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岡山醫院北嶺C據點 母親節暖「馨」活動

(記者陸瓊娟攝) 記者陸瓊娟/路竹報導 市立岡山醫院在2日在路竹區北嶺里活動中心熱鬧舉辦母親節暖「馨」活動,並搭配肌無力闖關檢測,讓長輩在有趣的過程中增加社會參與,促進身心健康以達延緩老化。 市立岡山醫院醫院於108年起與北嶺社區連結,透過定期體適能檢測,發現社區長者確實在各檢測項目都有穩定無退步,顯示老人肌少症及失能風險皆雙雙降低。 此次活動適逢母親節到來,本院特別邀請北嶺里黃松德里長及北嶺社區黃松城理事長、院長趙昭欽、副院長郭怡娟、高專梁正賢一同與長輩們慶祝,活動更準備康乃馨由院長趙昭欽、副院長郭怡娟、黃松德里長及黃松城理事長一起送出祝福。 趙昭欽院長表示:巷弄站一直都是醫院連結社區的非常好的媒介,所以市立岡山醫院在108年就與北嶺里長合作在北嶺社區設立了社區巷弄站,2日活動以溫馨母親節為出發點,帶入簡單的衛教講座並安排體驗型闖關活動,用醫教融合的模式來執行,其實市立岡山醫院長期都在建構「找得到、看得到、用得到」的長期照顧服務,致力讓巷弄長照站的服務更貼近社區民眾需求,成為社區中長照好厝邊。 根據最新統計,2021年國人平均壽命為80.86歲,國人平均壽命呈現上升趨勢。減少長期照顧負擔,預防與延緩失能情況,縮短臥床時間,是當前棘手的課題。面對瞬息萬變及多元需求的時代,從身心靈健康到預防失能照顧,為延緩社區長者老化,市立岡山醫院長期耕耘社區,將醫療資源導入社區中,辦理血壓量測、健康講座、預防失能課程等,另外本院自行開發之預防失能課程「銀髮健康運動圈」也榮獲2021年SNQ國家品質認證。

Read More

臨帖鑽研逾一甲子 雲林土庫書法名家李明賢收筆個展

李明賢老師免費教導國小學生書法,收筆個展展出七十幅作品,歡迎各界前往觀賞。(記者陳正芬攝)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雲林縣土庫書法名家李明賢老師,沉浸勤習書法超過一甲子,為人謙卑和藹、書法功底深厚,常應邀到各地開展、揮毫、作品義賣作公益,近年來更無償到鄰近鄉鎮多所國小、社區及長照樂齡中心,無私的傳授教寫書法;應土庫鎮公所之邀,五月二日起至三十一日於中山堂二樓舉辦「翰墨風流」收筆個展,五月六日舉行開幕茶會,歡迎各界蒞臨觀賞。 現年七十五歲的李明賢老師,自幼跟隨父親學國術,國小三年級時愛上書法,每逢過年父親幫人寫春聯貼補家用時,他也會幫忙寫「春」、「福」等吉祥單字,由於所寫的字深受客人好評,從此一頭栽進書法學習;成家後,平時在土庫順天宮媽祖廟前賣蚵嗲,他說「做甚麼都好,只要不做賊就好」,傍晚時分自我沉浸書法的鑽研。四十一歲師承越南籍來台土庫鎮定居的林脩武校長,林脩武看了李明賢作品,「整篇書法既沒有法、也沒有整體性」一句話,讓李明賢盡棄所學、從頭開始臨帖鑽研,至今超過一甲子。 李明賢老師免費教導國小學生書法,收筆個展展出七十幅作品,歡迎各界前往觀賞。(記者陳正芬攝) 李明賢說,秉持感念林脩武老師十五年不收學費,無私傳授的指導,加上自己的沉浸書道,讓他的書法精進且行雲流水,也嘗試於布面、T恤上創作,數十年來作品受邀參展、揮毫無數場次,更為宗教、弱勢等團體揮毫作品義賣捐款,六十七歲皈依佛門,利用空閒之餘到鄰近鄉鎮的多所國小、社區,甚至長照樂齡中心免費教寫書法及分享人生道理,獲得大、小朋友的讚嘆學習。 李明賢收筆個展,五月二日起展於土庫鎮中山堂二樓,展出作品涵蓋行草、行書、楷書等,共計七十幅,五月六日上午九時三十分舉辦開幕茶會,歡迎各界藝文愛好者前往觀賞,透過多元樣態的書法作品展,增添藝文氣息能量。

Read More

立院三讀通過「植物品種及種苗法」修法 捍衛我國種苗保護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立法院2日三讀通過「植物品種及種苗法」第51條、第55條之1及第55條條文修正草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吉仲對立法過程中,朝野立法委員與各界先進對於我國種苗保護之重視及修正法案之支持,表達感謝。該會表示,本次修法增訂禁止輸出入條款、刑責入法,並提高限制輸出入之罰鍰,有助防範優良品種遭非法外流或回銷國內,侵害我國農業經濟安全及國家利益。 農委會進一步說明本次三大修法重點,分別為:1、增訂中央主管機關得公告禁止輸出入種苗、種苗之收穫物或其直接加工物;2、刑責入法,違反禁止輸出入公告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台幣60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金,違法之物沒收,並設有法人併罰規定;3、提高違反限制輸出入公告之罰鍰為50萬元以上250萬元以下,並賦予沒入之執法彈性。農委會籲請大家攜手守護台灣農業,切勿短視近利、以身試法。 農委會強調,種苗是我國農業競爭力之根本,絕不容台灣優勢種苗遭非法外流。為有效管制,該會經盤點目前亟需管制品項,對應個案,研擬依法公告限制、禁止之類別、管制條件及樣態,將據以邀集有關機關、產業團體等單位議定公告品項,並與邊境管理機關合作落實查察管制,於邊境、產業界加強宣導,期能維護我國農業競爭力、永續農產業發展。

Read More

再生醫療法雙法草案第條 立委與民團質疑「開後門」

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2日於立法院召開「請不要逾越實證與倫理底線 民間團體反對政院版再生醫療法第9條」記者會。(記者陳柏翰攝)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等團體二日舉行記者會,質疑再生醫療法政院版草案中再生技術執行規範寬鬆,無異是空白授權,罔顧病人安全,呼籲朝野協商時懸崖勒馬,勿讓政治凌駕在病安與倫理之上。 衛福部長薛瑞元上午受訪回應,全案已進入政黨協商,幾個爭議性條文會協商處理,衛福部尊重立法院協商結果;至於條文是否不顧病人安全與權益,「應該是沒這個問題」,條文如果寫得不夠精確,讓各界誤解,不是不能再修,但還是要看協商結果。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日前初審通過再生醫療法草案,其中再生醫療法政院版草案第九條明定醫療機構執行再生技術免申請藥證的排除條款,引發外界爭議。 時力立委陳椒華、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二日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反對政院版草案第九條空白授權,呼籲政府與立法院不要逾越實證與倫理底線。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劉淑瓊表示,政院版第九條有關醫療機構執行再生技術之規範,不需申請藥證或附款許可,當中第二款允許醫療機構在「非治療特殊病人之緊急需求」下,僅具初步之人體試驗,即可執行異體細胞治療技術,而第三款則是只要提出國內外研究文獻作為實證基礎,就能施行在病人身上。 相關法條爭論點在於上述兩款未必符合治療特殊病人需求,又無急迫治療的情況下,卻以不明的空白授權條款方式,大開方便之門。 劉淑瓊指出,再生醫療法政院版草案效仿日本經驗,採寬鬆立法,原是希望達到生技醫療產業發展,給予病人希望,但日本二0一三年實施再生醫療法,京都大學於今年二月發布報告指再生醫療亂象叢生。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劉淑瓊。(記者陳柏翰攝) 針對京都大學提及的再生醫療亂象,劉淑瓊說明,包含臨床試驗規範鬆散、臨床研究少、四分之一的申請治療書上所附科學根據有疑慮、醫師專業與其申請治療疾病關聯性不足、審查委員利益衝突、一半以上再生醫療涉及廣告違規等。 陳椒華指出,會在三日的院長協商中為團體發聲,同時呼籲朝野支持團體及專家學者建議內容,保障民眾的權益。

Read More

刮刮樂「歡樂888」「鈔票一把抓」新品上市

刮刮樂「鈔票一把抓」、「歡樂888」新品上市。(台彩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台灣彩券公司2日推出2款刮刮樂新品「歡樂888」及「鈔票一把抓」,要讓民眾在適合歡聚的溫馨5月享受歡喜刮獎的樂趣。全新的數字主題刮刮樂「歡樂888」每張售價新臺幣200元,票面上由金幣與璀璨寶石組成的數字「8」搭配色彩繽紛、動感十足的閃亮背景,時尚又充滿歡樂氣息,頭獎100萬元多達30個,百萬級獎項個數為今年上市同面額刮刮樂之最;「鈔票一把抓」每張售價300元,票面上的黃金大爪從滿溢鈔票與金銀財寶的寶箱抓住大把鈔票,彷彿獎金到手般的財運高照,頭獎300萬元共4個;2款新品總獎項超過276萬個,總獎金逾12.9億元。 「歡樂888」每張售價200元,為全新的數字主題遊戲,票面由金幣與璀璨寶石組成的大數字「8」呼應遊戲名稱,搭配色彩繽紛、動感十足的閃亮背景,讓歡樂刮獎過程更添時尚與動感。簡單有趣的「刮三中三」與「刮四中四」結合「連線」玩法,分為上、下各一個遊戲刮區,若任一局直線或橫線全數刮出數字「8」即得該局對應之獎金,還有機會上、下兩區都刮出獎金,共有30個頭獎100萬元,為今年上市的同面額刮刮樂中百萬級獎項個數最多,還有88個二獎88,000元,800元(含)以上的獎項超過11萬個,總中獎率35.01%,民眾不妨趁溫馨五月的歡聚時刻樂刮挺公益,還有機會刮中獎金。 「鈔票一把抓」每張售價300元,票面上的黃金大爪從滿溢財寶的寶箱中抓住大把鈔票與金銀財寶,猶如獎金到手、財運高照。遊戲玩法為簡單易懂的「對幸運號碼」,只要任一個「您的號碼」對中「幸運號碼」即得該號碼對應的獎額,或刮出一個「鈔票符號」即可將刮區內所有獎額帶走,多達15次的中獎機會,刮獎過程充滿刺激與驚喜,頭獎300萬元共有4個,1,000元(含)以上的獎項超過13萬個,總中獎率37.04%,總獎金逾7億元。

Read More

台銀行務會議 擘劃永續藍圖 共創經營價值

台灣銀行2023全行行務會議,以「擘劃永續藍圖,共創經營價值」為中心議題,該行呂董事長桔誠(左4)、林代理總經理麗婈(右4)與高階主管於會場合影。(台銀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台灣銀行2023年全行行務會議隨著疫情趨緩,睽違4年之後,4月28日再度回到該行陽明山行員訓練所舉辦,由董事長呂桔誠親自主持,總分行經理級以上人員及工會理事長共計200餘人齊聚一堂,以「擘劃永續藍圖 共創經營價值」為中心議題,進行業務經驗交流,藉由全行經理人集思廣益、創意激盪,共同策劃經營藍圖與策略。 該會議並邀請台灣金控沈榮津董事長與會指導,沈榮津致詞表示,對呂董事長過去一年的卓越領導,帶領全體同仁上下一心,成就台銀去(2022)年優異經營績效表現,深表肯定與感謝,並就未來一年予以高度期許及勉勵。 台灣銀行2023全行行務會議,該行呂董事長桔誠(左5)與經營團隊於會場合影。(台銀提供) 呂桔誠表示,過去一年在經營團隊及全體同仁共同努力下,該行稅前淨利達191.66億元,超過年度預算數85%,倘加計政策性負擔97.13億元,更可達288.8億元,逾放比率0.09%,備抵呆帳覆蓋率1,458%,不論獲利能力或資產品質,都是歷來最佳,各項業務成果豐碩,屢屢獲獎。本次會議分別就「運用資料科學技術,提升數位金融量能」、「強化氣候風險管理,邁向淨零排放目標」、「整合多元融資服務,導引企業永續轉型」、「豐厚消費金融,拓展信託2.0,踐履普惠金融」、「掌握全球經濟脈動,厚實國際營運動能」、「精進全面遵法體制,落實公平待客原則」等六大主軸議題進行討論,獲致共識後,將帶領同仁齊心戮力,共同達成目標。 呂桔誠特別強調,展望2023年,全球經濟環境受俄烏戰爭、通膨升溫、主要國家央行升息等因素干擾,經營環境充滿挑戰,期勉全體同仁掌握當前趨勢變化,發揮領導銀行、全民銀行的角色,強化全面遵循體制,以堅韌步伐向前,再創新局。 台灣銀行2023全行行務會議,全行高階經理人於該行陽明山行員訓練所齊聚一堂,共同策劃經營藍圖與策略。(台銀提供) 該行林代理總經理也表示,2022年度業務績效表現亮眼,惟盱衡當前全球經濟諸多變數,以及各界在金融資安、法遵、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ESG與監理控管之高度要求下,將面臨更嚴峻的經營挑戰,因此,勖勉同仁繼續秉持專業、審慎與積極的態度,完善法令遵循制度、拓展授信業務、提升海外據點業務績效、發展金融科技、踐履ESG企業責任、落實公平待客原則,持續精進金融友善服務,並善用集團資源,提升經營綜效,以迎接各項挑戰,續創經營佳績。

Read More

從公平待客出發 中國人壽發展創新「夥伴型公益」

中壽從公平待客的平權理念延伸,發展出創新「夥伴型公益」,串聯跨族群、跨世代,黃淑芬總經理(左3)與夥伴們共同投入社會參與,幫助瑪利亞基金會的身心障礙朋友。(中壽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中國人壽秉持「以客戶為中心」的價值主張,將「公平同理、待客如己」的企業文化,落實在商品及服務的每個環節,信守對消費者的長期承諾,並進一步跳脫傳統思維,從公平待客、金融友善的平權理念出發,結合ESG的「社會參與」,以及企業精神「We Share We Link」中的「連結」策略,發展出創新的「夥伴型公益」,跨族群、跨世代地連結非營利組織、企業內部員工及客戶等,共同協作擴大壽險業的普惠價值,以善的循環創造社會共好。中壽在2022年底發起的「一份保單一份愛,傳遞希望分享愛」(活動期間為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共同幫助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下稱瑪利亞基金會)的身心障礙朋友,就是「夥伴型公益」的最好詮釋。 有別以往企業公益的單向資源投入,中壽「夥伴型公益」讓各個角色參與其中,「一份保單一份愛,傳遞希望分享愛」活動邀請保戶投保做公益,透過中壽業務員投保傳統型保險商品主約,每件生效保單中壽都捐贈新臺幣100元(以下同)予瑪利亞基金會,中壽同仁也自發捐款,總募捐金額約400萬元。這個成果是「夥伴們」共同創造的,保戶獲得保障外,同步也能貢獻社會,照亮瑪利亞天使的生命;業務同仁推動保險保障的同時,也能連動擴大公益成果;中壽員工共同響應自發捐款,則是愛與關懷企業文化的實踐。瑪利亞基金會作為夥伴,創辦人莊宏達醫師對重度身心障礙者的大愛理念「服務生命是一件快樂的事」,與中壽金融友善文化相互交融,鼓舞中壽以更同理的角度,深化員工教育訓練,完善身心障礙友善措施。 中壽近年全力推動金融友善,針對身障、聽障及視障族群,提供各項友善服務,幫助弱勢者打破經濟、體況、知識與資訊的不對等,更進一步擴大到弱勢關懷議題。中壽總經理黃淑芬表示,「夥伴型公益」將大家串聯成為夥伴,跨族群、跨世代共同投入社會參與,核心精神不僅是「給你魚吃」、「教你釣魚」,而是「攜手一起釣魚」,這也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SDGs)目標之夥伴關係,擴大社會影響力,攜手創造社會共好。除了「夥伴型公益」,中壽陸續與奇美醫院、成功大學數位生活科技研發中心、新安東京海上產險、World Gym及多扶旅遊跨域合作,都是圍繞著「夥伴」及「連結」的理念,讓更多人參與其中,持續循環回饋社會,展現積極價值。 「夥伴型公益」是社會參與的新趨勢,幫每個角色找到定位,連結彼此貢獻、創造認同感,不但共融,更是共榮,中壽也將持續連結更多夥伴,推動共好,為社會帶來更多希望和光明。

Read More

新北企業防災新增7家 目標115年達到500家

  新北市政府2日上午舉辦「112年度企業防災合作備忘錄」簽署典禮。(新北市消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強化在地防災能量,新北市政府2日上午舉辦「112年度企業防災合作備忘錄」簽署典禮,由副市長劉和然代表市府與鴻海、同欣電子、台灣松下、宏亞食品股、信義房屋、福隆貝悅大飯店、陽明山天籟大飯店等7家企業簽署企業防災合作備忘錄,透過企業防災合作,串聯企業、社區、校園、公部門共同強化在地防災能量。 消防局表示,新北市政府簽署的7家企業,皆為高知名度且形象良好之優質企業,市府推動企業防災工作,至去年已有187家企業參與推動,今年持續邀請新企業參與,預定在115年達到500家合作企業目標。 新北市政府2日上午舉辦「112年度企業防災合作備忘錄」簽署典禮。(新北市消防局提供) 消防局表示,企業防災重點在協助企業提升自主防災能力,輔導企業強化防災機制與內部安全,而各企業也能運用其資源回饋地方防災工作,例如鬍鬚張、大潤發及正隆公司可支援民生物資;大板根森林溫泉酒店、新莊客旅、富信大飯店則可協助災時收容工作;新竹物流、裕隆集團、嘉里大榮物流公司可派遣其車輛協助物資運補或人員疏散;威剛科技、技嘉科技、微星科技可支援資訊設備;永佳樂、數位天空、大豐有線等企業則可協助防災資訊發布,藉由各企業多面向的攜手合作,使新北市防災能量更加提升。消防局表示,新北市企業防災推動,合作領域多元,包括工廠、賣場、食品業、旅宿業、物流業等不同領域,使防災工作於各領域扎根成長,未來新北市政府將持續擴大深化企業防災工作,使企業與地方共同強化防災韌性,使新北市成為一個安全耐災的城市。

Read More

屏檢與台電合力稽查違法竊電 6年追償8千萬元

台電屏東區處新任處長饒祐禎(右4)拜會屏東地檢署檢察長陳盈錦(左3),強化竊電連繫平臺合作網絡。(記者毛莉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屏東地檢署與台電合力稽查違法竊電!台電屏東區處長饒祐禎表示,自107年長期查緝違規用電,共查獲353件,追償8269萬元,減少1716萬度損失。 竊電案件層出不窮,為展現台電稽查竊電決心,台電屏東區處新任處長饒祐禎拜會屏東地檢署檢察長陳盈錦,強化竊電連繫平臺合作網絡,會中研商各項防制工作及協力合作事項,雙方將全力合作,擴大竊電案件聯合查緝強度,期有效遏止違法竊電情形發生,以維公共安全及減少全民損失。 台電屏東區處新任處長饒祐禎(左)拜會屏東地檢署檢察長陳盈錦(右),合力稽查違法竊電 。(記者毛莉攝) 饒祐禎表示,近期因民眾受不肖業者影響,仍有違規用電情形,且因違規用電遭民眾刻意阻擾,如加裝鐵網、飼養兇猛狼犬或要求檢視證件、出示搜索票等,致不得其門而入錯失查獲時機,因此有必要聯合地檢署,擴大查緝違規用電,也希望地檢署能與台電公司共同辦理對外宣導。 檢察長陳盈錦表示,台電屏東區處所提供之稽查追償金額統計,從107年到111年分別收到104、54、53、43與79件違反電業法案件,稽查經追償的金額分別為2138萬、976萬、1038萬、866萬及2417萬,今年3月份為止,收案件數已有20件,追償金額532萬,聯合查緝工作績效卓著。 台電人員稽查竊電情形。(記者毛莉攝) 台電強調,透過與地檢署交流互動,共同合作打擊犯罪,杜絕違規用電,並透過專責檢察官指揮偵辦查緝竊電及建立快速回應溝通平台,不僅減少台電損失,也共同維護民眾用電安全。  

Read More

雄Lucky 高雄YouBike2.0第3,000萬人次幸運兒誕生

高雄YouBike 2.0。(記者陸瓊娟攝) 記者陸瓊娟/高雄報導 高雄YouBike 2.0營運2年多,滿意度高達97.6%,並於4月26日17時多突破「3,000萬人次騎乘」,這名幸運兒是一名老師,他從外縣市搭火車到高雄,再轉乘高雄YouBike2.0來移動,於4月26日17時多從「凱歌憲政路口」站借車,騎乘至「中正和平路口西北側」站還車,將獲得微笑單車公司提供的momo幣10,000元、高雄鋼鐵人職籃門票及高雄YouBike紀念一卡通票卡。 交通局表示,高雄YouBike2.0平均每日騎乘突破40,000人次,啟用2年多,迎來第3,000萬人次騎乘紀錄,不難發現越來越多民眾使用高雄YouBike2.0行走高雄。四線齊發興建中的捷運沿線各車站未來也將佈設YouBike2.0租賃站,建構更緊密、完善的公共運輸網路。高雄Youbike 2.0第3,000萬人次的幸運兒已經誕生,這名幸運兒覺得高雄YouBike2.0舒適好騎,且左右二側變速、車鈴,及座墊調整的功能相當友善,期待399月票推出後,使用大眾運輸更加方便。 高雄YouBike2.0第3,000萬人次幸運兒前、後各2名民眾也可獲得檜山坊造福禮盒及高雄YouBike紀念一卡通票卡,而正確預測第3,000萬人次誕生日期的民眾,也抽出20名各可獲得2張高雄鋼鐵人職籃門票。 高雄Youbike 2.0結合各種大眾運輸工具推出優惠政策,包括399通勤月票、轉乘優惠及學生優惠等,以提倡節能減碳綠生活,展現市府持續推廣自行車這項環保低碳綠色運具,建構高雄成為減碳共享、智慧宜居城市的決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