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師黃旭東表示,根據國內外研究,隱源性中風好發於相對年輕的族群,造成的原因相對複雜。(記者吳翊慈攝)
婦電腦斷層發現4期胰臟癌轉移導致中風 醫:病因複雜 好發相對年輕族群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一位年約70多歲的老太太,因出現眩暈、倦怠和步態不穩等症狀至基隆醫院急診就醫,經檢查後發現除了血壓偏高,神經學檢查、電腦斷層報告皆無異常;留院觀察期間經補充輸液及休息後,症狀幾乎完全緩解,但發現心臟酵素有上升情形,疑是非典型心絞痛,立即住院檢查,發現竟是隱源性血栓性中風。
老太太住院後再度發生眩暈,走路容易撞到左側物品等步態不穩的情況,而且使用手機打字時,一直無法點到想要使用的文字,疑似有視覺半側忽略的症狀,身體也出現多處不舒服,體重逐漸減輕,病人愈來越虛弱。經安排腦部核磁共振(MRI)檢查,發現病人雙側大腦,小腦不同腦區、不同血管流域都有散在性的小中風,而腦部、頭頸部血管沒有狹窄或阻塞的表現,神經內科醫師黃旭東初步懷疑病人為心源性血栓性中風;而心臟超音波及24小時連續心電圖檢查,並無發現有心律不整或血栓情形。
緊接安排一系列年輕型中風相關檢查,包含自體免疫、凝血因子、腫瘤標記檢查後,發現一項與胰臟癌相關的指標CA-199異常升高1百多倍,並在腹部電腦斷層(CT)檢查得到證實,為第4期胰臟癌合併肝臟、胃轉移,脾臟腎臟局部梗塞,診斷為惡性腫瘤相關的隱源性血栓性中風。神經內科醫師黃旭東表示,經給予病人抗凝血藥物治療及症狀緩解藥物後,目前狀況已趨穩定並於門診持續追蹤,同時轉介至肝膽腸胃科詳細檢查癌症分期及制定後續治療計畫。
黃旭東表示,隱源性中風與一般中風的症狀大同小異,根據國內外研究,隱源性中風好發於相對年輕的族群,造成的原因相對複雜,包括潛在有心臟、血管方面疾病未被發現者,家族有不明原因中風具遺傳史者,本身有血液疾病、癌症或自體免疫疾病者都屬於高危險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