將潮境水下特色全彙集在一瞬間(海科館提供) 「抓!兇手就是你!」作品紀錄了一隻身上覆滿沙土、大螯末端呈現白色的真綿蟹,背上還扛著海扇。這是攝影師、潛水教練簡晨宇為了協助研究、調查申請夜潛,意外發現真綿蟹用海扇「偽裝」自己的特殊生物行為。簡晨宇提到,身為海洋公民科學家的一員如實紀錄是個使命感,他笑稱以前拍照看到不認識的不一定會拍,但前輩提醒「沒看過的更該拍下來、去了解,或許牠很珍貴。」 微距組首獎作品拍下立體而有空間感的螺旋狀海鞭,上頭還有體長僅約一公分的海鞭蝦棲居,攝影師徐志亮細膩捕捉其眼神、紋路等細節,並利用打燈技巧營造出3D感,而獲得評審團青睞獲微距組第一名。 而「夢。境」在詹品杰的鏡頭下將潮境水下特色全彙集在一瞬間,包含潮境知名軟珊瑚、筒狀海綿,加上盤踞在秘密花園礁頂的玻璃魚、看鏡頭的親人石斑,夢幻場景如「夢裡的潮境」呈現在廣角之下,而獲得獲廣角組首獎。 海科館館長陳素芬指出,透過這個比賽每位參賽者都是海洋公民科學家,他們以水下攝影及呈現的畫面幫助基礎研究資料的建置,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為基隆市首座禁網、禁釣、禁採捕,高強度保護的完全禁漁的保育區,經過各方多年努力,水下生態逐漸恢復生機。透過舉辦比賽獎勵的機制,期盼鼓勵更多水下攝影師用鏡頭一起建構基隆望海巷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生態、環境的真實樣貌。

Read More

前議員唐儀靜社群媒體發布聲明 全力支持昔日對手王錦德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選前最後衝刺,前安南區市議員唐儀靜在社群媒體發布聲明,全力支持昔日選戰對手王錦德,並表示為了讓安南更好、台南更好,放下個人、完成大我。 唐儀靜在二0一八年安南區市議員選戰中,以六票差距敗給同黨吊車尾的王錦德,成為台灣議員選戰史上最小差距的落敗者。民進黨二0二二年直轄市提名初選民調,台南第六選區安南區議員初選四搶三,唐儀靜民調墊底,再度敗北。 唐儀靜說,王錦德對安南區的付出是有目共睹,也是腳踏實地、實際做事的人,這次選戰激烈,王錦德陷入苦戰,所以她挺身而出,勇敢支持王錦德。 唐儀靜不止在社群媒體發布聲明,更陪同王錦德在安南區大街小巷車隊遊行,以行動證明挺安南、挺王錦德的決心。

Read More

中國科大觀管系出版全臺第一本 永續觀光與地方創生之教科書

中國科大觀管系教師群謝理仰、陳瑜如、張金印、羅旭壯(由左至右)等,合力完成全臺第一本有關永續觀光與地方創生之教科書。(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中國科大觀管系教師群出版彙集實務產學計畫出版全臺第一本有關永續觀光與地方創生之教科書,系主任羅旭壯表示,希望此教科書之出版,讓更多民眾及學子體認環境永續之重要性,同時更理解地方創生係國家級之戰略,需要全民更進一步認識。 羅旭壯說,二0二0年開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著實改變每一個人的生活習慣,也改變各行各業的經營管理模式,此書出版的起心動念也是因為全人類對於疫情抗疫給予我們勇氣出版此書,人類的文明應該是累積所有人的智慧,無私的共享一點一滴的不斷地進步,人類的文明也不會被疫情所打倒。 名為「永續觀光與地方創生」,藉觀管系教學、研究、服務、輔導之成效,融入各項產學實務研究計畫,結合理論與實務相互印證,每章節皆融入實務個案,並提出相關問題與討論,希望藉由教育為觀光休閒產業永續發展盡一點心力。 羅旭壯指出,SDGs、ESG、CSR、USR等皆是近幾年重要的發燒議題,與你我都有關,更重要是對於任何事務如能正向且有意義的永續發展,才是當今的王道。孟子描述理想的社會應該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此與孔子云:「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皆是相同的概念,都是強調社會間的愛與關懷,不再只是過去獨善其身的年代。 儘管教科書出版,未來必定在知識學理基礎仍有太多進步的空間,永續教育不能安於現狀,「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地方創生其實早已在日常生活實踐,原來留給下一代最重要的資產,就是你我居住的這塊土地,人們都應當為這塊土地善盡關懷與保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