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走不穩 竟是隱源性中風

醫師黃旭東表示,根據國內外研究,隱源性中風好發於相對年輕的族群,造成的原因相對複雜。(記者吳翊慈攝) 婦電腦斷層發現4期胰臟癌轉移導致中風 醫:病因複雜 好發相對年輕族群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一位年約70多歲的老太太,因出現眩暈、倦怠和步態不穩等症狀至基隆醫院急診就醫,經檢查後發現除了血壓偏高,神經學檢查、電腦斷層報告皆無異常;留院觀察期間經補充輸液及休息後,症狀幾乎完全緩解,但發現心臟酵素有上升情形,疑是非典型心絞痛,立即住院檢查,發現竟是隱源性血栓性中風。 老太太住院後再度發生眩暈,走路容易撞到左側物品等步態不穩的情況,而且使用手機打字時,一直無法點到想要使用的文字,疑似有視覺半側忽略的症狀,身體也出現多處不舒服,體重逐漸減輕,病人愈來越虛弱。經安排腦部核磁共振(MRI)檢查,發現病人雙側大腦,小腦不同腦區、不同血管流域都有散在性的小中風,而腦部、頭頸部血管沒有狹窄或阻塞的表現,神經內科醫師黃旭東初步懷疑病人為心源性血栓性中風;而心臟超音波及24小時連續心電圖檢查,並無發現有心律不整或血栓情形。 緊接安排一系列年輕型中風相關檢查,包含自體免疫、凝血因子、腫瘤標記檢查後,發現一項與胰臟癌相關的指標CA-199異常升高1百多倍,並在腹部電腦斷層(CT)檢查得到證實,為第4期胰臟癌合併肝臟、胃轉移,脾臟腎臟局部梗塞,診斷為惡性腫瘤相關的隱源性血栓性中風。神經內科醫師黃旭東表示,經給予病人抗凝血藥物治療及症狀緩解藥物後,目前狀況已趨穩定並於門診持續追蹤,同時轉介至肝膽腸胃科詳細檢查癌症分期及制定後續治療計畫。 黃旭東表示,隱源性中風與一般中風的症狀大同小異,根據國內外研究,隱源性中風好發於相對年輕的族群,造成的原因相對複雜,包括潛在有心臟、血管方面疾病未被發現者,家族有不明原因中風具遺傳史者,本身有血液疾病、癌症或自體免疫疾病者都屬於高危險群。

Read More

硫胺明注射液變色 回收15萬支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食藥署3日指出,根據最新藥品回收訊息,治療維他命B1缺乏症的「硫胺明注射液50公絲」,原本應該是透明澄清,但接獲醫院通報部分藥品變成淡黃色,將於3月21日前回收共2批、15萬支。 食藥署公布藥品回收訊息顯示,安星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所生產的「硫胺明注射液50公絲THIAM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50MG “ASTAR”」,批號2204142、2103112的產品,因接獲藥品不良品通報,啟動回收。 食藥署表示,此藥品主成分是維他命B1,本來就容易受到光或是外界環境影響而產生變色,當初要求規格為透明澄清,但接獲醫院通報,指院內藥品變成淡黃色。 調查發現,藥廠內的庫存品,部分也有類似變色情形;業者須於3月21日前,回收2批、共15萬支,並應繳交回收成果報告書及後續預防矯正措施。 食藥署指出,硫胺明注射液50公絲健保年度用量約2.7萬支、市占率約15%,這次回收的數量應不至於影響市面用藥,對用藥有疑慮者應儘速回診與醫師討論,處方其他適當藥品。

Read More

花東首例 震波治療鈣化心血管

花蓮慈濟醫院成為全台第3家、東部第1家引入「血管內衝擊波鈣化處理技術」的醫療院所,並在今年2月完成東部首例手術。(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研究顯示,冠狀動脈血管的狹窄程度與鈣化程度成正相關,而冠狀動脈的狹窄可能導致心絞痛或心肌梗塞風險增加。為讓血管嚴重鈣化而難於用心導管植入支架的患者,提供繞道手術以外的選擇,以及免於往後僅能仰賴藥物控制病況不惡化的隱憂,花蓮慈濟醫院為全台灣第3家、東部第1家引入「血管內衝擊波鈣化處理技術(簡稱IVL)」的醫療院所。副院長王志鴻表示,這項技術和儀器的引進,不僅相對其他治療手段更安全、有效,還能大大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 IVL對動脈的壓力很小,對中度或高度心血管鈣化的病人來說,是目前相對其他治療方式更安全的選擇。王志鴻表示,血管分為內中外3層,如果只有內層病變,鈣化的部分沒那麼厚,就可以用旋磨處置;但若連中層都已經鈣化,不僅旋磨頭無法磨到,在使用氣球擴張的情況下,因動脈中的圓周鈣能夠抵抗高壓,反而可能造成軟組織受傷。而利用IVL震波打鬆鈣化的血管後,就可以讓支架適當地擴張,支架的長期效果也較好。 61歲的連先生自去年10月開始,因感受體力明顯下滑且容易喘,至花蓮慈院心臟內科檢查,發現3條冠狀動脈中已有2條出現嚴重鈣化。一般人的冠狀動脈是左邊2條、右邊1條,而連先生病變的2條血管都位於左側,並且相對右邊血管更大。 心臟內科王惠生醫師指出,當血管鈣化,常見的治療方式是利用「氣球擴張術」撐開血管再置入支架,若是氣球無法擴張,則可以使用「鑽石旋磨術」高速打磨動脈壁中的鈣斑塊,但若是遇上嚴重的血管高度鈣化患者,兩種治療成效都會減低;連先生於去年12月接受氣球擴張術,卻因病變過於嚴重,即使高壓力氣球都撐破了,鈣化也沒有任何鬆動。 今年2月,花蓮慈院完成東部首例使用IVL治療的手術,在心臟內科團隊的默契配合和經驗下,順利於3個小時內完成連先生兩條冠狀動脈的支架置放。連先生也成為院內第一例使用IVL的個案,後續恢復情況十分良好。

Read More

女公關拒出場 酒客6刀奪命

陳姓男子至酒店消費疑欲帶女公關出場遭拒,竟在包廂內狠刺她六刀索命再自戕。(記者孫曜樟攝) 持水果刀包廂內行凶 女頸部、腹部遭刺傷重不治 凶嫌自戕2刀被救回送辦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五十六歲陳姓男子為北市錦州街一家酒店常客,三日清晨七點疑欲帶二十九歲張姓女公關出場遭拒,竟持水果刀在包廂內狠刺張女頸部、腹部六刀,再自戕胸、腹部二刀,店內服務生聽到張女慘叫聲入內查看,發現張女已倒在包廂廁所,警方接獲報案趕到後,即將二人送醫,但張女仍因傷重不治,陳嫌將在偵訊後依殺人罪送辦。 警方調查,陳姓犯嫌近來常至北市錦州街上某制服酒店消費,且每次去喝酒都會點被害張女坐檯,疑似在追求張女,二日晚間八點左右,陳嫌再前往消費,因當時張女還未到,陳嫌遂先點其他二名小姐陪酒,直到十點多張女到店,陳嫌便點張女進包廂坐檯。 陳嫌與張女一直喝到三日清晨七點,包廂外服務生突然聽到包廂內傳出張女慘叫聲,遂進入查看,不料,卻看到張女已倒臥在廁所內,且血流滿地,而陳嫌則是坐在沙發上,身上也有刀傷,服務生嚇得趕緊向中山警分局報案。 轄區中山二派出所員警趕到場後,先叫救護車將二人送往馬偕醫院急救,隨後在廁所內找到一把染有血跡的水果刀,急救院方在張女身上發現頸部有二處刀傷、腹部有四處穿刺傷,而陳嫌則是左胸與腹部各有一處刀傷,張女雖經急救但最後仍因傷重不治死亡。 陳嫌經治療後已無生命危險,警方則在三日下午把他押回派出所,進一步調查殺人動機,警方在偵訊後將他依殺人罪嫌移送檢方偵辦。 (珍惜生命,自殺防治專線請打一九九五。)

Read More

男精神差又變胖 睪固酮低下作祟

奇美醫泌尿外科結合營養科門診,提供男性更年期個人化睪固酮低下飲食建議,吃出健康。(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45歲張姓男子近幾個月明顯感受體力下降、常精神不濟,工作易疲累,且身材逐漸走樣變胖,奇美醫診斷為俗稱男性更年期的「睪固酮低下症後群」,經跨科合作給予適當睪固酮補充治療、飲食衛教及運動,幾個月後症狀明顯改善,睪固酮數值逐漸回到標準值以上。 奇美醫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謝昆霖表示,近幾年男性健康議題漸被重視,根據國外籍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相關研究,睪固酮低下在男性族群的盛行率約5~20%。隨著衛教資訊流通,近來許多熟男在遇到睪固酮低下相關症狀後都會有所警覺,一方面透過美國聖路易大學老化男人睪固酮低下問卷自我檢測,一方面也會到泌尿科抽血做確定診斷。 謝昆霖表示,目前睪固酮低下治療主要以藥物為主,包括注射型針劑、凝膠(經皮吸收或鼻黏膜吸收)等,大部分幾個月療程會改善。 睪固酮是身體分泌重要的荷爾蒙,會隨著年紀、日常作息、身體狀態、其他慢性疾病而影響,因此生活型態調整對睪固酮低下病人也是重要的課題。謝昆霖提醒這類病人需要加強運動、減肥減脂、控制3高、睡眠充足,另攝取適當飲食對睪固酮提升也有所協助。 謝昆霖說,睪固酮低下就像是男性健康的核心,跟許多慢性疾病包括代謝症候群、骨質疏鬆、肥胖、睡眠障礙等息息相關,且這些相關性都是雙向且惡性循環,國外研究發現如果單純利用飲食控制改善病人體重10%後,追蹤睪固酮發現有提升效果,甚至回到標準值以上。 奇美醫營養科設有營養諮詢門診,針對特定疾病例如肥胖、代謝症候群等給予個人化營養衛教。因此謝昆霖從2023年開始與營養科合作,把適合的男性更年期病人轉介至營養科門診,跨專科聯手於衛教時針對病人不同的身體條件,給予個人化睪固酮提升的相關飲食建議。

Read More

酒商逃稅7億多 首波起訴25人

台中地院裁定國泰洋酒負責人劉榮祺以一億元交保,劉榮祺(中)在親人攙扶下,二月十六日獲釋離開台中看守所。(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知名酒商國泰洋酒負責人劉榮祺涉嫌金錢豹、金麗都系列等四十七家酒店勾結,以俗稱「跳開發票」手段隱匿最高百分之二十五稅額,檢調一月大規模搜索、密集偵辦查帳,發現漏報逃匿稅額七億多元,台中地檢署三日第一波偵結依逃漏稅、商業會計法起訴劉、六間酒店業者二十五人,包括已經認罪,繳納一億元交保金的國泰洋酒公司董事長劉榮祺,以及包括六家八大行業的負責人、會計等,並聲明法院沒收犯罪所得共五億多元,至於金錢豹等知名酒店,預計第二、三波起訴。 劉榮祺一月鄭重向社會大眾致歉。檢方偵查中也向法院聲請停止羈押,劉二月十六日由律師、家屬繳納天價一億元交保金後,從看守所獲釋放。 檢方經查核認定以特種飲食業的營業稅稅率百分之二十五計算,被查獲的四十七家酒店一共逃漏「營業稅」稅額五億六千八百多萬元、「營利事業所得稅」稅額二億一千多萬元,犯罪所得總共七億七千九百多萬元。 台中地檢署經密集偵查、提訊被告並偵訊數十位酒店業者、經理、會計,以及持續十一天和國稅局團隊密集查帳後,昨日完成第一階段偵結,起訴國泰洋酒負責人劉榮祺、金麗都等六間酒店共二十五人。

Read More

肥胖影響心理健康 應減少歧視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肥胖被定義為一種慢性病,研究顯示亦與憂鬱有關連性。國健署指出,若將肥胖汙名化,不僅影響個人的身心健康,甚至會降低尋求專業醫療團隊協助的意願。呼籲大眾減少歧視與汙名化,讓健康生活型態與體重管理生活化與普及化。 世衛已將肥胖視為慢性疾病。由於成因複雜,除了飲食和身體活動因素外,也受到基因、心理健康和外在環境等因素影響,往往不只是個人問題,所以若將肥胖汙名化,不僅影響個人身心健康,甚至會降低尋求專業醫療團隊協助的意願。 根據台灣肥胖醫學會「全台肥胖認知調查」,發現全台近半數國人不清楚肥胖定義,正在減重民眾僅14.7%尋求專業協助。肥胖會引起許多共病症,不僅增加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風險,也和退化性關節炎、憂鬱、不孕症等有關。 國健署長吳昭軍建議家人一同調整生活型態,是健康體位管理的好方法,並提出「減少甜食及含糖飲料,攝取均衡健康飲食」、「增加動態生活,降低每日觀看螢幕時間」,以及「充足睡眠,每天至少睡眠8小時」等3要點。

Read More

本土+1.3萬微升 整體疫情仍續降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灣3日新增1.3萬多例COVID-19本土個案,與上週同天相比增幅約3%。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說,過了228連假,COVID-19疫情在連27天下降後,又出現微幅上升,但整體疫情仍呈現下降趨勢。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3日新增1萬3532例本土病例、62人死亡;境外移入則新增281例。 羅一鈞表示,這次新增確診數,與上週同天相比微幅上升,增幅約3%,也是自本土疫情從2月4日起連續下降以來,出現微幅上升。 除228連假延遲通報的回補效應外,羅一鈞說,受連假人潮影響,收假後2、3天才開始出症狀,但仍低於原本預估連假後恐增加到1.5萬到2萬之間,整體疫情呈現下降趨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