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尚】有溫度的暖心服務!「燒肉中山」從味蕾開啟日本和牛盛宴

美味牛肉碰上高溫鐵網,陣陣香氣誘人。徐力剛攝影 記者徐力剛/台北報導 近年台北燒肉市場競爭激烈,想要異軍突起可不容易,北市人氣名店「燒肉中山」以美味日本和牛餐點,加上有溫度的細膩服務,交出漂亮成績單,餐廳坐擁高樓層絕佳位置,大快朵頤之餘還能欣賞落日晚霞餘暉,美食美景一次滿足。 )「日本和牛後臀上蓋」油花豐富,玫瑰色肉質讓人垂涎欲滴。徐力剛攝影 在台北想吃到美味燒肉,除了找對店家,你還需要點好運氣。「燒肉中山」座落北市精華區ATT 4 FUN,高樓層能遠眺大台北夜景,幾乎需提前一個月訂位,日落時分造訪餐廳,跟隨魚貫人潮走入電梯,映入眼簾是一抹藍、金典雅裝潢與櫻花造景,宛如穿越到日本的既視感,來到室內,寬敞用餐環境伴隨大片落地玻璃窗設計,橘紅色夕陽漫天襲來,信義區建築也換上繽紛燈光,讓人期待起今晚餐期。 「日本山形和牛紐約客佐椪柑」肉質細緻美味。徐力剛攝影 燒肉要想吃的好,點餐是門重要學問,「燒肉中山」貼心將菜單分為套餐(Combo)與單點(Single)兩大類,首次用餐的人建議從套餐嚐起,身為嗜肉一族,可選擇22oz「雙人大師套餐」能一次品嚐日本和牛、澳洲與美國牛三種風味,自然成為今晚首選。 服務人員Adden貼心講解食材,透過專業燒烤手法做出一道道美食。徐力剛攝影 享用日本和牛前,餐廳貼心從輕量級選手澳洲牛舌開始,讓味蕾逐漸甦醒,「和牛舌芯·極上厚切」精選厚度約1公分牛舌,燒烤至外層微焦,切面呈淡粉色澤,入口彈牙軟嫩,無需蘸醬就很好吃。當「極上黑安格斯牛小排·塊燒」遇上高溫鐵網,現場瞬間香氣四溢,手工切成塊狀,7分熟口感最佳,一口咬下,肉汁伴隨牛肉香氣直衝腦門,建議原味或搭配海鹽享用,別有一番韻味。 「日本和牛·神秘食物」清爽高湯,降低和牛油膩感。徐力剛攝影 隨著餐期來到高潮,依序端上「日本和牛·極上霜降」、「日本和牛·霜降」、「日本和牛·赤肉」等三道主食,其中「日本和牛肩胛小排」選用鹿兒島A5等級和牛為食材,大理石斑紋油花肥美,帶有厚度牛肉在鐵網上滋滋作響,配上少許柚子胡椒添香,能嚐到鹿兒島和牛經典肉感與風味,層次很豐富。 「和牛舌芯·極上厚切」精選厚度約1公分牛舌,口感彈牙。徐力剛攝影 「日本和牛板腱」則與洋蔥碎一起燒烤,略帶辛辣口感的洋蔥能降低和牛油膩感,搭配現煮日本越光米飯享用,滋味鹹中帶香很迷人。神秘嘉賓「日本和牛·神秘食物」初登場,現烤和牛肉質細緻,專人現場澆淋上滾燙高湯,滑嫩牛肉配上爽脆日本京水菜,再來上一口熱湯,讓人打從胃裡暖和起來。 創意料理「醉翁之意·雞松阪」讓人一試難忘。徐力剛攝影 今晚餐點高潮由「日本和牛後臀上蓋」奏響,厚切牛排油花分布均勻,服務人員Adden以專業手法,透過大火兩面呈現焦糖色澤,再利用高溫封住兩側緊緊鎖住肉汁精華,一刀切開,玫瑰色牛肉讓人垂涎欲滴,滿滿肉香在口腔爆開,和牛豐厚油脂包裹舌尖,讓人意猶未盡。另道「日本山形和牛紐約客佐椪柑」也讓人驚豔,爽滑牛肉先以自製水果燒肉醬醃製,淡淡果香更能體現肉質風味,簡單卻不簡單。 「燒肉中山」裝潢充滿濃濃日式氛圍。徐力剛攝影 隨著餐期來到尾聲,端上創意料理「醉翁之意·雞松阪」,選用雞脖的松阪部位入饌,出餐前以紹興酒、水果燒肉醬醃製入味,小火慢烤至全熟搭佐烤鳳梨品嚐,鳳梨香氣與肉香完美融合,輕盈的美味讓高昂的味蕾緩和起來。 現烤燒肉搭配2款特製醬料享用。徐力剛攝影 美食最能撫慰人心,加上服務人員專業講解,更讓餐期增色不少。高空景觀餐廳「燒肉中山」的美好來自於好的食材與有溫度的服務,透過一道道佳餚盡情徜徉在美食之海,搭配全程細心燒烤服務,能近距離與服務人員相處,讓一餐飯吃得有意義。 ※提醒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Read More

竹市府公佈新人事 社會處、行政處、文化局新任首長將上任

竹市府公佈新人事,圖為社會處新任處長黃佳婷。(圖由新竹市政府提供)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政府十日公布新一波小內閣人事任命,社會處新任處長由原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科長黃佳婷接任,行政處新任處長由曾任台中市政府新聞局長吳皇昇接任,文化局新任局長由台中國家歌劇院評鑑暨評議委員、藍天空劇團藝術總監錢康明接任。 社會處新任處長黃佳婷,四十四歲,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原任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科長,具豐富的青年議題與審議民主推動經驗,並長期關注青年與兒少權利,曾負責社區發展、地方創生,與青年事務財團法人輔導工作,對社會議題的複雜性有深刻體認及掌握。 黃佳婷的專業資歷將有助各類社區發展計畫、鼓勵社會服務,其審議民主的推動經驗也能為老幼、身障、弱勢等市民群體提供接地氣、更暖心的服務,預計三月三十一日上任。   竹市府公佈新人事,圖為行政處新任處長吳皇昇。(圖由新竹市政府提供) 行政處新任處長吳皇昇,三十八歲,政治大學政治學碩士,曾任台中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台中市政府新聞局局長,吳皇昇早期也曾在民意代表單位從事基層服務多年,熟悉為民服務業務及公務體系運作。其專長領域為公共政策規劃及執行、民意研究、統計分析、政治傳播及組織管理等,他將於三月十三日上任。 竹市府公佈新人事,圖為文化局新任局長錢康明。(圖由新竹市政府提供) 文化局新任局長錢康明,五十六歲,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天津師範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博士,原任台中國家歌劇院評鑑暨評議委員、藍天空劇團藝術總監,以及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六十場定目劇「山櫻花之環」編導等,錢康明深入文化教育領域,長年專注於藝術教育、文本創作、影視編導,現場教學經驗二十餘年,為文化教育付出不少貢獻,他將於三月十三日上任。

Read More

綠營又潑髒水? 呂家愷籲執政黨專心面對市政

呂家愷與侯友宜合影。(呂家愷辦公室提供)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針對最近部分綠營民代及周玉蔻,在社群上胡亂捏造新北市長侯友宜各種流言,試圖抹黑侯市長人格,國民黨新北市議員呂家愷痛批,綠營人士總是搞政治優先、市政擺一邊,不解決此刻市民最關心的缺水、缺蛋、缺藥民生問題,反過來優先解決新北市長,每逢選舉便無所不用其極潑髒水,使台灣人長年處在謾罵與惡意攻擊的政治環境,令人毛骨悚然;另外新北市議員江怡臻也質疑前新北市議員李坤城指侯友宜市長笑裡藏刀,「如果你弄我,我也可以弄你」,江怡臻表示,這並不是侯友宜市長的口氣,與一般人認知相違。 呂家愷表示,綠營媒體人、民代、參選者,近日不斷以道聽途說、未經查證的流言,意圖抹黑侯市長的人格,不斷給侯友宜市長強行貼上政治算計的標籤,面對缺水、缺蛋、缺藥等等民生問題,卻沒見民進黨放在心上,不解決民眾迫切的需要,反而來解決為市民兢兢業業的侯市長,面對這群為鬧而鬧,專心政治、不顧民生的綠營人士,呂家愷感到十分遺憾。 呂家愷強調,國民黨在新北市已連續執政第五個任期,成就是全體新北市民有目共睹的,侯友宜的鐵腕,在於推行市政時的果斷與堅決,包括50年不變的溫仔圳、30年無法整治的中和瓦磘溝,都在侯友宜市長的堅持下迎來新風貌。另一方面,透過好日子愛心大平台的建立,媒合社會資源,讓弱勢獲得多元照顧,更展現侯市長柔情溫暖的一面。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3/03/10175036/700125937.284534.mp4 呂家愷提到,侯友宜市長作為新北市的大家長,本就有責任多方面瞭解地方、傾聽民眾的聲音,在他第一任時與29區、1032位里長舉辦多達168場次的行動治理,積極改善地方一線人員提出的問題,並在過程中促成許多新計畫推動,是仁民、愛民的表現。呂家愷認為,綠營大選慘敗後,應深刻檢討自己為何不得民心,而非想著如何毀滅民心所向,若總是戴著有色的眼鏡看市政,不管侯市長做什麼都跳出來批評,只會離民眾越來越遠。 呂家愷呼籲,綠營亂潑髒水的民代以及助紂為虐的媒體打手,若總是讓政治目的凌駕於市政服務,只會阻礙政策推動、耽誤整個城市的發展,傷害新北市民,台灣現階段還有許多挑戰得面對,侯市長當能順利連任,必然累積了許多信任與託付,民進黨有餘力玩政治遊戲,不如好好思考要怎麼解決「缺水、缺蛋與缺藥」等3大危機,而不是選擇解決新北市長。 此外,針對李坤城的無的放矢與雙標,江怡臻強調,李坤城四年前,就曾帶職參加立委初選,四年後,竟反倒批評帶職參選的人,還說不能吃碗內。江怡臻說,四年前可以吃,現在就不能吃?李坤城根本是風向王,說別人根本就在說自己!

Read More

昔日同袍敘情誼 花蓮榮家現溫情

黃石貴偕同多位軍校同學至花蓮榮家探視昔日同袍鄭文能,氣氛溫馨。(花蓮榮家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市民孝里長黃石貴十日偕同多位軍校同學,一同至花蓮榮民之家探視昔日同袍鄭文能,好友們一起敘舊過往軍中生活,關心彼此的身體狀況,氣氛溫馨。 在探視過程中,看到昔日袍澤鄭文能雖坐在輪椅上,但氣色及身體狀況都比入住前更好,同袍們肯定花蓮榮家對於長輩們的照顧和關愛,讓他們有一個安心、舒適的居住環境,更感謝榮家的工作同仁,細心、用心地照顧每一位長輩。 花蓮榮家主任張道初表示,榮家會提供最好的照顧和服務,讓每位長者都能夠享受到最好的生活品質,並且持續推展退輔會家庭化、社會化的政策理念,期許能和工作同仁共同努力營造溫馨、優質的照顧服務,讓長者都能幸福、健康的頤養天年。

Read More

中投及欣裕台公司不服最高行法院判決 將依法尋求公道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中央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及欣裕台股份有限公司因黨產會認定為國民黨附隨組織之行政處分違法不當而訴請撤銷,頃遭最高行政法院判決駁回上訴,中投公司及欣裕台公司十日指出,此嚴重損及兩公司應受憲法保障之權利,將於收到判決書詳細研閱後,依法提起再審及憲法訴訟。 中投公司表示,黨產條例就「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之認定標準欠缺明確性,又溯及否定中投公司及欣裕台公司之法人格及法人實在原則與私有財產保障原則,嚴重侵害該兩公司受憲法保障之財產權、結社自由;黨產會卻僅為遂行移轉附隨組織為國有、摧毀特定政黨等政治打壓目的,罔顧正當法律程序、當事人程序參與權,僅以國民黨持有中投公司及欣裕台公司之全部股權,就依違憲法律遽認該兩公司為國民黨之附隨組織。 中投公司並指出,黨產會藉進行財務運用及業務推動重大限制,違反法律保留原則、不當聯結禁止原則、有利不利一律注意原則等,顯為不合法之行政處分,已明顯有藉口以違法認定為附隨組織之名,行違憲違法沒收財產之實。 中投公司及欣裕台公司原寄望司法是維憲護法之最後堡壘,而向行政法院訴請撤銷上開違法行政處分,不料北高行及最高行二級法院卻接連駁回兩公司之起訴與上訴,對於兩公司所主張黨產會之組成不合法、參與聽證程序之委員、學者專家有應迴避事由未迴避。 中投公司及欣裕台公司認為,應就國民黨得否實質控制兩公司之人事、財務或業務經營,依職權進行調查,而非僅以持有股權數為唯一之依據。 欣裕台公司上訴的過程中,從來沒有收過黨產會的答辯狀,最高行政法院竟然也可以草率判決。 不當黨產條例本就是在國會多數壓迫下制訂的違憲、違法、違反法治國原則等的針對性法律,學者認為是集違憲之大成,不僅違憲立法,黨產會違法行政,甚至法院也違法裁判,中投公司及欣裕台公司屢受違憲定義、違法處分、違法裁判,連憲法賦予的訴訟基本權都被剝奪,面對此一充滿不公不義、沒有調查清楚的草率判決,將於收到判決書詳細研閱後,依法提起再審及憲法訴訟。

Read More

「2023世界愛笑日」 王滿嬌、唐從聖聯袂加入愛笑瑜伽行列

主持人劉盈盈(左起)、林頌凱醫生、社團法人中華金點社區促進聯盟理事長洪禮錝、陳達誠總笑長、王滿嬌、唐從聖、新北市愛笑瑜伽協會理事長王淑芳、黃揚名博士、新天地電視台董事長丁文棋各界嘉賓出席記者會。(記者黃秋儒攝)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疫情解封了,但是脫下口罩,大家是否都快忘記怎麼笑了?笑容可說是脫下口罩後最重要的練習。為了迎接五月七日世界愛笑日,新北市愛笑瑜伽協會特別於今(十)日舉辦「二0二三世界愛笑日-全球連線在新北」活動記者會,兩位愛笑公益大使王滿嬌、唐從聖一同亮相,號召老少民眾報名參與「大笑比賽」、「愛笑大遊行」等活動,把大笑帶來的樂活感染力分享給周遭親友,進而感受愛笑瑜伽這項運動的療癒正能量。 此次二0二三世界愛笑日特邀「國民阿姨」王滿嬌及全方位藝人唐從聖出任愛笑公益大使。最近因為電影「鬼家人」擄獲許多年輕影迷的「滿嬌姨」王滿嬌,年輕時曾獲得中國小姐第五名,至今出道超過五十年,戲劇作品多達上千部,已經八十歲的她出席記者會,依然元氣十足,神采飛揚地分享一個人也可以很開心自在的獨處樂活哲學。 至於說學逗唱俱佳的全方位藝人唐從聖表示,雖不會參加大笑大賽,但會為參賽者加油,他也強調,百善「笑」為先,鼓勵所有不「笑」人士、不「笑」業者參加比賽,為台灣奪下笑王、笑后寶座。他最近正為自編自導自演的「會演是英雄」舞台劇忙得不可開交,他提到,目前台中、高雄場已經完售,市場反應相當熱烈。從從也透露即將在八、九月加開新竹、雲林場,之後也會規畫「會演是英雄」校園版,也請喜愛幽默喜劇的朋友繼續支持。 滿嬌姨和從從兩人都強調,大笑本來就有益身心健康,而愛笑瑜伽可以為腦部帶來更多活氧,提升免疫力!他們一致推崇愛笑瑜伽是簡單易學的運動,對長期從事演藝工作的藝人來說,除了能夠減壓、放鬆、增加自信和快樂,還能增加肺活量、鍛鍊橫膈膜和腹肌。而一般民眾從事這運動,也能有助提升說唱技巧,並促進人際關係和諧,建立良好的溝通與信任。 「第一屆大笑比賽」、「愛笑大遊行」兩大活動正式起跑,並訂定每年五月第一個星期日為一年一度「世界愛笑日」,今年大會移師來到新北,由新北市愛笑瑜伽協會舉辦,大會將透過「笑」這個世界共同語言,邀請更多民眾參與,與全世界民眾不分種族、膚色、性別、宗教,一起用發自內心的「赤子之心、天真無邪的笑」來迎接世界愛笑日。 新北市愛笑瑜伽協會理事長王淑芳預告,五月七日世界愛笑日這天,在三重體育場的大會師活動中,將有來自全台各縣市分會的笑友們齊聚,現場並會與歐亞多國「笑友」同步連線,跨越時差及地域限制,透過網路視訊,與各笑長們共同歡慶世界愛笑日。 現任愛笑瑜伽協會理事長林頌凱醫師也表示,自己接觸愛笑運動超過十年,從自身體驗和笑友們的見證,讓他相信愛笑運動是最有投資報酬率的運動,不但能促進身體健康,培養正向樂觀的態度,並且能讓人更貼近了解自己,學習如何與他人分享快樂經歷和技巧,他鼓勵大家多參加愛笑瑜伽,一起享受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快樂和幸福。

Read More

打擊電信詐騙 擬控管申辦大量門號企業用戶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為阻斷電信門號用被詐騙集團利用,防制電信詐騙案件發生,台灣高等檢察署10日召開「防制申辦大量電信門號涉及電信網路詐欺犯罪策進作為研商會議」,會中研議針對申辦大量門號的企業用戶,設置防詐風險控管等措施,並建立電信聯繫窗口,共同打擊電信詐騙。 不法分子常以虛設行號大量申辦行動電話門號,向被害人大規模發送詐欺簡訊,或用來接收一次性密碼(OTP),以遂行後續詐欺行為。阻斷作為犯罪工具的行動電話門號,成為打詐重要策略。 此次研商會議除邀請檢警調機關,也邀請電信事業主管機關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電信產業代表台灣電信產業發展協會等,希望透過司法及行政、公與私部門的溝通交流,找出有效的策進作為。 高檢署表示,會中針對申辦大量門號的企業用戶,設置有效的「防詐風險控管措施」、「建立客戶風險分級制度」、「一門號遭通報涉詐,其他申請門號併同斷話」、「涉詐門號之所有人應限制其再行申辦行動電話門號」等措施進行討論。 同時就「電信事業建立聯防機制」進行研議,並思考要把上述的規定列入辦理門號時須簽署的「電信管理法規範及行動寬頻服務契約」,各界就相關議題進行意見交換。 會中決議,由高檢署、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及台灣電信產業發展協會成立聯繫窗口,希望能迅速回饋查緝犯罪層面所發現的相關問題,共同遏阻電信網路詐欺犯罪。 高檢署表示除持續統合檢察及司法警察機關,落實打擊電信網路詐欺作為,並積極研究各類型電信網路詐欺犯罪所運用的科技、金融及電信工具,結合政府各機關力量遏止不法。

Read More

DEVCORE CONFERENCE 2023 今登場 看好紅隊演練需求續成長

全台唯一純攻擊導向的資安研討會_DEVCORE_CONFERENCE_2023_於_10_日登場。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攻擊型資安公司 DEVCORE 戴夫寇爾今(10)日舉辦 DEVCORE CONFERENCE 2023,將創業十年來的白帽駭客經驗,集結成全台唯一純攻擊導向的資安研討會,吸引近 800 位產官學界人士共襄盛舉,與各界共同探討如何突破資安困境,有效掌握防禦之道。 DEVCORE 在研討會首日的「企業場」中,分享創辦十年的里程碑及未來資安展望,指出紅隊演練服務市場需求可望持續成長,而情境式、更加擬真的紅隊演練將有助於客戶聚焦在關鍵攻擊路徑及提升其回應能力,將成企業制定資安策略的關鍵。 DEVCORE_CONFERENCE_2023_吸引近_800_位產官學界人士共襄盛舉。 DEVCORE 是台灣首間專注於紅隊演練的攻擊型資安公司,自 2017 年推出台灣首個紅隊演練服務後,至今已為高科技半導體製造、金融、公部門、電商等大型企業及組織執行過近 70 場紅隊演練,根據內部調查,目前上市櫃公司間約有 2-3% 已採購紅隊演練。然而隨著近年全球網路戰爭甚囂塵上,台灣資安法規、專責單位亦陸續推進到位,企業除必須符合政府的資安要求,也面臨著供應鏈安全、資安投入效益不明等壓力。 DEVCORE 對此指出,企業需要不斷進行更具備真實性的資安演練,檢驗並強健自身資安體質。 DEVCORE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翁浩正表示:「DEVCORE 始終如一地秉持駭客思維,以最前瞻的漏洞研究和最卓越的攻擊技術,不間斷地守護世界的網路安全。展望未來,紅隊演練服務市場仍將呈現強勁成長態勢,我們會持續精進攻擊手法及漏洞研究,提供不同資安成熟度的企業所適合的紅隊演練及教育訓練。同時,我們也將聚焦擴大公司規模、實習生計畫、全國資安獎學金計畫等三面向,盼持續貢獻己力,為台灣資安人才創造出一個更能發揮的舞台。」 DEVCORE CONFERENCE 2023 中,DEVCORE 根據過去近 70 場紅隊演練數據,統計出企業最常見的資安破口,包括曝露在外網的企業員工資料,以及企業使用大量第三方通用系統或設備等,如 E-Learning 系統、資產管理系統等軟體,到網路攝影機、印表機等硬體設備,都可能成為攻擊方的破口甚至是據點。除了網站以外,社交工程、Wi-Fi 溢波檢測、透過門禁或竊聽等以人為弱點的入侵方式更層出不窮。 針對企業無所不在的資料外洩風險,DEVCORE 指出,市面上並無可涵蓋全部攻擊路徑的資安防禦產品,企業內部團隊更難以完美阻擋所有攻擊,DEVCORE 建議企業應率先挑選適合的攻擊型服務或產品,降低內、外部的風險,進而縮小自身可能遭受攻擊的表面積,同時建立供應鏈管理機制,與供應商一同提升資安體質。長遠下來,更可以依據自身資安成熟度,透過三階段的外部真實檢測服務,強化內部防禦團隊,持續規劃縱深防禦措施及策略、落實資安應變機制、建立順暢的跨部門溝通管道,進而改善自身資安體質,同時提升整體反應速度及防護能量。

Read More

2023國際自由車環台公路大賽將展開

2023環台賽賽前記者會中華隊目標是取得總成績前十的好成績。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2023國際自由車環台公路大賽在疫情過後再次回歸亞洲巡迴賽的春季賽事,將於3月12日至16日舉行,今年賽事於國際自由車總會(UCI)登錄為2.1級頂尖賽事,為台灣唯一國際公路賽,有來自全球31個國家23支隊伍共計192位菁英選手來台車輪戰,其中更有4支二級職業車隊出賽,除了中華隊之外,另有18支洲際職業車隊遠道來台參賽;今年競賽路線更全面進化,讓賽事可看性更高,參賽選手將決戰經典五站,不到最終站,黃衫總冠軍人人有機會,而中華隊將由台灣一哥馮俊凱領軍,力拚將冠軍衫留在台灣。 在疫情解封後,今年環台賽在暌違3年後再度有4支二級職業車隊參加環台賽,賽事等級和強度都躍升一個檔次,今在臺北市政府舉行的環台賽賽前記者會,5站都親自到場宣傳各站的特色,重新回歸的南投站南投縣長許淑華更特別親自遠道而來,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祕書長李開志說:「很開心今年環台賽重新回到臺北市府舉辦開賽記者會,而且參與的貴賓更是貴賓雲集。」體育署長鄭世忠也勉勵中華隊能努力維持去年團體總冠軍的榮譽。 今年賽事除了總成績冠軍(黃衫)、登山王(圓點衫)、衝刺王(綠衫)、亞洲總成績冠軍(藍衫)外,保留自去年增設的「敢鬥賞(白衫)」來獎勵單站最具挑戰勇氣表現的選手;而中華五虎將則由第14次出賽環台賽的馮俊凱、今年旅外加盟一級職業車隊的杜志濠、全錦賽金牌的衝刺好手劉恩杰、團隊戰術經驗豐富的盧紹軒,以及首次入選中華隊的新生代好手張誌盛組隊出賽,將以前輩帶新人的方式傳承中華隊拚戰精神,全力為台灣奮戰。 最強中華隊今年新舊陣容參半,領隊王聖慜說:「今年有多達4支二級職業車隊暌違4年後再度參賽,但中華隊會全力迎接挑戰,除了凱哥(馮俊凱)續保亞洲第一藍衫之外,也希望中華隊都能在五站中參與到最後的衝刺。」馮俊凱賽前則鼓勵中華隊年輕好手多多接受挑戰,他說:「雖然今年強度增加,但我們不只要守藍衫,中華隊一樣不差,我們陣中有全國冠軍、計時賽冠軍,我會以我的經驗技術指導,中華隊一樣有能力在衝刺力拼前十。」今年首度加盟一級職業車隊的杜志濠說:「這是我今年的第一場賽事,目前體能維持的還不錯,路線跟去年也有很大的不同,今年強度肯定會比去年更高,我個人是希望能在第三站搶下單站冠軍。」 體育署鄚世忠署長(前排右1)將會旗交由自由車協會李開志秘書長(前排中),向中華隊王聖慜領隊進行授旗儀式。 今年的經典五站賽事,總體距離為670.3公里,路線將由北向南移,首先由臺北市揭開序幕;臺北市站的繞圈賽由市政府出發直行,並繞行至景福門後折返,每圈約10.4公里,今年將繞行8圈,共計83.2公里,各國衝刺好手將在臺北市站大身拳腳、上演超高強度精彩演出;曾被國際裁判喻為環法賽交管等級的第二站桃園市站,賽段前半段超過60%於快速公路上的長距離巡航路線,讓各國車手將在61、66快速公路上大展身手,並將繞行石門水庫後,於復興區決戰角板山,共計120.59公里。 第三站則是橫跨新竹縣、苗栗縣與臺中市三縣市的浪漫台三線站,路線在縱貫台灣西北部的內山公路上,經關西、北補、南庄、獅潭、東勢等地,終點在石岡旅客服務中心,全程約154.5公里,沿途客庄聚落之歷史深度與風土民情,藉由奔馳賽道體驗台三線山陵蒼翠之美,沿途會有2個衝刺點與2個登山點,有望成為今年兵家必爭之關鍵地。 今年再次回歸的南投縣站,以山線路段為主,自南投縣政府出發後,繞行大南投1圈後,行經南投市、名間、集集、水里、魚池、埔里、國姓、草屯等8大鄉鎮,沿途行經集集小鎮著名的綠色隧道、明潭水庫、水里蛇窯、埔里酒廠、臺灣藝術大道、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等在地景點,終點設在繞行日月潭1圈後的向山遊客中心,共計169.43公里,也是本屆環台賽單站距離最長的一站 最終站高雄市站,將從宗教文化景點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出發,沿途經過旗山、美濃、六龜、甲仙、杉林等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該區段設有3個登山點,再從大樹、燕巢、楠梓、左營等切回終點高雄國家體育場,總長146.44公里,另設有3個衝刺點,經典的路線設計,讓所有的參賽選手在高雄市站完賽之前,都有改寫冠軍寶座的可能。 今年最特別是南投站在暌違4年後重新回歸環台賽,南投縣長許淑華今還特別親自出席環台賽前記者會並且頒發紅包給南投車手盧紹軒,讓盧紹軒更是覺得意義非凡,他說:「有感受到縣長滿滿的誠意,雖然過去在南投站成績並不理想,特別是後段水里還有8公里的爬坡,今年肯定在南投站要更加努力求得表現。」 2023環台賽在中央及各站地方政府通力合作,與全國自由車協會的努力之下,獲得主要贊助日立冷氣、交通部觀光局、台灣精品與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大力贊助,更與國際賽事接軌,由全球頂級自行車傳動系列品牌SHIMANO,攜手精品碟剎輪組品牌STARLIGHT提供賽事選手最專業的中立支援服務;同時結合台灣自行車王國產業鏈,包括名揚國際的自行車大廠MERIDA、台灣龍頭自行車碼錶品牌BRYTON、專業光學科技的運動眼鏡品牌720armour,以及贊助大會車隊使用的攜車架品牌BEARACK等廠商的支持,讓今年環台賽結合產、官(觀)、學眾多的支持,打造台灣世界級的自由車賽事。 中華隊全隊展現出氣勢滿滿的備戰狀態,準備出賽2023環台賽。 賽事期間將在年代電視Youtube平台進行環台賽現場直播,並在Eurosport歐洲體育台進行精華轉播,讓全世界一起為環台賽加油,透過頂尖賽事再一次將台灣行銷全球。

Read More

消極銀響力不如積極壯高齡「高齡科技產業策略」應從壯世代啟航

壯世代協會理事長吳春城等人,共同召開記者會針對「高齡科技產業策略」提出改良方案,盼政府更全新思維看到高齡族群。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日前在「高齡科技產業策略會議」開幕致詞時表示,政府將攜手產業在高齡照顧、健康福祉等產業,創造台幣3,000億元產值。 對此,近年來大力推動壯世代標籤革命的壯世代教科文協會理事長吳春城、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董事長涂醒哲、新東向全球產學研協會執行長陳孝昌,共同召開記者會表示,肯定政府宣示的方向與願景,但「消極的銀髮思維」持續主導整個政策與產業的方向,恐不能達成3,000億元的產值!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先前在國科會舉辦的「高齡科技產業策略會議」致詞時表示,未來將數位科技、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應用在高齡照顧領域等,並預估高齡科技帶動健康福祉產業,產值將在2025年突破3,000億元大關,掀起一波輿論討論。 壯世代教科文協會理事長吳春城分享,自2010年開始,政府政策皆在提倡高齡照顧、活躍老化、世代共榮等口號,即便政黨輪替也不曾改變,多從銀髮思維看待整體高齡族群,卻未深入了解高齡者的真實需求,缺少積極態度面對高齡議題,相當可惜! 吳春城指出,若能重新定位高齡族群,將足以在當前製造業面臨下滑之際,創造更多內需市場。 若仔細探討高齡失能者與高齡非失能者的差異性,從馬斯洛需求層級理論來看,「高齡失能者」著重在生理、安全需求的基礎層次,與之相反「高齡非失能者」則需要上位層次的社交、尊重及自我實現價值;從整體面考量,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投入更多預算在高齡失能者,勢必會降低非失能者發展的潛在可能,在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之際,必須從銀髮標籤翻轉為「壯世代」,才是最佳解方。 吳春城指出,現今社會對高齡產業討論最多的就是技術創新,但很少提及思維、制度、法規的改變,尤其是觀念的重塑。如果我們可以重新定位高齡族群,給他們更多的尊重和鼓勵,將偏見轉為樂見,將足以在當前製造業面臨下滑之際,創造更多內需市場,力挽經濟成長於不墜。 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董事長涂醒哲指出,銀髮思維翻轉屬於觀念治療,政策治療應從預防角度出發,目前台灣失能者約85萬人,佔全體高齡者約10%,固然失能照顧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挑戰,但忽略了超過90%的高齡者需求,導致非失能者紛紛倒下,逐漸成為失能者,長期以偏概全的政經發展方向,難謂明智。 涂董事長強調,從預防高齡者失能的角度來看,應該提供500多萬非失能的壯世代,更具尊嚴與優質的生活環境與身心靈健康引導,才能夠延緩失能的發生,從源頭開始降低長照發生機率及減少平均近9年的臥床時間;甚至賦予更多職場再設計、提前退休開創美好第三人生,讓高齡者繼續成為生產者及消費者,不要淪為寄生者,改善讓年輕人擔心的失衡扶老比。涂醒哲相信唯有棄用「活躍老化」,改用「活躍不老化」,將消極的銀髮族導入積極的壯世代方向,才是根本之道。 新東向全球產學研協會執行長陳孝昌表示,「科技導入」與「數位賦能」不該僅聚焦在失能照顧,其實非失能者的食、衣、住、行、育、樂更應該融入數位與科技技術,搭配完整的壯世代需求調查方可成功;從政策層面來看,無論從過去的高齡政策白皮書,到日前的高齡科技產業策略會議中,都未看到政府與產業深刻地研究,挖掘高齡者的未被滿足需求,大部分政策目標都是憑空想像。 陳孝昌指出,「科技導入」與「數位賦能」不該僅聚焦在失能照顧,非失能者的生或各層面更應該融入數位與科技技術,搭配完整需求調查方可成功。 陳孝昌執行長進一步說明,科技不應只解決身體問題,更應解決食、衣、住、行等精神層面生活問題。若科技賦能只針對失能者,容易限制我們對高齡者生活場域的想像,僅止於醫院、藥局、復康巴士、社區藝文中心等,未來高齡科技產業只能倚靠政府大量財政支撐3000億元市場;與之相反,如果政策能深入挖掘高齡生活真實需求為基礎,那麼高齡科技產業市場的目標對象,將可由80餘萬失能者擴及至50歲以上800萬人口,且可帶動年輕世代服務高齡需求的新創產業,創造兆元長壽經濟,真正成就青壯世代共榮。 同時,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也在去年底發表《壯世代可以捲起千堆雪》一文指出,60歲以上的族群握有台灣社會總資產的70%以上。但由於退休、自我認定身份故退出積極消費行列,或受限於年齡的歧視,消費相對保守,或受制於固定資產、房地產不容易變現等因素,對社會、消費的貢獻受到制約。企業對這群具有消費能力、高資產的世代,缺乏描述,缺乏想像空間,也使他們成為被忽略的族群,喪失了不少的商機。若能更積極一些,廠商可以創造壯世代的消費區域、消費餐廳、消費餐具,甚至專屬音樂、氛圍的規劃,乃至於壯世代的購物節、折扣等,以及壯世代的時尚、風潮,相信背後的商機相將相當可觀。 吳春城理事長最後補充說明,今年是大選年,壯世代教科文協會將與ESG世界公民數位治理基金會等團體共同舉辦「壯世代政策國是論壇」,針對2025年即將到來的超高齡社會,對政府提出相應策略與建言,也鼓勵壯世代族群積極為自己發聲。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