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企業捐贈花蓮消防局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及大體老師模擬術式訓練費

唐邑建設捐贈花蓮消防局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及大體老師模擬術式訓練費。(花蓮縣政府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縣消防局救護能量再提升,花蓮當地企業唐邑建設公司捐贈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及大體老師模擬術式訓練費,由花蓮縣長徐榛蔚親自代表受贈,並回贈感謝狀。 來自吉安鄉的在地企業唐邑建設公司,平時為善不欲人知,負責人邱昭呈建築師曾於一0四年以其父(邱添木君)名義捐贈消防局一部高頂救護車,目前該車仍於花蓮分隊服役中。而當得知消防局致力於推動到院前高級救命術以挽救更多OHCA偏鄉患者時,邱建築師更是義不容辭,除捐贈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給吉安消防分隊外,亦另外捐贈十五萬元供高級救護技術員執行大體老師模擬術訓練,期許能藉由救護裝備的挹注及充實高階救護訓練,提升偏鄉的醫療資源,讓花蓮縣民獲得更優質的急救品質。 徐榛蔚表示,目前花蓮縣消防局持續培訓高級救護技術員,並於所屬二十三個分隊持續推動高級救命術技能,希望能為本縣各鄉鎮市提供最優質的緊急救護服務,感謝唐邑建設慷慨捐贈,讓救護人員有更精良的配備及專業訓練。 為持續提升花蓮縣急救成功率,花蓮縣消防局創全國之先,於一一0年起即與慈濟大學模擬醫學中心合作,以大體老師來練習呼吸道及給藥途徑建立(氣管內管放置及骨針)等技術,並辦理呼吸道工作坊,設定各類擬真情境(如侷限空間、過多分泌物、行進途中)練習呼吸道建立技術,而藉由不斷的操作訓練,花蓮縣急救成功率從一0九年的一成九一提升至去年度二成七一,讓花蓮的急救能量再向上提升。

Read More

消防署推出「消防防災e點通APP」 方便民眾即時掌握災害資訊

消防署推出「消防防災e點通APP」,方便民眾即時掌握災害資訊。(記者孫曜樟攝)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為提供民眾更便捷的災防資訊,內政部消防署推出「消防防災e點通APP」,部長林右昌表示,這款APP會依民眾所處的位置,即時提供周遭時雨量、風力預測等天氣狀況,並提供豪雨警報、颱風警報、地震特報、土石流警戒、水庫放流警報等二十一種的複合性即時災害示警推播,讓民眾能夠獲得第一手的災害情資、災情狀況及政府應變處置作為,提前準備因應。 消防署指出,如遇有緊急狀況需協助或避難時,APP也可立即查詢附近的避難收容處所,並可即時規劃避開災點的安全避難路徑;使用APP內建的一一九報案功能,系統會自動將您的座標傳給各縣市消防局勤務指揮中心,即使不知道地址,消防局也可快速派遣救援。另APP會主動推播空襲警報等訊息,定位功能讓使用者可快速查詢最近的防空避難設施,並且已完成介接全國急救站、災民收容救濟站、民生物資配售站等場所資料。 林右昌強調,平時預先做好防災,災害來臨時因應降低風險,歡迎大家下載「消防防災e點通」APP,更快更便利掌握「即時」、「正確」及「安心」災害訊息,保障自身及家人生命與財產安全。。此外,APP有英語、西班牙語、法語、德語、越南語、印尼語等十一種多國語言版本,方便外籍人士取得資訊,歡迎民眾踴躍下載。

Read More

首家金控證券商發布「永續報告書」 三大特色展現國泰證券永續力

首家金控證券商發布「永續報告書」,三大特色展現國泰證券永續力。/國泰證券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隨著永續意識崛起,全球企業積極推動永續政策,制定永續揭露規範,台灣金管會為強化企業永續發展資訊揭露,亦規範自2024年起實收資本額20億元以上之企業應編制永續報告書。國泰證券響應國際趨勢及政策,率先於今年成為首家發布「永續報告書」之金控證券商。 國泰證券永續報告書具備三大特色,包括「國際準則揭露」、「五大核心價值」及「永續落地行動」。「國際準則揭露」意指報告書依據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進行編列,除了自主增加確信項目-「碳足跡盤查」,依循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SASB)及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建置「投資組合減碳路徑」,並編製氣候風險管理報告。 此外,報告書以「五大核心價值」為主軸,包括以數位金融與企業ESG為「永續」發展核心、掌握國際趨勢及法規來強化企業「韌性」、持續深化氣候變遷下的「淨零」目標、落實人權與員工管理的「共融」,與更進一步攜手社會大眾實踐「共榮」,達到普惠金融且社會共好的願景,使國泰證券成為投資人心目中的首選「永續券商」。 永續不只是概念,更應積極落實。在「永續落地行動」層面,國泰證券打造如低碳職場(公司具體節能減碳規範、培養員工ESG素養系列課程)、再生能源使用(營運總部全面使用綠電、綠色租賃方案與再生能源採購),進而擴大層面至落實綠色投資(增加低碳投資與綠色債券),以及公平待客(數位永續投資服務與客戶金融教育)等,以具體行動來呼應永續趨勢。 國泰證券董事長莊順裕表示,永續不僅是未來趨勢,更是企業發展相當重要的一環,透過「由上而下、由內而外」的永續藍圖策略,國泰證券將成為ESG與大眾的橋樑,發揮企業影響力,讓永續不再是少數人的事。

Read More

預拌水泥車過彎翻覆波及2車 林口警籲彎道減速慢行

(林口警分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泰山區工專路與南泰路口今(20)日下午1時許,發生一起交通事故,警方獲報迅速到場。經了解,現場為盧姓混凝土車駕駛(男、50年次)行駛工專路往南泰路方向,於彎道時不明原因失控導致車體向外側翻,波及路邊停車格內的2部小客車,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盧男事後自行脫困,傷勢輕微不需就醫,經檢測亦無酒駕情事,警方於現場警戒並通知吊車前來排除。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3/06/20191806/34696895-8134-48ae-9679-2f99925f2008.mp4 林口警提醒,大型車重心高,遇路口或彎道過彎,重心易偏離導致翻覆,籲請大型車駕駛過彎時,務必提高警覺,放慢速度小心行駛,確保行車及用路人安全。

Read More

里仁檸檬夾心酥榮獲經濟部2023新味食潮獎

里仁檸檬夾心酥榮獲2023年新味食潮-烘培食品獎(里仁公司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要吃得健康、成分簡單、要有趣味,而且還有動人的故事,里仁的檸檬夾心酥就是符合這些條件,而獲得由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舉辦「2023新味食潮獎FUN FOOD TAIWAN」肯定。在這小小夾心酥裡,有里仁與合作多年廠商-咪咪樂多年對食品的堅持及心願,以及支持台灣果農守護本土檸檬的心意,讓這份看似平凡的烘焙點心能從眾多產品中脫穎而出。 「潔淨高值」、「設計體驗」及「便利永續」是新味食潮評分的三大永續價值項目。里仁與咪咪樂食品在共同推出廣受消費者熱愛的巧克力和花生等多款夾心酥後,還想圓一個夢:推出第一個採用天然果汁製作的夾心酥。理解本土檸檬農友在短時間需要去化大量檸檬的壓力,咪咪樂選定本土檸檬作為這款水果夾心酥的口味,減輕農友的產銷壓力,也支持在地作物。不僅如此,夾心酥製作過程秉持少添加的原則,檸檬內餡不含色素、香料,也不使用酸味劑,呈現天然檸檬的酸甜味。威化餅皮不使用坊間常見的膨發劑和氨粉,吃起來酥脆又扎實。以本土檸檬為食材,及少添加物的的檸檬夾心酥,更是符合新味食潮推動臺灣本土食品產業的目的。 里仁檸檬夾心酥為市售第一款100%檸檬原汁的夾心酥(里仁公司提供) 「食品工業發展研究院」廖啟成所長表示,新味食潮獎代表的不只是一個競賽而已,更希望藉由這個平台,讓豐富的台灣食品持續有更創新的方式呈現,進而把台灣食品推展到國際。 里仁從創立之初就秉持支持本土食材、友善耕作和少化學添加的理念來推出產品,因此食品上架規範比政府更嚴格,原料以有機本土優先,允用的食品添加物也僅是衛福部公告的10%。里仁25年來每個產品的誕生,都乘載著農友、廠商對土地的關心及支持。每一份投入對大地的努力,都是守護珍貴寶島的永續行動!

Read More

因應暑假來臨 竹縣府加強各水域巡邏宣導

七月開始新竹縣防溺宣導站也將請新竹縣、市水上救生協會及紅十字會等民間救難團體,分別在新月沙灘、內灣雞油樹下及紅毛港等駐點協勤。(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夏日戲水旺季來臨,為避免溺水意外發生,新竹縣政府近期加強辦理國中、小網路防溺宣導暨有獎徵答活動,並至轄內危險水域機動巡邏。 新竹縣長楊文科提醒,民眾出遊戲水務必注意安全,遠離危險水域,尤其暑假即將到來,學校和家長務必注意學生動向,防範憾事發生。 交通旅遊處表示,轄內目前有十五處危險水域,地點涵蓋10鄉鎮,包含北埔鄉北埔冷泉、新豐鄉紅樹林附近水域、橫山鄉內灣村雞油樹下水域、內灣村吊橋下、內灣大橋下水域、尖石鄉馬胎舊檢查哨上游、關西鎮東安古橋下、新埔鎮寶石橋至新埔大橋及雲埔橋附近水域、五峰鄉清泉橋下、竹東鎮上坪溪流域、峨眉鄉大埔水庫、頭前溪流域(竹東段至竹北段)、竹北市拔子窟附近水域、新月沙灣(含山腳碼頭)、五峰鄉大隘村上坪溪水域。 消防局指出,每年四月至七月為水域事故高峰期,且發生地點以溪流為主,為保障民眾戲水安全,消防局加強防溺措施,除辦理船艇訓練強化水域救援能力,在六至九月期間,各分隊也至轄區危險水域機動巡邏,假日人潮較多或午後雷雨有溪水暴漲情形時,也與志工至危險水域宣導勸離戲水民眾。 鑑於暑假為學生水域事故發生高峰期,自五月底起消防局也結合教育局辦理國中、小網路防溺宣導暨有獎徵答活動,並請各校宣導戲水應選擇合法水域場所;七月開始新竹縣防溺宣導站也將請新竹縣、市水上救生協會及紅十字會等民間救難團體,分別在新月沙灘、內灣雞油樹下及紅毛港等駐點協勤。  

Read More

新竹臺大分院國際醫療特約門診 專人外語服務

新竹臺大分院「國際醫療特約門診」日前開幕,余忠仁院長(右2)說,本院看到不少在新竹的外國人需求,致力打造國際人士友好的就醫環境。(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來自克羅埃西亞的K先生到台灣出差,期間至牙科診所就診時,診所牙醫發現其上顎有不明白斑,建議轉診至新竹臺大分院檢查。新竹臺大分院國際醫療中心以國際醫療特約門診方式,協助安排口腔顎面外科彭馨慧醫師診療。 新竹臺大分院表示,就診當日,由國際醫療特約門診護理師依約前往接待,協助K先生辦理相關程序,並陪同就診,所幸最後檢查上顎白斑為異物侵入黏膜造成,異物順利取出,並持續觀察。K先生表示約診的方式除了能互相配合時間,英語的陪同服務,更舒緩在醫院裡毫無頭緒又緊張的心情。 新竹臺大分院院長余忠仁表示,對於不熟悉流程、語言又不通的外語人士來說,就醫過程從掛號、看診、檢查到拿藥,一關接著一關十分困難。大新竹地區有新竹科學園區,又有清華大學、交通大學等頂尖學府,不乏攜家帶眷的外國工程師、外籍老師在此定居,新竹臺大分院看見病人的需求,致力打造國際人士友好的就醫環境,日前特別成立「國際醫療特約門診」,多功能的診間可執行一般理學檢查與超音波掃描,問診、檢查、諮詢一站式完成,避免外語人士在不同層樓之間奔波,迷失在指標牌中,對於注重個人隱私與流暢就醫體驗的外國人來說,友善服務更上一層樓。 國際醫療特約門診採用約診制度,從病人聯繫醫院開始便提供英語專人服務,搭配科別齊全的國際醫療團隊,讓病人從醫病溝通到疾病治療,都能享有順暢又高品質的就醫體驗。 余忠仁說,發展國際醫療是醫學中心重要的任務之一,新竹臺大分院致力於成為醫療中心,近年來與國合會、衛福部新南向政策密切合作,並投入不少人力及資源發展國際醫療,期許能在國際上拓展本院優質醫療能見度,同時增進國際情誼,持續促進及提升醫療的品質,為病人帶來更好的醫療照護。也希冀國際醫療特約門診的設立,能為國際人士提供友善的醫療服務。  

Read More

621夏至到 「立竿無影」奇特自然現象當日限定

今年六月二十一日夏至到,「立竿無影」的奇特自然現象當日限定。(市立天文館提供)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夏至是廿四節氣之一,也是最早被確定的節氣,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先民,便已用土圭測定出這個重要的日子,也就是太陽行至最北的一天,當日正午時的日影也最短。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指出,今年夏至發生在六月二十一日,只要在正午時準備一根可直立的桿子,就可以體驗「立竿無影」的夏至限定奇特現象。 天文館表示,在天文上,夏至是太陽抵達黃經九十度的時刻,此時陽光直射北回歸線,當地正午時分的太陽就在正頭頂,因此不會出現影子;位在北回歸線以北,影子會偏向北方,以南則會偏向南方。此外夏至也是北半球全年白天最長、夜晚最短的日子,緯度越高、白晝越長,北緯六十六點五度以上的極區內則會出現「永晝」的現象。 常有人誤解夏至是一年中最早日出與最晚日落的日子,其實不然,以台北為例,日出最早是在六月七日至六月十二日間(清晨五時三分),而日落最晚則在六月二十七日至七月九日間(晚上十八時四十八分),這與地球公轉軌道為橢圓形及自轉軸有二十三點五度傾角等因素有關。 另一個常被誤解的是「正午」時刻,正午是指太陽通過正北、天頂與正南所構成的子午線的時刻,此時太陽位於一天中最高的位置,不過正午並非都在十二時整,以夏至這天來說,正午時刻為十一時五十六分,只有在七月十二日至八月九日這段期間才是十二時,這是因為我們日常使用的時間採均勻計時方式,而真正的天體運行受到軌道形狀等因素影響,並非均勻運動。 台北天文館也邀請民眾在夏至正午拍下「立竿無影」的畫面,分享在天文館臉書粉絲頁「臺北天文通」上,一起來看看這個夏至限定的奇特景象。

Read More

竹縣學子盧妍秀參加首爾國際肚皮舞節 抱回3冠軍、1亞軍

竹縣學子盧妍秀參加首爾國際肚皮舞節抱回3冠軍、1亞軍,縣長楊文科特於主管會報頒發新竹之光予盧妍秀。(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新豐鄉十四歲國中生盧妍秀五月赴韓國參加首爾國際肚皮舞節,在三百支隊伍中脫穎而出,抱回三個冠軍、一個亞軍獎項,成績斐然,也成為台灣此次參賽選手中,得冠數最多者。 新竹縣長楊文科廿日在主管會報中親自表揚,讚美盧妍秀舞蹈出神入化,獲得佳績殊為不易,是「新竹之光」。盧妍秀在就讀山崎國小一年級時,於社區大學首次接觸肚皮舞,一開始跟著姊姊、阿姨一起學習,並曾到安養中心、慈善愛心團體義演,逐漸跳出心得並獲得讚美,自此愛上跳舞及表演,從此專注學習精進。 盧妍秀的母親陳姵錡透露,女兒在就讀山崎國小期間,因學校注重多元學習,盧妍秀對舞蹈有興趣,身為家長,她也盡心栽培,帶女兒前往台灣各地參與各項表演及賽事,培養豐富經驗。盧妍秀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就曾前往韓國參加比賽,今年五月更由亞洲肚皮舞總會推派卅二名選手,前往韓國首爾參加由韓國國際舞蹈總會安柳真教授主辦的首爾國際肚皮舞節。 盧妍秀在青少年組的賽事,歷經八小時才完成比賽,以長期訓練的穩健台風、紮實的舞蹈,獲得優秀成績。盧妍秀說,她喜愛舞蹈和表演,在台上也能從觀眾專注的眼神中獲得成就感,「看到大家開心的表情,熱情給我鼓勵,給我很大的支持,覺得很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盧妍秀目前就讀育賢國中舞蹈班,在校學習民俗、芭蕾、現代舞,並於課外學習肚皮舞、街舞等,儘管訓練艱辛,甘之如飴,享受舞蹈帶來的樂趣與成就感。  

Read More

落花生新品種-臺南19號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發表落花生新品種-臺南19號。(記者陳建興攝)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香Q軟綿的蒸花生是端午佳節粽子裡的重要配角,撒上香酥的花生粉,更能為粽子添加風味。臺灣花生加工技術精良,產品利用多元化,深受消費者青睞。臺南區農業改良場進一步結合產業發展需求,經十年育種改良,育成適合蒸煮的落花生品種臺南19號,新品種具有蒸煮後仍能保持紅色外觀,冷凍涼食或是蒸熱溫食兩相宜,且香氣濃郁,推出後將有助國產花生多元發展。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楊宏瑛場長指出,為了改善落花生栽培上瓶頸,經過10餘年投入研發,推出的新品種落花生臺南19號,具有經高溫壓蒸煮加工後,仍能保留傳統花生風味,且種皮顏色保持討喜紅色外觀等特色,栽培上因具有植株矮、莖粗壯、不易倒伏等特性,有利於機械採收,蒸煮後的風味及口感均受到消費者青睞。 花生具有多樣化風味,焙炒、油炸皆宜,既香又酥又脆,蒸煮花生香Q又綿密;而市面上種植的落花生品種幾乎盡出於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市占率高達90%以上,可以說是全國花生種原生產的總基地。然近年來氣候變遷,且消費者飲食習慣改變,具有傳統風味且不易上火的蒸煮花生逐漸受到消費者喜愛,該場歷經十年育種改良,選育出臺南19號落花生,該品種植株莖桿粗壯,且耐高溫、高濕的生長環境,不易徒長,抗倒伏,適合機械採收,為栽培友善環境品種;新品種另一特色為,果莢型優美,蒸煮後種皮仍能保持討喜的紅色,經蒸煮試製後的風味、口感均優於現行品種,且受到消費者青睞,新品種推出後有望成為蒸煮落花生主要加工原料。 經十年育種改良,育成適合蒸煮的落花生品種臺南19號,新品種具有蒸煮後仍能保持紅色外觀。(記者陳建興攝) 在氣候變遷及農村人力不足等因素影響之下,未來國產落花生品種選育將朝向減碳、耐逆境多元品種發展,同時積極輔導產業需求,減少化學藥劑使用及提高機械化程度,以提升產業競爭力,確保農民收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