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安啟動街友關懷機制

人安基金會基隆平安站提前進行夜訪並發放乾糧、泡麵及防雨物資等。(人安基金會提供)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中颱「卡努」逼近,人安基金會基隆平安站為關懷露宿街頭之遊民,避免受到大雨、雷擊及強陣風之傷害,開啟關懷機制,讓遊民平安度過颱風天。 人安基金會基隆平安站表示,因應颱風來襲,將開放臨時街友安置措施,街友評估夜宿地點危險,可到平安站申請臨時入住。此外,提前進行夜訪並發放乾糧、泡麵及防雨物資等。 基隆平安站站長周泉宥表示,人安基金會提供防飢、防寒、防病等九大服務,然常籌措不到經費,盼社會大眾伸出援手,支援基隆平安站常年服務經費,讓平安站不斷炊、服務不間斷。相關愛心捐贈可洽專線(○二)二四二七-三三二三。

Read More

海大陳天任、黃將修教授 動物科學家數一數二

海大海洋生物研究所陳天任特聘教授(右)榮登動物科學家排行全台第一。(海大提供)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國際學術網站Research.com發布二0二三年頂尖科學家與大學排名,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多項領域位居全台領先地位,其中在全球頂尖動物科學大學排名連續兩年蟬聯全台第一,生態與演化領域全台第二,環境科學領域全台第四。個人學術成就方面,海大共有六名學者名列各領域全國前二十位頂尖科學家;海洋生物研究所陳天任特聘教授與黃將修特聘教授,分別榮登動物科學家排行全台第一、生態與演化科學家排行全台第二。 榮登全台動物科學與獸醫學家第一名的海生所陳天任特聘教授,專注於大型甲殼類之分類及演化類源關係研究,至今已發表一個世界新科、十三個世界新屬、一百七十二個世界新種及二個新亞種。三十多年間與團隊至少採集一千八百種台灣大型甲殼類,並製成標本紀錄、出版七本台灣甲殼類圖鑑。陳教授與各國研究機構合作密切,曾為世界自然保育聯盟紅皮書評估小組進行全世界龍蝦類的瀕危物種評估,亦受邀擔任海洋生物多樣性最權威資料庫海產爬行蝦類的分類編輯,為世界充實海洋生物的資料庫。 海生所黃將修特聘教授名列生態與演化領域科學家全台第二。黃教授是全球頂尖橈足類動物學者,比較研究溫帶及亞熱帶關鍵橈足類動物的進化與生命週期模式,以及極端環境下的適應機制行為,成功證明橈足類是生態系統氣候變化的極好指標。黃教授曾與法國里爾大學 Sami Souissi教授共同獲頒第二十二屆台法科技獎,目前也持續帶領學子鍵結國際學術,合作促進環境、生態與永續地球。 今年度獲環境科學家全台第五的龔國慶終身特聘教授,長期投入海洋環境化學、海洋基礎生產力及海水水質等研究,同時觀測環境變遷、風電發展對於海域海洋生物、地球化學的生態系統影響。永續研究曾榮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Read More

讀本書吧!謝金魚帶你逛書店

文化局推出名人帶路─踅冊店、買好書活動,首波邀請作家謝金魚帶路。(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網路和疫情,讓實體書店經營受到衝擊,近年來實體書店紛紛告別,文化局重視實體書店營運,將由市圖從每年購書經費中,提撥一定比例,向實體書店購買新書,以實際行動表達支持,並邀請在閱讀領域有影響力名人實際到店推薦新書,帶動民眾閱讀購書運動讓閱讀成為台南城市最美麗風景。 市圖推出「名人帶路─踅冊店、買好書」活動,首站選定政大書城台南店,邀請歷史作家謝金魚和民眾一起深入書海,以短影片方式向大眾推薦近幾個月來甫出版新書,推薦包括《囍事台灣》、《幌馬車之歌》、《女性的世界史:理解性別意識與歷史變遷,開啟性別史的新視野》、《海風下》、《橫斷臺灣:追尋臺灣高山植物地理起源》及《銀河鐵道之夜:照亮徬徨人心的永恆曙光,宮澤賢治經典短篇集》等六本書,並分享對每本書的評價和心得;文化局說,透過名人導讀,相信能引領民眾探索更多令人驚豔的閱讀世界。 文化局表示,實體書店是城市重要文化空間與人文場域,不僅是書籍傳播場所,更是知識匯聚地,每書店都是一座文化寶庫,藏有各種豐富故事、知識和想法,特色書店更值得細細探索;對實體書店困境,除舉辦名人帶路、採購新書,將積極媒合實體書店成為文化空間,吸引更多人踏入。 在書店看書、購書是一種溫暖的閱讀體驗,市圖也將配合推出「閱讀心得投稿」活動,邀請民眾閱讀名人推薦好書後,分享讀書心得,即有機會獲得圖書禮券,讓閱讀不僅成為享受,更是一種豐富生活方式。

Read More

卡努暴風圈已接觸大台北地區 侯友宜提醒市民朋友提高警覺不可輕乎

(新北市政府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災害應變中心依據氣象局與本市天氣團隊研判,卡努颱風稍早(19時15分)位於本市東北方約330公里海面,以時速8公里速度,逐漸轉向東北東,維持中度颱風強度,過去3小時略為減弱且中心有打轉的現象,預估晚間至明(4)日清晨,暴風圈將短暫接觸東北角陸地,然後逐漸朝向東北東方向前進。入夜後,北海岸雨勢較為明顯,且有10到11級陣風,也會有長浪發生。 災害應變中心指揮官侯友宜市長於今(3)日18時主持新北市災害應變中心一級開設第3次工作會報時表示,今天入夜後風雨會加劇,市府團隊與區公所應全力以赴,持續強化預警監控。請水利局監看市轄河川水位,針對淡水河沿岸的八里、淡水暴潮情形,加強監控。 侯友宜還指示農業局掌握漁船進港、船纜固定及漁工安置安全情形,注意路樹傾倒,支援區公所移除路樹勿影響交通;警察單位要配合交通疏導;請工務局掌握台9線、台9甲及台2線等黃色警戒路段與道路管制及封路作業訊息,並隨時與公路總局保持聯繫;至於石門水庫已進行調節性洩洪,加上天文暴潮的水位上漲,請水利局掌握大漢溪水位,封閉相關的橫移門與越堤道路,鄰近道路持續開放紅黃線與校園開放停車,要求相關單位務必將相關訊息以社群媒體與多元管道發布,提醒用路人注意交通資訊。 (新北市政府提供) 侯友宜強調,雖然預估颱風暴風圈於明(4)日清晨逐漸遠離,也會解除陸上颱風警報,但是今日入夜後到明天清晨,是颱風影響新北市最明顯的時間,請市民朋友減少外出,如有必要的勤務或工作,一定要維護自身安全。至有關橫移門關閉及越堤道封閉、開放道路紅黃線及鄰近學校停車、重要活動異動及氣象預警等各項防災資訊,請至臉書「我的新北市」及LINE「新北市政府」、「新北災訊E點通」(https://e.tpf.gov.tw/)、「新北市防災宣導互動網-災時專區」(www.dsc.ntpc.gov.tw/Disaster/Index)查詢,市府將隨時更新最新資訊。 新北市政府同時表示,新北市政府依據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最新天氣預報資料,並經基北北桃共識,宣布明(4)日照常上班及上課。另提醒卡努颱風持續影響,新北市大漢溪左岸三重重新橋至新莊21號越堤道間横移門、越堤道及堤外便道持續關閉,週五上班民眾及早因應改道。

Read More

民眾瘋觀浪 警方忙勸離

  海巡人員在海邊勸離觀浪民眾,以防發生危險。(記者張上耕翻攝)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由於「卡努」颱風來襲,海邊掀起大浪,許多民眾到海邊觀浪,海巡人員忙著勸離,以維護民眾生命安全,民眾若不聽勸導,最高可罰二十五萬元。 中央氣象局發布「卡努」颱風海上、陸上颱風警報,海巡署北部分署針對公告管制區內,逗留的民眾及釣客,依法進行勸離。 海巡署北部分署派遣一五六人次六十八車次,共計勸離七十六人三十六車,確保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Read More

南應大海外見學 訪韓動畫聖地

南應大多動系主任及老師暑假帶領學生遠赴韓國動畫遊戲公司EVR Studio參訪見學。 (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多媒體動畫系主任及老師,在暑假帶領學生遠赴韓國海外見學,其中在首爾參訪曾被評為「最值得關注之亞洲新創」的韓國動畫遊戲公司EVR Studio,是首次有學界團體進入公司內部參觀,除與國外產業界交流,也劃下了一個前所未見的里程碑。 韓國動畫遊戲公司EVR Studio創始負責人之一的朴在旭總監,具備多年好萊塢資深視覺特效經驗,與朴總監同為美國舊金山藝術大學同窗的南應大多動系老師劉怡君,促成此次至EVR Studio參訪的機會。 EVR Studio團隊使用許多自身開發的複雜專利技術來產出逼真的虛擬數位角色,不僅運用於即時運算呈現的高擬真3A等級遊戲中,同時在韓國的娛樂產業鏈上也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成為韓國許多重量級韓星的虛擬版幕後推手,合作中有知名的金秀賢等韓流明星。 南應大多動系主任邱廼懿表示,透過此次韓國動畫遊戲EVR Studio參訪之行,不僅了解韓國產業鏈多方的運作模式,也對其力求盡善盡美的高擬真度細節深感震撼。 總監朴在旭透露,目前EVR Studio正全力打造的高仿真度3A等級互動動作冒險遊戲Project TH,以韓國男演員許城泰及李洪耐的虛擬角色為原型,並集合備受國際青睞的技術,在和姜允成導演規劃指導下,希望Project TH能夠在近期公開上市。

Read More

熱蘭遮會動的古地圖 呈現台南400

配合台南四百年,熱蘭遮博物館將古地圖超展開,配合大型地圖動畫,呈現台南四百年滄海桑田變遷。(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迎接台南四百,但你知道,四百年前的台南,是什麼樣子?熱蘭遮博物館將於今年九月二十三日,在進入二0二四年倒數一百天時,以「從大員到台灣」為主題,透過古地圖超展開,推出大型地圖動畫,呈現台南四百年滄海如何演化成為桑田變遷;展區正積極布展中,敬請期待。 展覽講述四百年前台南和世界相遇,衍生多元族群間互動歷史,第一個主題區「島嶼.定位」,從安平開始述說,因在台灣歷史變遷中為重要的潮起之地,吸引不同文化背景人們,在此相遇互動;透過高四公尺的投影畫面,將一幅幅重要歷史圖像清楚呈現,隨輕柔浪潮聲和海浪意象更迭,傳遞安平時而平靜、時而壯闊的地景變化,在沉浸式氛圍中,進入充滿韻味歷史場域。 文化局說,透過視覺抽象及具體交錯呈現手法,串連世界各地現有不同時期製作的安平地圖,結合動態影像與聲音變化設計,相對「靜態地圖」更能吸睛。 展示的古地圖,包括十七世紀的〈福爾摩沙島荷蘭人港口描述圖〉和〈福爾摩沙地圖〉、十八世紀的〈乾隆臺灣輿圖〉(西元一七五六至一七五九年)、十九世紀的〈日治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航照修正版)〉及〈當代國土利用調查成果圖〉等圖像,古老台江內海範圍逐漸被勾勒出正確樣貌,呈現自然與人文地景,同隨時間更迭變化。 文化局將古地圖和現代科技結合,透過藝術及動畫的多媒體創作,傳遞台南四百年來地理變遷,伴隨恆常不變潮聲,讓民眾透過視覺與聽覺,感受土地變遷。

Read More

海馬、小丑魚、天竺鯛 爸氣十足

克氏小丑魚的護卵行為,可以觀察到雄魚距離魚卵較近且不斷撥動魚卵(魚上方)。(記者鄭鈞云翻攝)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父親節即將到來,海洋生物中最能展現父愛、具「爸氣」的生物有哪些呢?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產學交流組主任陳麗淑博士說明,海馬、小丑魚和天竺鯛爸爸等,都是具有「爸氣」的海洋生物。海馬母魚會將卵產在海馬公魚的育兒囊袋中,從此刻開始,海馬爸爸的照顧任務就此展開,一直從受精、孵化,照顧到小海馬寶寶可游出育兒囊袋。 即將孵出的透紅小丑魚(棘頰雀鯛),可以看見仔稚魚非常明顯的銀白色眼睛及卵黃囊。(記者鄭鈞云翻攝) 小丑魚的護卵行動相當積極,容易觀察,雄魚雌魚都會護卵。小丑魚為體外受精,雌魚在岩石上產卵後、雄魚會隨之在卵上釋放精子使其受精。因為具有領域性,小丑魚產卵後,雌魚負責警戒周圍環境,並驅趕入侵者;雄魚則是會持續用胸鰭撥動海水、加受精卵需要的的溶氧量,並清除卵的代謝物。雌魚偶爾也會加入護卵行列,小丑魚在護卵同時會用嘴將死去的卵移除。 而魚類護卵行動中,最有意思的就是口孵行為,嘴巴就是孩子的溫床。天竺鯛大都由雄魚負責口孵工作,這段期間不能吃喝,一般孵化期大約為七天左右。天竺鯛爸爸會將受精卵含在口中直到孵化,甚至在幼魚時期遭遇危險之際,也會將魚寶寶含在口中,呵護行為相當「爸氣」。

Read More

綠點子發明賽 美日韓同場競逐

第五屆綠點子國際發明暨設計競賽在嘉南藥理大學熱鬧登場,選手說明自己的作品。(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仁德報導 第五屆綠點子國際發明暨設計競賽三日在嘉南藥理大學紹宗體育館熱鬧登場,除了台灣許多優秀作品參賽外,更吸引美國等八國前來參加,計有一百七十件作品同場競逐最高榮譽鈦金獎項,副市長葉澤山到場肯定創新發明競賽的舉辦。 嘉南藥理大學表示,綠點子發明設計競賽由國際發明學會、虎尾科技大學智慧綠能光電研發及人才培育中心、亞洲大學創意設計暨發明中心、慧育國際、台灣整體健康促進發展協會、奇美醫院、大健康產業加速器及中華民國人因工程學會等聯合辦理,評審團則由十三名國際知名大學教授組成,比賽項目有發明類社會組、青少年組及設計類組,每年吸引國際超過百件商品參加,今年參加的有美國、越南、泰國、日本、韓國、印度及澳洲等。 今年青少年組的「數位化功能性桌遊平台設計」,是以「銀髮桌遊柑仔店」的概念發想,結合失智評估量表設計出延緩老化失智的遊戲,特地設計使用桌上型觸控式螢幕,一機多種遊戲增加銀髮族互動機會,延緩失智老化。 另社會組的智能捕鼠系統更是結合捕鼠籠及物聯網技術,以往放置誘捕籠只能採取人工檢視方式,現在透過物聯網技術,只要有老鼠被捕獲會立即通知設置者,達到科學滅鼠,智能除害。嘉藥校長錢紀銘表示,綠點子國際發明暨設計競賽,可以讓國內許多學生展示創意多元的作品,同時讓平常難以出國比賽的學生,藉此國際性的競賽舞台嶄露頭角。

Read More

南台USR 發揚鹽水葫蘆炮台

南台USR鹽水團隊開設傳統竹具製作課程,學員完成蘊含「福祿」之意的葫蘆竹炮台作品。 (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USR鹽水團隊成立「津之竹創藝教室」三年來,深耕鹽水地區竹藝文化傳承活動,深受當地民眾支持與肯定。為發揚昔日鹽水竹子街風華,透過尋找鹽水傳統竹文化,將陸續推出復育或研發竹具課程,製作之各項竹具將成為二0二四年竹子運動會的主角。 今年首發課程為一一一年「竹幸福」燈展的主角,葫蘆造型的擲炮台。特別商請鹽水區中正路建盈商店老闆李俊德,指導葫蘆竹炮台的組裝教學,透過製作過程,讓學員了解鹽水地區元宵節伽藍廟擲葫蘆炮台民俗文化的意義。 該項民俗活動是在今年元宵節前後於伽藍廟前廣場舉辦「擲炮台」,在長竹燈篙上掛上五彩葫蘆造型炮台,將炮台架上二層樓以上高度,讓與會民眾將沖天炮射進炮台,除可獲得廟方提供獎品外,也代表今年會有滿滿好運。 建盈商店一直以來製作各式節日燈籠,已傳承到第三代李俊德,在元宵節期間,是伽藍廟擲炮台活動主角葫蘆炮台的主要承製店家。葫蘆炮台高度約二點二台尺,相當六十六公分左右,葫蘆是取其音蘊含「福祿」之意。這次課程共計五組學員參與完成五座炮台,將於今年十月試辦的簡易竹運會嶄露頭角。 南台校長吳誠文表示,此次文化底蘊鹽水團隊從蜂炮切入,結合民俗節慶傳統,陸續找回逐漸消逝的各式竹具與炮台,掌握社會需求的重要工作,也是南台深耕地方落實USR。

Read More