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農大富賞螢趣 花專車接駁

夜訪大農大富平森園區,欣賞夢幻螢光美景。(花蓮林管處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一年一度的「螢漫平森─大農大富賞螢趣」預約購票已經開始,今年賞螢季從三月十一日至四月九日,長達一個月的時間,於花蓮光復鄉的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舉辦,適合親朋好友相約來一場小旅行,在森林中欣賞螢漫平森的視覺饗宴。 「大農大富賞螢趣」活動含賞螢導覽、活動保險,以及精選社區好物伴手禮。伴手禮皆來自大農大富周邊社區及部落,讓參與民眾欣賞全台最早、最大的螢光海之餘,還能將在地的風土故事帶回家品味。賞螢活動每日規劃三個時段,其中平日第一梯次提供「螢光攝影服務」給有專業攝影需求的攝影愛好者。為了降低生態的干擾,維持賞體驗的品質,每日賞螢活動皆有人數上限,並採線上購票預約方式入場。 今年賞螢季也延續「賞螢專車」服務,提供參與民眾花蓮市區到大農大富來回專車接送,購買專車方案即贈送當日賞螢免費體驗券及在地社區好物伴手禮。賞螢專車停靠點含美侖飯店、福容飯店、翰品酒店、東大門夜市、花蓮火車站及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螢光巴士每週五、週六準時發車,清明連假期間亦提供加班車次服務,賞螢專車也採線上購票預約方式搭乘。 花蓮林管處結合不同主題規劃體驗活動,與花蓮縣政府、花蓮縣天文協會合作,加碼推出「銀河.螢河」賞螢觀星主題活動,預計三月十七、十八、二十四、二十五日辦理四梯次;另針對親子客群推出「平森好食光」,結合白天食農教育與賞螢體驗,預計四月一日辦理一梯次,加碼活動於活動前二週上線報名。

Read More

礁溪螢火蟲季 4月迎賓

素有「火金姑的故鄉」之稱的小礁溪,四月一日起登場。(記者林坤瑋翻攝)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礁溪鄉公所將於三十一日,於匏崙村小礁溪辦理「二0二三火金姑的故鄉─小礁溪」媒體踩線團,邀請媒體朋友進行賞螢路線踏勘體驗。由於免費導覽的名額有限,往年報名場場秒殺,礁溪鄉公所今年特別幫遊客規劃「線上語音生態導覽」服務,到場掃QR code,即可透過手機聆聽。 素有「火金姑的故鄉」之稱的小礁溪,是宜蘭第一個透過公私協力打造的賞螢區,每年賞螢季吸引大批遊客,就連飯店業者也搶著帶客人夜觀螢火蟲。 礁溪螢火蟲季為每年四到六月晚間上演大約五十分鐘的螢火蟲閃光秀,帶領民眾進入小礁溪這乾淨、無害的自然生態的場域,一睹「火金姑」的風采。 礁溪鄉公所表示,螢區位於道路旁,公所努力打造適合螢火蟲生長及繁殖的環境;近年來把螢火蟲出沒路段的路燈全換成「紅光」,關掉附近路燈,除了能讓民眾了解螢火蟲自然生態,也能看見滿山遍野的螢光小精靈。 鄉公所指出,今年免費導覽於四月六日中午開放線上預約報名,提醒四月一日至五月三十一日每天傍晚五時至晚上八時進行交通管制,管制路段自匏杓崙路一三七之三號至小礁溪橋(小礁溪一號橋上方約三百公尺以上路段),四月廿二日至五月七日的每週六、日共六天,每天有二個導覽點同時進行螢火蟲保育導覽解說,歡迎遊客安排螢火蟲之旅。

Read More

原民族語保母徵選 即起報名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為推動全族語幼兒托育,落實族語學習家庭化、社區化,市政府一一二年度預計新增四名原住民族語保母,即日起至二十四日止受理報名。除可領托育補助外,表現優異還可獲額外獎金。 原民會表示,第一次新進族語保母徵選,預計四月七日於市政府永華市政中心辦理族語口試測驗。族語保母錄取後需參與原住民族委員會辦理托育訓練課程並結業者,始能進行托育幼兒並申請補助金,每托育一名幼兒,依級別每月可領取二千元至四千元補助金。 原民會主委白惠蘭表示,鼓勵族人家中有零至五歲未就學幼兒且能說流利族語之祖父母或父母,踴躍報名參加新進保母甄選,除了每月可領取托育補助金外,如獲選原住民族委員會全國原住民優秀族語保母、族語幼兒,將受邀表揚且獲得額外獎勵金。希望透過族語保母堅持以族語和幼兒互動,在耳濡目染的情境下,更能自然而然的學習族語。

Read More

黃敏惠訪日本 推廣嘉市觀光

黃敏惠市長(右)拜會日本旅行社長小谷野悅光,互贈禮物。(嘉義市政府/提供)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睽違四年,嘉義市政府再度與「日本旅行」旅行社,強強聯手力拚台日觀光!黃敏惠市長六日率團出訪日本,在東京食品展開幕之前,一下飛機立刻拜會「日本旅行」旅行社,由社長小谷野悅光先生以及市府在日本的市政顧問江明清先生親自接待。 黃敏惠市長很高興再次見到老朋友,並親手送上此行赴日參展業者的十二項好禮,黃敏惠市長表示,疫情雖然使雙方的合作暫擱,但溫暖的情感交流讓重啟合作有更好的基礎。小谷野社長並當場表示下個月就會請負責台灣旅遊部門主管回訪嘉義市,為雙方合作做好準備。 日本旅行社長小谷野悅光先生表示,嘉義市是國際知名景點阿里山的入口城市,擁有很好的地理條件,加上人文底蘊深厚,人情味十足,傳統美食平價又美味,具有台灣小城的溫暖魅力。 這次除了交流拜會外,也希望能廣泛且深入的推廣嘉義市觀光旅遊商品,並在八日下午由三位產品規劃及採購部門主管到東京食品展嘉義市攤位與業者交流,積極促成後續合作的機會。 建設處表示,「日本旅行」旅行社是日本歷史最久的旅行社,主要經營日本國內旅遊市場,日本旅行NTA曾於二0一八獲得旅遊業界顧客滿意度第一名,是日本人出外旅遊時最常使用的旅遊服務平台。

Read More

2水庫連動 曾文供水不只21天

曾文水庫與烏山頭水庫連動,用心調度每一滴水。(記者張淑娟攝) 南水局澄清傳言 強調與烏山頭水源聯合運用 非以單一水庫計算 記者張淑娟∕楠西報導 針對日前傳出曾文水庫蓄水量只能供水廿一天?對此,南水局強調,曾文與烏山頭水庫水源為聯合運用,並非以單一水庫蓄水量與每日放水量計算,且早已啟動抗旱計畫。 南部地區已久旱未雨,曾文水庫蓄水量跌破兩成,外界卻傳出依照每日用水量,曾文只夠供應二十一天,該訊息為誤導民眾。南水局表示,受極端氣候影響,南部地區的集水區將近六百天無大雨,是三十年來新低,南部各水庫的蓄水率也紛紛跌至五成以下,緊鄰烏山頭的曾文水庫只剩不到兩成,不過因曾文水庫和烏山頭水庫是連動的,目前兩水庫相加,還有一億三千多萬噸,以每日台南地區一百萬噸的用水量來看,「絕對不會是廿一天」。 此外,南水局也把握水庫低水位,擴大曾文、南化、仁義潭等水庫清淤,即請第五、六河川局開口契約廠商支援仁義潭、曾文及南化水庫,擴大清淤作業量能,已於三日展開相關作業,預計可再擴大清淤三十六萬方。 南水局表示,曾文、南化、白河、烏山頭及牡丹等南部水庫,去年庫容比前年增加近一百八十八點五萬立方公尺,清淤已成為讓水庫永續、增加抗旱韌性的重要措施,今年水庫清淤目標更提升至一千八百七十一萬立方公尺,同時利用上半年枯水期水庫低水位階段,統計至二月底已清淤一百五十七萬立方公尺,執行率達百分之一百七十八。

Read More

受傷黑琵無力覓食 救援送醫

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副總幹事黃永豐在學甲濕地旁邊魚塭,救援一隻翅膀受傷的黑琵。(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提供) 記者黃文記∕學甲報導 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副總幹事黃永豐在學甲濕地旁邊魚塭監控一隻翅膀受傷的黑面琵鷺,七日發現牠的體力已經無法負荷、覓食,立刻通報市府農業局協助派人捕捉送醫治療,希望讓牠受到良好照顧,該會幹部對於黑面琵鷺的保育照顧等備受好評。 黃永豐一個多星期前就發現魚塭中有一隻受傷的黑面琵鷺,原本活動力及覓食情況都相當良好,七日發現牠的體力有點支撐不了,已經無法覓食,立刻通報農業局協助,與特生中心七股站人員進入魚塭進行捕捉,準備送醫治療。 黃永豐表示,原本癱軟在魚塭岸邊的黑面琵鷺,竟然被驚嚇起身逃跑,因為翅膀受傷無法飛行,經過他們合力圍捕下順利捕獲上岸;初步發現翅膀有受傷、右翅斷裂,緊急送到台南慈愛動物醫院治療,經陳培中醫師確定該黑琵翅膀骨折,而且穿刺皮膚,已經初步處理包紮,隨後轉送特生中心集集站做後續復健處理。 農業局保育科長朱健明表示,這隻翅膀受傷骨折的黑面琵鷺,可能飛行時不慎撞擊電線等不明物品,造成翅膀受傷骨折,治癒後若經獸醫師評估可進行野放,將於發現處進行野放,若無法野放將協請頑皮世界野生動物園收容站長期間收容安置,希望讓牠受到良好照顧,也感謝生態保育學會志工幹部、慈愛動物醫院及特生中心對於黑面琵鷺的保育照顧等。

Read More

六堆運動會 聖火點燃遶境

六堆運動會由客委會副主委周江杰(前排中)將聖火分火給各鄉區代表後,隨即展開高屏十二鄉區遶境工作。 (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第五十八屆六堆運動會將於三月十一、十二日在屏縣萬巒國中登場,客委會副主委周江杰、屏東縣府客務處長李明宗、大會會長萬巒鄉長林國順及六堆各鄉區首長八日上午齊聚六堆忠義祠引燃聖火,展開高屏六堆十二鄉區遶境工作,為六堆運動會揭開序幕。 聖火引燃儀式遵循古禮,由禮生宣讀祝禱文並請忠勇公庇佑運動會一切順利,再由六堆忠義祠主委黃文智為第五十八屆六堆運動會引燃忠義祠的聖火母火,緊接著由客委會副主委周江杰將聖火母火傳遞給主辦單位先鋒堆萬巒鄉及分火給六堆各鄉區代表,聖火隊由忠義祠出發行經萬丹鄉萬泉寺及內埔鄉六堆天后宮等六堆人心目中重要的三聖地,隨後展開高屏六堆十二鄉區遶境工作,將六堆群體文化重要記憶傳承下去。 六堆運動會由客委會副主委周江杰(中)在忠義祠引燃聖火母火。(記者鄭伯勝攝) 客委會副主委周江杰表示,第五十八屆六堆運動會在萬巒鄉舉辦,期望後生子弟持續承擔起傳承六堆文化的重責大任,更傳承忠勇公的忠義精神。 六堆運動會聖火遶境為期三天,在行經高屏六堆十二鄉區時,各鄉區居民均熱情迎接聖火,聖火將於三月十一日運動會開幕式式點燃,歡迎全國民眾到場感受六堆人對文化傳承的用心和熱情。

Read More

東口工作站守護烏山頭每滴水

東口工作站有一群認真的守水員和志工,站長林志成(右一)樂於接棒守水員。(記者張淑娟攝) 八田與一規劃設計 多年來守水人與志工默默堅守崗位 記者張淑娟∕楠西報導 曾文水庫內有個早在民國9年八田與一規劃的東口工作站,站內有一群守水人和志工,他們認真守著每一滴到烏山頭水庫的水,如今每天有480萬噸水由東口至西口要灌溉雜作,將持續至15日止。 目前東口工作站站長林志成與在水利會工作一甲子以上的前站長鄭清禶、志工江俊典及一名站內人員,每天都兢兢業業的守在東口,一旦烏山頭來電需要放水,他們就開始操作,堅守崗位,如同站內那株應是由八田與一種下的百餘年九重葛一樣,熱情的開著美麗的花,藤蔓早已布滿了整座涼亭,粗獷的樹幹更記錄著它在東口的長久歷史。 林志成表示,目前水相當珍貴,曾文水庫的水已低至18%,不過雜作正需要水,所以東口正放水透過新烏山嶺幹道至西口,每天480萬噸水,預計放2000萬噸到西口做灌溉用途。楠西區照興里長江森原也總會來關心著,日前才知里內有個東口工作站,更有一群人默默守著,他也抽空前來感謝守水人的用心。 前站長鄭清禶表示,日本水利技師八田與一為了沒有源水的烏山頭找水源,特別規劃設計東口工作站,把曾文溪的水引至烏山頭,民國9年八田與一來到了這個人煙罕至又沒有路通的東口,種下九重葛,而八田與一相當厲害,可以在嘉南平原規劃如此完善的灌溉渠道確實不容易,而這個東口工作站更不得了,不過當年在挖引水隧道時,也犧牲不少人,蓋了10年,3216公尺長的引水隧道總算蓋成了。

Read More

高雄國際發明展 正修科大摘金 

正修AIOT壓縮分類機器人,高雄國際發明展摘金。(記者蔣謙正翻攝) 記者蔣謙正∕高雄報導 正修科大資管系由李春雄教授帶領的團隊參加高雄國際發明展競賽,以「開發AIoT壓縮垃圾及自動分類器」創作摘金,獲獎資管研究所一年級同學蔡雅竹謙虛的說,很感謝評審的肯定,希望未來能將更多AI影像辨識、IoT物聯網技術結合,讓民眾生活更走向綠色空間,達到最有效的資源回收再利用。 「智能壓縮垃圾桶」主要透過AI影像辨識技術,讓公共區域更方便控管垃圾量,有效辨別垃圾及資源回收分類,讓廢棄物變資源,透過AI模組分辨資源垃圾及非資源垃圾分類功能,達到垃圾減量目的。 獲獎同學蔡雅竹指出,「AIoT壓縮垃圾及自動分類器」作品的設計理念來自日常生活中,垃圾分類種類繁多,一般民眾無法分辨一般垃圾及資源回收的現況,便著手設計納入影像辨識並結合壓縮功能的AIoT壓縮垃圾及自動分類器,藉以達到最有效的分類和空間運用。 指導老師李春雄說,利用智慧技術開發「智能壓縮分類垃圾桶」,主要結合多項感測器及馬達,由AI人工智慧判別技術,判斷垃圾是否為資源回收,再透過IoT模組功能通知清潔人員收垃圾、記錄丟垃圾的人員資料。 他說,機械手臂以伺服馬達帶動壓縮及分類功能,運用超音波感測垃圾量及靠近垃圾桶的人員。

Read More

老站長退休後繼續當志工 鄭清禶樂當一輩子守水員

東口前站長鄭清禶雖已退休,仍當了東口十年的志工。(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專訪 擔任守水員近半世紀的烏山頭分處東口工作站站長鄭清禶,退休後仍在站裡當志工,至今十多年,他每天還是喜歡到工作站,說說以往的故事,看著大家每日認真守著東口,鄭清禶表示,樂於一輩子都當守水員。 鄭清禶表示,在未到東口工作站工作時,先在玉井工作了廿年,直至民國六十年才來到東口工作站,那時曾文水庫還未建好,曾文溪的水就透過東口引至西口灌溉嘉年平原;當時東口交通不方便,想與外界聯繫都要翻山越嶺;想日本時代八田與一來到這個地方,是鳥不生蛋的所在,卻創設嘉南平原最重要水利設施,令人不得不佩服。 鄭清禶於民國一0三年退休,但至今近十年仍在東口工作站擔任志工,他回憶以前要打開閘門,得靠山上那兩大口水池接引山泉水,再靠著水的衝力把閘門打開,放水和鎖水,一口氣要開十六個水門,是非常浩大的工程,不像現在連動式,一按鈕就開合。 雖然以往東口的工作繁重許多,但鄭清禶看著工作站內每一事物都相當熟悉,尤其是那株樹百歲九重葛,相信是八田與一來到此處種下,原本有兩株,一株已逝,剩下這一株繁花並茂,期望能活得長長久久。還有一台由日本運來的發電機,那可是當年在東口工作的人用電最重要的來源。 鄭清禶有數不清的故事,他說,以前接到放水的電話就開始忙碌,放水之後,關水電話一來,又要忙碌一陣子,就這樣忙中老,歲月在流水的轉動中逝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